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的更新?lián)Q代也在不斷的開始加速,掌上游戲機也是如此。即使是當時最新最酷最時髦的GBC,在面對競爭對手SNK與萬代相繼推出的NGPC與WSC后,也不得不抓緊時間開始了自我進化。任天堂這次對GB的升級進化就如同《口袋妖怪》游戲中的神獸超進化一樣,絕不是那種簡簡單單的小動作,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要從8位突破到32位處理器的超級進化,而最終迎來的也將是撼天動地般的突破。諸位不是天天都在做宣傳喊著你們的16位掌機牛嗎?那我就直接讓大家看看什么是次時代水平的32位掌機效果,只要掌機市場還有我任天堂在,那你們就統(tǒng)統(tǒng)都是弟弟。而掌機市場也只能有一個神,那就是我"任天堂"!
其實從1989年GB發(fā)售開始,任天堂就處于一種無敵是多么寂寞的狀態(tài),雖然世嘉的GAME GEAR曾在短暫的時間內,對任天堂GB的掌機霸主地位發(fā)起沖擊,但是最終也僅以1000多萬的銷量黯然退場。而橫井軍平生前參與開發(fā)的最后一部掌機萬代WS也并沒有能阻止任天堂GB前進的腳步,SNK的NGP就更別提了,卡帶貴上天不說,游戲品種也相對單一,最后也是暴死收場。
隨著隔壁友商的退場,整個掌機市場上也只有任天堂的GB系列一家獨大,自然也就沒什么必要去提高GB的性能了,反正整個市場就我一個穩(wěn)居銷量第一,保證賺錢就行了。可隨著科技的進步,家用游戲機都已經進入第五世代了,這是索尼PS嶄露頭角的時代,玩家群體也逐漸開始追求更高性能的游戲體驗,掌機也是如此。GB的8位機性能已經開始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了,如果想繼續(xù)鞏固掌機市場的霸主地位,那么任天堂要推出更高性能的掌機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在1999年8月,山內溥也曾在游戲展會上首次透露GB后續(xù)掌機的開發(fā)計劃。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在第五世代家用主機戰(zhàn)場上索尼長公主的逆襲故事,但是索尼本身也是并不只是滿足于在主機市場干倒任天堂的。眾所周知任天堂最強的還是掌機領域,所以索尼也有意在掌機市場上分一杯羹,著手準備著開發(fā)自家掌機的計劃以便進一步打壓任天堂。而SNK與萬代這兩家公司雖然經歷了NGP與WS的慘敗,可也并不死心,在1999年SNK推出了NGP的繼任機種彩屏版NGPC,2000年年底萬代也推出了WS的繼任機種彩屏版WSC來繼續(xù)與任天堂競爭掌機市場。
任天堂由于N64在第五世代主機戰(zhàn)場上的失利,也是壓力山大,雖然掌機市場上GB的銷量依然堅挺,可GB畢竟是十來年前的老產品了。友商都開始不停的推出更高性能的16位掌機,甚至索尼都放出消息有意進軍掌機市場,要說任天堂沒有準備后手反打一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要知道這都到了2000年了,現實中各種科技都是非常成熟的了,是時候給GB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超進化了。2000年4月10日,NOA在西雅圖召開開發(fā)商會議,任天堂正式公布GBA的具體細節(jié),并且宮本茂本人親自在會議上進行講解。
2001年3月21日,任天堂終于推出了GB的全面升級版GBA。你們萬代與SNK不都主打高性能的16位掌機嗎?那我任天堂就給你們來個次時代的32位掌機,讓玩家們也都看看誰才是掌機界的唯一神!
