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氣為標準,三國演義中排名前十的悍將都有誰?張飛只能排第五,排名第一的人,曾打退呂布!
第十、胡車兒
三國力量最大的十大悍將中,胡車兒可以排第十!很多人就疑惑了,胡車兒是誰?憑什么說他能夠排第十?原因很簡單!
胡車兒出場時,原文曾說他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這雖然有所夸張,但也足見胡車兒的力氣,非同一般!
在張繡偷襲曹操的這一章節中,胡車兒奉命偷盜典韋的雙鐵戟,在眾人面前,胡車兒能夠神色如常的將八十斤重的兵器拿走,可見這八十斤對于胡車兒來說,輕輕松松,他的力氣可見一斑!
第九、典韋
從典韋重達八十斤的兵器便可以看出,他的力氣絕對非同小可!而事實也證明,典韋的力氣確實足夠大,其他好幾個人都穩不住的旗桿,他一人便可以輕松執定,這種力量,確實強大!
第八、許褚
之所以將許褚的力氣排在典韋之前,主要是因為許褚有一項更猛的戰績,那便是拖著兩頭牛的牛巴倒行百余步!牛的力氣不用說吧,那可是我們日常能見到的最大力氣的動物,許褚能把兩頭牛拖起倒著走,這等力氣,已經超越了典韋!
第七、曹彰
曹彰出場時,原文是這樣描述他的:“膂力過人,能手格猛獸”。其中的手格猛獸,和許褚拖著牛走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許褚拖的是家畜,而曹彰交手的是野生猛獸,野生猛獸所爆發出來的力量是肯定超過家養牲畜的,所以說,曹彰的力氣是肯定比許褚更大的!
第六、關羽
關羽使用的兵器乃是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這應該算是演義中最重的兵器了。而且關羽還使用青龍偃月刀打出了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等名震天下的戰績,從這里便可以看出,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簡直輕輕松松,他的力氣比很多人想象中還要大!
第五、張飛
關羽和張飛剛出場時,曾經比拼過一番臂力,結局是不分勝負,可見兩人的力氣是差不多的。不過在后續的作戰中,關羽曾當眾說過,自己的武功比不過張飛,所以我們暫且以張飛的力氣稍大于關羽為準!
第四、周倉
周倉僅僅是關羽手下的一員副將,為何周倉的排名比關羽還高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周倉加入關羽團隊后,長期跟隨在關羽的身邊,負責替關羽扛刀,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周倉的力氣,絕對不下于關羽!更為重要的是,周倉扛著青龍偃月刀還能追上赤兔馬的步伐,這就說明周倉的耐力也是一等一的好,都快不輸于赤兔馬了。所以綜合來說,周倉的力氣肯定比關羽更大!
第三、呂布
呂布號稱天下第一猛將,他的力氣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面對典韋、許褚,亦或是面對關羽、張飛這些大力士,呂布都從未落于下風,可見他的力氣是多么的大!轅門射戟,呂布一箭射中一百五十步外的畫戟小枝,令人驚嘆,而眾人驚嘆的,除了呂布的箭術,便是他超大的力氣了!
第二、趙云
周倉是非常出名的大力士,而他初見趙云的時的描述,乃是這樣的:“極其雄壯”。試問,連周倉都覺得趙云極其雄壯,那趙云的該有多猛?
之后的長坂坡之戰,趙云在拯救阿斗的過程中,原文曾說過這么一番話:“趙云見夫人已死,恐曹軍盜尸,便將土墻推倒,掩蓋枯井。”小時候在農村居住過的朋友,應該知道土墻是何物吧?這玩意雖然說比不上水泥墻,但也不是一個人能隨便推到的,要不然別人就可以輕松入室盜竊了!從趙云能輕松將土墻推倒便可以看出,趙云的力氣,完全足以排名第二!
第一、劉備
很多人疑惑,劉備就是一個哭哭啼啼的偽君子,他憑什么能夠排在三國力量最大的十大悍將之首?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關羽和張飛初次見面時,曾比拼過力氣,結局是不分勝負。正當兩人打得難分難解時,劉備出現了,成功的將正在比拼的二人拆開,從這個情節便可以看出,劉備的力氣,絕對在關羽張飛之上!甚至于說,關羽張飛聯手都不是劉備的對手!劉備完全可以排名第一!
