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black。今天跟大家討論一個問題,就是新買到手的電腦整機有沒有必要去烤機?在講有沒有必要烤機之前,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烤機。
烤機其實就是系統穩定性測試,即使用AIDA64、FurMark、30Mark等專業軟件模擬極端高負載運行條件,讓電腦的CPU、顯卡、內存等關鍵部位長時間維持在接近滿載的狀態,觀察硬件的性能發揮、溫度控制能力以及整體的穩定性,看其是否會出現死機、重啟、藍屏等問題。
回到新買的電腦這個話題,電子產品本身就有良品率這一概念,即便是現在的正規廠商都擁有極為先進的檢測手段,但是依舊沒有辦法保證其良品率能達到100%。再加上電腦整機是由數個配件組裝而成,遇到故障的概率也會隨之疊加。即便是硬件本身都沒有問題,在裝機的時候也有可能因為一些疏忽而引起的小問題。
另外如果是網上買的整機,從店里到手中必須要經過運輸的過程,包裹在運輸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會經歷顛簸和裝卸,也有可能導致某些部位的位移甚至脫落。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剛開始拿到手的新電腦的損壞概率是相對比較高的,而很多故障點也許是更加隱蔽的。
再回到開頭的問題,烤機其實就很有必要了。通過高負載測試,觀察CPU和顯卡有沒有降頻,有沒有過熱,電源在高負載下是否有異常的電流聲等。特別是像裝機的時候把風扇的正反搞反了,導致機箱風道紊亂干擾散熱,CPU硅脂涂的過厚或者過少,散熱器底座沒撕膜等隱蔽一些的問題。
在拿到手就輕度玩玩游戲、看看視頻、瀏覽網頁這種工況下是很難被發現的。大家也沒有必要對烤機這個事情感到排斥,就覺得給新買的電腦加那么大的壓力烤它個兩個小時會不會太辛苦了,會不會太熱了,會不會壞掉?反過來想想,萬一它真的存在什么隱藏的問題,它要壞,它可能在幾個月內也就壞了。我們只不過是用烤機這樣的方式提前把問題暴露出來而已,趁早發現,趁早解決,對于消費者和商家而言都是好事情。你們覺得呢?
婆之前的mac太古早,已經帶不動虛擬機了,內存也不夠用,所以就趁著雙十一活動又給她買了臺電腦辦公用。由于只是用來做課件和網課使用,所以基本對電腦的配置沒有什么太高的要求。
老婆對之前mac的顏值還是很愛的,主要就是Apple的系統真的對辦公軟件太不友好了,安裝個Windows又失去了買mac的初衷。
所以這次就買了像素級復刻MacBookPro的RedmibookPro14 i5 銳炬增強版。
由于筆記本的水深,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七天機”(七天無理由退換的機器),雖然未必有質量問題,但是誰也不想花著一手的買個“二手機”吧。
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下新電腦開箱/開機如何驗貨保證全新機。
如果是線上購買,開箱記得全程拍攝視頻,如果后期發生貨不對版等情況需要退換,也有了一手的證據,避免扯皮。
然后就是要注意外包裝是否完好,尤其是封箱膠帶是否損毀,一般為一次性設計。
核對外包裝上產品信息是否與購買機型一致;生產日期;S/N碼,后續核對與箱內機器是否一致↓
這個需要專業軟件來讀取信息,我習慣用魯大師,但是這里要注意的是使用U盤來拷貝安裝進行測試。
硬件參數→硬盤→磁盤使用次數&累計時長
一般來說,新的筆記本電腦硬盤累計使用時間≤100小時,使用次數≤50次以內都是正常的。
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說的是筆記本自帶的硬盤,不是單獨購買的供筆記本使用的硬盤。
硬盤在出廠前是需要幾十小時的測試(大容量的上百小時)&啟動次數幾十次,但是在測試出廠前會重置smart狀態,讓一切參數歸零。因此,如果單獨購買硬盤,顯示有幾十小時/幾十次的數據,那基本就是別人退回又重新包裝二次銷售的了。
