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戰期間的德國武器裝備就非常先進,尤其是那個時候的坦克、輕武器發揮到了極致。到了現在的和平年代,德國開始注重汽車工業發展,全球各地到處都有德國品牌的汽車,而且口碑好,深受大眾喜愛,雖然在和平年代里,但軍事國防依舊重要,現代德國的武器裝備仍處于領先水平,并且都是自主研發。

    本期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現代德國陸軍的20種主要武器,分單兵輕武器和重型裝備兩大類。


    單兵輕武器

    瓦爾特P99手槍

    P99手槍由德國瓦爾特旗下在1997年推出,套筒使用了強固與高耐磨性的鋼材制成,套筒底座使用了聚合物與玻璃纖維材料制成,槍身整體輕便,又堅固,握把部分還有很強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握起來很舒適,射擊操作更靈活,套筒底座還有接口,可用于安裝紅外線激光指示器、戰術手電等,目前瓦爾特P99手槍作為德軍步兵的標準配備。

    P99手槍發射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彈匣容量12發,有效射程50米,全槍長165毫米,槍管長93毫米,空槍重量0.56千克。


    HK MP5沖鋒槍

    MP5是世界沖鋒槍之王,由德國黑科勒-科赫旗下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研發,從六十年代到至今,仍然活躍在特種部隊和反恐部隊當中。MP5的性能優良,可靠性強,堅固耐用,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MP5也成為了一個大家族,當中包括了20多種不同型號。MP5沖鋒槍在現代德軍特種部隊當中也很受歡迎。

    MP5沖鋒槍發射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有效射程150米,彈匣容量30發,槍口初速400米每秒,每分鐘理論射速800發,尺寸方面,各型號都不同。


    HK MP7單兵自衛武器(微型沖鋒槍)

    MP7是德國黑科勒-科赫推出的一種單兵自衛武器,簡稱PDW,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正式亮相,21世紀初期開始裝備德軍并外銷。單兵自衛武器實際上就是一種發射特殊彈藥的微型沖鋒槍,重量更輕,尺寸更緊湊,一般裝備給非一線人員使用,比如指揮官、坦克駕駛員、看守、護衛等。MP7是現在最先進的單兵自衛武器之一,全槍采用大量的聚合物,還具備模塊化設計,能在槍身安裝各種戰術配件,包括消音器、紅外線激光指示器、戰術手電、全息式瞄準鏡等,人性化設計很強,MP7也受到世界各大特種部隊的喜愛。

    MP7發射4.6×30毫米彈藥,可以使用20發或者40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200米,每分鐘理論射速900~1000發,槍口初速720米每秒,收起槍托長度380毫米,展開槍托長度590毫米,槍管長度180毫米,空槍重量1.6千克。


    HK G36突擊步槍

    G36是德軍現代化第三代突擊步槍,同樣是由黑科勒-科赫設計,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開始裝備。G36槍身的大部分都采用黑色工程塑料,不僅重量輕,也便于攜帶,槍托簡易還可折疊,無論是乘車作戰,還是室內近戰,G36的實用性都很強。后期G36還衍生出G36C型、G36K型、民用版SL8運動步槍、以及MG36班用機槍和G36半自動狙擊步槍等等,尤其是G36C型,專為特種作戰而生,槍身更緊湊,并具備模塊化設計,機匣頂部降低了高大基線,去除了默認瞄具,還附帶皮卡汀尼戰術導軌,可以根據戰斗情況來安裝所需配件。

    G36發射5.56×45毫米北約通用小口徑彈藥,采用30發塑料透明彈匣供彈,槍口初速920米每秒,每分鐘理論射速750發,有效射程400米,收起槍托長度758毫米,展開槍托長度998毫米,空槍重量3.63千克。


    HK MG4班用機槍

    MG4也叫做MG43,是現代德國陸軍步兵班所使用的新一代班用輕機槍,在發射原理方面和槍機方面上,與比利時的FN MIMIM相似,不過MG4的實用性更強,具備模塊化設計,自帶皮卡汀尼戰術導軌,在戰斗時可以安裝夜視瞄準鏡或熱像瞄準鏡,還有握把、槍托、護木等位置,都采用了工程塑料。

