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給大家講講各種主板的性能以及CPU搭配 對于主板,先講一講主板上各種插槽以及功能
一、方法1
1、輔助電源供電接口:電源上的4口供電插頭插在這里
2、CPU插座:CPU安裝在這里,CPU上面安裝CPU散熱風扇
3、內存插槽:內存條安裝在此,一般2到4個插槽或更多
4、電源接口:電源上那一排24口插頭插口,一般都是20+4口
5、PCI-E接口:獨立顯卡插槽
6、PCI接口:獨立網卡,等接口
7、硬盤接口:這里是接硬盤、光驅數(shù)據(jù)線
8、電池:主板電池安裝在這里
9、CPU風扇電源插座:這里插CPU散熱風扇供電插頭
AMD的U和英特爾的U是不同的插口,AMD的CPU針腳在CPU上,英特爾是CPU沒有針腳,只有觸點,針腳在主板上面,不同品牌的CPU主板不能通用,同種品牌的CPU選擇主板的時候首先要看CPU是多少針腳的,不知道的可以查詢你的CPU參數(shù),CPU和主板怎么搭配?主要看針腳,根據(jù)針腳選擇合適的主板,看下圖
大家都知道,近年DIY市場再度火爆,英特爾和AMD兩大廠商都各自發(fā)力,推出了很多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比如說去年,AMD平臺推出的銳龍系列,對英特爾的打擊也非常大,傳說中的擠牙膏廠商也出了相對的方案,金年初,隨著第八代酷睿對應的H310、B360主板上市之后,英特爾和AMD基本上在競爭格局上再次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而對于消費者而言,無論入手AMD銳龍還是Intel的第八代酷睿平臺都是不錯的選擇。
二、方法2
現(xiàn)在市場上主流的一些電腦主板主要有華碩、技嘉、微星、七彩虹、華擎等。它們之間的品質與價格也參差不齊,而華碩、技嘉、微星是這里面的佼佼者。
在低端領域,不建議選購華碩,做工用料嚴重縮水,甚至比不上一些二線品牌的主板。但在中高端華碩的品質還是非常值得信賴的。技嘉、微星也不差,價格方面華碩偏高。
主板的構成我們主要從芯片組、供電、PCB幾方面來說
芯片組:
芯片組是主板的核心,主板性能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它。比如我們常見的H81、B250、Z370等表述的就是主板的芯片。其中H81屬于低端主板,做工略差。B250系列功能比較完整,性價比較高,中端玩家值得推薦。大型游戲發(fā)燒級玩家,喜歡超頻非Z370莫屬了。
供電:
我們經常會聽到"幾相供電",從外觀上來看,就是CPU旁邊的那些"小方塊"。理論上來說供電相數(shù)越多超好,以滿足CPU的功耗需求,標準的一相供電是由一個電容、一個電感、一對MOS管組成。一般來說,我們直接數(shù)下圖黃圈中的小方塊即可。
主板PCB:
PCB的中文意思是印刷電路板,通俗的說,它的作用就是把電子設備中每個細小的零部件連接起來。
大主板擴展性更好,但并不是說大的主板性能就一定比小主板好,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主板根據(jù)大小我們又可以分為:ATX大板、Mirco-ATX小板、MINI-ITX迷你板。主板的大小和性能之間并沒有必然的關系,希望朋友們避免這個誤區(qū)。
因此,我們在裝機之前,得明白我們的電腦用途,在此基礎上來選購自己合適的CPU。再根據(jù)CPU來確定主板的品牌和型號。由于主板是整機的基石,前提還是以大品牌為主,畢竟穩(wěn)定是前提。
上述僅為個人拙見,如有哪里不足,還望朋友們指出、補充、留言、評論,謝謝。
當然,只會區(qū)分了兩個平臺的主板還遠遠不夠,還要看CPU和主板的兼容性: 最重要的是芯片組, 先說英特爾: 英特爾的芯片組有 B150 B250 B360 Z370 X299等等五花八門,當然我只是舉例了一部分,是不是感覺這么多的型號,我該如何去選擇呢?別急,小編先給大家分分類, 芯片組也是分檔次的,而開頭的這個字母就代表了芯片組的檔次(也可以理解為主板的等級)。
