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普通的用戶來說,聲卡一直以來都屬于額外的配置,原因是比起絢麗的畫面,大家對于聲音的要求比較地寬松,只要能夠正常發音就已經足夠,特別是一些中高端的主板,自帶的集成聲卡的音質也是可圈可點,當然隨著消費者對于外設的投入也越來越高,因此一些高端聲卡正逐漸走入大家的眼中。
傳統的聲卡都是基于PCIe通道,想要安裝就需要首先打開機箱,未免步驟繁瑣,隨著USB聲卡的流行,越來越多的高端聲卡都采用了即插即用的方式,這樣既可以帶來出眾的音質體驗,同時也可以隨時插拔,更加方便。
作為音頻領域的領導者,創新就推出了大量的外置聲卡,這些聲卡基于USB連線進行供電,顯得更加簡潔,例如去年創新就推出了X3聲卡,憑借其出色的音質獲得了消費者的好評。而現在創新又推出了X4聲卡,在繼承了X3聲卡出色音質性能的同時又將聲晰飛技術帶入其中,可以說讓這款聲卡更加定制化。
創新X4聲卡的三圍達到了130.5*130.5*40.6mm,與鼠標的高度差不多,在外觀上與創新X3聲卡相差無幾,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似乎看不出兩者的區別,當然反光的SXFI標識顯示這是一款支持創新聲晰飛技術的聲卡。創新X4的中間則是一顆碩大的旋鈕,通過這個旋鈕可以實現多個功能,包括聲音調節以及藍牙連接,同時消費者也可以憑借上面顯示的燈光來查看聲卡的狀態。
操作面板仍然是三顆按鍵,包括分別對應麥克風靜音功能,EQ模式快捷切換以及前后音頻輸出切換鍵,除此之外第三顆按鍵也可以進行SXFI聲晰飛技術的開啟與關閉,聲卡預設了三個EQ模式,包括音樂模式,電影模式和腳步身模式,分別對應白燈,紅燈和藍燈。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啟聲晰飛技術之后,EQ模式是無法切換的。
出色的硬件規格是實現卓越音質的前提,對此創新X4聲卡在硬件參數上也是相當出色,它擁有7.1個獨立/虛擬聲道,能夠提供完整的沉浸式聽覺體驗。此外創新X4聲卡的可以提供114db信噪比的音頻以及最高192KHz/24位高解析度播放效果,實現均衡以及準確的音頻反饋,此外DAC的THD+N(立體聲)僅為0.001%,達到了行業領先的水平。
作為一款發燒級聲卡,創新X4在I/O接口上也是相當地豐富,正面是傳統的3.5mm耳機接口以及麥克風接口,可以實現音頻的輸入與輸出,也是消費者最常使用的接口,而到了后部,創新X4則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接口,除了進行電源與數據傳輸的USB Type-C之外,創新X4也提供了音頻輸入(LINE/OPT IN),光纖S/PDIF輸出(OPT-OUT),而在音頻輸出接口上則支持四個接口,包括FRONT音響前置單元,SIDE音響兩側單元,REAR音響后置單元,C/SUB低音單元。其中光纖S/PDIF輸出主要為PS4、PS5等游戲機打造。
或許有很多消費者看到這么多的音頻輸出口已經不知所措,對于小白來說只要知道Type-C以及前置3.5mm耳機口就行了。其余的連接線大部分都是為音頻發燒友所打造的。
作為一款品質出眾的音頻設備,除了硬件需要給力之外,另外在軟件上也同樣需要相互配合,特別是不同的使用場景需要不同的音頻調校,從而讓創新X4發揮出最出色的性能。過去創新為Blaster聲卡打造了Sound Blaster Command軟件,創新旗下的多款聲卡都是通過這款軟件進行操作,如今創新又推出了CREATIVE軟件,除了整合過去Command所擁有的功能之外,CREATIVE也整合了其他功能,比如說快速開啟SXFI聲晰飛、Scout Mode、CrystalVoice等功能,并且都放置在首頁,用戶可以進行對應功能的快速切換,顯得更加便捷。
