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游戲的PC配置需求公布。
據悉,游戲僅兼容Windows 10(v1909及以上),最低需要2GB RAM,RX 570/GTX 770顯卡,150GB硬盤空間以及5兆以上的互聯網接入。
推薦顯卡是RX 590/GTX 970+16GB RAM,全高畫質需要RTX 2080/Radeon VII+32GB內存。
遺憾的是,微軟仍舊沒有公布本作的最終發售時間。根據開發團隊披露的信息,游戲此次的地圖空前大,支持多人在線聯機,并且穿梭地球上所有的機場。
另外,作為一款模擬類游戲,此次無論是座艙還是地球實景,都刻畫地細致入微,即時演算以假亂真。
資料顯示,早在1979年Apple II時代,《模擬飛行 1》就已經發布,后來他們將游戲授權給微軟,也就是現在的《微軟模擬飛行》。在微軟內部,這款游戲出現得比Windows更早,并一致堅持到了2006年的10.0版本。
來源:快科技
月裝機硬件行情: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內存和固態硬盤一直在降價,尤其是固態硬盤,部分高端型號甚至一天降價上百元,不管你現在是否裝機,建議先入手一塊固態硬盤。4月13日上市的RTX4070首發定價4799元,現在也是原價隨便買,很多型號甚至比原價還低好幾百。RTX4060預計本月發布,據傳性能比RTX3060提升20%左右,價格應該在3000左右。cpu和內存價格近期有小幅上漲,不過并不會太影響裝機預算。
注:本文推薦主機所用的配件都是目前在售的型號,別拿二手配件來做對比。
一、核顯辦公電腦配置單
1、12代奔騰G7400核顯辦公配置單
【CPU】: intel 奔騰G7400 散片
【散熱器】: 超頻三 大白鯊 PRO
【主板】: 微星PRO H610M-E DDR4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8G 3200 DDR4
【硬盤】: 金士頓250G NVME M.2 固態硬盤
【顯卡】: UHD 710 核顯
【電源】: 航嘉GS400 額定300W
【機箱】: 航嘉BU301
合計: 1499
這是一套偏入門的辦公主機,但并不是目前最低的配置,后期加獨立顯卡暢玩騰訊全家桶游戲也是ok的。intel 13 代處理器的奔騰、賽揚系列還未上市,即便是出來了價格也不會便宜,對于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辦公用戶來說,個人覺得根本沒必要去追新。所以這套入門配置選用的是intel 12代奔騰G7400,依然還是雙核四線程,不過內存頻率支持到了3200MHz,相比上一期推薦的十代奔騰G6405總體性能有些許提升,但主板+cpu的價格也貴了百十來元。
2、四核八線程12代i3核顯辦公配置單
【CPU】: intel 酷睿i3-12100 散片
【散熱器】: 超頻三 大白鯊 PRO
【主板】: 微星PRO H610M-E DDR4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8G 3200 DDR4
【硬盤】: 金士頓500G NVME M.2 固態硬盤
【顯卡】: UHD 730 核顯
【電源】: 航嘉GS400 額定300W
【機箱】: 航嘉BU301
合計: 1849
由于13代i3-13100依然還是4核8線程,性能相比12代并沒多大提升,價格卻貴了200多,所以這套配置選用的是12代i3-12100。4核8線程的規格對于絕大多數的辦公用戶來說,性能都是足夠的,內置的UHD 730核顯,在不搭配獨顯的情況下,玩一些不吃顯卡的游戲也都可以,比如lol,dnf之類的。如果想玩吃雞之類的大型游戲的話,到時候加一張合適的獨立顯卡即可。
3、銳龍5600g高性能apu平臺配置單
【CPU】: AMD R5-5600G 盒裝
【散熱器】: 盒裝自帶散熱器
【主板】: 微星A520M-A PRO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8G*2 3200 DDR4
【硬盤】: 金士頓500G NVME M.2 固態硬盤
【顯卡】: VEGA7 核顯
【電源】: 航嘉GS400 額定300W
