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假不可錯過 五一爽玩游戲主板推薦
推薦產品:華碩 B85M-Gamer
參考價格:549元
主要特點:小鋼炮Gamer主板,Intel I218V千兆網卡,SupremeFX音頻
美中不足:供電部分發熱較大
B85M-Gamer是華碩Gamer系列中第一塊采用MATX小板型規格的主板,依然是較深沉的紅黑配色設計。
拓展插槽
擴展插槽方面,華碩 B85M-Gamer配備了1條PCIE 3.0 x16插槽和2條PCIE x1插槽。
磁盤接口
存儲支持上,主板提供了B85芯片組原生的4個SATA3.0和2個SATA2.0接口。
背板I/O接口
背板I/O接口方面,主板提供了2個PS/2鍵鼠接口、2xUSB3.0、2xUSB2.0、RJ-45網線接口和3個音頻輸入輸出接口,支持HDMI/VGA視頻輸出。
Intel 千兆網卡
主板板載網卡為Intel的主流型號——I218V千兆網卡,在兼容性、延遲和資源占用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SupremeFX音頻模塊
音頻部分主板沿用了玩家國度和Gamer系列主板的SupremeFX音頻模塊設計,通過LED分割線將音頻部分PCB獨立出來,以降低其他信號對音頻信號的干擾,用料上則配備了ELNA音頻專用電容,以及德儀R4580I耳放芯片。音頻解碼芯片的真身被EMI電磁屏蔽罩所覆蓋,不過從參數來看型號應該與其他Gamer主板一樣,為瑞昱的ALC1150八聲道高清解碼芯片。
編輯點評:B85M-Gamer是華碩Gamer系列主板中第一款MATX規格主板,也可以理解為之前熱賣的B85-Pro Gamer主板的小板型版本。雖然主板在身材上有所縮小,但是Gamer系列的特色配置卻沒有縮水,Intel I218V網卡以及SupremeFX音頻比起其他價位接近的主板擁有一定優勢,同時也更適合小鋼炮裝機玩家使用。作為一線大廠,華碩還能為主板提供豐富穩定的BIOS和軟件支持。
推薦產品:技嘉 G1.Sniper B6
參考價格:699元
主要特點:魔音設計,超耐久4Plus+圖形化雙BIOS,M.2高速存儲接口,支持超頻,酷炫LED燈帶
美中不足:無
雖然技嘉游戲系列主板在9系之后就以紅黑作為主色調,但由于G1.Sniper B6屬于8系芯片組,因此依然使用了經典的亮騷綠黑配色,不過游戲系列主板以后是否會回歸綠黑搭配,這就不得而知了。主板采用了標準的ATX大板規格,相比前代增強了CPU供電 ,還加入了在8系主板中非常罕見的M.2插槽。
而在拓展插槽方面,G1.Sniper B6提供了兩條PCIE x16插槽(下方一條運行在x4下),支持x16+x4的A卡雙卡交火,還有PCIE x1和PCI插槽各兩條,與上一代B5沒有差別。
主板依然提供了B85芯片組標配的4個SATA3和2個SATA2磁盤接口,其中兩個SATA3接口為立式設計。此外,主板還板載了9系才開始普及的M.2 SSD插槽,帶寬達10Gb/s。不過因為非原生支持,與x4標準的第二條PCIE顯卡插槽共享帶寬,安裝了M.2 SSD后該顯卡插槽將會以x2帶寬運作。
主板I/O接口提供了1個PS/2鍵鼠通用接口、2xUSB3.0、3xUSB2.0(鍍金接口為魔音USB接口)、RJ45網線接口、支持7.1聲道和S/PDIF數字音頻輸出,以及HDMI/VGA/DVI視頻輸出。經過鍍金處理的魔音USB接口和5個音頻接口,具有低阻抗、耐氧化腐蝕等特點。
cFos網絡管理軟件
主板沒有使用殺手網絡芯片,而選擇了Intel的I217V千兆網絡芯片,無論是在性能還是兼容性上,都有著不俗的表現。而搭配cFos網絡管理軟件,還可協助用戶進行封包監測與應用層協議的分析和優化,從而在降低網絡網絡延遲。
LED燈帶
相比B5主板,除了音頻部分一側的LED燈帶外,B6在主板的另一側還新增了一條燈帶,通過BIOS設置,燈光還可以隨音樂的變化躍動,對于喜歡光污染的用戶來說極具吸引力。
