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熱愛表達的你#
Geekom是一個以生產高性能產品而聞名的迷你電腦品牌,它再次為普通臺式電腦打造了另一款替代品。因此,令人好奇的是,我們團隊拿到了這款搭載第11代英特爾酷睿i7芯片組的最新Geekom型號——Geekcom Mini IT11。具體來說,它配備了i7-11390H處理器,以及32GB內存和1TB固態硬盤的出色組合。
首先,和Geekom的其他機型一樣,Mini IT11采用了類似智能手機的包裝結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電腦本身。雖然我們已經對Geekom的機型在各種游戲場景中的表現有所了解,但我可以說,這真是一款名副其實的便攜式游戲機,可以輕松放入背包,甚至夾克口袋中。
繼續開箱,在電腦的下方是一些配件,包括一個支持寬輸入的電源適配器、一根HDMI線,以及一個VESA支架,可以輕松地將電腦隱藏在標準顯示器的背面。
總的來說,包裝內的配件清單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足夠好了。至少我們可以確認,無需購買額外的配件,就可以輕松設置和使用這款電腦。
Mini IT11具有典型的外觀,呈現為一個小巧的長方形盒子。它幾乎和我的手掌一樣大,感覺緊湊但堅固。在端口方面,它配備了三個10Gbps的USB-A端口和兩個20Gbps的USB4端口。這令人驚喜,因為它看起來很像與實用的擴展塢集成在一起,這對于一款便攜式電腦來說是非常值得稱贊的。
不僅如此,Mini IT11的側面還設有一個SD卡插槽。
因此,我可以說,它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傳統臺式電腦的標準。
和它的同系列產品一樣,這款電腦可以非常輕松地進行拆卸,并且具有一個非常堅固的金屬框架來固定主板。這里有一個小細節,每個端口的上方都有一層泡沫來保護端口,正如我在之前的評測中所說,mini it系列電腦可以毫無顧慮地隨身攜帶。
這也是我喜歡它的原因,市場上很多迷你電腦產品往往喜歡炫耀一些花哨且無用的賣點,它們總是看起來有點廉價和浮夸,而Geekom則愿意在很多細節上投入資金,以使mini it系列更加可靠。
在存儲擴展性方面,除了支持PCIE3.0 2280 SSD外,它還支持額外的2.5英寸SATA硬盤。坦率地說,與我們之前評測的mini-it13相比,這有點平庸,但足以滿足日常使用。
當然,最讓我滿意的是它的可升級性,因為SATA端口可以支持高達2TB的硬盤,而且如果你需要更多內存,它支持高達64GB的內存。
在性能方面,這款電腦搭載了英特爾i7-11390H處理器。我也進行了一些性能測試,對于日常使用來說,四核八線程和5GHz的主頻足以應對大多數任務。
在壓力測試中,該芯片能夠在28W的功耗下保持約80°C的溫度,同時CPU運行在4.5Ghz。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我在BIOS中將風扇速度調整為性能模式,風扇的轉速也非常穩定。如果說i9版本的mini it13可以被稱為小怪獸,那么這款mini it11就像是一位紳士,以非常小的噪音提供穩定的性能。
這款電腦采用了96EU的英特爾Xe GPU,在運行圖形要求較低的游戲時,如《原神》,它能夠以1080p分辨率、低畫質流暢運行。當然,如果你想玩一些休閑游戲,如《文明》,那么你完全不用擔心性能問題,游戲運行得非常完美。
英特爾GPU的優勢在于其出色的編解碼性能和一些專業軟件的支持,因此在面對一些輕量級的照片處理和視頻編輯時,這款CPU完全足夠。
我嘗試使用Premiere來處理100Mbps比特率的4K視頻,播放非常流暢。如果只是制作一些短片,那么這已經足夠了。
在照片處理方面,我選擇了Lightroom進行測試。得益于高CPU頻率和雙通道內存,處理24MP的Raw照片并不困難。
