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說床是我們身體日常接觸最多時間的物品的話,那么椅子對于千千萬萬打工人來說就是接觸時間第二長的物品了(甚至椅子還是不少人是接觸時間第一長的物品)。如果椅子選的不好,或者不合適自己,那么帶來的后果想必大家也都經歷過,腰酸背痛、容易疲憊,這都是由于普通的辦公椅坐墊比較薄、靠背很直導致的。而如果是一款好的椅子,那么體驗感肯定是截然不同的,那么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來自知名電競椅品牌傲風的最新力作—機械大師系列電競椅。
開箱安裝
從電競椅的外包裝上的信息可知,傲風是LPL2021的指定電競椅,作為全球最知名的電競賽事之一,LPL能選擇傲風作為選手們的座椅,說明了傲風電競椅的產品力的強大。
打開包裝后,內部有多層海綿防護,配件羅列整齊。
配件一覽,單獨配件均有塑料薄膜所覆蓋,保證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干凈。
我們可以根據配件盒中的說明書開始對電競椅開始安裝,首先是對滑輪底座的安裝。
滑輪整體采用了塑料材質,支持萬向滑動,滑動流暢性較好,也有一定的阻尼感,不會隨著身體輕微搖晃出現滑動現象。同時滑動時的靜音效果好,不會出色異響。
底座的材質采用了高密度的合成鋼,在看不到的細節處也都采用了噴漆處理,整個底座的平滑度和一體性出色,應該是磨具一體成型的工藝。
底座安裝效果一覽。
接下來是氣管的安裝,只需要輕輕插入到底座中的圓形空間即可。
氣管經過了SGS四級氣壓桿認證,配合上加厚防爆的底座,在椅子的上下行程過程中都有著較好的支撐力,不會出現急上急下的情況。
接下來就是利用隨椅子附贈的小工具,對椅子的主體進行安裝,過程最好需要兩人配合完成,也可以使用其他工具來輔助。
外觀賞析
機械大師Pro電競椅整體上采用了黑色搭配“鐳射青色”作為基調,同時在椅身上還帶有許多電競元素的裝飾彩塊,在椅身的側面采用了類似碳纖維紋理的軟皮包裹,讓整體的電競風格非常明顯。
同時椅身上還有對稱兩條柔性的RGB發光燈帶貫穿,支持多種燈效的切換與調節,電競指數拉滿!
背面上,機械大師Pro電競椅采用了更加炫酷的方式設計,就是在椅身背面加入了一塊柔性像素屏幕,有著256顆毫米級燈珠,可以支持顯示1600萬RGB色彩,在定制軟件“點音APP”中可以自定義圖案的樣式;同時還可以在數千款用戶上傳的樣式中選擇心動的一款。
隨椅子附贈的2萬毫安時充電寶,用于椅子的RGB燈帶以及像素屏的供電
自定義模式演示
使用體驗
我們叫來了兩位編輯部的小伙伴進行了試坐體驗,經過兩位小伙伴的反饋,我們可以得知,首先在電競椅所附贈人體工學頭腰枕支撐效果非常好,當頭部用力依靠后,可以與脖子形狀形成一個良好的匹配,放松脖頸處的肌肉。
進而就是最重要的腰背體驗了,兩位小伙伴都對電競椅的腰背支撐性給出了高分的評價,不論是男女生都可以與腰部的靠墊有一個良好的貼合,同時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撐性,讓背部不會過分下沉導致臀部的局促。不論是在玩游戲還是辦公時,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在臀部和大腿處的體驗上,得益于電競椅13.5cm高密度定型海綿坐墊,讓身體可以有著良好的下沉空間,同時還有不錯的支撐性,同時坐墊還采用了透氣的材料,久坐后也不會出現悶熱感。
