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多大尺寸怎么看?
可以通過開始按鈕看,接下來跟著小明一起操作。
·方法一:打開電腦的開始按鈕,點擊它,再點擊設置。來到了Windows設置頁面,點擊系統,找到屏幕選項,點擊它。這里可以看到顯示器分辨率是1920*1080,這個就是顯示器的大小。
·方法二:在英偉達界面找,點擊英偉達控制面板,點擊它,這里就可以看到分辨率的大小了,1920乘1080就是電腦的尺寸。
謝謝大家,關注小明,學習更多知識。
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為啥?我覺得一張圖就能說明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全民都開啟了在線學習模式。雖然近期全國各地大中小學校已經或即將迎來開學,但遠程學習這種方式或將在未來成為各階段學生朋友們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
對于很多家庭來說猝不及防。尤其是對于一些沒有電腦,而只能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等便攜設備來給孩子用的家庭來說更是如此。這些設備屏幕尺寸較小,孩子往往需要離得很近因此給孩子帶來了影響。
而相對于這些小尺寸設備來說,筆記本電腦、一體電腦等設備因為擁有更大的屏幕,再配合專業的書桌椅,就能夠有效減輕這些負擔,從而給孩子提供更為健康的學習環境。這不僅僅能夠幫助孩子保持身體健康,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進而讓家長也更加輕松。
在實際的遠程學習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孩子或者老師都會遇到一些痛點,這些痛點其實并沒有什么太過困難的解決辦法,只需換臺設備就能輕松解決。
首先就是所使用設備的硬件系統的穩定性和兼容性。高效、穩定的系統環境可以幫助孩子或者老師在遠程學習中獲得更高效的體驗,會保證課程的連續性,不至于為一些故障耽誤太多時間。
其次就是此前所說的因疲勞而造成對健康的影響。以視力為例,其實影響孩子視力的罪魁禍首不是屏幕本身,相對于屏幕素質這種因素來說,距離和時間才是影響孩子視力的根本原因,而且距離是根本中的根本。孩子遠程學習往往需要連續上比較長時間的課,這段時間如果是連續近距離觀看屏幕的話,對于孩子視力健康的影響會非常大,所以與其考慮屏幕素質是不是足夠好,不如考慮屏幕尺寸是不是足夠大。正確的坐姿、合適的距離,配合適度的調節,才能有效保障孩子的視力健康。而頸椎、腰椎或其它健康問題同樣如此。
【移動便攜就選筆記本電腦】
其整體外觀給人的第一觀感非常出色,全金屬質感,加上簡約干練的金屬風設計能夠給用戶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增強版擁有三種配置,分別搭載了i5-10210U處理器和酷睿i7-10510U處理器,均搭載8GB內存,最低配版本為256GB固態硬盤,中配和高配版均為512GB固態硬盤。
對于學生朋友來說,既具備不錯的硬件性能,同時又有著較高的顏值和不錯的便攜性,無論是遠程學習,還是未來升入大學作為學習電腦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即便是遠赴外地上學,其良好的便攜性也能滿足遠程攜帶需求。