GBA一經發(fā)售,就點燃了玩家的購買激情,一度供不應求。GBA對比GBC來說,體積更為小巧精致,而且外形上從豎版改為了橫版,還在GB的十字方向鍵和A/B鍵之外,新增加了L/R兩個肩鍵。搭載了一顆精簡指令集的32位中央處理器ARM7TDMI,和一顆復雜指令集的8位中央處理器,這個8位的處理器是為了用來向下兼容GB與GBC游戲的。畫面分辨率也達到了240X160像素,相比較GB的160X144像素等于是普屏變寬屏,屏幕也更換為主動式矩陣型液晶屏幕,視覺效果也變得更加NICE,可唯獨令人難受的是依舊要依靠外界光源來使用,還是沒有背光,不過2年后任天堂推出了GBA SP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2003年2月,任天堂在日本又發(fā)售了可折疊式前光光源版GBA SP。這款機器后來在2004年10月27日還在大陸發(fā)售過國行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小神游SP掌機,當時建議零售價是688元。GBA SP其實還是蠻有特點的,不光是加入了前光光源設計讓掌機終于擺脫了依靠外界光源的尷尬,還使用了鋰離子充電電池作為電源,在外觀上更是使用了類似GW與筆記本電腦的可折疊設計,以至于GBA SP在折疊后,比GBA又小了差不多接近一半。但是設計弊端也很明顯,就是GBA SP省略了單獨的耳機插孔,如果想使用耳機的話就需要單獨配備SP專用的耳機。
在當時來說GBA SP的前光光源是很強的,但是按現在的標準來說確實有點糟糕,任天堂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后面又對SP進行了改進,于2005年9月發(fā)布了增亮版的GBA SP掌機,去除掉了前光光源,改用背光光源。這里科普個小知識點,方便有收藏愛好的朋友在選購2手GBA SP時進行分辨防止被騙,一定要看GBA SP掌機的底部銘牌,前光光源版的型號AGS-001,背光高亮版的則是AGS-101,換殼機則不通用。
至于2005年9月13日GBM的發(fā)售其實算是個例外吧,因為按正常時間線來說,在2004年年底的時候,索尼的PSP就正式開始發(fā)售了,而任天堂也在同一時間發(fā)售了自家的怪物級掌機NDS進行攔截對抗。GBM壓根就沒參與到任何對抗競爭中去,這是因為GBM的發(fā)售其實是為了紀念超級馬里奧20周年,算是個特別版吧。GBM的屏幕上可能是全系列里最棒的存在,不光在亮度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時還有可調節(jié)的背光。可GBM的性能對比GBA并沒有任何的提升,雖然外形更加小巧便攜,但是可惜這機器有1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只能玩GBA游戲,GBM并不能向下兼容GB與GBC卡帶游戲。而且對于國內的D版用戶來說也需要門檻,因為GBM掌機需要單獨購買其專用的燒錄卡,并不能與以前的GBA或GBA SP的燒錄卡通用,所以也是挺讓人煩心的一件事。
其實客觀來說,在當時GBA的最大競爭對手只有萬代的WSC,SNK的NGPC根本就沒放在眼里。但是WSC由于橫井軍平先生的逝世,導致WSC無論從設計理念上還是性能上與WS相比都并沒有什么亮眼的地方,僅是黑白變彩色。如果橫井軍平先生沒有死的話,也許WSC會是另一番景象,而GBA也并不會贏得那么輕松吧。可惜世事難料,現實中也沒有那么多如果,有的只是成王敗寇,萬代WSC的銷量僅有3百萬左右,最后只能黯然離場,從此萬代退出掌機市場。SNK也是一樣,剛開始還能賣點,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銷量簡直慘不忍睹,最終SNK也退出了掌機市場。