然后就是機械大師Pro電競椅較為亮眼的一點設計,就是對于扶手設計,傲風將其成為多功能機械臂,首先其面積是非常大的,相較于其他的電競椅扶手,它的面積擴大了近50%,有著35cm*12.5cm的巨大面積,這就讓手臂可放置的空間更加寬裕,同時扶手表面采用了軟性材質,提升了一定的舒適性。
扶手不僅有著超大的面積,還有著7cm的升降進程,可以隨意調節到與桌面平置,讓手臂自然而然地依托扶手平置在桌面上。
同時,扶手還能切換成手游模式,只需輕輕拉動扶手前端下方的把手就可以將扶手翹起來,還可以通過內旋來調整位置,更好地承托在手游中的手臂,效果非常出色,也是兩位小伙伴體驗后表示最為贊嘆的一點。
在可后調的角度上,座椅支持最多145°的無極調節,可以隨意固定在90°到145°的任意角度上。同時還有內置腳托來進行腳部的支撐,中午想小憩一下,輕松“躺平”。
看劇模式
躺平模式
提供支撐的腳托
體驗總結
首先不得不承認,有了電競椅打游戲便具有了儀式感,一把外觀酷炫,坐感舒適的電競椅能夠讓玩游戲更加享受。同時,優質的用料和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也能讓辦公變的更加舒適。再換回普通辦公椅后,那兩位小伙伴都紛紛表示啥時候還能再體驗幾天電競椅。
傲風機械大師Pro在外觀上是非常炫酷的,座椅后面的像素屏玩法多多,座椅正面的RGB彩色燈條十分亮眼。區別于普通電競椅“黑紅”的設計,黑色加上鐳射風格的包裹就讓它顯得格外的時尚與個性。
在座椅舒適程度上,機械大師Pro給到了全面完整的體驗,從頭到腿都可以照顧得到,同時腳托的加入也讓它更好地充當全能的“休息區”。可折疊式的扶手和創意的手游模式讓用戶可以一椅多用,相當下非常理想的一款電競椅之選。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達拉崩爸爸
【講在前面】本次測評的所有椅子來源于自購和身邊的同事朋友購買,本次測評由我個人主導,可能會包含大量的個人主觀喜好,不保證客觀中立,大家酌情參考。
【正文開始】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科普人體工學的文章,并且推薦了幾款市面上口碑和品質都非常不錯的椅子,也受到了很多朋友的認可,同時也了解了很多有選購人體工學椅朋友的選購心聲,都希望選到適合自己的并且比較比較靠譜的椅子。
為了能夠幫助到更多人選到適合自己的椅子,于是遍尋了公司使用人體工學椅的同事,將椅子湊到一起,并且邀請了幾個身高范圍在160-180cm內的同事進行了一個實測體驗。
先上產品實拍圖片!
本文是由我多年的家具從業經驗+個人試坐體驗感受總結而成,拒絕轉載。本文所有內容、圖表皆為原創,前后耗時近一個月時間,碼字不易,如果對你幫助,還不吝點贊收藏。
年少不知腰椎貴,老來扶腰空流淚,作為一個每天久坐時間長達7小時的資深久坐族,真心想告訴各位:人體工學椅對于久坐族非常有必要的!
