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不知不覺,13代酷睿已經發布了半年有多,相信不少新裝機或者升級的用戶已經體會到其優越的性能。同時對于有升級計劃的朋友來說,13代酷睿值不值得升級呢?需要選擇什么CPU?
我既不是裝機的,也不是做流量的,我僅僅是個喜歡玩電腦的打工人,我直接說答案吧。一般游戲玩家i5夠了,而且i5 13400都夠了。至于i5 13600KF不建議,因為僅僅為了跑一次分去超頻不劃算,還不如貼去顯卡那邊。I7的話適合玩視頻玩設計的,i9適合能用電腦賺大錢的老板。
13代酷睿的進步:
2022年9月27日,英特爾正式發布了全新的第13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家族:13代酷睿處理器系列共包括22款桌面處理器,支持600/700系主板與D4/D5內存以及一系列全新特性。
13代酷睿依舊延續了其之前的命名規則,首發的K系列型號有i9-13900K(F)/i7-1370K(F)/i5-13600K(F)共六款處理器。
但不得不說,13代酷睿確實屬于進擊版本的12代酷睿。畢竟大小核心架構是從12代酷睿推上市場的。雖然說接口一樣,主板通用,架構并沒有大改,但是13代酷睿還是和上一代有區別的。
Intel第13代酷睿相對于第12代的優勢包括:
1、更高的時鐘速度和更高的單核心性能;
2、更好的能效比和更低的功耗;
3、強化的集成顯卡性能;
4、更快的內存支持,支持DDR5內存;
5、支持PCIe 5.0總線,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
6、更先進的制程工藝(10nm SuperFin),使得處理器更小、發熱更少且性能更好。
不知道大家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玩智能手機的呢?我第一臺是2006年3月購買的智能手機是摩托羅拉MPX220,用的是德州儀器OMAP 1611處理器 主頻204MHz,OMAP1611 處理器采用具有 2Mb 內部 SRAM (ISRAM) 。
早期的智能手機、PDA一類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單核、雙核的產品,性能非常弱,也容易崩。不僅僅早期的wince、塞班、WM、PALM系統的智能終端是如此,安卓手機開山祖HTC G1采用的高通7201也是一款單核處理器(采用雙核方案,具體資料查不到了)。
Cortex-A7 MPcore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大小核結構的處理器,支持 1~4 核,A7主打低功耗,因此多用于運行普通應用,通常和Cortex-A15 組成 big.LITTLE 架構的,Cortex-A15 作為大核負責高性能運算。Cortex-A7 本身性能也不弱,不要看它叫做 Cortex-A7 但是它可是比 Cortex-A8 性能要強大,而且更省電。ARM 官網對于 Cortex-A7 的說明如下:
“在 28nm 工藝下, Cortex-A7 可以運行在 1.2~1.6GHz,并且單核面積不大于 0.45mm2(含有浮點單元、 NEON 和 32KB 的 L1 緩存),在典型場景下功耗小于 100mW, 這使得它非常適合對功耗要求嚴格的移動設備,這意味著 Cortex-A7 在獲得與 Cortex-A9 相似性能的情況下,其功耗更低”。
記得三星推出大小核結構處理器也很早,并被不少人較為大小狗,也就是大狗拉小狗。其實,即使現在依然有人習慣這樣說,包括本人在內。
大小核正規稱呼是"big.LITTLE,這是一種節能省耗技術,最高性能的ARM CPU核心與最高效的ARMCPU核心相結合,可以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最好的工作性能,最快的處理任務速度。" --ARM解釋道。
基于big.LITTLE技術的八核處理器,并沒有將傳統內核放在單一的處理器上,而是一分為二,其中一個使用了4個"小核心",另一個則使用了4個"大核心",這兩個"核心"都有著自己獨立的速度和性能。通過兩大核心自主運行,搭載big.LITTLE技術的處理器比之前的手機CPU更加高效,畢竟后者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內核。
繞了那么大的一圈,就一句話,大小核本質就是為了平衡發熱、功耗問題而存在的。古語有云--殺雞焉用牛刀,小核的存在就是殺雞的。哪怕是開勞斯萊斯的老板,也不會天天開著去接送孩子放學吧,您確定路上不堵嗎?
