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Z Fold5
普通手機用來刷豎屏的短視頻可能體驗不錯,但是越來越狹長的屏幕讓觀看電影等長視頻的體驗并不友好,這也是為何平板越來越受歡迎的一個原因。而Z Fold5則可以通過大尺寸的內屏,配合立體聲揚聲器,帶來更好的視頻觀影體驗,甚至可以替代平板。你可以在Z Fold5上看各種類型的視頻,無論是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還是紀錄片、動漫等等,都能讓你感受到沉浸式的觀看效果。
三星Z Fold5內屏
三星Z Fold5不僅是一部視頻手機,還是一部功能豐富的旗艦手機。它搭載了驍龍8 Gen 2移動平臺,這是迄今為止Z系列中最快的處理器,可以為你提供強大的游戲性能和多任務處理能力。它還擁有一個全新的鉸鏈設計,可以讓手機完全閉合,而不會在屏幕之間留下縫隙。它還具有IPX8的防水等級,不用擔心雨水或者水濺的影響。它的電池容量為4400mAh,支持25W有線快充、無線充電和無線反向充電,緊急情況下還可以給其他設備充電。
三星Z Fold5
三星Z Fold5的相機系統也很出色,擁有5000萬像素的主攝,1200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以及3倍光學變焦的長焦攝像頭,可以讓你拍出高清的照片和視頻。它還有一個屏下攝像頭,可以讓你在內屏上自拍,而不會影響屏幕的完整性。
總之,Z Fold5是一部值得你擁有的手機,它可以讓你在手機上享受大屏幕的視頻觀影體驗,也可以讓你體驗到旗艦手機的各種優秀功能。
年來,手機折疊屏市場異常火爆,三星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已靠著折疊屏拿到了豐厚的利潤。
而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進入需求下跌之際,安卓手機基本走到了同質化的死胡同,硬件不分伯仲、性能不差上下,在這種情況下,折疊屏手機成為了一根關鍵的救命稻草。
于是眾多手機廠商開始將目光轉向折疊屏手機。華為、小米、OPPO、榮耀、vivo等手機廠商都已入場,除了蘋果以為幾乎所有主流手機品牌都已經發布了折疊屏產品。在今年,折疊屏發展的第三年,無論是左右折疊還是上下折疊,消費者都有了更多的選擇。
不過,折疊屏真的能拯救低迷的手機市場、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嗎?國信證券電子團隊表示,折疊屏手機具有高增長驅動力:
1)折疊屏打破各類電子終端的物理形態局限,作為手機及平板的功能集合體拓展了大尺寸顯示的應用場景;2)折疊屏逐步成為旗艦手機主流選擇,成為安卓陣營推動品牌高端化進程的差異化競爭抓手。3)屏幕及鉸鏈是折疊手機區別于非折疊手機的關鍵零部件,鉸鏈、UTG、OLED等細分賽道前景廣闊,有望孕育新藍海。
功能機時代,手機整機尺寸隨著技術進步不斷縮小,便攜屬性強化。1973年摩托羅拉推出全球首款手機DynaTAC 8000X,重達1.1Kg,被稱為“大哥大”;1996年摩托羅拉推出全球首款翻蓋手機StarTac,被稱為“掌中寶”;1999年全球首款滑蓋手機西門子SL1088問世,功能手機形態形成直板、翻蓋、滑蓋“三足鼎立”局面。在功能機時代,在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手機的便攜屬性得到強化。
而智能機時代,在手機與顯示技術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手機朝著大尺寸顯示的方向不斷演進。2007年蘋果發布iPhone,標志著行業進入智能機時代,從此手機形態朝著直板、大屏的趨勢發展。此后,2016年小米推出小米MIX,智能手機步入全面屏時代。
全面屏的興起讓智能手機得以在保證單手操作的便利性及便攜性的同時將屏幕尺寸由5-6英寸快速提升至6-7英寸。根據IDC數據,全球屏幕尺寸在6-7英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比從1Q15的1.48%快速提升至4Q21的92.97%。
