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多年輕一族都喜歡在網上淘貨,可是有些東西寄過來的是一堆分散的零部件,需要自己精心組裝,比如說電腦椅。DIY對于一些平時缺少動手經驗的朋友來說可是一件難事呢。別著急,下文我們就來教大家如何進行電腦椅安裝,教您從零學起。

    第一、首先檢查一下所有的零部件是否齊全,每一樣零件都要仔細查看是否有破損的情況。

    電腦椅的滾輪部分是最容易損壞的,檢查時一定要小心細致。

    第二、拆開包裝后,先取出電腦椅的背部,背對著瓷磚放置在地面上。

    第三、拿出一個帶有兩個孔的零部件,并準備好螺絲刀將其擰緊。

    第四、接著安裝電腦椅的下半部,先將坐墊的位置拿出來并放倒。

    第五、底座一般會有一個保護層或圓環之類的零件,記得將其套在底座上。

    第六、這個部位的安裝不需要用到螺絲刀,只需要將孔對準,直接按進去即可。

    第七、電腦椅的滾輪一般都是直接按進去即可,非常簡單。安裝之前,我們需要先檢查一下安裝的位置是否有螺紋,如果有的話,直接旋轉擰進去即可,如果沒有,則要使點力氣將滾輪按進去。

    第八、電腦椅的背部有兩個螺絲,上面應該安裝一個零部件,我們要先用螺絲刀將螺絲擰下來,然后把零件安裝上去。

    第九、靠背安裝好之后,要將靠背下方突出的部分插入座椅帶孔的位置。

    第十、最后需要安裝的是把手,可以看到座椅下方的兩側分別有三個螺絲,全部擰下來后,把零件放在上面對準孔,再將螺絲擰緊,要注意不要弄反把手的方向。

    安裝好之后,確認一下各個部位的螺絲是否有松動的情況,電腦椅安裝便大功告成啦。

    電腦椅安裝其實并不難,只要按部就班跟著上文的步驟和方法來操作,相信你也可以稱為一個DIY小能手,成功安裝一張舒適方便又實用美觀的電腦椅。

    本文首發于土撥鼠裝修網(www.tobosu.com),轉載請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tobosu.com/article/xcjy/1542.html

    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繪圖 劉陽

    通訊員 周珊 劉姍姍

    汽車上的座椅坐起來很舒服,如果能將它搬到辦公室就好了,一部分人或許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這件看似不太可能的事情,竟然真的變成了現實。

    最近,有網友腦洞大開,把一款汽車座椅安裝上底座和萬向輪后,“搖身一變”成了辦公椅。該名網友分享的改裝視頻迅速沖上熱搜,不少網友也紛紛跟風模仿,在視頻平臺分享自己的改裝過程。

    這種椅子真的適合上班族久坐嗎?昨日,武漢一專家表示,雖然這種改裝椅會讓人感覺坐上去很舒服,但汽車座椅的高度和包圍性并不適合用于長期伏案工作,所以并不提倡此種做法。

    汽車座椅改裝辦公椅火出圈

    近日,有網友在閑置平臺購買了一把汽車座椅,并自己動手將它改裝成辦公椅,把工位打造得如私家車一般舒適。該名網友將改裝視頻在網上分享后,迅速火出了圈。視頻中可以看到,安裝上底座和萬向輪后,汽車座椅變身辦公椅,不僅能順滑移動,可調節的靠背還能實現平躺,讓不少網友既好奇又心動。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網上已有不少博主發了改裝汽車座椅的攻略,攻略中介紹稱,先是在二手市場淘一個汽車座椅,再花費一百多元購買底座套件、五星腳、氣桿等配件,再加上一點手工能力,就可以DIY一個辦公椅。

    從網友分享的改裝視頻來看,這款新型“辦公椅”除了能萬向移動以及調節高低外,還有很多一般辦公椅所不具備的功能。比如扶手可調、頭枕可調,甚至還可以把靠背放到極低直接躺上去睡覺。有些改裝手藝特別好的網友,甚至連汽車座椅的加熱功能都能保留。

    從網友曬單和分享反饋來看,改裝的總花費在500至800元不等,使用體驗感不錯,相比于上千元的人體工程學椅,性價比更高。

    汽車座椅改裝成辦公椅在網絡上火了以后,不少二手閑置平臺嗅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推出了這款經汽車座椅改裝完成的辦公椅,售價在300至800元之間。據有關數據顯示,自12月以來,這款新型“辦公椅”在某網絡閑置平臺的搜索量環比增長150%,購買人數也是成倍增長。