結語
三國力量最大的十大悍將排名:張飛第五,排名第一的曾打退呂布!這十大悍將便是劉備、趙云、呂布、周倉、張飛、關羽、曹彰、許褚、典韋、胡車兒,其中劉備排名第一,曾在虎牢關之戰中擊退呂布,趙云排名第二,呂布只能排名第三!
漢三國,刀兵四起,民不聊生。戰亂在給社稷和百姓帶來災難的同時,也催生了璀璨的將星,這倒跟黑洞爆炸有點相似之處。
猛將如云,謀士如雨,在后漢三國時期,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張飛張翼德是敢跟呂布單挑,而且能一百回合不敗的一流猛將。
說張飛是三國一流猛將,絕對名副其實,但要說張飛是三國第一猛將,好像就有點言過其實了。比如被三國演義濃墨重彩描寫的七位三國猛將,雖然沒有跟張飛交過手,但要是只按單挑能力排序,張飛能排在第幾名,還真是個問題。
這個問題,只能由睿智的讀者諸君來回答:沒有跟張飛單挑過的這七位三國猛將,曹魏三個,蜀漢兩個,東吳兩個,這其中有幾位能打贏張飛,又有誰能嚇跑張飛?
筆者的答案,是張飛絕不敢以老大自居,他頂多能排在第二位,因為其中有一位悍將,真的能嚇跑猛張飛。
咱們今天的話題,有一個限制條件,那就是“沒跟張飛真正交手一對一單挑”,所以呂布、許褚、關羽、馬超都不在其中——關羽跟張飛平時沒少對練,在古城相會的時候,張飛還動了真家伙。
所謂悍將,就是打起仗來不顧命,不顧自己的性命,也不顧手下的性命,他的唯一目標,就是敵人的性命。這樣的悍將在東吳有很多,但咱們要說的是有資格跟張飛單挑的悍將,所以就不算三國第一肉盾周泰周幼平了。
周泰抗擊打能力超強,但是打擊能力好像要弱一點,東吳真正打起來不要自己性命還能要敵人性命的,是甘寧甘興霸和東萊太史慈。
甘興霸百騎劫營,一百個部下都全身而退;太史慈單挑小霸王,根本就不怕江表虎臣上來群毆。這二位要是遇到張飛,肯定不會輕易退走,那是一定要分出個你死我活的。
太史慈甘寧都沒有跟張飛真正交手,所以很難評價他們誰強誰弱,而五虎上將中,張飛也沒跟黃忠趙云交過手,但是黃忠明顯要略遜張飛一籌:張飛年輕,而且也會射箭,所以黃忠的劣勢明顯,射箭雖然可能要比張飛準一些,但是張飛既然會射箭(射了馬超一箭,未中),那肯定是對射術有所了解,黃忠未必能暗算成功。
至于趙云趙子龍,其射箭技術,應該不在黃忠之下,他既會在船上射移動靶(射斷風中搖曳的帆索),也能在馬上速射(韓瓊連放三箭,皆被云用槍撥落,云一箭射中韓瓊面門,落馬而死),展示出來的技巧,好像比黃忠還純熟。
張飛或許能拼盡全力戰勝老將黃忠,但是對陣虎威將軍趙子龍,估計取勝就十分困難了。
在蜀漢和東吳四位悍將中,張飛就有可能拿不下趙云,所以張三爺是不會承認自己是三國第一悍將的:“我家四弟子龍,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俺老張佩服!”
