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iOS 13 正式版推送時間已經公布,會在9月20日凌晨時段推送iOS13.0正式版系統,當然,你也可以提前升級iOS 13.0 GM 版,GM版和正式版二者是一樣,還有一件壞消息,iOS12.4系統驗證已經關閉。
接下來,詳細說一下內容
iOS13.0正式版系統發布時間,終于公布了,各位不用再去猜測iOS13正式版什么時候發布,昨日,蘋果官方網站中的iOS 13網頁,正式公開了推送時間,會在9月20日凌晨時段推送,一般都是1點整推送,所以想升級iOS13,請耐心等待。
當然!你也可以提前升級到 iOS13 GM版,昨天蘋果公司已經正式推送 iOS13 GM版本,只是單獨推送給開發者們,不過,你們也可以提前升級,GM版也是正式版,但是,GM版無法升級正式版,畢竟同一個版本,這個須知。
升級 iOS13.0 GM版方法:
需要電腦升級或者降級,在電腦端,下載愛思助手,打開愛思助手-刷機越獄-一鍵刷機-勾選iOS13.0(17A577) 版本,建議不保資料,選擇常規刷機,再點擊立即刷機,然后等待完成即可,另外!不建議去網吧刷機。
溫馨提示:
升級到iOS 13正式版或者GM版本,未必能對所有軟件都兼容,部分應用開發者需要按照蘋果開發要求,進行對應用更新適配iOS 13系統,推送給用戶下載安裝更新,所以說,你還需等應用更新。
上述是關于iOS 13正式版發布消息,另外!還有一個壞消息,那就是,iOS12.4系統驗證已經關閉了,意味著你目前不能升級或者降級到iOS12.4系統,還未升級到iOS12.4系統,并想越獄的用戶,只能等下一個版本越獄了(很遠)。
如何查詢系統驗證是否關閉?
你可以在艾鋒降級公眾號-神科技-更多功能-手機檢測-查詢系統驗證,點擊一鍵檢測,即可看到最近系統關閉與開啟狀況。
只能升級/降級到iOS12.4.1系統版本,其它版本(不包括iOS 13)就不能降級或者刷機啦!A12 越獄消息,目前還沒有發布,請給點時間越獄開發者,一旦開發者公布越獄工具,艾鋒降級的在線越獄工具頁會及時提供下載。
大概這些內容了,你們會期待iOS13正式版系統發布還是期待越獄發布呢?請在文章底部評論回復。
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子彈財經(ID:wwwhygc),作者:許蕓,題圖來自:IC photo
“刷機?越獄?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兩個詞了,手機現在一般已經不需要了吧?”26歲的方興成詫異地說。
方興成一開始接觸刷機源于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機——摩托羅拉ME525。“當時身邊的朋友都開始用智能手機,但是家里不給買,自己在飯店做了兩個月暑假工,花2000多塊錢買的。后來系統崩了,刷機刷了好幾次,但最后還是壞了。”他告訴“子彈財經”。
如同摩托羅拉手機在中國的衰落,因智能手機時代來臨而興起,為用戶提供刷機、“越獄”、應用下載等功能的第三方應用商店,也正在成為歷史。
2月28日,豌豆莢PC版、PP助手iOS版正式下線。在更早之前的2月17日晚,百度手機助手開發者宣布91助手和安卓市場下線。
這些曾經在數碼圈人盡皆知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密集離場,再度引發業內關于“第三方應用商店是否有未來”的熱議,或許它們的離去,預示著一個時代正走向終結。
作為從業者,愛酷游董事長郭鵬對行業有著清醒的認識:“第三方商店已經不具備對用戶的吸引力。”
“我們看某個產品有沒有未來,其實是看產品對用戶的黏性,能否持續增強用戶在產品內的停留時間,產品最終要通過廣告變現,停留時間決定了產品的成敗。”郭鵬對“子彈財經”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場者之外,仍然有應用寶、360手機助手及包括愛酷游在內的眾多規模較小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在堅守。
