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多人會用iPad刷劇打游戲,直到iPad Pro的發布才讓設計師意識到了iPad是可以用來畫效果圖的。


    ipad室內手繪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所了解,認知!ipad手繪因為其方便快捷、縮短工作時間成本、有效的客戶溝通等優勢被前沿設計師所掌握,ipad手繪區別于以往的紙質手繪,完全零基礎的設計師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掌握其使用方法,是非常超值的設計師自我投資。


    想要學習procreate軟件的人也越來越多,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iPad手繪效果圖表現!



    ipad手繪對于軟裝設計師而言更是能讓客戶看到最終的軟裝搭配效果,因為軟裝設計師是將家具、布藝、擺件、燈飾、綠植等進行整體設計,整合,所以大部分都是做成ppt形式的軟裝方案,組合效果也是用ps拼湊出來的,缺少空間感受。



    ipad手繪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以繪制出同款家具、布藝、擺件等組合的空間效果圖,讓客戶更直觀感受空間。



    ipad室內手繪適合于室內設計師、工裝設計師、櫥柜和定制家具設計師、軟裝設計師。因為ipad室內手繪有現場繪制效果圖的能力所以被櫥柜和定制家居設計師所鐘愛,在現場溝通方案,現場繪制出方案圖,讓櫥柜定制家居設計師節省了大把的時間成本,更有效的工作。




    通過現場繪制出方案構思草圖;ipad區別于其他的電腦手繪或者紙質手繪的一點就在于能隨身攜帶在現場與客戶溝通并當場繪制方案效果圖,通過ipad照相機功能,在軟件上直接畫出方案,一般用時在20分鐘左右,也就是跟客戶一邊閑聊一邊繪制出圖的;



    一塊iPad加一支iPencil帶給我無限的可能,因為我畫出一幅幅美美的手繪,因為它可以把效率提高,效率提高就是節省成本。那么現在有更高效率幫助設計師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能,大家怎么能拒絕呢?



    制作彩色平面圖、立面圖,現在大部分設計師是使用cad制圖做前期方案溝通的,因為是比較專業的圖紙,大部分客戶是看不懂的,等根據立面圖做完效果圖后客戶再調整,非常耗時,通過ipad手繪彩色立面圖、平面圖,客戶比較能直觀的看到每個墻面的造型,及整體效果搭配,直觀再現;





    在效果圖上直接調整方案,通過軟件,直接在效果圖上修改方案,比如吊頂造型、墻面造型等等的修改,省去了3dmax修改渲染圖的時間;



    通過ipad手繪可以隨時記錄靈感,或者繪制比較優秀的案例中的墻、頂、地面造型,家具搭配等。ipad手繪 有這么多的優勢,作為設計師的你還在等待觀望嗎?學習新知識要趁早,現在室內裝飾裝修行業如此的競爭激烈,早為自己投資早受益。

    以下學員部分作品

    月15日,在華為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羅蘭紫煥新發布,華為全新自研的平板繪畫軟件天生會畫開啟公測,賦予鴻蒙旗艦平板大師級的創作力和專業體驗。AI隔空操控首次登陸華為平板,帶來與華為旗艦手機一脈相承的手勢操作,創新交互體驗再上一個階梯。

    作為華為平板的巔峰之作,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擁有薄至5.5mm、輕至580g的輕薄機身,3.4mm超窄邊框設計,以及高達94%的驚艷屏占比,使得大尺寸平板的便攜性與視覺體驗得到了質的躍遷。13.2英寸超大柔性OLED屏、星閃技術、全新HarmonyOS 4.2強力加持,實現了視野邊界、交互體驗和生態邊界的全面突破,在辦公、創作、娛樂等多元場景下的智慧體驗不斷進化升級,持續構建起鴻蒙專業生產力的完整版圖。

    • 無邊大平板煥新登場,新色羅蘭紫再引潮流

    隨著平板的生產力屬性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大尺寸平板的需求得以不斷攀升,帶給人們的“壓迫感”也因此與日俱增。如何在輕薄設計與大屏之間做到更好的平衡,成為平板電腦行業創新突破的焦點。

    去年9月25日發布的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是迄今為止屏幕尺寸最大的華為平板。機身正面搭載了一塊13.2英寸超大柔性OLED屏幕,以3.4mm的極窄邊框實現了驚人的94%屏占比。并且,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機身重量僅有580g,厚度更是僅有5.5mm,一舉突破了華為平板輕薄的極限,三指輕松握持,輕薄超乎想象。

    此次煥新登場的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羅蘭紫,與華為Pura 70 Pro羅蘭紫一脈相承,以全新的設計語言再次啟程。一眼觀之,紫色濃郁而不艷麗,神秘而不黯淡。在光影流轉下,后殼會呈現微微的光芒閃爍,更是給這抹紫色增添了一份高雅的藝術氣息,為華為平板用戶提供了更加別具一格的選擇。

    顯示方面,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滿足華為臨境顯示技術品牌標準,在色彩準確度、明暗真實性、流暢清晰度以及舒適護眼等方面達到了業界領先水平。該平板在sRGB及P3色域下均達到了?E<1的專業級色準表現,能夠達到與專業顯示器高度一致的色彩。擁有1,000,000:1 的高對比度,2880×1920的高分辨率,至高144Hz高刷新率,明暗對比更顯著,顯示更加細膩、清晰、流暢。該平板還通過了德國萊茵TüV全局護眼3.0認證,支持1440Hz高頻PWM調光,有效降低頻閃,守護用眼健康。

    • 華為自研繪畫軟件開啟公測,預置中國美院大師筆刷,助你天生會畫

    自入局平板市場十余年以來,華為始終堅持研發創新,收獲數萬項技術專利,賦予平板強大的生產力價值,引領行業進入全新的生產力時代。同時,華為持續深入洞察消費者的創作需求,以技術創新賦能用戶體驗,不斷開展“GoPaint天生會畫數字創作大賽”,讓人人都能通過華為平板盡情享受創作的樂趣,喚醒創作潛力,充分表達自我。為了帶動更多人走上藝術創作之路,盡享愉悅易上手的藝術生活,全新自研平板繪畫軟件天生會畫應運而生。