為什么這么說,要知道在人體自然狀態下脊椎是一個類似S形的曲線,這種狀態下各個脊椎之間的受力是比較均衡的,人也是會比較輕松的。
但是當我們坐下后,脊柱由直立的S型向拱形變化,各個脊椎之間的自然狀態被打破,這個時候脊椎的第三和第四腰椎間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如果讓脊椎長時間處于這種受壓狀態,就會導致我們經常說的腰疼,長期如此,還會引發各種腰椎疾病。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每天久坐辦公是無法避免的,而人體工學椅能讓腰部得到充分的支撐,使得腰椎恢復到一個自然狀態,再配上可調節的頭枕、扶手和坐墊,能夠很大程度分擔頸椎、腰椎以及臀部的受力,從而得到輕松舒適的坐感。
而近幾年,隨著人們的辦公久坐時間不斷增加,人體工學椅也逐漸普及起來,現如今人體工學椅幾乎是一線城市久坐上班族的必備神器,對于我這樣一個久坐上班的人來說,人體工學椅還是非常有用的。
打開購物軟件搜索人體工學椅,出來一堆的商品,而且價格從幾百到上萬不等,一般的小白完全不知道改如何選?又或者在網上看到很多人說人體工學椅要選貴的,千元以下的椅子都是垃圾,這種一聽就是被資本充值的憨話。
選人體工學椅不應該是挑最貴的,也不是專挑大牌的,而是應該是挑最適合自己體型的產品,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哪一款人體工學椅能做到適合所有人,因為每個人的身高體型是不同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在購買椅子的時候根據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高體型來進行選購。
總的來說,我把人體工學椅的選購要點總結為看以下6個點。
1、看腰枕設計
是否有腰枕或者具有可調節的腰枕是判斷一款人體工學椅舒適程度的分水嶺,目前市面上主流產品的腰靠設計可分為四類:自適應腰枕、可上下、前后調節腰枕、可上下調節腰枕、固定腰枕。
優先選擇自適應腰枕或者可上下、前后調節腰枕人體工學椅。
可自行調節腰枕的特點是對腰部的支撐要更強一些,很多人剛開始使用會覺得有點硬,但是習慣之后就會覺得其它的椅子支撐不足;自適應腰枕的特點是彈簧根據受力來對背部進行一個反作用力支撐,舒適感要更稍好一些,但支撐感相比可調節腰枕要弱一點。
這兩種腰枕設計我個人感覺沒有說那個更好,都各有特點,這就好比買汽車時選小轎車還是SUV一樣,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就好了。
2、看坐墊
坐墊的重要程度完全不亞于腰枕,關于坐墊的選購要點主要看坐墊的材質、坐墊的調節性和坐墊的設計三點,這里具體展開來講一下。
坐墊的材質,現階段主流的坐墊材質主要有海綿和全網兩種,海綿坐墊的特點是支撐感更全一些,對坐姿的要求更低,缺點是透氣性相對差點;全網坐墊的特點是透氣性更好,缺點是對于坐姿的要求高些,坐姿不對會存在壓迫到大腿的情況。
坐墊的調節,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人體工學椅的座高和座深范圍對應的人群,選擇的是一個中位數,對于身高在160cm以下,體重在95kg以上的人并不友好,如果考慮到要適合不同身高和體型的人群,優先選擇坐墊的座高、座深都能調節的人體工學椅。
這里對于不同身高對應的座高和座寬做一個說明,先給大家一個座高查看器,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來找到對應自己適合的座高。
坐墊的設計,我們在使用椅子的時候因坐姿不同,人體70-80%的重量都是集中在臀部和大腿上,時間長了容易壓迫到大腿。如果想要減輕臀部和大腿的受力,那么椅背與坐墊夾角自然狀態下最好要大于90°,這樣就能很好的將壓力很好分攤到整個背部。
