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曾經是計算機世界的絕對霸主。提到計算,幾乎沒有什么能繞開CPU的地位。從個人電腦到服務器,從游戲主機到智能設備,CPU都是核心中的核心。
但現在,這位昔日的王者似乎正在失去它的光環。尤其是,當我們看到英特爾和英偉達市值的對比時,這種感覺更加強烈。英偉達的市值已經飛速攀升,而英特爾則逐漸滑落。
英偉達(左)和英特爾(右)股價走勢圖(月K)
英偉達與英特爾市值對比圖(2024年8月9日)
英偉達是GPU領域的絕對霸主,英特爾是CPU領域的絕對霸主。如今,英特爾這個霸主已經淪為“侏儒”了。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難道CPU真的會像模擬電路一樣,被時代拋棄,逐漸變成一種小眾的存在?
先別急下結論。讓我們來仔細看看,CPU究竟怎么了。
曾幾何時,CPU是計算機世界的絕對王者。無論你打開哪臺電腦,里面都有它的身影。它就像一個老大哥,掌控全局,負責計算機中幾乎所有的關鍵任務。從操作系統的運行,到復雜程序的執行,CPU無所不能。它就像是計算機的大腦,負責指揮所有的運算和邏輯操作。
CPU的強大之處在于它的通用性和靈活性,它可以處理各種不同類型的任務,不管是運行日常的辦公軟件,還是處理復雜的數學運算,CPU都能勝任。
這種通用性使得CPU在計算機領域長期占據主導地位,無論是個人電腦、服務器,還是嵌入式系統,CPU都是核心中的核心。
然而,隨著計算需求的變化,CPU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尤其是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傳統的串行計算模式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盡管CPU在處理單線程任務時依然表現出色,但面對需要大量并行計算的任務,它的表現開始顯得有些“疲軟”。
CPU的設計初衷是處理通用計算任務,但隨著計算任務的多樣化,特別是需要并行處理能力的任務增多,CPU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逐漸被質疑。
盡管CPU制造商們不斷提升單核性能、增加核心數量,但面對新型計算任務的需求,這些提升似乎仍然不夠。
在CPU遇到困境的時候,GPU的崛起,真的是一場“革命”。尤其是在AI和大數據領域,GPU簡直就是“神兵天降”,所向披靡。
你可能聽過這樣的話:“GPU才是真正的計算猛獸,CPU只能在一旁默默圍觀。”這話聽起來夸張,但其實并不無道理。
GPU的強大之處在于它的并行計算能力,在AI模型訓練、大數據處理這些需要大量計算資源的場景中,GPU的表現無可匹敵。與之相比,CPU就顯得有些“老邁”了。盡管它依然在通用計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面對這些新興領域,CPU的優勢不再那么明顯。
就像一場競技比賽,GPU這位“新生代猛獸”已經沖上了前臺,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而曾經無所不能的CPU,現在只能在一旁看著,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需要指出的是,全球范圍內,英偉達主導了GPU領域。但中國的GPU廠商也在快速崛起,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比較典型的如景嘉微、海光信息、寒武紀、芯原股份、壁仞科技、摩爾線程等。
首先來看景嘉微。成立于2006年的景嘉微專注于GPU芯片的研發,其JM9系列圖形處理芯片在性能上已經接近了英偉達的GeForce GTX 1050。這款芯片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高端裝備、信創等多個關鍵領域,展示了中國自主研發GPU在高性能計算中的強大實力。
接下來是海光信息。這家公司主要從事高端處理器、加速器等計算芯片產品的研發,其DCU系列產品海光8100采用了先進的FinFET工藝,兼容“類CUDA”環境以及國際主流商業計算和人工智能軟件。
寒武紀是另一位不可忽視的玩家。自2016年成立以來,寒武紀一直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發。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數據中心、云計算等多個領域,推動了AI計算的普及與發展。
芯原股份則依托自主半導體IP,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和IP授權服務。他們擁有自主可控的圖形處理器IP、神經網絡處理器IP等核心技術,確保了中國在芯片設計和創新上的獨立性和競爭力。
壁仞科技自2019年成立以來,在GPU、DSA(專用加速器)和計算機體系結構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實力。據悉,其通用GPU芯片BR100創下了全球通用GPU算力記錄。
最后,不得不提摩爾線程。這家公司專注于設計高性能通用GPU芯片,基于第二代MUSA架構的產品已經在多個領域實現了應用,提供了強大的圖形計算和AI計算能力。
這些中國GPU廠商的崛起,不僅有望打破了國際巨頭對市場的壟斷,推動GPU的國產化,也為全球GPU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想象一下在上世紀80年代,那時的模擬電路可是電子設備里的絕對主角。無論是收音機、電視,還是電話機,里面全是模擬電路的功勞。模擬電路的工作原理簡單直接,就是將自然界的信號(如聲音、光)轉換成電信號,再進行處理和傳輸。
然而,隨著數字電路的崛起,這位“曾經的王者”開始逐漸被邊緣化。數字電路更高效、更精準,而且能輕松適應越來越復雜的電子產品需求。
結果呢?模擬電路在主流市場逐漸消失,只在一些特定領域還發揮作用。今天,你可能很少聽到模擬電路這個詞,它已經退居幕后,成了電子產品中的小眾技術。
這讓人不禁思考:CPU會不會也走上這條路?