接下來這款可謂是近年來PC廠商尋求向年輕人群體擴展的成功案例之一。該系列以年輕化的設計語言,同時邀請當紅明星TFBoys成員做代言,迅速網羅了一群新生代年輕用戶群體,而且其本身就是定位年輕人、學生群體的筆記本電腦。
本次推薦的惠普星14進階版的“進階”二字體現在全面十代酷睿處理器,主力熱賣機型聚焦于i5-1035G1機型,并且還配有512GB SSD以及MX250獨立顯卡,不僅能夠滿足日常的學習需求,還可以勝任一些輕度的影音娛樂需求。
DELL是目前十代酷睿家族中頗具看點的一款產品,其時尚靚麗的外觀吸引了不少用戶的關注。對于學生朋友來說,14英寸機型非常適合在宿舍使用,不占地方的同時還能帶來足夠好的視覺體驗,同時這款機器采用了三邊窄邊框設計,機身更加小巧。
此外,這款機器整體采用了金屬材質打造,擁有時尚感極強的ICE銀/綠/紫三種配色。而且這款機器在接口配置上也十分豐富,提供了包括標準HDMI、USB TYPE-A等在內的多種實用接口。
推薦機型搭載i5-10210U處理器、8GB內存、1TB SSD以及MX250獨立顯卡,而且還可以通過Fn+T快捷鍵開啟疾速模式,使得硬件性能潛力發揮更加出色。
新品發售以來,涌現出不少神機。而近期,市場上最受用戶關注的一款神機莫過于Acer新蜂鳥3。以10nm Ice Lake處理器、Wi-Fi 6、Thunderbolt 3+3:2 2K分辨率顯示屏,迅速走紅業界。它集超高的性價比,以及目前筆記本電腦最為熱門的功能于一身。
本次推薦機型為Acer新蜂鳥3頂配版,搭載i7-1065G7處理器、16GB LPDDR4X 3200MHz內存、1TB NVMe PCIe 3.0×4固態硬盤以及Iris Plus核芯顯卡。
此外,Acer新蜂鳥3還是目前少有的通過英認證的主流價位產品,足見其綜合素質之高。
性能方面,i7-1065G7處理器采用10nm制程工藝,擁有四核心八線程,基礎頻率1.3GHz、最大睿頻3.9GHz,三級緩存8MB。實測Cinebench R15多核成績605cb、單核成績177cb。可以非常高效的幫助學生朋友完成學業任務。
·聯想ThinkBook 14
作為聯想旗下全新PC品牌,ThinkBook 14是一款年輕范兒十足的時尚輕薄本,擁有鎂鋁合金機身、CNC一體成型工藝,源自于“肩檐”和“書脊”的設計靈感,視覺上更為簡約、時尚。在機身邊緣,ThinkBook 14s以“肩檐”為靈感,采用了楔形邊角設計,楔形邊角設計方便用戶單手拿起機身,開合屏幕的時候也更加方便。
ThinkBook 14迅速進行了硬件升級。推薦機型搭載了i5-10210U處理器、8GB內存、512GB傲騰增強型SSD,并且搭載2GB顯存獨立顯卡。
【居家大屏就選一體電腦】
使用電腦的廠商其實無非就是移動和非移動。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在外地讀書,那么選擇筆記本電腦比較合適。放假的時候帶回家,所有資料都隨著機器走,不耽誤事情。如果沒有攜帶需求,那么不如選擇屏幕更大、視覺體驗更好的一體電腦。
一體電腦雖然性能不如臺式機、便攜性不如筆記本,但它的優勢就在于簡單易用,配合無線鍵鼠的話,只需要一根電源線就能使用了,無需考慮外接屏幕。尤其是對于主要致力于學習的學生朋友來說,一體電腦的硬件配置足夠滿足日常學習需求了。
那么近期有哪些值得選購的一體電腦呢?
