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王媽以拍攝短視頻為職業,她的視頻常常代表打工族發聲,被譽為全網“打工人嘴替”。
不過,最近網絡上有人揭露了一則消息。
盡管王媽全網4000萬粉絲,一條一分鐘的廣告報價高達60萬人民幣,23歲給爸爸全款拿下了保時捷卡宴。
總在屏幕里替打工人伸張正義出口惡氣的王媽,轉頭就背刺了每天蹲更新的真·打工人。
他們公司招聘啟事簡直是按照找工作避雷貼的模范。
號稱有五險一金,
實際卻是0參保就不說了。
工作內容過多,要負責四個流量大號的運營,寫腳本,獨立完成拍攝剪輯,管理達人檔期。
這樣的工作強度,一天八個小時完全不夠,很可能連單雙休無法保證。
經常團建,就說明他們經常在周末外出拍攝,一拍就是一天,甚至到十一二點,最后給頓團餐就是團建了。
這一條聯系上他們所謂的“周末單雙休”,那么可能就變成了單休,或者無休。當然,如果按勞動法規定加班三薪,算我沒說。
公司都是年輕人。這意味著沒人帶新人,公司也沒有現行的規章制度,干得來就走,干不來就G蛋。
網感強就是一切都看數據,數據不好就意味沒有產出。
錢不多,工時長,于是靠近地鐵站也被拿出來當吸引打工人的優勢。
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帶電腦。
大小周的我見過,工資四千的我也見過,試用期不交社保也很常見,唯獨這個干媒體還自帶電腦的還是第一次聽說。
驢拉磨,磨還得自帶,簡直不能再牛馬了。
王媽這個公司屬于新媒體公司,剪輯大量素材的電腦配置要求極高。
這個崗位別說要給配電腦了,還得按需求來配,如果再涉及作圖和視頻,普通電腦現在根本帶不動。
這意味著還得自費換一臺更好的電腦。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懂里面的邏輯,如果自帶那這臺電腦就不屬于自己了,這臺電腦就會變成工作電腦,相當于公司免費多了臺電腦。
辦公電腦,又不是會被離職員工帶走的。公司資產,只有正常的使用損耗,連這成本都要轉嫁到員工身上,那以后公司豈不是要員工來承擔自己那張辦公桌幾平米的公司每月租金了?
王媽這事,又一次證明對于摳搜老板來說,公司掙錢只和老板有關,和員工無關。她炫給爹買豪車,卻連辦公用品都不給員工置備。
輿論瘋狂發酵的第二天,“王媽”背后的武漢荒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火速宣布:
落實雙休制度,試用期員工也交社保,薪資不低于6000元,群演也發錢(之前沒發),員工不必自帶電腦打工……
這家公司的打工人,在全網流量助力下,終于贏得了符合勞動法的正常待遇——不得不說是一次酣暢淋漓的勝利。
盡管“王媽”所在公司試圖澄清,但從回應看,與其說是澄清,不如說承認了大部分事實。
王媽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僅是如今大家惡劣,不規范打工環境。更多的還有,上網者和真正上過班的人,對于“上班”概念的認知偏差。
從“雙休在杭州是違法” 的戲稱,到“公司竟然要雙休了”的熱搜,反映出的是不少地區打工人的實際生活情況:單休、工資低。而上網者對于打工人的認知呢?
可能是合規合法的五險一金,可能是三餐全包的大廠生活,但這樣的打工生活或許只存在少部分的行業,少部分的公司。
醬醬紫看到這樣一條評論:一堆公司單雙休、工資低、社保不規范等都多少年了,沒見過被懲罰,現在逮著別人一個自媒體使勁批評,要真批評完后做點實事,對武漢公司都突擊檢查一波,也就不說什么了,關鍵是會做嗎?
王媽這件事引發眾怒,不過是打工群體對于“打工”這件事情的集體負反饋。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各種評論,足以見得大家的打工環境有多惡劣,身心靈受挫的那種。
但大家不應該只是發火而已。
違反勞動法,又或者是公司不規范的事情,本地人社局和勞動局去處理就好。實際上網紅很多都這樣的,很多家大業大的公司比她惡劣多了。
如果此次王媽真的能憑著一己之力幫助打工人整頓職場,真的可以重塑地區行業規范,真的可以給打工人改善工作環境。這不僅僅是功德一件,反而更能夯實王媽打工人的人設。
王媽能火,是因為她拍的是打工人的心聲,打工人的辛酸和不容易,讓大家本來是很有共鳴的。但得知背后的真相仍然會有背刺感,知道老板賺那么多,員工還是幾千仍然會不平衡,得知王媽拍的和她做的是兩回事,更生氣。
我們普通人哪怕知道這種不規范的小公司真的很多,但仍然不愿意相信這個殘酷的現實:打工環境就是這么惡劣,不管你接不接受。
最后,醬醬紫覺得她團隊還挺會的,現在統一話術,是同行搞她,畢竟同行都在大小周,都在0參保,都得員工帶電腦。
至于是誰,粉絲直接點名:瘋產姐妹,原因,這倆復出了,要搞死王媽,重占市場。
你覺得呢?
