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生活就是靠屏幕堆積起來的,買一塊大的顯示屏能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超爽的打游戲看電影。但是壞點問題讓人特別頭疼。所以,無論商家說這塊屏幕多么牛逼,拿到顯示器之后都應該查查壞點。
1、先設置屏幕擴展。
顯示屏最經典的用法就,一個主屏幕一個拓展屏幕。比如你的筆記本上的屏幕作為主屏幕。買來的顯示屏作為拓展屏。這是自測的第一步,原因是:筆記本屏幕的分辨率一般都沒有買來的顯示屏高。如果打開個圖片什么的總是感覺不夠清晰,測不準。
如何設置拓展?標準的做法是在控制面板里,點擊“外觀和個性化”下面的調整屏幕分辨率,然后在多顯示器一欄中選擇“擴展這些顯示”。點擊應用,你的兩個屏幕應該會分別自動變成最佳分辨率。
如果你是Win7旗艦版或者win8/8.1/10,那在桌面上,直接點擊右鍵。就能看到屏幕分辨率一欄。
2、下載DisplayX,進行自測。
設置好后,開始自測。首先下載DisplayX。DisplayX是一個特別小的顯示器測評軟件,也就50K,下載即可用。百度一下,下載它,然后打開它。把程序窗口拖到買來的顯示屏上,點擊第二項:“單項測試”。咱們主要用純色測試。其他的項目,你也可以用用。那些功能是測試屏幕是不是夠牛逼的,如果你買來的屏幕不夠牛逼,那多半是因為你沒花大價錢買個好的,而且屏幕不夠牛逼,不能作為你退貨的理由(當然, 網購可以7天無理由退貨),頂多給人家寫個差評。但是,如果你用純色功能查除了一兩個壞點,那一定要換。如果你是做設計的,那更不能忍了。因為這個壞點可能影響你查看設計作品。比如,修圖的時候,屏幕上總是有一個點是白色的,用什么工具都無法移出,是不是讓人很鬧心呢。所以早早發現壞點,早換貨。如果你玩過很多屏幕,知道一塊好屏幕能牛逼到什么程度,那你可以實驗一下DisplayX的其他功能,看看你現在這塊屏幕的表現怎么樣。
3、測測色差
而對于色差,這個是搞設計或者搞網店的人比較關心的。一般來說,蘋果手機的色差會比屏幕小的多。所以,在電腦上和蘋果手機上同時打開同一張圖片,看看顏色差別大不大。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差別的。通過對比,你能大概知道你買的這塊屏幕有多大的色差。
什么是壞點?
如果屏幕是純色的時候,某個點表現出不同的顏色,那就是個壞點。
一般檢查壞點的時候,都用用上紅、綠、藍(也就是RGB)和黑白來檢查壞點。因為每個像素點都是有RGB三種顏色的LED構成的,無論是缺少暗中LED,那里都構成一個壞點。
于學生黨等預算有限的朋友,通常都會選擇在某魚等平臺購買顯示器,搜索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4K或者高刷顯示器的售價通常只要三四百元。不過,這類顯示器的品牌卻基本沒有聽說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雜牌顯示器。而在面對極具誘惑力的價格時,很多朋友還是會覺得動心。那么,雜牌顯示器到底能不能買?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一臺顯示器主要是由液晶面板、驅動板、外殼等部分組成,其中液晶面板就要占據總成本的80%左右,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家常說買顯示器就是買面板。即便是相同生產線制造的顯示面板,也難免會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因此面板廠商會根據每塊面板的質量將產品劃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A級面板主要出售給一線的顯示器品牌,這就是為什么大家在選購品牌顯示器的時候,出現質量問題屬于小概率事件。
B級面板則會以更低的價格售賣給偏小眾的顯示器品牌,雖然這類面板會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基本不會正常情況下使用。這也是很多小眾顯示器品牌能夠做到在同規格的情況下,售價要比知名品牌更低的原因。
最后就是C級面板,正常來說這種等級的面板通常不會用在顯示器上,而是會切割成更小的尺寸應用在其它領域。由于質量等級偏低,C級面板大多都是按噸進行處理售賣,這就難免會有部分面板流到雜牌廠商那里。采用這種面板制作的顯示器,通常都會有明顯的壞點、陰陽屏、嚴重漏光等現象,嚴重影響到正常的使用體驗。
怎樣識別顯示面板的級別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檢查面板的壞點數量,畢竟面板劃分質量等級的主要依據也是壞點數量。通常情況下,當液晶面板的壞點數量在5個以內就屬于A級,壞點數量多于5個而少于10個則屬于B級,當壞點數量在10個以上的時候,就可以認為是C級面板了。
除了壞點數量以外,B級和C級面板相比A級面板在亮度均勻性、色彩飽和度、色彩表現力等方面也都有著明顯的差距。在使用A級面板顯示器和另外兩者進行對比時,人眼也能很容易的感覺差距。即便是沒有合適的顯示器進行對比,現在也用很多在線的屏幕檢測工具,使用起來同樣很方便。
總的來說,還是不建議大家選擇雜牌顯示器產品。一方面是很多雜牌顯示器廠商會對部分參數進行虛標,尤其是色域、色準等不使用專業儀器測試很難肉眼識別的參數。另一方面就是售后保障方面,雜牌顯示器都不會有官網和官方店鋪,因此在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大家想要維權也會比較麻煩。隨著顯示面板技術的成熟,現在五六百元也能買到一款不錯的品牌顯示器,在品質和售后方面都有保證,完全沒必要為了省兩三百元預算去買那些沒有保障的雜牌顯示器。
(8138435)
腦屏幕壞點要認定為故障困難重重。
“先生,您的電腦雖然屏幕出現壞點,但是不屬于故障。”聯想客服人員的一番話,讓魯先生很是煩心。
