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Mac電腦是15款13.3寸的MacBook Pro,自從用上了Apple的電腦就再也回不去Windows的電腦了,真正愛它有三個方面:觸控板是真的絲滑、屏幕是真的高清(最重要的是色彩絕對是行業標桿)、系統是真的穩定。加之喬布斯文化的工匠精神,Apple的產品做工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這是我的第一臺MacBookPro,現在已經賣掉了
2021年我發現這臺跟隨我多年的電腦有些老了,跟不上我的節奏,因此就想換一臺,看到頭條對M1芯片的“吹噓”,我對它愛了,就去直營店看2020款,但是根據我的現狀覺得13寸顯得太小而16寸又不方便攜帶,加之Touch Bar觸控條真心是雞肋,所以我遲遲不能下手,咨詢了直營店顧問后,他透露2021年10月左右會發布14寸的,有大動作,這給我了等下去的理由,結果真沒讓我失望。
糾結
自發布會開始我就持續關注,結果讓我犯難了,哎喲我去!怎么選?
5款芯片版本
3檔內存版本
5個硬盤版本
連電源都有兩個版本
選擇
我也是醉了!
經過我冷靜的思考,根據我的需求(需要用虛擬機登錄ERP和網銀、PS、final cut Pro等高能耗APP),所以我最終選擇了M1Pro(10+16)、32GB內存和512GB硬盤的配置版本。
為什么我沒選擇1TB的硬盤?因為我還有一塊500GB的移動固態硬盤,加之我剪輯視頻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對存儲的需求不是太高,以前使用的256GB硬盤都未使用滿,這樣下來可以節省1500元,而且我看了一些拆解視頻,主板上是有硬盤焊接位的,就算未來需要升級也可以加一塊1TB的,而內存不行,一臺Apple電腦一般使用5年以上,內存必須要做到預見需求的標準選定。
購買
畢竟還是很貴的一個物品,所以還是需要找到最優的價格,我選擇了兩種購買渠道,一種是官網用教育優惠定制,一種是第三方店鋪。官方教育優惠要比第三方店鋪貴800多,所以最終選擇第三方店鋪購買,因為剛上市不久,而且是定制版本,我不擔心買到翻新機。
最終等待了2個月時間,終于在12月底到貨。
開箱
到貨后就迫不及待地開機了,沒有錄制視頻,匆匆忙忙拍了幾張照片。
牛皮包裝
原包裝
全家福
開機
繼續開機
體驗
現在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網絡熱議的幾個問題的使用體驗!
最大的槽點是劉海。我沒覺得有什么阻礙我的地方,反而覺得有這個劉海更加的美觀,因為如果完全的窄邊覺得不好看,有劉海的點綴更加藝術,我覺得這個是Apple設計美學的展現,劉海隱藏在狀態欄中非常的美觀,反而我認為因為劉海,贈送我了一個狀態欄的屏幕面積,而對于狀態欄圖標問題,僅需一個小插件(免費,App Store可下載)不必要的圖標即可解決問題,如微信圖標本身下面就會顯示,為什么上面還需要顯示呢?那就隱藏掉吧!
第二個槽點是變“厚”了。其實和我2015款相比,并未厚多少,只是下面的邊變得更加的硬朗,從視覺上厚了,反而我認為更加適合男人的鋼直。
第三個槽點是出風口割手。這個還真有,挪動電腦時手都是端著兩邊,確實挺不舒服,而且還有把手指劃傷的風險。
左邊2021款,右邊2015款
上面2021款,下面2015款
真不覺得厚
安全的磁吸充電口
尺寸沒大多少,屏幕大了很多
使用
M1芯片發熱真的很小,我一直沒感受到燙,2015款使用PS都非常的燙。
屏幕一直糾結要不要貼膜,貼膜了會不會傷疏油層,第一個月確實沒貼,但是發現屏幕很臟不易清潔,最后貼了靜電吸附膜,也不知道會不會傷掉疏油層。
充電器后面買了3C1A共4口、100W的氮化鎵,比原裝更小巧、而且不用多帶手機的充頭(一部蘋果、一部華為),比較節省外出的重量。
虛擬機安裝的Windows11 ARM64位版,秒開,開始系統不支持網銀的密碼控件,2月更新Windows系統后盡然支持了。
2015款看一些表格、網頁顯示完全,現在14寸可以顯示全了。
觸控板更大,但是我還是換了新的鼠標,某技的Mac版。