    專家表示并不提倡此種做法

    這款新型“辦公椅”真的適合上班族久坐嗎?對此,長江航運總醫院疼痛科醫生丁友益認為,改裝的座椅想要適宜家用或辦公用途,除了需要椅子結構符合身體力學,桌椅的高矮、座椅是否有扶手、頭頸腰背部是否有支撐等,都有一定的“講究”,同時還要結合人體自身脊柱生理曲度的個體差異性來綜合評價。

    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副主任醫師鄧必權表示,雖然把汽車座椅改成辦公用椅后,坐上去感覺很舒服,但是它的高度、厚度、軟硬度、透氣性、包圍性并不適合長時間伏案工作,所以這個做法從專業角度來說并不提倡。

    人在開車時處于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從一定程度上說,汽車座椅可以給長時坐姿狀態下的駕駛員提供貼合人體的支撐。但在辦公過程中,除了靜止狀態,人很多時候還需處于一種活動狀態,因此家用椅、辦公椅在設計時會考慮到身體姿勢和椅子的配合關系。除了常見的坐深的調節外,還有腰部支撐高度、頭頸部的支撐狀態,以及后背傾角的調節。汽車座椅改裝而成的辦公椅并不能很好的兼顧到這些問題。

    另外,汽車座椅考慮到安全防震等因素,厚度一般較厚,透氣性會略差一些,長時間久坐也更容易滋生細菌。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辦公椅

    研究發現,不同的性別、年齡、辦公姿態,甚至不同體型的人,對于辦公椅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那么,上班族應該如何挑選一把適合自己的辦公椅?

    丁友益建議,挑選辦公椅時,首先要看的是座椅高度,一般坐在椅子上時,頭枕保護頸椎,髖、膝部可以舒適地維持在90度左右,椅子前沿對大腿沒有任何擠壓而造成發麻或疼痛感,雙腳可自如放置于地面或腳墊,是最佳高度。其次,椅背的角度可后傾25至30度,使人體感覺舒適、放松,椅背的下段必須有足夠的弧度支撐腰部前屈,不能過度,以免出現臀部下滑;椅子的扶手高度應在肩部處于中立放松時,剛好能支撐肘關節或前臂,雙手擺放自然。同時,座椅應使用可調節高度,可移動。

    丁友益表示,正常的坐姿,對頸椎、腰椎的保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取端坐中立位,桌面高度以坐下時達到人體劍突下5厘米左右,為膝蓋提供足夠的空間;工作平面(擺放文件、書籍、平板、手機、筆記本等)可傾斜30度至40度;座椅扶手能有效支撐肘部,肘部可舒適地放在扶手上,肩部無下沉或聳立感,腰部有足夠的弧度支撐。

    鄧必權補充強調,辦公時坐立姿勢的調整也需格外注意。“大家都知道久坐對身體有危害,因此一些久坐族購置了可升降桌板,將桌面升高,強制自己站立辦公,其實這種方式也不健康。”他解釋稱,站立辦公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久坐導致的腰椎間盤問題,但長時間站立會影響到膝關節和下肢靜脈循環,時間長了以后會有靜脈曲張的風險。

    鄧必權建議,需要長期久坐的辦公一族,每工作1至2小時,可休息15分鐘,起身進行肌肉放松和簡單鍛煉,比如蹲一蹲促進臀部血液循環;做做伸展運動讓腰椎后伸,緩解久坐的疲勞;或是做做頸椎米字操,讓頸椎放松一下。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家傳統家具企業的“智能進化史”。

    文|許嘉婧

    要有電

    2020年初,剛加入西昊不久的產品項目經理方奇浩,被召集進一個立項前內部會議。聽到董事長羅慧平確定要打造一把全球頂尖的智能人體工學椅,來完成西昊這家國內人體工學椅頭部企業的轉型時,做儲能充電寶、非傳統家具企業出身的方奇浩,有點懵,他不知道這是不是“老板拍腦袋的一個決定”。

    其實關于智能椅的構想和籌備已經進行很久了。做一把受打工人歡迎的好椅子,西昊在這個賽道無疑已經駕輕就熟。“椅王”西昊,至少從4年前開始這個稱呼就坐實了。2018年登陸亞馬遜歐洲站來,西昊sihoo年銷量從2018年的800萬元,躍至2020年的1.5億元。國內同樣戰績不俗,2021年起京東、天貓平臺連續三年銷售額第一。

    可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要做一把智能人體工學椅?它又該怎么做?

