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與MacBook可以很方便地連接在一起,從而作為后者的擴展屏來使用。但是Windows平臺卻很少有這樣的生態。不過近日,隨著Astropad發布Luna Display 5.0,Windows系統用戶也可以將iPad作為電腦的第二塊屏幕來使用了。
對于經常出差辦公的人來說,iPad做副屏的體驗誰用誰知道,筆者每次出差都會帶上iPad和MacBook,為的就是能在移動辦公的情況下也有外接顯示屏來使用,這會大大提升辦公效率和體驗。
Luna Display 5.0這次更新主要是拓展了對Windows電腦的支持,用戶可以通過HDMI和USB-C進行無線連接,無法像MacBook那樣直接進行無線連接。
不過Luna Display軟件的價格也是相當不菲,無論是HDMI還是USB-C版本,都需要129.9美元,對于中國用戶而言并不太友好,剛需入手才合適,普通用戶還是算了。
果推出全新的M4 iPad Pro和M2 iPad Air,同時也把iPad 巧控鍵盤一并做了升級,讓觸控板變大、多了一排功能鍵列,而且還變輕盈,平常在家直接外接螢幕就可以享受滿版螢幕的舒適感,因此不少朋友剛好遇到需要換掉手邊太舊的筆電、或iPad 時,就會陷入蘋果的魔咒:「你的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這篇內容我們以最新M4 iPad Pro 為例,教你如何用iPad 外接螢幕,以延伸且滿版的方式呈現,要準備什么?以及需要留意什么設定呢?讓你用iPad 也可以有大螢幕的享受。
以目前蘋果官網有在販售的iPad 型號來看,它們都可以支援外部顯示器,不過呈現方式有兩種差別:一為「鏡像」方式,另一為「延伸」方式。
想要讓iPad 在外接螢幕之后,可以做為另一個延伸螢幕且滿版呈現,最重要的功臣就是蘋果在iPadOS 16 帶來關鍵新功能「幕前調度」 (Stage Manager ),它是一個多工處理的新功能,能讓使用者將App 調整為重疊視窗,也能依自己的需求,將視窗調整適合的大小,能在單一畫面查看多個重疊排放的視窗,有了它的支援,才能讓外部顯示器變成另一個延伸螢幕且滿版呈現。
不過,有支援「幕前調度」功能的iPad 型號,并不代表就可以變成延伸螢幕且滿版呈現。所以,想要享受iPad 外接螢幕帶來的大螢幕快感,必須要先確認手邊iPad 型號和搭載的作業系統:
除了M 晶片的iPad 之外,幕前調度Stage Manager 功能也支援2018 和2020 iPad Pro 機型,意思就是A12X 及A12Z 處理器的iPad 機種,在iPad 上可以使用幕前調度功能。
M 晶片的iPad 型號才能外接螢幕
不過,如果是想要外接顯示器,且可以延伸滿版螢幕的話,就只限M1/M2/M4 iPad,2018 年/2020 年iPad Pro 的非M 晶片則不支援。 簡言之,想要讓iPad 在外接顯示器之后,可以變成延伸螢幕,就只能選擇M 晶片的iPad 型號。
iPadOS 16.1 以上版本。
首先,確認好自己的iPad 型號、以及作業系統是有支援外接螢幕,接下來外接螢幕的時候,你要準備以下設備:
iPad 第一次接上外接螢幕的時候,系統應該會詢問你是要用延伸工作空間,或者使用鏡像輸出,如果想要有電腦的操控感,就記得要選擇以「延伸」方式。
日后使用時,系統也會預設以「延伸」方式呈現,想要調整為「螢幕鏡像輸出」,可從「設定」 > 「多工處理與手勢」,將外接螢幕調整成「螢幕鏡像輸出」 ,這時候外接螢幕里的畫面就會跟iPad 一樣,也不會是滿版呈現。
至于,iPad 本身要不要開啟「幕前調度」的功能,主要差別在于你能不能用拖拉的方式,把視窗App 拖拉到外接顯示器,開啟方式:「設定」 > 「多工處理與手勢」選擇「幕前調度」。
或者從右上角叫出「控制中心」> 并開啟「幕前調度」功能。
最重要的是,記得要「關閉」「鏡像顯示器」的功能,如果開啟的話,它會是跟iPad 畫面一模一樣,外接螢幕的視窗畫面也不會是滿版顯示。而它剛才與Step 2 的「螢幕鏡像輸出」功能是連動的,如果Step 2 已經有在外接螢幕開啟幕前調度功能,這里的「鏡像顯示器」就會預設關閉。
iPad Pro 就多一個延伸的大螢幕,想要工作的內容就可以拖拉方式來移動。
M 晶片的iPad 型號才能外接螢幕
M 晶片的iPad 型號才能外接螢幕
如果需要改變iPad 和外接螢幕的位置,一樣在「設定」>「螢幕顯示與亮度」,選擇「排列方式」,可以把iPad 放在螢幕的上下左右,這部分依自己習慣為主。
例如: iPad 放在外接螢幕的右邊,想要把iPad 畫面里的內容拉到外接螢幕,就要往左邊拉,會比較直覺。
不一定!蘋果內建的App 都可以用「全螢幕」方式呈現,第三方的App 就不一定,像是YouTube 可以全螢幕、但Netflix 就不行,主要可以查看App 上方「…」的選項里,有沒有支援「進入全螢幕」。
No~No~因為它是延伸一個大螢幕,所以iPad 螢幕一定要亮著,如果覺得iPad 螢幕太亮很干擾,只能把iPad 螢幕亮度調到最低。
不行! iPad 家族到目前為止,都只能支援「一臺」外接顯示器,其他就是解析度的差別,以下為Apple 官網還在販售的iPad 型號:
可以!不過只能在iPad 螢幕上使用,延伸至外接螢幕的畫面,就只能透過鍵盤、滑鼠來操控。
當iPad 外接螢幕之后, iPad 音源會預設改成從外接螢幕輸出,你可以在iPad 的控制中心來變更音源輸出的裝置。
首先,先從iPad 右上角叫出控制中心,就會看到有一個「螢幕」小圖示,從這個小圖示就可以變更其他有連線的藍牙裝置。
當你的下一臺電腦,已經不再是選擇電腦的時候,但平常工作的時候又希望能享有大螢幕的舒適視野,這時候就可以幫iPad 外接螢幕,再接上鍵盤、滑鼠,工作起來就跟電腦的操作感,越來越接近!