15款觸控板長度
15款觸控板高度
21款觸控板寬度
21款觸控板高度
大家在看尺寸的時候,看到不是0的位置或者10的位置測量,其實就是在0和10的位置測量,因為直尺下面有塊磁鐵增加了厚度,加之手機用到了超廣角拍攝,所以就出現了視覺位移。
我使用中想到的就這些,沒有做數據測評,沒有跑分,我只是分享我使用中的感受,大家有什么想問的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我給大家解答,也可以一起探討探討。
acBook Pro越老,其冷卻風扇旋轉得越多,機體過燙使用起來就越不舒服。如果你的MacBook也容易過熱,可以通過以下7種方法保持其涼爽和安靜。
蘋果公司說:“失控的應用程序可能導致處理器超時工作并影響計算機的散熱。” 若將我的MacBook Pro上使用的應用程序耗能評比的話,Chrome是除了大型剪輯設計軟件里面的冠軍。
當MacBook的CPU超載工作的話,冷卻風扇就會瘋狂轉動以散發熱量,然而實際效果一般。要查看哪些應用程序使用的CPU資源最多,請打開“活動監視器”,然后單擊“ CPU”選項卡。根據我的經驗,使用CPU百分比最高的或前幾名,常見的是Google Chrome Helper和Google Chrome。如果你也是,那么可能是時候切換到Safari或其他瀏覽器了。
無論使用哪種瀏覽器,打開的選項卡越多,它使用的系統資源就越多。關閉暫時不用的書簽來減輕瀏覽器的CPU占用。
Chrome有一個有用的工具,可以顯示每個標簽和擴展程序正在使用的CPU和內存資源。打開Chrome的任務管理器,請單擊Chrome的URL欄右側的三點按鈕,然后依次單擊“ 更多工具”和“ 任務管理器”。
當同時打開瀏覽器和ps軟件時,我發現MacBook Pro處于cpu高運載狀態,再加上一個有道詞典app的話,基本就能感覺風扇飛轉。如果Mac難以處理多個應用程序,請關閉不使用的應用程序而不是讓它們在后臺運行。
我經常這么干,但只要一放上電腦,很快風扇就會快速啟動,并且發熱逐漸嚴重。基本上這個時候就墊一本雜志或書在電腦下面吧,好保持散熱出風口,沒有阻擋的正常散熱。
MacBook過熱的原因很可能是冷卻風扇本身有問題。嵌入到Mac中的是硬件診斷工具。如果是在2013年6月之前生產的macbook的,則使用Apple硬件測試。在此日期之后,就使用Apple Diagnostics。
這些工具測試方式類似。保持MacBook用足夠電量并卸下所有外圍設備的情況下,重新啟動并按住鍵盤D鍵以啟動診斷程序。按照屏幕上的說明開始測試。標準測試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你就可以看到所有硬件問題報告。要進行更徹底的調查,您可以選中一個框以運行深入測試,該測試將花費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圖片作者:馬特·埃利奧特/ CNET
測試完成后,請參照蘋果官網,搜索“診斷代碼”即可查看對應的問題說明,這些代碼可能會顯示在“測試結果”部分中。與冷卻風扇有關的代碼共有三個,均以“ PPF”開頭。
如果按住D按鈕沒有啟動Apple Hardware Test程序,就在重啟時同時按住Option-D,一般都可順利進入測試進程。
某寶買套蘋果設備專用螺絲刀拆機工具,即可卸下MacBook的底部面板,準備清除多年來積聚的污垢。買工具的時候,順便買個吹子,使用它吹走機體內的碎屑和灰塵,或使用不起毛的布擦拭干凈。請特別注意清潔冷卻風扇本身及其通風孔,以及MacBook的整個背面。這樣能夠獲得最大氣流,通風降溫。
Apple MacOS和應用程序的都是免費升級新版本,一般升級都是解決軟件或系統的問題,因此沒有理由不保持最新版本。新版本的MacOS包含性能增強和安全性改進,也能讓Mac保持更優的散熱性能,安全和運行順暢。
所以看見Mac App Store的“更新”紅點更新,就點進去更新吧,或者設置自動更新,也不要忽略“關于本機”里面的安裝更新通知哦。
近幾天持續高溫,人熱,Mac 筆記本也燙手,Mac 鍵盤上能煎蛋的趕腳,有木有?