【機箱】: 航嘉BU301
合計: 1999
想有一定的游戲性能,又不想要獨立顯卡,那最好的選擇就是amd的apu平臺。AMD 銳龍5600G內置了一顆性能不錯的核顯,搭配雙通道高頻內存的話大致相當于GTX750Ti的性能,用來玩騰訊全家桶這類游戲是足夠了。對于這套配置后期就不建議加獨顯了,因為5600G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核顯,所以這顆cpu的價格也并不算低。雖然5600G看起來是6核12線程的,但它cpu本身的性能只能算是10代i5的水平。(如果你確定以后會加獨顯的話,那建用intel的核顯平臺)
對于一般的辦公來說,前邊推薦的那幾套核顯配置就完全夠用了,如果你對這幾套的性能還不滿意的話,可以看看裝機天下在上一期推薦的那款13代i5-13400的配置單。
二、獨顯游戲電腦配置單
長期關注裝機天下的用戶應該都知道,雖然很多人都在喊著AMD的顯卡價格便宜,性價比高,但我一般比較少用amd的產品。AMD的一代銳龍性價比的確是高,你以為是amd真的良心?而我則認為那是迫不得已,被intel壓制十來年,好不容易翻身了,肯定要先樹立自己的形象。你看下3代銳龍出來后,amd的定價有多黑?5600x曾一度賣到2000以上。市場的反應就是最好的證明,之前到處都是“AMD yes”的口號,現在還能聽到嗎?就單論性能的話,amd的顯卡的確是便宜,但畢竟和nvidia的技術還是有一定差距,產品穩定性、驅動方面的問題總還是不如nvidia,尤其是中高端型號。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人不識貨錢識貨。
4、13代i3搭配GTX1650獨顯游戲配置單
【CPU】: intel 酷睿i3-13100F 散片
【散熱器】: 超頻三 大白鯊 PRO
【主板】: 微星PRO H610M-E DDR4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8G*2 3200 DDR4
【硬盤】: 金士頓500G NVME M.2 固態硬盤
【顯卡】: 華碩DUAL-GTX1650-O4G
【電源】: 安鈦克BP350 額定350W
【機箱】: 銳禧 朋克5
合計: 2999
無核顯的13代i3-13100F和12代i3-12100F目前的差價越來越小,不到100元的差價可以考慮直接上13代i3-13100F。i3-13100F的規格是4核8線程,睿頻4.5GHz。4核8線程的u雖然不敢說任何游戲都不存在瓶頸,但對于主流游戲甚至很多大型游戲都不會有明顯的瓶頸,即便是有,也不至于跑不起來,關鍵還是要看你搭配什么樣的顯卡。
考慮到預算的原因,這套配置的顯卡選用的是GTX1650,其性能滿足主流網游還是沒問題的,像是吃雞游戲在1080p分辨率、低畫質的情況下,fps可以達到100幀左右,但要想玩3A大作的話那還得加錢上更好的顯卡(可以低畫質體驗3A大作)。這個價位段的顯卡除了GTX1650,還可以選用amd的 RX6400,性能較GTX1650稍微弱一點點,價格便宜100元左右,不過RX6400的帶寬是PCIe4.0x4的,所以如果你的平臺不支持PCIe 4.0的話,那這張顯卡就只能工作在PCIe 3.0x4的帶寬下,會有一定的性能損失。
5、13代i3搭配RX6500XT獨顯電腦配置單
【CPU】: intel 酷睿i3-13100F 散片
【散熱器】: 超頻三 大白鯊 PRO
【主板】: 微星PRO H610M-E DDR4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8G*2 3200 DDR4
【硬盤】: 金士頓500G NVME M.2 固態硬盤
【顯卡】: 藍寶石RX6500XT 白金版OC 4G
【電源】: 安鈦克BP350 額定350W
【機箱】: 銳禧 朋克5
合計: 3099
這套電腦配置是在上一套基礎上將顯卡換成了性能更高的RX6500XT,千元出頭的價格,性能相當于GTX1660。在這個價位段里除了它,你也找不到什么像樣的型號了,AMD的中低端顯卡性價比還是不錯的,反正也用不到光追。其性能可以滿足1080p、中畫質流暢運行絕大多數3A游戲。不過這個顯卡同樣是PCIe4.0x4的帶寬,如果你用的是intel 10代以前或者amd的R5-5500、5600g這些的cpu的話,那就要注意下這個問題。