    MG4班用機槍發射5.56×45毫米北約通用小口徑彈藥,可是使用100發彈鏈或者250發彈藥盒供彈,有效射程1000米,槍托折疊長度835毫米,槍托展開長度1030毫米,槍管長度90毫米,空槍重量7.9千克。


    HK MG5通用機槍

    MG5目前是德國陸軍的最新通用機槍,編號為HK121。相比前一代MG3通用機槍,MG5更輕量化,槍身主體采用聚合物制造,重量輕,方便攜帶,尺寸也比較短,更適合步兵或者特種部隊使用。MG5還分為MG5通用型,MG5A1、MG5A2和MG5S四種型號,所使用的領域也都不同,同時MG5通用機槍的外觀,也富有十足的未來科技感。

    MG5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約通用彈藥,可以使用100發彈鏈,或者200發彈藥箱供彈,每分鐘理論射速800發,最大射程1500米,全槍長度1.16米,槍管長度550毫米,全槍重量10.8公斤。


    R93狙擊步槍

    R93是現代德國軍隊和警察所使用的一種高精度戰術狙擊步槍,原本R93只是一支民用獵槍,后來經過改進,衍生出運動步槍和軍用狙擊步槍。它的外形比較獨特,看起來機械感很強,槍身外部采用大量工程塑料,戰斗時可以放置雙腳支架,還有槍托尾部的支撐架,機匣頂部通常會配備4~16×50mm何露斯白光瞄準鏡。它的獨特之處,雖然看似采用了旋轉后拉式槍機,但實際上取消了旋轉步驟,直接向后拉動槍栓即可上膛。

    R93狙擊步槍發射7.62×51毫米全威力彈藥,彈匣容量5發,有效射程1500米,空槍重量5.4千克,槍管長度600毫米,全槍長度1.1米。


    AG36榴彈發射器

    AG36是目前德軍步兵所采用的一種步槍榴彈發射器,一般會安裝在G36突擊步槍下面,也可以拆卸下來,作為獨立榴彈發射器使用,可發射40×46毫米榴彈,彈藥種類還包括煙幕彈、常規榴彈、催淚瓦斯彈、人員殺傷彈等,最大射程400米。


    “鐵拳”3型火箭筒

    鐵拳3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發,九十年代初期裝備德軍步兵班組。鐵拳3火箭筒可以用于摧毀坦克、裝甲車、地堡、以及建筑工事??趶?0毫米,火箭筒總長度1200毫米,戰斗重量15.2千克,初速243米每秒,彈藥重量3.9千克,有效射程400米,可穿透700毫米厚的裝甲或者1.6米厚的混凝土工事。彈頭種類還包括破甲彈、殺傷破甲彈、發煙彈、碎甲彈、以及紅外干擾彈等。


    重型裝備

    “鼴鼠”空降戰車

    “鼴鼠”是德軍現役的多用途輕型裝甲戰斗車輛,體型小巧,重量輕,可以使用運輸機傘降部署,別看它小,但車身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安裝各種武器以及設備,能作為指揮車、偵察車、防空車、支援車、反坦克車等。

    標準機炮型戰斗全重3.6噸,車組成員為2~3人,全車長度3.3米,寬度1.8米,高度1.75米,安裝了一臺85千瓦的柴油發動機,最快行進速度75公里每小時,武器一般會搭載一門20毫米機炮和一挺7.62毫米機槍,至于裝甲防護,最多也就能抵擋12.7毫米子彈。


    Ampv輕型裝甲車

    Ampv是德軍最新裝備的裝甲突擊車,它的定位就像美軍的悍馬戰車一樣,能通用化,多用途化。車艙能容納5名成員,車頭頂部還安裝了一個遙控武器站,可以搭載7.62毫米機槍,或者40毫米榴彈發射器,士兵在車內使用顯示器和搖桿就可進行操控。

    輪胎和車窗全部具備防彈能力,車身能抵擋7.62毫米彈藥的攻擊,底盤也采用V型設計,能抵擋步兵地雷或小型爆炸物的襲擊。車身長度5.66米,寬度2.3米,高度為2.18米,動力系統搭載一臺3.2升6缸直列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200千瓦,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110公里。