不但東吳西蜀有悍將,曹魏名將如云,其中能打敢打往死里打的也不少,比如典韋,比如張遼,比如夏侯惇。
張遼不用多說,連一向目空一切的關羽也曾經對張飛說過:“此人武功不在你我之下。”作為呂布的騎兵司令,張遼的馬上功夫,當然是超一流的。
張遼不必多說,但是典韋卻不能不提:典韋之勇,在三國二十四勇將中,排名比張飛還高,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中間還隔著關羽和馬超。
典韋的一雙大鐵戟,只比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輕兩斤,但是讀者諸君都知道,一手掄一支四十斤的鐵戟,可比雙手端八十二斤的大刀要困難,這里面有一個力矩的問題。
典韋的力氣,絕對不比關羽小,甚至可能更勝一籌,應該也不弱于張飛。
張飛與典韋都是打起仗來不要命的主兒,他倆對決,那是一定要分出個你死我活的。但是想讓張飛佩服典韋,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張飛打仗有一個一般武將都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會用計——當然,您也可以認為是比較滑頭。在三國悍將里,張飛趙云都是有勇有謀,像典韋那樣的憨直勇將,還真玩兒不過他們。
張飛之勇,青史有名,后世夸獎某位武將,經常說他有關張之勇:“漢失其鹿,三分鼎峙。爰佐昭烈(劉備謚號),實唯車騎(劉備稱帝,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敵萬人,兵行九地。睠是雄材,霸王之器……蜀之諸將,唯飛最雄。”
作為蜀漢數一數二的悍將(咱們的依據是三國演義,要是按正史,張飛第一),張飛真的就無所畏懼嗎?當然不是,他要是遇到“拔矢啖睛”的曹魏悍將夏侯惇,肯定會掉頭就跑。至于張飛為什么見了夏侯惇就跑,這得從張飛在芒碭山打游擊的時候說起。
話說當年劉備參與衣帶詔密謀東窗事發,曹操親率大軍來征討,劉備被打跑,關羽被困投降,張飛率領十八騎燕將和少數嫡系部隊殺出重圍,一溜煙跑進了芒碭山。
如果諸曹夏侯知道張飛跑進芒碭山會干什么,肯定會不眠不休地舍命追趕。但是曹營諸將都沉浸在擊潰劉備的喜悅之中,忽視了張飛那支小股部隊。
張飛人少,挑戰曹軍虎豹騎當然是不行的,但是去打一個小小縣級古城,還是有把握的。于是張飛攆走了古城縣令,自己當了縣太爺。
就是在這期間,張飛遇到了夏侯淵視如己出的親侄女,也不知道是一見鐘情還是怎么回事兒,反正張飛就是在據守古城期間,當了夏侯家的女婿。
強悍的男人大多數都怕(愛)老婆,張飛當然也不例外,據說夏侯姑娘不但是張飛的正妻,還是張飛的老師,張飛的書法和繪畫,都是夏侯姑娘教的。張飛之所以畫美人栩栩如生,那是因為夏侯姑娘的形象已經深深銘刻在他內心深處。心中有丘壑,下筆如煙云,您說張飛畫美人,能畫不好嗎?
莊園主張飛跟走江湖做小買的關羽不同,張飛比較有禮貌,如果看見老婆大人的伯父來了,他只有兩個選擇:一、下馬撇矛,納頭便拜;二、以袖掩面,掉頭就跑。
兩軍陣前,張飛當然不能下馬施禮,那就只剩下掉頭就跑了——跟丈人行打架,回去還不得跪搓板?
現在想來,張飛在長坂橋連聲大喝自報姓名,其實就是給諸曹夏侯聽呢:“侄女婿張飛在此,如果不想讓你之女傷心,你們就別過來!”
那個夏侯杰也不是被張飛嚇死的,而是被氣死的:“這又老又黑的大胡子,就是我妹夫?”
?笑話說過,最后還有兩個問題請教讀者諸君:典韋沒跟張飛單挑過,趙云也沒跟張飛單挑過,如果真的一對一單挑,這三位誰的武力值能排第一?如果長坂橋上夏侯惇夏侯淵罵罵咧咧沖上前來,張飛會不會倒拖長矛掉頭就跑?