GBA自2001年3月21日首發(fā),到2008年1月31日正式停產,算上GBA SP與GBM在內的全球總銷量差不多有8151萬份以上,而如果將GB家族全系列加在一起的話,總銷量也是直接突破了2億份大關,這個成績絕對足以讓任天堂笑傲江湖了。而GBA也是掌機中最后一部使用干電池供電的掌機了,從GBA SP開始就都用鋰電了,并且在GBA上也發(fā)售了相當多的經典游戲作品,像《火焰紋章》系列、《寶可夢》系列、《惡魔城》系列的GBA三部曲、《機器人大戰(zhàn)》系列、《黃金太陽》、《逆轉裁判》、《塞爾達傳說》等等。可以說在掌機圈的玩家心目中,GBA絕對是一部永不過時的情懷掌機,真的是有太多的回憶了,至今在網上仍有不少愛好收藏的玩家,也會選擇購買品相較好的GBA掌機把玩,或者干脆將收藏的GBA改個背光或者DIY個外殼,其實也是挺有意思的事。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游戲文化,讓游戲不止是游戲。
ba模擬器中文版是在非GBA平臺中通過模擬的方式運行GBA游戲的軟件,可謂是功能最強大的模擬器。值得注意的是,軟件運行游戲時還需要有相應游戲的ROM。模擬器的作用就是以電腦運行環(huán)境,模擬出游戲機的功能,通過軟件極好兼容性與調試可以讓其游戲機的還原度達到很高的程度,從而從而能讀取運行為該游戲機設計的游戲。GBA游戲機在運行游戲時運行效率都非常流暢,而gba模擬器在模擬游戲時,若玩家沒有進行任何設置的話運行效率是比不上GBA游戲機的,若玩家需求在模擬游戲時運行效率與GBA游戲機相同,可在模擬器中的“選項”中的“跳幀”設置中將其設置為0,若不設置此選項可能會導致模擬的延遲比較高,非常建議調試。
下載:http://www.ddooo.com/softdown/207936.htm
上:向上箭頭
下:向下箭頭
左:左箭頭
右:右箭頭
按鍵A:Z 按鍵B:X 按鍵L:A 按鍵R:S
選擇:Backspace 開始:Enter
加速:Space 截圖:F12
在本站下載的gba模擬器中文電腦版,進行解壓之后
然后直接打開模擬器啟動文件即可。 注:你下載的只是模擬器,并不包含游戲GBA游戲ROM。
2、你會看到一個rom文件夾,這里就是存放游戲ROM文件的。
將下載到的GBA游戲ROM,放到上面說的roms文件夾下
注意,ROM是ZIP格式,你可以改變ROM的名字,但是不要解壓縮也不要改后綴名
3、點擊文件――打開:
4、找到剛才的rom文件夾,選擇一個想玩的游戲
5、當然如果你習慣用手柄或者用其他按鍵來控制,你可以修改,操作如下
6、然后在想修改的按鍵對應的框里面輸入你想設置的按鍵,最后點確定就可以了。
1、支持多種格式:不僅支持GBA游戲,同時支持的游戲格式還有SGB、CGB、GBC、AGB。
2、存檔功能:隨時隨地存檔,可以保存多個游戲進度,按時間排序存檔方式讓你不會讀錯存檔。
3、游戲修改:支持金手指修改游戲,修改游戲屬性,生命值、穿墻功能、不遇怪、無敵等修改。
4、VisualBoyAdvance其他功能:支持游戲截圖,錄像、錄音功能,隨時記錄游戲的精彩瞬間;支持窗口化和全屏化進行游戲,并且可以修改游戲幀數、音頻、畫面效果、環(huán)境渲染等,十分強大。
