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取學習機,絕對不收一分錢!”
暑假來臨,不少家長考慮為孩子購置學習設備,充實暑期生活。近期多地家長向記者反映,有不法分子以免費贈送為名,采取電話邀約、“借”店活動、假冒身份、誘騙付費等手段,誘騙他們出高價購買易百分、好狀元等幾款質量差、錯漏多的平板學習機。
不法分子設局何以屢屢得手?他們從何處掌握家長個人信息?又為何能在中國移動營業廳等正規企業門店中“借”店、冒名活動?新華社記者對此展開追蹤調查。
記者現場體驗騙局全流程
“您好,我是移動公司工作人員,由于您的手機號碼是我們的老用戶,可以免費領取學習機……”日前,貴陽市民小胡接到自稱中國移動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其前往中國移動王家橋門店現場領取學習機。
記者陪同小胡前往貴陽云巖區王家橋中國移動暢達通訊手機專營店,親歷了一次“平板學習機騙局”。
第一步,先發小禮物穩住到店家長。記者發現,當日有不少家長來到相關中國移動門店。有人先向每位家長贈送一套玻璃碗,并告知他們隨后將進入贈送學習機環節。
第二步,大肆吹噓“學習機”。“作為家長,你們能一直輔導孩子嗎?學習機能!”“里面的課程都是教育部發行的,學校里面有的,它百分之百有,學校里面沒有的它還有”……記者聽到,有人不斷向家長吹噓將要“贈送”的學習機,并反復強調“資源有限”“只送給有孩子的家庭”。
第三步,以所謂“付費考驗”對家長“洗腦”。吹噓之后,工作人員會趁機向家長表示“這么好的學習機,我們收取50元錢,你們同不同意?”記者注意到,不同意交50元的家長就失去了領取學習機的資格。之后,工作人員將收取的50元錢退還回去,并反復強調“絕對不收一分錢,這只是考驗你們的誠意”。
第四步,“收網”誘騙家長掏錢。此時工作人員開始向家長詢問:平板學習機免費送,但是優質“終身使用內容”大家需要花兩三千元購買,大家愿意嗎?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家長在前序套路影響下紛紛掏錢付款,還有些家長認為這也是商家的一種“考驗”,欣然付款。也有一些家長遲疑不決,記者見到,有工作人員會在上前勸說時直接動手替家長點擊手機“確認付款”。
記者調查發現,此類家長“中招”的情況并非孤例。去年至今年,在廣東佛山、貴州遵義、浙江樂清等多地都有發生。
“高端”學習機其實太“坑娃”
“速度很慢,還不如市面上幾百元的平板電腦,女兒說上面的課程有很多錯誤,不愿用。”“發現很多錯別字,課程教師很多時候只是照著PPT念,并不像工作人員聲稱是北大清華的名師課程。”
多名家長告訴記者,他們被忽悠出高價得來的平板學習機并非如吹噓的“質量佳、內容好”,相反,不但質量低劣而且內容錯誤很多。
記者了解到,易百分學習機是深圳市易百分實業有限公司旗下電教產品。京東一家名為“易百分旗艦店”的店鋪廣告中宣稱,易百分學習機被“中國質量認證監督委員會”“全國品牌認證聯盟”評為“中國著名品牌”“國家權威檢測·質量合格產品”等稱號,但據民政部和中國品牌認證聯盟官網顯示,以上兩家所謂的評級機構均為非法組織。
山西省市場監管局2020年9月發布的一份電子電器產品質量監督專項抽查抽檢結果顯示,易百分AI智能教育學習機“標記和說明、電氣絕緣、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絕緣穿透距離、直插式設備、耐異常熱、電源端子騷擾電壓”不合格。各類網絡投訴平臺上都有不少針對易百分、好狀元學習機的投訴,大都涉及“虛假夸大宣傳誘導消費”“功能不行、系統老舊”等方面。
記者試用易百分學習機發現,存在教材封面與教材內容不對應、錯別字、表述不當等問題。如:封面為“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下冊)”的教材,實際內容卻為“人教版初中語文7年級上冊(部編版)”;人教版初中中國歷史第一冊第3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課程PPT中,將“經濟方面”錯寫成“經濟方便”等等。
“我一直以為‘經濟方便’是一個專用名詞,直到請教了學校老師才發現是易百分課程的錯誤。”貴陽市七年級學生余浩說。
深圳市易百分實業有限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公司是生產企業不負責終端銷售,對相關騙局情況并不了解。該負責人還稱,公司此前未接到過內容錯漏反饋,“任何產品都有疏漏,我們的系統可以自動修正”,如消費者遇到售后困難公司愿意協調解決。對于為何官方銷售渠道宣傳中出現非法組織授予稱號的問題,該負責人未回復記者。
仍有各種疑團待解 專家呼吁監管機構及時介入
“平板電腦騙局”手法并不鮮見,但卻仍屢屢在多地得手。記者發現這與其中一些待解的疑團緊密相關。
不法分子手中掌握的手機號、機主姓名等個人信息從何而來?多名受騙者告訴記者,不法分子來電邀約時,因為能準確說出機主信息,同時又聲稱自己是移動工作人員,活動在移動營業廳內舉辦,所以受騙者才對其說法掉以輕心。
不僅如此,有受騙者向中國移動方投訴索賠,得到的答復是相關人員并非中國移動工作人員,相關活動與中國移動門店無關。如果真是這樣,不法分子為何能夠順利在中國移動營業廳這類特定場所內,公然以中國移動工作人員名義活動?