    伴隨此次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羅蘭紫的發布,天生會畫App正式開啟公測。天生會畫App云集眾多強大且易用的繪畫功能,真實、專業、智慧、易用,滿足專業創作者和繪畫愛好者等各類人群的創作需求,帶來零門檻的藝術生活體驗。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羅蘭紫首發即預裝天生會畫App,其余版本升級HarmonyOS 4.2版本即可支持。其他更多產品將逐步開放支持,擁有更多功能的正式版本也將于2024年第三季度發布。

    天生會畫App由材料、物理光學、圖形渲染等8大領域的華為技術研發團隊潛心打造,同時聯合中國美術學院專業團隊一起參與大師級筆刷(覆蓋水墨、油畫、水彩三大繪畫方向)、定制色卡等工具和專業繪畫教程的開發制作,注入繪畫大師歷經上百次手工創作調校后的真實筆觸,保留繪畫大師深厚的專業素養和藝術底蘊,承載了鮮明的藝術風格和形神兼備的氣韻意境,在傳承和弘揚傳統繪畫文化的基礎上,探索符合新時代用戶的繪畫表達方式。軟件內預置超過100支類別齊全、常用百搭的筆刷,為用戶提供了超過70種的詳細參數設置,而且首創擬真畫布功能,預置業界獨有的油畫、水墨、粗紋水彩、細紋水彩4種紙紋,呈現更加清晰細膩的藝術紋理,還可通過紙張肌理、陰影、比例等參數的自由調試,將背景色與紋理完美融合,在平板上也能實現真實手繪效果。同時,天生會畫App給予用戶更自由的創作空間,支持自制筆刷,設計專屬于己的神來之筆,后續還將通過OTA升級支持PS等外部筆刷導入的功能。

    為天生會畫App打造的方天繪畫引擎,為用戶帶來極致流暢的使用體驗。方天繪畫引擎具備專業渲染、極速合成、高效存儲的強大能力,并通過軟硬芯整合的架構創新,可大幅優化性能負載,讓軟件運行更快,內存占用更低,實現更低時延、更多圖層和高幀率。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16GB)運行天生會畫,在2K畫布下可支持創建532個圖層 ,實現了行業領先。

    與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同期推出的HUAWEI M-Pencil(第三代),是全球首款采用星閃技術的終端產品,也是業界首支超萬級壓感平板手寫筆,擁有低時延、高吞吐、高并發、高可靠、抗干擾和精定位等6大領先技術能力,帶來專業數位板級的寫畫體驗。天生會畫軟件搭配華為平板及HUAWEI M-Pencil(第三代),可以更加精細地控制筆觸,呈現多樣化的繪畫效果,根據繪畫習慣自定義壓感曲線,實現個性化的創作體驗。

    天生會畫App同步帶來AI智能選區、快捷操作手勢、一筆成形等眾多智慧功能,賦能便捷繪畫體驗,讓藝術創作更高效。全新AI智能選區功能,輕松摳出畫作中的元素。快捷操作手勢支持雙指撤銷、三指重做、單指長按拾色等豐富交互手勢,極大地提升了軟件的易用性和操作效率。一筆成形不僅可以輕松繪制標準圖形,更支持曲線任意修正。該軟件還內置不少創作者都喜愛的繪畫工具——柳葉筆,助力用戶進行高效出色的繪畫創作。

    在上手體驗層面,天生會畫App致力于打造人人會畫的全面潮流,好用易用,零門檻輕松上手,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軟件內預置了不同風格的線稿模板,線稿填色降低了消費者初次體驗軟件的操作難度,能夠快速上手,輕松獲得創作樂趣,感受繪畫的獨特魅力。華為聯合中國美術學院即將共同推出全套使用教程與繪畫課程,讓用戶在實踐中逐漸掌握專業的繪畫技巧。此外,以用戶體驗為中心,華為還為天生會畫App打造了直觀高效、簡潔易用的操作界面,最大化呈現畫布內容,使畫布成為視覺焦點,讓創作過程更加游刃有余。天生會畫App全套教程將會陸續上線 ,敬請期待!

    • 鴻蒙專業生產力持續進化,AI隔空操控迎來華為平板首秀

    隨著華為自研繪畫軟件天生會畫的到來,以及HarmonyOS 4系統的不斷進化升級,鴻蒙旗艦平板的專業生產力得以充分釋放,在辦公生產力、藝術創作力等方面共同實現了體驗的提升。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羅蘭紫同步帶來了此前在Mate60系列手機上備受好評的AI隔空操控功能,這也是AI隔空操控首次登陸華為平板。該功能支持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平板和Mate60系列一樣揮動手勢,隨心翻頁和截圖,讓特殊場景下的平板操控體驗更加便捷高效。

    在最新HarmonyOS 4.2系統的加持下,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正在依托鴻蒙專業生產力,持續顛覆傳統辦公創作方式。在創新交互上,全新自由多窗及實況窗、平行視界,帶來靈活而強大的交互體驗。在專業生態上,PC應用引擎加持下的PC級WPS Office、億圖圖示、CAJViewer帶來媲美PC的辦公體驗,系統級演示批注、華為筆記讓工作學習更加簡單高效。

    在生態聯動上,全新超級中轉站、多屏協同、多設備通信共享,不斷打破應用與設備的壁壘,讓辦公效率再次躍升。在多模輸入上,HUAWEI M-Pencil(第三代)、華為智能磁吸鍵盤(星閃版)依托星閃技術,實現了由內而外的全面煥新,隨心變換平板電腦的使用形態,帶來平板專業生產力的創新突破。

    • 產品版本和售價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羅蘭紫作為首個預裝華為自研繪畫軟件天生會畫的旗艦平板,擁有迄今為止華為平板最強大的軟硬芯交互體驗,正在依托鴻蒙平板生態的持續進化升級,用大師級的創作力,打破平板數字創作的天花板,成為華為平板在移動辦公創作時代的又一行業力作。

    售價方面,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羅蘭紫,12GB+256GB版本售價5199元、12GB+512GB版本售價5699元,支持HUAWEI Care+服務(兩年期899元、一年期399元)購買,5月15日16:08正式開售,同時該平板還有雅川青、曜金黑、晶鉆白三款配色,歡迎前往選購。

    從上次寫完 Procreate 的兩篇教程后,我收到了許多讀者的反饋,很開心。然后我注意到有部分讀者提到自己不太能適應 Procreate 的一些功能和畫筆效果。

    也難免,雖然 Procreate 是目前裝機量和知名度最廣的 iPad 繪圖工具,但畢竟任何產品都做不到滿足全部用戶的需求。面對不同畫種下的不同需要,Procreate 也從來沒有萬能到完全覆蓋所有使用場景。