6、amd R5-5600搭配RX6600獨顯游戲電腦配置清單
【CPU】: AMD R5-5600 盒裝
【散熱器】: 盒裝自帶散熱器
【主板】: 微星A520M-A PRO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8G*2 3200 DDR4
【硬盤】: 金士頓500G NVME M.2 固態硬盤
【顯卡】: 藍寶石RX6600 白金版 8G
【電源】: 安鈦克BP500 額定500W
【機箱】: 銳禧 朋克5
合計: 3699
這是一套amd平臺的配置,cpu選用的是6和12線程的銳龍R5-5600(注意:后綴不帶G)。銳龍5600和5600g的區別是前者沒有核顯,但5600的cpu性能更強。R5-5600看起來好像是R5-5600G的核顯閹割版,但其實并沒有那么簡單。5600G是Cezanne(塞尚)架構,而5600是Vermeer(維米爾)架構,你可以簡單這樣理解:拋開核顯不說,5600的性能要比5600G強很多,5600是5600x的小幅降頻版,性能比5600x弱一點點,價格比5600x便宜200多,而弱的這一點性能在實際使用時根本無感。
顯卡方面,RX6600的傳統游戲性能相當于RTX3060,1080p中畫質跑大型3A游戲問題不大,只可惜沒有DLSS的加成,并且光追性能遠不如N卡。
主板方面,B550價格要么有些小貴,要么就是些二、三線的板子,所以這里選用了一款微星的A520主板,其供電性能跑滿5600x都是沒問題的,只是這個型號不支持PCIe 4.0固態硬盤。
7、12代i5-12400F搭配RTX3050配置清單
【CPU】: intel 酷睿i5-12400F 散片
【散熱器】: 九州風神 玄冰400k
【主板】: 華碩B660M-K D4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8G*2 3200 DDR4
【硬盤】: 西數SN770 500G PCIe4.0 固態硬盤
【顯卡】: 影馳RTX3050 驍將 8G
【電源】: 安鈦克BP500 額定500W
【機箱】: 安鈦克NX200M
合計: 4399
i5-12400F屬于intel第12代cpu,價格相較13代i5-13400F要便宜200多元,其核心規格為6核12線程,對于99%的游戲都不會有明顯的瓶頸問題。如果你不介意200多的差價的話,可以將cpu換成13代i5-13400F。
RTX3050的GPU性能雖然不如RX6600,但它有DLSS的加成,對于支持DLSS的游戲會有更好的幀數表現。并且N卡的穩定性、兼容性方面要更好一些,如果你有模擬器多開方面的需求,那強烈建議你選擇N卡。
8、13代i5-13400F搭配RTX3060Ti獨顯游戲配置
【CPU】: intel 酷睿i5-13400F 散片
【散熱器】: 九州風神 玄冰400k
【主板】: 華碩B660M-K D4
【內存】: 威剛萬紫千紅 8G*2 3200 DDR4
【硬盤】: 西數SN770 500G PCIe4.0 固態硬盤
【顯卡】: 七彩虹戰斧RTX3060TI DUO G6X 8GB
【電源】: 安鈦克BP600 額定600W
【機箱】: 安鈦克NX200M
合計: 5799
i5-13400F屬于intel第13代處理器,10核16線程規格(6個大核,4個小核), 主頻 2.5 GHz,全核睿頻可達 4.1 GHz,單核睿頻 4.6 GHz,配備 20 MB 的 L3 緩存,基礎功耗 65W。i5-13400F對比12代i5-12400F最大的改變是增加了4個小核,其次提升了睿頻并增大了L3緩存。增加的4個小核對于游戲本身來說幾乎沒什么作用(有的游戲可能還需要關閉小核才能有更好的表現),不過它可以在你運行游戲的同時,后臺還能掛更多的其它任務。睿頻和L3緩存的提升對于游戲的確是有一定幀數提升,不過別指望它能明顯強于12代i5-12400F,玩游戲的關鍵還是看顯卡。如果你對多任務性能要求不高的話,完全可以用更便宜的12代i5-12400F。