編輯點評:技嘉 G1.Sniper B6采用獨家的魔音設計+Intel高速網卡,性能和音頻表現相對以往的B5主板更上一層樓,能為玩家帶來更暢快、更震撼的游戲體驗。最后這款主板還破解超頻并有良好的供電支持,能讓發燒玩家有再次提升性能的機會。目前這款主板在京東報價最低僅為769元,并贈送玄冰400散熱器,喜歡綠色信仰燈的用戶就不要錯過了。
推薦產品:華擎 Z97 Killer
參考價格:839元
主要特點:超合金用料,M.2和SATA-Express SSD支持,高保真2代音頻,Killer網卡
美中不足:不支持SLI
華擎 Z97 殺手版屬于華擎費特拉提電競系列,主板沿襲了此前電競系列的紅黑色主題和電競盔甲設計,網絡和音頻部分的軟硬件都特別針對游戲有所優化。此外,還加入了華擎9系主板所帶來的超合金用料設計。
擴展插槽
主板提供了兩條PCIE x16插槽(其中第一條為PCIE 3.0 x16,第二條為PCIE 2.0 x4),因此不支持SLI。顯卡插槽采用 15μ鍍金接針,可以帶來更好的電氣性能。另外,還有PCIE x1插槽及PCI插槽各兩條。
存儲方面,華擎 Z97 殺手版配備了較為完備的接口,包括6個SATA3接口,支持RAID,其中4、5接口還可組合成一個SATA Express接口。而兩條顯卡插槽間還有9系芯片組帶來的M.2接口,走PCIE 2.0 x2通道,帶寬可達10Gbps,與SATA Express接口共享帶寬。
背板I/O處,主板提供了1個PS/2鍵鼠通用接口,4xUSB2.0,4xUSB3.0,RJ-45網線接口,S/PDIF數字音頻接口及5個3.5mm音頻輸入輸出接口,并支持DVI/VGA/HDMI視頻輸出。
編輯點評:華擎 Z97 殺手版沿襲了此前費特拉提電競系列的特色設計——采用殺手E2200網卡以及高保真2代音頻技術,加入了針對游戲優化的F-Stream多功能軟件套裝,均可為游戲玩家帶來良好的體驗。另外,支持SATA Express和M.2接口高速存儲設備,也為未來的存儲升級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推薦產品:七彩虹iGame Z97 烈焰戰神X
參考價格:999元
主要特點:16相IPP供電,殺手網卡,VoiceGamer音效系統
美中不足:BIOS設計比較一般
主板為標準的ATX版型設計,PCH散熱片上玩家定制的LOGO,以及游戲主板中流行的紅黑主板配色,都表明這款主板專為高端游戲玩家所打造。
拓展插槽方面,主板配備了3個PCIE 3.0 x16插槽,4個PCIE x1插槽。此外,PCIE插槽間還有1個WIFI/mSATA插槽,但是沒有9系新增的M.2 SSD接口。
背板I/O接口非常豐富,包括4 x USB3.0,4 x USB 2.0(網線接口下2個接口支持快速充電和關機充電),PS/2鍵鼠通用接口,一組高清視頻輸出接口(VGA/DVI/HDMI/DisplayPort),RJ-45網卡接口,SPDIF音頻輸出接口,和一組7.1聲道高清音頻輸出接口。
殺手E2200網卡
板載網卡為高通的殺手網卡E2201,專門針對游戲優化,能夠根據實際應用優化網絡,降低延遲,令玩家在線上游戲中能有更出色的表現。
編輯點評:七彩虹 iGame Z97 烈焰戰神確實是一塊在硬件用料上下足了功夫的主板,16相IPP供電,殺手網卡,ALC1150高清音頻芯片,無一不是旗艦主板的標配。而且主板的造型也非常霸氣,如果不看Logo的話甚至令人覺得是某臺系一線品牌的產品。
推薦產品:映泰 Hi-Fi Z97Z7
參考價格:777元
主要特點:超頻發熱控制出色,特色Hi-Fi設計和應用,SATA-Express和M.2 SSD支持
美中不足:附帶應用UI有待改進
映泰Hi-Fi Z97Z7為標準尺寸(30.5cm x 24.4cm)的ATX大板,在配色方面,這次采用的并不是以往Hi-Fi系列的藍黑配色,而是采用的是棕黑與暗金色的搭配。南橋散熱片則采用了全新的圓形設計。
