1、CPU(處理器) 關于CPU,?家是了解的最多的,就算不了解的也多多少少會有?些?聞,正如你所?,現在的主流筆記 本電腦?部分都是采?英特爾的core系列處理器,聽到這?你的腦海?有沒有浮現出那聲“噔,噔噔噔 噔”?
core系列處理器在命名上的規律也很好掌握,i3、i5、i7這是處理器的三個不同型號,性能也隨著數的增? ?增加,i3/5/7后?跟的那個字?U/M/H為電壓的?低,也就是說U為低壓版,M為標壓版,H為標壓的超 ?主頻版,其他的那些QM、MQ、HQ之類的也就不再詳 講,?部分的筆記本處理器還是只分前三種的。
顯卡是?個電腦玩游戲的基礎,顯卡的性能強弱直接影響了電腦使?者玩游戲時的流暢度,不夸張的說, 游戲本的價格基本就取決于這?個顯卡。顯卡?分兩種,核芯顯卡和獨?顯卡,下?我將側重于獨?顯卡 來講?下這兩類顯卡的識別和注意事項。
⑴核芯顯卡
我們主要講?下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電腦中的核芯顯卡。 核芯顯卡基本命名?式是HD+四個數字,?般來講,越好的處理器所集成的核芯顯卡也就越好,例如 HD5500,就是五代處理器所集成的其中?個顯卡,但是HD5200卻是第四代處理器所集成的,所以不能單 純地依靠HD后?的那個數判斷是第?代。由于?部分只搭載核芯顯卡的電腦都為注重輕薄的筆記本,所以也就不把游戲性 考慮在內了,但是需要注意的?點是,核芯顯卡并不?定?獨?顯卡弱,有?款獨?顯卡打著獨顯 的旗號,性能卻?分羸弱,這?點我們稍后再講。
⑵獨?顯卡 現在市場上筆記本所搭載的獨?顯卡全都由兩家?商所?產,?家是英偉達,英?名為NVIDIA,另 ?家是AMD,也就是上?講CPU時所提到的,和英特爾競爭的那家公司。 不得不說,AMD是?個很值得?尊重的企業,它打破了英特爾和英偉達兩家?型硬件供應?商的壟斷,使 得現在的硬件在良性競爭中向上發展。 但是,需要注意,尊重是尊重,我們在購買時還是要客觀看待使?AMD顯卡的筆記本,AMD在桌?端,也 就是臺式機??的顯卡和英偉達?得不相上下,但是?旦涉及到移動端筆記本上的顯卡,AMD就稍微落后 于英偉達了。AMD現在的移動端顯卡多為中低端,?在?端顯卡??,AMD是不如英偉達的,最強顯卡的 座位?直都被英偉達占著。所以我建議,?戶在選購?端游戲本時,盡量選使?英偉達顯卡的電腦。 再分別講講兩家?商的顯卡命名?式:
①英偉達: 英偉達推出的?向主流市場的筆記本顯卡是GeForce系列的,以GT開頭,后?跟三個數字和M或X和三個數 字和M,例如GT720M、GTX860M、GTX980M。 GT或GTX后?跟的第?個數字代表其新舊,也可以單純地理解為其屬于哪?代。由此說來,GT720就是第 七代,GTX860是第?代,GTX980也就是第九代。現在的英偉達顯卡已經出到第九代,?第?代的命名? 式現在還沒有確定。 ?于GT或GTX后?跟的第?、三兩個數字也就代表了其性能,數越?性能也就越強,移動端最?為80。這 ?點要記清楚,不能因為GT720M看起來?GTX680M的數更?就以為前者的性能更?,事實上后者的性能 要遠遠超過前者。現在的移動端最強顯卡是GTX980M,是英偉達第九代的旗艦顯卡。(只考慮?眾市場, 不涉及類似980,990M這種鳳?麟?的存在) 最后?個字?M代表移動端,也就是筆記本顯卡。
②AMD: 全新的AMD移動端顯卡分為R5 M200/R7 M200/R9 M200三個系列,也就對應著低中?端的產品。??款 的是以HD開頭命名的,現在的電腦很少搭載這款顯卡,僅有的那?部分也是?款機型,?戶在購買時可以 留意避開。因為不推薦?戶購買,HD系列就不再詳細介紹了。R5/R7/R9這三款顯卡的性能也是根據R后? 的數字??決定的,數字越?性能越強,?與英偉達顯卡的性能對應排名我們稍后會放圖顯示。
想要知道電腦性能如何,就必須會看配置。當然,有些網友也會拿魯大師軟件的跑分說事,分數高就是好。畢竟分數簡單明了。就我的觀點而言,這是極不可取的。
首先,歷代魯大師的跑分分數會有很大差距,可能包括某些電腦硬件升級所需要的加入的測試。其次,很多老舊硬件憑借著堆料(多核等)、高功耗的優勢,跑分依舊不俗。但對比新硬件來說,會表現很多缺點:性價比低、功耗高、缺少更新的技術。這些并不能通過跑分看出來。所以魯大師這款軟件又被戲稱為“娛樂大師”。
