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開拆開一臺屏幕破損嚴重的華為手機。這是前一天剛送到店里維修的。據機主反饋,屏幕是被孩子弄壞的。許天開說:“手機這些電子產品最好在大人看管的情況下給孩子用,弄壞手機事小,屏幕碎片扎壞孩子事大?!?/p>
作為整個百腦匯市場第一個直播修手機的經營戶,許天開的云接單在春節后就開始了?!叭ツ?2月底我開始在快手上直播,到現在剛好三個月,粉絲從0增長到如今的7萬多,不少客戶也是從直播平臺導流而來的?!?/p>
許天開介紹,“現在市場里每一個手機維修工都忙得不行,我因為還開設了線上接單,一天要修20多臺手機?!?/p>
同在百腦匯的手機維修店主孫權也被最近猛增的維修訂單“驚呆”了?!耙薜氖謾C太多了,店里三個維修師傅一起上也做不完?!睂O權的維修訂單大多通過寄修的方式送來。“客人用‘閃送’把破手機送來,我們修好后再用‘閃送’送回去,一般一部手機兩個多小時就能修好回到客戶手中?!?/p>
閃修俠客服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閃修俠已經開始營業,維修人員在做好充分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提供上門服務。“維修人員戴口罩,有防護的上門,與用戶接觸前雙方互驗健康碼,維修的場所也從之前的用戶家中或辦公場所換到空曠的戶外?!?/p>
現在找閃修俠維修手機需要先在手機客戶端預約:“人員沒有全部到位,部分維修訂單需要排隊等候?!贝祟惽闆r在極客修等手機維修平臺也存在。
來源:杭州網
來源:杭州網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news@ersanli.cn
018-10-05 08:10 | 都市快報
現在市場里不再人來人往,空空蕩蕩
“新鮮出爐的iPhone Xs/Xs Max,白菜價甩賣!有沒有人要?沒人要,我等下再來問。”自從新款iPhone上市以來,這樣的吆喝,每天都出現在杭州百腦匯手機商海皮的朋友圈里,一天要發好幾遍。
“你‘史上最貴’,我史上最心累”,他這樣寫,配了一個哭臉表情。
這個從2007年第一代iPhone就開始賣起的“老司機”,經過最近三代iPhone的連續破發打擊之后,終于萌生去意,賣完這一季,他就去種草莓。
回想起自己的11年iPhone征戰史,海皮有些感傷。
2007年
海皮辭職在百腦匯租攤位
那年iPhone正式發布
但還沒引起太大水花
2007年,在杭州下沙某手機代工廠上班的海皮,辭職在百腦匯市場租了個攤位,賣手機和數碼產品。
當時的手機市場,諾基亞如日中天,3000多元的N93、N95等塞班智能手機,吸引了無數上班族和學生購買,“科技以人為本”的廣告,響遍大街小巷。所有人都沒意識到,這是諾基亞最后的輝煌。
這年夏天,iPhone正式發布,它長得和其他手機完全不一樣,3.5英寸電容觸摸屏,圓形鋁制機身,正面只有一個物理按鍵。不過,即使在出生地美國,iPhone當時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水花,因為3G網絡已經開始,而它竟然只支持2G網絡。
和大多數水貨手機商一樣,那一年的海皮,也沒有把iPhone放在心上,貨源地在美國,3000多元的價格,需要解鎖的麻煩,不可卸載的電池,讓國內用戶望而卻步。
當年的水貨手機市場,諾基亞是老大,然后是多普達、三星和黑莓,后來引爆市場的首款Android手機HTC G1,這一年差點胎死腹中,直到第二年才艱難誕生。
2009年
海皮和iPhone的好日子開始了
賣一臺iPhone能賺一兩千元
巨大的慣性,讓諾基亞又領跑了兩年,但光環已經開始暗淡,HTC接連發布G3和G7這兩款街機,風頭一時無兩。
iPhone則發布3G和3Gs,終于跟上3G網絡,同時還帶來了iOS和Apple Store。
用慣了塞班系統的海皮不太理解這兩個新玩法,但他發現,越來越多的用戶厭倦了諾基亞越來越臃腫的系統和幾年更新一代的節奏,他們需要與眾不同的手機來表達個性,iPhone成了新歡。
標志性事件發生在2009年,中國聯通率先與蘋果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正式面向中國市場銷售支持WCDMA制式的iPhone 3Gs。當時正值國內3G放號,中國聯通拿到了186號段,在高額補貼套餐、3G換機潮和用戶口碑帶動下,iPhone開始升溫。