除此之外,坐墊的邊緣設計對于是否會壓迫到大腿也很重要,盡量選擇坐墊是瀑布口設計并且有海綿或乳膠填充的坐墊,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坐墊能夠進行角度調節的坐墊。
3、看椅背設計
椅背曲線設計影響到椅背跟人體背部的貼合程度,椅背的曲線越貼合人體的背部,對肩頸部起到有效的支撐,很大程度能夠緩解久坐對肩頸帶來的疲勞。
椅背的選購要點是,盡可能的選擇椅背曲線符合人體脊椎自然狀態下,并且同時能夠上下調節的產品。如果再要考慮午休,后仰最大角度要大于130°。
4、看扶手調節
扶手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在我們久坐辦公的時候對我們的肘部起到輔助支撐的作用,一般來說3D(前后、上下、旋轉調節)可調的扶手能夠滿足大部分的人需求,這基本也是千元人體工學椅的標配,有更高預算可以考慮4D扶手。
5、看頭枕調節
頭枕存在的作用是能夠很好的配合后仰狀態下進行辦公,并且在午休當中也能不對我們頸部起到一個很好的支撐效果。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頭枕是2D頭枕(可上下,角度調節的頭枕),基本能夠滿足大部分的需求,也可以說是最低配置吧,至于可上下調節或者固定頭枕那還不如沒有。
選購優先級,2D頭枕>可上下調節頭枕>固定頭枕。
6、看氣壓棒
關于氣壓棒簡單聊兩句,一來是近幾年的市場教育做得很好,很多消費者都了解氣壓棒的重要性;二來是自從幾年前氣壓棒爆炸的新聞出現,各大品牌也非常重視,目前市面上只要是正規的品牌的人體工學椅,他們所采用的的氣壓棒都達到三級以上,并且都有通過認證,完全可以放心。
如果實在不放心,就看看椅子的氣壓棒上是否有鋼印,好的氣壓棒外殼都有認證鋼印,一般在氣棒上標注class 3或者class 4,一二級或者不標注等級的氣棒就不要買了。
關于這個話題,之前在nga論壇也有討論過,3000元以內的人體工學椅,能夠滿足95%以上的人的需求,剩下5%的需求是用來彰顯身份的。據我了解,身邊的同事和朋友購買的人體工學椅主要的價位都集中在500-3000元價位內,各個品牌的線上熱銷款也是如此。
為什么大家都熱衷于購買3000元內這個價位的椅子呢?主要是因為這個價位范圍內的椅子基本覆蓋了以上所有提到的人體工學椅的選購要素,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
其次是這個價位也符合大多數人的預算范圍,基本上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而那些更高價格的椅子則是在原本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對于坐感上的提升并不明顯的功能或者材質,又或是單純的就是品牌溢價,對于不差錢的人來說或許值得考慮,但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3000以內的椅子完全是夠用的。
本次測評的品牌包含奧卡姆拉、西昊、邇高邁思、歌德利、黑白調、永藝,產品的評價來自與同事以及我個人使用之后的感受,主要是針對椅子的適配人群、坐感和支撐效果三方面來做評價。
10款椅子的參數對比,點擊可以放大查看。
奧卡姆拉 portone(推薦指數★★★☆)
作為本次測評中最貴的選手,portone的性價比是真的不高。先說說這款椅子的功能,從頭枕、椅背到扶手、坐墊,可以說基本的調節功能都有,但是作為一款2000元以上價位的人體工學椅,就顯得有點缺斤少兩的意思了。
頭枕和腰靠只能上下調節,并且腰靠的支撐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整個椅背只有109度的后仰,并且還不能上下調節,這就導致它的適配人群會比較窄。
實際體驗上,portone對于身高超過170cm的人群就不適合了。下圖是一個身高168cm的同事的試試坐情況,他的整個肩部都快超出椅背10cm,并且頭枕調節到了最高位置,再高點頭枕下邊就會卡到肩膀,整個人坐上去就顯得有點擠。