    于是我就萌生了寫這樣一篇 iPad 繪圖工具橫評的想法。本文篩選了 App Store 中和 Procreate 相比仍存在足夠競爭力的 12 款繪圖工具,它們因其所具備的多種特點而受到用戶群體的好評,以不同角度搶占 iPad 繪圖工具市場。

    這 12 款 App 分別是:Adobe Fresco、Affinity Designer、Art Set 4、Artstudio Pro、Autodesk SketchBook、愛筆思畫、Clip Studio Paint、概念畫板、Infinite Painter、MediBang Paint、Paintstorm Studio、Tayasui Sketches Pro。

    在選入它們時我已經進行了一定的篩選,這些工具都能具備完整的基礎繪畫功能、足夠使用的自帶筆刷以及各自獨特的產品定位。它們與 Procreate 在某一個角度對比時都能擁有或多或少的優勢,而這樣的優勢或許就是能滿足你需求的那個最佳選項。

    接下來我將會從交互界面、繪圖功能、后期功能、自帶筆刷、筆刷調試、價格多個方面來詳細對比 Procreate 并分述每款繪圖工具的特點。

    特別提醒一下,本文測評的 App 以位圖的繪圖工具為主。選入的 App 絕非市面上 iPad 繪圖工具的全部,也絕不是除此之外再無同水平競品。本文僅為根據我個人所接觸過的 App 進行的篩選推薦,歡迎各位在討論區繼續補充推薦,但還請盡量不要說出「居然沒有 XXX」這樣的話。

    另外 iPad 上矢量的繪圖工具雖然也還有不少,但同樣因我自己用矢量圖繪制插圖的經驗較少,最終決定放棄相關針對性的測評,也請多包涵。

    交互界面

    繪畫工具的界面排布是否合理、按鈕設計是否易懂、交互邏輯是否符合 iPad 上的使用直感、是否有快捷交互方式等都是評判交互界面優劣的重要標準。

    交互界面的設計既是一款 App 的包裝紙,是影響用戶體驗的設計中最直觀的部分,也是決定一款工具是否易于理解、便于使用的重要標準。交互界面的設計優劣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使用者的上手難度和學習成本。

    我們先來看看 Procreate 的在交互界面方面的表現:

    Procreate:貼近 iOS 系統原生交互的優秀設計

    Procreate 的界面整體的設計思路比較清晰,交互邏輯貼近于蘋果原生的方案,在內容管理和手勢操作上能讓用戶與 iOS(iPadOS)的交互產生聯想,這使得學習成本被有效降低。

    快捷操作方面表現較好,擁有可調節位置的側邊欄、由手勢調出的快捷菜單、以及調色盤可拖出獨立懸浮窗等。手勢操作也支持高度自定義。

    總的來說,Procreate 將原本繁雜的功能選項重新收納,并將許多功能的實現依托于手勢操作中,在方便用戶理解的同時也做到了易于使用。雖然部分獨特功能的設計融入界面太深時也容易阻礙用戶學習,但從整體來看還是很優秀的。

    同段位選手:Infinite Painter、Artstudio Pro、Adobe Fresco

    在交互界面設計方面,也有許多選手和 Procreate 站在相近水平線上的,比如 Infinite Painter、Artstudio Pro、Adobe Fresco。它們基本都做到了讓合理的功能界面排布和符合 iPad 使用習慣的交互設計結合,從而達到降低用戶上手難度的目的。

    其中 Infinite Painter 和 Procreate 的設計思路最為相近。將繁雜的功能按鈕進行了收納,在界面中盡可能的展現畫布內容,以此降低功能界面對用戶繪畫的干擾。大量采用手勢的交互邏輯也能符合使用直感,基本做到了簡潔與功能性的平衡。

    而 Artstudio Pro 則是在圖標設計上選擇貼近于 Photoshop,來方便有相關工具使用經驗的用戶理解。但比起 Photoshop 臃腫的界面布局而言,Artstudio Pro 針對 iPad 進行了設計優化,放棄了 PC 端程序交互的大部分設計思路。Artstudio Pro 的界面分為「正常模式」和「繪畫模式」兩種模式,在「繪畫模式」中擁有可自定義的頂部欄,布局也采用了和 Procreate 相近的快捷側邊欄 + 頂部工具欄的形式。

    Adobe Fresco 功能按鈕輔助內容詳細,布局卻沒有臃腫感,并且有較好的手勢支持。設計了可以從側邊工具欄脫離出來的快捷懸浮窗,以及同樣可以以懸浮窗形式顯示的調色盤,還有一個快捷切塊橡皮的懸浮按鈕。總體來講學習成本不算高。

    界面設計思路獨特:概念畫板、Autodesk SketchBook、Art Set 4、Tayasui Sketches Pro

    部分選手在界面設計中采用的思路與眾不同,比如概念畫板、Autodesk SketchBook、Art Set 4 和 Tayasui Sketches Pro。這些自成體系的設計在針對特定的使用人群時經常能呈現出凌駕于在 Procreate 之上的體驗。

    概念畫板的界面的排布和交互非常出彩,是一種脫離蘋果原生界面的獨特思路。其實本質上屬于矢量圖繪制工具,但卻采用了和位圖繪制邏輯十分相近的交互設計。功能按鈕和菜單可拖動自定義位置,快捷交互的多種設計也十分獨特且順手。展開式調色盤的顏色分類展示效果良好,并且顏色對應 Copic 馬克筆色號的設計對于常使用馬克筆的設計草圖或插畫而言非常實用。

    但也由于與眾不同的界面設計思路,部分功能和一般繪圖工具的表現方式不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使用才能適應。但考慮到官方提供了詳盡的中文引導教程,學習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Autodesk SketchBook 界面中的元素設計突出了與真實繪畫經驗對接的設計思路。整體效果不錯, 圖標設計和界面表現都相對直觀易懂。有多種快捷菜單設計,還有一個叫「雙圓盤」的調節筆刷和顏色的懸浮窗,手勢交互符合都很符合使用直感。每一根自帶筆刷都以對應真實畫筆的形式呈現,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將真實的繪畫經驗代入其中。

    為了讓慣常使用馬克筆的用戶群體能夠使用真實繪畫經驗思考,Autodesk SketchBook 也同樣提供了對應 Copic 馬克筆色號的調色盤,并且細分了「插畫」和「設計」兩組,非常實用。