隨著屏幕尺寸日益接近單手可握持的極限尺寸,為追求顯示尺寸的進一步增加,“折疊屏”形態的手機應運而生。進入2021年,智能手機屏幕尺寸的發展再次出現明顯放緩的情況:根據IDC數據,2Q21-4Q2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中6.5-7英寸的占比維持在65%左右,6-6.5英寸的占比維持在25%-30%。
考慮到6.6、6.7英寸作為直板全面屏手機的主流尺寸已經接近單手可握持的極限,在此背景下,“折疊屏”應運而生,在柔性OLED技術、鉸鏈技術的支撐下折疊顯示打破了此前各類電子終端的物理形態局限,打開了智能手機顯示尺寸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1.需求端:手機和平板的集合體,折疊屏拓展用戶大屏應用需求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存量發展階段,用戶換機周期延長。
而折疊屏手機作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集合體,將進一步拓展APP大屏顯示的使用場景,刺激用戶換機需求。折疊屏手機具有大屏顯示、應用分屏、自由懸停、跨屏協同等功能,可以更好滿足用戶便捷移動辦公等商務場景的需求。此外,在日常場景下,大屏游戲、大屏觀影等優勢也能給用戶提供更良好的使用體驗。
2.供給端:折疊屏是安卓陣營推動品牌高端化的差異化競爭抓手
安卓陣營各品牌間的市場份額接近,競爭日趨激烈。根據IDC數據,2021年中國安卓手機出貨量前五位的品牌分別為vivo、OPPO、小米、榮耀、華為,市場份額分別為25.4%、24.0%、18.3%、13.8%、9.8%;2021年全球安卓手機出貨量前五位的品牌分別為三星、小米、OPPO、vivo、傳音,市場份額分別為24.2%、17.0%、11.9%、11.4%、7.3%。考慮到安卓品牌間產品同質化程度相對較高,6-7家頭部安卓手機品牌為維持市場份額的穩定在價格、配置等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
折疊屏手機逐步成為旗艦手機的主流選擇,成為安卓陣營推升產品定價區間、推動品牌高端化進程的重要差異化競爭抓手。國信證券認為:
在安卓陣營競爭日趨激烈、蘋果在高端機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的背景下,折疊屏手機將成為安卓品牌借助跟蘋果的創新時間差強化高端機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推升產品定價區間、推動品牌高端化進程的差異化競爭抓手,因此從供給層面,安卓品牌具備較強的意愿去推動折疊屏市場的快速增長。
1.鉸鏈:折疊屏核心部件,2026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8億元
鉸鏈的結構設計與屏幕折痕、開合手感、結構強度、使用壽命等息息相關,從U型方案到水滴方案,鉸鏈技術的進步有效推動了折疊產品體驗升級。鉸鏈由MIM件、沖壓件、車件、壓鑄件等組裝而成,根據測算,21年全球折疊屏手機鉸鏈市場規模12.67億元,26年有望增長至187.54億元(CAGR:71.4%);21年全球折疊屏手機鉸鏈MIM件市場規模3.17億元,26年有望增長至61.65億元(CAGR:81.0%)。
2.OLED:產能快速擴張,三星、京東方領跑折疊OLED市場
據Omdia,全球OLED產能有望從2021年的3151萬平米增長至2027年的7500萬平米(CAGR:15.6%),實現快速擴張。OLED在智能手機已實現廣泛應用,折疊屏也逐步成為OLED的重要創新顯示產品。從柔性OLED到可折疊OLED,首先要求每一層結構都是可彎曲、可折疊的,其次需要在屏幕堆疊結構中引入多中性層設計。在2021年折疊屏手機OLED市場中,三星顯示以86.1%的市占率占據絕對領先地位,京東方A、TCL科技分別以10.5%、2.5%的市占率位居二、三位。
3.UTG:2026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億元,國內供應鏈聚焦減薄路線
CPI和UTG是兩種主流的折疊屏蓋板材料,UTG在耐刮擦、硬度、光學性能、平整度、外觀及觸感等具有優勢。UTG生產工藝路線分為一次成形路線(代表企業:肖特/Dowoo Insys)與減薄路線(代表企業:康寧/eCONY),目前國內UTG一次成型的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產業鏈相關企業以減薄路線為主。根據測算,21年全球折疊屏手機UTG蓋板市場規模12.78億元(YoY: 242.0%),26年有望增長至49.98億元(CAGR:31.3%)。