海皮和iPhone的好日子,開始了。
當時的貨源主要來自美國,海皮想辦法請人從美國帶貨。美國運營商價格只要199美元,國內賣3500元左右,即使比3988元的國行定價便宜,也能賺一兩千元。不過,此時的iPhone,還沒有真正形成氣候。
2010年
iPhone成為現象級手機
瘋狂的日子里
一個月能賺10多萬元
大爆發很快到來。2010年,喬布斯發布iPhone 4,全新外觀、超窄邊框、雙面平板玻璃、視網膜屏、5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FaceTime、多任務處理模式、內置陀螺儀、Micro SIM卡等,在當時的智能手機中,這樣的設計堪稱石破天驚。
經過前兩代iPhone培養,國內已經出現一批“果粉”,在他們的帶動下,iPhone成為現象級手機。
當時iPhone在內地的上市時間比美國和中國香港都晚幾個月,這為海皮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美國上市一周后,海皮就拿到了第一批手機。第一個買手機的用戶,花了12000元,相對于國行4288元的定價,翻了將近2倍。
海皮處在水貨鏈條末端,中間還要經過好幾道手,即使這樣,賣一部手機他也能賺1000多元。
幾個月后,國行iPhone 4上市,水貨市場價格回落到五六千元,需求爆發。
海皮還記得,那年年底,他的上家斷貨,連夜飛到深圳,組織人手到香港掃貨,再包貨車運到杭州。
那段瘋狂的日子,海皮在杭州百腦匯這個只有七八個平方米的攤位,經常被買家圍得水泄不通,吃不上中飯是常有的事,有時候他甚至會忘記賣出去的手機有沒有收錢,收攤后經常要花不少時間回看監控視頻。
最多的時候,海皮一天光是零售就能賣出五六十臺iPhone,此外還有數量更多的單位采購,一個月能賺10多萬元。
海皮要求一律現金交易,不刷卡,不議價。水貨商有個QQ群,互通信息和貨源,臨時調貨的,一臺直接加價兩三百元。
2011年-2013年
iPhone 4s受到狂熱追捧
海皮首批到貨的iPhone 4s
賣到1萬多元
此后三年發布的三代iPhone一直維持在高位,其中2011年最特殊,10月4日iPhone 4s上市,兩天后喬布斯去世,這也成為喬布斯在世時發布的最后一款iPhone。
這一年年底,中國電信也和蘋果達成銷售協議。
因此,雖然只是將攝像頭升級到800萬像素,解決了 “天線門”問題,增加了iMessage和Siri功能,iPhone 4s仍然受到了狂熱的追捧。
內地和香港以及美國的上市時間差,又讓海皮大賺了一筆,首批到貨的iPhone 4s毫無懸念地賣到1萬多元。海皮買了一打記事本,用來記賬,結果幾個月就用完了。
2013年上市的iPhone 5s,既是內地和香港,及美國市場同步上市的首款iPhone,也是中國移動與蘋果合作的首款手機,第一次采用了指紋解鎖技術,iPhone徹底爆發。
這三年里,海皮觀察到的規律是:新iPhone上市之初的幾個月,價格最堅挺,等到國行機大量上市,價格雖然有所回落,但仍然會高于官方價格,要到下一代iPhone發布前兩三個月,價格才會低于國行。
消費品變成了收藏品,海皮看不懂,但每天數錢數到手軟,他也沒時間細想。
2014年
迎來第二個高峰
iPhone 6P首批賣到20000元以上
2014年,iPhone 6和6P上市,迎來第二個高峰。更薄更圓潤的外觀,更大的屏幕,首次加入的NFC功能,光學防抖拍照,與當時同樣勢頭強勁的三星相比,這些功能雖然不是蘋果首創,但在“果粉”眼里,iPhone是做得最好的,以至于國行最高定價不到8000元的iPhone 6P,首批賣到20000元以上。
iPhone 6上市2個多月后,蘋果在亞洲最大的旗艦店杭州西湖店開業,海皮也在連夜排隊的人群當中。
時至今日,海皮還很感激工信部,因為在此前一年,工信部正式啟動4G商用,杭州則是全國最早開展4G試商用的城市。杭州移動鋪設了速度極快的4G網絡,那種暢快體驗,在iPhone 6P等大屏手機上格外明顯,很多手機用戶直接從2G跳到4G。
iPhone 6P的高價也是歷代iPhone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直到2015年暑假,這款手機的市場價都沒有跌破官網價格。后來新iPhone發布時,“果粉”們戲稱的“賣腎”,也就是從那個時候傳開的。