通過CREATIVE軟件,你同樣可以針對自己的喜好進行音質的調節,從而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個性化的定制。例如在《CS:GO》、《APEX》等FPS游戲中,需要讓音質更加空曠,從而讓玩家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敵人細微的腳步聲,在游玩像《刺客信條:英靈殿》、《巫師3》等RPG的游戲,則是強化游戲的背景音,進而讓玩家沉浸在虛擬世界之中。不同的類型的音樂對于高低音的要求又有所不同,CREATIVE為用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音質以及均衡器選項,假如你是一名音質的發燒友,那么便可以通過微調獲取最適合你的音效。
與創新X3相比,創新X4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于它支持創新的SXFI也就是聲晰飛技術,創新認為聲波是從四面八方的反射中被耳廓收集后,再傳入耳道,是有深度的。每一個人聽到的聲音,因為個人的臉形、耳形不一,都會不一致。因此想要讓耳朵聆聽到最為沉浸的聲音,那么就需要針對不同的耳朵進行聲音的特別定制。
而聲晰飛就是這樣一套技術,它通過對消費者頭部和耳部的掃描攝取,處理合成并運算出一個頭部方案圖,同時借助一系列的復雜算法和密集運算,配合海量的人工智能數據庫文件,為用戶量身定制了一套獨特音效,此外聲晰飛配置文件可以同步至自己的賬號,從而在不同的創新音頻設備以及平臺中,都能夠使用一套設置文件,十分方便。
通過SXFI聲晰飛技術的體驗,我的確感受到了與默認EQ之間的不同,聲晰飛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沉浸感,通過聲晰飛技術,我感受到的是專門為我打造的聲音,聲場也十分地寬闊。特別是一些大型游戲以及欣賞大片,更是讓我深深地沉浸在其中,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需要說明的是,在開啟聲晰飛之后,EQ就處于關閉狀態,需要關閉聲晰飛技術才可以重新進行設置。
如今遠程會議越來越頻繁,而創新X4也支持SmartComms Kit功能,它可以幫助簡化在線通話過程中的通信方式,例如在電話會議中自動將麥克風靜音和取消靜音,還可以減少電話會議中傳出音頻的靜態背景噪音,讓會議者以及參會者之間的溝通更為順暢。
作為一款面向音樂發燒友的外置聲卡,創新X4能夠提供極其出色的音質,如果說主板內置聲卡帶來的音質分數是70分的話,那么創新X4的音質能夠打到90分,而另外10分則需要用戶不斷地進行調整。當然對于像我一樣的普通用戶來說,即使什么都不設置,通過聲晰飛技術也能獲得卓越的視聽體驗,進而讓我在游戲之中占盡先機,提升了游戲的使用體驗。
打造桌面音頻系統的過程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會和我一樣從一副好耳機開始;慢慢發現主板自帶聲卡的輸出音質并不讓人滿意,又添置上外置聲卡;因為對耳機自帶麥克風的輸入音質不滿意,又加上了獨立的麥克風;最后發現長時間聽耳機不太舒適,再加上一套桌面音箱。于是在2年多的時間里,我也慢慢打造了這一套可以兼顧音質、聲音細節捕捉、各類游戲音效加強,這樣需求的音頻系統。借此機會,也剛好評測一下近期新添置的音箱和聲卡,向大家做個匯報。
先聊聊我自己目前用的這組2.0的創新T60音箱。T60這個型號名,應該就是指這套音箱的峰值功率在60W,比較適合家用或者中小型工作室使用。
音箱自帶的配件也比較豐富,特別是插頭還考慮到了國際旅行。需要的時候,出國旅行、出差也能帶著用。此外,配件還有音頻延長線,AUX音頻連接線,USB-C to USB-C的數據線(連電腦時可以通過創新的軟件“Creative”來控制音箱),以及一個USB接口轉換器(USB-A to USB-C),還是很全面的。