·戴爾靈越AIO 5491
目前來看,一體電腦主流尺寸包括21.5英寸、23.8英寸和27英寸。其實27英寸是最合適的尺寸,不過相應的價格也高不少,而且不少同學的學習桌其實面積都不大,擺放23.8英寸的一體電腦會比較合適。
戴爾靈越AIO 5491系列配有十代酷睿i5-10210U處理器、8GB內存、256GB SSD+1TB HDD,同時配有2GB顯存獨立顯卡,雙硬盤既可以滿足系統、軟件的運行速度需求,也可以滿足文件的大容量存儲需求。
從外觀設計上來看,戴爾靈越AIO 5491系列設計簡約時尚,尤其是其屏幕邊框采用三邊2mm微邊框設計,使得屏占比高達驚人的96%,整體觀感非常舒適。而且由于屏幕尺寸夠大, 所以非常適合學生們遠程上課使用,保持健康的坐姿、距離屏幕1米以上也能輕松看清老師所講的內容。
·聯想AIO 520C
AIO 520C最大的特點是設計簡約,尤其是其機體支架設計非常獨特,簡約造型之下帶來足夠穩定的機體支撐,而且整體外觀時尚美觀,是近幾年來非常具有辨識度的一個系列。
聯想AIO 520C此前都是以入門級配置為主,本次即將開賣的新品升級了i5-10210U處理器,搭載16GB內存、512GB SSD,同時它還有高配酷睿i7-10710U處理器版本可選。
這款機器在設計上也非常有特點,同樣是2mm微邊框設計,此外它還支持低藍光模式,可以有效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
此外,這款機器一大亮點設計是采用了可拆卸硬盤倉設計,用戶可以方便的從機身上把硬盤倉拔出來,對硬盤進行擴容,這一點對于設計類專業的學生用戶來說非常實用,大容量的視頻、PSD文件都可以完全存儲留檔了。
·結語
全面控制的背景之下,相信各位同學們在不久之后就會重新回歸校園了。這一段時間的遠程學習對于大家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但是使用不同設備進行遠程學習的朋友最終的收獲可能都不一樣。
在即將迎來新學期之際,以及高三學生面臨這高考重任之際,如果有計劃選購一臺電腦的話,不妨想想自己現在和未來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尤其是鐵了心想要去外地讀書的朋友,輕便一些的電腦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們在選擇顯示器時會面臨很多的顯示器參數,設計方面:色域覆蓋、色彩模式、色準、色差、色深、分辨率、對比度、亮度均勻度、接口、支架表現、可視角度等;游戲方面:尺寸、分辨率、刷新率、對比度、HDR表現、防撕裂技術等;面對如此多的各類參數,我們該如何選擇我們心儀的顯示器設備,本文分別從尺寸、寬高比、分辨率、面板種類、直曲屏、刷新率、響應時間、G-Sync和FreeSync、色域、色準、色深、HDR十二個參數進行了參數的講解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到想對顯示器做初步了解和選購的用戶,整體篇幅比較長,大家也可以直接跳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位置閱讀查看,話不多說,開始正文。
一、尺寸
顯示器的尺寸指的是屏幕的對角線長度,單位:英寸,1 英寸=2.54 厘米
市面顯示器常見尺寸如下:
23英寸以下,除了特殊需求,一般選購的很少
24英寸左右(23.8/24/24.5),目前的1080P熱門尺寸
27英寸左右(27/28),2K熱門尺寸
30英寸(普遍為帶魚屏)
32英寸左右(31.5/32),4K熱門尺寸
34英寸(普遍為帶魚屏)
二、寬高比
目前市面主流寬高比16:9,基本上所有尺寸的顯示器寬高比都是此類。我們熟知的數字電視分辨率標準:高清1280*720,全高清1920*1080,也都是這個比例。
另一類的帶魚屏超寬屏寬高比一般主流在21:9,適合用來看寬屏電影,玩游戲。
