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臺式數字音頻播放器是今年享聲推出的一款相對更低價位的“數播”,售價2999元,與近年發布的同類產品和享聲一直以來的產品線來看,確實屬于中低價位產品。大體來看,根據官方介紹,享聲的FPGA核心技術仍然在A1上沿用,不過DAC芯片竟然換成了AKM的。畢竟享聲是以使用 DAC到巔峰狀態而聞名,而芯片其實也不見得比有太多價格差。那么享聲A1表現如何呢?感謝網友提供送測樣機。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
外觀與主要功能
外觀:在3000元以下價位,享聲哪怕是M1隨身聽的標準版最初似乎也沒有賣過如此低價位。而A280不帶耳放的版本最初似乎在4000元左右的價位,此次下狠心將A1定位在2999元,也許表明了一定的態度。畢竟這一兩年里,HiFi市場其實是在明顯大幅度“消費升級”的。
A1播放器由于定位低端,外觀不太好。整體還在使用鐵皮殼子,拿在手里稍微碰一下還會有打鐵的聲,當然,發燒屆會認為這種做法是好鋼用在刀刃上,聲音好就行,的確沒錯。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
機器的前面板和設計比較傳統錄音播放軟件哪個好用,由于軟件系統和UI基本沿用A280時期的設計,所以按鍵等操作也沒有太大特別。和A280時期不同的是,耳機輸出增加為一個3.5mm一個6.3mm,而且還增加了音量調節的按鍵。在A280上,音量調節是要靠長按“圓盤”左右鍵來實現的,但A1上可以不用這么麻煩了!但是,A1上的左右鍵還是用來調音量的……………所以沒有辦法選擇曲目快進快退[通過遙控器可以]。
播放器的存儲擴展使用標準的SD卡,位置和A280的相似,在側面。其實,使用SD卡對于用戶來說可能是好事,畢竟家里閑置的SD卡實在很多。在背面有兩個USB接口,可以擴展存儲。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
背面接口來看,提供了一一組RCA的模擬輸出。RCA同軸和光纖的S/Pdif輸出,并且支持DoP輸出。A1支持USB DAC模式。旁邊的天線接口是HiFi BT……,最初看錯以為是WiFi BT。和A280一樣,A1的網絡功能需要通過LAN有線連接。
功能:關于享聲的UI部分不再做特別說明,操作速度方面肯定要比A280稍微流暢一些,和MR1有同等水平。除了上文談到的有了實體音量鍵,卻不去做進一步UI優化的細節外,沒有太大問題。當然,也有問題。就是,A1的網絡功能,我們在這臺機器上沒有操作成功。雖然IP分配都成功了,但是DLNA、等均未成功。同樣網絡環境下,MR1的網絡功能全部成功,原因不明。
在播放格式支持方面,播放器模式下可以支持PCM最高 32bit,。USB模式下,采用XMOS方案,支持最高PCM 32bit和。另外,理論上還可以支持ROON READY。
核心技術:此次A1的核心技術,根據官方說明,由于使用了最新的FPGA芯片,所以提供了32bit/和的支持,比A280一代的FPGA核心性能確實更好。但似乎仍然不可以對DST壓縮的SACD ISO進行播放。此次的FPGA數字方案,官方稱下放自A300平臺,有接近于M2 Pro的水準。
DAC方面是AKM的,這三四年里我們幾乎沒有聽到過任何一臺表現好的音源,當然這個系列DAC有自己特點,但整體來說對于欣賞音樂來說,表現還是令人擔心。不過,同樣是電壓型輸出的DAC,享聲有著挖掘的經驗,也許再過十年,也會在享聲的發掘下能夠表現出巔峰狀態。
根據官方介紹,耳放部分使用了全直流單端放大,使用高精度MUSE運放…………AKM+MUSE?????