而13代酷睿和上一代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把小核心用得更加多,而且采用大小核更加全面。比方說,上一代的游戲麒麟i5 12400是沒有小核心的,而定位幾乎一樣的i5 13400是具有小核心的。
搭配13代酷睿的評測平臺介紹:
CPU: i5 13400F
主板:技嘉B760M Aorus Elite AX 小雕WIFI
內存:威剛XPG DDR5 6000 8GBX2
硬盤:威剛S40G 512GB SSD
顯卡:影馳 RTX2060super
散熱器:威剛 240水冷
電源:威剛 額定850W 80plus金牌認證全模組
機箱:威剛 XPG幻鏡雙側透
其實不少朋友都忽略了一個點,那就是DDR5內存。DDR5內存最早上市的時間是2021-06-19上市的十銓DDR5 4800,上市的價格為39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577元。可以說,一開始DDR5內存在性能和價格上面的優勢都不大,至少把我這一類底層打工人勸住了。即使是去年12代酷睿上市的時候,我建議的依然是DDR4內存,畢竟新內存貴的時候,還是平替一下好了。
不過,2022年下半年開始DDR5就不再是高端玩家獨有了,DDR5 6000級別的內存已經降到了一個合理價位,也越來越的朋友可以輕松擁有了。
我選用的是威剛XPG 龍耀Lancer DDR5 6000燈條。可以看到該燈條兼容技嘉的RGB Funsion 2.0同步燈效技術。
XPG龍耀系列也是威剛針對電競潮人的系列,各方面性能更強,也更加炫酷。
白色的散熱片搭配RGB發光,XPG龍耀系列的顏值一直在線,至于性能就要看后面的測試了。
特意把內存放在前面說的原因,主要還是強調前面的觀點,現在新裝機建議直接上DDR5了,保守算5年的周期而且DDR6貌似沒動靜啥的,現在盡早布局DDR5合適。要知道,等大家都用上DDR5,DDR4連出手都夠折騰。
當然了,平臺的核心成員主板是少不免的。和過往一樣,B系列主板依然是適合多數人群的。畢竟這個系列覆蓋面很廣,從入門級到電競級別都有,真正的豐儉由人。
而且B系列主板的話,確實不能CPU超頻,也不能玩雙卡SLI。然而,您真的需要呢?CPU性能已經足夠強大了,而真正需要強勁CPU性能的朋友,又對平臺的穩定性要求超高。對于編程、設計、渲染這些干大活的人群來說,比起超頻引起的潛在問題,還是直接上高一檔的處理器來得合適。
B系列主板不僅僅有入門級,同樣也有堆料的類型的。我自用的是一款電競級別的技嘉B760小雕。
技嘉主打電競玩家市場的B760小雕WIFI,和過往雕牌主板一樣,大面積的散熱覆蓋和堆料的特性都讓B760小雕WIFI單在供電、用料方面反超部分丐版的Z790了。
技嘉的主板基本上分為四個系列,Aorus系列、AERO系列、gaming系列、ULTRA DURABLE超耐久系列,簡單來說定位和價格是成正比的。要是一般家庭用戶或者是商務裝機的話,ULTRA DURABLE超耐久系列就綽綽有余了。
技嘉B760M 小雕WIFI給到了12+1+1相數字供電,每相供電均采用全數字電路設計,并且針對部分電力供給涉及大電流的支持,還在供電元件組合中使用到60A的DrMOS元件,搭配8+4Pin CPU輔助供電,足以駕馭酷睿i9 13900。搭配采用復合式剖溝設計的銀色全覆蓋金屬散熱馬甲,能夠保證CPU高性能釋放的穩定性。
PWM控制器為NCP81530R,14相核心供電采用DrMOS設計,型號為NCP302155,能單相輸出60A的電流。
B760M小雕WIFI一共提供了兩條PCI-E板卡插槽,其中靠近CPU插槽區域一側的是采用了金屬加固以及加大型板卡尾扣設計的銀白色插槽,為PCI-E4.0 x16速率設計。另外一條PCI-E插槽則是普通非金屬加固設計,速率僅為PCI-E4.0 x4。
PCH芯片和mos供電一樣都有大面積的散熱覆蓋,散熱好自然能對于系統穩定性有好處。
而且無論是CPU供電接口還是24PIN主供電口均采用了實體插針,能夠保證電流更加穩定,減少藍屏和報錯的問題。
B760小雕依然采用了專業的音頻電容和采用獨立音頻區塊設計,不僅使主板音效更為純凈,還有效強化主板外觀,使整個電腦看起來更炫酷。
網絡方面,不僅僅有2.5G高速有線網絡,還有WIFI 6E的無線網卡。
對于雕牌這個級別的B系列主板來說,USB口數量自然就不會摳摳搜搜的。常規的USB接口就懶得去數了,最有意思的是USB-C口是具備20Gbps,也就是USB 3.2 GEN2X2,可以說是雷電4(40Gbps)以外最快的接口;另外一個就是紅色的技嘉Qflash PLUS技術專用接口,該技術可以把BIOS文件從U盤直接讀取,并且不需要cpu和內存就可以執行。這對于喜歡折騰新產品,喜歡撿漏的朋友來說很重要。比方說,喜歡去某山撿漏,回來內存不兼容開不了機的。
當然了,威剛這種御三家的,你一輩子不會碰到兼容問題的。
相比而言,這套機器的SSD確實有點老了,既不是PCI-E 4.0,也不是2TB大容量的。選擇這個主要原因是因為這是我唯一代RGB燈效的M.2 SSD,另外也是為了湊個全家桶。
事實上,B760芯片組有充足的通道可以滿足兩個PCI-E 4.0的M.2的帶寬要求,新買SSD的話建議只考慮4.0的產品即可。
值得一說的是,技嘉新一代的主板,無論是AMD平臺還是Intel平臺都有免工具安裝M.2 SSD的設計。不需要扭螺絲,旋轉一下固定件的方向即可鎖定硬盤。比起過往螺絲不通用,易丟失好多了。