第三方應用商店究竟有沒有未來?對于局中人來說,顯然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他們也各自按自己的選擇在行動。
一、掘金者
應用商店是好生意嗎?答案是肯定的。
據媒體報道,2019年,蘋果App Store銷售額達到542億美元,同比增長16.3%,估算利潤約為150億美元;而谷歌應用市場上的安卓用戶花費293億美元,同比增長18.1%。
在中國,應用商店吸引了包括互聯網巨頭、頭部手機廠商在內的眾多大玩家入場掘金。但中國應用商店發展早期,仍是小型玩家的天下。
在群雄逐鹿的手機操作系統混戰中,蘋果iOS和谷歌安卓脫穎而出,形成兩極爭霸的市場格局。iOS、安卓進入中國初期,由于本地化不足,間接促成了第三方應用商店的繁榮。
早期的App Store,下載應用操作繁瑣,且應用售價昂貴,催生了用戶“越獄”下載免費應用的需求。安卓方面,大量應用需要通過第三方渠道安裝,早期安卓系統的不夠完善、穩定,也使得用戶需要通過刷機來維持手機流暢運行。
越獄和Root操作(前者指蘋果手機,后者指安卓系統)是破解手機的最高權限,以進行第三方應用的安裝,或進行一些原生系統無法完成的操作。
“Google對安卓的開放性實現了第三方應用市場的服務支持,Google Play無法入華也給第三方市場崛起帶來了機會。”有米科技效果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張鈺涓對“子彈財經”總結道。
在此背景下,豌豆莢、安智市場、應用匯及愛思助手等第三方應用商店應運而生,用戶可通過這些平臺下載安裝免費應用,也可以完成照片、音樂和文檔等資料在手機、電腦上的同步。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互聯網巨頭們看到流量入口中潛藏的巨大機會,紛紛跑步進場。
百度斥巨資19億美元收購91助手、安卓市場母公司91無線,與百度手機助手形成“三足鼎立”格局;阿里旗下有PP助手、豌豆莢、UC應用商店和淘寶手機助手等;騰訊旗下有應用寶;360旗下有360手機助手……
發展多年,第三方應用商店已經有了成熟的盈利模式。
據張鈺涓觀察,目前第三方應用商店的盈利方式主要有廣告和聯運。其中,廣告的位置主要是CPT(按時長付費)硬廣、營銷活動及CPD(按天收費)推廣等;聯運是提供主流的位置給到回收能力好的產品(比如游戲)進行推廣,與CP(內容提供商)進行內購的分成。
另外,也有第三方商店會與廣告平臺合作,推薦上架的應用嵌入廣告進行變現,從而獲得一些廣告的分成。
二、“獨裁”者
如今,屬于第三方應用商店的時代正在過去。
隨著手機操作系統愈發完善、預裝軟件增多、云備份讓存儲數據變得便利、軟件正版化推進、用戶版權意識覺醒、軟件售價下降……用戶習慣正在悄然改變,他們對手機刷機、“越獄”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小。
除了用戶注意力的轉移,第三方應用商店還存在同質化競爭問題,并受到外部競爭者——手機廠商自帶應用商店的沖擊。
在iOS端,蘋果自帶的App Store處于壟斷地位。在安卓端,華米OV等各大手機廠商同樣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并對第三方應用商店進行屏蔽。
在釘科技評論員郭建輝看來,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購機自帶,無需安裝,使用方便,高效對接用戶。在體驗上,第三方應用商店愈發沒有實際的過人之處,手機應用商店卻一直在強化自身優勢,擴充資源數量以及限制第三方商店權限。