    當時正是“元宇宙元年”前的黎明,市面上已經相繼涌現出許多“智能”產品的雛形,流行的一句話是,抓住元宇宙才能抓住互聯網的未來。

    而椅子,能挖出怎樣的潛力?

    羅慧平想到的是,電影《頭號玩家》中,沉浸在虛擬現實中的人類也是要長時間坐在椅子上的,“未來20年、30年甚至50年,座椅它不會消失,它只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這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底氣。我們在想未來用戶真正需要什么,后來就有了一個對產品的終極定義,叫‘生命保障倉’。”

    “生命保障倉”,聽起來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暢想。這到底是不是“老板拍腦袋的一個決定”?回到當時的西昊。

    彼時,西昊產品線始終處在2000元以內價格段,雖是以量取勝,但利潤率不高;另一方面,自2015年全面投入自主研發后,羅慧平覺得,西昊蹣跚學步的技術積累已經到達一個成熟的時機。

    腰部支撐到背部,再到扶手、后仰的角度,底盤運動軌跡,一切能改良的、能提升用戶體驗的、作為傳統家具層面的人體工學椅技術都接近到了頂,“沒得再堆了,再堆它就要變成一個DIY(功能)的東西。”

    對高端市場的規劃,幾乎是個必然路線。

    他反復思考用戶的新需求。過去,西昊的成功是建立在撐腰護背技術的基礎上,以守護健康為出發點。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20年全球腰椎患病人數估計為6.19億,相比1990年增加了60.4%。人們一天將近10小時都在辦公椅上度過,那么在下一階段,人們對椅子帶來的舒適體驗會提出更高要求。

    圖源:視覺中國

    椅子疊加智能,羅慧平看到了其中的潛力。

    將座椅接入互聯網,西昊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多形式的服務。第一步,先讓材料和電結合起來,“有了電,我們才會有更多想象空間。”

    在那次內部會上,他們對智能椅展開了天馬行空的想象,這把椅子可以有哪些功能?羅慧平關注的是這把智能椅能讓用戶感到舒適解壓,“人的感官有視覺、嗅覺、觸覺、聽覺。我們能不能每個地方都給他加一點點更美好的東西?”

    在第一份版圖上,關于肩頸按摩、人機交互語音控制、健康監測、藍牙音響等功能被列入了初步設想,還有更多未被記入的可能性,電動扶手行不行?坐墊按摩行不行?源源不斷的新點子不勝枚舉。

    公司高層一合計,以當時的人力資源,這么大工程的項目暫時支撐不起。轉而,他們決定先推進純機械款S300的研發,把“舒適”這個賣點摸清了,再同步蓄力智能化產品線。


    改變的決心

    智能人體工學椅T6項目正式啟動,是在2021年,純機械款S300研發項目接近尾聲時。西昊總部從佛山搬到了深圳,一個更豐富的科技人才聚集地。直到這時,方奇浩確信董事長是來真的了。

    西昊新辦公樓

    項目的內部代號為A+。項目初期,方奇浩等人操刀進行了大半年的預研,這是個異常艱難的過程。市面上不存在可以參考的椅子,很多標準和設計方案都要自己找參考案例,重新擬定,這完全是“從0到1的創新”。

    “一開始大家想簡單了,是不是把我坐的椅子做個電動化,加個按摩、音響組件就OK了?發現不行,那種叫組裝的邏輯,但是到了實際上手的時候,它還是要重新研發的邏輯。”用傳統辦公的邏輯來做,根本行不通,方浩奇說,“這些功能在其他行業的產品上都有,但把它們集成在椅子上,就得從頭到腳研發一遍。”