選購建議:整體性價比不高,適合預算在2000元左右,身高170cm以下,中小體型人群。
歌德利G18(推薦指數★★★☆)
這把椅子是本次實測產品中價格最低的一款人體工學椅,預估到手價在380左右。功能方面,歌德利G18的頭枕、扶手、腰枕均可進行上下可調,同時椅背后仰角度能夠達138度,并且椅背和坐墊的材質還是采用全網的設計,在同價位市面上基本找到不到第二款。
實際體驗方面,雖說整體的調節功能都具有,坐的時間稍長會覺得坐墊有點硬,椅子支撐效果肯定是沒辦法和更高價位的產品比。
不足之處,椅子的整體做工還是比較一般,椅腳能看到焊接痕跡,但是并不是影響使用,對于學生黨和預算有限又想體驗人體工學椅的朋友可以看看。
選購建議:比較適合身高在165cm-185cm范圍的人群。
西昊V1(推薦指數★★★★)
有選購過人體工學椅的朋友對西昊肯定不陌生,基本都見過它們家的產品,西昊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自有研發團隊和生產基地的人體工學椅品牌之一,產品線從入門級到中高端全都涵蓋了,而V1是西昊中高端價位銷量最高的一款產品。
西昊V1的調節功能是本次測評中最全面的,它的頭枕、椅背、腰枕、扶手、坐墊,全都可以調節,多樣的調節功能和42.5cm的最低座高使得V1的適配人群非常廣,適合身高在165cm以上人群使用。
實際體驗方面,V1的S形曲線椅背對于背部的貼合度是非常好的,能很好的對肩頸部起到有效的支撐,很大程度能夠緩解久坐對肩頸帶來的疲勞。再配合上可4D調節的腰枕,只要你靠上V1的椅背,它就能夠讓你保持一個健康自然的坐姿。
不足之處,腳踏的使用有點不人體工學,伸縮有點費勁,另外扶手的座寬調節需要彎腰扭動螺絲調節也有點不方便。
選購建議:適合預算在2000元左右,身高在165cm以上人群。
歌德利 V1
這款椅子是歌德利的首款千元價位的中端產品,一上市便承諾100天免費試坐,不滿意包退款,相對于可以白嫖3個月,并且做到10年的產品質保,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信心。
優點:實際體驗上,歌德利的V1和其它品牌的千元產品差不多,頭枕、扶手都可調,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腰背分離設計對于腰部支撐我個人感覺還算到位,鞍形坐墊的坐感不錯,整體來說中規中矩。
不足之處,整體的做工稍微有點晃動,但不影響使用,椅背連接坐墊的鋼板多少看的有點單薄,但是實際很厚重。頭枕的上下調節阻力過小,頭靠上去容易滑動。
邇高邁斯 Commander(推薦指數★★★☆)
邇高邁斯成立于2012年,和保友有一定的淵源,創始團隊是從保友這邊出來的,憑借自身的優勢也是快速的在國內推出了采用腰背分離設計的Commander。
實際體驗上,Commander也具備了比較全面的調節,最大的特點是腰枕的雙扭力彈簧腰背分離設計,通過椅背的上下調節,對于人體的背部貼合度比較好,特別適合中等體型的人,但是對于體重在75kg以上人群的腰部支撐感就不明顯了。
選購建議:適合身高在170cm以上,體重在75kg以下人群。
永藝 Mellet(推薦指數★★★☆)
永藝作為人體工學椅第一股,早年是做代工出生,這些年開始憑借制造優勢開始做自己的品牌,產品的質保和品質方面還是可以的,基本可以放心,畢竟是給奧卡姆拉代工的。
永藝Mellet這款椅子的整體設計還是非常具有新意的,整個椅背和坐墊是一起聯動的,能夠對用戶進行動態的一個支撐。
實際體驗上,mellet在腰枕上的處理顯得有點不夠,雖然是可上下調節,但是基本對腰部沒有支撐感,另外整個扶手的調節范圍也顯得有些不足(我身高175cm,感覺略短),總的來說在人體工學設計方面還可以提升。
這款椅子最開始要賣1800多,但是整個椅子的支撐感有點拉胯了,現在降到千元出頭,對于比較喜歡海綿坐墊的朋友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選購建議:適合預算在千元左右,身高在170cm以上人群。
網易嚴選 人體工學椅(推薦指數★★★☆)