CPU理論性能測試篇: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核心線程數量并不是最大的剛需,真正影響游戲體驗的更多是單核浮點運算能力。這方面,Intel一直在提高IPC性能,近幾代的酷睿處理器工藝提高不明顯但IPC進步卻不少。
不過IPC同頻性能,體驗的是綜合能力,并不是所有都用在游戲方面的。考慮到多數玩家都要一定程度兼顧工作的,綜合性能提高還是不錯的,下面就來看看新一代的i5到底性能如何。
1、super pi 單核心浮點性能與內存性能測試
前面說了,游戲主要看的還是單核浮點性能,畢竟真正支持多核多線程的游戲很少,所以說正常游戲玩家都會把i9和i5的差價投入到顯卡里面,同樣Z790和B760的差價仍在顯卡或者硬盤上面來說也是真香。
不多說,先看看super pi測試,一百萬位、四百萬位、八百萬位成績分別是7.233秒、35.779秒、1分19.903秒,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說。
你知道,我20多年前第一次跑這個的時候用的是什么CPU嗎?那是AMD K6 233,只有233的頻率,一百萬位的測試就花了一分多鐘的時間(具體忘記了,那個時候喜歡跑分,但沒有正經做評測)
2、CPUZ
CPUZ不僅僅能檢測信息也能測試性能,不過具體的模型什么的一直沒有公開,參考一下就好了。
我們先來看看i5 13400F的相關信息,10nm制程、TDP僅有65W,1700針接口,6P+4E的意思就是6個大核心4個小核心,這一點就是和上一代的i5 12400F區別最大的地方。
性能方面,多核多線程的成績為6581,還是不錯的。
3、Cinbench系列 多核多線程專業性能測試
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我特意把測試結果合成到一張照片,畢竟圖片太多對你我都沒啥好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另外要完整測試圖。
Cinbench系列有三個,R15和R20雖然都是渲染測試,但具體的項目和算法不一樣,不可直接對比。成績方面,R15和R20的多核多線程成績分別是2311、6114。
4、3DMARK CPU性能測試
3DMARK是一個非常全面的測試工具,從顯卡、AI、VR、磁盤性能均有,當然了,CPU測試也是不缺的。以前是集成到圖形測試里面,里面的CPU成績、物理分數本質就是CPU測試。
現在3DMARK也有獨立的CPU測試,多核多線程的成績是7439分。
5、AIDA64 內存測試
游戲測試:
相信大家真正關心的就是游戲測試方面,畢竟配i5的朋友主打的還是游戲,而對于連游戲都不玩的非專業人士來說,甚至i3都綽綽有余了。I5不僅僅滿足游戲玩家的要求,也符合個人工作室的設計、視頻編輯的需要。當然了,用i7和i9做設計自然更好。
受限于條件,手上僅有一塊RTX2060 super,這卡大家湊合可以當小號的RTX3060看,性能也是足夠在2k分辨率下面滿足多數的3A大作。
下面就給大家展開測試。
6、3DMARK 圖形測試
先來看看光線追蹤和DLSS測試部分,13400F搭配2060s的光線追蹤分數是5175。開啟和關閉DLSS分別成績是59.32幀和23.88幀。
卡是比較老了,但開啟光線追蹤打游戲還是可行的,畢竟現在支持DLSS的游戲越來越多,可以彌補開啟光追后的性能下降。
DX12測試部分,新的Speed way場景是1851分,經典的Timespy場景是9443分。DX12發布的時間很長了,但是陸陸續續加入的新東西也多,比方說通用計算、光線追蹤,說不準以后還有AI部分的加入。新的測試場景比起老的強度高不少,照顧到沒有測試過這個場景的朋友,特意新舊都提供。新場景貌似是要額外購買的,所以非剛需的朋友可能根本不會接觸到。
7、光明記憶·無限
早期的光線追蹤游戲的benchmark要不不好用,要不就是技術太老,在此推薦國內工作室制造的游戲--光明記憶,建模一般般(尤其是臉部)但光追效果和打擊感不錯。
光線追蹤和DLSS全開下面,13400F搭配2060s的成績分別是,1080P是43幀、2k分辨率是27幀。4k就別問了,這不是2060s該思考的問題。
8、邊境
邊境同樣也是一款國內工作室創作的光線追蹤游戲,同樣也是賽博題材,而且還是外太空。
光線追蹤和DLSS全開下面,13400F搭配2060s的成績分別是,1080P是50.2幀、2k分辨率是32.3幀。
9、古墓麗影11·暗影
古墓麗影11是我買的第一個光線追蹤游戲,雖然說畫面算不上第一梯隊,但是對于新技術倒是支持得非常到位。按照過往的經驗,古墓麗影對于多卡支持極好,可惜現在已經沒有條件玩SLI和CF交火了。
光線追蹤和DLSS全開下面,13400F搭配2060s的成績分別是,1080P是76幀、2k分辨率是49幀。
10、德軍總部·新血脈
這個算是輕量級的光追游戲了,不少入門級的游戲本都可以hold著的。
光線追蹤和DLSS全開下面,13400F搭配2060s的成績分別是,1080P是151幀、2k分辨率是106幀。
11、FarCry 孤島驚魂6
光線追蹤和DLSS全開下面,13400F搭配2060s的成績分別是,1080P是151幀、2k分辨率是106幀。
12、地鐵:離去
早期的光追三部曲之一,戰地5光追占比不高,而且幀數飄忽,經常到局中后期狂掉;古墓麗影11壓力偏低;地鐵又容易卡住,從2080搭配16GB內存到4090搭配64GB內存依然有一定卡住的可能性。因此,benchmark的東西只能參考,畢竟我非游戲玩家,對游戲玩得不夠透徹。