帶魚屏優點:
1、玩游戲視野廣,對部分游戲有物力外掛之稱,這個玩游戲的都懂。
2、一屏多用,分屏模式,可以做到一心二用,在實際使用中體驗非常好。
3、觀看電影非常爽,觀看寬屏電影資源,相當于迷你影院了。
缺點:
1、人的視角是有限的,這就導致部分場景使用中,因帶魚屏比較寬,人的頭部和眼睛需要持續左右晃動,尤其是部分游戲,長時間會比較累。
2、對不支持帶魚屏的游戲和電影,屏幕兩側會出現黑邊,目前支持帶魚屏寬屏電影資源相對較少。
3、帶魚屏的分辨率要求較高,價格相對較高。
當然隨著帶魚屏的熱度不斷上升,本著沒有最寬,只有更寬的原則,帶魚屏還有32:9的尺寸,當然體驗更好,價格也更貴。
三?、 分辨率
顯示器的分辨率指的是在橫向和縱向有多少個像素點。像素點是屏幕顯像的最基本單位,在相同的尺寸內分辨率越大,像素點密度越高,畫面呈現出來就越細膩。
目前市場上主流顯示器的分辨率如下:
16:9的顯示器分辨率:1920*1080、2K:2560*1440、4K:3840*2160
21:9的顯示器(帶魚屏)分辨率:2560*1080、3440*1440、5120*2160
當然,合適的分辨率搭配合適的尺寸,才能獲得良好的體驗,具體搭配建議如下:
16:9寬高比
1920*1080分辨率建議買24寸左右
2K:2560*1440分辨率建議購買24-27寸,27寸為佳
4K:3840*2160分辨率建議購買27-31.5寸,31.5寸為佳
21:9帶魚屏
2560*1080分辨率建議買29寸
3440*1440分辨率市面上基本都是34寸
5120*2160分辨率市面上為34寸和40寸,根據個人喜好購買
因分辨率個人感官影響比較大,有人就是想要24寸的4K顯示器,所以具體還是要看個人喜好選購。
四:面板種類
目前市場上面板種類主要是LCD面板,根據其技術細節不同簡單分為三種IPS、VA、TN。
IPS面板:
IPS面板的色彩表現是最好的,色彩的呈現范圍和還原度都非常優秀,廣視角、可視角度很大,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不會產生色偏,對比度一般,響應速度一開始是中等,自從LG的nanoIPS面板和友達的Fast-IPS面板問世后,相應速度提升很多,目前中高端電競顯示器已經開始普及快速IPS面板。但是因IPS屏幕需要更多的背光燈來提高亮度,控制不好就會產生漏光問題,這個也是現在IPS屏的通病。
優缺點總結如下:
優點:色彩的呈現范圍和還原度都非常優秀,廣視角、可視角度大,側看無色偏,響應速度較高。
缺點:漏光是IPS屏的通病。
VA面板
VA屏屬于軟屏,最大的有點就是對比度高,但是在色彩表現上不如IPS,可視角度也是略遜于IPS,響應時間是這三種中最差的,玩游戲的時候,特別是FPS類游戲,可能會出現拖影問題,影響游戲體驗,即使現在三星的顯示器在極快的響應時間情況下,也會出現拖影的現象存在。優缺點總結如下:
優點:對比度高,廣視角、可視角度略差于IPS,色彩表現不如IPS。
缺點:響應時間最差
TN面板
TN屏的最大優點就是響應速度最快,即使現在也是很多FPS競技游戲玩家的首選,但是在其他方面,就完全放飛自我了,色彩表現差,可視角度糟糕,稍微偏一點看,顏色就會出現失真。優缺點總結如下:
優點:響應速度最快
缺點:色彩表現最差,可視角度糟糕
以上所說的優缺點都是在同等價位上進行的優缺點對比。結合各面板的特性,對應的適應人群總結如下:
IPS屏
適合:辦公人群,影音人群,所有類型單機游戲玩家,所有類型網游玩家,專業需求人群
VA屏
適合:辦公人群,影音人群
勉強適合:單機游戲玩家、ARPG網游玩家、MOBA網游玩家
不合適:FPS網游玩家、專業需求人群
TN屏
適合:重度FPS電競玩家、職業FPS電競玩家
不適合:除了適合的,都不建議
五:直曲屏
曲面屏帶有略微彎曲的弧度,相比較直面屏能夠給人更好的環繞式觀感,更有沉浸式感覺,
目前市面中低端的曲面屏都是VA屏,這也是因為VA屏是軟屏,比較適合曲面屏。