5、匯入Gameshark Game 游戲進度、代碼。
6、匯出battery files供其他模擬器使用。
7、錄取游戲聲音。
8、顯示過濾增強器包括:2xSaI、Super 2xSaI、Super Eagle、Pixelate和 Motion Blur。
9、支援全熒幕、支援控制桿、在任何位置儲存游戲狀態(tài)。
10、處理能力,包括搜索引擎以及支援Gameboy Gameshark和GameGenie。
11、支援GamesharkAdvance和CodeBreakerAdvance。
12、在Linux、Windows和BeOS的SDL版本上設有GBA除錯器。
gba模擬器中文電腦版 v1.8更新內容
修正了一些源代碼
改進了記憶定時器
增加了對基本語言 dll文件的檢測
修正了GB模式中映射圖像閃爍的顯示問題,等等。
漢化版更新:更正了幾處被遮蓋的對話框信息。為方便向作者報告錯誤,錯誤報告對話框內字串未漢化
天堂心目中,終端的“完美”從來不是性能上的最強,而是能夠以最經濟的方式適配盡可能豐富的軟件,在各種外設加持下,適應各種使用環(huán)境,滿足盡可能廣泛的用戶需求。
2001年3月21日,“Game Boy Advance”(GBA)在日本首次發(fā)售。2021年3月21日,它迎來了20歲生日。
直至今日,GBA的外觀設計依然不顯過時,不斷有發(fā)燒友圍繞GBA進行各種改裝,將最新的潮流融入GBA中
國內不少老玩家對任天堂這款經典掌機記憶猶新。作為1989年上市的Game Boy(GB)的正統(tǒng)續(xù)作,它為傳奇劃上完美句號。
較之此前任天堂當家掌機GB,GBA性能大幅提升。32位ARM處理器、240X160的屏幕分辨率,或許算不上領先時代,但在當時的掌機市場確無敵手。
擁有各種可選機身顏色的GBA
日本首發(fā)一周創(chuàng)造60萬火爆銷量,之后銷售也一直穩(wěn)定。可3年后,GBA卻不得不對壘自家兄弟,與任天堂2004年推出的NDS爭搶市場。
這在任天堂掌機歷史中太過罕見。GB(1989)暢銷12年才由GBA接棒;銷售暴死的Wii U(2012)也撐了5年才被Switch取代;玩家紛紛推測Switch Pro會在2021年推出,可直至今日依然沒有準確的官方消息。GBA成為任天堂歷代掌機中壽命最短的一代實在莫名其妙。
左:GBA SP 右上:GBA 右下:NDS
有人說GBA是被提前終結的巨星,但它在短暫黃金期內的亮眼表現卻也足夠驚艷。
夾在任天掌機歷史銷量第二的GB(1.18億臺)和全球掌機銷量最高的NDS(1.51億臺)之間,GBA短暫的高光時段依然售出8151萬臺,位列任天堂歷代掌機銷量榜第四,靜候截止2020年12月31日已經賣出7987萬臺的Switch必將到來的超越。
包括主機在內的,任天堂游戲終端的銷售狀況,說是20年,其實很多產品的發(fā)售日期早已超過20年。
GBA至今仍是不少玩家的心頭肉,法國知名設計師操刀流線框架,L/R鍵置于機體肩部完美符合人體工學,若不是沒有背光讓初代GBA屏幕過于昏暗,許多人會把它選為最佳。
于是骨灰級愛好者孜孜不倦地提取歷代優(yōu)點,融入新的適配組件,DIY出屬于自己的“終極GBA”(電商平臺上出售的類似改裝機型價格在700元左右)。
在GBA誕生20周年之際,一款新的GBA游戲《再見銀河系(Goodboy Galaxy)》宣布發(fā)售在即。而并非出于紀念目的,仍有一款名為Analogue Pocket的產品,可以播放從Game Boy、Game Boy Color到GBA平臺的2780多款游戲,定于今年5月上市。