今年3月底,魯先生購買了一臺聯想筆記本電腦,并在今年5月發現電腦屏幕出現了2個黑點,分別在屏幕的中間區域和右上角。魯先生與聯想的售后人員聯系,被告知“壞點不足3個不能保修”。魯先生表示,售后人員拋出了GB/T 9813-2000《微型計算機通用規范》和SJ/T11292-2016《計算機用液晶顯示器通用規范》兩份關于計算機產品規范的文件,并以此作為屏幕壞點不屬于故障的依據,雙方由此陷入爭執。
就魯先生反映的問題,《消費者報道》向聯想集團發送了采訪函,聯想集團公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將情況反映給售后部門,幫助用戶解決問題。關于聯想售后人員起初拒絕保修的依據、聯想集團是否會完善與電腦屏幕相關的售后保障措施等問題,聯想集團并未作出回應。
新買2個月的電腦屏幕出現壞點
今年3月27日,魯先生購買了一臺聯想ThinkPad E15筆記本電腦。5月15日,魯先生發現電腦屏幕上出現了2個黑點,質疑屏幕出現故障。
“這臺電腦平時主要放在辦公室使用,也沒有摔過,不知道為什么屏幕會出現黑點。”魯先生表示。從魯先生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兩個黑點分別出現在屏幕的中間區域和右上角。雖然黑點面積不大,但是只要打開電腦就能看見這兩個黑點。
▲魯先生的電腦屏幕出現2個黑點
“這新買的電腦屏幕上有兩個黑點,用的時候心里很不舒服。”為了解屏幕出現黑點的原因,魯先生將電腦送至當地的聯想售后服務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魯先生的電腦外觀完好,屏幕的確出現了2個壞點,不過并未檢測出明確的故障原因。與此同時,聯想售后服務中心拒絕了魯先生的保修要求。
“聯想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根據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我的電腦屏幕壞點不夠3個,所以不能保修。”對于這樣的解釋,魯先生并不認同。隨后,魯先生多次撥打聯想的官方客服電話,其中一位客服人員的回復與售后門店的工作人員如出一轍:“先生,您的電腦雖然屏幕出現壞點,但是不屬于故障。”
▲魯先生提供的售后檢測單據
“新買不久的電腦屏幕出現黑點,理應在保修范圍之內,不知道為什么不能提供售后服務。”魯先生認為,如果是人為使用不當造成屏幕故障,聯想方面可以直接說明,而不是在沒有明確故障原因的情況下就直接拒絕保修。
電腦屏幕壞點的國家和行業標準爭議
實際上,此次問題爭議的焦點,在于魯先生遇到的問題,是否在計算機產品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關于屏幕故障的認定范圍之內。
聯想售后人員向魯先生提到的計算機產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是2000年制定的GB/T 9813-2000《微型計算機通用規范》,和在2016年發布并實施的SJ/T11292-2016《計算機用液晶顯示器通用規范》。
在《微型計算機通用規范》中,對于像素為1024×768的電腦屏幕,出現“三點及三點以上連續”的黑點、或者連續的黑點間距小于5mm,才能被認定為屬于屏幕壞點故障。
▲《微型計算機通用規范》中關于屏幕壞點的描述
另外,《計算機用液晶顯示器通用規范》也規定了電腦液晶屏幕的像素缺陷等級,其中,關于屏幕黑點的問題,也明確規定至少出現2個黑點才達到缺陷標準。
▲《計算機用液晶顯示器通用規范》中關于像素缺陷的描述
有電腦產品工程師告訴《消費者報道》,上述兩個規范標準制定的初衷,是為了明確計算機產品的故障標準,本質上同時維護了消費者和商家利益。
不過,上述工程師同時表示:“現在人們工作、生活、學習都離不開電腦,電腦產品更新換代非常快,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使用體驗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少關于計算機產品質量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已經存在滯后性。”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馬錦林律師在接受《消費者報道》采訪時指出,上述兩個關于計算機產品的標準文件,參與起草單位大部分為計算機生產企業。雖然上述單位在相關技術標準的把握上更專業,但是也有更多站在自身立場維護自身權益之嫌。從如今發展迅速的電腦行業角度出發,已經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相關產品的標準也需要及時更新,才能充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國家標準怎樣規定我們就怎樣執行,這個我沒有意見,但是新買的電腦就出現故障,聯想是要為質量問題負責的。聯想首先應該提升產品質量,保證屏幕不會出現壞點,并且提供相應的售后服務,而不是出現故障后利用消費者不了解的各種規定來撇清自己的責任。”魯先生表示。
就魯先生反映的問題,《消費者報道》向聯想集團發送了采訪函,聯想集團公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將情況反映給售后部門,幫助用戶解決問題。而關于聯想售后人員起初拒絕保修的依據、聯想集團是否會完善與電腦屏幕相關的售后保障措施等問題,聯想集團并未作出回應。
截至發稿前,在《消費者報道》的介入幫助下,魯先生表示聯想方面已經同意為其電腦免費更換新的屏幕。不過,關于電腦屏幕壞點的國家和行業標準爭議仍在繼續,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售后服務也理應引起相關企業的重視。對于還有更多已經落后于時代的行業標準和規定,它們的完善需要各方共同參與,才能充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來源:消費者報道
編輯:徐子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