光線追蹤和DLSS全開下面,13400F搭配2060s的成績分別是,1080P是54.30幀、2k分辨率是42.58幀。
額外篇:
其實性能對于多數朋友來說早就足夠了,更多的核心和線程服務的是專業軟件以及為現在熱門的AI技術鋪路。相信不少朋友已經嘗試使用chatGPT一類的軟件,通過視頻演示了解到,國內的文心一言也具備輕輕松松用AI實現一整個PPT規劃書。
除了性能外,更多朋友考慮到的是硬件的壽命、售后等綜合性問題。這一點,大廠的產品就安心多了。最近,技嘉升級了售后服務,支持個人送保以及幫修服務。
另外,最近技嘉貌似更新了一系列Intel 7系列主板的BIOS,最大的亮點就是加入了104微碼。
104微碼降壓的事屬于比較新鮮的玩法,據說這是針對13代酷睿帶K的型號,用了以后可以降壓而不影響性能,甚至某些體質好的還能稍微有提升。
不過,這種福利有一定的門檻,首先,12代酷睿全系列不支持;其次,13代酷睿也是只能支持帶K的型號,一下子我有點后悔當初沒選i5 13600k了。
總結:
總的來說,13代酷睿i5雖然在頻率、核心方面提高不多,但是小核心的加入對于多核多線程的提高了不少,也讓i5在專業性能方面也有所提高。游戲方面,IPC提高也能給游戲加了小幅度增幅。當然了,受限于條件,顯卡比較弱,大家可能看得不過癮。后續借到4070的話,再給大家再測試一次。
至于新的B760芯片組主板方面,得益于PCI-E通道更多,而且現在M.2 SSD便宜,我們甚至可以一步到位玩雙2TB SSD,這樣無論是游戲還是設計都有充足的空間可以浪了。而且技嘉B760M Aorus Elite AX 小雕WIFI不僅僅支持DDR5內存,而且超頻能力方面也是不錯的,遇到好的顆粒上7600也不是問題。
有沒有感覺到:今年以來,NVMe SSD固態盤普及速度日漸加快?主流容量迅速上升到1TB、2TB級,NVMe固態盤對廣大電腦數碼用戶的吸引力迅速攀升。
雖然單從價格容量比上講,機械硬盤暫時還不能被完全取代,但NVMe規格的固態硬盤,憑借無法比擬的超高讀寫速度,吸引著越來越多追求高性能的用戶。目前NVMe固態硬盤最適合的用途有:
近日,家里一臺筆記本電腦C盤變成了紅色,剩余空間僅剩2.8GB可用,藍屏次數逐漸增多,打開應用軟件速度開始變慢;這臺辦公筆記本是我平時編輯照片和視頻,為張大媽寫作的主力工具,還是趕緊升級擴充固態硬盤吧。
這次我選擇了1TB 鎧俠RC20系列NVMe固態硬盤。選它首先是出于對品牌的認知和信任度。多年前我在美亞海淘的東芝黑甲蟲2TB移動硬盤一直安全服役至今,家里還有一塊鎧俠移動固態硬盤用來保存文章的照片和視頻素材,以及為攝像頭購買的鎧俠128GB Tf卡。
鎧俠是由原來的東芝存儲器更名而來,現在機械硬盤還是保留了東芝的稱呼,固態和卡盤就鎧俠了。東芝在存儲領域有數十年的沉淀和積累,在國內外是知名度很高的老牌存儲廠商。
考慮到鎧俠RC20采用原廠專利技術和自產閃存顆粒,嚴格的品控,長達五年的質保,以及讀速度高達2100MB/s,寫速度高達1700MB/s,絕對能滿足我在照片處理、視頻壓制、文字編輯等日常需要了。
與SATA接口的SSD相比,NVMe固態硬盤在更小的體積內,能夠提供更高的性能,采用PCIe Gen3*4 NVMe 1.3c技術標準,降低功耗、讓系統運行更穩定。
讀速度高達2100MB/s,寫速度高達1700MB/s,可以說燃燒性能,全速釋放。即使硬盤在高速運行下都能始終保持穩定讀寫。
小提示:無論購買固態硬盤、U盤,要關注寫入速度,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使用體驗。比如,當你要向硬盤中拷貝大量視頻或者照片時,較低的寫入速度將會大大增加等待的時間。
采用鎧俠原廠的高品質閃存顆粒,獨立的1GB大容量緩存,充分發揮BiCS FLASH 3D閃存的潛力,無論速度和壽命都有保證。擴充后,辦公筆記本滿血復活,這樣無論是工作文檔、海量照片,還是各類視頻素材,都能輕松存儲、快速處理了。再加上五年有限質保,更能讓人安心使用。
單面顆粒設計,剛好支持游戲筆記本,輕薄辦公筆記本擴容。
拆下筆記本的D殼,將鎧俠RC20插入空閑的M.2插槽,圖中下方的固態盤是筆記本原配的512GB SSD。筆記本D殼內側對應位置已有導熱硅膠條與散熱金屬板設計,所以將外殼復原即可。
無需進入BIOS設置,Win10已經識別出鎧俠RC20。在計算機管理-存儲里面,將新增的固態硬盤創建一個卷,進行格式化,這樣就完成了固態硬盤的安裝。
CrystalDiskinfo準確識別出了鎧俠RC20的各項參數。標準為NVMe 1.3c,傳輸模式為PCIe 3.0*4。因為開機后系統更新重啟了一次,所以通電次數為2次,結合主機寫入量總計,可知這是一塊全新的固態硬盤。
來看一下CrystalDiskMark的跑分。毫無意外的,順序讀取速度高達2167.6MB/s,順序寫入速度高達1747.3MB/s,兩項均達到了標稱的性能。
前面照片已說過:在這臺輕薄筆記本上,安裝了兩塊固態硬盤。下面我們依次在兩塊硬盤之間拷貝文件,來體驗一下鎧俠RC20的讀寫速度。
因為鎧俠RC20 1TB固態硬盤是剛格式化的空盤,所以先從D盤拷貝3個文件到鎧俠RC20固態硬盤,實際看一下寫入的速度,基本也穩定在1.52GB/s。實際拷貝文件速度非常接近1700MB/s的標稱寫速度。
這是從鎧俠RC20拷貝3個游戲安裝文件到D盤(512GB固態盤的第二個分區),考驗的是鎧俠RC20 1TB固態硬盤的讀取速度。上圖是把兩次測試截圖合并了,可以看到除了文件之間切換時的波動之外,速度基本穩定在1.33GB/s左右。那么,為什么沒有達到標稱的2.1GB/s呢?