先說下設計,整個座椅設計偏大,調節功能上頭枕、椅背、腰靠、扶手、坐墊升降,基本的調節功能都具備了,對于人體的各個部位都能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并且還有可伸縮腳踏,特別適合需要午休的朋友使用。
實際體驗上最讓讓我滿意的還是它的調節按鍵設計,就在坐墊后邊一點,調節起來非常方便。坐墊材質采用的透氣網布,軟硬適中,坐起來還是比較舒適的,整體的銷量和口碑還不錯。
缺點就是,作為千元以上價位,在頭枕和扶手上有點“缺斤少兩”了,相對同價產品,支撐效果上要差一點;并且這個座高范圍和座寬對小體型人群極度不友好,容易腳懸空,腰無靠。
選購建議:身高在175cm以上,體型偏胖的朋友可以考慮。
西昊 Vito(推薦指數★★★★)
這款椅子我比較看中f它的大小款設計,選椅子在我看來跟選衣服和鞋子一樣要“適合”自己才行。目前市面上的人體工學椅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對于身高在160cm以下,體型偏瘦的人群不友好,常會出現靠頭不頂腰,頂腰靠不到頭的情況。
而西昊vito人體工學椅的大小款設計,是目前國內市場上首個推出針對不同人群的產品,這充分考慮到了小體型的人群的痛點,讓不同身高體型的用戶做到對號入座。
實際體驗上,Vito的腰背分離設計也是一大亮點,它能根據腰靠受力的大小來對用戶背部提供一個反作用力,做到緊密貼合的同時,上下調節還能給腰部一個恰到好處的支撐,相對于本次測試另外幾款千元產品,功能上要多一些,總的來說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缺點。
選購建議:預算千元左右,160cm以下女性首選西昊Vito S;身高在166cm以上,選Vito標準款。
西昊M57(推薦指數★★★☆)
這款椅子我自己用了三年,個人感覺還可以,品質上沒有什么問題。功能坐感在三年前還是比較有亮點,做到了頭枕上下、旋轉調節,椅背可后仰調節,腰靠可上下左右調節,扶手可上下左右前后調節,坐墊升降以及全網透氣材質,在當時是千元價位內人體工學椅的天花板。
雖說近些年各大品牌紛紛推出了相同的競品,但是西昊M57整體的口碑和銷量還是非常高,如果說這么多椅子不知道怎么挑好,選西昊M57基本不會錯。
整體的坐感上,有同事試坐體驗會覺得腰枕有點偏硬,不過在進行調節之后基本也是感覺能夠接受,整體的支撐感和調節功能非常不錯。
選購建議:適合預算在千元內,身高在190cm以下人群。
黑白調 人體工學椅(推薦指數★★★)
黑白調這款椅子可以說是本次測評的10款椅子中整體體驗最低的一款,唯一的優點只能說在顏值上相比其它產品更有優勢。
不足之處,在對于坐感影響比較大的扶手和腰枕上,就顯得有點低配了,最重要的整個椅背很窄,不太適合男性使用,背筐太小,容易膈背。
圖片中模特,身高168cm,體重66kg,可以看到整個肩膀已經頂到頭枕了,并且背筐邊緣十分的硬,這個體型的男生基本是比較普遍了,可想而知這款椅子對于男性不是特別適合。
選購建議:比較注重產品顏值身高在165cm以下的小體型朋友可以考慮。(目前商品已下架)
最后再強調一下,有100讀者就100個哈姆雷特,椅子也是如此,以上的選購建議僅僅是代表我個人和同事體驗之后總結出來的一些看法,有條件的最好能夠去線下的門店試坐之后再來進行購買,這樣能夠很大程度避免踩坑。
其次,人體工學椅并不是包治百病,如果看到有人說用了人體工學椅之后把自己多年的脊椎病給治好了,基本這人就是被充值了,人體工學椅的作用是能夠在一定時間,可以有效緩解我們脊椎一定壓力,要想真的有個健康的身體,還是要多運動或者選擇一張升降桌搭配站坐交替辦公使用。
我是@達拉崩爸爸,一個擁有5年家具從業經驗的產品人,堅持用心做產品,耐心說產品,善于從產品經理的角度來分析和解決選品問題。
時間的居家辦公,催生了改善居家辦公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多人想要買一把人體工學椅。周到君也為大家做了兩篇科普↓
一千元的椅子賣斷貨!人體工學椅真的是“久坐必備”嗎?