此外,王家橋中國移動暢達通訊手機專營店店長陸玉銀表示,贈送學習機活動相關人員與該門店是合作關系,他認為相關行為并不違法。
中國移動貴州公司貴陽分公司市場部經理李培穎告訴記者,中國移動公司與旗下代理門店在移動業務和相關服務上是一種合作關系,中國移動對于代理門店自主銷售其他產品沒有過多介入,代理門店相關工作人員也并非中國移動自有員工,目前處于管理盲區。
李培穎介紹,部分中國移動代理門店有可能自留了客戶個人信息,并采取電話聯系用戶的“外呼營銷”方式吸引用戶到店,其行為是明令禁止的。“對于代理門店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我們有權要求其下架不合格產品、停業整頓或終止合作。”
李培穎表示,下一步,將在轄區內開展排查,約束旗下代理門店相關經營行為。
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鄧佩律師表示,如果運營商代理門店將客戶信息賣給其合作方,出賣個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相關權利,數量較大的可能構成犯罪。運營商對合作方的不法行為如果明知或放任,可能構成共同犯罪。
貴州貴達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澤超認為,銷售者通過虛假宣傳、欺騙等方式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相關運營商代理門店對于其合作方的資質、產品的質量均應盡審慎審查義務。若放任合作方在其店內以“運營商工作人員”名義進行活動未及時制止,致使消費者產生誤解并因此受騙,相關運營商門店應當對其合作方的違法行為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專家呼吁各位家長理性判斷、審慎消費,同時建議市場監管部門對此類多發型案件應及時介入調查,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利。
記者:蔣成、周聞韜、楊欣
近,這樣的全網通手機生活館在鐘鼓嶺附近開了4家(記者 姚時美 攝)
最近一段時間,有市民在建設南路或者鐘鼓嶺片區逛街,突然被人攔住掃二維碼,然后說中獎了,之后就真送一臺平板電腦。難道天上掉餡餅了?
