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發送的效果與手機比較,電腦版與手機版的區別怎么樣,阿拉善沙漠穿越之門。
果筆記本和其它筆記本主要在系統平臺、硬件組成以及設備生態方面存在區別。
系統平臺上,蘋果筆記本搭載獨家Mac OS X系統,其它筆記本多為Windows或Linux系統。
硬件組成上,蘋果內置部分獨家芯片,而普通PC筆記本多為第三方方案整合。
下面從4個方面來詳細說明一下蘋果筆記本和普通筆記本到底哪些地方不同。
1.蘋果筆記本外殼采用全金屬材料,普通筆記本多數采用塑料外殼。散熱的話金屬外殼會更好。
2.蘋果筆記本內置部分獨家開發的芯片(比如蘋果專用的EC、WiFi模塊、用于指紋和各種安全加密的T2芯片、ARM架構和蘋果處理器等);普通筆記本內置的芯片多數都是由第三方廠商提供的(品牌筆記本其實都是對各個硬件的方案整合)。
在硬件升級迭代的難度上普通筆記本更低,普通筆記本的CPU、內存和硬盤有一定的升級、降級空間,而蘋果筆記本的升級空間非常有限。
通過以上兩張不同的主板對比,不管是蘋果筆記本主板,還是其它筆記本主板,電子元件的分布密度都比較高,基本上是板載內存、板載CPU。對于維修人員來說,在焊接難度上面可能蘋果主板上的元件焊接難度稍大些。
3.另外,蘋果主板上的部分芯片是雙層或多層封裝,比如T2芯片、硬盤主控、PCH橋、M1處理器,這點和手機上的部分芯片類似。然而普通筆記本主板上卻很少見到這種封裝的芯片。
4.在硬盤存儲方面,蘋果筆記本和其它筆記本都采用了板載硬盤和插拔式的設計。
5.蘋果筆記本有專用的攝像頭控制器,可能用于支持Face time,而其它筆記本的攝像頭基本上走USB總線。
6.蘋果的無線網卡有些是可插拔的,有些是采用WiFi藍牙模塊焊在主板上的,它超強的無線接收能力,是其它筆記本無法相比的。而其它筆記本的無線網卡大多數是采用MINIPCIE或者M.2插槽,它們的共同點是都走PCIE總線,歸PCH管理。
7.蘋果的觸摸板比其它筆記本觸摸板更強大,支持很多手勢功能。
8.主板大小和電池的區別。蘋果筆記本內部的電池占整個筆記本的大部分空間,而主板卻和鼠標差不多大小。如下圖中,除紅框中的主板外,其它全是電池,蘋果以這種粗暴的方式來提升整機的電池續航時間。
普通筆記本內部的電池只占用了不到一半的空間,而主板卻占用了一大半,主板越大,意味著耗電功率也比較大,比較費電,因此普通筆記本的續航時間短。
9.屏幕的區別。蘋果筆記本采用的視網膜屏幕,4K高清,寬視角,真色彩,是那些創作者、設計師的首選。對于游戲玩家來說,4K高清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很多游戲并不支持4K高清,就算支持那也是相當耗顯卡,否則游戲畫面會卡頓相當厲害。
而普通筆記本采用的是IPS屏,多數是1366*768,或者2K,1080P,也有的能達到4K,但是對于日常辦公、家用、游戲,1080P足夠了。對于維修人員,普通筆記本的屏幕比較容易更換,成本低、換屏風險低。而蘋果筆記本屏幕更換,除非連外殼一起更換,否則需要自己分離(將屏幕的A\B殼、液晶面板與內部的背光板、導光板、偏光片分離),分離過程比較復雜,極易損壞屏幕。
先來介紹一下2018年之前的蘋果筆記本。
1.蘋果筆記本和其它筆記本的保護隔離電路基本上相同,經過總結,其它品牌筆記本的保護隔離電路通常有以下三種,而蘋果的保護隔離電路也是采用以下第二種或第三種方式。
2.蘋果筆記本多數支持深度睡眠,會采用SLP_SUS#信號去開啟淺睡眠待機供電。時序設計非常嚴謹,嚴格按照標準時序設計。而其它品牌筆記本,多數不支持深度睡眠,SLP_SUS#基本上不采用。
蘋果筆記本電路(采用SLP_SUS#信號)
其它筆記本電路(不采用SLP_SUS#信號)
3.蘋果的背光升壓電路在主板上,其它筆記本的背光電路在屏上面。
蘋果的背光升壓電路
4.在架構上,蘋果的鍵盤觸摸板歸PCH橋管理,其它筆記本的鍵盤觸摸板歸EC管理。
蘋果的架構
普通筆記本的架構