居家辦公為“老腰”續命,這10把人體工學椅值得買!
最近,周到君去人體工學椅的標桿之一Freedom的品牌——Humanscale在上海的體驗中心看了看。兩萬塊的椅子和幾百塊的椅子有什么區別?如何打造符合人體工學的居家辦公環境?干貨來了!
Humanscale,顧名思義是“人體的尺度”。
這家公司成立于1983年,并在1999年與人體工學設計的開拓者Niels Diffrient合作推出了著名的Freedom椅,被《紐約時報》稱為“辦公室桌椅的黃金標準”,隨后又陸續推出了Liberty、Smart、World等人體工學椅。你可以在保時捷、施華洛世奇、迪士尼等公司的辦公室看到它們。
Niels Diffrient是當之無愧的業界大佬,他發明了將氣壓桿加入辦公椅、動態傾仰設計、前傾式結構等后世通行的設計。他還花費40年時間,與Alvin R. Tilley共同編著了人體工程學設計書籍《Humanscale》系列叢書,書中有多達6萬個重要的人體工程學數據,包括成人在桌椅上工作的姿態,5-12歲的小孩在學習桌上的姿態等等。
這些椅子好在哪里呢?Niels Diffrient的理念是:
好的座椅設計,不需要人體去適應它,它會改變自己來適應人體。
按照價格循序漸進,我們先試一試World椅。這把椅子是Humanscale第一次使用純網面的座椅,去除了椅子的前緣,解決了硬邊放置在膝蓋上的壓力和大腿后面的接觸力。無論從外觀還是從質量來看,World椅都將極簡進行到底,整體給人的感覺很輕盈,白色版本更是“顏值控”的選擇。
雖然價格較為經濟,它一樣有自動調節功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一手和二手的World椅大多沒有配備頭枕,但你其實可以在Humanscale的官方渠道加購配件“午休頭枕”,其他型號的椅子也可以。當你在椅子上往后躺的時候,有一個頭枕確實是非常幸福的事。
在Humanscale的體驗中心,周到君還第一次發現了兩把和World很像的椅子——Liberty和Smart。它們不僅外形相似,功能也是相同的重力感應。區分的方法在于椅背后的構造,World背后沒有金屬桿,Liberty背后有弧形的金屬桿,Smart背后有弧形的金屬桿。
雖然都是重力感應,但是力度是不一樣的。作為女性,周到君覺得World和Smart的力度比較合適,能輕松地把椅背壓下去。
Liberty椅就非常“結實”了。女性坐在上面,要花力氣才能把椅背往后傾方向壓。相應的,它對的男性坐,坐墊較為寬大,提供的支撐更有力。總結一下3把椅子的區別,價位上,World<Smart<Liberty;座位寬度上,Smart<World<Liberty;力度上,Smart<World<Liberty。
作為最貴也是最傳奇的椅子,Freedom理應承擔“壓軸”的角色。Freedom椅的織物版本的價格不到1萬,皮質版本的價格則在1萬5到2萬之間,真皮版尤其是意大利設計款,確實稱得上是椅子里的藝術品。在功能上,它擁有動態式頭靠、雙軸點椅背、同步可調式扶手、凝膠椅面、智慧型機構等部件。某種意義上,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以上這些椅子的“集大成版”。
試坐Freedom,坐下去的時候,椅子各處的弧線給予了很強的包裹感,往后靠的時候,頭枕在自動調整角度,讓你的頭有地方靠,視線也能保持正視前方。唯二需要調節的是椅子的高度和扶手的高度,周到君很喜歡兩邊扶手同步升高和降低的設計,不會讓你很“強迫癥”地擔心,兩邊沒有調節到一樣高。
不妨對比一下同等價位的椅子——Herman Miller最著名的椅子Aeron。坐Aeron,第一反應竟然是“好有趣”。不僅是椅背,坐墊也在你坐下去的那一刻發生變化,略微下陷形成包裹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會造成視線高度的變化,電腦顯示屏需要稍微調整得低一點。
如果錢包寬裕,這兩把椅子怎么選?相對來說,Freedom的顏值更高,適合睡午覺,適合一個辦公室的人或一家人共同使用(不需要換一個人用就再次調節)。Aeron的可玩性更高,使用者可以通過調節,獲得對個人而言最舒適的坐感。比如說,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重,將后背的力度調整到支撐感強、同時不至于“頂腰”的程度。
總體來說,貴的椅子有貴的好處。貴的椅子,椅子好似會跟著你過來,無需想辦法去“夠”椅子。便宜一點的椅子呢,貼合度沒有那么好,需要你用身體去找椅子。
當你開始辦公的時候,你的椅子就不起作用了。
花了大價錢買了椅子,但你在工作學習時可能沒有保持正確的姿勢。
這其實不是你的錯,而是你對人體工學的理解不全面。周到君這就把3條人體工學領域的小貼士送給你,祝你的身體“延年益壽”!
