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12日,有網友反映獵聘網無法打開,獵聘APP無法登錄。截至10月14日,仍有網友不斷向獵聘官方微博下反映該情況,而獵聘官方微博未發布相關情況說明,只是在微博內對反映該情況的用戶進行回復,“抱歉,為您帶來了不好的體驗……”并表示正在緊急處理中,感謝用戶的支持與監督。
紅星新聞記者今日聯系到獵聘網客服工作人員,據他表示,由于獵聘正在對部分職位進行整改,同時獵聘APP的內部系統正在更新當中,所以APP暫時無法登錄。
獵聘APP 微博回復相關網友提問 網絡截圖
記者10月14日上午10點通過PC端登錄獵聘官網(www.liepin.com)發現無法打開,顯示“域名解析錯誤”。
隨后記者用手機下載獵聘APP,在“手機號登錄/注冊”頁面,當輸入手機號碼之后點“下一步”并沒有反應,一直停留在該頁面,也沒有進一步其他提示。
記者上午登錄獵聘APP,無法進行相關操作 截圖
上午11點左右,記者再次通過PC端登錄獵聘官網時發現,已經可以登錄,但網址域名顯示為“www.liepin.cn”。
紅星新聞立即聯系了獵聘網,獵聘網客服工作人員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獵聘正在對部分職位進行整改,同時獵聘APP的內部系統正在更新當中,所以APP暫時無法登錄。目前獵聘已開通PC端臨時域名(www.liepin.cn),如果用戶有緊急問題需要處理,建議通過PC端臨時域名登錄辦理。“后臺的技術人員也正在抓緊完善中,應該是很快就會好的。”
訪問獵聘官網,需要輸入臨時域名www.liepin.cn截圖
同時,據工作人員介紹,PC端目前可以使用的臨時域名是今天開通的,而安卓手機客戶端會在下午更新上線。對于獵聘之后是否會發布相關情況說明,客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未收到具體通知,所以無法回答相關信息。
據獵聘官網介紹,獵聘網于2011年上線,是實現企業、獵頭和職業經理人三方互動的中高端人才職業發展平臺。截至2019年2月,獵聘擁有超過4800萬的注冊會員。
紅星新聞記者 陳應鵬 李偉銘
編輯 于曼歌
1月25日,獵聘網官方宣布啟用全新LOGO,由之前的“獵聘網”更名為更加簡潔的“獵聘”,并揭開了品牌戰略升級的神秘面紗,基于立足中高端人群的精英職業發展平臺,獵聘將一如既往的在PC端為職場人打造良好的用戶體驗,更將在移動端為職場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獵聘網于2011年上線,是國內唯一真正實現企業、獵頭和職業經理人三方互動的職業發展平臺。獵聘網始終專注于打造以經理人個人用戶體驗為核心的職業發展平臺,全面顛覆傳統網絡招聘以企業為核心的廣告發布平臺,自上線以來一直是中高端職場人士、優秀企業HR、高級獵頭們青睞的求職招聘品牌。獵聘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走在同行業前列,開發了專注于職業社交和移動招聘求職的APP“獵聘同道”,同時也一如既往的在PC端為職場人打造良好的用戶體驗,通過網站深度改版,打造全行業背景下的跨行業、跨人才細分模式,對IT·互聯網、房產、金融等熱門領域進行深度挖掘,大大提升招聘求職效率。
對于新年的首次新LOGO發布,獵聘網相關負責人稱:“啟用新LOGO是自2016年1月4日獵聘品牌戰略升級后的一個直觀表現,獵聘網化身獵聘,標志著除了在PC端持續優化服務外,獵聘更將注重在移動端為職場人創造更大的價值,幫助職場人更成功;加之獵聘與胡歌的牽手,2016將是獵聘非凡的一年。”
獵聘網從成立至今曾更換過一次域名和LOGO,2014年1月21日,獵聘網創始人兼CEO戴科彬在其微博上宣布獵聘網的域名由lietou.com(獵頭)變更為liepin.com(獵聘),標志著除了服務獵頭行業之外,全面打造職業發展平臺,服務更多的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客戶。可以看到,此次上線全新LOGO后,獵聘網對內對外都改稱“獵聘”,標識的更換之后隨之而來的也將是在產品和品牌方面的新動作,是再一次自我顛覆的開端。業內人士稱,“獵聘網”的稱呼始于PC時代,現在已經不能涵蓋獵聘的所有業務,這次品牌戰略升級首先將品牌概念簡化為“獵聘”,事實上反而豐富了品牌內涵,并預示著2016年獵聘將在移動端全面、徹底發力。