曲面屏的常見曲率有1000R,1500R,1800R,超過1800R的也有,比如3000R、4000R,但是弧度太小了,還不如買個直面屏。其中1000R的意思就是沿著顯示器的弧度把這個圓補齊,最終會形成一個半徑為1米的圓,1500R最終會形成一個半徑為1.5米的圓,1800R最終會形成一個半徑為1.8米的圓,也就是說曲率越小,包圍感和沉浸感越強。
需要注意的是曲面屏不適合專業人群,如果對于曲面屏沒有概念的,建議找實體店先體驗一下,再決定是否購買。
六?、 刷新率
刷新率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幀率,幀率就是我們常說FPS,指的是每一秒幀數量,單位是幀/每秒,幀率越大,每秒包含的靜態圖像就越多,所組成的動態畫面就越流暢。
刷新率指的是顯示器每秒能刷到的幀數,單位是赫茲(HZ),60HZ的刷新率就是每1/60秒刷新一張靜態畫面,所以顯卡每秒可以產生多少幀數,就是幀率,顯示器每秒能播放出來的幀數就是刷新率,所以顯示器的刷新率越高,所能承載的幀率就越高,幀率越高,畫面就越流暢,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刷新率有60HZ,75HZ,100HZ,120HZ,144HZ,155HZ,165HZ,200HZ,240HZ,360HZ。60HZ和70HZ顯示器屬于常規顯示器的刷新率,其他的都屬于高刷顯示器,我們在選購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實際需求進行選購,專業人士對高刷新率需求不大,游戲玩家尤其是FPS類競技類游戲高刷肯定是首要的,一般144HZ起步,當然,不同人對于刷新率的敏感性不一樣,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體驗進行選購,所以,預算是第一位,如果可以拋開預算,那跟著感覺走就行了。
七?、 響應時間
上面我們說的刷新率是指刷新一副靜態畫面所需要的時間,響應時間是指,這幅靜態畫面上,每一個像素點在切換顏色時所需要的時間,簡單理解,刷新率是面,響應時間是點。
響應時間分為黑白響應時間和灰階響應時間GTG。
黑白響應時間指的是像素點在純黑和純白的兩個極端之間的轉換時間。
灰階響應時間指的是從一個中間顏色到另一個中間顏色的轉換時間。比如灰變藍,藍變紅等。
平時我們在玩游戲或者看電影時,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各種彩色之間來回變換的,如果灰階響應時間不夠快,我們在玩游戲時就會出現拖影現象,影響游戲體驗,目前市場上高刷屏宣傳的1MS灰階響應,0.5MS灰階響應,甚至更低的灰階響應時間,基本上都是在玩文字游戲,都是采用作弊的方式自檢測試出來的,不具備參考價值,一般來說TN高刷屏可以做到實際3MS的灰階響應時間已經非常優秀了,IPS高刷屏能做到實際5MS的灰階響應時間已經非常好了,響應時間這個參數,對于普通用戶優先級不是很大,一般只要是高刷顯示器,響應時間都能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如果是重度或者職業FPS游戲玩家需要重視響應時間這個參數,響應時間越快越好。?
八?、 G-Sync和FreeSync
G- Sync和FreeSync簡單來說是針對幀數和刷新率的一種平衡兩者關系達到防撕裂效果的技術,我們在玩游戲的時候有時會遇到畫面撕裂的情況,為啥會出現畫面撕裂的情況,首先要從顯示器的刷新原理來說,簡單來說,一臺60HZ的顯示器,顯卡把畫好的幀傳遞給顯示器,顯示器在接收到顯卡的靜態畫面后,并不是一瞬間就把整個畫面直接呈現到顯示器上,而是從上到下一行一行的像素把這個靜態畫面畫出來,這是就會產生問題,顯示器的刷新頻率是不變的,一臺60HZ的顯示器,固定每1/60秒能把這個靜態畫面顯示完,但是在玩游戲的時候,顯卡輸出的幀率他是不斷變化的,場景復雜的時候,輸出就慢點,場景簡單的時候,輸出就快點,所以當顯卡的輸出幀率高于顯示的刷新率時,就會發生畫面撕裂,比如,顯示器在刷新顯卡給的第一個靜態畫面,剛刷新了1/3的畫面,顯卡就把第二幅靜態畫面畫好了,然后強塞給顯示器第二幅靜態畫面,這是顯示器就只能放棄第一個靜態畫面,從1/3處開始畫第二幅靜態畫面,但是當顯示到2/3畫面時,顯卡第三幅又強塞過來,顯示器就只能放棄第二幅,開始顯示第三幅,這樣最終就顯示出來了一張畫面由3個不同靜態畫面組成的畫面撕裂現象。