圖左:將于今年5月發(fā)布的復古游戲機Analogue Pocket 圖右:獨立游戲開發(fā)者Rik Nicol為紀念任天堂掌機Game Boy Advance(GBA)日本發(fā)售20周年,制作的2D像素動作游戲《再見銀河系》
能20年保持如此活力并不容易,更別提發(fā)售時的技術水平絕稱不上先進,自身軟肋顯而易見。即使如此還豪取勝利,GBA的故事看來沒那么簡單。
不拼硬件的GBA
早在1995年,任天堂就動過研發(fā)新機型的念頭。開發(fā)組借1996年將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的奧運會,為新機型取名“亞特蘭蒂斯計劃”(Project Atlantis )。
GBA的前身,從未真正登陸市場的“亞特蘭蒂斯計劃”
之后流出的消息顯示,早于GBA五年,“亞特蘭蒂斯計劃”就已經配置了32位CPU。甚至有謠言稱,新機型機能與N64相當,并搭載了比GBA還強大的160MHz處理器,電池續(xù)航時間可達30小時。
這款新機型原定1996年發(fā)布,接棒已上架7年、進入產品生命末期的GB。可后來的現實是,1996年堪稱風云際會:
背光版GB推出并熱賣,之后成就25年傳奇的《寵物小精靈》也在當年推出初代作品,引爆銷售狂潮,GB銷量被硬生生拉回“青春期”。任天堂喜出望外,隨即宣布延后新掌機發(fā)售。
《寵物小精靈》在GB上亮相,一代傳奇的開始
于是一直拖到2001年,GBA才在解決了不是核心問題的問題——制造成本太高、能耗過大之后問世。而其核心技術在那時早已不算先進了。
2001年的GBA,從技術角度有多“爛大街”呢?作為佐證,發(fā)布前,GBA開發(fā)包遭到泄露,很快黑客就研發(fā)出了模擬器。
當時一些高配電腦已經可以流暢運行GBA游戲。之后2、3年間,隨著網絡的普及和電腦機能提升,GBA模擬器使用者人數更是暴增。
使用模擬器在電腦上游玩GBA版《寵物小精靈》的畫面
可這反而成了GBA優(yōu)秀的一個注腳。即便在環(huán)境如此糟糕的情況下,GBA依然賣得如此之好,玩家依然樂于在這款甚至沒有背光的掌機上玩游戲。
與之相對的,同樣在2001年,任天堂的老對手,在1990年就已經推出擁有背光的彩色掌機Game Gear(GG),在技術上一直追求極致的世嘉,卻在經歷了其家用主機Dreamcast銷售暴死后宣布徹底退出硬件開發(fā),轉為單純的游戲軟件廠商。
世嘉1990年推出的Game Gear,因為續(xù)航問題和體積稍大,最終沒能在掌機市場一炮走紅
兩相對比,反而是沒有追求在技術最尖端時期推出相應產品的任天堂活了下來。這僅僅是保守的勝利,還是在技術之外,任天堂有著更看重的東西?
任天堂式“完美”
2001年,任天堂在E3 2001展會上以“The Nintendo Difference”為標語開始營銷活動。目標是將自己從其他娛樂公司中區(qū)分出來。
之后于2002年接任任天堂社長的巖田聰表示,現在的游戲產業(yè)已經變得越來越封閉,各式各樣的游戲系統(tǒng)技術革新,正在拉大有經驗的老玩家與新玩家之間的隔閡,必須有人做些什么將人們重新聚攏在一起。
正在GBA上游玩原型卡帶的巖田聰
巖田聰堅信“人人都能享受到樂趣”這一信條。而早年與任天堂另一位傳奇人物,馬里奧之父宮本茂合作開發(fā)游戲的經歷,更讓他早早就意識到:“硬件技術遠不如想象力重要”。
于是回到最初的問題,2001年才發(fā)布的沒有技術優(yōu)越性的GBA又有哪些優(yōu)勢呢?