張鈺涓也持有相同看法,“手機廠商通過功能調整,如限制用戶通過第三方渠道安裝應用,導致第三方應用商店能拿到的流量越來越少。同時,手機功能的不斷完善優化,也使得第三方應用商店原本提供的輔助功能變得雞肋。”
從艾媒咨詢《2018-2019中國移動應用商店市場監測報告》來看,應用商店已經是巨頭們的天下,但手機廠商們的地位也不容忽視。
2018年,手機廠商應用商店中,蘋果位居第一梯度,華米OV同屬第二梯度;第三方應用商店中,360手機助手、應用寶占據第一梯度,百度旗下百度手機助手、PP助手同處第二梯度。
(圖 / 艾媒咨詢報告)
另外,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應用商店活躍用戶達4.72億人。
其中,首選使用360手機助手的用戶占比40.3%;其次為應用寶,占比24.4%;百度手機助手以19.5%占據第3位;阿里應用分發占據11.1%。只有4.6%用戶選擇其他第三方應用商店。
(圖 / 艾媒咨詢報告)
當前,智能手機發展不過十多年,市場卻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依托智能手機生存的第三方應用市場,也已幾經迭代,從百花齊放到巨頭當道,格局劇變。
三、離場者
然而,曾占據市場前列的巨頭也開始收縮戰線。
對于91助手、安卓市場、豌豆莢PC版及PP助手iOS版的下線,業內人士并不意外。畢竟,在它們之前,已有很多曾叱咤一時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倒下。
“第三方應用商店是一個落后的產品形態,”郭鵬對“子彈財經”直言,“第三方手機應用商店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差異化,用戶使用應用商店的目的非常明確,‘即下即走’,不會有產品黏性。”
張鈺涓則認為,第三方應用市場的誕生,是源于早期安卓興起的用戶剛需,但這類剛需終究會被手機廠商(硬核聯盟)盯上從而解決,手機廠商拿著第一手用戶資源的優勢以及硬件提供方的權威,這是第三方應用市場不可能解決的。其次,小程序與快應用的興起,對App的業態也有沖擊。
“除非有更好的轉型機會,或者有強大的‘流量爸爸’進行支撐,比如應用寶有騰訊支持。否則,被下線是大勢所趨。”張鈺涓對“子彈財經”透露。
不過,PP助手雖然下線了iOS版、PC版,但仍然保留了Android版;豌豆莢下線了PC版,移動端也得以保留,并未徹底與應用市場切割干凈。
(圖 / PP助手官網)
郭鵬直言:“受手機技術進步、手機自帶商店和微信小程序的影響,PC版商店必然被淘汰。”
在張鈺涓看來,造成此差異的原因,一是在于用戶通過手機軟件能非常方便地進行應用下載與手機管理,PC應用場景越來越少;二是因為PP助手iOS版、豌豆莢PC版同屬阿里,而阿里已經建立了自己強大的分發渠道。
“Android版、移動端的保留,可能是為了下一步的轉型做準備,比如社區,或者提供除了分發外的其他服務,保留移動端仍是保留了與用戶的聯系。”張鈺涓說。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遵循成本效益選擇,哪里有開發者與使用者,就在哪里。”郭建輝對“子彈財經”總結道。
第三方應用市場并非孤立發展,它們的下線,也會給廣告投放等帶來連鎖反應。
張鈺涓認為,(第三方應用商店的下架)使得應用市場的管理更加集中、規范。當審核規則更規范,某些產品的提交會受限,但會提升市場內優質應用的占比。此類限制也可能同時影響到應用內的廣告變現,為應用提供廣告資源的第三方廣告平臺可能會受到挑戰。
“另外,廣告主會集中預算進行主流市場位置上的競價投放。用戶的注意力收攏到主流市場會提升營銷價值,廣告主會通過CPD(按下載收費)、ASO(應用商店優化)的投放方式來優化目標產品在應用市場的排名,從而吸引更多用戶進行下載。”張鈺涓道。
四、堅守者