火爆的行情也抬高了市場租金。那一年,海皮的攤位到期,他花20萬元盤下了一個靠近電梯口的攤位,一年租金還要七八萬元,比他入行時漲了五成多。
2016年-2018年
轉折很快到來
11年來第一次沒有囤貨的海皮
自稱“劫后余生”
海皮沒想到的是,轉折很快到來。2016年,蘋果發布iPhone 7/7P,連續三年相似的外觀,變化不大的功能,接近萬元的價格,讓一些“果粉”心生怨念。而此前一直跟隨蘋果的小米、華為等國產品牌,則趁機挖墻腳,搶了不少用戶。
雖然大屏版7P首日價格勉強過萬,但小屏版的7沒幾天就破發。海皮慌了,趕緊將存貨拋出,結果大家都在砸,最后一臺要虧幾十元。
這一年,海皮沒有再買記事本記賬,每天賣出去的iPhone,兩只手就數得過來。市場里不再人來人往,大多數時候,他和其他商戶湊在一起玩游戲,體重從五六年前的120斤,迅速上升到150斤。
百腦匯里的手機經銷商
去年發布的iPhone X,海皮以為要翻身,畢竟是全球首款全面屏手機,結果上市第二天就破發,又是當頭一棒。
所以,當今年三款新iPhone發布的時候,海皮就在朋友圈里提醒老客戶,不要急于當“小白鼠”,小心破發。
果不其然,9月21日,上市第一天的iPhone Xs直接破發三四百元,三天后,iPhone Xs Max也宣告破發。
從iPhone 3Gs開始,每年上新都第一時間找他換新機的一個老客戶,今年發布會當晚就通知他,對庫克徹底失望,今年不用給他留了。
11年來第一次沒有囤貨的海皮,自稱“劫后余生”。在他眼里,一味注重營銷、已失去創新基因的蘋果,和當年的諾基亞一樣,不再值得留戀。他去意已決,等賣完這一季,就和一個建德同行去種奶油草莓。
他們成就了iPhone,還是iPhone成就了他們?
一位杭州手機商與蘋果斗智斗勇的日子
對于海皮來說,過去11年,最值得回味的事,除了躺在iPhone上數錢的快感,還有他們這些手機商與蘋果、運營商、大經銷商斗智斗勇的經歷。
合約機必須機卡綁定、iPhone只修不換、官網一次只能預訂兩臺、保修必須出示發票和包裝盒……這些后來被“果粉”們廣泛吐槽的條款,幾乎都有他們這些手機商的“功勞”。
而隨著蘋果越來越強勢,海皮和同行們已經失去了可以和蘋果抗衡的資本,這就意味著,以往通過一些非常規手段“撈偏門”賺的錢,現在也沒有了。這也是促使他離開的重要原因。
官網搶訂
與蘋果斗智斗勇
轉戰電商平臺“擼羊毛”
早在2010年,手機商們就開始在蘋果官網預訂iPhone,蘋果通過快遞發貨。當時知道這個渠道的國內用戶非常少,而且蘋果對單次預訂iPhone的數量限制還比較寬松,海皮可以一次預訂上十臺。漸漸地,蘋果官網的iPhone被手機商們壟斷了。
蘋果發現了這個BUG,在第二年iPhone 4s上市時,規定每個賬戶只能預訂兩臺。不過這樣的規定根本難不倒手機商們,多注冊幾個賬戶就是了。
蘋果一看擋不住黃牛,進一步規定官網預訂必須憑身份證,每個身份證號碼只能預訂兩臺。蘋果公司顯然低估了手機商們的戰斗力,海皮輕而易舉就借到了身份證,代價是每借一次支付50-100元。
所以,當2015年初,杭州開出第一家蘋果零售店時,沒過多久海皮就上了這家店的黑名單,哪怕在官網預訂成功,店員也不讓他付款提貨,甚至不允許他排隊。
后來海皮轉戰電商平臺擼羊毛,蘋果在天貓、京東、蘇寧等平臺上每年都會有大型促銷活動,售價低于市場價,意味著搶到就是賺到。
海皮先是用自己的賬號去搶,但成功率低,而且搶過幾次之后,他的賬號也被平臺盯上,屢屢被封殺,幾十個賬號就此報銷。
他又動用多年積累下來的關系,發動老客戶幫他搶。有的同行,則開始找刷單公司搶單。他也去考察過,上千部手機同時自動搶單,電商平臺限量供應的那點“羊毛”,瞬間就被擼得一干二凈。并且,這些刷單公司在每個平臺所在地附近都建有機房,使用和平臺一樣的寬帶網絡,力求刷單無時差。
海皮膽子小,不敢這么操作,但自此以后,他再也不去擼電商的羊毛,因為根本搶不過集團作戰。
收購舊iPhone換新機后賣
能賺一千多元
在iPhone售后維修領域,手機商們和蘋果的斗爭更加精彩。
iPhone 5上市之前,蘋果針對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iPhone,實行只修不換的售后政策,甚至使用翻新配件進行維修。被用戶投訴后,中消協發文,列舉五條“罪狀”,炮轟蘋果的霸王條款,央視315晚會也毫不客氣地點名。