獵聘網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春節過后“跳槽熱”將再次呈現迅猛之勢,獵聘也已經做好準備幫助求職者實現“心愿”;而這時胡歌代言獵聘的廣告也將會登陸全國各大高檔寫字樓、地鐵等處,與都市白領們親密接觸,開啟新年“胡歌+獵聘陪你笑傲職場”的品牌新步伐。獵聘網表示,2016年的戰略目標是更好的服務經理人,為職場人士提供更專業的、全方位的求職與職業發展咨詢服務。
多多打工人
很難想象,一個已經擁有近三十年發展史的互聯網細分賽道,卻還處于急劇的變化中。在線招聘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線招聘的上半場,誕生了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三巨頭,如今坐次已經改變,中華英才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經歷了輝煌上市如今已經黯然退市。
頭部玩家中僅有前程無憂還穩住了市場份額,在線招聘的下半場,拉勾網掀起過一些水花,Boss直聘、獵聘 高調弄潮,而更多新玩家還在涌入。
職場社交軟件“脈脈”早已開通招聘求職功能,近期更是玩出“企業點評”大招,目測要做在線招聘的“美團點評”,攜八卦以令江湖;
今年1月,短視頻平臺“快手”也推出藍領招聘平臺“快招工”;同月58同城將旗下趕集網改為專注招聘市場的“趕集直招”,并主打直播招聘。
在線招聘行業打了這么多年的營銷戰,也依然在進行著。聘多多線上招聘也正在進行中。
剛剛過去的冬奧會,恰逢2022年春招,Boss直聘拿下官方人力資源服務獨家供應商的合作權益。同期,前程無憂在上海、南京、廣州、深圳等各地地鐵站鋪設巨幅廣告。
曾有媒體報道發現,僅北京望京地鐵站就同時存在BOSS直聘、智聯招聘、獵聘、前程無憂和脈脈五家招聘平臺的廣告。
但就在春招如此重要的節點,在線招聘再次出現數據安全問題。近期,據說一名李姓中國男子因某網站上的虛假招工廣告,被網賭集團非法拘留、大劑量抽血,導致生命垂危。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大眾對在線招聘平臺的質疑。在過去數年中,情色交易、傳銷信息曾出現在在線招聘平臺上,甚至有應聘者命喪天津,引發求職者的安全問題關注。
而求職者個人信息被平臺泄露的問題,也屢屢發生。
看起來繁榮的市場里,許多痛點依然存在。2022年,在線招聘何去何從?
一、三十年城頭變幻大王旗
在線招聘經歷了近三十年的發展,最早的網站可以追溯到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三巨頭的時代。
中華英才網成立于1997,由張杰賢創立。
2004年,原華為人力資源負責人張建國,受今日資本徐新邀請,接手中華英才網,在他的帶領下中華英才網擁有最強的銷售團隊和驚人的市場營收,被譽為中國認知度最高的全國性專業網絡招聘企業之一,90%的全球500強企業都使用過中華英才網的服務。
2008年,中華英才網被當時的全球在線招聘巨頭Monster全資收購。
(中華英才網CEO張建國)
兩年后,前程無憂(51JOB)和智聯招聘也相繼成立。
前程無憂的創始人甄榮輝是中國香港人,基于他對人力資源服務的理解,51JOB是從在報紙上刊登招聘小廣告起步,并首先實現上市。
在互聯網時代,前程無憂并沒有一味遵循早期的戰略,往后數年,它從一家傳統報紙招聘的巨頭,成功轉向為網絡招聘。
基于報紙招聘的歷史慣性,51JOB的崗位比較傳統低端,一如后來的58同城。
(前程無憂創始人甄榮輝)
就在前程無憂成立的同年,郭盛創立了智聯招聘。
智聯招聘的業務立足于純粹的互聯網招聘,另外還保持了傳統獵頭業務。
獵頭業務是互聯網企業最受歡迎的服務之一,中華英才網也有強大的獵頭部門,比如本文作者張棟偉,就是該部門介紹進了中華英才網,擔任市場總監。
未來,獵頭業務還將支撐起“獵聘”的成立和發展。
在線招聘這些玩家進入互聯網行業的時間甚至早于BAT,在很長一段時間,在線招聘市場都被這三家占領,它們用大筆的資金,將來自于報紙、招聘會、人才市場的的招聘信息搬到網站上,完成了一個傳統的行業互聯網化。
隨著國內高校擴招,高學歷人才的供應逐漸超出了需求,求職者越來越依靠招聘網站完成就業。
另一邊,基于科技和金融的大發展,B端的企業雇主數量極速上升,買單的金主數量充足。