主板板載了兩條PCIE x16顯卡插槽,靠近CPU的一條支持PCIE 3.0 x16模式,而下方的顯卡插槽只能運行在x4模式,因此僅支持x16+x4的A卡雙卡交火。此外,還有兩個PCIE x1插槽和兩個PCI插槽。
磁盤接口方面,主板的擴展支持比較豐富,配備了6個SATA3.0接口,并且通過第三方芯片的橋接,使兩個SATA3.0組成了一個新的SATA-E高速接口。而板載還提供了9系主板全新的M.2 SSD接口,支持42mm、60mm、80mm三種長度的M.2 SSD。SATA-E與M.2的理論帶寬達到了10Gb/s,可以突破SATA3的傳輸瓶頸。
主板背板I/O處,提供了1個PS/2鍵鼠接口,4個USB3.0,2個USB2.0,1個RJ-45網線接口,支持HDMI/DVI/VGA視頻信號輸出,以及7.1聲道高清音頻輸出。由于映泰主打的是Hi-Fi音效部分,所以在音頻接口部分還進行了鍍金處理,不僅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而且在導電性上更好保證了音頻的輸出效果。
Hi-Fi音效是目前映泰主板所突出的一大特色,而這塊主板在音效上也融合了系列的特色元素,搭配Smart Ear 3D應用,可以根據不同使用場景,設定不同的音效。下面讓我們看看Smart Ear 3D的實際應用體驗。
編輯點評:映泰Hi-Fi Z97Z7延續了Hi-Fi主板的特色,音頻部分的用料和設計都作了優化。不過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板在發熱上控制得非常出色,即使在i7-4770K加壓超頻到4.5GHz的情況下,供電部分的發熱量依然很低,值得稱贊。而在存儲接口方面,主板的規格也非常齊全,配備10Gb/s的M.2和SATA-Express磁盤接口。
對于CPU、顯卡、內存、硬盤這些決定主機性能的硬件,承載它們的平臺——主板雖然也是PC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但由于主板并不會影響到CPU的性能,因此主板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顯然無法與它們相提并論,導致許多玩家認為主板只不過是一個給人做嫁妝的角色而已。
因此,除去少數游戲發燒友、超頻愛好者以及不差錢的土豪,絕大多數用戶會在攢機時會優先考慮一款品質過得去的廉價入門主板,盡最大可能去縮減主板的開支,利用“節省”下來的資金來加強CPU或者顯卡來提高PC的性能。
雖然選擇廉價的入門主板(甚至是低端主板)有助于玩家利用寶貴的裝機預算,盡可能提升主機的性能,但俗話說有利就有弊,這樣做勢必會讓用戶失去一些東西——即各位玩家在使用搭載入門主板的主機玩游戲時,獲得的體驗與使用高端主板的主機相比要遜色一籌。
價格便宜的入門級普通主板只能夠提供滿足主流用戶基本需求的功能配備
說道這里,也許有玩家會質疑上段文字中的“體驗”二字,覺得主板既然不會對PC性能產生影響,那么無論是用賣1000塊錢甚至更貴的高端主板還是售價四五百的入門主板,體驗都是一個樣子的。
高端主板雖然功能強大,能夠帶給玩家相對更優秀的游戲體驗,但價格并不平易近人
但實際上,由于高端主板在定位上與入門主板相比在定位上要高出許多,廠商因此更加樂意為這些高端主板“添磚加瓦”,為其配備更為豐富的功能,比如功能非常全面的華碩ROG系列主板產品。在其它硬件配置均相同的情況下,高端主板帶給玩家的游戲體驗自然會相對更加出色一些,只是想要獲得這種體驗,需要玩家付出大量的金錢。
游戲主板身價不斷降低,能夠讓玩家節約主板預算的同時,也能獲得更優質的游戲體驗
花費大筆資金投入到主板上去追求游戲體驗方面的相對改善,我們甚至可以用“花冤枉錢”來形容這種做法,畢竟各位的攢機預算不是爹媽或自己的血汗錢,就是省吃簡用摳出來的生活費。但是,如果只需要在購買一款入門主板的預算基礎上,多加100塊或者200塊錢,少下兩頓館子,就能獲得入門主板所不能提供的更優質游戲體驗,那么你會接受嗎?