在這個市場中,有人離場,就有人在堅守。在“BAT3”(百度、阿里、騰訊、360)等巨頭之外,第三方應用商店市場內,仍有中小型玩家堅守。而這些得以留存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們,也各自有著生存之道。
“愛酷游是通過網吧用戶充電的高頻場景把App從電腦端推送到用戶手機端,由于取得用戶的授權同意,可以最大程度抵消自帶應用商店的技術屏蔽和惡意競爭。”郭鵬對“子彈財經”說。
“愛酷游應用商店服務的用戶是網吧用戶,這一群體主要是‘90后’大學生群體,對應用的新鮮度和流行度非常敏感。由于大學生用戶喜歡打游戲、看視頻和電商購物,愛酷游對接這些品類的廣告主獲取巨大收益。”郭鵬告訴“子彈財經”,愛酷游獲取應用商店用戶的成本在0.3元,每個用戶每年可以貢獻超過2元,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
(圖 / 貓尾草-游戲社區)
而今,也有一些第三方應用商店正在轉型,提供一些軟件下載之外的功能。
比如,酷安市場,早期上架了大量極客向的應用軟件,積累了一批數碼愛好者用戶,現逐步向社區轉型。再如,愛思助手、沙漏助手等蘋果類第三方軟件,除了提供應用商店軟件外,還提供驗機、刷機及購機(二手機)等服務。
“第三方應用商店受到的挑戰是可預見的,但前期的用戶紅利依然存在,能否把握這一波用戶紅利進行轉型是關鍵。”張鈺涓向“子彈財經”表示。
張鈺涓建議,第三方應用商店可以針對用戶的剛需——應用獲取和手機管理進行痛點挖掘。
在應用獲取方面,可針對用戶的興趣做挖掘,做“專業社區”“精品App資訊”媒體類,與開發者加深合作的“上架前試玩”等,找一些優勢的資源方“抱大腿”,從而將其分發的功能屬性弱化。另外,在手機管理的方向上,挖掘目前用戶使用習慣的痛點,做一些小功能,可能會有一些機會。
“主打垂直社區方向的第三方應用商店會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盈利趨勢會逐年下降。因為分發的形態已經被顛覆,超級App和小程序更貼近用戶選擇。”郭鵬坦言,“落后的產品形態培養不出新穎的盈利模式。目前還在運營的第三方商店是在利用已有的存量用戶基礎,賺取用戶的剩余價值。”
在郭鵬看來,未來大家轉型會拋棄掉應用商店形態,從事更迎合用戶的產品形態。他告訴“子彈財經”,目前愛酷游也推出更迎合用戶的資訊、視頻類應用,用更主流的平臺提高變現能力。
五、結語
對于第三方應用商店,市場上一直不乏唱衰聲音,認為其已經沒有未來。
但郭建輝并不認可這樣的觀點。在他看來,第三方商店只是出現周期性波動。“品牌自家應用商店能夠逐步完善,也是因為第三方客觀上的‘鞭策’,如果沒有了第三方,品牌應用商店未必不會回歸一種‘羊群’狀態,那個時候,第三方很有可能作為‘狼’回歸。”他說。
“需要明確的是,用戶需要的不是App本身,而是其背后對接到的服務,應用商店不妨嘗試提煉應用中的‘服務’,直接實現服務與用戶的連接。”郭建輝補充道。
“第三方應用商店有沒有未來?”從早期小型玩家的退出一直討論到豌豆莢們的“出走”,仍然沒有統一答案。但順應用戶的需求而動,總不會錯。
注:應被訪者要求,方興成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子彈財經(ID:wwwhygc),作者:許蕓
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許蕓
責編 | 楊博丞
“刷機?越獄?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兩個詞了,手機現在一般已經不需要了吧?”26歲的方興成詫異地說。
方興成一開始接觸刷機源于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機——摩托羅拉ME525。“當時身邊的朋友都開始用智能手機,但是家里不給買,自己在飯店做了兩個月暑假工,花2000多塊錢買的。后來系統崩了,刷機刷了好幾次,但最后還是壞了。”他告訴「子彈財經」。