供需兩旺,短短幾年的發展,玩家長成巨頭、走向上市。
2004年9月,成立僅5年的前程無憂登陸納斯達克,成為首家在美股上市的在線招聘企業,也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第三波上市浪潮中的典型代表。
十年后,智聯招聘也同樣前往納斯達克上市。與此同時,在聚焦綜合招聘的同時,智聯還通過投資布局了社交屬性和專業細分領域。
(智聯招聘創始人郭盛)
但互聯網也是殘酷的,這些老牌巨頭很快也迎來了轉型期。
2009年開始,移動互聯網開始起步,用戶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社交招聘、垂直招聘等新型招聘模式也開始興起,Boss直聘、獵聘等新玩家受到矚目,對老牌巨頭形成挑戰。
一個小插曲是,2010年,智聯招聘爆發高管內斗,原CEO趙鵬出局。
趙鵬離開智聯后其先是創辦以公司點評和招聘為主的看準網,其后又創辦了Boss直聘。
Boss直聘在移動端主打“雙線匹配”,“找工作,要跟老板談!上BOSS直聘”的廣告隨處可見,這種新穎的模式也讓其迎來了資本、市場的關注,趙鵬職業生涯也迎來了“第二春”。
(Boss直聘CEO趙鵬)
另一邊,老牌巨頭的日子也不好過。經歷了復雜而跌宕的發展,中國英才網、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三家老牌巨頭在短暫的輝煌后、新老交替的角逐中,逐漸走向沒落,相繼黯然退市。
2015年5月8日,58同城正式對外宣布收購中華英才網,當時這家曾經的巨頭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多年,陷入長期虧損、多次裁員的境地。
從中國互聯網大局看,外企在本地化都不成功。當中華英才網全資賣身給Monster那一天起,隕落就是宿命。
前程無憂上市后股價一直不溫不火。2021年6月21日,前程宣布將被一個由德弘資本牽頭、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鷗翎投資和前程無憂CEO甄榮輝組成的投資者財團收購,同年,前程無憂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一家私人控股的公司。
股價同樣低迷的智聯招聘,早在2017年便選擇退市私有化。涉足招聘業務的58同城也于2020年完成私有化。自此,我國招聘行業僅余兩家上市公司——Boss直聘、獵聘。
在線招聘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根據前瞻經濟學人報告,2020年,三家頭部公司的市場份額占據了整個在線招聘行業的70%。其中,前程無憂、Boss直聘、獵聘三家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4.2%、18.0%、17.3%。
但這種優勢也許無法保持太久。Boss直聘、獵聘的攻城略地,搶走了老牌巨頭不少用戶和市場。根據前程無憂招股書,自2018年起公司服務的企業逐年減少、營收下滑,同時股價滑落。
同時在線招聘賽道還在出現更多顛覆者。除了以智能招聘系統企業moka為代表的SaaS等新細分領域的崛起,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等其他賽道的玩家,也在瓜分招聘平臺的市場。
(脈脈創始人林凡)
以脈脈為例,盡管其身處職場社交賽道,但其已經籠絡了一大波職場人,B站員工猝死事件、字節跳動員工猝死事件等輿論風波,都是先從脈脈上開始形成。
脈脈上周已開辟了“企業點評”版塊,以“美團點評”的模式搶起了招聘的蛋糕。以職場社交為起點,脈脈也試圖去顛覆招聘行業的格局。
如今在線招聘領域的王座之爭,已經聚焦于Boss直聘、獵聘、脈脈、58招聘等玩家之間,但這個賽道目前還未分出勝負,玩家之間并沒有形成絕對差距、更沒有核心壁壘,格局之間還有不少變數。
聘多多是全新上線的新型招聘平臺,聘多多的愿景是“讓招聘更簡,讓求職更易”,作為首推物聯網AI招聘的創新者,聘多多致力打造新型招聘求職模式,以科技驅動的方式,充當企業個人的信息橋梁。
讓企業真正意義上不花一分錢就可以永久免費招人,讓求職者在柜體10分鐘即可免上門offer、入職到崗,大大縮短了招聘成本和求職周期。
聘多多招聘平臺
二、掙扎于虧損的在線招聘巨頭
在線招聘賽道頭部玩家的模式各有不同。