X:檔次最高的,這類主板有針腳數(shù)有2066的,只適用于CPU型號后面帶X的,比如如i9-7900X,i7-7820X,當然這類主板和CPU價格非常高,市場很小,一般人用不上,除非極限發(fā)燒友。
Z:普通用戶級里檔次最高的,這類主板價格也會貴一些,這類主板的芯片組支持更多原生的擴展卡槽的接口,而且支持超頻功能。(當然也需要CPU支持,英特爾CPU后面帶K的都支持超頻,如i3-8350K;I5-8600K;I7-7700K),當然這類主板所支持內存條的內存頻率也更高。
B:定位中低端,這個檔次主板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在性價比上面,價格不貴,但是這類主板幾乎都不支持超頻(有個別的經過處理后也是可以的),而且僅支持最高DDR4 2666MHz的內存條,所以如果你買的CPU是不帶K的,如 i3-8100;i5-8400這類不支持超頻的CPU,或者本身不需要超頻的,B系主板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H: 定位同樣是中低端,但是價格比較便宜,同樣不支持超頻。
然后就是看字母后面的數(shù)字,該怎么分辨這些主板的型號呢,通常我們看到的主板型號比如H110M,B250M,Z270M,Z370M等等,1開頭,2開頭和3開頭的, 那么思路就已經很清晰了: 數(shù)字1,2開頭的是支持英特爾6代7代CPU的主板,如B150、B250芯片組支持i5-6500、i5-7500、i7-6700等。 那數(shù)字3開頭的自然就是支持英特爾8代CPU的主板了,如:B360芯片組支持i3-8100、i5-8500、i7-8700等。 至于后面?zhèn)€位和十位數(shù)上的數(shù)字,越高代表主板在同等級中越高端。
然后就又有人會問:"那還有像H61、H81只有兩位數(shù)字的怎么說?這類主板都是幾年前的型號了,現(xiàn)在已經不流行了,當然現(xiàn)在在辦公電腦中還占據(jù)著一定的市場。
再來說一下AMD平臺, AMD平臺的主板芯片組命名規(guī)則與英特爾類似,有X、B、A三個檔次。
X:高端系列,芯片組支持更多可以擴展的接口,可以超頻。
B:定位中端,這類芯片組的主板也能超頻,但對比X系列,高性能的接口數(shù)量要少一些,不過對普通用戶來說,幾乎沒有區(qū)別。價格相對于X系列的要低一點,是普通用戶的最佳性價比選擇。
A:定位低端,這類芯片組的主板不能超頻,普通用戶使用也足夠了。價格低。
該如何區(qū)分, 跟英特爾的一樣還是看后面三位數(shù)數(shù)字,在這里我們只講一講新出來的銳龍系列的主板,老款的APU系列的就不說了。
AMD還是很良心的,銳龍一代、二代CPU全都支持AMD 300 400系列芯片組(400系列芯片組主板完美支持一代二代銳龍,300系列需要更新BIOS才能支持二代銳龍)。所以銳龍二代或一代的用戶買300 400系列芯片組的主板都可以,如A320、B350、X370、X470都可以。
?
MD的多核心怪獸級處理器Threadripper已經在京東、天貓上開始預售,那么要打造一套超豪華的Threadripper主機,必然需要一塊頂級的X399主板。在眾多一線X399主板中,華碩ROG ZENITH EXTREME堪稱至尊王者,這款主板不僅僅是用料豪華,它還針對頂級發(fā)燒用戶專門設計了豐富的特色功能,無論是在性能、功能和個性化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廢話少說,看完下面這張圖你就知道它有多強了。
戲主板現(xiàn)在是區(qū)別于普通主板的存在,為什么這么講?還不是價格貴很多,都是同樣的芯片組,為什么游戲主板會貴那么多,而且真有那么大差別嗎?