如同摩托羅拉手機在中國的衰落,因智能手機時代來臨而興起,為用戶提供刷機、“越獄”、應用下載等功能的第三方應用商店,也正在成為歷史。
2月28日,豌豆莢PC版、PP助手iOS版正式下線。在更早之前的2月17日晚,百度手機助手開發者宣布91助手和安卓市場下線。
這些曾經在數碼圈人盡皆知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密集離場,再度引發業內關于“第三方應用商店是否有未來”的熱議,或許它們的離去,預示著一個時代正走向終結。
作為從業者,愛酷游董事長郭鵬對行業有著清醒的認識:“第三方商店已經不具備對用戶的吸引力。”
“我們看某個產品有沒有未來,其實是看產品對用戶的黏性,能否持續增強用戶在產品內的停留時間,產品最終要通過廣告變現,停留時間決定了產品的成敗。”郭鵬對「子彈財經」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場者之外,仍然有應用寶、360手機助手及包括愛酷游在內的眾多規模較小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在堅守。
第三方應用商店究竟有沒有未來?對于局中人來說,顯然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他們也各自按自己的選擇在行動。
應用商店是好生意嗎?答案是肯定的。
據媒體報道,2019年,蘋果App Store銷售額達到542億美元,同比增長16.3%,估算利潤約為150億美元;而谷歌應用市場上的安卓用戶花費293億美元,同比增長18.1%。
在中國,應用商店吸引了包括互聯網巨頭、頭部手機廠商在內的眾多大玩家入場掘金。但中國應用商店發展早期,仍是小型玩家的天下。
在群雄逐鹿的手機操作系統混戰中,蘋果iOS和谷歌安卓脫穎而出,形成兩極爭霸的市場格局。iOS、安卓進入中國初期,由于本地化不足,間接促成了第三方應用商店的繁榮。
早期的App Store,下載應用操作繁瑣,且應用售價昂貴,催生了用戶“越獄”下載免費應用的需求。安卓方面,大量應用需要通過第三方渠道安裝,早期安卓系統的不夠完善、穩定,也使得用戶需要通過刷機來維持手機流暢運行。
越獄和Root操作(前者指蘋果手機,后者指安卓系統)是破解手機的最高權限,以進行第三方應用的安裝,或進行一些原生系統無法完成的操作。
“Google對安卓的開放性實現了第三方應用市場的服務支持,Google Play無法入華也給第三方市場崛起帶來了機會。”有米科技效果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張鈺涓對「子彈財經」總結道。
在此背景下,豌豆莢、安智市場、應用匯及愛思助手等第三方應用商店應運而生,用戶可通過這些平臺下載安裝免費應用,也可以完成照片、音樂和文檔等資料在手機、電腦上的同步。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互聯網巨頭們看到流量入口中潛藏的巨大機會,紛紛跑步進場。
百度斥巨資19億美元收購91助手、安卓市場母公司91無線,與百度手機助手形成“三足鼎立”格局;阿里旗下有PP助手、豌豆莢、UC應用商店和淘寶手機助手等;騰訊旗下有應用寶;360旗下有360手機助手……
發展多年,第三方應用商店已經有了成熟的盈利模式。
據張鈺涓觀察,目前第三方應用商店的盈利方式主要有廣告和聯運。其中,廣告的位置主要是CPT(按時長付費)硬廣、營銷活動及CPD(按天收費)推廣等;聯運是提供主流的位置給到回收能力好的產品(比如游戲)進行推廣,與CP(內容提供商)進行內購的分成。
另外,也有第三方商店會與廣告平臺合作,推薦上架的應用嵌入廣告進行變現,從而獲得一些廣告的分成。
如今,屬于第三方應用商店的時代正在過去。
隨著手機操作系統愈發完善、預裝軟件增多、云備份讓存儲數據變得便利、軟件正版化推進、用戶版權意識覺醒、軟件售價下降……用戶習慣正在悄然改變,他們對手機刷機、“越獄”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小。