RTX3060Ti從型號命名上來看只是比RTX3060多了一個Ti,但兩者的性能差距可沒那么簡單。RTX3060用的是GA106核心,而RTX3060Ti用的是和RTX3070一樣的GA104核心。RTX3060Ti的CUDA核心、顯存帶寬都遠高于RTX3060,性能相較RTX3060要高30%左右。目前RTX3060Ti的價格比RTX3060要貴500元左右,論性價比的話,多花500元就能得到30%的性能提升,還是相當劃算的。
9、13代i5-13400F搭配RTX4070游戲電腦配置單
【CPU】: intel 酷睿i5-13400F 散片
【散熱器】: 九州風神 玄冰400k
【主板】: 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D4
【內存】: 威剛XPG 8G*2 3200 DDR4
【硬盤】: 西數SN770 500G PCIe4.0 固態硬盤
【顯卡】: 七彩虹戰斧RTX4070 GDDR6X 12G
【電源】: 安鈦克BP650 額定650W
【機箱】: 安鈦克AX61
合計: 8199
這套配置將顯卡進一步提升到RTX4070,可以滿足2k分辨率的游戲需求。RTX4070價格比4070Ti便宜一千多,性能也相對落后30%左右。論性價比的話4070和4070ti都差不多,只不過4070填補了4000-5000元價格擋位的空缺,老黃這刀法是不會讓你占一點便宜的。
主板換成了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D4,擴展性能更豐富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顏值。
10、13代i5-13600KF搭配RTX4070Ti高端游戲電腦配置
【CPU】: intel 酷睿i5-13600KF 散片
【散熱器】: 利民 AQUA ELITE AE 240 ARGB
【主板】: 微星PRO Z790-P WiFi DDR5
【內存】: 美商海盜船 16G*2 DDR5 6000
【硬盤】: 西數SN770 1T PCIe4.0 固態硬盤
【顯卡】: 影馳RTX4070TI 金屬大師 12G
【電源】: 安鈦克NE850 額定850W
【機箱】: 安鈦克NX420 RGB
合計: 12099
這套配置選用了DDR5平臺,其實對于游戲來說DDR5和DDR4并無明顯區別,DDR5的頻率雖然很高,但它是運行在gear2模式下的,這就帶來了內存高延遲的問題,當然通過沖擊DDR5的更高頻率可以抵消延遲的問題,但畢竟ddr5的主板+內存都會比DDR4貴一些。不過這套配置怎么說也算是高端配置了,能上到這個價位機器的用戶應該對DDR5和DDR4平臺的差價不會那么敏感。
i5-13600kf屬于intel最新13代cpu,默認主頻3.5GHz,睿頻高達5.1GHz,擁有14核20線程規格(6大核,8小核),配合Z系列主板還可以通過超頻進一步提升cpu性能。這個規格的cpu對于游戲已經算是頂到天花板了,無需再考慮更高規格的cpu。
RTX4070Ti性能比RTX4070強30%左右,可以在游戲中提供更高的幀數表現。
三、生產力電腦配置單
之前我一直說,玩游戲的機器主要是看顯卡,而做生產力就比較復雜了,有的軟件更看重cpu的性能,有的更看重顯卡的性能,有的則是二者兼備。所以下面幾套配置分別是高u+低顯卡;低u+高顯卡;高u+高顯卡。
11、高u+低顯卡 生產力配置單
【CPU】: intel 酷睿i7-13700k 散片
【散熱器】: 利民 AQUA ELITE AE 240 ARGB
【主板】: 微星MAG B760M MORTAR DDR5
【內存】: 美商海盜船 16G*2 DDR5 6000
【硬盤】: 西數SN770 1T PCIe4.0 固態硬盤
【顯卡】: 影馳RTX3050 驍將 8G
【電源】: 安鈦克BP600 額定600W
【機箱】: 安鈦克NX420 RGB
合計: 7899
12、低u+高顯卡 生產力配置單
【CPU】: intel 酷睿i5-13400 散片
【散熱器】: 利民 AQUA ELITE AE 240 ARGB
【主板】: 微星MAG B760M MORTAR DDR5
【內存】: 美商海盜船 16G*2 DDR5 6000
【硬盤】: 西數SN770 1T PCIe4.0 固態硬盤
【顯卡】: 索泰RTX4080 16G 天啟 OC
【電源】: 航嘉WD750 額定750W
【機箱】: 安鈦克復仇者X
合計: 13399
13、高u+高顯卡 生產力配置單