當游戲幀率低于刷新率的時候,也會發生畫面撕裂,當顯示器把顯卡第一幅畫完的時候,顯卡第二幅還沒有出來,那顯示器沒事干,就只能再重復刷新第一幅畫面,但是當第一幅畫面二次刷新到一半的時候,顯卡第二幅畫面出來了,并強塞給了顯示器,那顯示器就只能放棄第一幅畫面,從剛才顯示的位置繼續顯示第二幅畫面,這樣也會形成畫面撕裂,也就是說,只要是幀率和顯示器的刷新頻率有差異,就會出現畫面撕裂,幀率和刷新率差距越小,畫面撕裂越輕微,幀率和刷新率差距越大,畫面撕裂越嚴重,為了解決畫面撕裂的問題,垂直同步技術就應運而生了,垂直同步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讓顯示器給顯卡發號施令,強制顯卡輸出幀率和顯示器刷新率同步,也就是說,顯卡必須等顯示器畫完了,再給顯示器第二幅畫面,不接受強塞的情況。不管顯卡幀率是高是低,都要憋著等顯示器一副畫面畫好后才能輸出第二幀。這樣看上去就解決了畫面撕裂的問題,但是雖然解決了畫面撕裂的問題,卻導致了畫面延遲,單機游戲還好,對于FPS競技游戲玩家對這種延遲時候受不了的,寧愿頂著畫面撕裂,也不會選擇垂直同步。所以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一方面顯示器不斷推出高刷顯示器,以解決畫面延遲問題,另外一方面,顯卡也在不斷更新,2014年英偉達發布了G-Sync技術,顯示器廠商想要加入G-Sync大家庭,需要向英偉達購買獨家的G-Sync芯片,加裝在顯示器上,并且接受英偉達的嚴格認證,2015年AMD跟著發布了FreeSync技術,直接免費而且不需要額外加裝任何芯片,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更是直接吧FreeSync納入了DP接口標準,這就使得FreeSync以低門檻低標準受大部分廠商認證,畢竟免費的。這兩種技術都能夠解決當前游戲幀率低于顯示器刷新率時產生的撕裂現象,并且不增加延遲,解決的方法都是基于VRR(variable refresh rate)可變刷新率,讓顯卡命令顯示器,讓顯示器的刷新率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顯卡的命令更改顯示器的實時刷新率,在顯示器最高刷新率內進行變換。這兩種技術都是解決顯卡幀率低于顯示器刷新率時產生的撕裂問題,當幀率高于顯示器的刷新率如何解決,一般有三種解決方式,第一種,給游戲鎖幀,鎖到比刷新率低一點,比如144HZ顯示器鎖到142HZ,第二種,購買更高刷新率的顯示器,第三種,無視撕裂問題,繼續玩。
G-Sync和FreeSync各自分為三檔,G-Sync分為G-Sync終極版、G-Sync版、G-Sync兼容版,G-Sync終極版采用出色的G-Sync模塊,經過了無偽影驗證,300+的嚴格認證訓練,栩栩如生的HDR。
G-Sync版采用G-Sync模塊,經過了無偽影驗證,300+的嚴格認證訓練,栩栩如生的HDR。
G-Sync兼容版無G-Sync模塊,經過了無偽影驗證,兼容FreeSync。
FreeSync分為FreeSync基礎版、FreeSync高級版、FreeSync高級專業版。
FreeSync基礎版標準:無撕裂、低屏閃、低延遲。
FreeSync高級版標準:無撕裂、低屏閃、低延遲、至少120HZ刷新率、至少1920*1080的分辨率、具FreeSync高級專業版備低功率補償功能。