除了用戶注意力的轉移,第三方應用商店還存在同質化競爭問題,并受到外部競爭者——手機廠商自帶應用商店的沖擊。
在iOS端,蘋果自帶的App Store處于壟斷地位。在安卓端,華米OV等各大手機廠商同樣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并對第三方應用商店進行屏蔽。
在釘科技評論員郭建輝看來,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購機自帶,無需安裝,使用方便,高效對接用戶。在體驗上,第三方應用商店愈發沒有實際的過人之處,手機應用商店卻一直在強化自身優勢,擴充資源數量以及限制第三方商店權限。
張鈺涓也持有相同看法,“手機廠商通過功能調整,如限制用戶通過第三方渠道安裝應用,導致第三方應用商店能拿到的流量越來越少。同時,手機功能的不斷完善優化,也使得第三方應用商店原本提供的輔助功能變得雞肋。”
從艾媒咨詢《2018-2019中國移動應用商店市場監測報告》來看,應用商店已經是巨頭們的天下,但手機廠商們的地位也不容忽視。
2018年,手機廠商應用商店中,蘋果位居第一梯度,華米OV同屬第二梯度;第三方應用商店中,360手機助手、應用寶占據第一梯度,百度旗下百度手機助手、PP助手同處第二梯度。
(圖 / 艾媒咨詢報告)
另外,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應用商店活躍用戶達4.72億人。
其中,首選使用360手機助手的用戶占比40.3%;其次為應用寶,占比24.4%;百度手機助手以19.5%占據第3位;阿里應用分發占據11.1%。只有4.6%用戶選擇其他第三方應用商店。
(圖 / 艾媒咨詢報告)
當前,智能手機發展不過十多年,市場卻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依托智能手機生存的第三方應用市場,也已幾經迭代,從百花齊放到巨頭當道,格局劇變。
然而,曾占據市場前列的巨頭也開始收縮戰線。
對于91助手、安卓市場、豌豆莢PC版及PP助手iOS版的下線,業內人士并不意外。畢竟,在它們之前,已有很多曾叱咤一時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倒下。
“第三方應用商店是一個落后的產品形態,”郭鵬對「子彈財經」直言,“第三方手機應用商店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差異化,用戶使用應用商店的目的非常明確,‘即下即走’,不會有產品黏性。”
張鈺涓則認為,第三方應用市場的誕生,是源于早期安卓興起的用戶剛需,但這類剛需終究會被手機廠商(硬核聯盟)盯上從而解決,手機廠商拿著第一手用戶資源的優勢以及硬件提供方的權威,這是第三方應用市場不可能解決的。其次,小程序與快應用的興起,對App的業態也有沖擊。
“除非有更好的轉型機會,或者有強大的‘流量爸爸’進行支撐,比如應用寶有騰訊支持。否則,被下線是大勢所趨。”張鈺涓對「子彈財經」透露。
不過,PP助手雖然下線了iOS版、PC版,但仍然保留了Android版;豌豆莢下線了PC版,移動端也得以保留,并未徹底與應用市場切割干凈。
(圖 / PP助手官網)
郭鵬直言:“受手機技術進步、手機自帶商店和微信小程序的影響,PC版商店必然被淘汰。”
在張鈺涓看來,造成此差異的原因,一是在于用戶通過手機軟件能非常方便地進行應用下載與手機管理,PC應用場景越來越少;二是因為PP助手iOS版、豌豆莢PC版同屬阿里,而阿里已經建立了自己強大的分發渠道。
“Android版、移動端的保留,可能是為了下一步的轉型做準備,比如社區,或者提供除了分發外的其他服務,保留移動端仍是保留了與用戶的聯系。”張鈺涓說。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遵循成本效益選擇,哪里有開發者與使用者,就在哪里。”郭建輝對「子彈財經」總結道。