    Art Set 4 可高度自定義每一幅畫布的快捷工具欄和筆刷按鈕,工具欄位置、按鈕排布、筆刷按鈕都可以通過拖動來設定。用戶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針對不同畫種來改善界面操作,非常實用。但初期使用時由于這項功能并未直接展示,沒經過前期引導的情況下可能會難以理解具體的操作方式。

    另外 Art Set 4 暫未提供提供中文支持。雖然幾乎沒有什么文本但對于部分入門用戶而言也算是學習成本的上升。

    Tayasui Sketches Pro 的界面設計風格獨特,比起專業工具常見的功能性的排布,更多的是偏向于顯示畫面和營造繪畫的氛圍。從美感的角度來講圖標設計和按鈕排布的效果都很棒,在角落設有基本的快捷按鈕。

    Tayasui Sketches Pro 將大部分繪圖功能按鈕以和筆刷相同的方式呈現,讓用戶能以更為感性的方式理解功能用途。每一個工具都有詳細引導,上手門檻非常低。

    采用傳統設計思路:Clip Studio Paint、Paintstorm Studio、Affinity Designer

    可能是為了方便給擁有對應 PC 端版本使用經驗的用戶遷移使用習慣,或是由于本身功能選項的臃腫已經難以用界面來優化,許多選手放棄了對 iPad 的觸控屏幕進行更多交互上的優化,選擇了保持和 PC 端的鼠鍵操作相近的界面設計。比如 Clip Studio Paint、Paintstorm Studio 和 Affinity Photo / Affinity Designer。這類界面的設計雖遠稱不上反人類,但單論交互的體驗以及學習成本的降低確實難以和上述的選手相比。

    Clip Studio Paint 的 iPad 版本與其 PC 端版本的界面設計幾乎是完全一致的,操作時你甚至能看到類似鼠標指針的圖標。由于本身功能選項就非常多,而且幾乎所有功能界面都會以可自定義的懸浮窗的形式呈現,雖然很實用但對于 iPad 而言還是太臃腫了。快捷操作的其中一個方案是可以在屏幕邊緣滑動調出的一排虛擬鍵盤按鍵,具體快捷鍵對應需要自己設定。

    Paintstorm Studio 同樣擁有和其 PC 端相似的功能界面管理方式,任何獨立界面均可以懸浮于畫布上方或者和其他界面一起編組排列于側邊。有一圈位于角落的快捷按鈕,相對符合使用習慣,較實用。雖然也支持一部分手勢的自定義,但整體在 iPad 上呈現的交互邏輯仍顯混亂,部分功能的理解需求一定的圖像處理工具的使用經驗。

    Affinity Designer 的 iPad 版本雖然已經算是很不錯的 PC 端移植,在幾乎完整移植全功能的同時也盡可能做到了針對 iPad 觸屏界面的界面優化,作為專業圖形處理工具而言已經很出色了,但如果從繪圖工具的角度來審視依舊是比較臃腫的。快捷操作以多種手勢為主,比較實用。交互整體來講尚可,一部分功能按鈕的排布不是很符合使用習慣。

    被界面設計拖后腿:MediBang Paint、愛筆思畫

    也有部分選手雖然看起來試圖針對 iPad 做出界面優化,但最終效果不佳,甚至反而被部分不合理的界面排布強行拉高了用戶的學習成本。比如 MediBang Paint 和愛筆思畫。

    MediBang Paint 默認界面的狀態有點嚇人,不過如果將側邊欄的界面收起,整體界面也稱不上太臃腫,但問題在于許多按鈕排布難以符合使用直感。另外部分圖標設計和界面表現力較差,對用戶的理解有一定影響。快捷操作方案不錯,角落包含快捷按鈕,此外還有一個可調節的懸浮工具欄,很實用。

    至于愛筆思畫,直白的說,交互界面比較糟糕。可能由于強行移植的 iPhone 版本,iPad 版本安置快捷按鈕的位置稱不上很實用,甚至在許多時候不太方便。功能按鈕的排布讓人有些摸不到頭腦,而且部分界面的表現廉價感十足。一些圖標的設計表現很差,按鈕對應的功能很難直接用正常思維去理解,我感覺能嗅到些許反人類的味道……

    繪圖功能

    基礎功能是否完備、輔助功能是否豐富、功能主要面向哪些用戶群體等,都是評判繪圖工具專業性的標準。功能的多寡與強弱會直接影響一款工具在專業領域的上限。一個功能不夠完備的工具就算能用各種「奇淫巧計」的方式來實現其他功能,在效率和易用性上也都會是大打折扣的,不具有可靠的專業工具屬性。

    Procreate:基礎功能完備,輔助功能豐富

    在界面按鈕寥寥的設計下,Procreate 的功能依舊是完備的。除了共用一個筆刷庫來實現的畫筆、橡皮、涂抹的這些基礎功能外,輔助功能也很豐富。除了較為常見的選區調整、參考線、透視輔助、多種圖層蒙版、完整的混合模式等,比較特殊的還有支持導入字體字體文本、動畫繪制輔助等功能。另外也有「色彩快填」功能來替代油漆桶工具、以及「速創形狀」功能來實現與尺規形狀類似的效果等特色功能。

    但 Procreate 的功能設計更偏向于類似手繪的插畫繪制,適用于對精度有一定要求的設計草圖或者特種繪畫的功能較少或效果不夠理想,比如缺少能實現漸變填色的功能和合理的像素級操作工具等。另外筆刷的防抖方案是用一項畫筆參數來實現的,使用局限較大。

    總體來講 Procreate 在繪圖功能方面表現十分優秀,在基礎功能完備的同時還擁有較豐富的輔助功能,并具備一些特有的實用功能,屬于競品中的高層次。

    動畫繪制輔助


    同段位選手:MediBang Paint、Paintstorm Studio、Infinite Painter、Affinity Photo / Affinity Designer

    在基本功能和基本的輔助功能都十分完備的前提下,還擁有較多的特色功能。能在 iPad 上做到這一點的繪圖工具不僅有 Procreate,還有諸如 MediBang Paint、Paintstorm Studio、Infinite Painter、Affinity Photo / Affinity Designer 幾位選手。由于在基本功能上的表現相仿,接下來我單就各選手的特色功能來簡要闡述下具體表現。