關于SSD,它預裝了Lexar NM6A1 SSD。
雖然這是一款PCIe Gen3 SSD,但在實際測試中,它的傳輸速度非常接近PCIe Gen3的理論最大值。3000MB/S的傳輸速度在性能上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總的來說,Geekom Mini IT11具有良好的性能、豐富的I/O端口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工藝和內部設計。如果你想要一款能夠處理日常工作和娛樂的便攜式電腦,那么這款安靜且緊湊的IT11將是完美的選擇。
到迷你電腦主機,相信屏幕前的各位小伙伴們應該并不陌生,可以說是目前比較熱門的一類產品。開門見山,我也不多講閑話了,本篇文章將要給各位帶來的就是一臺迷你電腦主機的評測體驗,由國產品牌“零刻”所推出的SEi12(i7-12650H處理器版)。
個人簡單體驗后,認為零刻SEi12的定位偏向于辦公場景,所以如果有以辦公為主要需求入手迷你電腦主機的話,興許這篇文章能帶來一些參考幫助。同時,對迷你電腦主機“在行”的小伙伴們也應該很熟悉“零刻”這個品牌吧,它也算是目前一線且“老資歷”的迷你電腦主機品牌。
相較于外觀設計,零刻SEi12的性能或許是大家更為關心的地方,所以我先來講下這方面的內容。零刻SEi12搭載了英特爾酷睿第12代i7-12650H處理器;英特爾UHD核顯(64EUs);內存跟硬盤目前在售的版本則分別有:準系統、16GB/500GB、16GB/1TB三個版本,對應價格分別為1985/2395/2595。而準系統也就是沒有內存跟硬盤,需要你自行安裝,同時安裝方式也很簡單,后面我再展開說下。
我目前用的這臺零刻SEi12安裝了32GB內存,用魯大師進行硬件評測,也就是俗稱的“跑分”,最后成績為871940分。對于一臺迷你電腦主機而言,這樣的成績應該能稱得上是“高性能”了吧?
硬盤讀/寫速度實拍。
除了性能,散熱方面的設計對于一臺迷你電腦主機而言也很重要,零刻SEi12的散熱設計由頂部CPU靜音散熱風扇、底部系統風扇、導熱管以及散熱鰭片組成,我用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功能中的Stress FPU,進行了長達約49分鐘的高負載運行測試,零刻SEi12的CPU核心溫度最高也才71℃,同時硬盤溫度也很低,最高才49℃。
另外,零刻SEi12的散熱風扇聲音很小,很容易就會被環境音蓋過,例如:鍵盤打字、操作鼠標、客廳電視聲等。我個人也簡單測試了下,將一臺具備噪音測試功能的手機放置在零刻SEi12附近。
上圖左邊就是高負載運行測試前的分貝情況,右邊則是正在測試時的分貝情況,不難看出就算是在高負載運行下,零刻SEi12的風扇聲也不會變得很吵,屬于“靜音運行”。
早些年我體驗過的迷你電腦主機基本上帶來不了太多體驗,也就寫個文檔、上個網。但現在的迷你電腦主機可不同了,像零刻SEi12就可以滿足多類使用需求,例如:辦公設計、簡單剪輯視頻等。
個人簡單測試了下,用零刻SEi12通過剪映創作了一個約1分鐘的視頻,在創作過程中,不管是素材加載,或是預覽等都挺流暢。同時以4K分辨率、推薦碼率、60fps導出,用時約1分25秒,我感覺這導出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得益于不錯的視頻解碼能力,測試播放4K視頻,零刻SEi12無壓力流暢播放,所以如果將零刻SEi12當作是高清影音播放器使用,也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用途。
結合上面的內容,能看到零刻SEi12能夠帶來辦公以及影音這兩方面的體驗,那么游戲體驗怎么樣?我首先測試了下《地下城與勇士》,這款游戲曾多次在我寫過的迷你電腦主機文章中被網友提及。在1920*1080分辨率下,游玩方式為“單人刷圖”,幀數表現很可觀,基本在百位左右,可以說沒什么壓力。
