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渝夫·天津河東
編輯/桐言·遼寧沈陽
【桐言無忌】
想要獲得成功,路徑不止一條,但最終只能依靠自己,因為實力才是你成功的籌碼。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所謂的關系,關系不是永遠的,就算憑關系爬了上去,如若沒有真本事作為支撐,遲早也會被逐下舞臺。
(九五四)危機四伏
車到哈爾濱,已是凌晨七點多鐘了。其實,凌晨五點半我就醒了過來,等著塔河邊防團政治處宣傳股干事胡兵上車找我。直到我在出站口等了將近十分鐘,胡兵才樂呵呵從人流中擠了出來。
購完下午去密山的車票,便和胡兵到哈爾濱電腦城。他們團政治處組織股王月良股長托他買一臺組裝電腦,限價五千元之內。我們到電腦城轉了一圈,發現價格都很貴,都在五千元以上。當然,我不是當事人,對價格問題并不敏感,讓我倍感難堪的是對電腦的毫不了解。什么主板、硬盤、內存,對我講如聽天書,別人在一起嘮的熱火朝天,我卻不知所以然,全然“電盲”一個。我不僅悲從心中來:我是怎么了?怎么連如此普及的東西也渾然不知?是不是該遭到時代的洪流淘汰了?
下午坐上K611次列車去密山,巧碰密山邊防團到沈陽軍區《前進報》社學習的孫干事。他和胡兵都是小網蟲,大侃網絡知識和網上軼聞。我全然不懂,一句話也插不上。那感覺,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問啥啥不知,可憐得很。(2011年5月12日寫于哈爾濱開往密山的K611次列車上)
(九五五)初到密山
聽說密山,那是四年前。當時,我正在黑龍江省軍區教導隊參加苗子班學習。同班戰友中,有幾個是密山邊防團的,他們沒事時給我宣傳他們的第二故鄉密山,說那地方山青水秀,風光迷人,有森林,有河流,還有美麗的中俄界湖興凱湖。那時我就想,啥時候有機會到新凱湖玩一圈,是不是很美?
機會終于來了。當然,機會本身與旅游觀光無關,而是參加黑龍江省軍區舉辦的新聞報道骨干培訓班。而按照會務組的安排,似乎有一天外出參觀的時間,地點就在興凱湖。據悉,那里住有密山邊防團的一線連隊。想來,夏日的興凱湖應該很美很美。
坐在火車上,我不禁浮想聯翩。
不過我的確沒有料到,這個時節的密山早已山青水綠,和依然處在冬季的大興安嶺相比,這已經是小江南了。同行的胡兵感嘆:“真是兩重天呵。”
車到密山市,密山邊防團接洽的人早已等候在此。坐著大客,便到了山腳下的團部。早早已有人在列隊等候了,還有樂隊,讓我們很不好意思。(2011年5月13日寫于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縣)
(九五六)能力很重要
由黑龍江省軍區與沈陽軍區《前進報》社聯合舉辦的報道骨干培訓班終于開班了。
《前進報》報社社長、一位自稱“新聞戰線上的一名老兵”的李坤大校做了開班動員。李社長結合自己搞報道三十多年來的經歷,談了許多心得,提出了不少希望。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那條“怎樣處理好與編輯搞好關系以便提高寫作能力的關系。”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搞新聞報道,我幾乎失去信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自己不熟識幾名編輯而苦惱。
究其原因,應該是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所謂沒錢沒關系、別想辦大事。事實上,也聽說過不少基層通訊員送禮、編輯發稿的的傳聞。直到有一天,我的一篇稿子在毫無背景和投入的情況下,竟然在《前進報》頭版頭條刊發了。我自然欣喜若狂,對關系確定一切的理念開始心存疑慮。顯然,世道還沒那么黑暗,憑本事吃飯還是主流,這讓人欣慰。
正如李社長說的那樣,基層報道報道員,與報社編輯和記者搞好關系很重要,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新聞敏銳性更加重要,兩者不可偏廢。(2011年5月14日寫于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縣)
天,讓我懷念起在哈爾濱的日子!