在整個PC市場愈發不景氣以及Intel方面的制約下,除了華碩、技嘉之外,沒有一家主板廠商敢說自己過的好。為了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家被淘汰的主板品牌,各廠商紛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日漸壯大的游戲玩家群體與蓬勃發展的電競行業,推出了專門針對游戲進行優化,功能不輸高端主板的游戲主板產品。經過數年的發展,游戲主板產品的種類變得越來越豐富,門檻也越走越低,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入門級游戲主板的價格已經相當接近普通入門主板的水平了。
在門檻也越走越低的同時,游戲主板的性價比也因此而逐漸攀升,因為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普通主板并不能像游戲主板那樣帶給玩家媲美高端主板的游戲體驗,而它們與同級別的普通主板相比在價格上也不會有太多優勢,畢竟定位相同的游戲主板,一般情況下只比同定位的普通主板貴上100-200塊,而這些資金拿來提升PC的性能,顯然有點“杯水車薪”的意思,并不能讓PC的性能獲得實質性的提升。
當然了,光說游戲主板能夠帶給玩家普通主板不能提供的更優秀游戲體驗是不夠的,各位需要了解游戲主板與同級別的普通主板相比擁有那些優勢。
游戲主板的優勢——效能相對更出色的板載游戲網卡與專屬網絡管理軟件
雖然使用游戲主板并不意味著玩家的主機在性能上會得到提升,比如我把普通的B85主板換成B85游戲主板,并不更換其它PC硬件,3DMark的跑分不會平白無故高出500、1000。但游戲主板卻可以幫助我們在玩游戲時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
首先是板載網卡方面,盡管普通主板的“小螃蟹”(Realtek,瑞昱)網卡芯片的品質無需各位質疑,驅動穩定性也不錯,但游戲主板所選用的Killer網卡或Intel網卡的芯片效能要比普通的Realtek網卡芯片更為出色,能夠幫助CPU分擔更多的網絡數據處理任務,減少CPU方面的亞壓力,并顯著網游數據包的優先級,降低網絡數據包的丟失率,從而改善網絡游戲的延遲。
與此同時,各廠商還為這些游戲主板配備了網絡帶寬管理軟件,各位玩家可以利用這些軟件來調節各進程使用網絡的帶寬,并對其網絡優先級進行設置,讓對網絡帶寬需求較高的網游獲得更多的帶寬與更高的優先級,而對于那些進行偷偷上傳/下載的XX管家、XX衛士、XX云盤等XX軟件進行嚴格限制,以保證玩家身處相對更好的網絡環境下體驗各種網絡游戲。
游戲主板的優勢——提供相對更優秀音效體驗的強化板載聲卡
除去為游戲主板配備效能相對更優秀的板載網卡芯片,并提供相應的網絡管理軟件,保證玩家享受到相對更好的網絡游戲體驗,許多廠商還針對游戲主板的板載聲卡進行了強化,讓它們能夠帶給玩家更逼真、更清晰的音效體驗。
一般情況下,各位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游戲主板針對音頻方面的優化,簡單點說就是為板載聲卡單獨劃分了一片PCB區域,并在音頻芯片上安裝EMI金屬屏蔽罩,以減少主板上的其它原件的干擾,另外還配有多枚提供放大器瞬間動力的音頻電容。至于運放芯片方面,雖然游戲主板的運放芯片與一些獨立聲卡的運放芯片相比要遜色一些,但和同級別的普通主板相比還是要強上許多的。
游戲主板搭載的強化板載聲卡能夠很好的搭配入門HIFI耳機
雖然每個人對音頻方面的追求各不相同,但你只有嘗試過,才會直觀感受到廠商針對板載聲卡方面進行優化帶來的好處。而且就現在各家對游戲主板板載聲卡的優化程度來看,搭配像飛利浦FHP9500這樣的入門HIFI耳機就能獲得相當良好的體驗了。
游戲主板的其它優勢
另外,相對于樣貌樸實、中規中矩的普通主板,以彰顯游戲元素的紅黑配色或一致性風格配色的游戲主板顯然更加討人喜歡。在這個側透機箱非常流行的狀況下,透過測試床看到外觀相對更漂亮的游戲主板時,玩家的心情自然會比看到一款尋常樣貌的普通主板更加舒暢。
與此同時,游戲主板在細節方面的展現也要略勝同級別的普通主板一籌,就拿CPU供電部分舉個例子,現如今許多入門級主板的供電部分并沒有配備提供一定散熱幫助的散熱片,這不光會影響到產品本身的美感,相對于加裝散熱片的游戲主板而言,其穩定性雖然未必遜色,但擁有供電散熱片,能夠更充分利用機箱內氣流的游戲主板,在產品穩定性方面顯然更加有保障。
至于產品品質方面,游戲主板與同定位的普通主板相比就不相上下了,因為無論是游戲主板還是普通主板,產品的質量與穩定性絕對是各廠商最優先考慮的,所以各位基本上不用為產品的質量與穩定性擔心,一般來講入門級、主流級的游戲主板/普通主板的CPU供電達到5相就夠了,而定位稍高一些的則至少要6相供電或者8相供電。
但需要各位注意的是,現如今難免會有一些廠商接著產品定位不高的空子對CPU供電進行縮水,然后跟不縮水的產品賣相同的價格,所以各位無論是選購游戲主板還是普通主板,都需要對CPU供電部分稍加留意,至少不要低于五相供電嘛......
本來到這個時候,應該為本文畫上最后的句號了。但筆者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是Intel為了保障自家消費級高端Skylake處理器——比如Corei5與價格稍微“回歸正軌”一點的i7-6700K的銷路,無情的抹掉了Intel 100系列芯片組對“新一代神U”E3-1230 V5的支持,導致想要感受E3-1230 V5處理器獨特魅力的玩家,只能去買面向服務器的C232或者C230主板了......