迫于壓力,蘋果修改了維修政策,對于非人為因素引起的故障,實行以換代修。沒想到,此舉為手機商們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海皮還記得,當時同行通行的做法是,收購臨近保修期的舊iPhone,用破損件替換正常零部件,然后找到蘋果授權維修點,要求換機。
一開始,蘋果全權授權維修點工程師,只需簡單驗證即可自行決定是否更換新手機,于是,這些經過改裝的舊iPhone幾乎沒有遇到阻礙,就成功換成了全新的。
當時收購一臺舊iPhone,不到兩千元,換成新iPhone后,能賣三千多元,比單賣新手機賺得還多。不僅如此,舊機上拆下來的零件,還能當成維修配件賣給用戶,兩頭都能賺錢。
后來蘋果發現換機數量異常,給每個零件打上碼,但在深圳華強北的助攻下,還是被手機商們輕而易舉地化解。
這中間還有個插曲,一開始蘋果公司雖然承諾以換代修,但保修期仍按第一次購機日期計算,“果粉”們不答應,告到中消協,蘋果再次妥協,將保修期起始時間更改為換機日。
2016年底,也就是iPhone 7/7P上市沒多久,頂不住以換代修的蘋果,又悄悄回歸到只修不換,哪怕返廠,也只進行維修,而不整機更換,保修期縮短到最多延長90天。并且規定,無論何種故障,凡是官方渠道售出的iPhone,在天才吧維修時都要出示原始購物發票和完整包裝,否則無法在天才吧維修,只能去授權維修點。如果天才吧工程師發現手機被做了手腳,故意隱瞞情況的送修者還要被罰款。
面對已經牛氣沖天的蘋果,海皮和手機商們終于敗下陣來。
運營商合約機
讓海皮大賺一筆
iPhone套餐在中國聯通發展3G用戶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讓手機商們大發其財。
最初的iPhone套餐并不要求機卡綁定,大多數用戶選擇的是2年零元購機合約,相當于掏兩年話費,免費獲得一部iPhone。第二年新iPhone上市時,運營商又會推出升級套餐。
當時手機號碼還沒有要求實名制,海皮和同行們就利用時間差,將話費套餐和手機分開來賣,哪怕兩樣都打折,總價也比買套餐高得多。
后來這個漏洞被運營商發現,要求機卡必須綁定,一旦發現機卡分離,就取消套餐優惠。
這當然難不倒手機工廠出身的海皮,他找到山寨手機廠家,用技術手段將手機號碼和序列號寫到山寨手機上,然后再將機卡分離。經過這樣一番操作,他白拿一個iPhone,比之前賺得更多。
當時杭州某運營商一位高管被抓,就是因為和手機商勾結,違規拆售iPhone等合約機進行利益輸送東窗事發。
現在換電池的人
比換手機的人多
這幾年,海皮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蘋果公司對渠道的控制在持續加強,套用一句足球場上的話就是:“留給手機商的時間不多了。”
杭州百腦匯市場
比如,蘋果的首發渠道更加傾向于官網和在幾大平臺開的自營旗艦店,這些網點貨源有優先權,代理渠道越來越邊緣化;售后保修政策也區別對待,官方渠道購買的iPhone等設備,維修時幾乎不用出示任何憑證,而其他渠道銷售的,則要同時出具原始發票和完整包裝,而這恰恰是手機商們的兩大死穴。杭州百腦匯市場原來有十幾家供貨商,由于此類原因,現在只剩下一家。曾經占據杭州iPhone市場半壁江山的美承數碼,如今只剩一家門店苦苦支撐。
iPhone越來越高的定價,也讓海皮興致大減。以前一臺四五千元的手機,輕輕松松就能賺到幾百元,現在定價高達一萬多元,卻只能賺百八十元,賣得也比以往更費勁,性價比太低。
更重要的是,大多數用戶也沒有以往那么狂熱了,現在換電池的人比換手機的人多,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電影《尋夢環游記》里說,真正的死亡,不是停止呼吸,而是不再被人惦記。
海皮眼中的iPhone,已經出現了這種跡象,即使破發幅度那么大,也乏人問津。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
當然也有例外。這兩年,有些學生模樣的人到他這里買手機,用的是從網貸平臺高息借來的錢,一部手機手續費就要上千元。這種寅吃卯糧的消費方式,作為一個傳統的70后,他完全不能理解。
(原標題《杭州賣了11年iPhone的“老司機”,要去種奶油草莓了!曾月入10多萬,還上過杭州蘋果店黑名單》,記者 朱文科 攝影 江玥。編輯:王佳)