而筆記本廠家在組裝好硬盤,部署好系統、烤機后并不會進行清零處理,這也是為什么買到的全新成品機也是有數據的了。
①電腦開機,快捷鍵“win+R”,調出命令框輸入“cmd”
②回車調出DOS框,輸入命令【powercfg /batteryreport /output "C:eprot.html"】,生成電池使用報告。
注:鍵入【】內的字符,注意空格,如下圖箭頭所示↓
按照路徑找到電池使用報告并打開↓
Windows日志→系統→篩選當前日志↓
在開始菜單處單擊鼠標右鍵→點擊“事件查看器”→進入“日志查看器”界面
Windows日志→系統→篩選當前日志↓
事件來源選擇“winlogon”,代表著“一次開機或者注銷記錄”
可以看到在我入手之前,僅在9月18日9點09分有記錄,正好與“生產日期”&“電池使用信息”匹配↓
因此,經這幾步判斷,我這臺機器基本可以判定為全新機。
這一步主要核對核心配置是否與購買機型一致,因為網上曾曝光過有黑心商家將低配機充當高配機銷售的套路。
由下圖可見,我購買的機型為RedmibookPro14 i5 銳炬增強版無疑了。
對于筆記本來說,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檢測點就是屏幕了,主要是檢測「暗點」與「亮點」
可以使用純色圖片來檢驗,魯大師也有專門的屏幕檢測功能,除了壞點檢測外,還有漸變檢測、
對比度檢測與漏光檢測,還是挺方便的。
壞點的檢測說明↓
像素缺陷標注:
A區:暗點≤2個;不能出現白發光點或綠發光點;只能出現≤1個紅、藍或其它發光點
A+B區:暗點≤8個;亮點≤2個;在1/9屏寬得范圍內不能出現2個綠或白(不)發光點;
全黑屏幕在暗室環境下除了可以方便觀察亮點外,還可以檢測漏光情況,手機拍出來比較明顯,實際感知并不明顯。
而全白屏幕除了檢測壞點外,還可用來測試顯示器的亮度是否均勻,是否有不明顯的色塊存在↓
仔細觀察下來,我這臺筆記本屏幕沒有發現任何暗點與亮點,運氣也是挺好的。
其實老婆一開始是拒絕小米的(Redmi),因為在她的印象中,小米是半路出家,質量不穩定,內心是傾向傳統筆記本品牌的。
但是到貨開箱之后還是沒有逃過真香定律。因為從她的使用場景來看,對機器的性能幾乎沒有任何需求,而對筆記本的顏值與質感可能來的更直接。畢竟之前一直在用MacBook Air,五千這個價格帶,除了redmibook Pro 14外,其它的機型真的是差點意思。女人嘛,都是看臉的,性能什么的,你覺得她懂么?我老婆連內存是啥都沒概念呢。
事實證明,Pro14真的是像素級致敬,無論是CNC工藝、三級調光的巧克力鍵盤、還是大尺寸的觸控板,都是滿滿的果味兒。
我老婆第一感覺就是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最關鍵的是原生的Windows系統,辦公軟件用起來就太方便了。
14英寸的2.5K超視網膜全面屏,分辨率為2560*1600,也沒拉胯。
擴展接口方面,RedmiBook Pro 14提供了1個USB 2.0接口、1個USB 3.2接口、1個USB-C接口(支持充電、數據傳輸)、以及1個雷電4接口、HDMI高清顯示接口和耳機插孔,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使用。
特別的,圓形的電源按鍵集成了指紋識別功能,有助于快速進入Windows系統,提升效率保護隱私。鍵盤還設置了專屬的小愛同學喚醒按鍵,這是小愛同學首次內置在筆記本端,支持按鍵喚醒,可以實現系統控制、生活查詢、文件查找等功能,并可聯控小米智能家居設備,實現筆記本作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功能。
RedmiBook Pro 14機身尺寸為315.6*220.4*17.25mm,機身最薄處為16.9mm,裸機重1.46kg,厚度與重量均控制在主流水平,加上小巧的電源適配器,便攜性也不會給人帶來困擾。
畢竟只用來使用辦公軟件,既不游戲也不剪輯,性能來說完全足夠。從目前來看,對這臺機器打分可以有90分,只期望品控有所提升,不要在后續的使用中出什么幺蛾子,不然老婆會收拾我的。