一聽說想用E3-1230 V5處理器只能買服務器主板,而不能去選購某些性價比相當高的B150主板,相信不少玩家會大呼“Intel坑爹”,但沒辦法,誰叫人家說了算呢!但基于前幾代E3處理器積攢下來的良好口碑,以華碩為首的主板廠商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將原本面向企業級市場的C232芯片組主板帶到了消費級市場中,現在我們已經看到華碩等品牌推出了專門為E3 1230 V5主板打造的消費級C232芯片組主板。
雖然現在市面上已經能夠買到消費級C232芯片組主板,但我們可以通過查詢了解到這些消費級C232芯片組主板基本上都是普普通通的產品,只能夠滿足玩家的基本需求,并不能像上代產品E3 1230 V3那樣可以搭配某些性價比較高的B85游戲主板。不過,作為主板行業領頭羊的華碩,卻帶給我們一款功能更豐富且針對游戲優化的C232游戲主板——華碩E3 PRO GAMING V5。
華碩E3 PRO GAMING V5 游戲主板 京東商城 售價1099元>>點擊購買
既然華碩E3 PRO GAMING V5是一款面向游戲玩家的產品,那么它的功能配備自然就要像華碩消費級游戲主板看齊,不僅具備華碩旗下游戲主板標配的Intel游戲網卡芯片以及SUPREMEFX板載聲卡,并擁有華碩為其準備的一系列優化軟件,比如AISuit3、Game FirstIII等等,這些功能配備,可以讓華碩E3 PRO GAMING V5主板帶給使用它的游戲玩家良好的游戲體驗,這可是普通的消費級C232主板做不到的。
看到華碩E3 PRO GAMING V5 主板1099元的售價,一些玩家也許會感到一些不自在,因為按照慣例,E3系列處理器的最佳搭檔似乎是500元左右的游戲主板,這樣才能凸顯E3系列處理器一貫的高性價比。不過,考慮到現在最便宜的消費級C232主板也需要799元(京東價),為了自己在玩游戲時能夠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多花300塊其實也能接受,畢竟普通的消費級C232主板可不一定都有這些針對游戲體驗而生的功能配備,而且現在馬云上的E3 1230 V5大概賣到1400塊左右,兩者加起來的價格可比坑爹的i7-6700K還要便宜。
所以說,如果你是一位想要組建一臺以E3 V5處理器 + C232主板 + 獨顯(必備品!E3 V5沒核顯)為主的高(ka)端(ba)游(biao)戲(pei)主機,那么華碩E3 PRO GAMING V5無疑是非常值得優先考慮的產品,因為它可是一款C232游戲主板,更何況華碩還賦予了它堅若磐石的品質。
讀到這里,相信各位已經在游戲主板相對于普通主板有什么優勢這個問題上,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各位在為自己的新主機挑選主板時,不要輕易的因為游戲主板要比同定位的普通主板貴100-200塊,而放棄游戲主板帶來的相對更優秀游戲體驗。更何況,就算各位好不容易從主板這塊一刀砍出200塊錢的預算,其它配件又縮得不能再縮了,這200塊錢是能幫助各位從i5換成i7呢?還是能從GTX 960升級成GTX 970呢?
就像筆者在文章前半部分說過的那樣,少下兩頓館子,就能在1-2年甚至3年以上的時間里享受到入門主板所不能提供的更優質游戲體驗。
更多游戲主板產品推薦:
華碩 B85-PRO GAMER 游戲主板 京東商城 售價689元>>點擊購買
華擎 B150 Gaming K4 游戲主板 京東商城 售價749元>>點擊購買
■
者:浩渺星塵
提起華碩主板,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全球第一主板生產商不是吹出來的。20年前(沒錯,就是20年前,暴露年齡了),就成為我仰慕的對象,無奈錢包不鼓,一直與它無緣。只到4年多前升級電腦,才有幸入得一塊華碩主板,不算高級,入門板而已,但是配上一塊神U,還是不錯的,那就是H61+E3的配置啦!想當初,這可是DIYer的極力推薦呀!隨著時間流逝,新主板已經出了幾代了,CPU更是不知更新幾代了,這配置已然落伍啦!這次張大媽推出此華碩主板眾測,猶豫了一下,因為這塊主板CPU接口是LGA1151的,裝機必然需要重購大件,CPU和內存條,加上換顯卡的一點小小升級欲望,基本就是裝臺新機的節奏。想想剛到手的獎金,慰勞一下自己吧,中的話就順便升級一下電腦,好久沒折騰它了。
