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OPPO R5評測:注重手感的機身回頂部

    【PConline 評測】薄是一種美,薄是一種感覺,薄是一種追求,薄是一種科技,薄是一種實力。從功能機時代開始,大家對纖薄手機就有一種天真的向往,從2012年6.65mm的Finder開始,OPPO一直在厚度上有著一種執著,而今天的主角OPPO R5,憑借4.85mm的機身厚度再次表現出一種美,在薄、美觀和性能之間,OPPO R5是怎樣拿捏到平衡點的呢?下面我們一起解讀R5的科技之美。

    OPPO R5圖片評測論壇報價網購實價

    首先我們來看看R5的詳細配置,從下面的配置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此次R5采用的是高通64位八核處理器—驍龍615,而GPU則是熟悉的Adreno 405,內存組合為2GB RAM+16GB ROM,不支持外部存儲拓展。屏幕采用的是5.2英寸的分辨率為1080p的AMOLED屏幕,其他詳細信息請參照下面詳細配置表。

    CPU高通驍龍615(MSN8939) 1.5GHz 八核處理器
    GPUAdreno 405
    RAM2GB LPDDR3
    ROM16GB 最不支持TF擴展
    屏幕5.2英寸AMOLED屏幕 1920×1080分辨率 423PPI
    攝像頭1300萬像素索尼IMX214 CMOS F/2.0高顯色指數LED補光燈
    操作系統

    Color OS 2.0基于Android 4.4.4

    SIM卡類型Micro SIM
    電池2000mAh(不可拆卸) 新一代閃充
    網絡制式TD-LTE/TD-SCDMA/WCDMA/GSM/(其中FDD-LTE和WCDMA漫游可用)
    尺寸重量74.5mm×148.9mm×4.85mm155g
    特色功能新一代VOOC閃充、冰巢散熱、微弧中框
    價格2999元(11月底開放購買)

    注重手感的金屬機身

    在Android手機陣營中,OPPO算是搶先推出纖薄手機的一員。2012年當部分國產廠商還在靠裝載原生Android系統悶聲發財時,OPPO憑借6.65mm的Finder打出纖薄手機概念,曾一度在國產手機之中占據不錯關注度。時隔兩年,OPPO憑借4.85mm的R5,再次問鼎目前上市發售的纖薄手機榜首。從整體上來看,除了加入當前主流的金屬中框工藝,OPPO R5少卻了Finder當年薄而不耐看的凜冽銳氣,握感也得到提升,讓纖薄的光環不僅僅只在數字上華麗彰顯。

    OPPO R5機身尺寸為148.9×74.5×4.85mm,從正面上看手機較為修長,與上一代的Finder相比,OPPO R5從外到內都彰顯金屬氣息,在4.85mm的纖薄厚度中張揚著屬于自家的至美工藝。

    OPPO R5的金屬基因,則體現在其對不銹鋼金屬的極致運用。在機身中部,OPPO采用了不銹鋼中框,較高的強度不僅在導熱性方面有所凸顯,也有效防止機身磕碰,微弧的機身倒角,有效抵消了手機磕碰時對屏幕的擠壓力。

    此外,OPPO R5的不銹鋼中框,令整機上手起來少了普通金屬中框手機的割手通病。OPPO宣稱在金屬中框上超過10000次打磨,并在中框上部加入切面工藝,讓金屬材質手機中框也擁有親膚質感。

    而采用CNC定制切割刀打磨而出的微弧中框,除了在機身四角締造出屬于OPPO手機的至美觀感,在持握方面,也貼合人體手掌虎口弧度,締造出手機外框中潤滑的金屬觸感,讓用戶在手握時不至于被金屬倒角擠壓掌心,在單手觸控屏幕時擁有較好的握感和自在的觸感。相信這是除了在厚度方面,OPPO R5相比Finder,在體驗方面所下的功夫。

    在金屬中框上架設的天線系統也在機身底部和頂部遵從對稱美學,讓金屬機身好用又好看。

    OPPO R5金屬科技感遵從表里如一的理念。據OPPO官方資料講述,為了讓手機在纖薄厚度中保持剛強之身,R5機身也采用了不銹鋼一體骨架,硬度達到普通鋁合金的5倍(關于機身拆解,可留意PConline手機頻道近期《拆解狂》)。R5背部采用超薄涂料,厚度是普通涂料的三分之一,與一體骨架和不銹鋼中框一起鑄就出OPPO R5的堅硬機身。

