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本市場,最受歡迎的就是14英寸產品,視野面積不小,還能將重量控制到1kg~1.5kg之間,足以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本文,我們將聚焦14英寸輕薄本(僅涉及12代酷睿新品)的電池容量,從而方便比較它們的理論續航潛力。
別看14英寸輕薄本看著差不多,但它們在電池容量方面卻可能存在天壤之別,比如惠普星14青春版的厚度和重量分別為17.9mm和1.46kg,但僅內置41Wh容量的電池。而同尺寸的華碩靈耀14不僅擁有15.9mm厚和1.3kg的輕盈身材,還配備超大的75Wh電池,更輕更薄的同時電池容量幾乎翻倍。兩款產品均搭載第12代酷睿P28系列處理器,華碩靈耀14的續航潛力顯然更加深厚。
對于14英寸輕薄本來說,其內部空間可謂“寸土寸金”。為了提升性能,很多產品不僅搭載第12代酷睿P28/H45系列處理器,還可選英偉達GeForce RTX 2050/3050/3060獨顯,想要“鎮壓”這套硬件組合全速運行時的“熱情”,需要選用雙風扇,雙熱管以及更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單就散熱模塊可能就要占用1/4~1/3的內部空間,因此像宏碁非凡X和RedmiBook Pro 14這種可選獨顯的輕薄本,電池容量普遍只有56Wh左右。
當然,“小鋼炮”中也有特例,比如聯想ThinkBook 14+,搭載H45處理器+RTX 2050獨顯,配備62Wh電池。榮耀MagicBook 14,同樣最高可選H45處理器+RTX 2050獨顯,塞進了75Wh電池。
從電池容量上看MagicBook 14續航占優,但ThinkBook 14+卻額外提供了1個M.2插,可以加裝雙SSD緩解存儲壓力,兩款產品相當于在續航和擴展方面產生了分歧,兩個出發點都屬于“剛需”,談不上孰優孰劣。
ALIENWARE x14 R1應該是14英寸酷睿平臺的最強音,它最高可以選擇i7-12700H+RTX 3060獨顯的組合,功耗釋放達到了95W,而這一切都是在14.5mm纖薄機身下實現的,雖然機身略重且售價也超過了17000元,但Alienware的潛在用戶肯定是不在乎預算的,超薄、超酷、超強,這就夠了。
理論上,在其他配置相同時,電池容量越大,續航時間越久。不過,OEM廠商卻可以通過軟硬層面的調優,進一步提升續航表現。方法有很多,比如降低安靜和辦公模式下的功耗,犧牲性能延長續航;改用超低功耗的1W屏幕,降低屏幕層面的耗電;榮耀筆記本新增的OS Turbo技術,則號稱是基于軟硬件協同和底層創新。
今越來越多的筆記本(主要是以搭載低功耗處理器的輕薄本為主)都開始支持基于USB Type-C接口的PD協議,獲得從45W~100W不等的充電功率。為了在長途外出時讓筆記本們依舊具備不間斷的續航能力,支持大功率PD協議的充電寶也開始普及,在挑選此類產品時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新興的PD充電寶
USB PD(USB Power Delivery)是當前最通用,也是最具普及潛力的充電技術,它支持5V~20V電壓,2A~5A電流,覆蓋10W~100W的功率范圍。
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任天堂Switch再到筆記本電腦,新款數碼產品幾乎都支持PD協議的充電功能,只是可以享受的功率有大有小。換句話說,如果一款充電寶能支持PD(下文簡稱PD充電寶),那它就具備了“萬能充”的資質。
那么,充電寶所支持的PD輸出功率是越高越值得購買嗎?