別急,天上掉的可能不是餡餅,而是陷阱。商家接著會要求你預存4000元到7000元不等的話費,承諾每月返還。然而,真的會一直返還嗎?去年該片區就有商家舉行類似“存話費送產品”活動,兩三個月就跑路了,消費者預存的話費打了水漂。
對此,市市場監管局近日緊急發出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小心被“套路”。
【投訴】有人在街上拉他參與抽獎 莫名其妙被刷1000元花唄
6月3日下午1點45分左右,某職校學生小余在建設南路逛街,突然有兩人攔住他,要他拿手機點贊,可以參加店內的抽獎活動。當時,一人給了他一根數據線,另外一人拿著他的手機掃碼,然后就說中了一臺平板電腦,把他帶到店內,說要請他喝茶。
進入店內后,一名姓劉的男子和小余交談,另外一人把店內的音響開得很大。期間,姓劉的男子拿著小余的手機查看支付寶花唄,顯示只有1000元額度,于是稱不能送平板電腦,除非在5年內使用5400元話費。
小余的手機套餐每個月83元,5年也用不了5400元,加上開始就懷疑是騙局,遂不想參加活動。見狀,姓劉的男子又給了小余一個藍牙耳機和一個布娃娃,繼續和他聊天。因音響聲音很大,小余聽不清對方說什么。此時,有人拿來一臺“刷臉機”,對著小余的臉,刷掉花唄1000元,產生了75元利息,分12期還款。
回家后,小余越想越不對勁,就在網上搜索,發現有人遭遇類似騙局。“而且連請我喝茶的臺詞都一樣,我肯定是被騙了。”
事后,小余不敢告訴父母,想起這件事就心煩想哭。“追回損失太難太麻煩,花錢買教訓我又不甘心。”最后小余通過“馬上就辦”問政平臺進行舉報。
舉報的消費者不止小余一個。6月4日,市民陳先生通過12315舉報,稱商家廣告上寫明店內活動免費抽獎,他到店后掃二維碼抽中一款手機。商家要他用支付寶花唄、芝麻信用授權登錄支付相關費用。他懷疑商家誘導、欺騙消費者。
【處理】商家“痛快”退款未發生爭執 面對質問,前后說法不一
小余的舉報,很快被轉交到蘆淞區市場監管局建設所。6月9日下午,小余和商家負責人劉某來到建設所。沒有任何爭執,劉某當場給小余辦理了退款。
執法人員問劉某是否和通信運營商有合作,劉某稱有合作,在手機App上操作,升級5G套餐,移動、聯通、電信用戶都可以,交話費就送平板電腦,每月返還話費。
“授權協議呢?”執法人員問。這時,劉某又改口稱,還在和運營商談合作,最快兩周可以談好。
“這兩周消費者的權益誰來保證?”執法人員責令劉某盡快將授權資料交到建設所,要保證手續齊全。對此,劉某默不作聲。
【暗訪】掛著全網通手機生活館招牌 店里的手機卻沒有幾部
為進一步探尋事情真相,6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蘆淞區鐘鼓嶺暗訪,很快被一名男子攔了下來。男子脖子上掛著一塊帶有二維碼的名片,稱可以參加抽獎,自己上班的全網通手機店正在舉行人氣投票活動。隨后,這名男子領著記者進店。
記者看到,雖然招牌上寫的是手機店,但是店里的手機卻沒有幾部,零零散散擺著一些模型機和紙盒。店里放了三張桌子,店員手中都拿著一張中獎須知,一對一跟顧客宣講。店里放著刺耳的動感音樂,雖然店內空間狹小,但還是聽不清隔壁桌的對話聲。
“我幫你看了,確實還有一個中獎名額,但你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實名登記;第二,花唄信用額度要高;第三,手機話費月消費要超過30元。”隨后,在店員的要求下,記者打開了手機支付寶。看到記者的花唄額度滿足要求后,店員拿來一張中獎須知,聲稱免費領平板電腦之前,要在店里預充3600元話費。話費每個月返還30元,需要120個月到賬,如果每個月話費多,可以提前返還。此后,記者借故離開。
記者注意到,在鐘鼓嶺步行街以及建設南路上,共有4家這樣的全網通手機生活館,裝修風格一模一樣。
【調查】4家店兩周前開業,“手法”一致 建設所近期已接到3起舉報
在蘆淞區市場監管局建設所,記者看到了商家提供的一些資料。營業執照顯示,其經營范圍為手機零售、通訊設備維修。一些收據顯示,消費者存話費5999元,送一臺平板電腦,話費分期全部返還。收據蓋章為“株洲全網通5G手機店”,但商家注冊登記的是“蘆淞區眾鑫通訊商行”。
據了解,約兩周前,鐘鼓嶺片區4家全網通手機生活館開業,采取將消費者邀請進店,進行抽獎的方式,讓消費者參加“存話費送禮品”活動,并承諾話費分期返還,周期一般一年起。
然而,執法人員在調查中發現,這些商家口頭宣稱和通信運營商合作舉行活動,但是不能出示授權協議,而且幾乎都是引導消費者用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進行透支消費。
