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一周里,中國電競領域發生了幾件值得關注的大事。在英雄聯盟S9世界總決賽上,來自中國的FPX戰隊以3:0橫掃歐洲強隊G2,繼IG在S8奪冠之后,連續第二年為LPL賽區捧回S賽冠軍獎杯。在北京,英特爾IMC和IEM兩大分別面向大學生草根電競和全球職業電競玩家的賽事成功舉辦。IMC賽場,皇馬電競、掠奪者、NE三支實力強勁的隊伍,分別獲得第三屆英特爾大師挑戰賽總決賽《英雄聯盟》、《CSGO》、《DOTA2》項目的冠軍桂冠!而在IEM賽場上,《CSGO》項目身負盛名的衛冕冠軍Astralis以3:0的絕對優勢戰勝100Thieves再次奪冠。
在這個微涼的深秋,電子競技帶給玩家無盡的激情與狂熱。而借著這次IMC賽事契機,我們采訪了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女士。
·親歷者、見證者以及推動者
作為游戲行業的親歷者和推動者,英特爾近年來在中國電競產業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英特爾通過技術積累和創新,推出了英特爾酷睿i7 7700K、酷睿i7 8700K、酷睿i7 8086K、酷睿i9 9900K、酷睿i9 9900KS等等性能頗為出色的專業游戲處理器,使得電子競技發展徹底擺脫硬件束縛,為電競游戲在超高清分辨率下提供極為流暢的性能表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產業層面,英特爾聯合全國各地網吧、高校,舉辦堪比專業級別的賽事。尤其是將IMC這樣的符合中國電競產業環境和發展需求的賽事做大、做強,為草根電競玩家的培養和發展提供了沃土。而IEM這樣的職業級電競賽事也更加緊密的同中國電競愛好者聯系在一起,通過分站賽吸引大批電競愛好者的關注和參與。與此同時,在賽事期間通過與專業游戲硬件廠商、PC廠商合作,為電競玩家、游戲愛好者們帶來接觸頂級硬件設備的絕佳機會。
因此,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的發展壯大,以及中國戰隊在各類電競賽事中走到最后,甚至能夠登上領獎臺,與英特爾這樣的通過完整生態體系推動電子競技產業、電競環境發展和完善的企業密不可分,從而鑄就了今天這樣健康、平穩、向上的電競環境。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認為:“電子競技是一個增長非常快,而且特別受歡迎的體育運動。在全球擁有20億支持者,這個數字非常的驚人,而且這些支持者們來自各行各業。隨著電競產業發展,英特爾一直在以不斷壯大的生態系統去進行緊密合作,并且與合作伙伴們一起去塑造電子競技的新格局和未來。英特爾與電競一起成長,也一直在推動整個生態的成長。這個生態里包括了我們的聯盟,我們的品牌發行商以及各種各樣的重要的參與方。我們提供了領先的技術、平臺,并鼓勵這些粉絲和玩家們在這里面不斷前行。”
在PC行業里,英特爾不僅僅是一家技術領先的公司,在打造生態和推動生態發展層面,英特爾是世界范圍內高科技公司里面屈指可數的一家公司。多年來,英特爾在驅動自身創新的同時,推動整個生態創新;在推動自身增長的過程中,也希望整個產業能夠跟隨英特爾一同增長并分享這些增長,這是英特爾最為厲害的地方。
王銳感慨說:“在中國游戲產業里,我們本身就是親歷者,也是見證者,同時我們也是一個推動者。從技術平臺創新和從打造整個電競生態這兩方面來講,也幫助英特爾自身實現了進一步發展。”
英特爾在平臺技術層面是業界強者,不僅僅推出了專注于游戲的酷睿i7、i9 K系列處理器,同時還通過存儲、Wi-Fi 6、雷電3接口等技術打造了完整的高速游戲平臺生態。并且與戴爾、惠普、聯想、華碩、宏碁等知名PC廠商緊密合作,推動PC創新發展。同時與游戲開發商、運營商一起,打造專業化的電競賽事,打造電競文化,把電競娛樂,文化休閑,零售生活等方方面面融合到一起,這是英特爾為中國電競產業發展做出的貢獻,而不僅僅在于推出強悍的PC硬件。