數據和市場趨勢似乎在告訴我們,這個可能性并非不存在。正如我們在之前提到的,英特爾的市值逐年下滑,而英偉達的市值卻一路飆升。專家們預測,隨著AI、大數據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對并行計算的需求會進一步增長,這無疑會進一步推動GPU的崛起。
如果未來的計算需求繼續朝著GPU擅長的領域發展,CPU的市場地位會不會像模擬電路一樣,逐漸從主流變成“小眾”?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先別急著下結論,我們再來看看CPU的另一面。
盡管GPU在AI、大數據等領域風頭無兩,但CPU的地位并沒有那么容易被撼動。為什么?因為CPU在通用計算和邏輯控制方面依然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想象一下,沒有CPU,操作系統如何運行?我們日常使用的各種軟件如何被調度、管理?這些任務都依賴于CPU的串行處理能力和高度的靈活性。CPU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守護者,默默支撐著整個計算機系統的穩定運行。
GPU雖然強大,但它的優勢主要在于并行計算。面對需要復雜邏輯判斷和多任務處理的場景,CPU仍然表現得更為出色。這也就是為什么,盡管GPU在某些領域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但CPU依然是計算世界的中流砥柱。
別急著為CPU唱挽歌,它的故事還遠沒結束呢!未來的計算世界,或許更像是一個合作共生的生態系統。CPU和GPU將各展所長,共同構建一個更強大、更高效的計算架構。
試想一下未來的計算場景:在一臺計算機中,CPU負責復雜的邏輯運算和任務管理,GPU則專注于處理海量的并行計算任務。這就像是一場完美的團隊合作,各自發揮優勢,實現最優的計算效率。
《CPU的挽歌》
在數字荒原,我看見CPU的降臨,
那曾經的王者,處理著億萬指令。
如同星辰在虛空中運轉不停。
他是邏輯的主宰,計算的核心,
在硅晶的深處,光與電為他所馴。
但時間的洪流無情推進,
新生的力量在算法中蘇醒。
然而,平行的宇宙在他面前展開,
GPU的光輝如朝陽初升。
千核之力,深度學習的智慧,
在每個循環中無盡擴展、延伸。
他曾獨立一方,掌控一切,
如今卻在矩陣與張量中失卻威嚴。
并行計算的創舉,神經網絡的旋律,
在這新的樂章中演繹出永恒的變遷。
但莫要悲嘆,也莫要怨恨,
計算的世界是如此無盡。
在邏輯與并行的交響中,
舊與新共舞,共譜未來的篇章。
經編輯:杜宇
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發力人工智能(AI)電腦領域,正在用新一批芯片搶奪英偉達的蛋糕,試圖在與英偉達和英特爾的競爭中取得領先地位。
美東時間4月16日,AMD宣布推出兩款新產品銳龍(Ryzen)Pro 8040系列和AMD銳龍Pro 8000系列,擴展其商用移動和桌面AI個人電腦(PC)產品組合,為企業用戶提供卓越的生產力以及優質的AI及聯網體驗。
兩款新品都采用4納米(nm)制程工藝。其中,銳龍Pro 8040系列適用于筆記本。AMD稱,它是專為商用筆記本電腦和移動工作站打造的最先進x86 處理器。銳龍Pro 8000系列則適用于臺式機,它是首款支持AI且面向企業用戶的臺式機處理器,以低功耗提供尖端的性能。
AMD是首家將 AI處理 NPU(神經處理單元) 引入移動和臺式機PC市場的x86處理器廠商。AMD介紹,銳龍Pro 8000系列處理器屬于臺式機和移動AI處理器中的佼佼者,無論是臺式機專用NPU TOPS算力還是移動專用NPU TOPS算力,都超越英特爾競品。
相比英特爾酷睿 i7 14700處理器,搭載銳龍Pro 8000系列的商用臺式機在特定測試中性能提升高達47%,圖形性能提高多達三倍。
AMD介紹,銳龍Pro 8040系列有多達8個高性能內核,采用Zen 4 CPU架構,它可讓要求最嚴格的移動工作站應用性能合計提升30%。AMD稱該系列是全球最快商用筆記本下86處理器。
AMD介紹,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惠普和聯想的產品將啟用上述芯片新品。其中,銳龍PRO 8040 系列移動處理器預計二季度開始由惠普和聯想等OEM合作伙伴提供。銳龍PRO 8000系列的臺式機處理器預計將從二季度開始在惠普和聯想以及AMD精選渠道合作伙伴的平臺提供。