    要將手機壓縮到4.85mm的厚度,在機身布板方面,也需特別定制。在R5內部,采用了C型骨架布局,并進行了7個拉開筋和5個加強筋的高強度加工工藝處理,讓零部件在纖薄的機身中得到較高的穩定性和抗壓性。

    值得一提的是,OPPO R5還將揚聲器與聽筒進行高度集成,利用軟件算法自動識別聽筒模式和揚聲器模式,在實際體驗過程中,并不會因為切換不同模式而造成音效輸出的遲滯。

    為了做到4.85mm上的極致工藝,R5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對纖薄厚度的妥協。首先在3.5mm耳機接口上,由于零部件布局走線等原因,R5犧牲了對3.5mm的耳機孔的內置,不讓3.5mm的耳機孔口徑影響不銹鋼中款的規整性,從而破壞R5的纖薄美感。所以用戶想要在R5上用耳機聆聽音樂,需采用外接線接駁普通耳機才得以實現。

    另外,背部攝像頭在平放時也有一定的凸起現象,除了對水平儀功能會造成一定影響,在觀感方面,也會留有一絲瑕疵。但一個手機從設計到定模到量產,需要考量的因素實在太多,我們不能單從主觀角度出發,去抹殺一個手機的存在。

    從以上來看,OPPO對纖薄手機的打造,將手感體驗上升到第一層級,所以才會有一定的妥協之處。無論是不銹鋼金屬中框的打造,還是倒角上采用的微弧工藝,再到機身內部定制的一體化骨架,都保障了機身在纖薄厚度下的手感和硬度。而針對其凸起的鏡頭和取消3.5mm耳機孔的槽點,也只有靜觀其市場反應,來告訴我們其存在是否合理。

    2OPPO R5評測:AMOLED+Color OS回頂部

    1080p全高清AMOLED屏幕

    AMOLED屏幕在業界一直都是爭吵的對象,色彩驚艷、顏色飽和度高、省電、自發光等優點是TFT LCD背光模組所不完全具備的,不過事物都是兩面性的,這樣的優勢也就會造成一些問題,例如偏色會比IPS要嚴重一點,Pentile排列也與其他的屏幕也有所不同,由于它是自發光的,所以會出現屏幕壽命較短的問題。

    現在的AMOLED屏幕相較之前進行了眾多優化,現在AMOLED屏幕能夠達到2K級別,偏色情況有所緩解,Pentile排列方式也進行了優化處理,此外AMOLED屏幕自發光特性使它不需要背光模組,那么厚度方面則相較于其他面板更有優勢。

    從上面兩張樣張我們可以看到,屏幕色彩還原都比較到位,屏幕中蘋果顏色艷麗,色彩飽和度也比較高。OPPO R5采用的是全高清屏幕,這使得它在整體顯示效果上顯得更加細膩,相較于其他的超薄手機而言,屏幕這方面,OPPO R5優勢比較明顯。

    Color OS 2.0系統:

    OPPO全系采用的是自主研發的Color OS系統,到了現階段,Color OS已經升級到2.0了,Color OS 2.0是基于Android 4.4.4系統進行開發的,2.0版本依舊采用擬物化風格,圖標設計顯得生動活潑。雖說現在主流都是采用扁平化設計,但是筆者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像Color OS以及錘子系統的擬物化風格,誰好誰壞取決于個人的喜好。

    Color OS系統色彩以及系統圖標整體給人感覺是比較清新的。系統中還整合一些插件在其中,例如下圖中唱片式的音樂播放器,有著復古風格,像是黑膠唱片一樣能夠進行播放。

    Color OS中長按Home鍵則會顯示出卡片式的程序后臺,你可以向下滑動鎖定一個程序,也可以向上滑動后臺停止該程序,此外Color OS 2.0最大的改變就是單手操作方案,從屏幕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向中部滑動可以呼出一個小屏幕,能夠方便用戶單手操作。