客觀測試與主觀聽感
客觀測試:
我們忘記測試數字輸出的客觀指標,以后補上,但估計不會出什么大問題。測試結果包括在播放器模式下的兩種DAC濾波器下的成績,以及USB DAC模式下成績,耳機輸出部分測試了3.5mm輸出下的表現[官方稱為低阻耳機設計的,理論空載失真更低于大口,確實也是如此]。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響曲線@
兩種濾波器設置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掃曲線@ USB DAC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響曲線@HPOut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噪聲分布@
兩種濾波器設置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噪聲分布@ USB DAC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噪聲分布@HPOut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動態范圍@
兩種濾波器設置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動態范圍@ USB DAC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動態范圍@HPOut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總諧波失真@
兩種濾波器設置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總諧波失真@ USB DAC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總諧波失真@HPOut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互調失真@
兩種濾波器設置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互調失真@ USB DAC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互調失真@HPOut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分離度曲線@
兩種濾波器設置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分離度曲線@ USB DAC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分離度曲線@HPOut
測試項目
播放器44.1
播放器44.1-2
USB44.1
耳機44.1
播放器96
噪聲水平, dB (A):
-94.7
-94.9
-94.6
-88.9
-107.0
動態范圍, dB (A):
94.7
94.8
94.7
88.9
107.0
總諧波失真, %:
0.00054
0.00053
0.00054
0.00124
0.00032
互調失真, %:
0.00547
0.00530
0.00542
0.011
0.00213
立體聲分離度, dB:
-92.4
-92.4
-90.7
-58.4
-93.2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率掃描@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分離度@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分離度頻率分析@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率掃描96kHz@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率掃描DSD@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率掃描@ USB DAC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率掃描DSD@ USB DAC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頻率掃描@HP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分離度@HP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分離度頻率分析@HP
從客觀測試成績來看,AKM的這顆 DAC的數據指標一直是沒有問題的,在享聲A1上也表現正常,包括在1kHz的頻譜下表現也是算很好的,畢竟AKM喜歡“劈腿”,據說這與電源和數字部分設計相關。但耳機輸出部分,即便空載下,失真也偏大,分離度也很差。在USB部分表現穩定可靠,DSD模式同樣表現正常。另外,24bit測試中,各項表現都明顯偏低。