    “野狗”2型多用途裝甲車

    “野狗”系列裝甲車,在21世紀初期就進入了德國陸軍服役,它是一種具備多用途能力的裝甲防雷車,“野狗2”能夠勝任偵察任務、火力支援任務、步兵運送任務等,還有后面其他衍生型號,比如牽引車型、戰車拖車型、戰地救護型、戰地通訊型等特種車輛。

    車身頂部帶有一個功能強大的遙控武器站,可以搭載12.7毫米、7.62毫米、5.56毫米機槍,也可以搭載40毫米榴彈發射器、反坦克火箭筒等。動力系統,搭載一臺梅塞德斯-奔馳OM924LA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77千瓦,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105公里,戰斗全重11.9噸,車身長度6.08米,寬度2.3米,高度2.45米。車身能抵擋12.7毫米子彈,底盤也能抵擋炸藥的攻擊。除了防護能力強大外,車內還配有空調系統、倒車影像系統、GPS導航系統,以及先進無線電系統。


    “拳師犬”輪式步兵戰車

    它是德國陸軍現役“模塊化”輪式裝甲車,駕駛艙、動力艙和底盤為一體,后面的車艙可以根據不同任務模式來更改,比如能變形為自行榴彈炮、步兵戰車、裝甲指揮車、戰地救護車、物資補給車、以及運輸車等,總之,多用途能力非常強大。

    “拳師犬”的戰斗型,車身搭載一個炮塔,主要武器為一門“毛瑟”MK30-2型30毫米機炮,還有一挺7.62毫米并列機槍,炮塔頂部還安裝額外的遙控武器站,能放置12.7毫米機槍,或者40毫米榴彈發射器,還附帶煙幕彈發射裝置,還有一部分型號,炮塔還裝備了主動防御系統和“長釘”LR-2多用途反坦克導彈。該型戰車的戰斗全重30噸,車身長度7.93米,寬度2.99米,高度2.37米,動力裝置為一臺MTU生產的530千瓦柴油發動機,最大公路行駛速度能達到每小時103公里。


    “美洲獅”履帶式步兵戰車

    “美洲獅”步兵戰車從2002年~2014年期間研發,在2015年開始漸漸裝備德國陸軍,用于替換上一代老舊的“黃鼠狼”步兵戰車?!懊乐蕺{”戰車的造型更有科技感,顏值方面也大有提升,防護性更強,內部有更多電子信息化設備,還裝備了無人遙控炮塔,而且裝甲也比較模塊化,可根據不同戰斗任務情況來提前配置。

    主要武器配備了1門MK30ABM型30毫米機關炮,輔助武器為一挺MG4型5.56毫米機槍,還可攜帶額外的“長釘”反坦克導彈。動力系統為一臺MT-902V-10型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800千瓦,最快公路行進速度每小時70公里,越野速度每小時30公里,車身長度7.4米,寬度3.43米,高度3.05米,車組成員為3人,車艙可容納6名步兵,車身自重29.4噸,安裝最大裝甲防護戰斗重量為43噸。


    “獵豹”自行高炮

    “獵豹”自行高射炮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裝備了德國陸軍,在豹1坦克底盤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安裝了一個炮塔,上面附帶火控系統、雷達系統和雙聯35毫米高炮。

    車身戰斗重量46.3噸,動力系統搭載了一臺MTU10缸多燃料增壓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830馬力,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65公里,火炮有效射程4000米,高射射程3000米,系統響應時間6~8秒。雖然是70年代的產物,但“獵豹”依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自行高炮之一。


    豹2A6主戰坦克

    豹2A6無疑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無論是裝甲防護、火力、電子信息設備,都是最領先的,而且外觀造型也最耐看。豹2系列坦克不僅德國陸軍裝備,歐洲以及北美洲等發達地區,也都裝備了其他型號的豹2主戰坦克。