·IMC:草根電競玩家的夢幻舞臺
在所擅長的領域里,英特爾以高性能硬件為根基,聯合產業伙伴共同推動中國電競產業發展。而從賽事層面來說,對中國數千萬草根電競玩家來說,IMC這項專業水準的“業余賽事”就不得不提了。
上周,第三屆英特爾大師挑戰賽(IntelMasterChallenger,簡稱IMC)全國總決賽在北京首都大學生體育館精彩落幕,決出了《英雄聯盟》、《CSGO》、《DOTA2》3項國內最熱門電競游戲賽事的冠軍。
第三屆IMC總冠軍隊伍合影
從2017年開始舉辦以來,IMC為數千萬電競愛好者提供了堪比職業電競賽事的參賽環境,這可以說是英特爾為電競人才培養做出的努力。
王銳認為,“未來電競世界整體的內涵和沉淀會越來越豐富,英特爾也會不斷拓展這個邊界。英特爾在電競產業的一個非常內在的優勢是它是一家學習能力非常強的公司,通過不斷的摸索、學習、擴展自身的知識,英特爾知道怎樣做才能夠更有力的推動產業發展。”
正是因為如此,英特爾推出了IMC這項賽事,并希望通過這項賽事來為草根和半職業游戲玩家打造一個平臺,使其能夠有機會為專業電競賽事輸送積極的電競人才。也因此,英特爾并未有任何保留的將IMC與自家金牌電競賽事IEM緊密結合起來,使得IMC賽事的冠軍團隊也能夠直接進入IEM海選資格比賽,這在IMC三年的發展中意義重大,為非職業的電競選手提供了一條通往職業賽場的新道路。
王銳舉例說:“目前IMC四個冠軍團隊里面,已經有兩支戰隊沖出重圍,過關斬將,取得了IEM前八的優異戰績,我覺得這個是特別值得慶祝的。”
如今,IMC已經成功舉辦三屆賽事,此前IMC冠軍可以獲得參觀IEM總決賽的機會,而如今,IMC冠軍戰隊已經可以有機會直接參加到IEM的賽事當中去,這樣的變化讓人嘆為觀止。
同時,IMC的成功舉辦, 也讓英特爾觸及到大約4500萬中國游戲玩家,這個比例已經占到全球1.5億PC游戲玩家的30%,足可見這項賽事的影響力和規模。因此,英特爾也希望與時共進、不斷去推動IMC這項賽事的繼續成長,讓更多電競愛好者通過IMC這個舞臺參與到更高的IEM職業賽事中去。同時聯合OEM、ISV、零售平臺、電商平臺、網咖、直播平臺等生態鏈里的合作伙伴,共同在其中助力發展,塑造全新的游戲市場格局,營造出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與電競愛好者、喜愛游戲的年輕人群、以及相關生態體系共同成長。
·破千億的中國電競市場依舊生機勃勃
電子競技之于中國,能夠走到今天實屬不易。曾經,電競、游戲相關字眼被冠以電子海洛因的惡名,家長、老師聞之色變。近年來,隨著電子競技影響力不斷擴大、規模不斷壯大、賽事與職業體系不斷成熟,以及一輩輩電競人在世界賽場上取得傲人戰績,使得人們可以擺脫對電子競技的偏見,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電子競技產業的價值。這促進了中國電競產業的高速發展和規模壯大。
不過,王銳并不認為這就已經到頭了,中國游戲市場依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并且在未來還會持續這樣的壯大趨勢。
其實在2018年,電競產業的國內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千億,但中國依舊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潛力的電競游戲市場,這個產業的發展依然非常迅猛。因此專業電競人才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缺口,在觸發人才需求的同時,就會促進電競產業不斷增長。