    椅子通上電之后的事,傳統椅子行業從業者沒人懂。怎么辦?重打地基,跨界招人。

    軟件、硬件工程師、APP研發人員陸續到位,全新的產品團隊搭建了起來,3年內就擴充成了100人的規模。“研發團隊都是開著綠燈在招人。”GTM經理鄧濤說。

    一般傳統做椅子的企業也只有10多個研發人員,而西昊光是傳統研發線就有30人,整個研發團隊中58%都為了智能化準備。有做體脂秤的、物聯網的、烤箱的,五花八門。團隊平均年齡30歲,95后很多,其中不乏北體的運動醫學碩士、哈工大的自動化碩士,就職過華為、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的高級研發人員。

    一次羅慧平路過team技術交流會,看到PPT上復雜的人體數據測量和公式計算,內心很是感慨。“是有點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因為早期在我們這個行業里平均水平就是大專及以下。但是如果說我們要改變,就一定要更加好的這種團隊。”

    在傳統家具行業,對研發如此重視的企業并不多見。鄧濤和36氪解釋,是因為技術創新曾經救過西昊的命。

    2014年電商崛起初期,公司剛創立3年,小有成色,雙十一就備了大量的貨,結果同質化的產品競爭太大,備的貨全部滯銷了。

    絕對的至暗時刻,西昊連供應商的尾款都付不出了。友商們在過年時堵著羅慧平要錢,他一度以為西昊撐不下去了。背水一戰,羅慧平投入100萬——據悉差不多是西昊當時全年的利潤,用來研發新品M18,在撐腰技術上做革新。

    自研的第一款產品M18不負所托,一炮打響,2015年累計賣出了30萬件,讓西昊打了場翻身仗。

    從那之后,羅慧平深諳一個道理:打價格戰是行不通的,和市面同類產品做出區隔化,就要做爆品邏輯。所以即便在降本增效時期也是先從營銷身上動刀,絕不會砍掉研發線。

    “好的產品給我們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自己就會銷售,自己會給自己做廣告。”羅慧平說,另一個數據是,公司每年凈利潤的50%,都將用于下一年的研發經費。

    在T6研發階段,羅慧平的每一天都很興奮,按他的話說,自己是在“被員工畫餅”。研發不斷傳來捷報,又攻克了新的技術難題,實現了新的功能整合。最近一位年輕的嵌入式工程師還做了個GPS定位導航,讓椅子能自己找到充電基座,他把視頻發到群里和其他工程師分享自己的“大作”,雖然這個功能對初代T6來說還有點太遠了。

    羅慧平覺得這群年輕人和自己打交道的傳統工程師都不同,“工程師會更嚴謹、更邏輯縝密,但他們完全是一種產品經理文化,他們是在嘗試著做出更新、更好玩的東西。”


    “成功的確定性”

    正常椅子的開發周期是半年,自立項以來,T6卻用了4年。

    技術的集成化難關,和大量需要反復調試的細節,讓這趟車剎不住閘了。

    前期規劃中,團隊明確了T6作為初代高端產品的最終目的是讓用戶能實現全身心的解壓放松。由此為出發點,產品藍圖上刪掉了可有可無的部分,也圈定了幾項必須具備的功能:一是按摩,二是播放音樂,這兩項功能分別照顧到了用戶的身體和心靈解壓,不僅必須有,品質還絕不能差。

    西昊T6萬向裹腰工作示意動圖

    羅慧平有一條“成功的確定性”原則,在初代高端產品的投入上,永遠選擇和最專業的頂級人才合作,“標準必須要拉高,之后才是降本的問題,我相信中國的供應鏈有辦法把成本降下來,但它的技術起點一定不能低。”

    提到藍牙音響,羅慧平腦中第一個就浮現了美國知名高級音響哈曼卡頓,哈曼的音響品質都是車載音樂級別的,每年促成的海外聯名也就在2-3個左右,是個很難搞定的合作伙伴。

    巧合的是,在2022年方奇浩溝通音響合作商時,圈定的十幾家知名海外音響企業都對這款智能椅產品興致平平,反而是深圳哈曼卡頓總部的銷售副總監主動聯系到他,說美國總部對這款產品相當有興趣,推動他們快點促成合作。

    西昊x哈曼卡頓合作認證

    這段插曲也給了羅慧平很大信心,說不定高端智能椅的概念未來在海外會很有市場。

    贏得了聯名合作的短暫甜蜜后,產品團隊很快就陷入了無盡的折磨——哈曼幫助設計了結構腔體和喇叭布局,電子設備完全需要團隊自己操刀,行業頂級大佬對品質的高嚴格要求隨之而來。