Boss直聘的特點在于為職場人和Boss之間提供“直聊”渠道,和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一樣,在關注頭部企業的同時,籠絡在招聘上弱勢的中小企業。
“一定不偏袒更付得起錢的人。”Boss直聘創始人趙鵬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平臺要服務更多企業、更多人,“物種繁茂、食物鏈上每一層種類繁多,它的組成多樣化。越這樣,生態系統就越穩定。”
相比之下,獵聘等玩家則更著重于中高端人才市場,為職業經理人、獵頭構建橋梁。
獵聘創始人戴科彬曾在2015年提到,“大家也有過求職的經歷,你要是干得很好,你會投簡歷嗎?壓根不需要,找你的人很多。中國互聯網里,好的技術手里頭有10個offer等著挑,而不是去投簡歷找工作。”可見,戴科彬對高端人才招聘的看重。
(獵聘網創始人戴科彬)
如果和中高端市場對比,中小企業所在的市場無疑更加廣闊,這里聚集了更龐大的需求,但這并不意味著Boss直聘們更容易變現。
在線招聘玩家的變現方式分為to B和toC兩種。通過向企業提供職位發布、簡歷搜索、廣告推廣等服務,平臺也收取各項費用。同樣,求職者為了獲取簡歷曝光度、簡歷模板等服務,也會給平臺支付會員費。
玩家都在試圖籠絡更多優質、活躍的求職者,但這并不妨礙B端一直是在線招聘平臺盈利的主要來源。
盡管前程無憂和獵聘在盈利模式的開發上進行了許多努力,除了在線招聘服務,還有圍繞獵頭、校招、培訓、中低端崗位等各式服務,但結果證明它們的盈利之路還遠未成功,依然嚴重依賴B端。
以獵聘為例,立足于中高端市場,獵聘的利潤率一直高于行業水平,但自2017年以來,獵聘的凈利潤一直徘徊在個位數。根據2021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獵聘第三季度營收6.8億元,經調整經營利潤1.4億元,歸母凈利潤為7472.7萬元。
一直強調“有C才有B”的Boss直聘,盈利模式也嚴重依賴B端的在線招聘服務。
雖然其推出了求職者方面的會員服務,但最新財報顯示,B端企業服務為Boss直聘帶來了99%的收入,其中,中小企業的占比達到了82.6%。
頭部企業愿意為高端人才付出更多成本,中小企業在招聘成本上顯得被動,通常生存年限較短,付費能力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Boss直聘“單條腿”走路,也讓盈利這件事變得更加艱難。根據其上市招股書,2019年、2020年凈虧損分別為5.02億元、9.42億元,累計達14.5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4.68億元、2.85億元。另據其三季度財報,盡管2021年第三季度扭虧為盈,但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為13.04億元,相比2020年同期虧損同比擴大216.5%。
長期的虧損或是“微利”狀態,讓在線招聘玩家急于變現。
Boss直聘更是被曝出“銷售轟炸”事件。2021年年底,據IT時報報道,各個企業的招聘負責人遭到了Boss直聘銷售的電話轟炸,在電話中銷售急于推銷Boss直聘的會員、套餐。其中,一位招聘負責人拒絕辦理套餐后,Boss直聘的銷售竟然連續問他是否要注銷賬戶。
作者張棟偉近年來參與創業,也使用BOSS直聘的服務。一般來說,但凡有個像樣的崗位發布,系統都會提示這是“火熱競聘崗位”,需要企業付費數百元才能發布招聘。
這樣的情況下,一旦有免費的創新發布招聘模式,中小微企業就會大規模的遷移,BOSS直聘就會受到沖擊。
聘多多正是上線在2021年,也是這兩年成長快速的招聘平臺。
經歷了近三十年發展,在線招聘賽道經歷了數次淘汰賽以及新舊更替,從老牌巨頭到新興玩家們,它們始終沒能解決收入模式單一、難以穩定盈利的痛點,這也給它們未來的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三、一次次“血案”背后,在線招聘依然“危險”
難以盈利背后,在線招聘平臺的商業模式存在許多問題。
走過早期粗糲的行業發展期,如今到了更注重技術等核心競爭力的階段。在線招聘的技術體現在如何以智能化的匹配為企業、求職者進行準確地雙線推薦。同時,招聘市場重視信息的真實性,這也考驗玩家的信息審核能力。
越來越多的負面事件,屢屢爆發的數據安全風險,暴露了頭部玩家的技術漏洞。