在英特爾看來,電子競技已經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非常潮流的趨勢。年輕人不僅參與到電競游戲之中,同時也通過直播、視頻等平臺和世界交流,進而成為一種新的社交基點。王銳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電競已經悄然改變了年輕人群的生活方式。因此,從行業趨勢到人群需求兩個層面來看,英特爾依舊看好電競市場在未來保持增長態勢。”
·軟硬件創新結合 鑄就流暢電競體驗
英特爾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硬件、技術公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特爾也是一家強大的軟件公司。PC作為電競產業技術支柱,可以說是唯一能夠為游戲玩家提供最佳計算和體驗的平臺。而在硬件層面,英特爾是當之無愧的強者和領軍者,并且在硬件創新方面,英特爾也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在最為重要的CPU方面,英特爾推出了酷睿i7和i9,這是玩家最喜愛的處理器系列。而去年和今年相繼推出的單(雙)核5GHz睿頻和全核5GHz睿頻的9900K和9900KS兩顆CPU,可以說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性能最強的游戲處理器。
除此之外,英特爾通過Wi-Fi 6技術為未來的電競平臺打造無延遲體驗,其性能較現役Wi-Fi 5技術提升40%以上。而在存儲方面,英特爾有專業的高性能固態硬盤,有性能強大的傲騰非易失性存儲器,無論是普通玩家接觸不到的游戲服務器,還是普通玩家自己的游戲PC,都能夠享受到極致存儲技術帶來的流暢體驗。
同時,正如我們前面所言,英特爾也是一家卓越的軟件公司。英特爾全球15000名軟件工程師積極與游戲開發商合作,在游戲開發的早期階段介入,并針對英特爾硬件平臺進行優化。也正是因為這些底層優化,時下所有游戲在英特爾硬件平臺上都能夠流暢運行,擺脫崩潰、跳出、宕機等兼容性問題。
以《戰意》這款游戲為例(網易推出的國戰類游戲),英特爾在游戲開發早期階段就已經與網易團隊開始合作,并為游戲推出針對性的優化方案。因此,當我們使用英特爾平臺去運行這款游戲時,即便是全3D的實時多人團戰場景渲染,也能夠有著極其流暢的游戲體驗,這不僅僅需要有強大的硬件支持,背后的軟件優化更為重要。
2020年年中,英特爾還將推出基于10nm Xe架構打造的高性能獨立顯卡,并將不斷優化,進而推出7nm制程架構的顯卡產品,屆時,英特爾將對游戲市場格局產生更為直接和深遠的影響,也將在新領域繼續發揮英特爾的“硬實力”。
·PC創新改變生活方式
現如今,不只是電子競技,各個行業與PC的關系都非常緊密。在過去幾年里,英特爾通過細分市場,推出了專注生產力的創意設計PC,推出了面向教育領域的K12教育PC,推出了“酷睿移動超能版”新世代輕薄型筆記本電腦。這種種舉動,歸根到底是對“創新”二字的理解與執行。
PC,已經融入到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之中,相對于智能手機這些移動設備來說,PC擁有更大的空間,能夠帶給用戶沉浸式的體驗,能夠讓我們和世界輕易連接。無論是玩游戲,還是學習,無論是社交,還是創作,PC都能夠提供更加出色的體驗。而未來,5G、AI等技術,也將被英特爾融入到PC創新中去,從而賦予PC更加智能化、更具連接性的新體驗。
王銳說:“英特爾深耕PC產業,并且仔細的去關注到每一行、每一個專業,每一個人的具體的體驗,再在細分市場里把產品做的得心應手,無論是攝影師也好,游戲玩家也好,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有一個專門為其特制的,打造的工具,讓不同用戶和世界連接起來,我認為這是一個美好的前景。而且,英特爾在這方面時刻努力,將推動PC創新作為自身的一個使命,同時能夠深耕細作PC及其相關生態,讓更多人享受到PC創新帶來的對生活方式的改變。這,是英特爾最為強烈的愿景!”