    結構經理曹旭林在合作中真切感受到了這一點。哈曼對音質的要求是:高音要不刺耳,中音要穩,低音要夠下潛,還有一個硬性標準,聲音失真率要在1%以下。

    沉浸式音樂體驗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要一個三并三串的電池瞬間達到100瓦,而當時西昊的電池只能實現50瓦,音量放大器設計、電池技術、電源散熱,這些都要重新考慮。

    曹旭林的整體設計推翻了4次,光畫圖都改了十幾版,又花了一個月補充各種細節。在做好結構設計后,它還要能完美契合到椅子布局上,細致到用戶從正坐到躺下的過程中,聲音也不能出現斷層。

    同樣的,按摩組件也經歷了幾個版本的迭代。

    討論時,大家一致認為用戶最痛的點是肩部和背部,但是要采用哪種按摩方式?傳統按摩椅體型笨重,按摩頭是凸出的,坐上去很不舒適。T6必須考慮到用戶正常久坐時的舒適感,打磨了很久方案后,才確定采用電動推桿加旋轉頭揉捏的組件做肩部按摩。

    西昊T6電動調節腰靠工作示意動圖

    另外T6采用的腰部按摩是波浪式震動,很多人擔心會不會強度太低、不痛不癢的。其實震動方式也是經過了一套分析才確定的方案,“60%的人體檢測數據,30%的實驗室檢測測評,10%的我們用戶觀察,這個是我們之前積累的一套確認用戶需求的方式。”鄧濤說。

    西昊T6腰部按摩工作示意動圖

    后來他寄給了10多家互聯網企業的CTO做試測時,初試時他們覺得強度過低,在一周后就覺得,這作為日常放松剛剛好,因為人體是承受不來長時間、多次的大力度按摩的。這也印證了他們在前期設計時的判斷。

    在逐漸拉長的研發周期中,經費也是水漲船高。可即便預算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拉不回來了,羅慧平也沒有過多插手。“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給予了我們最高授權的信任。”方奇浩說。


    更大的開銷

    羅慧平完全沒想到T6的研發項目會達到億級的投入。而西昊產品的研發經費,最高的,售價3000元的高端產品線S300也只在千萬級。

    “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會有1個億的投入,可能這個項目就夭折了。”羅慧平對36氪說。

    水越來越深,三筆更大的滯后花銷還在后面。

    T6產品試產階段,所有的傳統生產思維全部要打碎重整。方奇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用原來的模具廠,全部換新的。很簡單,傳統的家具生產都是流水線,撐不起這么大件的智能精密設備,必須全部更換成生產電子產品的模具廠,這比傳統生產線至少貴三倍。

    采購流程也經歷了一次洗牌。一般傳統家具生產不是一次性付款,但在3C電子產品領域,都是在預付階段全款給到后才能拿單等排期,這免不了和供應商輪番的交涉。“很卑微”,這是羅慧平轉型智能化的路上最真實的感受。

    合適的合作伙伴難尋。光是方奇浩親自去踩點看過的組裝廠都有40家,供應商報上來的還有60家不止。

    一開始他們還沒擺脫傳統家具制造的思路,找傳統家具組裝廠考察了一番,按羅慧平的話說,發現“好幾家連地都掃不干凈”,做不來復雜的電子產品。

    那就考察電器廠,然而電器的工程落地團隊大多是模塊化流水線,他們很難陪著一群半路玩家來做不確定的事情。多次篩選中,羅慧平連醫療設備都看過了,他們的發動機是太大,和智能椅組件不匹配。

    最終,一家做貼片、小型智能產品和西昊達成了合作,當時他們也在為應對珠三角的產能過剩而掙扎轉型。“我給了他一個夢想,我們想把家具智能化做到全世界去。”羅慧平說,雙方聊了兩次就敲定了。

    在搭建產線時,靜音房、高周波(高頻率電磁波)機器、鏟車支具、打碼機,這些設備全部要換新,也全部由西昊自己購買,“我們為了這個項目可以說是不惜一切代價,在生產管控方面。”方奇浩說。

    傳統椅子只有不到100個配件,一人一天能干8~10張椅子,現在的T6已經有253個左右的基礎配件,一個人一天也干不出來一把。

    羅慧平去工廠考察時看到了穿防靜電帽、靜電衣全套裝備的工人,“我看到我就覺得這不可能便宜,以前我們傳統產線叮咚咣當的,從來沒見過這個。”