PD充電寶的輸出功率
在PD充電寶領域,常見的PD檔位主要以15W~18W、27W~30W、45W、65W和100W為主。如果你想給筆記本找個可以隨時補電的搭檔,建議挑選45W檔位起步的充電寶,只有它們才能保證筆記本在邊玩邊充時,電量還能穩定向上增長。如果充電寶的輸出功率小于筆記本自身的消耗,邊玩邊充時筆記本電池的電量很可能還會緩緩下降。
原因很簡單,不同配置的筆記本,對充電功率的要求也是存在差異的。比如:
U系列銳龍輕薄本+核顯,U系列酷睿輕薄本+核顯,滿載功率一般不超過45W;
U系列銳龍輕薄本+獨顯,U系列酷睿輕薄本+獨顯,滿載功率一般不超過65W;
H系列銳龍輕薄本+核顯,H系列酷睿輕薄本+核顯,滿載功率一般不超過95W。
筆記本標配充電頭支持多少功率,我們就選擇多大功率的PD充電寶即可
可見,除了搭載45W H系列處理器的極少數產品,絕大多數輕薄本選擇支持65W PD輸出的充電寶就足夠使用了。
目前支持45W的PD充電寶的售價普遍在150元~300元之間、65W PD充電寶售價在250~600元,而100W的PD充電寶則要500元~1500元,45W版存在“喂不飽”的問題,而100W版可能用不上還太貴,綜合來看還是65W版的產品最為經濟。
理性看待虛標的容量
細心的朋友不難發現,充電寶內置鋰電池的容量單位普遍以“mAh”為主,比如10000mAh、20000mAh、27000mAh和30000mAh等。筆記本內置鋰電池的容量單位則以“Wh”為主,而40Wh基本就是當前輕薄本的電池容量下限。問題來了,mAh和Wh之間如何轉換和計算?
實際上,Wh才應該算是鋰電池能量的標準單位,充電寶標注的10000mAh屬于電芯的容量,而電芯默認的工作電壓為3.7V,那么它的能量計算方式就是10000mAh×3.7V÷1000=37Wh。問題又來了,如果10000mAh的充電寶就擁有37Wh的能量,那它可以為內置40Wh電池的筆記本充進92.5%的電量嗎?
很遺憾,你想多了。
CFan曾不止一次強調過充電寶標注的容量都存在虛標的問題。3.7V是鋰電池電芯的標準電壓,但它在充電時需要將電壓提升到5V,而這個升壓的過程必然會出現大約26%的耗損(10000mAh×3.7V÷5V=7400mAh)。
本圖來自充電頭,充電寶內的IC電路芯片非常多,包括線纜的傳輸過程都存在一定的耗損
這還沒完哦,在整個充電流程中還包含多次升降壓的步驟,而這些相關的IC電路也存在轉化率方面的耗損,哪怕是用料最講究的充電寶,其實際可用的額定容量(可完全被充電設備轉化吸收的容量)只有標注容量的60%~65%。
講究的品牌都會在產品銘牌或參數頁面注明標稱容量和額定容量,其中額定容量才是去掉耗損后真實可用的部分
還是以10000mAh的充電寶為例,它的額定容量普遍不高于6500mAh,也就是24Wh,理論上只能幫內置40Wh電池的筆記本充進50%左右的電量。沒錯,如果你想買一款可以幫筆記本充滿至少1次電力的PD充電寶,那就必須挑選容量不低于20000mAh的產品。如果你使用的筆記本電池容量接近60Wh,那就需要30000mAh的PD充電寶才能“喂飽”。
這款PD充電寶可以幫40Wh的小米筆記本Air 13充1.2次電,這種描述還是非常嚴謹的
在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充電寶的容量和厚度、重量等參數成正比,10000mAh、20000mAh和30000mAh容量的重量分別約200g、400g和600g。其中30000mAh的充電寶不僅特別笨重,其內置電芯的能量也達到了114Wh,已經超過了民航對旅客攜帶充電寶的能量限制——不高于100Wh才可以直接登機,(100Wh~160Wh之間)需要填寫鋰電池及充電寶運輸申請單才能批準攜帶登機,排隊等審批往往非常麻煩。
因此,很多充電寶企業會非常機智地推出27000mAh的PD充電寶,其電芯能量恰好被控制到了99.9Wh,打了一套可以直接登機的“擦邊球”。
電芯種類和接口功能
根據筆者的經驗,PD充電寶中20000mAh和27000mAh的型號最值得購買,前者體型相對纖薄一點點,后者則提供了免于審批登機的最大能量。