原因很簡單:老筆記本接近兩歲了,原來512GB的固態硬盤無論是讀取還是寫入速度,都無法跟最新出品的鎧俠RC20相提并論。本例中的實際傳輸速度還受到512GB固態盤的寫入速度限制,所以無法完全發揮鎧俠RC20 1TB固態硬盤標稱的讀取速度。
先體驗一下大游戲的安裝速度,拿出最喜歡的游戲大作《戰爭之人-突擊小隊2》,源盤容量約5.4GB,安裝速度有多快呢,請大家看上面的錄屏視頻。解釋一下:源盤和目的地都在E盤,即在鎧俠RC20上需要同時進行高速的讀取和寫入,這是機械硬盤望塵莫及的速度。
更換了速度更快的鎧俠RC20之后,在玩這些動輒幾十GB甚至上百GB的游戲大作時,加載速度、游戲畫面、操作響應等方面都極大地減少了等待和卡頓,整體的游戲體驗都變得更加流暢順滑。
再來測試一下大量文件的壓縮。我選取了18個錄屏的視頻素材,壓縮到一個文件包中。由于素材和壓縮包同在E盤,同樣考驗的是鎧俠RC20的高速讀取和寫入性能,當然文件壓縮也依賴著筆記本處理器的運算能力。具體速度和耗時請大家看上面錄屏視頻。
固態硬盤讀寫速度的顯著提升,對于日常處理大批照片的影像工作者、內容創作者來說,真的是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兩歲的筆記本電腦,在增加鎧俠RC20 1TB NVMe高速固態盤之后,在容量和速度兩項重要性能指標上,得到了極大的升級。無論是辦公、修圖、觀影,還是打游戲,從軟件加載、文件存取、游戲運行等各方面來看,系統整體性能的提升是遠遠超出預期的。
與前幾年相比,TB級大容量的NVMe高速固態盤來到了比較實惠的價位。甚至可以說,真的來到了等等黨們期望的1GB價格0.5元的價格區間。趁著年終電商大促,非常適合游戲發燒友、電競愛好者、影像工作者或者內容創作者以極高的性價比升級自己的計算機或者游戲主機。
若覺得本文對您有參考價值,請以點贊、收藏、打賞、評論來支持作者,謝謝!
"電腦怎么又藍屏了"我相信大家的電腦應該都遇到過類似問題,電腦藍屏,又叫藍屏死機,簡稱BSOD,是微軟的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統在無法從一個系統錯誤中恢復過來時,為保護電腦數據文件不被破壞而強制顯示的屏幕圖像,在藍屏的出現時候往往都會伴隨著不同的代碼,這些代碼到底是什么含義?
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遇到此類問題時我們該如何快速解決!
1、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1E
說明文字:KMODE-EXPTION-NOT-HANDLED
主要原因:內核模式進程試圖執行一個非法或未知的處理器指令。
解決方法:(1)硬件兼容有問題:請對照前面提到的最新硬件兼容性列表, 查看所有硬件是否包含在該列表中。(2)有問題的設備驅動、系統服務或內存沖突和中斷沖突: 如果在藍屏信息中出現了驅動程序的名字, 請試著在安裝模式或者故障恢復控制臺中禁用或刪除驅動程序, 并禁用所有剛安裝的驅動和軟件. 如果錯誤出現在系統啟動過程中, 請進入安全模式, 將藍屏信息中所標明的文件重命名或者刪除。(3)如果錯誤信息中明確指出Win32K.sys: 很有可能是第三方遠程控制軟件造成的, 需要從故障恢復控制臺中將對該軟件的服務關閉。(4)在安裝Windows后第一次重啟時出現:最大嫌疑可能時系統分區的磁盤空間不足或BIOS兼容有問題。(5)如果是在關閉某個軟件時出現的:很有可能時軟件本省存在設計缺陷, 請升級或卸載它。
2、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23或0x00000024
說明文字:FAT-FILE-SYSTEM或MTFS-FILE-SYSTEM
主要原因:問題出現在Ntfs.sys(允許系統讀寫NTFS驅動器的驅動程序文件)內。
解決方法:
第一步:首先打開命令行提示符, 運行"Chkdsk /r"命令檢查并修復硬盤錯誤, 如果報告存在懷道(Bad Track), 請使用硬盤廠商提供的檢查工具進行檢查和修復.第二步:接著禁用所有即使掃描文件的軟件, 比如:殺毒軟件、防火墻或備份工具.第三步:右擊C:\winnt\system32\drivers\fastfat.sys文件并選擇"屬性", 查看其版本是否與當前系統所使用的Windows版本相符(注:如果是XP, 應該是C:\windows\system32\drivers\fastfat.sys)第四步:安裝最新的主板驅動程序, 特別IDE驅動. 如果你的光驅、可移動存儲器也提供有驅動程序, 最好將它們升級至最新版.