2018年以后的蘋果筆記本采用T2芯片、集成電源芯片、以及ARM架構的處理器后,和其它筆記本不同的地方太多了,偏向于蘋果IPAD和IPHONE的設計,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蘋果筆記本搭載的都是MacOSX系統(僅支持蘋果筆記本安裝),擁有相對獨立封閉的系統環境,無法和其他系統平臺的筆記本兼容。
普通筆記本一般出廠安裝的是Windows 10系統,在通用性上相比蘋果筆記本更強,特別是在軟件、生態上面比較成熟,使用WINDOWS系統的用戶基數大。
如果在蘋果的筆記本電腦上安裝Windows系統,會造成電腦運行速度慢,發熱量會增大,電池續航時間縮短,觸摸板的手勢功能無法實現等等各種軟件、硬件問題。
蘋果筆記本可以聯動包括蘋果手機、蘋果平板、蘋果耳機(AirPods)等設備,實現更加高效地切換操作;普通筆記本因為各個品牌的硬件生態相對割裂,所以聯動的可能性更低,效果也沒有蘋果筆記本這么好。
蘋果筆記本和普通筆記本、平板電腦和手機、以及筆記本與手機的其它不同設計的區別,我們會在另外的文章中講到,小伙伴們持續關注我哦。
片
現代智能手機的發展,無論是在配置上,還是在體驗上,都在飛快地發生變化,尤其是在手機配置上,無論是存儲,還是速度,都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們對手機初認識時候的印象。
隨著在手機配置上的逐漸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手機會不會替代電腦這個問題,比如說,現在手機的處理器已經讓手機運行飛快,那么和電腦速度相比較起來,如何呢?雖然現在手機的存儲還沒有電腦的大,但是,在CPU、內存等方面,手機的數據可明顯比電腦發展更猛,動不動就是8G的運行內存,這可不是一般電腦可以跟得上的。
如此說來,手機要比電腦速度快了?那可真的不一定!
手機
其實,大家還有一個非常常見的體驗,當我們使用修圖軟件進行修圖的時候,也會發現,對于一些大突破,或者是非常復雜的圖片,在處理的時候,電腦上的運作往往更加流暢,而使用手機的話,那就有點吃力了。
而在一些大型游戲的運行上,電腦更是要比手機更加流暢,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手機廠商在推出新手機的時候,往往都會講到跑游戲的流暢度,目的就是為了滿足那些在電腦上習慣了流暢度的玩家。
電腦
既然在配置數據上,動輒智能處理器,十幾G的內存,看起來和電腦差不多,甚至要比電腦配置還要高,那為什么手機的速度還是跟不上電腦的速度呢?這就和手機的芯片制造有關了!
先從架構上來說,一般手機芯片所采用的指令集都是精簡的指令集,處理一個任務,差不多需要80%的指令來執行,頻繁提取數據,使運行速度減慢。而電腦芯片則使用的是復雜、完整的的指令集,可以處理更高級的語言,促進了編譯器的開發,可以實現用程序靈活控制,CPU更加均衡工作。
芯片
功耗占有重要原因。手機比電腦更加需要側重功耗,為了降低功耗,手機芯片在運行的時候都是盡量少啟動所有功能,當有大型的運算任務時,主核心才會啟動運算。而電腦在運算的時候,速度對于功耗更加重要,為了高速運算,會將所有的指令啟動起來。
另外,電腦在運算處理方面,有CPU和顯卡的雙重加持,CPU只負責運算,遇到需要處理的圖像,直接交給了顯卡,而手機的芯片則因為手機體積的限制而將CPU和GPU封裝到了一起,這就導致了在運算和圖像處理上,要全靠芯片來完成,所以,這個芯片配置看似強大,卻要干多個活,而不像電腦芯片一樣,像個領導,有事了讓別人干。
芯片
雖然現在說,手機還無法取代電腦,尤其是在計算方面,還無法和電腦相匹敵,但是,這并不是意味著手機為未來的發展中不會超越電腦了,尤其是看這些年兩者的發展速度,很明顯,手機更快。當然了,在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在5G的加持下,或許,手機和電腦的概念區分會越來越模糊,到時候,手機和電腦或許已經不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