其實,Mac 有自己的散熱機制,大多數情況下都無需調整風扇。蘋果的設計原則傾向于安靜,只有 Mac 內部元件溫度非常高的時候才會把散熱風扇轉速調到最高來快速散熱。 CPU 也是所有內部元件里比較能抗熱的,極限溫度應該在 95-105 攝氏度,一般達到六七十度都比較正常。更高此溫度會讓 CPU 自動觸發保護機制,自動降頻出來了。所以也不用擔心會燒壞 CPU。
一般什么情況下 Mac 會發燙比較嚴重
比如接(4K)顯示器的時候,或者使用計算密集型(CPU占用高)的軟件,比如用 Final Cut Pro 渲染視頻、編譯開發的軟件、Photoshop 操作非常多圖層、開很多標簽頁的 Chrome 瀏覽器等等,都會讓 Mac 變得更熱。Mac 會提高轉速,甚至能明顯的聽到分風扇高速運轉產生的噪聲。
Mac運行計算密集型軟件——CPU溫度升高——風扇轉速提高——降頻——Mac變卡——
雖說 Mac 有自我保護機制,正常使用不用擔心 Mac 會把自己燙死。但是人燙得難受啊!我夏天使用 Mac 筆記本經常手指是懸空的,盡量不碰到鍵盤。
所以不是為了 Mac,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的使用體驗,夏天散熱還是很必要的。下面 小編就給大家支幾招。
最通用:小物件+散熱架
大多數電腦過熱的原因,都是沒有讓它可以好好地散熱。因而要解決過熱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為它提供散熱的環境。
1. 確保電腦后部無遮擋
因為許多電腦的散熱方向都是由電腦向后部散發的,因而要保證電腦的后部沒有遮擋,比如說不要把電腦僅挨著墻放置都等,這樣才能保證電腦可以正常散熱。
2. 將電腦架起
另一個辦法就是加快電腦散熱的速度,如果出現電腦過熱的現象不是很頻繁的話,可以找一本比電腦面板面積小的書本墊在電腦下,將電腦架起,加快散熱。
3. 買一個散熱架
如果電腦發熱對你來說是高頻現象的話,那 Appso 建議你直接買一個散熱架,既能快速散熱,同時對你的脊椎健康也有幫助。
App:Macs Fan Control
Mac 不是風扇開得太保守嗎,那我們自己開。使用 Macs Fan Control 這款軟件可以自定義 Mac 散熱風扇的轉速。轉速快了,散熱就快了。
軟件會顯示你 Mac 里的所有風扇(一般是兩個),默認「自動」是系統風扇策略。可以自定義轉速(四位數的就是風扇每分鐘轉的圈數),或基于自定義內部元件的溫度達到多少時就提高轉速到多少。簡單粗暴的就是設置到最大。比如 CPU 溫度升高到 80℃,風扇開到最大一般幾分鐘就能降到60以下。
Macs Fan Control Pro for mac( 電腦風扇控制軟件)
立即下載
電腦風扇控制軟件有沒有?Macs Fan Control Pro mac版是Mac系統上一款非常實用的電腦風扇控制軟件,能監視和控制Mac的風扇、控制風扇轉速、 溫度傳感器窗格、 菜單欄圖標,自動啟動的系統選項
2020-05-2914.79 MB簡體中文
和 Flash 說再見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說:
我也用 MacBook,而且還沒有用 After Effects 這種大功耗的軟件,但電腦還是很熱,怎么辦?
這類人一般來說有兩個特點:
前者是因為 Windows 對 MacBook 沒有做足夠的節能優化,因而建議大家不要在 MacBook 上使用 Windows。
后者是因為 Adobe Flash Player 在 macOS 中效能極低,會耗費大量的系統資源,導致電腦溫度快速上升。
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如果可以的話,卸載 Adobe Flash Player。
發燙得有點不正常怎么辦?
如果 Mac 沒有使用計算密集型(CPU占用高)軟件,或者風扇一直轉但仍然發熱嚴重。建議打開「活動監視器」檢查 CPU 占用。除 kernel_task 以外,其他任何 CPU 占用率持續高于 70% 的進程都會給 CPU 帶來大量負載,且可能會導致故障。建議退出軟件或關閉相關進程。
如果不能徹底解決,可以試試重置系統管理控制器 (SMC)。
最后的話
Mac 的風扇設置通常沒有 PC 筆記本那么激進,并且 Mac 筆記本是全鋁合金外殼,導熱好,顯得溫度很高,但很少有人能讓它達到危險的溫度,一般不必擔心。其實 Intel CPU 和主板可以安穩運行在 90°,真過熱也會降頻或自動關機來保護電腦。所以不用擔心 Mac 過熱會燒壞 Mac。但太燙了畢竟讓人感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