3、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2E
說明文字:ATA-BUS-ERROR
主要原因:系統內存奇偶校驗出錯,通常由硬件問題導致。
解決方法:(1)檢查病毒(2)使用"chkdsk /r"命令檢查所有磁盤分區.(3)用Memtest86等內存測試軟件檢查內存.(4)檢查硬件是否正確安裝, 比如:是否牢固、金手指是否有污漬.
4、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3F
說明文字:NO-MOR-SYSTEM-PTES
主要原因:沒有正確清理驅動程序。
解決方法:禁用或卸載所有的反病毒軟件,磁盤碎片處理程序或備份程序。
5、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58
說明文字:FTDISK-INTERN-ERROR
主要原因:容錯集內的某個主驅動器發生故障。
解決方法:使用Windows安裝盤啟動計算機,從鏡象系統驅動器引導。有關如何編輯Boot.ini文件以指向鏡象系統驅動器,可在MIcrosoft支持服務Web站點搜索"Edit ARC path"
6、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7B
說明文字:INACCESSI-BLE-BOOT-DEVICE
主要原因:初始化I/O系統(通常是指引導設備或文件系統)失敗。
解決方法:引導扇區病毒通常會導致這種停止錯誤。可用反病毒軟件的最新版本檢查計算機上是否存在病毒。卸下所有最近安裝的硬件。核對Microsoft硬件兼容性列表以確保所有的硬件和驅動程序都與Windows兼容。如果使用了SCSI適配器,可以從硬件供應商處獲得最新Windows驅動程序,禁用SCSI設備的同步協商,檢查該SCSI鏈是否終結,并核對這些設備的SCSI ID。
7、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7F
說明文字:UNEXPECTED-KERNEL-MODE-TRAP
主要原因:通常是由于硬件或軟件問題導致,但一般都硬件故障引起。
解決方法:核對Microsoft硬件兼容性列表以確保所有的硬件和驅動程序都與Windows兼容。如果計算機主板不兼容就會產生這個問題。卸載所有最近安裝的硬件。運行由計算機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系統診斷軟件,尤其是內存檢查。禁用BIOS內存選項,例如cache或shadow。
8、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50
說明文字:AGE-FAULT-IN-NONPAGED-AREA
主要原因:內存錯誤(數據不能使用分頁文件交換到磁盤中)。
解決方法:卸載所有最近安裝的硬件。運行由計算機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系統診斷軟件,尤其是內存檢查。檢查是否正確安裝了所有新硬件或軟件,如果是全新安裝,請與硬件或軟件制造商聯系,獲得可能需要的任何Windows更新或驅動程序。禁用或卸載所有的反病毒程序。禁用BIOS內存選項,例如cache或shadow。
9、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77
說明文字:KERNEL-STEL-STACK-INPAGE-ERROR
主要原因:無法從分頁文件中將內核數據所需的頁面讀取到內存中。
解決方法:使用反病毒軟件的最新版本檢查計算機上是否有病毒。如果找到病毒,則將它從計算機上清除。請參閱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系統診斷軟件,尤其是內存檢查。禁用BIOS內存選項,例如cache,shadow。
10、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79
說明文字:MISMATCHED-HAL
主要原因:硬件抽象層與內核或機器類型不匹配(通常發生在單處理器和多處理器配置文件混合在同一系統的情況下)。
解決方法:要解決本錯誤,可使用命令控制臺替換計算機上錯誤的系統文件。
11、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1A
說明文字:MEMORY_MANAGEMENT主要原因:這個內存管理錯誤往往是由硬件引起的, 比如: 新安裝的硬件、內存本身有問題等.解決方法:如果是在安裝Windows時出現, 有可能是由于你的電腦達不到安裝Windows的最小內存和磁盤要求.◇解決方案:12、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27
說明文字:RDR_FILE_SYSTEM
主要原因:這個錯誤產生的原因很難判斷, 不過Windows內存管理出了問題很可能會導致這個停機碼的出現。
解決方法:如果是內存管理的緣故, 通常增加內存會解決問題.
