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臺有位粉絲問小鑫,為啥買了 小鑫家的480G硬盤,在電腦中讀取的時候只有450G呢,小鑫解釋了其中的緣故后,推薦了這位粉絲再去復習之前小鑫說過的《大學生計算機基礎》。和我們日常的計量單位不同,計算機的計量單位不是十進制的,而是二進制的。所以這兩者的差異混合在一起之后,就會出現一些十進制和二進制同時存在的奇怪現象。上面那位粉絲提及的問題就是這樣子來到。而關于計算機的計量單位,就是今天小鑫要和大家聊的話題。
小鑫家的固態硬盤
電腦的工作其實就是兩個電子信號0,1的交替變換,所以計算機采用的就是二進制運算。同時二進制和十進制的轉化也比八進制和十六進制簡單,更符合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二進制就成為了計算機的標準的運算規則。在搞清楚計量單位之前,有幾個定義需要大家認真清楚的分辨好。
第一個就是計算機最小的計量單位:位(bit)
第二個則是計算機存儲空間的基本單位:字節(Byte)
兩者的關系就是1字節(Byte)=8位(bit)
而1KB=1024Byte、1MB=1024KB、1GB=1024MB以此類推
看到這里有些玩家可能就知道了平時為啥我們拉的網線是一百兆兩百兆,在家里下載的時候怎么也打不到100M/s的速度,其中的緣故就是網絡運營商是采用bit來做計量單位的,所以100M的寬帶實際就是100Mbps的帶寬,換算成我們常用的下載速度,是要按字節(Byte)來下的。所以理論速度是100Mbps÷8=12.5MB/s,當然還有線路的一些損耗和路由器的損耗,實際速度應該用除以10,也就是10MB/s左右。
而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很多同學疑問的,為啥買的硬盤裝上去沒有和標稱的一樣大小。其實這也是涉及到二進制和十進制在生活中的轉換問題。硬盤廠商對硬盤容量的是以十進制來確定實際容量,而計算機則在識別的時候則是使用二進制來計算。十進制單位1G等于1000M,是二進制1G是等于1024MB。對應的關系如下圖:
所以我們在購買硬盤的時候,上面寫著的1TB,裝換成計算機單位中的TB實際上是1TB×1000/1024=0.976TB,而且硬盤在寫滿的狀態下,讀寫功能會受到影響,所以廠商會在出廠的時候給硬盤設置一定空間的緩存區,這部分緩存區是用戶不能自己寫入資料。減去二進制轉換少去的部分容量和緩存容量,實際上一個1TB的硬盤一般只有950G的容量可以供用戶使用。
(小鑫家480G的硬盤,實際上只有447GB的容量)
總的來說,這些困擾很多小白玩家的問題,還是出在對基本單位的誤解和理論與現實的差距上。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不用在懷疑自家的網速和硬盤是不是被偷工減料了。小鑫下期再和大家聊一聊更多生活中的數碼小常識,也歡迎大家在后臺向小鑫提出更多的問題。我們下期見。
選購性價比內存和SSD,可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鑫碩泰”
電腦報在線】用Excel制表經常需要給單元格中的數據添加上單位,比如單位全年財政預算報表,就需要給單元格數據添加上單位“元”。
用Excel制表經常需要給單元格中的數據添加上單位,比如單位全年財政預算報表,就需要給單元格數據添加上單位“元”。遇到這種情況,很多朋友都是手工添加單位符號的,甚是煩瑣,下面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選中所有需要添加單位的單元格,然后單擊“格式→單元格”,在彈出的“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切換到“數字”選項卡,在“分類”列表框中點選“自定義”,在“類型”列表框中數據格式的后面添加中需要的數量單位,例如“元”。
董師傅點評:還可以將這個格式復制到整列,這樣整列都可以自動添加計量單位了。
本文出自2015-11-23出版的《電腦報》2015年第46期 C.筆記本電腦 (網站編輯:ChengJY)
先大家都知道在計算機領域中是采用二進制,也就是0和1這兩個最簡單的數字,其中二進制數的一位所包含的信息就是一比特,比特是計算機專業術語,是計算機的信息量單位。那么比特和我標題提到的B、KB、MB、GB和TB其實都是屬于計算機的信息量單位,也就是我們平時常用到的存儲數據的容量單位。下面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存儲容量單位。
存儲容量指的是電腦的存儲器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是在電子設備上的內存和外存能夠儲存多少數據的數量的總稱。電子設備以二進制進行計算,二進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電子產品的運行速度。
最小最基本的bit(binary digit)比特,這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單位,它只能表示 0 或 1。
byte(字節),其表示的值范圍是0~255(無符號) 或 -127~127(有符號),1 byte=8 bit,一個英文字母1字節,一個漢字需要2字節(GBK編碼)。
KB(Kilobyte)千字節,1 KB=1024 byte,相當于一篇512個字的短文。
MB(Megabyte)兆字節 簡稱“兆”,1 MB=1024 KB,相當于524288個漢字,小說白鹿原也就那么長。
GB(Gigabyte)吉字節 又稱“千兆”,1 GB=1024 MB,大約5.37億個漢字,人類歷史上字數最多的巨作《永樂大典》也才3億7千萬個字。
TB(Terabyte)萬億字節 太字節,1 TB=1024 GB,約1.1萬億字節,在線看的720P電影每部大概500MB~1GB大小,可以存放1000多部。
PB(Petabyte)千萬億字節 拍字節,1 PB=1024 TB,按上例,可以存放100萬部電影,人活到100歲也不到90萬小時。
EB(Exabyte)百億億字節 艾字節,1 EB=1024 PB,相當于52.4萬個2T硬盤。
ZB(Zettabyte)十萬億億字節 澤字節,1 ZB=1024 EB,以100MB/秒的速度下載,需要35.7萬年。
YB(Yottabyte)一億億億字節 堯字節,1 YB=1024 ZB,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每天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到491EB
BB(Brontobyte)一千億億億字節,1 BB=1024 YB=1237940039285380274899124224 Byte
NB(NonaByte),1 NB=1024 BB=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 Byte
DB(DoggaByte),1 DB=1024 NB,數據到達這個量級是幾百年幾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CB(corydonbyte),1 CB=1024 DB
XB(Xerobyte),1 XB=1024 CB,基本上到這里都已經是發展到很極限的數據時代了,再往上就是可能外太空才能滿足我們發展了。
從上面看出每一個單位換算下來都是1024個上級單位,所以我們經常所說的GB單位的硬盤或者TB單位的存儲設備換算下來都是有差距的,一般500GB的存儲可能實際只有465GB的容量,1TB的存儲只有931GB的容量,并不是商家偷工減料,而是單位換算的結果。了解清楚基礎的存儲容量單位,也更有助于我們后續對計算機的學習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