截至當地時間4月16日收盤,AMD報163.46美元,漲幅1.96%,市值2641.7億美元。
據中國證券報,3月21日,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在北京召開了主題為 “Advancing AI PC”的AMD AI PC創新峰會。AMD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蘇姿豐表示,AMD正在與全球和中國的多家領先企業合作,加速AI PC在端側大模型和平臺應用。預計到2024年底,AMD將有超過150個應用由人工智能平臺開發,其中包括許多中國領先的軟件供應商。
此次峰會上,蘇姿豐介紹了人工智能時代AMD公司圍繞AI技術的三大戰略重點。
蘇姿豐表示,首先,AMD將提供包括CPU、GPU和NPU在內的最廣泛的高性能和最節能的引擎組合。其次,AMD將重點關注生態系統。AMD將打造一個開放的、經過驗證的、對開發者友好的軟件平臺,讓所有領先的人工智能框架、庫和模型都能在AMD的硬件上完全啟用,同時也能從這個領域真正在開發的眾多廠商中獲得最佳效果。第三,AMD將致力于與全球領先的品牌合作,真正實現共同創新,并將AI解決方案推向市場,共同加快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大規模部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鄭雨航 攝
蘇姿豐介紹了AMD公司針對AI PC打造的AMD銳龍8040系列芯片。她表示:“早些時候,我們推出了AMD Ryzen 8040系列芯片。它是最適合人工智能的移動處理器,共有39個頂級處理器,性能和電池續航時間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在峰會中,蘇姿豐特別提到,AMD公司一直重視發展AI技術。她表示:“AI大模型有著將電腦轉變為最智能、最個性化設備的能力,為用戶帶來一系列全新的體驗和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蘇姿豐表示,AMD正在與全球和中國的多家領先企業合作,加速AI PC在端側大模型和平臺應用。預計到2024年底,AMD將有超過150個應用由人工智能平臺開發,其中包括許多中國領先的軟件供應商。
提到大中華區的戰略部署,蘇姿豐表示,“對大中華區做出承諾”,大中華區是AMD主要研發中心、AI卓越中心,AMD賦能中國超大型企業,并開展聯合研發與生態共建。“我們在中國多個研發中心擁有4000多名工程師在負責SoC芯片設計領域幾乎所有的AMD產品。我們在中國建立了AI卓越中心,負責最重要的AI工程和客戶支持,包括研發下一代算法和汽車AI解決方案,并聯合中國高校、人工智能公司進行大語言模型研究。”蘇姿豐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AMD和英特爾都在大肆宣揚AI PC是行業的新時代。AMD總裁Victor Peng在二月份表示,AI PC市場將繼續擴大,并將在2024年下半年加速擴張。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在此前的一次發布會上說:“我們認為AI PC將是未來一年的明星產品。”
與此同時,主要的芯片制造商正在競相發布更高效、更強大的AI芯片。英偉達在一月初推出了新的GPU,該公司預計,明年將出現新的AI應用程序,將會充分發揮其產品的性能。微軟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Windows 12,可以進一步利用AI芯片。
每日經濟新聞
板電腦作為介于電腦和手機之間的中間設備,正成為學習、辦公、創作等領域不可或缺的產品,功能全面宜便捷攜帶,可以在多種使用場景下,滿足用戶更多樣的需求。放眼望去國內的平板電腦市場,華為平板當屬一個不可忽視的品牌選擇。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公司捷孚凱(GfK)公布的最新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平板電腦零售市場銷量同比增長 2.96%,其中,華為平板市場表現最為突出,市場份額高達 32.86%,銷量同比增長 25.07%,或將登頂中國平板電腦銷量第一。在線下渠道,華為平板更是占據了半壁江山。
華為平板在國內市場份額一直保持領先地位。所以,如果今年雙11選平板,從華為平板產品里選,就對了!