1、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7E、0X0000008E
主要原因和解決方法:這兩個代碼一般多是病毒造成的,只要將系統殺殺毒即可解決了,正常模式進不去的話可以開機的時候按住F8進入安全模式,不過也有可能是內存造成的,可以嘗試重新插拔內存,一般這代碼內存損壞概率不大。
2、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7B
主要原因和解決方法:這個代碼通常原因在I/O系統的初始化過程中出現問題(是引導驅動器或文件系統),說明你的機器配置還是比較新的,作為老的系統盤,不認這么新的硬盤 接口,所以得進BIOS把硬盤模式改成IDE兼容模式,不過現在很多人都用ghost版的操作系統,所以一般比較新的ghost盤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如 果找不到IDE這項的問題,因為很多主板標明這項的措辭不太一樣 有些寫著AHCI和Compatibility,這個AHCI就等于是SATA模式,Compatibility相當于IDE模式。 如果操作系統使用了一段時間了,然后出現這個問題了,那就是電腦中病毒了,開機按F8,選擇最后一次正確的配置,恢復不到正常模式的話就重新做系統。
3、系統提示錯誤代碼:coooo21a 一般以C開頭的故障,報未知硬件故障,不過出這類C開頭的代碼多半與硬件無關。基本是與系統同時啟動的一些驅動!或者服務的問題。
4、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D1
主要原因和解決方法:出現這個代碼一般是和顯卡有關,可能是顯卡損壞了或者安裝了不太兼容的顯卡驅動造成的,如果有出現花屏現象的朋友們先跟朋友借個顯卡插上試一下,或者主機有集成顯卡的,用集成顯卡試一下,如果平時沒有花屏現象,那就更換買機器的時候自帶的顯卡驅動試一下即可。
5、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ED 主要原因和解決方法:這個代碼故障主要是和硬盤有關系,系統概率比較大,硬盤真壞的概率比較小。有可能是卷有問題還有可能是硬盤壞了。 修復方法是找原版的系統安裝盤的方法,把系統盤放入光驅,啟動到安裝界面,選擇按R 進入控制臺修復,進入控制臺后會出現提示符C:\ 大家在這里輸入 chkdsk -r 然后它就會自動檢測并修復問題了,修復完成之后重新啟動計算機就可以進入系統了,進入系統之后最好是要先殺毒,然后再重新啟動一下試一下,如果正常了就沒 問題,如果還出現這個代碼的話就說明硬盤有問題,建議更換硬盤吧。
6、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0A
主要原因和解決方法:主要是由問題的驅動程序、有缺陷或不兼容的硬件與軟件造成的。從技術角度講。 表明在內核模式中存在以太高的進程內部請求級別(IRQL)訪問其沒有權限訪問的內存地址。 如果每次藍屏都是這個代碼就要想一下最近是不是更新了什么軟件或者什么驅動了,把它卸載再看一下,一般就能解決,實在沒辦法就重做系統吧。
7、系統提示錯誤代碼:0X00000050
主要原因和解決方法:這個主要是說明硬件故障,硬盤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出現重啟之后還伴隨著出現0A、7E、8E這樣的代碼,那有很大的可能說明內存壞了。如果每次都出這 一個代碼,劍客可以首先換一塊硬盤試一下機器能不能正常啟動,如果測試硬盤沒問題,再試內存,內存也試過的話,換CPU,總之這一定是硬件故障導致的,要 檢查好硬件問題才可解決問題。
由于Windows 10系統藍屏信息非常多,無法全面講解,所以主要闡述幾個常見的藍屏問題。
1、 Win10藍屏不帶錯誤的代碼及文件,提示CRITICAL_STRUCTURE_CORRUPTION的問題的排查解決方案
解決方法如下:
1) 在安裝Win10之前有沒有電腦不穩定跡象,藍屏重啟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請檢查內存主板。
2) 檢查你的win10安裝盤來源是否安全,是否官網鏡像或是可靠的網站下載的,有無精簡。
3) 查看藍屏之前的Win10運行環境,是否有運行什么特定軟件,如果有,先不使用,觀察是否會出現藍屏。
4) 安裝Win10系統之后在沒有安裝任何軟件的情況下,是否有藍屏出現?如果沒有,那么請卸載你電腦上的軟件以排除軟件沖突的問題。
5) 如果沒有安裝軟件之前就有藍屏現象,那么更新你的驅動程序,可以從官方網站下載!特別是一些更新后出現的藍屏,我們有理由相信是由于更改了不兼容的驅動引起。
6) 如實在無法排查那么建議分析Dump文件(Win10獲取dump日志文件的方法)待查看到詳細信息后再判斷。
7) 搜索cdm,使用命令提示符下[SFC/Scannow]命令來修復系統文件。
8) 重置Win10系統,看故障是否依舊。
2、 升級Win10之后已能正常進入桌面,但隔段時間系統就會出現藍屏或無限重啟的問題的排查解決方案
解決方法如下:
1) 進入安全模式禁用獨立顯卡驅動
2) 長按電源按鈕關機;
3) 按電源按鈕開機;
4) 重復步驟1~2三次;
5) 確認屏幕是否出現"修復"界面,如果有,點擊"高級修復選項";
6) 點擊"疑難解答",點擊"高級選項",點擊"啟動設置",點擊"重啟";