首先要對大家說聲抱歉,不出意外的還是鴿了一段時間發布。球球給個關注+點贊吧,為了寫本文,自己烤了4次機進行演示,寫完了我都快不認識烤字了。廢話不多說,直接正文(注:下圖中的圖片均為我自用R9000P 2021進行演示,由于長時間未清灰+使用鍵盤膜,所以溫度會比較高,僅供演示)
烤機是使用特定軟件(AIDA 64、Fur Mark等軟件渲染特定的程序),使GPU、CPU或其他硬件處于100%占用。由于硬件占用100%,個人日常使用一般也不會這么極限,可以起到檢測電腦的穩定性、溫度表現及噪音表現。
如果不知道選擇什么方式進行烤機的話,沒有獨顯的輕薄本,采用單烤CPU即可。如果是有獨顯的全能本及游戲本的話,可以選擇雙烤。如果對于CPU的性能釋放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單烤FPU后進行雙烤。至于單烤CPU和單烤FPU的區別我會在下方詳細說明
需要用到的工具在“圖吧工具箱“中都有,建議下載”圖吧工具箱“尋找工具。如果不知道在哪里下載,可以看我打開我這篇文章,跳轉到”準備過程“進行查看筆記本驗機教程(全網最細圖文) - 知乎 (zhihu.com),以下教程基于圖吧工具箱進行演示
烤機時間建議15-20分鐘,具體方法可以通過目錄跳轉
如果是筆記本的話,首先要將筆記本的性能模式切換為(強暴模式、野獸模式),以便電腦發揮最強的性能。下圖演示為拯救者切換性能模式過程
在任務欄或桌面圖標,你可以看到一個叫legion zone的軟件
雙擊任務欄圖標或雙擊桌面圖標打開軟件,下圖為軟件主界面
單擊紅框中的“野獸模式”字樣即可切換為野獸模式
切換為“野獸模式“后,開機鍵上的指示燈會變為紅色,提示當前性能模式為”野獸模式“(稍微擴展一下,拯救者藍色指示燈代表”安靜模式“,白色指示燈代表”均衡模式“,紅色指示燈代表”野獸模式“,紫色指示燈代表”自定義模式“)
快捷鍵切換相較于使用“legion zone“控制中心進行切換要稍簡單一些
點擊鍵盤FN+Q,在切換的時候會有Lenovo Hotkeys的軟件提示,下圖為Lenovo Hotkeys軟件的提示
同時切換為“野獸模式“后,開機鍵上的指示燈會變為紅色,提示當前性能模式為”野獸模式“
Stress CPU考察CPU進行高負荷整數運算時的系統穩定性,Stress FPU考察CPU進行高負荷浮點運算(實數運算)時的系統穩定性,浮點運算負荷高于整數運算負荷。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電腦只是用來開一些網頁、用一用office辦公軟件,那么只需要使用負載較輕的Stress CPU進行烤機即可。如果你的電腦是用來打游戲、做3D圖形渲染,那么建議選擇負載更高的Stress FPU進行烤機
首先,打開圖吧工具箱,一打開,你就會看到一個叫做“Aida 64“的軟件,雙擊將其打開
下圖為軟件的首頁:
找到“工具“選項,選擇“系統穩定性測試”,如下圖所示:
點擊后你會進入一個新的頁面,進去后你會發現默認勾選了4個選項,如下圖:
你只需要將除“Stress CPU”以外的選項全部取消即可,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在“綜合工具”中找到“HWiNFO”,這是一個最全的硬件監控軟件。使用這兩個軟件進行搭配使用
雙擊后會彈出一個下圖中的提示框
這個時候,單擊選中“Sensors-only”,因為烤機過程中只會用到“HWiNFO”中的傳感器參數,并不需要其他的硬件檢測功能。如下圖所示,點擊紅框中的“Sensors-only ”將其選中,然后點擊綠框中的Run
這個時候,在剛剛調好的“Aida 64”中,點擊左下角的“start”,如果看不懂曲線,可以點擊綠框中的“Statistics”,這一項也是傳感器參數,相較于曲線來說,看起來更簡單
