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具體目標是:在知識方面,使學生掌握JSP運行環境搭建、JSP基本語法、等對象的特點及用法、與數據庫的連接技術、工作原理、Java 技術、MVC體系架構特點和網站總體設計思想。在能力方面,使學生具有搭建JSP程序環境、應用內置對象、運用JSP + + 編寫規范代碼等能力。在素質方面,使學生養成良好編程習慣網站重構:應用web標準進行設計(第3版),樹立誠信守約意識,具有嚴謹務實、團隊合作、自主學習、不怕挫折等思想政治素質和關鍵能力。
課程內容的選擇、組織基于工作過程的實用性和Web程序員、網絡管理員相關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分析,彰顯校企合作職教類型特征,遵循認知規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跟蹤Java Web先進技術,重構Java Web應用基礎知識和技能體系,從中優化出網上書店系統開發準備、網上書店首頁設計等6個單元模塊。每個單元模塊包括若干基于工作過程的典型學習任務,按照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原則圍繞網上書店系統項目展開,且有機融入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勞模精神等思政元素,達到“潤物無聲”育人效果。將Java Web應用程序開發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技能訓練和關鍵能力培養融入每一個具體項目任務之中,構建資源豐富、大規模在線課程特征鮮明、適應在線學習和混合式教學、科學先進的在線開放課程。
課程圍繞學習任務,細化具體教學目標,梯度組織教學,科學把握教學進度。課程教學主要采用理實一體、任務驅動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彰顯工學結合職教類型特征。學生5人1組成立模擬軟件公司,輪流扮演項目經理(組長)、需求分析師等職場角色。
課前,學生在線學習、在線測驗,進行課前實踐;教師在線跟蹤學生學習、收集學習問題,調整授課計劃。課中,以任務為載體,師生一起按照“任務導入—任務分析—示范引導—模仿試做—糾錯重做—總結提高”任務教學6環節組織教學活動。在“模仿試做”環節,學生按照職場軟件開發的“需求分析”、“系統設計”、“代碼編寫”、“測試”、“交付”5個基本步驟完成學習任務,使“工作過程”融入“教學過程。“教”中“做”、“做”中“學”,“學”中“創”,“教學做創”四位一體,有機結合。課后,學生在線研討、提交作業,鞏固拓展課堂學習內容;教師線上答疑輔導、批改作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勞模精神等思政元素,全面實現課程培養目標。
靈活采用角色扮演、深度研討等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將技術技能傳授過程放在課堂之外,學生借助網絡資源自主完成知識建構,把課堂變成學生完成作業、探討問題和得到個性化指導的場所。實現線上線下一體的移動、混合、異步、泛在教學。教與學的地點不再固定,可以線上線下,可以不同時發生,不受時空限制,使傳統教學的以學校、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即時網上輔導反饋,線上線下討論答疑,網上作業批改和社區討論等,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深度資源共享、問題交流和協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形成自主學習教學生態。
與傳統課程和同類課程相比,課程主要特色有四:一是有效利用遷移規律組織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的選擇、組織為正向遷移創造條件,使學生在前面任務中獲得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網站重構:應用web標準進行設計(第3版),順利遷移到后面較高一階任務中,形成網絡化交叉正遷移,有效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螺旋上升。
二是采用“565”混合教學模式。學生5人1組輪流扮演職場角色。按照任務教學6環節組織教學活動,在“模仿試做”環節學生按照軟件開發的5個基本步驟完成學習任務,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將知識、技能、能力和正確價值觀培養寓于任務完成之中。
三是資源豐富。在原國家精品課程基礎上建設,既有豐富的線上資源又有線下課程團隊編寫的《JSP程序設計》國家規劃配套教材,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四是實現四大轉變。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以課堂為主向課堂內外結合、以同步集中的傳統課堂學習向異步泛在的線上線下混合學習和以結果評價為主向多元綜合評價的轉變,形成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生態,對“三教”改革有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