7) 系統重啟以后,按"安全模式"所對應的的數字4以進入安全模式;
8) 進入安全模式以后,按Win徽標鍵+X,點擊"設備管理器";
9) 展開"顯示適配器",右擊獨立顯卡AMD或者英偉達選擇禁用;
10) 重啟電腦;
11) 如果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啟動時強制關機三次進入WinRE,選擇高級啟動選項,啟動到低分辨率模式。
3、Win10系統藍屏錯誤代碼0x00000133的修復方法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iastor.sys 存儲驅動出現問題所致
解決方法:
1、右鍵點擊開始按鈕并選擇設備管理器。
2、展開第一條"IDE ATA/ATAPI 控制器"。
3、選擇帶有"SATA AHCI"的條目,比如說標準 SATA AHCI 控制器,右鍵選擇"屬性",切換到"驅動程序"標簽頁。
4、點擊"更新驅動程序"按鈕,依次選擇"瀏覽計算機并查找驅動程序軟件"、"從計算機的設備驅動程序列表中選擇"。
5、選擇"標準 SATA ACHI 控制器",下一步,完成。
6、重啟電腦即可。
4、win10系統提示page_fault_in_nonpaged_area藍屏代碼
原因分析:藍屏故障,顯示代碼"PAGE_FAULT_IN_NONPAGED_AREA",這個問題很可能是內存(包括物理內存、二級緩存、顯存)、不兼容的軟件(主要是遠程控制和殺毒軟件)或磁盤損壞所導致的。
解決方法:
1) 按下"Win+X"呼出運行,然后點擊"電源選項";
2) 點擊"選擇電源按鈕的功能"
3) 然后將"啟用快速啟動(推薦)"前面的勾去掉保存即可(若選項為灰色,先點擊"更改不可用選項"),然后重啟計算機即可。
以上就是解決page_fault_in_nonpaged_area 藍屏的方法。
四、最后總結
電腦藍屏的主要原因一定逃脫不了硬件或者軟件原因,所以總結歸納如下:
1、 硬件原因
1) 電腦散熱不良
現像:剛開機可能沒問題,運行一段時間后藍屏
散熱 問題這個就比較好判斷一點,臺式機看下機箱外殼,電源出風口等有沒有溫度明顯的很熱,如果出風口很熱,可以打開機箱蓋,看下CPU風扇,顯卡風扇是不是有在運轉,運轉速度是不是正常,是否灰塵太厚,散熱片上灰塵太厚的話也是影響散熱的。
處理方式:當然如果風扇不轉那就很明顯了,要看是不是運轉速度是否正常,可以用手指稍微觸碰一下CPU或顯卡風扇,如果運行速度很慢或風扇無力,稍微一碰就不轉了,那得更換風扇了。灰塵厚和可以清理一下灰塵,用吹風機把灰吹一吹
2) 內存條接觸不良或內存損壞
現像:有時開機就藍屏,有時運行一段時間藍屏,總之沒有明顯的什么時候會藍屏
內存條:
在實際的工作中遇見的電腦藍屏現象也有小部份是因為內存條接觸不良(主要是由于電腦愛潮內存金手指氧化、灰塵太多等導致,老電腦較常發生)
處理方式:
對于內存問題,只需要打開電腦機箱,將內存條拔出,檢查內存金手指是否干凈,金手指如果暗淡無光,就是觸點氧化了,可以用橡皮插小心的在金手指上磨擦,擦至至金手指光亮后再裝回去,一般問題都可以解決。如果問題沒有解決,可以嘗試更換一條內存測試,如果機器上是有兩根內存的,可以將其中一根內存拔下,只插其中一根測試。兩根輪流測試,如果插其中一根不藍屏,而且引起藍屏的那根在清理金手指后裝上仍然藍屏,那應確定是內存故障,更換新內存條即可解決問題。
3) 硬盤壞道或數據線問題
現像:一般在開機進系統時就藍屏
硬盤:硬盤出現壞道藍屏是因為硬盤某個區域壞了,而操作系統文件剛好存儲在那里,電腦開機要讀取數據時因壞道讀不出來正確數據,導致了藍屏現象。因為硬盤和內存一樣,承載一些數據的存取操作,如果某個應用程序存儲的區域出現壞道,那么在開機時可能不會藍屏,而在運行這個特定的程序時,也會出現系統崩潰藍屏之類的問題。
處理方式:
檢測硬盤壞道情況,如果硬盤出現壞道,建議備份數據更換硬盤。既使較少的壞道,這個硬盤也是無法安全使用了的。
檢測硬盤壞道的方法:因為開機就藍屏,可能安全模式也進不了。用軟件檢測壞道就有點麻煩了(對于普通用戶而然),首先要準備一個U盤引導工具,使用hd tune這個工具檢查。
2、 軟件原因
1) 個別軟件或驅動導致藍屏
現像:如果電腦在之前是正常的,而在安裝了某個軟件或更新了驅動程序,或是使用某個軟件的時候才藍屏,可以將該軟件或驅動卸載試下,不過這種軟件不兼容的情況一般也很少發生。
2) 電腦電毒
現像:經常的跳出一些錯誤提示框,或者電腦變得很慢,或是自動的給安裝了很多垃圾軟件等,在開機時可能沒問題,但使用時不定時間的會出現藍屏
解決辦法: 如果符合上列現像,下次重新啟動電腦后可進行殺毒操作(為什么說要重啟后,因為一般中毒了的機器都比較慢,剛開機的時候速度要快一點點,哈哈),殺毒軟件本人傾向于推薦一些國外殺軟的免費版或試用版,破解版,反正不付費的那種,殺完再卸載也行,國產免費的幾個殺軟不推薦。如果遇到惡意病毒,殺不干凈的建議系統還原或者重新安裝系統。
3) 操作系統損壞
現像:操作系統損壞引起的藍屏,多數是在開機過程中就藍屏,所以和硬盤壞道這個問題有點像。
處理:
利用系統修復工具進行修復。
近期我會多推出一些電腦實用技術的文章,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給一些朋友帶來些許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