FreeSync高級專業版標準:無撕裂、低屏閃、低延遲、至少120HZ刷新率、至少1920*1080的分辨率、具FreeSync高級專業版備低功率補償功能、支持HDR效果、支持HDR游戲、通過DisplayHDR400色彩認證、HDR和SDR下低延遲特性。
總結來說,G-Sync技術就是需要經過英偉達的嚴格認證,保障樂產品的質量和效果,但是增加了顯示器成本,其中G-Sync終極版的價格就遠遠超過了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范圍。FreeSync是門檻低、成本低,價格親民,但是因為門檻低,所以也會造成魚龍混雜,具體在選擇顯示器時是否需要帶Sync功能顯示,還是要看預算和游戲幀數,比如ARPG游戲、戰略游戲、卡牌游戲,幀數可以穩定在顯示器刷新率附近,也就沒必要非要買帶Sync顯示,如果經常玩FPS游戲,幀率要求高并且和顯示器刷新率差距大,可以買帶Sync改善游戲體驗。
九?、 色域
色域也叫色彩空間,就是顯示器所能呈現的色彩范圍,目前主要的色域宣傳主要是1996年發布的sRGB色域標準,也是目前電腦和互聯網的通用標準,現在我們看到的幾乎所有網頁、圖片、視頻都是基于sRGB色域標準
近幾年興起的DCI-P3,與sRGB相比加強了紅色和綠色的覆蓋范圍,有美國的數字電影倡導聯盟定義,由電影電視工程學會于2010年發布,主要為數字電影領域準備的。
最后是Adobe RGB色域標準,印刷采用的是CMYK四色,為了解決sRGB與CMYK之間轉化不暢的問題,Adobe公司于1998年開發了自己專屬的Adobe RGB色域標準,一直沿用至今。
色域標準還有其他的一些標準,這里就不多說了,我們在選購顯示器時,會遇到有宣傳120%sRGB這是什么意思呢,這里面說的就是色域容積,而不是色域覆蓋,如果120%sRGB色域覆蓋是90%sRGB,因為我們都知道目前網絡顯示行都是基于sRGB色域標準,這樣即使色域容積再高,但是色域覆蓋低,也會造成色彩失真的負面影響,另外,如果顯示器沒有進行出廠校色的,那顯示器最終的顯示效果也會出現無法準確顯示想要表達的色彩,導致色彩失真。所以在選擇顯示器參數是,一定要注意是色域容積還是色域覆蓋,目前很多顯示器宣傳的都是100%以上的sRGB,給人一種色彩豐富的錯覺和誤導,所以我們在選擇顯示器色域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是色域覆蓋。
適應人群:
普通用戶(看電視、辦公、玩游戲)優先追求sRGB的色域覆蓋,再談其他的色域覆蓋。
設計從業者(平面設計、網頁涉及、視頻剪輯)至少95%以上的sRGB色域覆蓋,99%更好
印刷從業者(書刊雜志印刷、影視后期調色)選擇至少95%以上的Adobe RGB色域覆蓋的顯示器,99%更好
電影發燒友(觀看4K HDR數字電影)選擇至少95%以上的DCI-P3色域覆蓋顯示器
十?、 色準
色準是衡量顯示器色彩準確度的重要指標,用ΔE表示,ΔE越小,色彩越準,顯示器因為面板特性,背光亮度等原因,是無法100%的保障色彩的準確度,所以除了選擇優秀的面板以外,出廠校色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顯示器沒有進行出廠校色,當在想要頂端紅色的時候,最終可能顯示的是頂端紅色附近的顏色,這樣就導致了色彩不準確,如果進行了出廠校色,最終顯示的顏色就會更加接近想要的顏色顯示
一般平均ΔE<1的顯示器,可以說是頂尖的色準,一般都是超高端的專業顯示器
平均ΔE<2的顯示器,色準非常優秀,部分高端顯示器應有的水平
ΔE<3的顯示器,色準優秀,適合專業需求人群(平面設計、網頁設計、視頻剪輯)
ΔE超過3的顯示器,商家們也就不會把這個數值寫出來了,什么原因都懂得。
十一?、 色深
色域代表的是色彩范圍,色深代表的就是有多少種層次把色彩范圍表現出來,目前主流的色彩范圍有6bit、8bit、10bit,