    Color OS堅持使用擬物化的設計,這也是OPPO與其他手機的一大差異,堅持自己的方向,為之努力。Color OS的成長也是可見的,相信在之后的發展中,Color OS能夠做到更好。

    3OPPO R5評測:1300萬像素相機回頂部

    1300萬像素+PI2.0原畫引擎

    OPPO R5雖然擁有超薄的機身,不過在拍照方面并沒有作出妥協,至少軟硬結合上有著豐富配置。R5采用索尼IMX 214 CMOS,1300萬像素,來自德國施耐德鏡頭,搭載PI2.0的原畫引擎。

    OPPO R5采用1300萬像素攝像頭

    升級到Color OS 2.0后,PI 2.0的原話引擎不但在硬件上有提升,而在軟件上也有改進。可以看到R5已經把各種拍照效果和功能做成插件,方便用戶添加和減少。整體拍照界面簡潔了,仍然容易上手。

    Pure IMAGE 2.0+獨家原畫引擎

    原畫引擎1.0就已經實現了多重優化,這次升級為2.0+,相機功能更加強大。打開相機后,按下快門前,就可以悄無聲息的替你智能的完成了白平衡設置、亮度調節、自動對焦、人臉識別等多個動作,告別煩瑣設置就能拍出一張好照片。

    OPPO還對一百多種生活常見色彩進行了專業的調校,在還原真實場景的基礎上,加入了OPPO對于美的理解。不管是綠葉,還是鮮花,或是絢麗的夜景,OPPO都能夠“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另外,OPPO N3超清畫質模式從原先的5000萬像素提升到6400萬像素,具備強悍的細節保留能力。

    接下來我們直接看看樣張的效果:(可點擊查看大圖

    從樣張效果來看,R5樣張的畫面純凈度不錯,細節表現比較到位。在PI 2.0的系統幫助下,拍照顯得輕松,成像速度快,出片成功率高,弱光環境下噪點不多。此外其寬容度也是值得稱贊,顏色偏向真實,少了一些濃妝艷抹。

    4OPPO R5評測:跑分+特色+總結回頂部

    64位八核處理器

    OPPO R5搭載的是驍龍615的64位八核處理器,整體性能在超薄手機中是數一數二的,配上2GB RAM,能夠保證手機更加流暢的運行,此次我們使用安兔兔以及魯大師對性能進行測試,雖說跑分不是唯一的標準,但我們也能夠從跑分中看出手機整體硬件水平屬于哪個層次。

    從跑分結果來看,這次的OPPO R5在安兔兔中跑出了24614分的成績,與很多旗艦機相比,成績并不突出。此外,在魯大師中跑分結果是27316分,排在702名,雖然跑分成績不算突出,但是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系統流暢度還是相當不錯的,畢竟手機性能不僅僅靠硬件堆砌出來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跑分結果并不是代表著所有東西,程序的打開速度以及系統流暢度是大家更為關心的事兒,今天由于時間關系,我們未能給大家演示出系統以及一些常用應用的測試,但是筆者可以告訴大家,OPPO R5在日常使用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實用的創新

    1.新一代VOOC閃充

    對于熟悉OPPO的朋友而言,VOOC閃充肯定不會陌生,上一代VOOC閃充解決手機充電速度慢的問題,至于其原理,請參照《VOOC閃充與高通Quick Charge2.0技術介紹》,筆者就不在這里贅述了,上代VOOC閃充也存在一定問題。其一,充電器與數據線是連接在一起,不能夠分開的;其二,體積過大造成不好攜帶,而新一代的VOOC閃充體積更小,并且充電器與數據線能夠實現分離,更加方便實用。

    2.冰巢散熱

    冰巢散熱也是OPPO獨家研發的散熱方式,大部分手機采用石墨層散熱,而冰巢散熱對這種方式進行了優化,冰巢散熱是在在芯片和石墨之間添加一種類液態的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平常是固態,待芯片發熱加大的時候,其便會吸收熱量變成液態,金屬傳導熱能力是比較強的,當固態金屬吸收熱量變成液態時,這能夠更快傳導出手機內部的熱量,從而提高熱傳遞效率。

    筆者使用OPPO R5進行測試,將手機音量調到適中,進行十分鐘的視頻,對比了看視頻之前與看視頻之后的兩次溫度,結果表明,溫度只是升高了2度多,從而可以發現,冰巢散熱相對于其他散熱方式而言,效果更好。