PConline雜談]說起內存,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并沒有什么好談的,它雖然是電腦中不可或缺的硬件,但只要容量夠大,對游戲和日常使用體驗的影響感知不強,但對于DIY玩家來說,刷新內存頻率的新高同時收窄時序是他們一直追求的事情,雖然3600MHz可能就比2400MHz的內存玩游戲高那么幾幀,但是這數字看著就很舒服。
決定內存超頻主要的因素有三個,其一搭配CPU的IMC(內存控制器),這個主要跟IMC設計有關,而且它也和CPU體質一樣 ,同型號每一顆處理器的IMC都會有體質上的差異;其次就是主板和主板BIOS,這就看主板廠商的調教了;最后就是取決于內存的顆粒,今天曉邊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主流的內存顆粒,也方便大家買到便宜好用還能超頻的內存。
為什么內存顆粒之間會有體質區別?首先生產內存顆粒的廠商就有很多家,這個應該很多DIY玩家都知道了,這里簡單羅列一下,目前消費市場90%的內存顆粒都是由鎂光、海力士、三星這三大家來自美韓的巨頭生產,除此以外還有南亞、華邦和力晶等臺灣廠商也會生產,不過后面這幾家廠商現在主要生產服務器內存的顆粒,消費市場就相對少一點。
國產紫光DDR3內存顆粒
內存顆粒就是DRAM芯片,每家廠商技術研發實力不同,芯片設計不同,采用的制造工藝也不同,生產出來的芯片質量自然也會有差別。
即使是同一家廠商生產的內存顆粒,也是會迭代發展的,比如海力士第一代DDR4內存顆粒主要有H5AN8G8NMFR和H5AN4G8NMFR等以MFR結尾的顆粒,民間稱之為MFR顆粒,這些顆粒能穩定運行在2666MHz或者2400MHz的頻率下,但是超頻潛力幾乎沒有,狂加電壓也無法成功,隨后海力士就推出了以AFR結尾的顆粒,這代顆粒明顯改善了超頻性能,加壓即可超頻,頻率顯著提升,現在又迭代發展到第三代的CJR顆粒。
那么目前主流的內存顆粒有哪些呢?我們就分廠商來說吧。
海力士
舉例時用了海力士,我們就先談海力士的顆粒。剛剛也說了海力士第一代主推的DDR4內存顆粒為MFR顆粒(也稱海力士 M-die),25nm制程,MFR顆粒穩定耐用,但是超頻能力幾乎沒有,現在還多見于低頻的DDR4內存中。
但是對比友商三星在顆粒上極好的超頻體質,海力士處于了下風,為了改善這一情況,2015年年末開始,海力士就推出了H5AN8G6NAFR(8Gb)、H5AN8G8NAFR(8Gb)、H5AN4G8NAFR(4Gb)和H5AN4G6NAFR(4Gb)三種顆粒,宣告了AFR顆粒(也稱為海力士A-die)的到來。通常使用21nm制程的AFR顆粒相比MFR有更好的超頻能力,只要加電壓頻率上3200MHz并不難,但是體質并不算好,高頻下時序也很一般。
為了對標友商三星在高頻內存的優勢,海力士潛心研發了數年,終于推出了近兩年大火的CJR顆粒。
海力士CJR顆粒是SK海力士Hynix C-die顆粒,是繼MFR、AFR之后的第三代8Gbit顆粒,采用1Xnm(通常為18nm)制程,由于型號“H5AN8G4NCJR”等后綴為CJR的顆粒,所以也稱CJR顆粒。CJR顆粒體質好,更重要的是對近年來大火的銳龍平臺兼容性非常好,上3600MHz輕輕松松,因此成了DIY玩家,特別是AMD平臺玩家的寵兒。
除此以外海力士還推出了更新一代的JJR(J-die)顆粒,但這個顆粒是為了取代此前的MFR和AFR顆粒,超頻體質稍微不如CJR顆粒。
簡單總結一下,目前市場主流的海力士顆粒中,以體質排序CJR>JJR>AFR>MFR,當然不排除有個別體質好的特例能以下犯上。
三星
三星內存顆粒早在DDR3時代就非常能超,在DIY圈建立了口碑,DDR4時代亦是如此,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三星B-die這個顆粒了。
三星B-die是DDR4時代的超頻傳奇,大部分為20nm制程,無數內存超頻記錄都是由他完成,是DIY玩家心中的極品顆粒,三星B-die對AMD和Intel兼容性都很好,在Intel平臺達到4000MHz以上頻率更是基本操作,時序還很低,深受玩家喜愛。