卓是東漢末年最早崛起的諸侯,也可以說他是開啟三國亂世的惡龍。漢靈帝去世后,將皇位傳給了漢少帝,但漢少帝只是個小孩,沒能力掌控朝堂,所以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為了爭奪朝堂的控制權,開始了內斗,大將軍何進為了除掉十常侍,下令讓董卓和丁原帶兵入京誅賊。
但董卓還沒有趕到,何進就被十常侍給殺害了,隨后袁紹等人為給何進報仇,誅殺掉了十常侍等宦官。這讓董卓漁翁得利,他率兵趕到后,得到了慌忙逃跑的漢少帝,然后他挾持天子控制了朝堂,但董卓是個缺少遠見、殘暴血腥之人,他為了更好的控制朝廷,廢了漢少帝,殺了何太后,還施行恐怖政策,亂殺與他政見不和的大臣等,這激起了民怨,十多位諸侯起兵討伐他。
討伐董卓的諸侯中,有曹操、袁紹、袁術等實力不俗的諸侯,還有公孫瓚、孫堅等悍將,但是最終因為諸侯之間的不和,以及各懷鬼胎和出工不出力,導致討伐董卓行動失敗。不過,諸侯聯軍之所以會失敗,還與董卓集團實力的強大有很大關系,董卓集團的實力比其他任何一個諸侯都強大,他麾下有兩位頂級謀士,3位能統兵作戰的名帥,還有10員實力不俗的悍將。
董卓手下的兩位頂級謀士是李儒和賈詡。
李儒是董卓的心腹謀士,董卓主要靠李儒為其出謀劃策,但李儒雖然有才,卻是個道德品德比較低下的人,他奉董卓之命,入宮毒殺了劉辯和何太后。后來,董卓和其義子呂布,因為爭奪王允的養女而發生了矛盾,李儒勸說董卓以大局為重,不要為了一個女子和呂布發生矛盾,但董卓未聽,最終呂布為爭奪王允的養女,和王允聯手誅殺了董卓,而王允掌權后,并沒有殺掉李儒。
董卓部將李傕、郭汜聽從賈詡之言,反攻長安后,擊敗呂布,殺了王允,掌控了朝堂。這個時候,李儒也受到了李傕、郭汜的任用,不過李傕、郭汜等人發生內斗后,實力大減,被對手曹操乘機消滅,李儒因為毒殺漢少帝,讓天下人憎恨,所以在李傕、郭汜敗亡后,他躲藏起來了。
賈詡也是三國中的一頂級謀士,在董卓手下,他并沒有出眾表現,但董卓死后,他給李傕、郭汜、張繡、曹操等人出的計策,從來沒有失算過,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謀士,但因為他的計策奇毒無比,害死了不少無辜者,以及賈詡為求自保,一心謀己的人生態度,讓他名聲不佳。
董卓麾下的三位統帥是徐榮、高順、張遼。
徐榮在董卓帳下并不顯眼,但他的帶兵戰績非常出色,他在和諸侯聯軍交戰中,擊敗了江東猛虎孫堅,還伏擊曹操,大敗曹軍。董卓死后,徐榮歸順了王允,并聽從王允之命,率兵去征討李傕、郭汜,但因為手下大將胡軫的背叛,最終寡不敵眾,在新豐之戰中戰死。高順是呂布帳下名將,他掌管著呂布手下的精銳士兵陷陣營,他還率兵擊敗了劉備,以及曹魏名將夏侯惇。
張遼更不用說了,他是三國中最頂尖的名將,跟隨呂布期間,和高順一起擊敗了夏侯惇,跟隨曹操后,他率兵降昌豨于東海,攻袁尚于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張遼還在合肥之戰,以八百人擊敗了孫權十萬大軍,威震江東。
董卓麾下的十大名將。
首先是呂布,他是董卓麾下的頭號名將,董卓死后,他也成了一路諸侯,但是呂布雖然勇猛,可帶兵作戰能力不如他手下的張遼和高順,所以呂布只能算名將,無法成為和張遼比肩的統帥。
除呂布外,董卓還有4位嫡系大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其中最李傕、郭汜受董卓重用,他們兩人在董卓被殺后,率兵反攻長安,擊敗呂布,殺了王允,為董卓報了仇。張濟在董卓死后,逐漸就和李傕、郭汜等人脫離了關系,開始單干,但為了解決糧草問題,他帶兵去劉表地盤搶奪糧草,在功臣的時候,被劉表的部將給射殺了。張濟死后,其侄子張繡接替了他。
華雄也是董卓帳下的一員悍將,他在諸侯聯軍討伐董卓時,為董卓大軍的前鋒去抵擋諸侯聯軍,最終被江東名將孫堅給斬殺。董卓帳下還有牛輔、胡軫、段煨、臧霸等名將,實力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