【CPU】: intel 酷睿i7-13700k 散片
【散熱器】: 利民 AQUA ELITE AE 240 ARGB
【主板】: 微星MAG B760M MORTAR DDR5
【內存】: 美商海盜船 32G*2 DDR5 6000
【硬盤】: 西數SN770 2T PCIe4.0 固態硬盤
【顯卡】: 索泰RTX4080 16G 天啟 OC
【電源】: 航嘉MVP K1000 額定1000W
【機箱】: 安鈦克復仇者X
合計: 16599
做生產力的機器一般不建議超頻使用,因此即便你用的是k系列可以超頻的cpu,主板也不用非得上Z系列主板。超頻雖然能提升一定性能,但是超頻后的不穩定因素對于做生產力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所以我對于生產力的機器一般都是建議默頻使用,cpu你可以選擇k系列的,畢竟后綴帶k的cpu主頻本來就高。主板只要用料扎實,擴充性強就可以,不用追求Z系列高端主板。
內存和硬盤對于生產力軟件來說要求都差不多,內存容量盡可能大一些,一般建議32G起步。硬盤速度越快越好,現在PCIe4.0固態硬盤價格也不貴,所以肯定首選PCIe4.0固態了,然后再搭配一塊大容量機械硬盤用來做倉儲盤(本文配置單里沒有寫機械硬盤,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容量的機械盤)
總結:2023年5月組裝電腦配置單(高性價比臺式diy電腦主機配置清單)
電腦主機的性能和價格是成正比的,有些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一看到低端配置就開噴;見到價格過萬的機器就說人傻錢多……,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人家就只是簡單的文檔辦公需求,你還非得給人整臺ROG全家桶?
游戲主機配置的關鍵配件是顯卡,而顯卡的預算又是整臺主機預算占比最大的,高端顯卡太貴,低端顯卡又怕跑不動游戲。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游戲主機的時候盡量搞清楚自己要玩哪些游戲,對游戲的畫質有什么樣的期待,從而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顯卡型號。顯卡一但確定下來,別的配件就比較好選了。
生產力主機有高u+低顯卡、低u+高顯卡、高u+高顯卡的搭配方案,具體用哪種方案要根據你所使用的軟件而定,當然如果你不在乎預算的話,直接高u+高顯卡就行了。
近我們組新添了一臺簡易的GPU個人工作站,主要用于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機器學習,配置如下:
CPU i5 9600k
散熱器 酷冷至尊T400i塔式風扇
內存 金士頓16G DDR4 2666駭客神條 2條
硬盤1 西部數據4T企業版 7200轉
硬盤2 三星976 EVO PLUS 256G
主板 華碩B360M-D
顯卡 影馳GTX2080 SUPER
機箱 安鈦克P7
電源 臺達額定850W
主要參考sob的裝機配置推薦(http://sobereva.com/444),總價在¥12000左右。出貨時固態盤安裝了WINDOWS系統,但是大部分計算化學軟件都是在Linux系統下運行的,于是在機械硬盤分區安裝Linux發行版。可以選擇的免費的Linux發行版有Ubuntu,Centos等。考慮到在Ubuntu下安裝各種軟件環境比較方便,于是選擇了與Ubuntu同宗同源的Deepin
國產發行版。它也被華為Matebook 14 第三方版本所采用,具有類蘋果的操作UI和類Windows的交互邏輯,同時安裝也比較便捷。
首先在(https://www.deepin.org/download/)下載深度啟動盤制作工具,并下載深度操作系統15.11的鏡像,準備一個大于8G的空U盤。啟動制作工具,導入鏡像并寫入U盤。
將U盤插入GPU主機的USB口,在BIOS中設置從U盤引導。選擇安裝Deepin
,并安裝到一個空白的分區。等待20分鐘即可安裝完畢,機器即將重啟,務必將U盤拔下。
啟動后默認是使用的CPU的亮機卡,因此需要安裝nVidia
驅動以及Cuda Toolkit
。因為Deepin15.11