    MediBang Paint 的繪圖功能比起 Procreate 更注重于日系插畫、漫畫的繪制。特色功能包括漫畫分鏡輔助、筆刷防抖、像素繪制工具、參考圖視窗,以及擁有多種網點、對話框、音效字等素材云端素材庫,都是針對日系電子繪畫的需求而設計的實用輔助功能。

    像素級繪制工具

    Paintstorm Studio 有許多和顏色相關的特色輔助功能,顏色庫、色板、用于試色的調色盤等等,并且也擁有繪制防抖、參考圖視窗、導覽視窗等功能。

    Infinite Painter 的輔助功能的涵蓋面很廣,在部分功能的豐富程度上要略勝 Procreate 一籌。比如擁有包含漸變和圖案的多種填色工具、一種被稱為「Lazy 線條」的拖拽防抖功能、包含曲線透視的透視輔助、導覽視窗、圖案排列、漫畫分鏡等。

    球面輔助透視和導覽視窗

    Affinity Designer 作為復合型的圖形處理工具自然的在常規繪畫輔助功能的豐富程度上無懈可擊。包括導覽視窗、歷史記錄快照、支持導入字體的文本等,還有調用了 Unsplash、Pexels、Pixabay 網站搜索引擎的網絡素材庫,以及針對設計師群體提供了 iOS 開發常用的圖標本地素材庫。另外,由于 Affinity Designer 在產品定位上是對標 Adobe Illustrator 的,矢量圖繪制也是其核心功能的一部分。

    基礎功能完備,有基本的輔助功能:Autodesk SketchBook、Artstudio Pro、Adobe Fresco、愛筆思畫、Art Set 4、概念畫板

    在基本功能完整的同時,能夠提供較為基礎的繪圖輔助功能。做到這一點的選手有 Autodesk SketchBook、Artstudio Pro、Adobe Fresco、愛筆思畫、Art Set 4、概念畫板。

    雖然它們在功能豐富程度上要遜色于上面的幾位選手,但也都基本擁有選區調整、透視輔助、填色油漆桶、尺規形狀、文本添加等常見輔助功能。在此就不多贅述,只簡單提一下我認為比較有特點的功能:

    Autodesk SketchBook 比較特殊的功能是一項名為「預測筆跡」的類防抖機制。能在線條繪制完成后重新調整線條,讓線條看起來更圓滑或更平整。

    預測筆跡

    愛筆思畫有一項被歸類到濾鏡中的,能利用人工智能來對人物線稿自動填色的神奇實用功能。(和 PaintsChainer 效果相仿。)

    隨手瞎畫個人頭試一下,別問我畫的這啥,我也不知道

    Art Set 4 能夠設置紙面紋理,并有一個被稱為「Slow Draw」類防抖功能,和拖拽式防抖繪制作用效果相近。

    概念畫板由于本質上是矢量圖繪制工具,所以支持可無限延展的畫布,并且還有一些諸如根據繪圖比例計算線條尺寸等利用矢量圖特性完成的特色功能。

    可設置無限大畫布


    只滿足基礎需求和少量輔助功能:Tayasui Sketches Pro

    Tayasui Sketches Pro 擁有相對完整的基礎功能,但輔助功能較少。包含形狀尺規、漸變和網點填充、添加文本、選區截切和三種圖層混合模式等。基本上只能在滿足正常繪畫的情況下提供少量作畫調整功能和圖案填充效果。

    繪圖功能之巔:Clip Studio Paint

    Clip Studio Paint 的繪圖功能極為豐富。毫不夸張的說,其功能的豐富程度和強大是完全凌駕于絕大多數 iPad 繪圖工具之上的 —— 當然也包括 Procreate。

    除了完備的基礎功能,Clip Studio Paint 的輔助功能極其豐富,既有常見的繪圖防抖、透視輔助、選區變換、完整的混合模式支持、圖形尺規、漫畫的分鏡與對話框輔助,還有非常多強大的其他輔助功能:3D 模型輔助繪畫、完整的專業動畫繪制工具、出版物排版與裝幀、人工智能自動上色,以及包含場景網點、筆刷、甚至是 3D 模型在內的多種網絡資源素材庫……

    可以說是涵蓋了一切我能想象得到的與電子繪畫相關的功能,徹底顛覆了我對于 iPad 能達到的繪圖專業高度的認知,除了「非常強大」我想不出別的評價了。

    我第一次在 iPad 上看到這么壯觀的界面……

    后期功能

    繪圖工具是否自帶例如調色曲線、特效濾鏡等后期功能是額外的加分項。雖然對于大多數繪圖工具而言并不是必要功能,但如果一個繪圖工具具備足夠豐富的后期功能,意味著它能獨立完成從繪圖到出圖的全部步驟,無需再導入其他圖形處理工具中進行后期處理。

    另外,是否支持 PSD 文件 1 的導入和導出也是一項有關生態兼容性的重要加分項。

    Procreate:支持基礎的后期功能

    Procreate 能用于后期處理的功能不算多。除了色彩曲線調整、色彩平衡和重新著色這幾種后期顏色調整所需的功能外,還有常用的幾種模糊效果、液化、銳化、雜色等特效濾鏡。支持 PSD 文件導入導出。

    曲線調色

    后期功能支持方面,各選手的表現差異較大,分為以下三大類情況:

    同段位選手:MediBang Paint、Paintstorm Studio、Art Set 4、Autodesk SketchBook

    首先是 MediBang Paint、Paintstorm Studio、Art Set 4、Autodesk SketchBook 這四名選手,它們對后期功能的支持情況和 Procreate 相近。

    它們都擁有基礎的后期調色功能,但通常都缺少足夠的濾鏡特效等功能。它們一般只能勝任相對簡單的后期工作,但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后期需求則很難獨立完成。

    Autodesk SketchBook


    支持更豐富的后期功能:Artstudio Pro、Infinite Painter、愛筆思畫、Affinity Designer、Clip Studio Paint

    然后是 Artstudio Pro、Infinite Painter、愛筆思畫、Affinity Designer、Clip Studio Paint 這五名選手,它們都擁有相較于 Procreate 更豐富的后期功能支持。它們在能夠進行后期調色的同時,還支持更為豐富的特效濾鏡。

    其中,Affinity Designer 和 Clip Studio Paint 對除調色和濾鏡以外的其他后期功能也有涉獵,可以認為它們具備獨立完成從繪圖到出圖的完整流程的強大實力。