6bit就是2的6次方,也就是64,這樣RGB三原色分別都有64個色階,最終可以組合成262144種色階,簡稱26萬色
8bit就是2的8次方,也就是256,這樣RGB三原色分別都有256個色階,最終可以組合成16777216種色階,簡稱1600萬色
10bit就是2的10次方,也就是1024,這樣RGB三原色分別都有1024個色階,最終可以組合成1073741824種色階,簡稱10.7億色
總結就是bit值越大,色彩層次越豐富,色彩的過度就越平滑,目前8bit的面板就能達到比較優秀的色彩過渡體驗,10bit面板都是專業人士追求的東西了。
除了6bit、8bit、10bit,目前市面上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靠FRC技術的抖動面板,6抖8和8抖10,就是通過抖動技術,比如6bit想要顯示一個它不具備的顏色,它會在想要的顏色前后兩種顏色中來回橫跳,最終達到想要顯示的顏色展示,通過這種技術,可以實現把26萬色哆嗦成1600萬色,6抖8的面板可以做到很接近原生8bit的面板
總結一下,目前市面上6bit已經基本淘汰了,我們正常從6抖8開始選擇,根據自己的預算,去選擇6抖8<8bit<8抖10<10bit。
十二?、 HDR認證
有很多人都喜歡看HDR電影,現在的很多游戲也有HDR功能,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制定了DisplayHDR認證,目前DisplayHDR共分為5個等級:
DisplayHDR400:
HDR的第一個真正切入點真正的8BIT圖像質量全局調光提高動態對比度峰值亮度為400cd/m2色域和對比度的最低要求超過SDR
DisplayHDR500:
分區背光HDR,適用于更薄、更低成本與更低功耗的手提電腦與顯示器高對比度,500cd/m的峰值亮度與DisplayHDR600和DisplayHDR 1000級別相關的相同色域、黑電平和位深度要求 包括局部調光(分區背光)需要10BIT圖像處理
DisplayHDR600:
針對專業/發燒友級筆記本電腦和高性能顯示器真正的高對比度HDR 顯著的鏡面高光,峰值亮度600cd/m2--是常規顯示器亮度的兩倍全屏閃光條件可以渲染出逼真的游戲與電影特效,實時對比度與分區背光與已經改進的DisplayHDR400相比色域明顯增加要求10BIT圖像處理
DisplayHDR"1000:
針對專業級/發燒友級/內容創作者的PC顯示器高級鏡面高光優秀的分區背光高對比度HDR,峰值亮度為1000cd/m2全屏閃光條件可以渲染出逼真的游戲與電影特效,超長持續時間高性能是內容創作的理想之選與DisplayHDR600相比局部調光使對比度提高了2倍與DisplayHDR400相比色域明顯增加,需要10BIT圖像處理
DisplayHDR1400:
專業內容創作者的PC顯示器高級鏡面高光優秀的分區背光高對比度HDR
,峰值亮度為1400cd/m2全屏閃光條件可以渲染出逼真的游戲與電影特效,前所未有的持續時間高性能是內容創作的理想之選與DisplayHDR1000相比動態對比度高3.5倍超越當前所有其它DisplayHDR的色域(95%DCI-P3)
總之級別越高,HDR效果越高,對顯示器要求也越嚴格,HDR400和HDR500因為標準比較寬松,所以說作為賣點來說并不是很有誘惑力,而且HDR效果也不是很好,HDR600才算是有還不錯的HDR體驗,如果想要非常好的HDR體驗,那么建議從HDR1000開始,不過價格上就不太美麗了,所以除非是對HDR特別追求的用戶,可以關注這個HDR認證,其他普通用戶了解下就行。
當然最終還是看用戶的預算,在自己的預算范圍里,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顯示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