的默認gcc版本是6.5,因此需要安裝Cuda 10.1
版本的GPU編程工具箱。
查看顯卡信息
lspci | grep -i vga
#顯示有GeForce顯卡
下載官方Linux驅動
https://www.nvidia.cn/Download/index.aspx?lang=cn
或者
https://www.geforce.com/drivers
選擇下載適合自己顯卡的Linux驅動
禁用nouveau驅動
sudo echo "blacklist nouveau" >> /etc/modprobe.d/blacklist-nouveau.conf
sudo echo "options nouveau modeset=0" >> /etc/modprobe.d/blacklist-nouveau.conf
#重啟
sudo reboot
sudo update-initramfs -u
#執行以下命令,若無輸出說明禁用成功
lsmod | grep nouveau
安裝驅動
#先關閉圖像界面,切換tty2
ctrl+alt+f2
#關閉圖像界面
sudo service lightdm stop
#切換進顯卡驅動下載目錄
sudo chmod a+x NVIDIA-Linux-x86_64-x.run
sudo ./NVIDIA-Linux-x86_64-x.run
#安裝過程中除了是否支持32外全部選是。
#安裝完成后重啟電腦
sudo reboot
#輸入nvidia-smi 查看是否成功安裝好顯卡驅動。
#以上參考 https://www.jianshu.com/p/caa02259e51d
Deepin15.11
相當于Ubuntu16
,在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a-downloads上下載工具箱。
上述教程在我們主機上無法成功安裝Cuda Toolkit
,https://www.findhao.net/easycoding/2562.html 的一個帖子提供了解決辦法,使用普通帳號安裝。
mkdir ~/Downloads/cuda10.1
cd ~/Downloads/
./cuda_10.1.243_418.87.00_linux.run --silent --toolkit --toolkitpath=~/Downloads/cuda10.1 --defaultroot=~/Downloads/cuda10.1 --samples --samplespath=~/Downloads
沒有報錯,說明安裝成功了,在系統的/usr/local/下創建toolkit10的鏈接:
sudo ln -s ~/Downloads/cuda10.1 /usr/local/cuda
#重新啟動
sudo reboot
加入環境變量
CUDA_HOME=/usr/local/cuda/
export PATH=$PATH:$CUDA_HOME/bin/
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CUDA_HOME/lib64
主要參考教程http://sobereva.com/457
#安裝fftw
mkdir build
cd build
export CMAKE_PREFIX_PATH=/sob/fftw338
cmake .. -DCMAKE_INSTALL_PREFIX=/sob/gmx2018.4 -DGMX_SIMD=AVX2_256 -DGMX_MPI=OFF -DCUDA_TOOLKIT_ROOT_DIR=/usr/local/cuda
#不使用AVX512指令集,不是用MPI 僅用openMP
make -j4
make install
以李繼存老師博客上的教程(http://jerkwin.github.io/GMX/GMXtut-0)為例進行對比:漏斗網蜘蛛毒素肽的溶劑化研究的成品模擬對比測試。為了使用GPU,energygrps設為了System,測試軟件同為GROMACS2019.2版本。
對比結果如下:
一塊2080顯卡的普通臺式機的Gromcas的算力遠遠超過了一臺GPU主機,而且價格也比較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