主觀聽感:
主觀聽感部分,我們使用 A100音箱作為主要參考,就不動用那套6.5寸vifa的紙盆了,因為AKM在A1上的這個風格啊……實在不太適合后端還是更松軟的音箱了。對比選擇了享聲的MR1,雖然兩者價格差很多,但也可以代表價格差別不太多的享聲自家A280的水平。尤其某些部分應該A280還更好,何況還有最新版本的A280肯定表現比MR1好。
享聲 A1 數字音頻網絡播放器
整體印象:享聲A1屬于AKM 各類設備中聲音動態很好,在中聲音厚實有力的,正如當年在樂之邦 10上一樣,有了力度的,可能高頻就會有點沖,當然A1的高頻沒有 10那么沖,但趨勢一致。好在PCM濾波器選項里有一個比較大幅度減少高頻[客觀測試頻響圖可以看出]的選項。但整體來說,如果用享聲A1去聽人聲,這樣的風格和水平還是可以接受的。而其他類型音樂,就有不同程度的問題,也是AKM的老問題。
高音表現:享聲A1的整體動態表現不錯,不是那種柔弱無力的,也不是那種精致纖細的的高音風格,在標準濾波器設置下,這樣的高頻有AKM比較特別的拔高的風格,幅度較小,但此時在極高頻部分有撕裂感,讓再高檔的高音揚聲器聽起來也是降了幾個檔次。這個問題在當年 10上很突出。但是在那些柔弱無力的的機器上不太突出,反而會體現出很細膩的高頻。如果在A1上使用標準濾波器,小提琴的表現不好,不過使用衰減高頻的濾波器,表現可以接受,但是密度和解析力就明顯輸給MR1一大塊了。雖然我們在很多測評中說MR1高頻偏中高頻部分也有修飾痕跡,但相比A1的高音來說,那細節和控制力,以及聲音密度等仍然沒有A1失真那么大,聲音也可以算得上甜美。如果我們不去聽小提琴這類弦樂為主的音樂,那么A1的高頻表現還是可以的。
中音表現:享聲A1的中頻也是相當厚實的風格,這在我們聽過的各檔次的的播放器上真沒有遇到過錄音播放軟件哪個好用,我們一直吐槽的這一代DAC的中頻實在太綿軟無力了,而A1卻基本沒有這樣問題。尤其在人聲表現上,竟然是明顯偏厚重偏成熟的風格,聽各種人聲你會覺得A1表現出的成熟程度要明顯更高一些,年輕女聲也會變得明顯更為老成一些。估計為了不讓表現的那么無力,享聲真是花了大力氣在模擬部分。
這種設計對于人聲表現是沒有問題的,聲音風格雖然成熟些但肯定可以接受,而且有很好的結像力和解析力。總比以往遇到的輕飄松垮的中頻的強得多。不過這樣的中頻的瞬態還是顯得明顯偏慢了,對于一些快速有力的音樂,A1的表現力有些吃緊,略有發糊的跡象,而且要記住這還是在搭配比較緊湊快速的 A1下啊。所以,我們根本沒嘗試更松弛的后端設備了。而這對于大編制交響樂來說,聽起來也是比較老氣,新潮的追求快速、明亮、層次的現代錄音,在A1下表現的也像是老錄音,聲音瞬態偏慢,中低頻部分量感硬頂著過度加強,都會導致這樣問題。
低音表現:享聲A1從中低頻開始就為了加強來改善的單薄無力,在低頻部分同樣也在“頻響”部分做的很不錯,如果只聽小動態的音樂,A1的聲音厚度還要比MR1更厚實一點,低頻量感也要更多一點,肯定相比A280也是類似趨勢。不過,在中低頻部分就開始出現的層次變差,聲音開始發糊趨勢在大動態低頻下更是如此,這樣的低頻品質肯定是對不起高品質數字播放器的。低頻部分,相信A280入門版本,M2 Pro播放器的表現肯定都在A1之上。當然,在一些慢速的低頻,比如大提琴等表現上,聲音風格還是相當厚實飽滿,溫和耐聽。但動態稍大,檔次就連下幾個水平,有好的形態,但瞬態、動態、層次、解析力各方面都不好。
耳機輸出表現:享聲A1耳機輸出部分,我們搭配森海塞爾HD650、HD800、AKG K812以及 GR09,它的耳機輸出表現令人極其失望,這么多年我們恐怕都沒聽到過如此粗糙發糊的耳放了。K812耳機在A1耳放下幾乎無法使用,令人難以相信。這里不做太多評價,表現實在太差了。
數字輸出/USB表現:數字輸出部分,我們外接 數字輸入和矩聲-M,享聲數字輸出還是表現出一流水準。USB DAC部分,聲音相比播放器本身,聲音動態下降一個水準,還是更推薦播放器模式。
總結
享聲A1數字音頻播放器,更像是享聲為了低價而故意設計的一款產品。它的表現讓人覺得這樣的設計不是把低價產品的聲音有更好發揮,而是如何避免讓A1表現出太高的性價比。享聲播放器的核心架構軟硬件確實可以保證它在數字信號部分的高品質,但也不能避免它在網絡、操控、解碼性能等方面的弱勢。A280或MR1的網絡功能穩定性,肯定還是無法和像景豐MX這樣的系統。
聲音表現方面,享聲一直強調的是他們如何挖掘潛力,這次使用AKM 其實就有點意外,以享聲的審美肯定比我們更了解這顆DAC的水準。至于還有MUSE,更是令人意外的選擇。耳機部分的表現大失水準,也是令人相當意外。
不過還是要說說表現好的部分,享聲A1雖然選擇了,發揮的還是比較另類。聲音非常的厚重飽滿,是幾乎沒見過的風格,在中小動態下,比如人聲表現上可能是A1最擅長的了,偏成熟的風格,足夠飽滿厚實的中頻,都讓人聲聽起來符合這個定位的播放器。而用力較猛的,高頻部分就不夠細致。單一靠加大量感來實現的聲音厚度,在瞬態速度上就偏慢和大動態表現下就會發糊,這時的水準很難說符合一臺3000元左右播放器或解碼器的水平了。
所以,還是覺得享聲是不愿意把3000元的機器作出更高音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