PD充電寶內置的電芯主要以柱狀的18650電芯(常見于27000mAh版,8節電芯)或扁平狀的鋰聚合物電芯為主(常見于30000mAh版,3片電芯),18650電芯因為有外部的硬殼相對抗穿刺、變形,但一旦出現短路等極端情況容易爆炸;鋰聚合物電芯因為是軟包,忌穿刺和擠壓,出現短路等極端情況更易燃燒。當然,上述都是極小概率事件,只要我們養成充電寶的安全使用習慣(不要浸水、不要大力磕碰擠壓)都可以避免。
和傳統充電寶相比,PD充電寶普遍提供了至少3個USB接口,包含USB Type-C、USB-A或Micro USB中的2種或3種類型的組合,可以為更多數碼產品同時充電。
但是,同時充電意味著充電功率的再分配問題,一般65W PD充電器可以確保1個45W的PD輸出(供筆記本)、1個18W的PD或其他方案的快充(供手機),如果再接一部手機則會平均分配18W部分的功率;100W PD充電器可確保65W的PD輸出,其他設備共享余下的35W。現在功率最高的PD充電寶可達130W,可以確保65W或100W的PD輸出,功率的分配上更加靈活。
根據筆者的經驗,PD充電寶其實只需2個USB輸出接口就夠了,1個用于給筆記本充電,1個用于給手機充電即可,再多就會影響到實際的充電功率,導致所有設備充電都變慢了,還容易觸發因熱量堆積而引起的安全問題。和USB接口的數量相比,我們更應該關注PD充電寶給自己充電時的“輸入功率”,以及支持的手機快充協議是否全面(如PD、QC、PE、FCP、VOOC等)。
如果你使用最普通的10W充電器給PD充電寶充電可能需要超過24小時
要知道,適用于筆記本的PD充電寶容量動輒20000mAh起步,想要縮短充電耗時就必須挑選支持“雙向PD快充”的型號,即單口最大的輸出功率和輸入功率相似。以30000mAh的充電寶為例,如果它支持45W PD快充,充滿需要至少6個小時;如果支持65W PD快充需要4個小時;如果支持90W或更高快充就能控制到2.5小時左右。
關注充電寶的隨機配件
為了縮短PD充電寶自身的充電耗時,絕大多數產品都支持“雙向快充”,但出于成本方面的顧慮,部分產品并沒有標配充電頭,或是標配的充電頭并非所支持的最大功率。比如某PD充電寶雖然支持最大的90W輸入功率,但卻僅附贈18W的充電頭,送的充電線也不支持5A的大電流,如果你想為其全速充電,需要自行購買支持不低于90W功率的PD充電頭以及內置E-Marker芯片的充電線,這部分額外的開銷也需要納入總體的購置成本中。
記本電腦長時間處于閑置狀態,電池真的容易會被放壞!有人說,筆記本電腦中的電池,頻繁的使用,循環充電達到了使用壽命的極限,電池報廢的越快,這么說真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筆記本電腦電池究竟能夠使用多久呢?真的不像有的硬件小白想象的那樣,可以一直無限的循環使用下去。其實,在方法正確的情況下使用,是可以減緩電池的損耗,從而讓電池變得更加持久耐用的。接下來就總結了幾點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為硬件小白提供一些幫助,如果你是大神,可以直接略過哈,求放過。
筆記本電腦電池的使用壽命有多長?
一個筆記本電腦電池的壽命取決于它的類型、使用方式以及維護方式。一般來說,一個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可以達到500次充電循環,而一個鎳氫電池的壽命可以達到1000次充電循環。
為了延長筆記本電腦電池的壽命,你可以遵循以下建議:
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電池壽命明顯縮短,那么你可能需要更換電池。建議你使用原廠電池,以保證電池的質量和性能。
筆記本電腦電池很長時間沒有用,發現已經充不上電了,應該怎么辦?
如果您的筆記本電腦電池長時間不用充不上電,您可以嘗試以下步驟來解決問題:
如果您不確定如何執行這些步驟,或者您不想自己嘗試,建議您向您的筆記本電腦的制造商或當地電腦維修店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