    它的動力系統為一臺MTU生產的MB873Ka-501型,4沖程12缸V型90度夾角水冷預燃式增壓中冷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500馬力,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72公里,越野速度每小時55公里。主武器為一門44倍口徑的120毫米滑膛炮,輔助武器為一挺7.62毫米機槍,炮塔還能安裝額外的高射機槍。車組成員為4人,包括車長、駕駛員、炮手和裝填手,戰斗全重55.15噸。


    HX-3輪式卡車炮

    HX-3卡車炮由德國萊茵金屬和曼恩在2012年開發,將一門52倍口徑的155毫米火炮,安裝在曼恩10x10RMMV多用途卡車上,也就組合成了卡車炮。

    HX-3的自動化系統很完善,炮塔內部帶有自動裝彈機,炮兵可以在遠處通過電腦遙控進行戰斗。火炮最大射程30公里,發射火箭增程彈射程50公里。卡車還帶有自適應巡航系統,和緊急輔助系統。動力部分搭載了一臺680馬力的D2868渦輪柴油發動機,最快行駛速度每小時88公里,戰斗全重27噸。


    “阿格姆”自行火炮系統

    “阿格姆”自行火炮由三個部分組成,采用了MARS自行火箭炮的履帶式底盤,“漢堡”護衛艦的炮塔,火炮是萊茵金屬的52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對比Pzh2000,它的運輸重量只有27噸,能使用戰略運輸機投送。

    炮塔內置自動裝彈機,還可以旋轉,靈活性比Pzh2000更高。車身長度9.5米,高度3.07米,寬度2.98米,發射常規榴彈射程40公里,發射火箭增程彈射程60公里,戰斗全重30噸。


    Pzh2000自行榴彈炮

    Pzh2000由德國萊茵金屬在1986年研制,1998年裝備德國陸軍機械化部隊。Pzh2000的信息化和自動化程度很高,當中的計算、測距、裝彈都可以非人工完成,從而也增加了戰斗效率和速度。

    車內還能防火、防核、防化,內部還有完善的保護艙,防止子彈擊中彈藥時,引起爆炸和火焰,車身外部也能抵擋14.5毫米穿甲彈或手雷的攻擊。Pzh2000實際上采用了豹1A5坦克的底盤,動力系統為一臺MTU881 Ka500V型8缸柴油發動機,最快行進速度每小時60公里。主要武器是一門52倍的155毫米榴彈炮,可以發射北約各類通用炮彈,比如次散布子母彈、DM-105煙霧彈、DM-106照明彈、無線電干擾彈等,還配備了DM72模塊化推進彈藥系統,可以大大提升射速,全車戰斗重量也達到了55噸。


    “虎”式武裝直升機

    “虎”式武裝直升機,也被稱為“歐洲第一武裝直升機”,由德法聯合開發,除了德國陸軍使用外,法國及歐洲其他地區也裝備了一定數量的“虎”式。它可以勝任多種戰斗任務,比如偵察、火力打擊、監視、獵殺、以及反裝甲等。雖然它沒有阿帕奇AH-64出名,但“虎”式的電子信息設備要領先于阿帕奇,畢竟它是21世紀初期的產物。

    “虎”式武裝直升機前部下方,安裝了一門基亞特M781型30毫米機炮,最快射速每分鐘720發,兩側可分別掛裝一具22聯裝SNEB型68mm火箭彈發射巢,或者雙聯裝西北風空對空導彈發射器。動力裝置為兩臺MTR-390渦輪發動機,單臺最大功率1171馬力,最快飛行速度每小時230公里,機體腹部還有一定的裝甲防護,能抵擋12.7毫米彈藥的攻擊。


    那么本期有關現代德國陸軍的20種主要裝備,就為大家盤點到這里,如果你還有哪些想要補充或者不同的想法,歡迎在評論中表達,想要了解更多,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為大家更新。

    技在手天下我有!如您覺得本文對您有用煩請收藏轉發加關注喲~筆芯

    這臺機器在本人的eBay收藏夾里呆了很久,某日無意間掃了一眼收藏夾,突然發現賣家大降價,只要15刀,還有best offer選項。15刀你買不了吃虧,15刀你買不了上當。事不宜遲果斷下手。