沒去哈爾濱,提起哈爾濱,第一印象就會是冷,冰雪大世界,冰雕,太陽島公園,東北虎。
2001年,大概是吧。記不清具體是哪一年了,我應聘到東莞金河田公司。不知怎么就被分配到哈爾濱分公司做銷售。
當時的臥鋪難買,公司買的是一張廣州到哈爾濱的硬坐票。那時年青,提個包就擠上了北上的火車。整整兩天兩夜,經過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遼寧,吉林,終于到了哈爾濱。火車到了東北,車窗外是一望無際的麥田,金燦燦的。麥浪起伏,火車在麥浪中飛弛。第一次去這么遠的地方,第一次看到祖國這么遼闊。心中感慨萬分。
到了哈爾濱火車站,下了車。覺得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冷。當時是9月份,這里比廣州涼快一點。打車到了辦事處。看到幾個湖南老鄉,心中還是有點親切。
我們南方來的都沒帶很厚的衣服,到10月份就要下雪。魏姐帶我去買了保暖的衣服。這里的稱呼,哥啊,姐啊,叫起來很親切,人也很熱情。
這里冬天4點多就天黒了,夏天早上兩點多就天亮了。適應了一段時間才習慣。
家里都有暖氣,比南方過冬要舒服得多。一到家就要脫掉外衣。有個王哥,講話聽起來,就像趙本山似的。我們南方人被北方人潮笑的就是我們的普通話了,他們不用學,北方標準的普通話。不能和北京比,一比他們就帶有點東北味了。我是大舌頭,學不標準。
一放假,我就去哈爾濱有名的地方轉轉。當地人首推的中央大街。漫步在中央大街,體驗下北方風情,在東北餃子王,吃了餐餃子。看到的都是俄羅斯名字的古建筑。索菲亞教堂,看到鴿子飛起,有點外國風情。想當年,到處都是老毛子。現在也有許多俄羅斯美女行走,美少女窄瘦的,苗條漂亮,到了大媽,就是寬胖寬胖。俄羅斯女人變化哪這么大呢!隨后也去了秋林,一個古老的商場,8.點多鐘,外面的行人就很少了,商店也要關門了。不像南方,晚上12點,都是人來人往。
北方人怎么比我們南方人還怕冷。一到冬天,他們就包得嚴嚴實的。零下10幾度,我也不覺得很冷。最冷的零下20多度,出來不帶帽子,頭有點嗡嗡響。當初,嚇唬南方人不能在外撒尿,那是夸張了。我還以為真的要帶要棍子呢。
下雪的日子,外面還像賣菜一樣在賣著冰棒。直接放在地上。(⊙o⊙)哦,北方外面比冰箱還是冷啊,天然的大北冰箱。買的肉菜,直接放在涼臺上就行。
在這里,我學會了滑冰。不是南方的旱冰。我會滑旱冰,學這個滑真冰,還是很快的。穿著冰刀,能慢慢滑行了。
冬天,這里最流行的是泡澡。開始不習慣進去,一進去,一望,全是光溜溜的一片,泡在一個大水池里。后來從東莞來的阿賓,都是穿著短褲在洗澡。習慣了就會喜歡這里的泡澡,還有揚州師傅搓澡。來到南方,就找不到這樣的澡堂了。婁底有公共澡堂,但沒那種感覺,沒有揚州師傅的搓澡,還算是搓澡嗎?不知龍威電子城地下浴室還在嗎?里面的美女還是很漂亮的。
過了五一,天氣慢慢變暖和,但外面還是會看到雪。夏天,白天還是很熱的,但一到晚上就很涼快。避暑的好地方。夏天只有一個月就過去了。
最有印象的就是去看東北虎。人都坐在車里,在虎園里行駛。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看老虎,突然,一只老虎朝著車子跑來,趴在窗口,看著里面的我們。我們此時可以成為了它們的獵物。還好有玻璃窗,它也只能看看。在虎園一路行駛,看到了獅虎,也看到了虎獅。還看到了老虎的標本。最后,花了15元錢,抱著小東北虎合了張影,摸摸它的屁股。