工自帶電腦考核不合格就“充公”?公司回應:誤解,將積極申訴
近日,一則關于某公司要求員工自帶電腦工作,若考核不合格則電腦“充公”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熱議。這一看似苛刻的規定迅速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許多人對公司的這種做法表示質疑和不滿。然而,公司方面迅速作出回應,表示這是外界對政策的誤解,并將積極申訴以澄清事實。
據悉,該公司是一家快速發展的科技公司,為了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和靈活性,決定實行員工自帶電腦辦公的政策。公司原本希望通過這一政策,讓員工能夠使用自己熟悉的設備和軟件,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然而,這一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卻被誤解為“考核不合格就充公”的嚴苛規定。
為了深入了解這一事件的真相,記者采訪了公司的一位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李經理。李經理表示:“我們公司的確實行了員工自帶電腦辦公的政策,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員工的考核有任何不合理的要求。網上流傳的‘考核不合格就充公’的說法,完全是對我們政策的誤解。”
李經理進一步解釋說:“我們的考核標準主要是基于員工的工作表現和業績,與是否自帶電腦無關。即使員工在考核中表現不佳,我們也不會采取‘充公’電腦這樣的極端措施。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員工提升能力,而不是懲罰他們。”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誤解產生呢?李經理表示,這可能與公司在政策宣傳和執行過程中的溝通不足有關。“我們在推出這一政策時,可能沒有充分解釋清楚我們的考核標準和目的,導致員工和外界產生了誤解。對此,我們深感抱歉,并將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為了澄清誤解并消除負面影響,公司決定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公司將通過內部郵件和公告的方式,向全體員工詳細解釋自帶電腦辦公政策的真實意圖和考核標準。同時,公司還將加強與員工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在使用自帶電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及時提供解決方案。
此外,公司還將積極與媒體和公眾溝通,澄清誤解并傳遞正面信息。公司表示,他們非常重視員工的權益和利益,將始終秉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對待每一位員工。他們希望公眾能夠理性看待這一事件,不要盲目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還采訪了幾位該公司的員工。其中一位員工表示:“我對公司的自帶電腦辦公政策表示支持。這讓我感到更加自由和靈活,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至于考核標準,我認為這是非常公平和合理的。只要我們努力工作并達到公司的要求,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另一位員工則表示:“我之前也聽到了‘考核不合格就充公’的說法,但經過公司的解釋和溝通后,我意識到這是一個誤解。我相信公司會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待我們每一位員工。”
對于公司的回應和措施,網友們紛紛表示理解和支持。許多人認為,公司在面對誤解和質疑時能夠積極回應并采取措施加以改進,這體現了公司的責任和擔當。同時,也有網友呼吁大家要理性看待這一事件,不要盲目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
總之,這起“員工自帶電腦考核不合格就充公”的事件雖然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但經過公司的積極回應和澄清后,已經逐漸平息。我們期待公司能夠繼續秉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對待每一位員工,為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同時,我們也呼吁大家要理性看待職場中的各種事件和規定,不要盲目跟風或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
帶電腦考核風波:員工權益與公司規定的博弈
近日,一則關于某公司要求員工自帶電腦進行工作,并聲稱考核不合格則“充公”的消息在職場社交平臺上引發了熱議。這一做法不僅引發了員工們對于公司管理方式的質疑,也引起了公眾對于職場權益保護和企業責任的關注。對此,涉事公司迅速回應,否認了“充公”的說法,并表示將對此事進行申訴。
據了解,這家位于科技行業的公司,由于業務需要,近年來逐漸推行了員工自帶電腦辦公的政策。公司方面表示,這一政策旨在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夠節省公司的運營成本。然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些員工卻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公司要求我們自帶電腦,這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員工表示,“但是,最近公司又出臺了一項新規定,說如果我們的電腦在考核中不合格,那么電腦就要被公司收回。”這一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員工中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簡直就是在侵犯我們的個人財產權!”另一位員工憤慨地說,“我的電腦是我自己的私人財產,公司怎么能因為工作考核不合格就隨意收回呢?”員工們紛紛表示,這一規定不僅不合理,而且也嚴重侵犯了他們的合法權益。
面對員工的質疑和不滿,公司方面迅速做出了回應。公司發言人表示:“我們并沒有出臺任何關于‘充公’電腦的規定。這一消息完全是誤解和謠傳。”發言人進一步解釋說,公司對于員工自帶電腦的要求,主要是為了確保員工能夠在工作中使用到符合公司要求的電腦設備。同時,公司也會定期對員工的電腦進行檢查和評估,以確保其符合公司的技術標準和安全要求。
“但是,如果員工的電腦在考核中不合格,我們并不會直接收回電腦。”發言人強調說,“我們會與員工進行溝通,了解問題的原因,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會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我們采訪了幾位涉事員工和公司管理人員。
“其實,公司的初衷是好的。”一位管理人員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員工自帶電腦的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和靈活性。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可能確實存在一些溝通不足和誤解的情況。”管理人員坦言,公司在推出這一政策時,可能沒有充分考慮到員工的感受和利益,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糾紛。
“我們并不是要侵犯員工的權益。”管理人員解釋說,“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員工能夠在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如果員工的電腦在考核中不合格,我們會首先與員工進行溝通,了解問題的原因,并一起探討解決方案。”
而對于員工們來說,他們更希望公司能夠尊重他們的個人財產權,并在制定政策時更加公正和透明。
“我們理解公司的立場和考慮。”一位員工表示,“但是,我們也希望公司能夠尊重我們的個人權益和感受。如果我們的電腦在考核中不合格,我們希望公司能夠給出明確的解釋和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地收回電腦。”
針對這一事件,一些職場專家和律師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公司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員工的權益和感受。”一位職場專家表示,“員工自帶電腦辦公是一種趨勢,但公司也應該制定相應的規定和標準,以確保員工的權益得到保障。”專家建議,公司應該與員工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商,制定出更加公正、合理和透明的政策。
同時,一些律師也提醒員工,在面臨類似情況時,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性,不要輕易被情緒左右。如果確實存在權益被侵犯的情況,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總之,這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于職場權益保護和企業責任的關注。在日益復雜的職場環境中,企業和員工都需要更加謹慎和理性地處理各種問題和糾紛。只有通過充分的溝通和協商,才能建立起更加和諧、穩定和富有活力的職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