今智能手機已經普及。手機壞了,去哪里修?可能很多人除了想到要找品牌官方的售后服務網點,還會馬上想到一家專門上門維修手機的企業——“閃修俠”。這家從杭州成長起來的公司,僅用三年多時間,就發展成國內知名的智能手機及設備維修服務領軍企業,成為手機上門維修服務的開拓者與標準制定者。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閃修俠的創始人王源,其實是一位90后。他從2011年改行修手機,到2015年創立“閃修俠”,再到如今成為這個行業的引領者,前后不過8年時間。而這位不斷創新、不斷顛覆自己的90后創業者,除了喜歡玩數碼產品,還喜歡玩車,玩摩托,酷愛長途越野。
敢于創新、敢于打破常規,已經成為90后年輕一代的共同特征,就像雪佛蘭最新上市的緊湊型SUV 創界一樣,別出心裁的雙外觀設計、出眾的性能和科技實力,以創新的姿態成為同級SUV中的潮流先鋒。
當90后創業者遇到為90后打造的潮流SUV創界,會發生什么反應?
顛覆與堅持
在創新中成為行業引領者
王源在大學讀的是計算機專業,學校在武漢。不過,因為在校園做生意“賺了點小錢”,想出去看看,大一還沒讀完他就休學了。在廣東、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玩了一圈,到了杭州,他發現杭州很干凈,喜歡上這座城市,就落腳找了一家臺資的數碼公司上班,之后又跳槽去了一家外企。
沒多久,2010年9月,iphone4上市,迅速風靡,公司的很多同事也從國外買了這款手機。不過,手機修理卻是個難題,當時智能手機很少,會修的人更少,而官方維修價格又非常貴,很多同事向他求助,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喜歡電子產品,“喜歡拆,喜歡折騰”。他也不是很懂,就上國外的論壇查資料,跟國際國內圈子里的人交流……靠著鉆研和好學,很快他就掌握了維修技術,成為國內第一批會修智能手機的人。
在這期間,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迅速發展,他看到了手機維修市場的前景,于是辭掉很多人羨慕的外企工作,在杭州百腦匯電腦城開了一間屬于自己的手機維修工作室。
這一年,他21歲。
自己開店少不了經歷各種困難。不過在他的帶領下,三年之后店面漸漸走上了正軌,技術實力在長三角首屈一指,口碑引來不少回頭客。到2015年,已經在杭州市區、蕭山、紹興等地擁有了5家手機維修店,年利潤超百萬元。
然而,同一時間,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爆發,維修行業門檻越來越低,行業亂象涌現,“劣幣開始驅逐良幣”,王源決定換個思路。
深思熟慮后,他把5家線下手機維修門店或關或賣,全部脫手,一門心思轉做上門維修服務,“閃修俠”品牌正式創立。
和傳統業務模式不同,閃修俠采用線上下訂單、線下上門服務的上門維修模式,并且堅持只用直營,迅速打造起“全網多端入口、線下上門快修”的品質服務體系,同時對平臺服務工程師嚴格推行六重監管體系,確保高品質的服務。迄今已在國內30個主要城市部署了40個服務運營中心, 服務用戶1000余萬,成為業界公認的頭部企業。
“如果我們當初沒有完全放棄線下門店,沒有ALL IN(指全力以赴地去做某件事)線上,我們不可能成為手機后市場的引領者?!比甓噙^去了,王源慶幸當年自己沒有留退路。
在這位90后創業者看來,創業要顛覆和推翻過去,敢于求新求變,但同時也要堅持和篤定,要執著地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作為專為90后年輕群體打造的SUV,雪佛蘭創界也是一樣,通過顛覆傳統的設計,引領SUV潮流方向。在車型設計初期,創界就確定了雙外觀和內飾設計策略,通過個性而獨特的設計表達,鎖定年輕購車者。其中創界Redline尚?紅系列融合潮流設計,展現出時尚、動感的產品個性;創界RS系列則注入更多力量感,呈現更為強悍硬朗的SUV造型。
創界的外形設計非常年輕動感,充滿美式肌肉感的線條看上去很運動,同時也帶著硬派越野的氣質。對于同一款車、兩種不同風格的獨特設計,他認為,這樣能兼顧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很有創新意識。
在剛毅的外觀下,創界的內飾設計同樣出彩。創界RS采用雪佛蘭家族經典的飛翼式雙座艙設計,真皮座椅、真皮運動方向盤以及采用大量軟包覆材質的內飾,帶來領先同級的艙內質感。內嵌式8吋中控顯示屏及勁風空調出風口,以全新的造型大幅提升車內顏值。
是創業者更是硬核車迷
什么樣的車最值得買?