第三方應用市場并非孤立發展,它們的下線,也會給廣告投放等帶來連鎖反應。
張鈺涓認為,(第三方應用商店的下架)使得應用市場的管理更加集中、規范。當審核規則更規范,某些產品的提交會受限,但會提升市場內優質應用的占比。此類限制也可能同時影響到應用內的廣告變現,為應用提供廣告資源的第三方廣告平臺可能會受到挑戰。
“另外,廣告主會集中預算進行主流市場位置上的競價投放。用戶的注意力收攏到主流市場會提升營銷價值,廣告主會通過CPD(按下載收費)、ASO(應用商店優化)的投放方式來優化目標產品在應用市場的排名,從而吸引更多用戶進行下載。”張鈺涓道。
在這個市場中,有人離場,就有人在堅守。在“BAT3”(百度、阿里、騰訊、360)等巨頭之外,第三方應用商店市場內,仍有中小型玩家堅守。而這些得以留存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們,也各自有著生存之道。
“愛酷游是通過網吧用戶充電的高頻場景把App從電腦端推送到用戶手機端,由于取得用戶的授權同意,可以最大程度抵消自帶應用商店的技術屏蔽和惡意競爭。”郭鵬對「子彈財經」說。
“愛酷游應用商店服務的用戶是網吧用戶,這一群體主要是‘90后’大學生群體,對應用的新鮮度和流行度非常敏感。由于大學生用戶喜歡打游戲、看視頻和電商購物,愛酷游對接這些品類的廣告主獲取巨大收益。”郭鵬告訴「子彈財經」,愛酷游獲取應用商店用戶的成本在0.3元,每個用戶每年可以貢獻超過2元,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
(圖 / 貓尾草-游戲社區)
?而今,也有一些第三方應用商店正在轉型,提供一些軟件下載之外的功能。
比如,酷安市場,早期上架了大量極客向的應用軟件,積累了一批數碼愛好者用戶,現逐步向社區轉型。再如,愛思助手、沙漏助手等蘋果類第三方軟件,除了提供應用商店軟件外,還提供驗機、刷機及購機(二手機)等服務。
“第三方應用商店受到的挑戰是可預見的,但前期的用戶紅利依然存在,能否把握這一波用戶紅利進行轉型是關鍵。”張鈺涓向「子彈財經」表示。
張鈺涓建議,第三方應用商店可以針對用戶的剛需——應用獲取和手機管理進行痛點挖掘。
在應用獲取方面,可針對用戶的興趣做挖掘,做“專業社區”“精品App資訊”媒體類,與開發者加深合作的“上架前試玩”等,找一些優勢的資源方“抱大腿”,從而將其分發的功能屬性弱化。另外,在手機管理的方向上,挖掘目前用戶使用習慣的痛點,做一些小功能,可能會有一些機會。
“主打垂直社區方向的第三方應用商店會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盈利趨勢會逐年下降。因為分發的形態已經被顛覆,超級App和小程序更貼近用戶選擇。”郭鵬坦言,“落后的產品形態培養不出新穎的盈利模式。目前還在運營的第三方商店是在利用已有的存量用戶基礎,賺取用戶的剩余價值。”
在郭鵬看來,未來大家轉型會拋棄掉應用商店形態,從事更迎合用戶的產品形態。他告訴「子彈財經」,目前愛酷游也推出更迎合用戶的資訊、視頻類應用,用更主流的平臺提高變現能力。
對于第三方應用商店,市場上一直不乏唱衰聲音,認為其已經沒有未來。
但郭建輝并不認可這樣的觀點。在他看來,第三方商店只是出現周期性波動。“品牌自家應用商店能夠逐步完善,也是因為第三方客觀上的‘鞭策’,如果沒有了第三方,品牌應用商店未必不會回歸一種‘羊群’狀態,那個時候,第三方很有可能作為‘狼’回歸。”他說。
“需要明確的是,用戶需要的不是App本身,而是其背后對接到的服務,應用商店不妨嘗試提煉應用中的‘服務’,直接實現服務與用戶的連接。”郭建輝補充道。
“第三方應用商店有沒有未來?”從早期小型玩家的退出一直討論到豌豆莢們的“出走”,仍然沒有統一答案。但順應用戶的需求而動,總不會錯。
注:應被訪者要求,方興成為化名。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