將屏幕上的信息排布弄到類似下圖這樣,因為你能看到很多的信息。在紅框圈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兩個時間,并不需要自己計時烤機時間,看紅圈中的時間即可(注:“HWiNFO”中不需要的項目可以使用鍵盤上的delete鍵進行關閉。如果數據多了有些頭疼,可以將CPU以外的數據信息使用delete鍵全部關閉)
注:這里列幾個重要信息,下圖中有標出(Current當前 Minimum最小 Maximum最大 Average平均)
首先,打開圖吧工具箱,一打開,你就會看到一個叫做“Aida 64“的軟件,雙擊將其打開
下圖為軟件的首頁:
找到“工具“選項,選擇“系統穩定性測試”,如下圖所示:
點擊后你會進入一個新的頁面,進去后你會發現默認勾選了4個選項,如下圖:
你只需要將除“Stress FPU”以外的選項全部取消即可,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在“綜合工具”中找到“HWiNFO”,這是一個最全的硬件監控軟件。使用這兩個軟件進行搭配使用
雙擊后會彈出一個下圖中的提示框
這個時候,單擊選中“Sensors-only”,因為烤機過程中只會用到“HWiNFO”中的傳感器參數,并不需要其他的硬件檢測功能。如下圖所示,點擊紅框中的“Sensors-only ”將其選中,然后點擊綠框中的Run
這個時候,在剛剛調好的“Aida 64”中,點擊左下角的“start”,如果看不懂曲線,可以點擊綠框中的“Statistics”,這一項也是傳感器參數,相較于曲線來說,看起來更簡單
將屏幕上的信息排布弄到類似下圖這樣,因為你能看到很多的信息。在紅框圈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兩個時間,并不需要自己計時烤機時間,看紅圈中的時間即可(注:“HWiNFO”中不需要的項目可以使用鍵盤上的delete鍵進行關閉。如果數據多了有些頭疼,可以將CPU以外的數據信息使用delete鍵全部關閉)
注:這里列幾個重要信息,下圖中有標出(Current當前 Minimum最小 Maximum最大 Average平均)
首先在“顯卡工具”中找到GPU-Z,這是一個專門檢測顯卡的工具,雙擊打開
雙擊運行后,會彈出一個這個對話框,詢問你是否要安裝GPU-Z,點擊Not now即可進入GPU-Z的軟件。
單擊紅圈中的“Sensors”,里面是所有和顯卡有關的傳感器
接著在“綜合工具”中找到“HWiNFO”,這是一個最全的硬件監控軟件。使用這兩個軟件進行搭配使用
雙擊后會彈出一個下圖中的提示框
這個時候,單擊選中“Sensors-only”,因為烤機過程中只會用到“HWiNFO”中的傳感器參數,并不需要其他的硬件檢測功能。如下圖所示,點擊紅框中的“Sensors-only ”將其選中,然后點擊綠框中的Run
進入軟件主頁面后,使用鼠標滾輪向下滑,或者使用雙指在觸摸板向上滑,找到GPU的信息。有的電腦可能會有兩個GPU(GPU0,GPU1),那是因為其中有一個是CPU的核顯。如果你的電腦沒有獨顯直連模式的話,那么沒辦法。如果你的電腦支持獨顯直連模式的話,那么開啟獨顯直連后,只會剩余GPU0,而不再會有GPU1的信息
準備工作完畢,接下來在“顯卡工具”中找到“FurMark一鍵烤雞”,雙擊打開后,會彈出一個CMD命令行,如下圖所示
點擊鍵盤任意鍵,即可開始單烤GPU。如果喜歡自己折騰的話,也可以使用綠圈中的”FurMark”自己手動調整參數進行單烤GPU。但是如果懶得折騰的話,選擇“一鍵烤雞“是最省心最省力的做法
將屏幕上的信息排布弄到類似下圖這樣,因為你能看到很多的信息。在”HWiNFO”紅框圈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個時間,并不需要自己計時烤機時間,看紅圈中的時間即可(注:“HWiNFO”中不需要的項目可以使用鍵盤上的delete鍵進行關閉。如果數據多了有些頭疼,可以將CPU以外的數據信息使用delete鍵全部關閉)
注:這里列幾個重要信息,下圖中有標出(Current當前 Minimum最小 Maximum最大 Average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