身份有別 名字不同
游戲主板要和普通主板區(qū)分開,可不僅僅依靠產品上的差異,第一印象至關重要。顯然,這個第一印象就要從名字下手,比如說目前主要主板廠商的游戲主板系列,命名都會區(qū)別于自家普通產品線的產品:華擎GAMING系列、華碩ROG STRIX系列、華碩TUF系列、微星GAMING系列、技嘉AORUS系列、技嘉GAMING系列、技嘉UD系列、耐久玩家國度ROG系列等多代表的主打游戲的主板。
這些讓你從名字上第一眼就能明白,哦,原來是有差別的,這是游戲主板。
外觀要多炫有多炫
信仰燈是游戲主板十分重要的一個標志,特別說明,小編并不喜歡這些RGB LED信仰燈。開機通電后,尤其是配合機箱采用玻璃側板的產品,炫酷的顏色絕對帶感。不過呢,這其實叫做光污染,小編以前也講過,有興趣搜一下,這里就不細說了。
技術加成 光環(huán)+65536
技術加成就是貨真價實的提升了。最主要的體現(xiàn)是在兩個方面:聲卡和網卡。先說聲卡,在硬件上,普通主板不過是板載軟聲卡(芯片不過是編解碼,處理都是由CPU完成),而有些游戲主板使用了硬聲卡,為的就是更好的音質。但對于游戲玩家來說,要的可不僅僅是音質,獨特的優(yōu)化功能也必不可少。比如有些游戲主板在設計調教上有了針對性優(yōu)化——突出走路的聲音,精準聲音定位,方便判斷等等(如華碩的聲波雷達II)。
而在做工上也要有相應變化,針對游戲玩家的需求,為了更好的體現(xiàn)音質音效,廠商會在主板連接聲卡的布線上特別下一番功夫,這個也會導致成本上升。還有就是剛剛我們提到的軟件優(yōu)化部分,目前不少游戲主板會配備HiFi音質,比如技嘉主板的魔音音效技術、華碩主板的美聲大師等,另外還有一些智能音效調節(jié)技術,帶來更好的游戲音效體驗。
再就是網卡了,玩家對網絡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這是對聯(lián)機游戲玩家必不可少的(相信大部分游戲玩家都是聯(lián)機為主),因此網卡的性能也顯得十分重要。游戲主板往往配備的是專業(yè)級游戲網卡,多為千兆網速的Killer網卡,為游戲玩家提供更加穩(wěn)定的網絡環(huán)境,更好的保障流暢運行游戲,當然了,代價不菲。
超頻不能少
更豐富的超頻設定,BIOS更為細致的調整設定也是游戲主板的一大特色。這可以方便玩家自行調整電腦,包括頻率、功能等等,選項非常詳盡,當然了,這也是針對高階玩家的使用需求設計的。不過,有些采用非超頻芯片組的產品就不具備這個功能了。
附加功能多多
除了這些, 就是游戲主板的附加功能特別多了,比如說華碩GAMING系列主板將內存變?yōu)橛脖P的ROG RamCache軟件;華擎則為GAMING系列主板提供了鼠標專用USB接口、鍵盤大師軟件等等,主要是最大限度上豐富主板的附加值,否則,憑什么叫游戲主板捏?
至于神級供電模塊設計、超強的做工、極為豐富的外部接口,這些都是高端主板的標配,倒未必見得是游戲主板的獨占特點,小編就不多講了。有人也許會說,說的不錯可是我不買,因為性價比太低。小編到有不一樣的觀點:一如考試,從不及格到60分很容易提升;而90分到100分,需要付出幾倍的努力才有機會。游戲主板也是如此,在好的基礎上更好,花費的錢可是成倍增長的,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在這里不是特別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