    OPPO在創新方面做的很好,很實用的為用戶解決了一些問題,對于冰巢散熱以及VOOC閃充,筆者個人認為,是國產手機廠商屬于相當贊的創新。

    總結

    OPPO R5再一次刷新智能手機的厚度,4.85mm確實讓人印象深刻,凸起的攝像頭則稍顯遺憾。拋開這些,極致的薄能夠帶給大家對OPPO工藝設計的贊嘆,但這并不是用戶購買手機的剛需。OPPO在自己發展上有著明確的方向,作為消費者而言,OPPO R5是否能夠真正的吸引到用戶則有待市場的考驗了。

    從推出首款全畫幅微單相機EOS R開始,佳能的相機業務戰略上做出了重大調整,高端全畫幅相機將從接近飽和的單反市場逐步過度到微單市場。不過這個過度階段不可能一蹴而就,EOS R和EOS RP兩款產品只是佳能在全幅微單上的小試牛刀,真正的硬核級高端全幅微單才在最近發布的EOS R5上剛剛亮相。

    EOS R5發布時不少佳能用戶都感慨仿佛是一臺全幅微單版的5D2,而5D2的亮相開啟了佳能在全幅單反市場的全盛時代,那么同樣命名數字帶有5的R5能否讓佳能在全幅微單市場上迎來新的輝煌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這款相機,看看它究竟能為微單市場帶來多大的影響力。

    專業做工設計,手感操控一流

    還是老樣子,先從機身外觀說起,機身頂部看來EOS R5延續了EOS R的設計思路,相機開關鍵獨立在左側位置,機身頂部右側的鍵位布局與EOS R完全一樣,相機模式的切換依舊由MODE鍵來調節。

    方形的肩屏也能讓攝影師在觀看拍攝參數時更加便利,這也是佳能高端相機的標配設計,昏暗的環境下還可點亮肩屏亮燈了解相機的參數信息。

    相較于機身頂部,機身背面的變化反倒是尤為顯著,此前備受爭議的觸控條設計終于去掉了,而且換上了高端相機才配有的搖桿按鈕,這個操控的舒適感立馬就體現出來了,無論是切換對焦點亦或是調節菜單,習慣通過物理按鍵調節設置的用戶會很快就能上手操控,十分方便。

    右下角的上下左右方向鍵也換成了佳能旗艦單反上常見的轉盤設計,鋁鎂合金的機身材質耐用扎實,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得不說EOS R5在不少地方都能看到佳能5系單反的影子。

    支持的外接接口也相當齊全,Type-C充電接口、mini HDMI輸出接口、麥克風接口,耳機監聽接口和閃光同步接口均位于相機的機身左側。大家需要注意一點的是mini HDMI的數據線在使用時比較脆弱容易斷裂,盡量注意一下。

    快門線的接口放在了機身的正面右下角區域,景深預覽按鈕也變大了不少,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和EOS R一樣的是卸下鏡頭還能看到相機電源關閉時快門簾也關閉了起來,這樣也能有效防止CMOS沾上灰塵,這個設計相當的貼心,再也不怕小光圈拍攝時出現異常的小黑點了。

    機身右側為CFexpress + SD雙卡槽設計,至此佳能的微單相機上也終于用上了雙卡槽方案,有了雙卡槽方案意味著什么相信不少攝影工作者都是非常清楚的。不過B型CFexpress存儲卡提供了更高的讀寫性能,比如雷克沙的B型CFexpress存儲卡,在支持PCI Express? Gen3和NVMe協議下,讀取速度達到了1750MB/s,是目前所有生產CFexpress產品中讀取速度最高的產品,寫入速度也可實現1000MB/s。作為新一代高端影像存儲卡,CFexpress以超高效性及穩定性備受攝影師青睞。但這類存儲卡的售價相當昂貴,所以一定要認準行業優質品牌的產品,雷克沙的B型CFexpress存儲卡已經通過了主流相機品牌(包括佳能)的官方適配認證,用于佳能EOS R5中,不需要升級固件即可使用。因而這次測試也用上了其128GB的存儲卡進行測試。當然這兩張存儲卡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視頻功能方面,之后在視頻功能的環節上會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兩種存儲卡的使用差異。