再來看看音箱的外觀,比較小巧的“占地面積”非常適合放在桌面使用,做工細節也很不錯,副音箱自帶連接線,操控按鈕和其他接口都在主音箱上。
作為介于T20和T100之間的中端產品,T60采用的是2個2.75英寸的全頻發聲單元,峰值功率30Wx2。并且比T20多了藍牙連接的功能,音質表現和連接性能都更好。
背面的接口自上而下分別是:耳麥/耳機輸出口,麥克風輸入口,USB-C音頻輸入口(連電腦),3.5mm音頻輸入口,副音箱連接口,電源接口,都有對應的圖示還蠻直觀的。
同時緊湊的造型也比較適合桌面,特別是我目前的配置是雙顯示器,所以希望音箱在音質不錯的前提下盡量小巧一些。
創新還有對應的Windows軟件可以定制音效,如果沒有外置聲卡的話,通過T60音箱上的接口來外接耳機和耳麥玩游戲也很方便。
聲音模式非常豐富,甚至對于不同的游戲都有對應的音效優化,只需要選擇對應的聲音模式即可。我試了CSGO的模式,應該是加強的腳步聲、槍聲,并且優化了隊友人聲的清晰度,調整不大但很有針對性。
當然了,也可以通過軟件里的均衡器自己微調各個頻率的細節參數。
除此之外,軟件也集成了創新的Acoustic Engine功能,簡單來說就是把復雜的參數條件簡化為結果導向的“Crystalizer”、“低音”、“Smart Volume”三個常用調音取向,選項下的說明也很詳細,方便大家按需快速調整。我試了一下三個功能的效果都挺明顯的。
再加上豐富的拓展性,除了連電腦,連接播放器、手機、游戲機也都OK,小巧的外觀下音質不錯,軟件功能也很豐富。日常無論是聽歌看電影,還是放個BGM都很不錯,擺在桌子上顏值也不錯。綜合來說599還是比較值的,供大家參考哈。
如果只是日常聽歌看電影,其實個人覺得這套創新T60音箱已經很夠用了。但如果有比較高的電競需求,或者是內容創作者,需要方便地進行高品質音頻的輸入和輸出的話,再添置一個外置聲卡還是蠻有必要的。
在具體的選擇上,因為創新的軟件一直不錯(畢竟是從臺式機內置聲卡時代的技術積累),加上不少直播up主也是用上一代X3或者這一代X4,本身這個造型也比較緊湊適合放在桌面,所以對比之后我也選了創新X4外置聲卡。全稱是“創新Sound Blaster X4外置聲卡”,也是創新經典Sound Blaster系列產品線的一員。
開箱后可以看到除了聲卡本體,還有一根USB-C to USB-A的數據線和一根光纖信號線。
聲卡本身的造型簡約而有科技感,整體造型是邊長為130mm的正方形。中間的旋鈕是調音用的,靠前的位置有3個功能鍵,分別是用于麥克風開關/切換,模式切換,SXFI聲晰飛功能。具體我們一會兒詳聊。其中聲卡自帶了三種EQ模式,分別是音樂(白色燈效)、電影(紫色燈效)、游戲腳步聲加強(藍色燈效),此外長按模式按鈕,就會進入直接輸出模式(Direct Mode),燈效也會變成橙色。打開聲晰飛功能后,則會關閉EQ功能,燈效也變為綠色,很直觀。
再來看看側面,厚度為40mm,前置接口為麥克風接口和耳機/耳麥接口。
后置接口就非常豐富了,從左到右是:LINE OUT(前置、后置、中置、低音),LINE/OPT IN線性/光纖輸入,OPT-OUT光纖輸出,以及USB-C接口(除了連接電腦,也可以連播放器、功放、NS以及PS4和PS5這樣的游戲機)。
接下來看看實際的使用體驗,用USB數據線連接電腦后,聲卡會自動打開,對應的燈光效果也很直觀。默認的耳機輸出狀態下,音量調整是藍光,旋轉就可以快速增大或者減小音量,按一下就是靜音,操作起來手感非常不錯。
如果連接麥克風,并且打開麥克風輸入后,會變成紅光,調整的是麥克風音量。
同樣在軟件里可以進行深度配置,除了聲晰飛(Super X-Fi)之外,創新的Acoustic Engine,SmartComms Kit,CristalVocie,Scout Mode功能也都有。還能通過均衡器、編碼器、混音器深度微調。當然了,也可以在軟件里切換到“直接播放模式”。