腦和手機或平板電腦投屏到電視機、投影儀、顯示器等,可以有更好的顯示效果,擁有更好的視覺效果,可以用來看電影、辦公、玩游戲等。
筆記本或臺式機可以通過HDMI高清線連接到電視上,切換電視模式為HDMI模式即可,顯示如果不正常就是分辨率不一致,不兼容等導致的
總結一下辦法電腦或筆記本連接電視顯示
第一種辦法:數據線連接
電視連接電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HDMI數據線連接,或者有些是需要VGA線連接,這個方法最簡單,其實就是把電視當成了電腦顯示器使用,只要調一下智能電視的“信號源”就好。
HDMI數據線:電腦需要帶有HDMI接口
VGA線:筆記本
第二種辦法:安裝投屏軟件
在電腦和電視上同時安卓一個投屏軟件,例如無線投屏、樂播投屏等等,安裝完按提示操作就好,并不難。
第三種辦法:同局域網投屏
其實就是DLNA投屏,適用于WINDOWS系統,不過電視也同樣支持DLNA才行,要在同一互聯網下。在電腦上打開網絡設置,一般就是【網絡和Internet】,再選擇【網絡和共享中心】-【更改高級共享設置】-【流媒體選項】,選擇開啟流媒體,然后全設置為允許便可以了。
第四種辦法:同網絡+AirPin投屏
在保證電腦和智能電視網絡的情況下,安裝【AirPin投屏軟件】,選擇【屏幕鏡像】就可以投屏了,可以安裝了后按軟件提示操作。
第五種辦法:使用無線同屏器
這個辦法就是花點錢買個無線同屏器,這種無線同屏器最主要就是作為個終端的連接器,不管是手機、電腦、IPAD都使用。
智能電視可以通過WLAN從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流式傳輸到集成到同一網絡中的智能電視,一些制造商還允許直接Wi-Fi連接到智能電視。
蘋果電腦type-c輸出hdmi屏幕顯示
華為手機如下
智能手機連接到電視:有線連接需要轉換器。如果您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具有HDMI連接(通常是迷你版或微型版),則很容易:只需連接合適的適配器電纜即可完成設置。使用MHL或SlimPort適配器,圖像信號仍然通過HDMI連接到達電視。任何已經擁有帶USB-C端口的智能手機的人都不幸地看著管子。因為目前幾乎沒有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通過USB-C端口輸出圖像信號。這有望在未來的智能手機世代中發生變化。
使用MHL將手機和平板連接到電視
MHL是使用USB線將手機連接到電視的最常用解決方案之一。該技術是移動高清鏈路的縮寫,允許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MHL兼容的設備連接到電視和投影儀。您可以在官方MHL網站上瀏覽啟用MHL的設備列表。
支持MHL的手機,USB t0 HDMI MHL適配器或電纜,顯示HDMI輸入,HDMI線,電源線。
需要的特定電纜會有所不同。使用Google MHL電纜[您的設備名稱]查找兼容電纜列表。
手機通過無線投屏方式是常規的方式;
需要無線終端如手機和電視同時支持無線投屏協議,無需連接線纜就可以實現無線投屏功能;
智能電視一般支持無線投屏功能,對于普通的電視可以連接網絡盒子或者同屏器實現無線投屏功能。
android
手機無線終端需要與智能電視位于同一個WiFi下,這里以華為手機為例子。
step1:智能電視端打開無線投屏功能
打開電視的無線投屏功能,每個電視的名稱可能不一樣,一般是“屏幕鏡像”,“多屏互動”,“投屏功能”這幾個名稱。
step2:設置手機的無線投屏功能
依次點擊手機的“設置”,“設備連接”,“手機投屏”,或者在手機的下拉菜單中中島“無線投屏”;
選擇電視的連接名稱,點擊連接,即可完成無線投屏。
蘋果
蘋果手機、平板的無線投屏過程與android手機類似,智能電視和平板設備置于同一個局域網內。
step1:打開智能電視的投屏功能
step2:打開蘋果系統的Airplay功能
使用蘋果系統的終端,手指從屏幕底部向上滑動,拉出“控制界面”,點擊“控制界面”的“屏幕鏡像”,有些是“AirPlay”;
選擇需要連接的智能電視的名稱,就可以實現無線投屏功能了。
總結
這里對手機、平板等連接電視、投影儀等實現投屏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無線投屏功能相對來說發展比較成熟,應用比較廣泛,推薦使用無線投屏功能,同時使用WiFi的5G頻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