①居家辦公的舒適不能只靠人體工學椅,還有顯示屏支臂、升降桌、鍵盤架、腳墊等。
顯示屏支臂:保護頸椎,首先不要前伸脖子,與屏幕保持一個手臂的距離。也不要低頭,讓眼睛與屏幕上方三分之一的位置平齊。調節顯示器最靈活的方法是使用顯示屏支臂,如下圖所示,你可以隨心所欲地上下前后左右移動,想放哪就放哪。
升降桌:保持腰椎的健康,最好的方法其實是每個小時站立工作一段時間。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升降桌有搖動、機械、電動3種,搖動要搖很長的時間,電機比較容易壞,機械輕輕一托就能抬起來,壓下去也很方便,保修時間有十年之久。
鍵盤架:無論你想要避免鼠標手,還是放松后背和脖子,你都需要一個帶有手腕墊的鍵盤架,筆記本電腦還需要外接鍵盤和外接鼠標。這樣你就可以在打字時雙臂自然下垂,肘部保持90度的角度,手腕不上翻了(手腕上翻是鼠標手的誘因)。
腳墊:人體工學提供的坐姿建議是,要讓雙腳平放在地板或者腳墊上。如果夠不到地,腳墊就非常必要了。這款腳墊不僅可以把腳抬高,釋放加在后背下方的壓力。還支持足部搖擺,以釋放久坐帶來的壓力。
護眼燈:說到護眼燈,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無頻閃,實際上更常發生的問題是色溫過高。根據國標《讀寫作業臺燈性能要求》,建議夜晚時將色溫調至4000K以下。一款適合學習閱讀的護眼燈,推薦色溫在3000-3500K之間,這是暖黃色而不是冷白色,接近于清晨的陽光。
當然除了這些裝備,你還可以考慮桌面上的升降支架(工作臺),筆記本電腦支架,或者最“土法”的書。
②過一段時間后,需要起來走走或動動。
你知道嗎?很多人體工學相關的椅子,都長得很奇怪。因為它們不是給你坐穩的,而是讓你鍛煉的。比如說這幾只長得像蘑菇一樣的椅子,你坐滿不動的話不能保持平衡,只能坐一半,然后想辦法坐穩。
③前傾是沒有必要的人體工學椅功能。
經常伏案寫字畫畫,或者在打字的時候整個身體往前傾(特別是使用屏幕較小的筆記本電腦時),很多人因此選購了有前傾功能的人體工學椅。
實際上,只要你身體往前傾,不論什么樣的椅子都沒辦法給你好的支撐,只是相當于在你的背上又加了一點力。也就是說,前傾功能是沒有用的,甚至說得上是智商稅。
想要健康地寫字畫畫,這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人體工學是一個好東西,但需要消費者在購買之前做好功課。祝大家都能擁有適合自己的裝備,腰不酸背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