不過魯大師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方便快捷的查看電腦配置,很詳細,各個硬件叫什么,狀態如何都會顯示。所以,一開始。我將魯大師僅作為電腦配置查看軟件。畢竟安裝軟件還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說到這,已經是小白入門的第一步了,你已經知道電腦的配置了。可是如何看懂?這又是入門的第二難關。我的建議是由新及舊。先認識新的硬件無疑可以更快入門,舊的硬件追隨歷史,自然而然的就會涉及到。舉例你已經打開魯大師查看到某臺電腦的配置。一般第一項為處理器信息,你只需要點擊這款處理器的名字即可跳轉至網頁。上面有這款處理器的詳細介紹。
百度說的好“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會告知你這款處理器的發行時間(當然越新越好)、性能參數、制造工藝等。百度也會有人告訴你這款處理器怎么樣、是否好用等。
如果說,你不是用來玩游戲的,只是辦公影音娛樂。那么可以正常使用的電腦都可以滿足你。
以上只是舉例了電腦配置-處理器,其余的硬件大同小異。總結,簡單的硬件對比,讓你快速入門不再是難題。
、電腦軟硬件基礎知識
1、CPU型號怎么看?
CPU是一臺電腦的核心,而目前筆記本市場基本被Intel(英特爾)的CPU壟斷。而Intel的CPU型號命名還算比較有規律。
以i7-6920HQ為例:
四位數的頭一個數字是6指的是代際,也就是是英特爾第六代處理器。目前英特爾在市面上是4、5、6三代處理器并存。老于4代的處理器現在比較少見,一般也不推薦。
920是它的SKU值,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編號。用來區分不同性能的CPU型號。
數字后面緊跟著的字母是H,代表的是處理器的功耗/性能類別。類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僅出現在5代以前)、H(高性能35W/45W)。需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僅意味著更大的耗電量,也表示CPU的發熱量越大。進而對筆記本的散熱系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筆記本(比如游戲本),幾乎沒有輕薄、長續航的。
最后一個產品線后綴,有Q(四核處理器)、K(開放超頻)兩種情況。而雙核、不可超頻的處理器沒有這個后綴,也是最常見的。
什么?看完了還是不懂怎么選?簡單來說,如果你在乎功耗(省電)的話,代際越新越省電。比如6代比4代更省電。而在同一代中,U比H省電,而H又比HQ/HK省電。
2、關于電腦性能
如果你想了解性能的話,這就有些麻煩了。
諸如i7>i5>i3這樣的說法,基本不靠譜。因為這種說法僅僅在同一代處理器,同一功耗級別下才成立。如果跨代、跨系列地比較,就會出現諸如i5-6300HQ性能強于i7-6600U、i3-6100H和i7-4610Y性能差不多,這樣不太好理解的情況。所以光看型號判斷性能真的是不太靠譜。為了方便起見,我推薦一個方便(但并非完全嚴謹)的方法給大家:查Passmark評分
Passmark評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處理器的性能水平,Passmark評分越高代表CPU的性能越強,可以作為大家選購的參考。如果你還是沒什么概念的話,根據我自己的經驗,Passmark評分在3000左右,就可以保證基本的上網、辦公、看全高清視頻流暢。不過還是那句,這個評分僅僅作為一種簡捷的判斷、選購依據,并非完全嚴謹的。
另外從2015年開始,英特爾又推出了CoreM(酷睿M)系列處理器,主打超低功耗(4.5W),無需風扇散熱。m系列的命名規則跟i系列類似。相信大家可以觸類旁通,這里就不贅述了。
真?麻煩,當我沒說
3.顯卡型號怎么看?