    機身正前方手柄旁邊的景深預覽按鈕面積增大了不少,相比旗艦單反的操控體驗都有著較大的提升,而且EOS R5的手柄很厚實,人體工學設計十分到位,讓人單手握持相機時抓力穩固,不會讓一些手大的用戶有小拇指沒地方握的情況發生。

    電池艙蓋位于機身底部的右側區域,電池本身也升級為LP-E6NH,電池容量達到2130mAh,顯然要比前一代LP-E6N的1865mAh電池容量更大,實時取景模式下可拍攝320張照片,而且由于現在充電寶的普及,其實許多微單都已經可以通過充電寶來提升自己的續航能力。不過可惜的是EOS R5依舊只支持帶有C To C的PD快充功能,這也就讓許多不支持C口PD快充的充電寶無用武之地了。而且EOS R5只有在關機狀態下才能實現移動PD快充,想通過充電寶來讓EOS R5實現邊充邊用的可能性還是不要指望了,實在較為擔心相機續航表現的話,還是盡可能的合理利用拍攝的碎片時間關機進行充電吧。

    觸控側翻屏依舊是佳能的傳統優勢項目,不僅收納時能保護屏幕免于刮傷,側翻自拍視頻時也能在熱靴上安裝槍型麥克風,進行高低角度的縱向拍攝時,側翻屏構圖的便利實用程度大家有目共睹,這不近期友商推出的一款新機屏幕也開始采用了這樣的設計,而且屏幕素質的觀感也相當的到位,拿來給小姐姐看拍攝的照片都信心滿滿。

    高速連拍高畫質,對焦迅速兼有防抖加持

    看完外觀,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這款相機的內在,我們先來聊聊拍照部分,EOS R5搭載的是一顆4500萬像素的前罩式圖像傳感器,盡管是一款高像素CMOS,但佳能EOS R5的連拍性能上依然沒有妥協,12FPS的機械快門與20FPS的電子快門高速連拍讓大家都知道R5的連拍性能一點都不虛,事實也確實如此。

    由于機身像素達到了4500萬,因此在快門機震方面也要做相應的調整,佳能在EOS R5的機械快門聲音體驗上相當的出色,清脆利落聽感相當舒適,電子快門更是能實現20FPS的高速連拍,在靜音快門模式下更是能安靜拍攝不對他人產生影響干擾。而且EOS R5還加入了機身防抖功能,在搭載IS防抖鏡頭時最高可提供8檔的防抖效果,這時只需要開啟鏡頭上的防抖開關,機身與鏡頭的聯動防抖就將自動啟動工作,而要是搭載的鏡頭沒有防抖功能的話,在機身設置內的圖像穩定器設置中打開機身防抖功能也能讓即4500萬像素的圖片下在慢快門下拍攝出穩定的畫面,噴泉這張圖更是通過手持慢快門拍攝出了細如奶絲的流水,這在以前用單反相機時可是要上腳架才能實現的。

    佳能EOS R5 + RF24-105mm f/4 L IS拍攝(1/6s快門,RAW轉JPG)


    佳能EOS R5 + RF24-105mm f/4 L IS拍攝(1/6s快門,RAW轉JPG)

    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是目前佳能高端相機的一大核心競爭力,但凡用過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的佳能相機的朋友都對相機的自動追焦功能贊不絕口,而這次EOS R5的對焦又有了顯著提升,人眼的眼部追焦功能表現相當可靠。


    EOS R5人眼追焦高速連拍效果


    而且通過佳能全新的DIGIC X處理器和EOS iTR AF X(智能追蹤與識別自動對焦)技術,EOS R5還實現了動物的檢測追蹤功能。對于鏟屎官們來說,只要在EOS R5的眼部追焦功能上選擇動物設置后,主人拍攝它們的時候要更加方便了。打鳥時也能輕松對焦。

    動物眼部追焦功能的加入讓EOS R5能夠更加方便的拍攝寵物了,而在機械快門下每秒12張高速連拍的特性讓其作為一款打鳥設備也成為了可能,于是拿起EOS R5轉接小白兔來測試了一下它的打鳥性能,捕捉高速飛行的小鳥也有著不錯的出片率,使用定點自動對焦功能還能清晰的對焦對上籠子里的小動物,看一下這些打鳥樣張,是不是相當令人滿意了呢。