王源還收藏了不少經典的電子數碼產品,如第一代iphone、第一代蘋果臺式機、第一代ipod classic等等,在他的計劃中,未來要建造一個蘋果博物館。
除了癡迷數碼產品,身邊的朋友都知道,王源也是一個汽車發燒友,喜歡汽車和摩托車。他有一輛SUV,專門用來長途自駕。
他對長途越野似乎有一種天然的熱愛,而且喜歡一個人獨自上路。比如曾經一個人從呼倫貝爾出發,穿越大興安嶺;也曾經一個人從蘭州,走青藏線去西藏、林芝、山南、那曲、日喀則,再走新藏線返回。時間最長也最硬核的一次是去年,他從西藏到新疆,一個人連續開了23小時,從前一天早上7點開到第二天早上7點,中間沒有休息過,并連夜翻越昆侖山。
翻越昆侖山的那一晚,一共用時7個小時,他至今記得很清楚。
那天晚上因為趕時間,王源凌晨12點從西藏和新疆的邊界上昆侖山,到早上7點才下昆侖山。當時,除了他,路上只有一輛送貨的小車,兩人結伴前行。路況的復雜超出他的想象,開一會兒暴雪,過一會兒又遇到下雨,再一會兒路面又很干燥,而懸崖就在邊上……終于,天亮時,成功翻越了昆侖山,從海拔4500多米回到海拔只有不到1500米的地方,心里才踏實了。
他把長途越野看作一種深度思考的方式,“比如跑新藏線,很多時候你的眼里只有山和沙漠,在那種情況下大腦會進入一種深度思考的狀態,它會讓你的邏輯變得很清晰?!?/p>
在王源看來,汽車之于年輕人,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會擴大你的生活半徑,讓你的生活變得更有質量。”
那么,買車最應該看重什么?他的回答是,必須得是一輛兼具穩定性和舒適性的車,“穩定性會給你安全感,舒適則意味著品質。”
追求創新和潮流,但對品質不將就,不妥協。如果說這是王源這一代90后創業者對待創業的態度,那么這也是雪佛蘭創界對待消費者的態度。
創界搭載了第八代Ecotec 435T(1.3T)智能直噴渦輪發動機,最大功率165馬力,最大扭矩240牛米,匹配CVT變速箱或9速手自一體自動變速箱,開起來動力充沛,換擋平順,如行云流水。全系標配多達46項實用科技配置,如智能啟停、電子輔助制動、坡道輔助、牽引力控制等均為標配,同時電動尾門、電加熱座椅、無鑰匙啟動、全景天窗等越級配置在創界RS一應俱全。
四驅版創界還搭載了適時四驅系統和高穩定底盤系統,并提供濕滑、積雪、泥漿、松礫石等駕駛模式,并全系標配運動模式,兼顧駕駛樂趣和通過性。
品質方面更無需擔心,在上汽通用汽車“雙擎出擊”服務政策下,創界全系車型均可享受發動機、變速箱等動力總成主要零部件8年或16萬公里原廠質保服務,以及指定車型可享受每年100G“安吉星車聯應用免費流量”。
王源認為,創界的售價13.99萬-17.99萬元,意味著不到20萬就能到手這款配置齊全、性能良好,還兼具通過性的SUV的頂配版,性價比非常不錯。
創新的設計,精致的內飾,豐富的配置,加上可靠的品質,可以說,創界滿足了新時代年輕人對一款潮流SUV的所有期待。
開上它,能帶你去任何想去的遠方,陪你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