    Affinity Designer


    不支持后期功能:概念畫板、Tayasui Sketches Pro、Adobe Fresco

    概念畫板、Tayasui Sketches Pro、Adobe Fresco 三名選手幾乎不支持后期功能。它們沒有后期調色以及特效濾鏡等相關的后期功能。

    PSD 支持情況

    截至我完稿時,12 位選手對 PSD 的支持情況如下:

    • 支持導入和導出:Paintstorm Studio、Artstudio Pro、MediBang Paint、Infinite Painter、Tayasui Sketches Pro、Adobe Fresco、Affinity Designer、Clip Studio Paint。
    • 僅支持導出:概念畫板、Autodesk SketchBook。
    • 不支持:Art Set 4、愛筆思畫。

    自帶筆刷

    自帶筆刷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此工具繪畫效果的下限水平。無論是誰都會希望第一筆的效果就能賞心悅目,好的筆刷效果會讓繪畫產生的挫敗感更低,讓人更能投入繪畫,對入門者也更友好。而且如果無需折騰參數調試就能達到滿意的效果,那也算是省下了不少初期學習成本。

    關于自帶筆刷的數量,雖然統計準確數字的話應該能分出個高下,但其實筆刷視實際的使用情況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實用價值,數量多并不能直接和自帶筆刷優秀劃等號。因而我認為只對比這些數字是毫無意義的。本文在初始篩選時已經根據我個人的感覺做出評判,選入的每一個選手都不存在明顯的「筆刷不夠用」這樣的感覺。

    另外,評判筆刷的質量優劣本身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也和對應畫種和繪畫習慣有關。我只能結合我個人的使用經驗給出比較簡略模糊的評價,僅作參考

    以下是一些選手的自帶畫筆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具體的情況還是希望感興趣的各位自行去嘗試。

    更適于日系繪畫:MediBang Paint、愛筆思畫、Clip Studio Paint

    MediBang Paint、愛筆思畫、Clip Studio Paint 三名選手同為日廠出品的繪圖工具,不僅僅在功能上更貼合日系繪畫的使用習慣和需求,自帶筆刷的效果也更偏向于日系的風格。它們都擁有效果較好的 G 筆(蘸水筆)、勾線筆、書法毛筆、輪廓線畫筆等。

    順便一提,MediBang Paint 除了默認自帶筆刷外,還可以通過內置的云端素材庫獲取更多官方筆刷。

    MediBang Paint


    更適于設計草圖:概念畫板、Autodesk SketchBook

    概念畫板、Autodesk SketchBook 自帶筆刷的設計更趨于給設計師繪圖提供方便,這些畫筆更適于繪制產品草圖、建筑草圖等。它們都擁有效果較好的馬克筆、鉛筆、炭筆、噴槍等。

    Autodesk SketchBook


    出色的水彩與油畫:Tayasui Sketches Pro、Art Set 4、Adobe Fresco

    其實有幾個畫種的效果模擬在電子繪畫中的發展中一直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其中最困難的可能當屬水彩和油畫。在真實的繪畫中,水彩繪制的技法經常會利用到水的流動性,油畫則涉及到固體顏料堆疊時的立體感,并且它們都涉及到對顏料和紙面干濕程度的把控、以及多種顏料相融時產生的自然混合過渡效果。

    對于這類比較復雜的畫種,電子繪畫中常見的解決方案是模擬作畫的效果,采用多種特制畫筆和特效并行的方案。不過在 iPad 繪畫力推「更自然的繪畫體驗」的近幾年,不少廠家也開始轉變思路,嘗試利用除了壓感以外的傳感器,塑造更多復雜的機制與筆刷參數來模擬更真實的作畫機理,從繪畫原理層面還原更復雜的畫種。

    而 Tayasui Sketches Pro、Art Set 4、Adobe Fresco 這三名選手就是嘗試使用新方式模擬這類特殊畫種的代表。

    Tayasui Sketches Pro 的自帶筆刷是最符合「更自然的繪畫體驗」這一理念的。為還原水彩以及多種畫種作畫特有的「等待顏料晾干」的作畫機理,Tayasui Sketches Pro 有一個獨特的「時間機制」。水彩顏料在繪制后可以按下右下角特定的按鈕來「讓時間流逝」,畫布上的水彩顏料就會立刻晾干,顯現出自然的水痕和色彩侵染,并且不會再受之后的水彩作畫影響。這些水痕也并非簡單的隨機生成,而是根據你的運筆方式來模擬計算的效果。

    除了水彩外,Tayasui Sketches Pro 的許多其他筆刷也運用了大量參數來模擬了作畫機理,比如傾斜時會使用截面繪制的鉛筆、橫著輕點屏幕就會濺出墨水的鋼筆等等,真實又富含趣味。

    Art Set 4 有著和 Tayasui Sketches Pro 相近的機制,有一個「干燥(Dry)」按鈕可以讓畫布上的顏料被「烘干」,不再受之后的作畫影響。而 Art Set 4 自帶筆刷同樣使用了新的渲染方式來處理水彩和油畫,其中我認為油畫的效果最為出色。

    Art Set 4 的油畫筆刷表現有非常真實的固體顏料立體感,并且還原了當多種顏色接鄰時,顏色會隨筆刷的涂抹而混合的機制。

    Adobe Fresco 自帶的「動態畫筆」采用了特殊的動態運算機制,能在運筆時直接呈現出十分驚艷的液體流動性和顏料的混合狀態,其中的水彩和油畫筆刷的繪畫效果十分驚艷。

    Adobe Fresco 的這種方案能讓水彩和油畫作畫都能以更自然的方式呈現在電子繪畫中,即還原了兩個畫種真實狀態下的作畫機理,同時在效果上更可控和更易于利用,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方案。

    筆刷調試

    談論一款繪圖工具筆刷優劣的另一個要素是創建新筆刷的開放程度。是否支持創建編輯新筆刷、筆刷開放的參數多寡會影響一款繪圖工具繪畫效果的上限。

    筆刷可自定義程度高意味著哪怕官方給出的自帶筆刷效果并不理想,用戶依然能夠在社區搜索或者依靠自己學習調參來獲得符合自身使用習慣的筆刷。此外,是否支持 ABR 筆刷 2 文件的導入也是一項有關生態兼容的重要加分項。