答案是有大量適配的游戲軟體。GBA日本首發(fā)當日,有25款游戲同日發(fā)售,為其保駕護航。其中包括《超級馬里奧2》、《F-ZERO》等大作。GBA短暫的生命周期中,擁有可怕的1500款游戲庫容量。雖然其中超過1400款是移植游戲,但都針對GBA做了良好適配。很多新玩家完全不知道這些是移植作品,紛紛感嘆于GBA游戲庫的深不見底。
GBA及陣容龐大的游戲卡帶
其次是有能讓GBA適應各種使用環(huán)境的產品布局。GBA問世前,負責任天堂游戲盒子(Nintendo GameCube,簡稱NGC)開發(fā)的宮本茂就接到命令,游戲盒子必須完美適配GBA。于是,2001年9月NCG發(fā)布后,通過簡單的外設,玩家就可以在客廳的電視大屏幕上玩到GBA游戲。可以說提前15年,GBA就已經讓玩家窺得此后Switch帶來的震撼。
通過NGC連接電視游玩的GBA游戲
與此同時,任天堂還推出車載GBA播放器“Visteon Dockable Entertainment”,將GBA的使用環(huán)境擴展到交通工具。在車載屏幕上游玩GBA,旅途不再枯燥。
安裝在車內,可以在后排通過大屏幕游玩GBA游戲的Visteon Dockable Entertainment
此外,還有最豐富的外設,拓展GBA的各種可能用途。推出無線適配器,滿足多人游戲需求;推出e-reader,配合卡牌類游戲;非官方設備Glucoboy甚至將GBA變成了一款血糖檢測儀——內置的游戲讓青少年普遍害怕的扎針過程變得可以忍耐。
可以檢測血糖的glucoboy,內置了游戲
此外,由于GBA向前兼容GB卡帶,此前針對GB設計的諸如拍照打印、文檔輸入等外接功能,在GBA上也得到了更新與延續(xù)。正因此,很多研究者將GB以及GBA系列視為智能手機的鼻祖。
由此可見,任天堂心目中,終端的“完美”從來不是性能上的最強,而是能夠以最經濟的方式適配盡可能豐富的軟件,在各種外設加持下,適應各種使用環(huán)境,滿足盡可能廣泛的用戶需求。
而這一點,在此前20年間始終被任天堂貫徹。直到最新的Switch,以及圍繞它推出的各種外設和應用,我們依然能看到這種精神的延續(xù)。(對此,“全現在”文章《任天堂永遠的神,40年堅持換來的勝利》中也有詳述)
走過20年歲月的GBA
2001年GBA初代推出后,任天堂于2003年推出了GBA SP。在核心技術不變的情況下,不同款式的GBA SP加入了更亮的LCD屏,支持可充電鋰電池,以及可以“打開\關閉”的前部燈,同時也推出了背光版本。
屏幕亮度問題得以解決,加上更成熟、便攜的折疊式設計,GBA SP一經推出就受到更多高年齡層用戶的喜愛。然而初代GBA也依然憑借更好的游戲手感得到另一部分骨灰級玩家的推崇。
GBA SP 外觀圖
2005年任天堂推出更輕巧的Game Boy Micro,似乎是受到當時蘋果 iPod Mini理念的影響。但由于GBA向前兼容GB作品時無法通過代碼完成屏幕適配,必須添加一個物理切換按鈕,而機身更小的Game Boy Micro沒有空間容納這個切換按鈕,因此無法向前兼容GB游戲。這種局限性加上并不比普通款便宜的售價導致它只賣出了200多萬臺。
NDS在2004年推出,向前兼容GBA游戲,它延續(xù)了GBA游戲的壽命,同時也為GBA判了死刑。更多的技術更新之后繞過了GBA直接給到NDS,例如硬件上的“合蓋休眠”技術。
這并不影響人們對GBA的喜愛。之后很多年仍有玩家利用不斷完善的模擬器游玩諸如《逆轉審判》和此前一旦記憶電池用光就會丟失存檔的GBA版《寵物小精靈》。
《逆轉審判》于2001年10月12日在GBA上首發(fā),隨后成為玩家心目中的經典系列
雖然官方自2010年之后就不再生產GBA軟硬件,但此后仍有愛好者和廠商不斷推出第三方改良后的GBA機型,直至今日。即便在這個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已經動搖了掌機存在根基的時代,他們還是愿意花費超過600元人民幣的價格去購買一臺改裝過的GBA。
各種改裝GBA的配件或者整機依然在電商平臺賣得很火
作為一臺游戲主機,20歲的GBA是幸福的。人們不但紀念著它,還在不斷地使用它玩游戲,還有什么比這更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