再來是《英雄聯盟》,在1920*1080分辨率、圖像品質“拉滿”情況下游玩,零刻SEi12的幀數也挺可觀,大約在140左右。
進入最后階段,在敵方水晶前多人團戰的情況下,幀數表現也在100左右。所以說零刻SEi12玩《英雄聯盟》也是沒有壓力的,而且這還是在1920*1080分辨率下玩的,感覺在更高分辨下玩應該也沒太大問題。
我又測試了下用零刻SEi12玩《命運方舟》,在1920*1080分辨率、畫面效果批量設置為中下游玩,主要就是野外打怪,幀數在30左右,調低批量設置或分辨率的話,幀數會有所提升。
這個游戲的運行表現較于上面兩款游戲而言,可以看到有點壓力了,所以零刻SEi12玩游戲的話情況多變,有些游戲表現不錯,有些可能存在壓力。如果想主用零刻SEi12玩游戲或想玩3A游戲的話,我是不太推薦,但偶爾放松用閑暇休息時間玩一些游戲,零刻SEi12還是可以勝任的。
最后來看下零刻SEi12的外觀設計吧。零刻SEi12的頂蓋采用了透氣、防水噴濺的包布工藝設計,個人感覺這樣的設計挺有意思。不過,這個設計并不是零刻SEi12首發,其它零刻機型上也有,算是個“傳承性”設計吧,同時也為零刻迷你電腦主機提升了些許辨識度。
零刻SEi12的頂蓋近距離實拍,做工不錯。另外,由于我目前正在用的這臺零刻SEi12是海外版,所以機身頂部的品牌標志跟國內版不同,其它方面的設計則基本一樣。
零刻SEi12共具備藏青藍、千禧灰兩種顏色設計,文章中所展示的就是前者。千禧灰的零刻SEi12我目前沒有,所以我拿了臺零刻其它機型的千禧灰與之比較,不知道屏幕前的小伙伴更喜歡哪種顏色?
打開頂蓋后,就能看到之前提到的頂部CPU靜音散熱風扇。
零刻SEi12機身側面細節實拍,大面積鏤空的金屬網設計,保證了整機的散熱效果。
接口設計方面,零刻SEi12的正面設有兩個USB3.2 Gen2(10Gbps)接口、一個支持數據傳輸的Type-C接口以及一個3.5mm音頻接口。
剩下的接口則位于機身背面了,共設有一個LAN接口(1000M)、兩個USB2.0接口以及DP1.4接口(4K 144Hz)、HDMI 2.0(4K 60Hz)接口各一個。不算電源接口的話,那么零刻SEi12共具備了九個接口,個人感覺還是挺豐富的。
拆下零刻SEi12的底蓋以后,就能看到系統風扇以及2.5英寸的HDD硬盤倉,系統風扇則是用于內存、硬盤等部件的散熱。
系統風扇近距離實拍。
如果入手的是準系統版,或者是更換內存跟硬盤,那就需要拆下系統風扇了,拆卸過程很簡單,也就是擰擰螺絲,“小白用戶”也能輕松上手。
“電源比主機還要大”也是我看到比較多的一個用戶觀點,之前體驗過的一些迷你電腦主機也確實存在這個情況。但個人感覺零刻SEi12的電源還是挺小的,并且通過上面的實拍圖,相信各位也應該能感受到吧?
至于零刻SEi12的整機有多大、是否夠迷你,我拿了臺6.78英寸的手機與其比較大小,再貼切點形容,也就成年人手掌那么大,而是否夠迷你,每個人的觀點不同,我反正感覺零刻SEi12的整機大小符合迷你之稱。
關于零刻SEi12的內容就說到這里了,綜合來講,零刻SEi12除了可以滿足日常辦公之需外,也能滿足影音播放以及輕度游戲,綜合體驗還是可以的。不過,我個人還是主要推薦用來辦公,而且零刻SEi12的散熱風扇聲音很小,不會打擾工作。同時零刻SEi12能“拔高”整機體驗的亮點設計也不少,例如:接口設計豐富,不需要再額外連接什么HUB;雙散熱風扇設計,能讓整機散熱表現出眾等。
不過,零刻SEi12有個不足的地方,就是所搭載的Type-C接口不支持視頻傳輸。
你電腦到底能做到多小?不瞞大家說,筆者見過的最小的迷你電腦是英特爾的計算棒,尺寸只比XBOX手柄無線接收器略大一圈。但是,迷你電腦尺寸越小,往往意味著性能越差。比如英特爾計算棒搭載的最高就只是酷睿m5處理器,7W功耗,只能做比較基礎的應用,但凡用PS修個圖都會有些慢。
此外,一些迷你電腦還會選擇英特爾Atom或者是低功耗的賽揚、奔騰方案,但因為這些處理器支持的內存規格有限,導致在Windows 11系統環境下,其實體驗并不是太好。
那么有沒有性能強悍又足夠小巧的迷你電腦呢?