下面就幫大家盤點一下華為平板的部分明星機型。你可以根據移動辦公、演講匯報、藝術創作、無紙化學習等多種使用場景,來對號入座。
華為MatePad Air
華為MatePad Air帶來輕辦公的理念,適合移動辦公、學習等場景。
華為MatePad Air
華為平板的最重要優勢之一就在于HarmonyOS系統。華為MatePad Air搭載了PC應用引擎技術,可以在HarmonyOS平板上實現桌面級應用的原生體驗。以辦公常用的WPS office應用為例,移動端應用往往只能進行簡單的文字修改和圖片增減功能。而華為MatePad Air搭載PC級WPS office,提供了包括完整的工具欄,窗口隨處懸停、自由縮放等PC端才有的操作邏輯,配合HUAWEI M-Pencil(第二代)手寫筆,可以擁有更為專業的繪圖和文檔批注等功能。它還搭載PC級CAJViewer,便于瀏覽文獻資料。
華為MatePad Air
HarmonyOS 4加持下的華為筆記,配合HUAWEI M-Pencil(第二代)手寫筆和智能磁吸鍵盤,帶來書寫、筆記編排、筆記管理等方面的一站式辦公筆記體驗。 華為自研筆刷,手寫體驗更流暢更清晰,書寫時沒有鋸齒,邊緣清晰。新增熒光筆刷選項,讓重點內容更突出;支持畫布15倍放大,讓用戶可以在畫布上更加自由的寫畫,書寫復雜思維導圖;一筆成形的功能,讓一筆成形的圖形支持二次編輯,方便用戶調整細節,用戶輕松把畫出來的三角形、四邊形等拖動成理想的形狀。它還能帶來筆記雙開功能,最多同時打開4篇筆記內容,讓內容從零散到系統的整理過程更輕松,更高效。
華為MatePad Air
在硬件方面,華為MatePad Air的能力也十分強大。它搭載的11.5英寸3:2生產力屏,相比傳統的16:10顯示屏,可以顯示更多區域及內容,助力提升輕辦公體驗。它也是華為首款支持最高144Hz屏幕刷新率的平板,并支持30Hz ~ 144Hz自適應切換,既可以帶來流暢絲滑的視覺體驗,也更節能。華為MatePad Air也是全球首款通過HDR Vivid專業認證的平板,支持P3電影級色域,呈現豐富精準的色彩,滿足年輕人的辦公、娛樂需求。
華為MatePad 11英寸2023款
華為MatePad 11英寸2023款帶來一站式學習體驗,是當前大學生無紙化學習的首選平板。
華為MatePad 11英寸2023款
在使用平板電腦學習時,太陽、日光燈等光源直接或者間接照射在屏幕上,會產生強光反射,影響屏幕顯示內容。華為MatePad 11英寸2023款的120Hz紙感柔光屏,可以讓光線分布更分散,有效減少光線干擾,入眼不刺激觀感更柔和。柔光屏的表面采用了納米級蝕刻工藝,配合HUAWEI M-Pencil(第二代)手寫筆,書寫體驗更加順暢。
華為MatePad 11英寸2023款
華為的鴻蒙系統,助力華為MatePad 11英寸2023款提升學習效率。它擁有PC級WPS、華為筆記、課程表FA卡片等更專業更豐富的軟件生態,適配更多學習場景。比如,華為筆記還有很多獨特的功能。比如一鍵摘錄,手寫筆一劃一拖即完成圖文摘錄,在做筆記時可以分屏把圖文素材拉進來。一些圖片、網課視頻不能直接提取復制的文字內容,也可以通過一鍵摘錄功能里的OCR識別來進行摘錄。打開全局批注,還可以在資料上劃重點,能夠滿足各種學習筆記需求。
華為MatePad 11英寸2023款
此外,華為MatePad 11英寸2023款也支持超級終端、多屏協同、超級中轉站、智慧多窗等鴻蒙體驗。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帶來PC級的辦公體驗,是目前生產力和創造力最強的鴻蒙設備。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
它是全球首款大尺寸柔性OLED平板,3.4毫米的超窄邊框,實現高達94%的屏占比。3:2的比例更便于辦公,2.8K超清分辨率、全局P3廣色域和ΔE<1專業級色準則確保了色彩的真實還原和準確性;144Hz超高刷新率,讓滾動、拖拽、觸摸等操作更加流暢。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