不過我們常說的B-die顆粒,其實是特指K4A8G045WB、K4A8G085WB等5WB后綴系列中的BCBP顆粒,這些顆粒是被特挑出來專門做旗艦內存的,所以更準確地說體質好的應該叫特挑B-die。
剩下的普通B-die 體質雖然也很不錯,但是不具備有挑戰超頻記錄的實力,還有一種邊角料的B-die ,這些就是體質最差的B-die了。
影馳HOF OC Lab 就是使用三星B-die
不過遺憾的是三星上年宣布停產B-die顆粒,一代傳奇就此落幕,現在市面上已經越來越難買到三星B-die顆粒的內存了,有也是之前內存廠商屯起來用于制造旗艦產品,價格昂貴。
接替B-die顆粒的是三星A-die和M-die,新的顆粒提升了密度,單顆容量更大,讓成本降低,方便制造單條32GB或更大的內存,而根據三星所說A-die超能能力與B-die一致甚至更好,容量更大,M-die則次一點。但是這么好的顆粒三星主要用于專業市場和服務器市場,消費市場還沒排到,可能等產能上去了我們普通消費者才能接觸到了。
除此以外目前市場上的三星顆粒還有C-die和E-die,這些體質就相對一般了。
總結來說,就討論目前大家能買到的三星內存顆粒體質,特挑B-die>普通B-die>邊角料B-die>C-die≈E-die,而A-die和M-die因為市面沒買到也沒實測,就不說了。
鎂光
此前鎂光顆粒在DIY圈子中存在感還是比較低的,一般穩定耐用,但是超頻性能沒有三星那么奪目。
鎂光B-die是比較早期的DDR4顆粒,也是鎂光出貨量很大的顆粒,這類顆粒穩定耐用,但是別想著能怎么超頻了,買到了默認用就好。
除此以外鎂光還有一家子公司Spectek專門處理鎂光檢測中不合格的降級顆粒,這些降級內存顆粒會打上Spectek的大S標志,被稱為大S顆粒。大S顆粒都是鎂光的降級片,但也有好有壞,舉個例子,鎂光生產3200MHz頻率的內存顆粒,把達不到要求的給Spectek降級成2400MHz標準處理售賣,那你不能說這些顆粒達不到3200MHz要求就是垃圾顆粒;但也有些大S顆粒是低端內存篩選標準篩選下來的,良率特低,這些就是垃圾顆粒了。
大S顆粒標志
因此大S顆粒魚龍混雜,也是很多山寨內存條喜歡用的內存顆粒,不是專業能熟讀顆粒型號的DIY玩家還是避開比較好。
當然,隨著時間推移,鎂光也和海力士一樣奮發圖強,推出了一批容易上高頻關鍵價格還不貴的顆粒,它就是最近大火,以5726MHz的成績打破DDR4內存超頻記錄的鎂光E-die。
鎂光E-die是鎂光17年末生產的顆粒,只是在三星B-die停產之前沒什么人玩,直到19年才被神通廣大的DIY玩家發掘出來。在超頻玩家的手中鎂光E-die超頻到4000MHz難度不大,但電壓要加得比較高,而且時序比較難收窄。雖然有一些瑕疵,但鎂光E-die最近還是被熱捧,因為目前鎂光E-die主要用于英睿達的原廠內存上,價格最低的只要200多一條,非常實惠,堪稱平民法拉利。
鎂光E-die的顆粒不同型號也會有體質上的差異,目前民間實踐過最好的是C9BJZ,其次是D9VPP,其他則與普通B-die沒有明顯差距。
如果給鎂光的顆粒體質排一個順序,大概就是E-dieC9BJZ>E-die D9VPP>其他E-die>B-die>大S。
看完各家小結,大家應該都能看懂哪些顆粒比較好了,但是要是三家匯總起來應該怎么排序呢?不慌,這里曉邊就簡單總結了一個簡易的內存顆粒天梯表給大家參考,有需要的小伙伴也可以保存下來。
一般情況下內存顆粒表面就有它的編號了,但是現在的內存基本都有馬甲,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拆開馬甲看顆粒并不現實。
此時一個比較方便的方法就通過軟件Thaiphoon Burner,這個軟件能讀取內存的各種信息,下面教一下大家如何使用。
百度下載該軟件后,直接打開,點擊紅框框的Read就能進入信息頁面。
我這條就是十銓生產的內存,使用的是Hynix海力士的顆粒,顆粒編號以CJR結尾,型號也寫明了是C-die,很明顯我這條內存使用的就是海力士的CJR顆粒了。
以此類推,這條內存就是鎂光的D9VPP E-die。
這條內存就是三星特挑BCPB的B-die。
不過臺風也不完全準,是基于它的大數據估測的,但也八九不離十,大家想看的話記得更新軟件到最新的版本會更為靠譜一些。