更反常的是,這些商家租賃門面的時間都不長,而且租金支付方式都是一月一付,或者一季度一付。
這些都引起了建設所的重視和擔憂。因為去年,該所轄區內有商家舉行類似的“存話費送禮品”活動,結果兩三個月就“跑路”了,眾多消費者只返還到一部分話費,大部分預存的話費都打了水漂。
建設所副所長胡鋒表示,商家開展“存話費送禮品”的活動,沒有獲得通信運營商的授權,涉嫌欺瞞;消費者參加活動,權益得不到保障,有風險。目前,該所已經接到了3起相關舉報。
【提醒】消費前與運營商核實信息 應簽訂協議,仔細審閱
對此,建設所將情況向上級部門進行了匯報。近日,市市場監管局緊急發布12315消費維權警示。
市市場監管局建議廣大消費者,進行此類消費前盡量與相關運營商核實信息,確認提供服務商家的身份及相關活動的真實性,盡量到正規商家或運營商授權門店消費;應簽訂相關協議,看清楚協議內容,特別是要對返還話費的金額、時限和贈品的規格、型號等關鍵條款仔細審閱;應查看返還話費是否按約定時限到賬、金額是否相符,如有出入要及時與商家進行溝通;消費時應當留存消費憑證和消費記錄,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及時向經營者所在地12315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株洲晚報記者 姚時美 通訊員 李龍濤 劉萱)
著每個月要還的花唄,實在是太心疼了,有那些錢,我拿來買吃的它不香嗎,拿來買衣服穿它不美嗎,我為什么要給騙子!
雖然我老公不怪我,但是這一筆錢,也不是個小數目,我還是很內疚的,把我自己的經歷寫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騙局,避免入坑。
那天和閨蜜逛街,遇到有人在搞活動,掃碼免費送玩偶,我想著,免費送的,掃個碼就行,正好給我兒子掃個玩偶玩,就掃了。
掃碼完畢,拿到玩偶,那個人又說,現在華為搞活動,花唄為了上市,沖量,聯合中國移動搞活動,用花唄一次性充話費6999,送一個平板電腦,一個充電寶,一副耳機,之后,每個月還花唄就行,這筆錢,將由接待我的這個人,每個月給我充話費,也可以幫別人充話費,只需要給號碼就行。我一聽,啥也沒損失,還多得一個平板,正好我媽在幫我帶孩子,孩子睡著了我媽可以用平板刷抖音,就心動了,立刻就開始辦理。
辦理完畢,手機上話費充值到賬200,我就覺得這個活動真實有效了。開開心心拿著平板回家了。
過了一個月,再去逛街,發現那個華為門店,關門了!!!我馬上意識到,這是騙局,趕緊聯系之前那個店員,結果,怎么也不回消息,后來直接消失不見了!
氣死了!我的錢就這么白白沒了,現在每個月還要還花唄!還帶著無限的內疚自責!
吃一塹長一智,現在看到這些掃碼搞活動的我都離遠點,不要貪圖外界送的東西,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時貪心,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損失。
不過,我也總結出來了,窮,才是導致這些騙局能夠成功的原因。假如我手邊寬裕,我會自己拿錢去買平板,買手機,而不是想別人送我,毫不費力就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之前看到一個騙局,都是針對寶媽的,因為大家手里都沒什么錢,就想著怎么才能增加收入,會變得貪心,會想要為家里減輕負擔,沒想到正好入了別人的圈套。看中了你的生活窘迫,看中了你的貪欲,輕松設個套,你就鉆進去了。
其實真的很對不起我先生,一個月辛辛苦苦賺錢養家,結果被我一下就敗掉了幾大千,還不忍心怪我,委婉地說我太單純了,都不敢直接罵我蠢笨,真是太對不起他了。
我以后一定踏踏實實賺錢,不貪圖小便宜,也不貪圖大便宜,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哈哈哈!
希望大家引以為戒,特別是寶媽們,沒有錢了,想辦法開源節流,而不是想著天上掉餡餅,小心被餡餅變陷阱。
也希望我的先生發自內心原諒我,我那個時候確實蠢笨,不要嫌棄我,我會努力改變的,稍微聰明一點。
當時本來想去報警的,但是,這個事情,會有人一直追查,追查了我的錢能拿回來嗎?警察會為了這個,一直派人跟蹤案件發展嗎?應該會吧,但是我要費多少心力才能追回這6999,算了,吃個大虧,長個心眼吧,那些錢,追不回來也沒關系,就當買了個大教訓。
最好的防騙指南,就是腳踏實地,不要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