就在漫長的等待公布名單時,又中了Xbox One的毒,正好法亞有精英版的優惠,禁不住剁手了。哪知大媽發來短信,居然又中了主板的眾測!可是預算已經用到X1上去了,看來要出血??!為了大媽的測評事業,上吧!于是自剁4K,有了下面這篇報告。以下報告文上圖下,不再標注。
I. 為什么選E3平臺
老鳥自然知道為什么,可以直接跳過本節,小白繼續往下看。
Intel的CPU,目前的主流i3,i5,i7,都內置集成顯卡,雖集成顯卡的性能現在是越來越強,但intel在顯卡技術上并非一流,還沒到Nv和AMD顯卡的水平,所以,游戲玩家都不會用CPU的核顯部分,而是另購顯卡組建游戲平臺。這樣,CPU的集成核顯不等于浪費了么?是的。所以,E3成為玩家眼中的福音。同頻的E3差不多就是去掉核顯的i7啊?。ó斎灰灿袔Ш孙@的E3,不過不是我們關心的對象)4核心8線程,1、2、3級緩存,都是一模一樣。當然,選E3最關鍵的是價格,能有i7的性能,只要i5的價格,這便宜誰不愛占呢?省下的錢正好提升一下顯卡的檔次,沒錯,只是提升一下,差價還沒到提升一大步的程度。
E3 CPU,其實就是服務器CPU,Xeon,至強,這個熟悉吧?自然有著服務器CPU的一些特性,如支持ECC內存等等,只是我們對那些都不感興趣,只要它性能強就行。隨著主板芯片組的變遷,E3也出了幾代產品,而最具性價比的當屬E3 1230,從最初的1230,到v2,再到v3,v4版本國內比較少見,再到現在的v5,也就是今天所要講的主板支持品種。歷代1230的變遷如下圖:
對比一下E3和同門的i7-6700有什么區別,沒錯,1230除了沒核顯,其他基本沒有區別。對了,價格倒是便宜了一些。
本來E3在各芯片組平臺上混得不亦樂乎,但到了E3 V5,Intel取消了100系列芯片組對它的支持,即只能使用服務器芯片組的主板啦。要重現E3的輝煌,就得在消費級主板上引入服務器芯片組了。華碩的這塊E3 Pro Gaming V5,就是基于C232服務器芯片組支持E3 V5 CPU的主板。
來看一下這塊主板的配置,紅色是特別之處。但我只需要一塊能上E3 v5的主板,穩定性和其他一些特性,多多益善吧。主板芯片組并非先前說過的C236,仍是C232。這有點不爽,好像有其他品牌采用C236芯片組的,價格也并不貴。好吧,你說用不到20通道,6個USB 3.0和SATA 3.0接口夠用,那也無妨。
II. 開箱品鑒
在收到這塊主板前,為了拍照質量,樓主趕緊購入幾樣攝影道具,下面就可看到啦,純色背景是不是看起來更舒服點?“朕值到了”與往常一樣讓人賞心悅目。
號稱游戲主板,自然需要酷一點,從外盒看,黑紅主導,讓我等小心臟開始撲通撲通起來。
不忘將特色功能介紹一遍。
主角登場,怎么樣,霸氣不?
主板全家福:除了主角外,質保和說明書、線纜貼、驅動光盤、2根SATA連接線、后面板、2只主板螺絲、扎線若干。
主板正面,三塊紅色散熱片格外顯眼,主板上隱隱約約也是道道紅線,藏在酷黑的表面之下。一個字:騷!兩個字:真騷!三個字:好騷氣!
主板背面。這個沒啥好說的了,一片黑。焊點飽滿均勻,無毛刺。CPU背板,防止超級大風扇造成主板變形。
主板側面:從左往右分別是PS/2接口2個,USB2.0接口2個,USB3.0接口2個,1個TAPE-A/1個TYPE-C USB 3.1接口,千兆網口1個,USB3.0接口2個,帶光纖輸出的音頻輸入輸出接口。SATA接口設計在主板另一側,前置音頻接口、COM接口、USB擴展口、ROG擴展口(支持ROG Front Base)。
8相數字供電,MOSFET覆蓋騷紅色散熱片,ROG風格乍現。供電部分用料十足,MOSFET是安森美的4C06B和4C09B,加上Nichicon-GT訂制的MIL電感和5K黑金固態電容,豪華配置。
內存兩相供電,MOSFET同樣是安森美的,電感和電容也是特別定制。這還可以看到幾個LED燈,CPU、內存、顯卡、啟動設備,哪出錯一目了然。
主板提供4條DDR4 DIMM內存插槽,雙通道,最高64GB,但只支持2133MHz,不免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覺。支持XMP規范。唯一不好的是全部都是黑色,我剛開始就插成單通道了。如果一黑一紅,既好辨識又很酷嘛!
Ultra M.2接口,支持type 2242/2260/2280/22110(PCI-E 3.0 x2&SATA模式)。雖然現在沒錢買這接口的SSD,但說不準哪天降價了,可以入手了呢?