這款大屏平板還非常輕薄,僅有5.5毫米的機身厚度,重量也只有580克、這意味著我可以隨身攜帶它,無論是在外辦公還是旅行,都非常輕松。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
有了最新的HarmonyOS 4系統助陣,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的生產力飆升。它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序,編輯文件、處理圖片,自由多窗輕松交互。全新的自由多窗,帶來三擋可調比例、支持同時兩個懸浮窗顯示,讓懸浮小窗也支持平行視界。這些升級使13.2英寸的大屏窗口交互達到極致,不浪費一寸空間。
在和團隊分享方案的時候,用戶可以使用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的系統級“演示批注”功能。它可以在投屏的過程中,讓用戶在文檔、演示或應用中實時添加批注和標記,讓演示內容重點更加明晰。
基于PC應用引擎,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在PC級CAJViewer、PC級WPS Office外,還支持PC級億圖圖示。億圖圖示是一款專業的圖形設計和繪圖應用,具有強大的功能和易用的界面,適用于各種辦公和創作任務。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還首發了星閃技術,支持星閃技術加持的全新HUAWEI M-Pencil(第三代)手寫筆,以超萬級壓感帶來專業數位級寫畫體驗。
華為MatePad Pro 11英寸
華為MatePad Pro 11英寸同樣以Pro級能力,滿足辦公與創作需求。
華為MatePad Pro 11英寸
華為MatePad Pro 11英寸通過搭載HarmonyOS系統,帶來多設備通信共享、遠程PC、PC應用引擎三大破界黑科技,將平板、手機、PC的生產力優勢融為一體,使其成為三位一體的超級終端,帶來更有想象力的平板電腦使用方式。
華為MatePad Pro 11英寸
而且,華為MatePad Pro 11英寸搭載了OLED材質屏幕,支持10.7億色顯示和P3廣色域,ΔE<1的色準,色彩如同實物般飽滿,顯示效果更加真實清晰,可以滿足平面設計、視頻剪輯、攝影等專業創作者的需求。
華為MatePad Pro 12.6英寸
華為MatePad Pro 12.6英寸
華為MatePad Pro 12.6英寸除了比華為MatePad Pro11英寸,在屏幕方面更大一些,其它方面與華為MatePad Pro 11英寸保持一致。大家可根據自身需求自行選擇,比如便攜選擇11英寸版,希望獲得更廣的視野,那么就選12.6英寸版。
此外,華為MatePad Pro 12.6英寸還引入了HUAWEI SOUND音頻,結合8喇叭高低分頻的設計,能達到最高79dB響度和震撼音效,搭配OLED原色屏成為一款沉浸感十足的掌上影院。
華為MatePad 2023款
華為MatePad 2023款
華為MatePad 2023款適合青少年學習,搭載11.5英寸120Hz高刷新率護眼柔光屏,延續鴻蒙系統智慧學習體驗,自帶教育中心App等豐富學習資源和工具。
華為MateBook E Go
華為MatePad E Go
華為MateBook E Go可以根據需求靈活切換形態,以應對不同的學習場景。它也搭載了HUAWEI M-Pencil(第二代)手寫筆,在平板狀態下手寫、繪畫超方便。外觀方面,它多彩的機身,帶來時尚氣息。
華為MatePad SE
華為MatePad SE
華為MatePad SE適宜大屏娛樂場景。其搭載10.1英寸高清大屏,實現清晰、細膩的畫質。同時還擁有華為自研銳屏顯示技術,能夠對畫面動態范圍自適應調整,使明暗對比層次更清晰,細節更豐富。搭載的四個大振幅揚聲器,音量更強,聲場更震撼,音質更渾厚。
華為平板雙十一限時優惠中,最高立省500元,MatePad Pro 13.2英寸新品上市,爆款平板MatePad 11英寸僅需1799元起,速來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