    照片畫質相信也是不少用戶相當關注的焦點,作為一款前罩式CMOS的高像素微單,它的畫質效果表現究竟如何呢?這邊就為大家做一下EOS R5的簡略測試,來看看EOS R5的低感純凈度和高感噪點是否令人滿意。

    從圖中可以看到EOS R5在ISO 1600以下時畫質表現都相當不錯,ISO 6400開始出現明顯的彩色噪點,勉強可用,想用更高的高感基本就只能縮圖降噪使用了,這個畫質表現在當下的全畫幅高像素相機上達到了主流梯隊。

    還有一個功能簡單提一下,在拍照時如啟用HDR PQ拍攝功能的話,會以HEIF格式記錄照片,該格式相比JPG圖片格式擁有更高的動態范圍,而且佳能還支持通過相機將HEIF格式轉換成JPG,只是目前轉換格式只能單張選擇,不能批量轉換有些麻煩,希望后續佳能推出固件支持一下批量導出,一張張選擇還是效率較低了。

    圖像傳感器的動態范圍也是許多用戶現在關注的焦點,當然這個指標更大的意義在于拍攝照片時要是欠曝或過曝的話,能否通過后期軟件的調節來找回更多的高光或陰影細節。因此我們還做了一下欠曝3檔曝光的測試,來看看欠曝三檔再用Lightroom調節拉回后能恢復多少細節呢。相對來說過曝嚴重比起欠曝更難恢復內容細節,這邊也測試了一下過曝2檔的照片,來看看與原畫質的差距表現如何吧。實際測試表明,在ISO100下欠曝3檔提亮能恢復不少暗部細節,曝光提亮后噪點也以白色噪點為主,沒有發現明顯的彩色噪點。而過曝兩檔后期調整后細節還原上表現出色,就是圖像的白平衡會有較大影響。總的來說,EOS R5的CMOS在動態范圍上相較于以前的單反相機還是有著明顯的進步,RAW文件的后期空間相當充足。

    超規格視頻功能,超采升格RAW格式應有盡有

    這次EOS R5能夠受到那么多人的關注度,其性能爆表的視頻表現是不能不提的,在PAL制式下,此前EOS R只能錄制4K25P的規格和720P100P的慢動作升格,現在EOS R5直接干到了8K分辨率,要玩升格還有4K100P。8K不僅有RAW,還有超采樣為4K,不需要8K視頻還能超采成4K高畫質視頻使用,可以說這次佳能是將我們想要得視頻規格一次性給到位了,而且我們還沒迫切需求的8K視頻錄制佳能也給了,這樣的升級真的是把牙膏管都擠爆了。

    當然視頻性能是給足了,不過高規格的視頻性能對存儲卡的要求可不低哦,8K RAW,4K100P,普通8K和4K50P以上的ALL-I編碼視頻都只能通過CFexpress存儲卡才能進行拍攝,雖說EOS R5的SD插槽支持UHS-II格式,但8K視頻和4K高幀率都只能錄制IPB編碼的格式了。這點大家需要注意一下,想要體驗高規格視頻性能的話,CFexpress存儲卡預算是不能省下來的,8K RAW視頻為CRM文件格式,可通過佳能官方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或最新版本的達芬奇軟件進行視頻后期處理,容量消耗確實相當的大,僅僅錄制5分鐘的8K RAW視頻就已經消耗了90多GB的容量,家中電腦硬盤存儲容量不大的用戶建議慎用。

    順便這里也簡要敘述一下ALL-I和IPB編碼的區分,ALL-I屬于幀內壓縮,只針對每一幀圖像來進行壓縮編碼,而IPB屬于幀間壓縮,是一種針對視頻幀與幀之間有關系的部分進行壓縮編碼。大體上流行的說法就是ALL-I編碼原始數據保留更加完整,但相對IPB編碼容量較大,而IPB編碼的視頻容量相對更小,但不少幀的原始數據不完整,因而需要通過插值運算進行解碼,概括起來就是ALL-I幀內壓縮在專業相機的視頻拍攝上更適合快速運動的視頻拍攝,并且相比IPB編碼更適合后期編輯,而IPB由于比較節省存儲空間的優勢,更多的應用在訪談或風景畫面的視頻拍攝。