    Procreate:支持自定義新筆刷,筆刷開放參數豐富

    Procreate 支持自定義新筆刷,筆刷開放的參數達上百項,并且支持 ABR 筆刷的導入。對第三方畫筆創作非常友好,用戶可以完全拆解和模仿官方給出的筆刷,并使用自己的素材從零構建新筆刷,甚至署名打包分享至社區。官方與非官方都有著活躍的用戶社區提供第三方筆刷和多種資源。

    總體來講,Procreate 對于筆刷調試十分開放,并且其參數的豐富程度也達到了 iPad 繪圖工具中的頂尖水平。

    同段位選手:Infinite Painter、Artstudio Pro、Paintstorm Studio、Affinity Designer、Clip Studio Paint

    是否支持以用戶的素材從零開始創建新筆刷,并且開放調試的參數是否能創造出和自帶畫筆等同的效果,這是判斷一款繪圖工具的筆刷調試能否和 Procreate 媲美的重要依據。而能做到這一點的選手有 Infinite Painter、Artstudio Pro、Paintstorm Studio、Affinity Designer、Clip Studio Paint。

    其中 Infinite Painter 的參數設計最貼近于 Procreate,并且開放參數也較豐富。筆刷庫內置了筆刷創建器來輔助從零制作筆刷并分享,并支持直接從筆刷庫下載社區用戶上傳的筆刷,獲取第三方筆刷非常方便。Infinite Painter 支持 ABR 筆刷導入。

    Artstudio Pro、Paintstorm Studio、Affinity Designer 三名選手的筆刷參數設計和 Photoshop 的十分相近,大多參數設置都能在 Photoshop 的筆刷設置中找到對應項。并且三名選手都支持 ABR 筆刷的導入。

    Affinity Designer

    Clip Studio Paint 開放的筆刷參數十分豐富,并且自成一派。雖然并不支持 ABR 格式的筆刷,但自家的 SUT 格式筆刷在日本社群中同樣能形成一定規模的生態。你可以通過 Clip Studio Paint 的官方素材社區獲取筆刷或者制作的筆刷素材,并直接導入 App 的資源庫中。

    創建新筆刷有局限性:MediBang Paint、愛筆思畫、概念畫板、Adobe Fresco

    部分選手雖然支持創建新筆刷,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比如無法導入自帶素材庫以外的圖片素材用于創建新筆刷,或者開放的參數不足以創造出和自帶畫筆完全等同的效果等。

    其中 MediBang Paint、愛筆思畫不支持用戶使用自己的素材從零創建新筆刷。你可以復制現有筆刷并修改參數,或者使用內置的素材庫來替換某個筆刷使用的圖片素材。MediBang Paint、愛筆思畫均不支持導入 ABR 筆刷。

    愛筆思畫

    概念畫板雖然支持使用用戶提供的素材創建新筆刷,但開放的參數并不全面,用戶無法通過自定義筆刷來實現和所有官方筆刷等同的效果。概念畫板不支持導入 ABR 筆刷。

    Adobe Fresco 沒有提供直接新建筆刷的方式,但支持從官方渠道獲取筆刷和用戶在本地導入 ABR 筆刷文件。

    不支持創建新筆刷:Autodesk SketchBook、Art Set 4、Tayasui Sketches Pro

    Autodesk SketchBook、Art Set 4、Tayasui Sketches Pro 三名選手不支持用戶新建筆刷,也都不支持 ABR 筆刷的導入。

    其中 Autodesk SketchBook、Art Set 4 也提供了一些筆刷參數供用戶調整,用戶可以在自帶筆刷的基礎上進行調試,以此達到更合適的效果。

    價格

    價格一般分買斷價格和訂閱價格,這對工具而言是一個非常感性又十分重要的話題。

    但討論「值不值」這件事畢竟過于主觀,而且所謂「性價比」也和使用者的習慣、個人的收入水平、所屬專業領域息息相關,因此我認為個人的想法無法具有普適的參考價值。

    此處為每一位選手在長期付費使用全部功能的使用前提下,所需費用由低到高的排序,并且客觀陳述其付費內容:

    綜合描述

    為了幫助你在更宏觀角度認識這 12 名選手,我想在最后逐個闡述我所總結的每一位選手的綜合情況和它們突出的特征。

    以下內容不可避免地包含大量我個人的主觀感受,僅供參考

    Autodesk SketchBook

    Autodesk 公司出品的免費繪圖工具,擁有完整的基礎功能和許多很實用的設計。許多功能的設計圍繞設計草圖的繪制方法,因此在繪制產品草圖和建筑草圖時,總能很方便的將實際的繪畫經驗轉化到電子繪畫上。短板在于缺少更多的輔助功能以及生態兼容性較差,但畢竟是完全免費的工具,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十分令人驚喜了。

    Tayasui Sketches Pro

    比起專業性更突出于營造舒適的繪畫體驗,基礎功能具備且自帶筆刷效果出色,入門門檻很低的工具。對于是否將它選入測評糾結了一陣子,最終我認為其具備達到專業工具合格線級別的功能水平所以也就列入本文了。由于自帶筆刷使用起來非常自然,部分畫筆效果很出色,而且下限很高,所以繪畫時的挫敗感很低。作為非職業的繪畫工具來說,我個人認為是個非常適合培養繪畫興趣的好選擇。

    Infinite Painter

    綜合實力很強,界面設計良好的前提下功能豐富程度比 Procreate 還高,但自帶筆刷效果是短板,個人感覺部分筆刷難以投入實際繪畫中。許多設計思路和 Procreate 很像,尤其是對于筆刷自定義的開放程度較高,仔細研究參數進行調整的話或許筆刷效果不會比 Procreate 差。在筆刷庫直接開放接口下載社區用戶筆刷非常實用,通過用戶上傳的筆刷看得出在國內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用戶群體。

    Art Set 4

    作為專業工具而言功能的豐富度稍顯缺憾,但高度可自定義的界面非常實用,而且特定畫筆效果表現十分出色。以模擬真實的油畫和水彩等特殊的畫種為主,做到了常見的電子繪畫工具難以模仿的獨特擬真效果。由于許多特色機制在初始過于簡單的界面中埋藏較深,官方給出的宣傳圖賣相也不佳,差點被我放棄測評。