沒錯,就是今天評測的這款銘凡MINISFORUM EM680,它在80×80×40mm的小方盒子里,塞進了28W的AMD銳龍7 6800U處理器,板載16GB或32GB LPDDR5 6400內存,并且支持2230規格的512GB或1TB PCIe3.0 固態硬盤,同時還配有Wi-Fi 6E和藍牙5.3、USB4、HDMI 2.1等非常先進的連接能力,實在是讓人難以想像。
而且EM680價格也不貴,16GB+512GB版本2799元,32GB+1TB版本也僅3499元,性價比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如果大家對于體積還是沒有概念的話,就拿起你身邊稍大一點的充電頭,基本就是那個尺寸了。
EM680采用了高度集成化的設計,它采用了工程塑料外殼,主要是因為機身太小難以額外為Wi-Fi天線留出位置,采用塑料外殼的話就不會屏蔽Wi-Fi信號了。但也無需擔心它的耐用性,雖然外殼是塑料的,但是各個進出風口擋板都是金屬材質,底部里面也是大面積的金屬散熱片,一方面起到加速散熱的效果,另一方面則能夠對機身進行更好的支撐。
這款機器雖然小巧,但機身接口可一點都不少,三面都有接口分布。其中包括標準的HDMI 2.1、3個USB-A 3.0、1個USB4/麥克風、1個USB4,兩個接口均支持65W供電以及DP1.4視頻傳輸,同時還配有3.5mm耳麥插孔、TF卡讀卡器,以及快速恢復快捷鍵。
稍顯遺憾的就是沒有RJ45網口,但是因為配置了USB-A,所以直接買個USB轉RJ45轉接頭就解決了。
EM680這種超小型機器,除了CPU散熱要重視之外,其實內存與硬盤的散熱也應該被更多地關注到。這款機器可以通過上下兩面以及側面輔助進風,尾部出風,頂部風扇為CPU和內存散熱,底部風扇則專門為SSD散熱,可以說是相當細心的照顧到了每一個環節。
那么這么小巧的機器性能如何呢?
首先來看看處理器。這臺機器配置了AMD銳龍R7 6800U,TSMC 6nm FinFET工藝,8核心16線程,基礎頻率2.7GHz,最大睿頻4.7GHz,三級緩存16MB,cTDP 15-28W。
可以參考CINEBENCH R23的性能測試,其多核得分10106pts,單核得分1519pts,應對日常辦公、影音娛樂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生產力方面參考CrossMark進行測試,總分1501分,其中生產率部分得分1504分,創造性部分得分1569分,反應能力得分1306分。
PCMARK10 Extended模式進行測試,總分為5507分,其中在包含了網頁瀏覽、視頻會議、應用程序啟動的常用基本功能部分得分9565分;在包含了文檔、表格編寫的生產力部分得分8005分;在包含了照片編輯、視頻編輯、視頻渲染的數位內容創作部分得分7011分;在游戲部分得分4632分。說明其綜合性能較好,可以輕松完成日常辦公場景下的應用。
·評測總結
說實話,銘凡MINISFORUM EM680這款機器真的是今年最能打的一款迷你電腦了,設計是真的足夠小,性能是真的盡可能沒有閹割,價格也是相當公道,無論是辦公還是放在家里用都很合適,精心布置之后別人可能都根本找不到你的電腦在哪,這才是真正的迷你電腦。
(8248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