    不過在佳能發布EOS R5后,這款相機最大的關注點卻是在機身發熱上,誠然EOS R5的視頻性能在微單相機上無出其右了,不過要是由于機身發熱的原因而導致相機不能繼續正常工作就有些難受了,雖然佳能對于這個問題也發布了官方公告,但還是有不少朋友擔心過熱問題,這邊也做了一下相機的過熱測試,在錄制8K25P的視頻時,機身16分鐘左右出現了過熱警告,并且在錄制19分鐘后停止錄像。而在4K50P的視頻格式下,持續錄制29分鐘后出現過熱警告,錄制33分鐘左右停止錄制。這個測試表現總體上與佳能官宣的表現大致相當,考慮到大部分用戶在拍攝視頻時并不會需要高強度持續的錄制超高規格性能,只要你合理的進行視頻拍攝,過熱問題還是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而且EOS R5還支持外接錄機進行外錄,使用外錄的話就不再過于擔心相機的過熱問題了。

    視頻上佳能不僅下了猛料,而且還補足了之前的短板,一是在拍攝4K視頻時不再像EOS R那樣有1.7倍的畫面裁切了,現在是真4K模式了。二是機身防抖不僅拍照有用,由于機身防抖的存在使得手持相機拍攝視頻時畫面也更加穩定,如需要更穩定的畫面時還能通過視頻的數字防抖功能實現更穩定的畫面,果凍效應方面EOS R5控制的也相當不錯,比起EOS R有著顯著的進步,4K100P的升格相比EOS R的720P100P也是跳躍式發展了,不過還是那句話4K100P的升格消耗存儲卡的容量也相當的快,如要使用建議使用128GB以上的存儲卡。

    但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說,個人覺得8K視頻的實際用處顯然并沒有4K和1080P的用處大,電腦性能較為一般的用戶剪輯8K視頻和高幀率4K是相當痛苦的,不通過代理剪輯的話電腦運行卡頓是必然的,而且存儲卡的容量消耗也相當感人,建議普通用戶還是平時以拍攝4K25P和1080p50p的規格為主,對于目前在線視頻平臺上傳投稿夠用,而且也不用擔心相機的過熱問題。

    如果想要一定的視頻后期空間,但又不想使用消耗存儲容量大的8K RAW視頻,佳能還為我們提供了Canon-log功能,通過Luts調色預設,我們也能調節出畫面質感相當不錯的視頻作品,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Canon-log錄制4視頻時,佳能的視頻編碼是H.265格式。

    由于目前許多在線視頻平臺并不能很好的展現8K畫質,即便是支持4K視頻的平臺也有碼率限制,但是通過下面3組視頻轉換的GIF動圖還是能夠明顯感知到EOS R5的視頻對焦性能和防抖表現都十分出色。想要體驗8K或4K高規格視頻的話,還是自己體驗更有發言權。

    佳能EOS R5 + EF70-200mm f/2.8 L IS II手持拍攝


    佳能EOS R5 + EF70-200mm f/2.8 L IS II手持拍攝


    佳能EOS R5 + RF24-2105mm f/4 L IS手持拍攝

    總結

    優異的圖像畫質,強悍的視頻性能,對于這樣一臺拍照與視頻兩者兼顧的全能微單相機來說,你還奢求什么呢?可以說今年發布的EOS R5是佳能的誠意之作,如果現在你是佳能單反相機的用戶,不妨考慮一下將EOS R5做為你的新攝影干活利器,雙卡槽高速連拍以及高規格的視頻拍攝能讓它為你完成任何任務。而如果你預算充足,想要拍照和視頻雙修且對畫質有高要求的話,EOS R5也是值得你考慮得器材,搭配上雷克沙的B型CFexpress存儲卡更可大大提升相機使用體驗。至于EOS R5能否延續佳能5D2時代的輝煌,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拍照與視頻兼修的EOS R5一定會熱賣,它在未來微單市場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你將會在婚紗攝影、視頻工作室,各種展會活動或觀光的游客中見到它的身影。

    EOS R 5其它照片樣張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