其實除了少部分發燒級DIY玩家以外,內存顆粒的體質對大部分人還是沒什么影響的,一般人買了內存回去,開了XMP默認用也能很舒服,本篇文章也是面向極小眾的DIY發燒級玩家。
而對于這部分發燒友,曉邊最后還給一個選購的建議。三星的B-die已經停產,現在基本只存在與高價的旗艦內存中,不必過分強求,鎂光的C9BJZ是一個很好的替代品,目前C9BJZ多用于鎂光自家的英睿達內存中,某東平臺上自營的英睿達鉑勝3000MHz的馬甲條就大概率是使用C9BJZ顆粒,目前這款內存也是賣到漲價斷貨了,喜歡折騰的玩家可以關注。
月3日,在位于上海舉辦的ChinaJoy19上,英特爾館正在上演本次嘉年華最勁爆的賽事之一,第三季英特爾大師挑戰賽(IMC)上海站決賽正式啟動,京東電腦數碼事業部總經理任濤與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業務總經理王稚聰(Alan Wang)共同啟動獎杯儀式。本次賽事的總獎金高達48萬元,上海站冠軍就要在今天揭曉。
作為英特爾的重要合作伙伴,京東在ChinaJoy展館中頻頻與英特爾互動。不僅在英特爾館搭建了千米展區,還是英特爾大師挑戰賽的獨家銷售平臺和重要戰略合作伙伴。
8月3日,京東和英特爾攜手奉上了一場英特爾大師賽冠軍和京東杯S2冠軍進行的英雄聯盟王者之巔決賽,在引爆現場觀眾電競熱血的同時,也傳達了雙方攜手深耕游戲電競領域的心意。
賽事合作的升級源于雙方信賴的積淀,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總裁閆小兵與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客戶端銷售總經理Steve Long、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全球零售總經理John Kalvin進行了戰略會晤,在總結回顧2018年合作成果的同時,對2019年進一步深度戰略合作達成了一致。
此番不論是8月2日英特爾中國零售銷售總經理唐炯為京東ChinaJoy新品發布會站臺,還是這次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業務總經理王稚聰(Alan Wang)與京東電腦數碼事業部總經理任濤共同啟動IMC上海站決賽的獎杯儀式,都是雙方戰略合作的落地開花,也將推動著雙方合作掀開新的局面。而在年度盛事ChinaJoy現場,京東英特爾竟然接連2天頻頻展開互動,力挺彼此,也證明了這對“真朋友”的真情意。
模范生搭檔成為“真朋友” 京東英特爾攜手搞大事
然而,這已經不是雙方第一次成為無數游戲玩家和行業人士當中的“主角”。過往,在游戲領域之外,這對出色的“模范生”攜手創造了多次“第一”。
就在近期,京東英特爾就攜手各大品牌廠商上線設計師PC。設計師PC專門為創意設計人才定制,是對細分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充分顯示了京東英特爾合作中對市場的敏銳探測。為了推動全新PC品類進一步爆發,京東特重磅推出專屬頻道——設計師電腦,對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設計師專屬PC進行最大化曝光。
ChinaJoy京東展臺設計師電腦專區
并不止于設計師PC,即便是在游戲本領域,英特爾也實力占據領先者的地位。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京東銷售的游戲PC中,超97%的設備搭載英特爾處理器。也正是基于雙方攜手對英特爾處理器能量釋放的助推力,在5月21日的2019京東618全球品牌峰會上,英特爾憑實力斬獲了“2019京東零售最佳廣告營銷獎”。
從京東受邀參展到新品發布會,再到京東英特爾共同啟動獎杯儀式,雙方在合作中積淀信任,最終在信任升華的過程中成為了攜手征戰游戲領域、PC行業的真朋友。這在極速前進的互聯網時代實屬少見,也必將成為攜手創造共贏的行業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