LGA1151的CPU插槽,遺憾的是扣具不夠酷,如果像ROG系列那樣來個黑色鍍鎳處理就漂亮了。
6個擴展插槽。分別是1x PCI-E 3.0 x16(@x16),1x PCI-E 3.0 x16(@x4),2x PCI-E 3.0 x1,2x PCI。支持CrossFireX混合交火技術,可組建高性能的游戲平臺。
6個SATA 6Gbps接口。沒有象華碩Z170提供的SATAe接口。
Supreme FX,華碩的特色音頻技術。特點是從主板整體設計、布線以及用料方面著手,解決音頻受電磁干擾的問題。通過將PCB板分割成兩個獨立部分,將音頻信號傳輸線路隱藏在PCB板中間層,并且在音頻芯片上覆蓋EMI金屬防護罩,使得音頻部分與主板分離,防止音頻芯片受到干擾。金色的Nichicon專業音頻電容,大功率下保證穩定工作。內置耳放,支持到300Ω耳機,低音澎湃,細節突出。從實聽效果看,與我原先創新ZX聲卡相比,達到7成功力。
nuvoton NCT6793D主板I/O監控芯片,提供主板電壓、風扇轉速和溫度的監控。
ASMedia的ASM1083 PCI帶寬轉換芯片。實現主板對PCI設備的支持。
LANGuard,據說采用優質貼片電容提高網絡穩定性,防電涌、防靜電元件保護主板免受雷擊和靜電的傷害。這下不怕打雷下雨燒主板了。。。網卡使用的是Intel 第二代I219-LM芯片,支持AMT。
TPU智能加速芯片。對于E3來說,也只能看看的用了。如果上i7 6700K的話,還是用處不小的。
主板USB 3.1采用的ASMedia ASM1142方案,最高可提供10Gbps的傳輸帶寬。
就要開始正式裝機,有點小激動呀!
為了這塊主板,自剁4k,右邊這些就是自剁的啦。
顯卡:華碩猛禽STRIX-GTX960-DC2OC-4GD5,與自家的主板更配哦。
散熱器:貓頭鷹的U9S,從來沒用過這么貴的散熱器。使用下來感覺沒選錯,值得買。
內存條選擇的海盜船的DDR4 2400 8G*2套裝,據說套裝兼容性更好,就是比單條*2貴的理由。老鳥準備噴我了嗎?沒錯,圖上內存條插錯槽了,這樣是單通道。后來才發現,懶得重拍了,哈哈。
CPU,不選E3還選這塊主板干啥呢?當然上E5 1230 V5了。盒裝的性價比自然沒有散片的高了,這塊E3,1500元搞定。
久違的E3 1230 v5處理器,馬上就要上戰場嘍!
全部插上主板后的樣子:還好,散熱器小巧,沒有那種主板插在散熱器上的感覺。倒是顯卡,有點威武。
背面再來一張。
裝進機箱,空間綽綽有余。在機箱前面板和后面各裝了一個風扇,這樣風道從前往后,有利于散熱??闯鰜頉]?這次裝機,還是以靜音為目的,兼顧性能。
III. 試機
裝機完成,通電一次點亮,歐耶!多年的裝機經驗沒拉下。主板BIOS使用UEFI圖形界面,支持鼠標操作。黑紅風格界面,與主板相得益彰。默認EZ模式,顯示當前系統的各項參數,包括處理器型號及參數、內存、硬盤相關信息、系統溫度、風扇轉速、啟動順序等。可對系統性能一鍵調節,有一般和節能選擇,各取所需,怎么沒有“高性能”選項呢?BIOS支持多國語言,包括中文。要進一步調整各項設定,到高級模式里看看。
概要基本是一些硬件信息。
收藏夾列出的是用戶調整比較多的項目,這樣基本在這里面就可以完成大多數的設置調整。
Ai Tweaker也就是智能超頻設置了。雖然E3不能超頻,可別忘了這塊主板還支持其他第六代酷睿CPU呀。但是開了XMP的話,可能開機會卡,有時還會提示超頻失敗,不建議開這個。
高級設置里的高級,可以調整SupremeFX LED燈模式,流模式還是比較酷的,下面來個GIF動畫演示。
這里很酷!