近期,一名李姓中國男子由于輕信網絡上的虛假招工廣告,被網賭集團圈養充當“血奴”,被多次大劑量抽血,生命垂危。由于中國駐柬埔寨使館網站公告中提及“同城網”,引發輿論與58同城的討論。
雖然58同城表示并未查到該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但輿論還是深度關注58同城、Boss直聘等平臺上經常出現的的虛假信息。
實際上,在線招聘平臺由于信息審核漏洞被推上風口浪尖并不少見。早在2017年,轟動全國的“大學生李文星之死”事件,便直指Boss直聘對于傳銷組織的審核不夠嚴密,對平臺的注冊會員未進行基本的審查。
這些年,在線招聘平臺也推出不少整改措施,包括成立信息質量審核組、欺詐企業黑名單、出臺舉報機制等,進一步加強了審核機制。
但直到如今,輿論的討伐、數次整改也并沒有讓在線招聘的灰色地帶消失。
一方面,招聘平臺上充斥著許多非法信息。2020年11月23日,Boss直聘上被曝存在很多“情色交易”;12月,智聯招聘也被報道存在“皮肉招聘”。
另一方面,求職者投遞的簡歷屢屢被招聘平臺泄露。
2020年11月,據新京報報道,前程無憂上,求職者投遞的簡歷被泄露;同年12月,央視晚間新聞報道,在線招聘成為簡歷泄露的源頭,一份簡歷可賣四塊五;次年315晚會,又有多家招聘軟件因“個人信息泄露”問題被點名;次年7月,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多家企業實施網絡安全審查,BOSS直聘位列其中,不久后便停止了新用戶注冊。
這也讓外界不斷提出質疑,究竟是頭部玩家的技術實力趕不上企業發展的速度,還是為了盈利,賺取更多企業的服務費,頭部玩家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從而造成了“血案”的發生。也許只有當負面事件不再頻繁發生時,質疑聲才會消失。
除了頻頻出現的數據安全問題,另一方面,直到如今,在線招聘玩家依然依賴于燒錢營銷——鋪廣告、換代言人、冠名綜藝等,營銷費用過高已經成為在線招聘行業的通病,這也加劇了玩家的虧損。
為了擺脫虧損,在線招聘玩家也在推出直播、視頻等新型招聘方式。2020年,疫情讓遠程面試的需求激增,這也使得不少在線招聘玩家開始完善無接觸招聘的流程,疫情也讓直播用戶變得更多,在線招聘平臺為了留住更多用戶、賺取更多服務費,不得不求變。。
不過,無接觸面試對人力資源數字化提出更高要求,釘釘、飛書等企業服務平臺以更穩定的視頻技術搶到了這波紅利,在線招聘平臺短時間內需要支付更多成本去搭建服務。
除了把握風口,在線招聘平臺也在努力抓住新一代求職者。Z世代群體成為主流求職者后,對對線上服務水平十分挑剔,也有更多個性化的需求。
此前Boss直聘曾針對年輕人推出“一對一直聊”功能,在營銷推廣上也更偏向于年輕化的定位。
聘多多slogan“年輕人都用的免費直聘神器”,可看出聘多多是針對年輕人推出的平臺。
此外,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一直被認為是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從前程無憂等玩家的宣傳中也可以看到這一點,在招聘業務的基礎上,擴展包括人事代理、員工服務、勞務派遣、靈活用工等多項業務,在線招聘企業才能進一步規模化。
目前前程無憂、獵聘等玩家已經開始加速這種的業務轉型,不過就目前來看,轉型還沒有到可以驗收成果的階段。
尾聲:
招聘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經歷了從傳統的線下招聘,到PC端、移動端的發展軌跡,從中也誕生了不少上市企業。未來,招聘這個剛需市場還將保持較高速度的規模增長,這也意味著玩家們還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比如前文提到的,我的老領導張建國,在中華英才網功成名退以后,又創辦了“人瑞人才”,專注于勞務派遣和靈活用工,已經于2019年上市。
但一次次負面事件過后,每一個發展瓶頸面前,玩家都需要去思考,究竟求職者和企業雇主需要怎樣的在線招聘平臺。
同時,Z世代的崛起將帶來新的招聘風潮,無接觸面試、視頻化的趨勢下也將考驗玩家的技術實力,在線招聘玩家需要不斷迎接新的趨勢、經歷艱難的轉型,繼續升級打怪。
你,用過哪家的招聘服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