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構建一套完整的局域網系統,大致需經過如下環節及步驟:
1. 所需網絡設備:
- 路由器:主要用于進行數據包的精確控制和路由轉發工作。
- 交換機:主要職責在于將多部電腦連接至同一網絡環境中,同時兼具對流量和廣播的管控等多元功能。
- 集線器:該設備能夠將眾多網絡設備匯集于同一實體線路之上。
- 防火墻:負責為網絡提供周全的防護措施,抵御未經授權的訪問和各類惡意攻擊。
2. 需要用到的網絡連接設備:
- 網卡:作為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連接至網絡體系的橋梁。
- 網線:用以將各式網絡設備緊密相連。
- 光纖:專為高帶寬和高速數據傳輸速率的網絡環境而設計。
- 無線接入點:此設備主要用于讓無線設備順利融入網絡環境。
3. 必需的網絡軟件:
- 操作系統:主要用于規范并管理計算機在網絡環境中的活動行為。
- 網絡協議:主要肩負著在網絡環境中實現數據傳輸和交互任務。
- 網絡安全軟件:主要責任在于為網絡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針對網絡的各種攻擊。
在著手建設一個局域網之前,有必要關注以下各項注意事項:
1. 首先要明確網絡設備的具體種類和型號:根據實際應用需求挑選出最適合的設備,并確保其完全符合網絡需求。
2. 接著必須調配好網絡設備:務必保證網絡設備的設置無誤,其中應涉及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DNS服務器等各方面內容。
3. 然后務必保證網絡的整體安全性:安裝并使用高效的網絡安全軟件及防火墻產品;同時,還要定期對網絡進行漏洞掃描和加強安全檢測。
4. 接下來要努力保證網絡設備的正常運轉:定期做好設備的日常養護和維護工作,務求確保網絡設備的平穩運行。
5. 最后務必要妥善保管網絡配置資料:詳細準確地記錄下每臺網絡設備的配置參數,以備日后在需要時能迅速且簡單地恢復網絡功能。
總的來說,局域網作為一類強大的數據通訊網絡,成功搭建所需的關鍵在于保證物理設備得以順利連通,并進行相應的軟件配置調節。當完成了所有設備的篩選和配置之后,你只需通過使用Ping命令來驗證網絡的互通狀況便可以輕松地完成整個局域網的構建了。
路由連好后,在2臺機上分本地網絡-(TCP/IP)里,別輸入同一IP段就可以了
例如: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3
255.255.255.0
上面說的只是通過連接好路由后,不考慮上網狀況,只是電腦對連可以打游戲和互傳東西的方法
以下是從設置路由到設置機器從而能上網和互連的過程:
打開一個IE,輸入192.168.1.1
就會登陸到路由器的配置界面,帳戶跟秘密原始2個都是admin
登陸后根據你是ADSL選擇ADSL撥號連接,下一步,輸入ADSL帳號密碼,然后到DHCP服務器中選擇啟動(這一步重要)
4個電腦都可以選擇自動獲取IP就可以上網跟互連了,因為啟動了DHCP服務器
到這里就完成配置了,可以互連打游戲,傳文件和上網了。
如果你禁用了DHCP服務器,那就一定要每臺機器都輸入LAN口的IP(所謂LAN口,簡單也就可以說是你接到計算機上的網線的端口,還有一個WAN口是連到互聯網上的端口,ADSL用不著)
默認LAN口IP都是
192.168.1.2(這里第二個機器輸入192.168.1.3如此類推,最后不能為1,因為是默認路由的IP,除非你改掉路由IP)
255.255.255.0
192.168.1.1(這里要跟路由IP一樣)
DNS可以在路由器登陸了ADSL后,打開路由器配置的狀態欄中顯示的抄下去
如果你修改了默認的LAN口IP,可以在路由配置上找到網絡參數-LAN口設置,查看當前的LAN口IP地址(那個也就是你的路由器的IP地址),然后同上方法修改輸入到計算機IP地址上
如:查看的LAN口地址為10.1.32.1
那就在相應計算機中設置IP如下:
10.1.32.2(解釋如上)
255.255.255.0
10.1.32.1(解釋如上)
DNS如上
對于路由器的安全性和其他功能,可以自定配置
臺電腦或多臺電腦實現文件共享有多重方式:
主要介紹一下系統自帶的文件共享功能,在簡單了解一下其他的實現方式。
電腦文件夾共享實現的具體步驟
1.右擊電腦中需要共享的文件夾,并點擊“屬性”按鈕;
2.在文件夾的屬性窗口,點擊“共享”菜單,并點頁面中的“高級共享”按鈕,來對文件的共享權限進行設置;
3.勾選“共享此文件夾”實現文件件的共享;
并能夠對同時訪問文件夾最大的用戶數量進行限制;
點擊“權限”按鈕,來設置不同用戶對文件夾的權限。
4.在文件夾的權限設置頁面,可以通過“添加”按鈕,來加入系統中的用戶;
并通過用勾選不同的權限,來限制不同用戶的操作。
5.設置完成共享后,局域網的用戶可以在開始、運行中進行訪問;
輸入共享主機的IP地址,格式可以參考下圖。
6.最終的訪問界面如下圖所示。
其他共享方式簡介
還有那些更加簡便的共享方法?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