SupremeFX LED燈的呼吸模式:
這是流模式:
Monitor是設備監控,提供主板設備的溫度、健康數據等。啟動項:可對快速啟動進行設置,說啟動慢的,進來調一調,把能關的都關了,POST顯示能調小就調小,這樣下來啟動速度還是能接受的。
風扇控制也是非常不錯的設計,之前都是到系統里裝軟件,現在內置到BIOS里了,省事。預置了幾種風扇模式,一般用標準就行,追求極致靜音或冷卻效果的,可以手動調節到所需級別。
到手發現BIOS有升級,原版本0211,最新是0303,BIOS升級也是很方便的,只要把升級文件拷到硬盤,進BIOS選擇即可。刷個集成SLIC的BIOS,完美安裝Windows 7 OEM版。
驅動光盤上的東東也不要亂裝喲!尤其是下面這個打紅框框的,為了這,系統重裝了3遍。別怪我沒說。為什么?裝了后硬盤性能大降。這個是組RAID用的。
IV.性能測試
因為這次配機目的并不是追求最頂級配置,適用就好,所以性能得分并不是十分突出,只要靜音就好。從測試結果來看,目的順利達成。Windows7系統開機10秒,超級快有沒有?什么,你說Win10只要3秒?好吧,這是Win7。
我的系統配置:
先跑個分娛樂一下:
待機狀態各硬件溫度控制非常好,都在30度以下。
滿載狀態,CPU和主板溫度控制在40多度,顯卡在65度以下,顯卡風扇就沒看到轉過,CPU風扇仍在1000轉以下,靜音效果良好。
花了錢,總要看到點水花,與原E3 1230 v1平臺來個比較吧:
現E3 1230 V5平臺,可以明顯看到CPU性能的提升。單線程、多線程均有50%的提升。
Superpi得分,v5版本1M是9.8秒,4M是50秒,比原平臺少許提升。
弗里茨國際象棋基準得分14414,比原1230 v1提升21%。
Winrar解壓基準測試得分,新平臺亦有不俗表現。
3DMARK11 X模式測試,物理分數10782,較原平臺7784提升38%。
Cinebench R15得分789cb,接近i7-6700K的877cb。
wPrime測試得分情況,接近i7-6700K成績,遠超i5-6600k。
這是AIDA64 Cache和內存測試,默認關閉XMP時,內存延遲15。
打開XMP后,延遲到了14,但性能并無明顯提升。所以,還是別開XMP了。
PCmark7得分5876。測試期間,沒聽到機箱里有啥大的動靜,耶!靜音就是勝利!
游戲測試?我有Xbox One了,還在PC上玩啥游戲?話雖這么說,但還是下個游戲來測試一下吧。
《古墓麗影9》,n年前在PC上玩過3,印象很深,后來還出了電影。好多年過去了,游戲技術的發展讓人驚嘆,最高畫質下表現流暢,效果十分震撼。
其他游戲我就不測了,這個平臺下,玩主流游戲應該不在話下。不過,我還是玩Xbox One去吧。
V. 特別的東東
華碩特有的Ramcache支持,為硬盤提供加速,如果覺得windows自帶的預讀取已經夠好,也可不用裝。測試安裝后,還是有一定提升的。至少可減少SSD頻繁寫操作,降低SSD損耗。
測試結果很夸張是不?別當真就行。
主板還帶了些工具軟件,如Ai suite 3,內置超頻控制、節能控制、LED燈控制等軟件包,如有這方面的需求,用用還是不錯的。還有個華碩引以為傲的Gamefirst IV,裝上后啟動時網卡卡在那好久,看來無延遲是要付出點代價的。
最后,我決定,啥也不裝,裸奔最爽!
系統能耗情況:關機狀態能耗1W多;待機51W左右,滿載192W左右。新平臺的能耗控制確實不錯,終于有了個清涼的世界。
VI. 總結
作為新一代E3 V5平臺,華碩E3 PRO Gaming V5主板表現優秀,雖定位游戲主板,但對非游戲玩家也不失為一種選擇。E3 1230 v5的性能介于i5 6600k 和i7 6700k之間,在i7 6700K只要2千塊的情況下,E3的性價比優勢已明顯下降,這種情況下,還不如入Z170+i7的組合,畢竟i7 6700K起跳頻率4.0,占了不少優勢,加上可超頻,平臺內存支持規格更高,各種新技術該有的都沒有缺失,沒有理由再選C232平臺。
優點:
主板做工一流,黑紅搭配,風格炫酷。電容電感用料足,系統穩定性有保證;
擁有最新的USB3.1接口,這個估計會在兩年內有用;
SkyLake平臺功耗降低,帶來涼爽靜音體驗;
設備故障燈可以快速定位出錯設備,方便維護;
主板提供4個獨立控制風扇接口,還有1個水冷專用,滿足散熱需要;
各種接口ESD防護,防止靜電、過載,保護系統安全;
分區音頻處理模塊,獨立功放,音質效果不錯。
不足:
性價比不夠高,雖然有E3性能支撐,但與i7的K系列相比,無超頻能力導致性價比進一步下降;
主板驅動默認安裝IRS,導致硬盤性能下降,在安裝時應予提示;
主板啟動自檢有點慢,不能極速啟動,對于急性子來說,無疑是個災難。
還沒想到。。。
主板購買對象建議:
游戲玩家。配塊好的顯卡,兩年內應該不會難倒什么游戲了,炫酷的燈光效果,配個全透機箱,酷斃了;
追求性價比的一類裝機愛好者。例如我。日常用機主要是文字處理、圖片編輯、視頻解碼編碼等,并不需要極致速度,而是系統穩定性和靜音要求排在前位,象我這個配機方案,完全可以Fanless了。其實,華碩還有3款基于C232平臺的主板,最低價格已在8百以下,配合E3 1230 V5,才是王道。
最后來張閨女捏的龍貓,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