    根據非常有限的資料顯示,這臺機器代號為AN/ASX-2,是1968年美軍為F4戰斗機開發的非協助式敵我識別系統中的一部分。所謂非協助式敵我識別就是不通過無線電應答機,而直接通過分析目標的特征信息識別目標類型。自然這樣的系統會有較大的誤判可能性。這次拆解的機器是通過對雷達接收的回波進行頻譜分析,得到對方機型,判斷目標種類。當然這個設備已經非常舊了,時至今日已經完全失去了保密價值,加上1988年美軍由于誤判,擊落了一架伊朗的民航客機(參見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美國隨后終止了非協助式敵我識別系統的研發(當然私下里有沒有做就不知道了)。因此這樣的設備也被徹底廢棄,作為電子垃圾出現在了互聯網上。

    這次得到的機器,序列號是001。據說這套設備一共也只生產過6臺,估計這臺是美軍研制出的第一臺樣機,也很可能是美國1965年開始研發以來第一臺能工作的機器,因此個人感覺它的歷史上價值也是不小的。不過顯然機器已經不能工作,里面缺了幾塊板卡,模擬前端之類的電路也都被拆除。不過大體上還算完整。發上來也給大家開開眼界吧。

    外殼,灰色的,啥也看不出來

    這面寫了一些字,意思是機器是壞的,只能用來當配件了

    這面貼了兩張溫度感應貼紙,后面介紹

    賣家還送了個小控制盒,不過是不是和機器配套就不知道了

    編號No.001,ASSY M600663-1

    接口部分,原來有個風扇早已被拆去了

    航空插座,里面還帶了個同軸接口,也是第一次見。估計雷達來的模擬信號從這里進入

    巨型航空插座

    故障指示燈,里面鍍金的

    燈珠是白熾燈泡,燈罩里面還有一層鋼網。果然高級貨都是在細節上取勝

    下面看,這是貼在機箱上的溫度指示標簽,可用于檢測設備運轉過程中的最大溫度。當溫度超過標簽上對應值時,相應的圓圈會變黑,而且會一直保持黑色不會變回來。這樣把設備放在飛機上運轉一段時間,回來后就能知道最高溫度是多少。

    拿電吹風吹了好一會,170度的圈就變黑了機器屁股,里面藏了一塊巨大的磁芯存儲模塊

    下面拆開一塊側面板,可以看到里面復雜的總線結構。。。。


    近距離,這是使用專門的繞線工具手工連接的電路。由于不需要印刷線路,且方便改裝和樣機制作,在早期的計算機、軍用設備中很常見

    這兩個接口可能是用來調試或者燒錄程序的(純屬瞎猜)

    下面打開另一側面的蓋子。。。發現里面少了不少板子啊,看來想把機器跑起來是不可能了不過還好,還剩了7塊電路板

    側過來看,電路板上不少芯片

    換個角度

    這有個14MHz晶振,好似是有源的,為系統提供時鐘

    還有一個被拆了


    下面拔出第一塊板,簡直美哭了難以想象,1968年老美就已經有表面貼片技術了。想當年,阿姆斯特朗還沒有登月,東方紅還沒有上天,大多數中國工程師連集成電路是啥都沒聽說過

    然而反面。。。呃

    這線走得太飄逸了。。。不過應該也是作為原型機制作的,只是用來驗證功能而已。這上面用的飛線我也是頭一次見,似乎是鍍銀線上裹了一層非常薄的透明絕緣材料,看上去和裸露的一樣

    芯片,由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s)制造,用途未知。看上去比較像緩存之類的東西。這家公司后來被Microchip公司(也就是做PIC單片機那家公司)收購。