和英特爾相似,筆記本上的獨立顯卡大部分來自NVIDIA(英偉達)。不過相比之下NVIDIA顯卡的命名就簡單得多
顯卡型號顯示960M。其中9是代機,也就是第九代NVIDIA顯卡。目前市面上的筆記本以9系列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8系列。
后面兩位數代表的是等級,一般是從10到80,數字越大性能越強,相應也越耗電。后綴M表示針對筆記本優化(性能低于桌面版,所以功耗和發熱也更低)。今年NVIDIA還增加了MX后綴的顯卡,可以理解為小改款,性能比M的版本小有提升。而GTX的前綴,只有850M、950M或者以上的顯卡才有,是高性能的代表。顯卡和CPU類似,顯卡性能越高,功耗、發熱量也越高。
4.關于內存
一般我們只需要關注3個參數即可:內存的容量、內存的代際、內存的頻率。容量大家都好理解,代際和頻率可能需要簡單提一下。目前筆記本中常見的,一般是DDR31600(第三代DDR內存,頻率1600MHz)和DDR42133(第四代DDR內存,頻率2133MHz)。前者更加普遍,而后者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其實比起這些參數,其實更加關注筆記本的內存升級空間。早些年的筆記本,一般有兩個內存槽(占用一個空余一個),方便用戶自己升級內存。但現在不少筆記本基于商業上的考慮、或是為了將筆記本做得更輕薄。只配有一個內存槽,或者直接把內存焊在主板上。讓自己升級內存變得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
5.關于硬盤
早些年筆記本還是機械硬盤的天下,選硬盤非常簡單,要么500G,要么1TB。講究點的還會看看轉速和緩存大小。不過這一兩年,固態硬盤異軍突起。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尤其是小文件隨機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盤有了很大的提高。性能優勢明顯,所以也開始在筆記本中普及起來。現在筆記本中常見的硬盤組合有4種:
(1).
純機械硬盤(一般是500G或者1TB)
(2).
混合硬盤SSHD
(3).
雙硬盤(固態+機械)
(4).
純固態硬盤(常見128G、256G和512G)
4種方案中,除了混合硬盤不值得選購(實際性能和純機械硬盤相差很小)的之外。其他3種都可以考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第1種,因為現在普遍認同機械硬盤是電腦硬件系統中的最后一道性能瓶頸。所以除非你預算特別緊張,否則購買純機械硬盤之后,我強烈建議你加(改)裝固態硬盤。相應的升級方案也有3種:
▲第一種:直接拆掉機械硬盤,換固態硬盤。換下來的硬盤可以當移動硬盤用。改裝完了之后就相當于純固態硬盤。這個方案理論上是性能最好的,適合對硬盤容量需求不大的朋友。
▲第二種:如果筆記本有光驅的話,可以拆掉光驅。用光驅位硬盤托架,將筆記本電腦自帶的機械硬盤裝到光驅的接口上。新買的固態硬盤就可以裝在原本機械硬盤的位置上。改裝完了之后就相當于固態+機械的雙硬盤方案,兼顧了高性能和大容量的需求。
▲第三種:現在許多采用新模具的筆記本,會在主板上預留一個mSATA或者M.2接口。只要購買相應規格的固態硬盤,裝上去就能實現固態+機械雙硬盤了。效果和第二種方案一樣。但不用拆光驅,更加簡單。但只有一部分筆記本會有預留接口。所以在購買前最好問清楚客服,如果能找到同型號筆記本的拆機圖片看看就更加穩妥了。
再次強調:只要你不想電腦卡,固態硬盤就是必須的。FTP
6.你可能會忽略的屏幕
屏幕是筆記本和人互交最重要的橋梁,但它偏偏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屏幕尺寸還好說,12.5、13.3這樣的小尺寸更方便攜帶,而15.6、17.3這樣的大尺寸可以帶來更好的影音娛樂體驗。這個完全可以按照你個人的需求來選擇。
筆記本屏幕的另一個重要指標是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則屏幕顯示精度越好。上圖是幾種比較常見的屏幕分辨率,在這些常規分辨率之外,還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分辨率,比如1440×900(MacBookAir)、3200×1800(QHD+,俗稱3K屏)、3000×2000(SurfaceBook)等等。
特別要提下1366×768這個分辨率,現在國內筆記本市場中還充斥著許多768p分辨率的屏幕(尤其是低端筆記本)。這個分辨率已經沿用了非常久了,在手機屏幕都沖上4K的今天,確實有點不合時宜了。同樣的,除非預算有限,否則推薦大家至少選擇1080p的筆記本。
當然,屏幕分辨率絕不是越高越好。分辨率越高,就意味著CPU和顯卡需要承擔更大的運算量。比如上面這臺華碩筆記本,i7-5500U+940M的組合算不上高端。但是卻直接配上了4K分辨率的屏幕,雖然日常使用不會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想用來玩玩游戲的話,恐怕就會非常吃力了。目前很少有游戲本分辨率高于1080p,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最后則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屏幕的色域和可視角度。色域指的是屏幕所能表現的色彩的集合,色域越廣,則屏幕越鮮艷,色彩表現力越強。可視角度則是屏幕能被清晰觀看到的角度的范圍。這兩個指標其實對屏幕的觀感影響非常大,但是一般用戶在缺少對比的情況下是很難察覺的。所以說這兩個指標是容易被忽視的。
▲這臺低端戴爾筆記本的屏幕,色域和可視角度表現都不好。1366×768分辨率的屏幕基本沒有顯示效果好的。這也是我不推薦大家買768p屏筆記本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不是說1080p屏幕就一定是顯示效果好的。
二、電腦鍵盤操作基礎知識
電腦鍵盤上一般功能(Fuction)鍵,所以功能鍵就定義為F,一共有12個。
電腦鍵盤上一般功能(Fuction)鍵,所以功能鍵就定義為F,一共有12個,通常被稱為F鍵,其位置一般是在鍵盤頂部,從F1到F12。那么F1~F12都有什么用呢?你知道所有這些鍵的功能嗎?你知道這些鍵怎樣為你節省時間嗎?如果你還不太了解,就請你花幾分鐘時間看看下面的內容,保障讓你感到:磨刀不誤砍柴工!