    試產階段,方奇浩每天都在駐場給工人培訓工藝。他們沒做過這種東西,細致到蒙網時要先放豎的再放橫的,才能把整個造型撐起來,這些都是方奇浩親自來教的。

    緊接著,產測也是一筆巨大費用。以往的流水生產線抽檢,變成了每個產品都要過三道完全的檢測,原材料全檢、制成全檢、成品全檢。光是在檢測設備上的投入,有可能抵上傳統產品一整條生產線還不止。

    同時,T6在國內還有83項專利在申請,全球范圍內也在申請專利保護,每一項都是百萬級的投入。海外專業檢測機構的認證是必備的。鄧濤就踩過一次雷,西昊產品的材質雖能防火,但因為沒有做防火認證,有一家亞馬遜店鋪就因此被舉報下架了。

    然而,海外專業檢測機構也都沒見過這樣的智能椅,西昊和BIFMA(美國家具協會)、SGS等專業機構商量過好幾輪,最后定下來用智能家電的標準,按模塊化功能來分別進行檢測認證。

    西昊內部還制定了很多細致的產品自檢標準。比如在座椅穩定性測試中,試著坐椅子的1/3位置,壓下去如果能翻就是不安全的,不安全意味著任何設計都是空談。“我們對品質的要求就是這樣,不想說推出一個半成品糊弄糊弄用戶。”鄧濤說。

    由于在試產階段反復調整模具,T6產品已經修改到第六代,一點小尺寸的修改就要一兩個月的時間調整模具,整個研發時間也變得相當緊縮。直到2023年底,產線才正式投入使用。


    版圖的第一塊

    核算完生產成本,團隊初步商量定價在15000元,羅慧平堅決反對這個結果,“我有一個愿景,是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到西昊的人體工學椅。”

    他的決定是,價格無論如何也要壓在萬元以內。

    降本怎么降?考慮到產品最終品質的呈現,很多成本又都是不能省的。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原本銷售建議做成可拆裝的鋰電池充電,方奇浩就堅決不同意,“都已經是集成式椅子了,你再讓用戶把電池取出來,充完電再組裝進去,它體感是很差的。”所以T6最后還是用了固定在椅子上的電池加磁吸頭的充電方式,盡管可拆裝電池能省去非常大一部分研發成本。

    能讓步的都砍掉后,利潤空間也被大大壓縮了,T6最后的折中方案是定價9999元。

    產品出來后,羅慧平收到不少同行的反饋,傳統家具企業都覺得這太牛了。反而是做3C電子產品的人提出了很多建議,比如要配置更好的CPU、屏幕、更長續航的電池。

    這些都被納入了后幾代產品的考慮中,羅慧平和36氪講述了西昊的規劃:“這一代產品大部分還是機械功能。雖然有電,但是它還停留在一些基礎的愉悅層面,我們下一代產品做物聯網,有可能讓我們解放雙手雙腳,第三代我們會做全主動適應,是已經在開發階段了。”

    2022年時西昊定下了兩個小目標:高端產品單品年銷數量超過200萬,5年實現100個億的銷售額。要實現這個宏大計劃,T6將是關鍵的一環,他決定了西昊未來的智能化版圖能走多遠。

    羅慧平還有很多想法,團隊已經做出了一版demo,如果智能辦公椅能連入AI大模型,可能性就更多了。下一代產品是不是能跟輪椅結合,幫到長期臥病在床的用戶在家里自由移動,為沒有自主翻身能力的人提供按摩,進而接軌到養老服務市場。

    “人群痛點要從用戶中來。我們多去跟用戶多溝通,就會發現特別有意思,就不需要去考慮我要做什么,做什么不是想出來的,是選擇出來的。”羅慧平說。

    T6正是瞄準了上班族的工作壓力,為了更用戶帶來更多愉悅感而誕生的。“通過這樣一把椅子來解壓,能讓本來焦慮、勞累的人,犒賞一下自己,能有一個精神堡壘快速地回血。”鄧濤說。

    他已經率先用上了T6智能人體工學椅,下班后,他經常把座位調個后仰,按摩調到50%,聽上兩首歌,就覺得自己整個人切換到了另外一種狀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