在播放界面,我們還可以配置耳機或者音箱輸出的細節參數。比如X4最大支持推動600歐姆的大耳機,可以在耳機增益選項中根據大家的耳機按需設置。
因為我目前的主力HiFi耳機是舒爾的AONIC 4,不是高阻抗的耳機,所以選擇正常級別的增益即可。音質表現方面,確實也能一耳朵聽出和主板自帶聲卡輸出的區別,解析力更強,動態響應更好,并且毫無底噪。加上X4支持直接輸出模式,在做視頻內容的時候,可以切換過去聽聽原聲的具體表現。
在具體的參數方面,創新X4最高支持24 位/192 kHz解碼,默認值為24 位/48 kHz輸出,信噪比114dB,作為千元級的專業一臺外置聲卡來說,這套參數還是可以的。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在均衡器里進行微調。
或者是Acoustic Engine進行各種有方向的調整,這里也可以看到X4作為專業聲卡會比T60音箱多出不少選項。
在專項功能中,CrystalVoice比較適合網絡會議、網課、直播等等場景,可以去除談話的回聲等等。
Scout Mode則是針對游戲玩家準備的,可以加強腳步聲、人聲、武器打斗聲。當然這個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我玩下來覺得大型單機游戲會比較合適,多人競技游戲的話有時太遠的聲音加強后,反而有可能影響我們對距離的判斷。
直接播放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沒有任何音頻效果,很適合內容制作者來聆聽素材和成片中的原始聲音。
至于大名鼎鼎的聲晰飛功能,會需要我們在手機上先安裝對應的APP,然后掃描自己的頭耳模型,讓聲晰飛對音效進行定制優化。接著在均衡器中選擇對應的模式就OK了。
實測下來,應該說連接耳機的時候,音效的變化還是蠻不錯的。特別是看電影的時候還可以打開虛擬7.1環繞聲,觀影效果非常不錯。
在桌面布局方面,平時T60的副音箱(左聲道音箱)就放在桌面的最左邊,朝向偏向中間。
主音箱就放在右側,朝向同樣偏向中間。
X4聲卡就放在中間顯示器下方的空位,日常連著耳機。
需要的時候再連上麥克風。說到麥克風輸入,X4有語聲檢測技術功能,還有雙向噪音消除技術功能,非常適合做直播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和隊友實時交流情況。實測聲音的清晰度非常不錯(我用的是JOBY的Vlog麥克風+防風“毛衣”),而且X4的音頻輸出可與麥克風輸入同時使用,也是對比上代X3的一個升級。
這樣白天不需要保持安靜,并且對音質沒有特別高的要求的時候,就用T60音箱外放音樂、看電影/視頻或者玩游戲。制作視頻,或者直播玩游戲的時候就切換到X4聲卡上,按需連上麥克風就可以開整,非常高效。通過以上兩種使用模式的組合,也確實可以比較好地兼顧音質、聲音細節捕捉,以及游戲體驗了。
在絕對音質上,創新X4聲卡配合舒爾AONIC 4耳機的音質確實會比T60音箱更好一些。但畢竟價格差距,以及耳機天生的性價比優勢,也讓這個結果不意外。T60的音質和可玩性仍然是同價位上非常不錯的2.0音箱。也正如上面提過的,對于主流用戶來說非常夠用。
如果像我一樣對音質和功能有更高的要求, 希望添置一臺功能全面的千元級桌面外置DAC聲卡的話,創新X4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加入了對麥克風輸入的各項加強功能后,對比上代X3來說用起來更方便。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有類似需求的朋友們有所參考。我是沈少,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