1、F1: 如果你處在一個選定的程序中而需要幫助,那么請按下F1。如果現在不是處在任何程序中,而是處在資源管理器或桌面,那么按下F1就會出現Windows的幫助程序。如果你正在對某個程序進行操作,而想得到Windows幫助,則需要按下Win+F1。按下Shift+F1,會出現"What's This?"的幫助信息。
2、F2:如果在資源管理器中選定了一個文件或文件夾,按下F2則會對這個選定的文件或文件夾重命名。
3、F3:在資源管理器或桌面上按下F3,則會出現"搜索文件"的窗口,因此如果想對某個文件夾中的文件進行搜索,那么直接按下F3鍵就能快速打開搜索窗口,并且搜索范圍已經默認設置為該文件夾。同樣,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按下它,會出現"通過搜索計算機添加到媒體庫"的窗口。
4、F4:這個鍵用來打開IE中的地址欄列表,要關閉IE窗口,可以用Alt+F4組合鍵。
5、F5:用來刷新IE或資源管理器中當前所在窗口的內容。
6、F6:可以快速在資源管理器及IE中定位到地址欄。
7、F7:在Windows中沒有任何作用。不過在DOS窗口中,它是有作用的,試試看吧!
8、F8:在啟動電腦時,可以用它來顯示啟動菜單。有些電腦還可以在電腦啟動最初按下這個鍵來快速調出啟動設置菜單,從中可以快速選擇是軟盤啟動,還是光盤啟動,或者直接用硬盤啟動,不必費事進入BIOS進行啟動順序的修改。另外,還可以在安裝Windows時接受微軟的安裝協議。
9、F9:在Windows中同樣沒有任何作用。但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可以用來快速降低音量。
10、F10:用來激活Windows或程序中的菜單,按下Shift+F10會出現右鍵快捷菜單。和鍵盤中Application鍵的作用是相同的。而在Windows Media Player中,它的功能是提高音量。
11、F11:可以使當前的資源管理器或IE變為全屏顯示。
12、F12:在Windows中同樣沒有任何作用。但在Word中,按下它會快速彈出另存為文件的窗口。
另外,筆記本電腦結合鍵盤左下角的Fn鍵,F鍵還有更多的功能,如雙屏切換、電腦休眠等,由于筆記本電腦這些組合鍵并不統一,此處不再詳細介紹。
.區分不同線纜功能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機箱廠商都有自己的設計,I/O面板的接口設計和布局也不一樣,所以連接線也有一些差異,一起來看看吧。
目前主流機箱都設計有音頻插孔在前端或上部I/O區,負責聲音的輸入和輸出;USB2.0和USB3.0接口,負責連接2.0和3.0USB設備;有些機箱還提供讀卡器或無線充電等功能,這些功能也需要電纜連接到主板。機箱內的排線主要有PowerSW、PowerLED、RESETSW、H.D.DLED、F_USB、F_AUDIO,分別是前面板接口和指示燈的排線。機箱和主板的走線沒有順序,不需要把所有的線都接在主板上,只要需要用到的線都接上即可。電源線和復位線是必需的。當然,如果使用機箱前面板I/O區的USB和音頻接口,也需要連接相應的線纜。
2.intel酷睿i5-10400核顯電腦配置方案
適合人群:主流演出、家庭影音娛樂、普通家居、普通辦公、炒股、開網店等。電腦配置總結:目前i510400還是可選CPU。考慮到和i310105的差價只有兩三百元,不如直接上十代i510400,買新的直接上i312100就可以了,i312100在單核性能上比i510400好很多,但是多線程就落后了,這意味著i510400在打開更多程序時會有更好的生產力。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