    另外 Art Set 4 暫未提供提供中文支持,雖然幾乎沒有什么文本能影響理解。

    MediBang Paint

    典型的日系繪圖工具,以其免費即可使用絕大多數功能的低價格贏得了不少用戶群體的好評。較差的界面設計可能需要入門者花費一段時間去磨合和習慣才能上手,實際功能和筆刷質量都較優秀,主要應用于日式的插畫、漫畫的繪畫。官方的云端庫提供素材數量龐大同時也很實用。去廣告式的付費模式在繪圖工具中很少見,但廣告位并會不影響功能使用,因此還是以功能解鎖付費為主。

    Artstudio Pro

    在基礎功能完備的前提下,自帶筆刷比較實用,再加上不錯的筆刷自定義開放,以及較好的后期功能支持,是綜合素質很高的一款全能型繪圖工具。界面和功能與 Photoshop 極度相似這點確實能方便經常接觸這類工具的人群快速上手,但反過來對于新入門的用戶而言也很可能是個理解上的負擔。

    Paintstorm Studio

    專業性很強,部分細節對標 Photoshop 的專業繪圖工具。功能界面能夠自定義布局很方便,但對于 iPad 的觸控操作優化并不明顯,交互邏輯混亂導致使用門檻較高。自帶筆刷質量參差不齊,許多筆刷能應用的領域成謎。從筆刷參數看得出對 Photoshop 筆刷的支持應該較不錯,或許能通過第三方筆刷能彌補自帶筆刷的短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使用 iPad Pro 2017 測試使用時,Paintstorm Studio 曾出現多次假死和無響應狀態,而且部分筆刷使用時有嚴重卡頓,因此我個人對其穩定性存疑。強烈建議感興趣的朋友先嘗試使用一段時間的免費體驗版本后再做決定!

    Affinity Designer

    Serif 公司出品的 Affinity 套件,以其擁有與 Adobe 抗衡的強大專業實力的同時,還擁有相對低廉的買斷價格為人所熟知。其近乎全功能的 Affinity Photo for iPad 版本更是早于 Photoshop for iPad 版本的上線,近幾年開始逐步積累用戶群體。

    Affinity Designer 是對標 Adobe Illustrator 的圖形處理工具。雖然作為繪圖工具來使用雖然有些臃腫,但畢竟專業性足夠高,并且由于本身圖像處理工具的屬性,后期功能也非常強大,但自帶筆刷效果有些不盡如人意。一開始對于是否將其作為繪圖工具來測評也有過猶豫,但畢竟其在電子繪圖涉及的多方面都做到了母庸置疑的專業性,而且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集成豐富后期功能為一體的,是很完整和強大的一站式出圖方案。

    概念畫板

    采用位圖繪畫邏輯的創新式矢量圖工具,從界面到功能提供都獨具特色,綜合水準上乘。自帶筆刷效果很不錯,但功能豐富程度稍顯欠缺。主要面向的群體以設計師制圖為主,例如產品草圖、建筑草圖等。擁有買斷和訂閱并行的付費方式,承諾了每月更新官方筆刷和素材,并給予了用戶更多付費可選項,從商業角度來看也不失為一種新穎的嘗試。

    愛筆思畫

    交互界面糟糕,但功能和自帶筆刷卻出人意料的豐富和實用,是匹奇葩的黑馬。我曾因其賣相極差的界面、過于接地氣的本土化譯名、奇葩的付費模式一度懷疑是個刷評論上榜的坑錢 App。而在真正使用后,我發現它的基本功能完整的同時還擁有不錯的后期功能,自帶筆刷的表現也令人比較滿意,這份和賣相不相稱的硬實力著實令我有些驚訝。

    另外我想吐槽的是,雖然在專業級工具中夾雜廣告這種奇特操作我已經在 MediBang 見識過了,但我沒想到的是免費版本愛筆思畫的廣告位居然敢占據畫布上方整整一長條,已經到了會影響作畫的程度。以及看廣告解鎖筆刷、還有把圖庫排序這種基本功能作為訂閱會員的服務項目…… 真想知道為什么你們這些日廠的營銷策略都如此與眾不同……(′_ゝ`)

    但是換個角度來看的話,除了 Autodesk SketchBook,愛筆思畫是少數不需要付費就能使用幾乎全部功能的繪圖工具,這一點算是它的優勢,我想也是許多用戶推崇它的原因。

    Clip Studio Paint

    日本知名的專業級電子繪畫工具。功能專業性、筆刷參數、后期功能的豐富程度都是我在 iPad 繪圖工具中所見到過最為強大的。但由于交互完全是以其 PC 版本為基礎的(你甚至能看到鼠標),所以學習成本相當高。在日本擁有活躍且成熟的用戶社區生態,優秀的筆刷和 3D 輔助模型等第三方素材相當豐富。可以斷言是 iPad 上少有的能完全滿足職業繪師高需求的強大工具。

    另外需注意,由于不支持簡體中文,需將 iPad 系統語言調為繁體中文才能以繁體中文顯示界面,默認為英文界面。

    (暫未在國區上架)

    Adobe Fresco

    Adobe 公司出品的繪圖工具,界面設計優秀,自帶筆刷效果十分驚艷,但整體功能性又有很大缺憾。水彩和油畫畫筆的效果確實是許多繪圖工具難以企及的出色,但功能缺失作為專業工具而言是個硬傷,必須輔助其他工具來實現一些畫面的調整以及后期功能。好在生態兼容性很強,筆刷和項目文件的導入導出都很方便。估計也是為了協同推廣自家的 Photoshop for iPad 才這么定位的。

    最后吐槽一下,萬萬沒想到你才是這 12 名選手里月費最高的一個……

    (暫未在國區上架)

    寫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所篩選的 12 款 iPad 繪圖工具的全部測評內容了。

    看到這里你應該能發現,其實許多工具之間的綜合實力差距并沒有很大,主要的區別是在針對不同受眾和不同使用習慣的用戶。

    最后我想脫離文章主題再談一個我個人的觀點:挑選工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找到那個最符合你個人使用習慣,同時也最能符合你的需求定位的工具。不論你是為了職業需要還是單純為了培養興趣愛好,尋找和使用合適的工具都是十分必要的。

    可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某工具的某一個點用起來不習慣而頻繁替換新工具,在尋找「下一個」的路上越走越遠,卻沒能及時意識到自己已經付出了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比起盲目的磕磕碰碰,或許更應該抽出時間好好分析自身的狀態和需求,有目的性的去尋找和掌握合適自己的工具,以此來更有效地實現個人的提高與發展。

    衷心希望本文能對你有所幫助。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