4.品牌:三星引領折疊屏市場,國內品牌悉數進場
目前頭部安卓品牌已悉數邁入折疊屏手機市場,DSCC預測2022年三星/華為/小米/OPPO/榮耀/vivo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分別為1413/122/62/35/35/17萬部,其中:三星是全球折疊屏手機的領導者,擁有Z Fold、Z Flip、W三個系列產品,Z Fold定位商務旗艦,Z Flip定位時尚輕奢;華為是國內較早布局折疊屏的廠商,擁有Mate X、P兩個系列產品;小米、OPPO、榮耀、vivo分別于21年3月、21年12月、22年1月、22年4月發布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產品。除此之外,根據DSCC報道,蘋果有望于2025年推出首款折疊iPhone產品。
本文主要觀點來自《【國信電子|折疊手機深度】折疊顯示開啟消費電子形態創新新紀元》,作者:國信電子胡劍、胡慧、周靖翔、李梓澎、詹瀏洋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首先是需要一部平板。(原因就很多啦,娛樂工作分開啦、更續航啦、看羞羞視頻啦、存儲一些個人多媒體啦、展示PPT啦、看網課更酸爽啦等等,個人認為平板的意義還是娛樂休閑、網絡學習、簡單商務,移動辦公還是要靠筆記本電腦,日常生活、通訊還是靠手機,高端貨色surface之流的產品,不在我此類屌絲的考慮范圍內)
2、個人認為目前市面平板分3梯隊:
旗艦梯隊:iPad2018和華為m5(價格差不多,根據個人對iOS或是安卓的喜好選擇,這里肯定會被質疑,但是根據個人對m5親測,真的不輸iPad),原諒我機型了解不多;
性價價比梯隊: 小米平板4(原因后面提);
不建議梯隊:包括臺電、愛國者在內各種雜牌。
我個人在水果平板和安卓平板反復糾結過。水果平板嘛據說是行業楷模,用過的人都說好,逼格好,續航好,系統好(這個見仁見智)。
安卓平板嘛,普遍存在詬病,即性價比和性能不能兼顧。大部分果粉還是對m5平板嗤之以鼻的,或者說拿的出m5價格的人,更多會選擇iPad2018。
小米平板4呢,個人認為的確是當前平板行業良心了,驍龍660的處理器是個人認為滿足娛樂休閑的最低配了,這也是我不推薦其他國產平板的原因,因為他們普遍停留在平板是給小孩子看看視頻的觀念,處理器完全跟不上節奏,一年后會卡哭人(我買過一臺臺積電的tbooks,如今真是雞肋,美其名約安卓win10雙系統,但是續航又差,處理器落后,而且自帶的安卓系統版本嚴重滯后,改用win系統來辦公又不順手,至于使用ps這類的軟件更是不可能了。這些雜牌平板普遍有點娛樂不足辦公不行,真要兼顧辦公娛樂那就買surface或是戴爾、聯想之流的兩用輕薄商務本吧,別考慮平板了)
3、說了很多鋪墊,現在進入題主的問題,為什么最后我還是選擇了安卓平板,個人絲毫不否認iOS的流暢性、領先性、安全性。但是問題是現在國內廠商定制的國產ROM真的迎頭趕上了,就個人體驗感而言MIUI、錘子系統、一加系統、華為系統我覺得不輸iOS,當然平板這方面目前也就華為、小米比較可選。 BUT! 安卓的兼容性、操作感、本土化真的比iOS好。
比如我想按照自己的思路創建文件夾整理一下視頻電影、照片,想根據自己的思路清理一下手機,想把自己的多媒體傳輸到我的筆記本或是硬盤上,iOS這方面不是辦不到,但是真的太費勁了,簡而言之iOS的邏輯是使用者只需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一個個不同的APP,而安卓的世界里不只是一個個APP,還有各類文件,二者之間我還是更傾向后者。
又比如iOS不能裝迅雷,迅雷作為看片神器你懂得。
再比如iOS你要是不選擇升級系統,設置上面那個紅1真是讓我這強迫癥抓狂,這個據說可以下載插件隱藏,但就是令人不爽!
4、總結一下吧,我選擇安卓平板是基于對安卓系統的偏愛和個人習慣,與其勉強自己去適應iOS的邏輯來達到某種簡潔感,我不如犧牲一些品控質感、鼓搗時間來滿足自己的使用邏輯! 其次在市場上能交出像樣點的安卓平板產品的時候,我還是決定選擇他,但是至少價格擺在那里不是嗎?
求噴、求虐、求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