夏天,也去了太陽島。美麗的太陽島,名氣很大,但印象卻是不深。只有到冬天,在太陽島上辦的冰雪大世界,那才是舉世聞名。
也去過龍塔,走過玻璃過道。
龍塔,來源于網洛
哈爾濱的人很熱情,當地的張經理,他們都說我們倆有點像,以為是我哥。春節帶著我去了胡哥,王哥家拜年。電腦城的同輩本地人,都叫我梁哥,梁哥。
當時我才20出頭啊,太親熱了點。慢慢地我也習慣了他們的叫法,姐啊,哥啊,老鐵啊。
有名的哈爾濱啤酒,我也是能喝幾瓶的。白加啤,也被他們搞醉過一次。大碗的菜,大碗的酒,身體也吃胖了一圈。
呆了差不多兩年,過了兩個春節,我就回到了南方。
留在哈爾濱的湖南老鄉,小奉和我們的陳姐結婚了,在哈落地生根。
印象中的老王哥,戴著一頂假發,老當益壯,50多歲找了個老伴,據說一晚還能大戰幾回。
山東來的孫哥,兒子據說大學畢業了。
我們的宋姐到了南京,兒子都會打醬油了。
四川來的劉勇,已回四川。在微信中還能見到他的身影。
東莞的阿賓,也回到了厚街,曾經在厚街見過一面,說要請我莞式服務一回。
還有,還有,還有……..
哈爾濱同事們聚餐
人生有許多偶然,茫茫人海中,能偶見都是緣份。
哈爾濱的哥們姐們老鐵們,你們還好嗎?
例:穩扎穩打,互通有無的連鎖精英
劉老板在哈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有一家生意火爆的單店。由于他經營娛樂音響設備多年,所以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聲譽。2009年年初,他決定授資再開一家連鎮商店。對于這個決定,朋友們有的支持有的反對。支持者認為開一家分店有利于拓展業務,反對者則也不是不想讓劉老板開分店,而是認為應該多開幾家
劉老板聽取了周國同伴的意見,然后又咨詢了相關管理專家,最后決定在哈爾濱市另一個主商業街和電腦城各開一家分店。因為他認為這兩個分店所處的商業環境都非常好,客流多,交易量大。之所以比計劃的多開了一家,是因為他認為只有足夠的分店數量,才能獲得足夠的利、搶占足夠多的市場份額。
連鎖店開起來后,劉老板又想了好幾種管理機制,努力把幾家店“串聯”了起來。比如,他為幾家店制訂了統一的裝修風格,給員工配備了統的制服,進行統一的訓練;他制訂了會員卡制度,同一張會員卡可在所有分店使用,且享受保修、打折服務;他要求各個分店的貨品互相流通盡量做到不壓貨;他還要求幾個分店有選擇地分期進行促餅活動,在店慶黃金周進行統一打折促鋪;他還要求各個分店有側重地進行鋪貨,比如兩家商業街店主營高檔設備,電腦城店貨品則相對較全…
一次,一名年輕的大學生在電腦城店挑選了一款音響。可遺憾的是電腦城店僅有一臺樣機了。于是電腦域店店長馬上與其他店聯系,在最短時間從其他店調表了貨路供大學生挑選。大學生滿意極了。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快。劉老板的店就聲名遠播了。現在,劉老板又計劃在哈爾濱周圍進行“商引資引加盟店。他相信,自己的連鎖店會越開越大!
劉老板的多店管理致富秘訣在哪里?就是兩點:“多”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