    電路板接口也比較特殊,空心鍍金圓柱

    下面取出第二款塊板子??梢婋娐钒逋耆刹讳P鋼制成,鑲嵌在鋁質框架中。這塊板子上全是小規模集成電路,應該用來實現邏輯功能

    反面也是一樣的飄逸仔細看發現每個芯片的電源和地連接到隱藏在板子內部的電源總線上,其余的腳也是用的特殊鍍銀飛線

    第三塊板子,上面除了貼片芯片還多了幾個仙童半導體的直插芯片。當然型號都查不到了

    這塊板正反兩面都有元件

    其實是兩個不銹鋼電路板嵌在同一個鋁框兩面

    電路板編號也是001哦

    其他的幾塊板其實也大同小異,都是非常多的小規模集成電路這個編號002

    板子上也貼了溫度標簽,用來觀察機器內部溫度

    這塊板顯然是出了問題,手工飛線調試的

    這塊也一樣。

    所有剩下的電路板都拿出來了,可以看到每塊板底部都有不同位置的定位插銷,防止錯插槽

    側面看

    空機箱,每個插座上寫了對應模塊的編號

    所有電路板合影

    下面看看細節。這些電路板上用的小規模集成電路由美國Sylvania(喜萬年,也就是現在做燈的那個廠家)出品。這個公司也是最早生產制造集成電路的廠家之一,然而做到后面就不行了。。。。

    不得不提的是,喜萬年在1963年研制成功TTL集成電路,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TTL集成電路的廠家(對,比大名鼎鼎的德州儀器和74系列芯片早)。這臺機器里用的就是喜萬年的第一代TTL集成電路。這種迷你的封裝叫做flat pack,在60年代較為常見,并且被大量運用于軍事設備中。

    圖中的SGxxx是邏輯門(gate),SFxxx是觸發器(flip-flop)。根據資料,SG220是與非門,SG200是8輸入與非門,SF130時50MHz的j-k觸發器。


    主機里面沒啥好看的了,下面打開機器屁股上的蓋子看看里面有啥


    銘牌,這個模塊由Litton公司生產。這家公司是美國著名的軍火生產商,旗下產品包含了導航系統、火控系統、航空航天等,甚至幫NASA生產過宇航服。銘牌上沒寫啥有價值的信息,不過據資料這是個32KB的磁芯存儲模塊

    拆下來

    單獨看,上面寫著bad memory,說明內存模塊也壞了23333

    整個模塊完全被金屬包裹,還貼了封條

    封條寫著立頓公司/導航與控制分部,最后日期1972年7月12日

    本來不想破壞封條,但為了看看里面到底啥樣,還是忍痛拆了。。。側面拆掉,看到一堆磁芯存儲板,疊在一起

    換個角度

    頂上的蓋子里應該還有東西,繼續拆剛開蓋,一道金光閃過。。。我要瞎了。。。。

    全是金色的芯片,整齊排列著。。。。不得不說到現在為止,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電路了

    拿下來,這是正面

    反面還有一層,兩塊板子分別貼在一塊鋼板兩側正面電路板編號001

    仙童的芯片

    這些是陶瓷排阻

    電阻

    白色的是摩托羅拉的芯片

    SN5400,大名鼎鼎的TI出現了!這是flat pack封裝的74系列TTL芯片,生產日期1968年第四周。54代表軍用級別芯片,5400自然是大名鼎鼎的4與非門了據說1968年的時候一顆這樣的芯片價值20美刀,顯然整個系統造價一定不菲

    模塊的另一邊也有一個類似的電路板正面和之前的完全一樣,估計是磁芯讀寫的前端電路

    飛線還是不能避免的

    兩塊板子合影,這是反面,功能不同,元件排布也不一樣

    正面,看似是一樣的

    看看序列號,一個是01,一個是02。序列號是絲印上去的,老美真是費心了。。。

    近照,現代的74HC芯片和50年前的54芯片同臺亮相發現雖然過了這么久,貼片SO封裝的腳距和50年前卻完全沒有變化。不得不感慨老美制定規范時的遠見。再看看我們,很多規范都是朝令夕改,難以延續。

    拆掉板子后的模塊,不銹鋼材質鍍金接口

    再拆,可以看到磁芯存儲堆了最頂上是二極管板,下面的都是磁芯板。可惜焊在一起的,不能無損拆解,所以不拆了二極管陣列一堆走線

    這里還有個小板,上面的芯片簡直。。。從左至右依次來自國家半導體(NS),德州儀器(TI),摩托羅拉,HELIPOT(一個生產電阻的廠家),最右邊是仙童。最后來幾張模塊全貌。因為實在是太美了,忍不住多發幾張圖

    就此拆解完成最后來張可當桌面的圖鎮樓

    作者:avatar

    來源:數碼之家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