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7日的發布會上,小米游戲本意外現身。這款產品滿足了很多用戶的期望,它在網絡上極高的熱度也引來了很多傳統PC廠商的羨慕嫉妒恨。
不過,作為小米的第一款游戲本產品,很多人還是對它心存疑慮。今天,我們就整理出十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并作出解答。
小米筆記本Air、Pro可以大致歸類到輕薄本的范疇,主打外觀、便攜、續航,但性能和游戲本差距非常大。
小米游戲本的性能完勝小米筆記本Air、Pro,更適合玩游戲;但輕薄本的外觀顏值、便攜性、續航則更勝一籌。
發布會上雷軍只介紹了乞丐版和皇帝版,但其實一共有四個版本:
i5+1050Ti+8GB+128GB SSD+1TB HDD (5999元)
i5+1060+8GB+128GB SSD+1TB HDD (6999元)
i7+1060+8GB+128GB SSD+1TB HDD (7999元)
i7+1060+16GB+256GB SSD+1TB HDD (8999元)
具體要買哪個版本,還是要根據實際需求來。低配版可以滿足主流的游戲需求,適合預算不多的人;頂配版則適合對處理器、內存、顯卡性能要求都比較高的用戶,特別是有視頻剪輯等專業需求的人;中間兩款則主要看具體需求側重于處理器還是顯卡。
可以。
即使是低配版的1050Ti顯卡在1080P游戲分辨率下,也可以以中等畫質比較流暢地玩絕地求生。1060顯卡則可以在高畫質下流暢運行吃雞游戲。
小米游戲本的性能比輕薄本要強不少,處理日常辦公軟件自然綽綽有余。小米游戲本的外觀比較接近常規筆記本,沒有張牙舞爪的感覺,放在辦公室或帶去圖書館不會太違和。從這點來看,拿來學習辦公也是沒問題的。
但是,它的重量為2.7Kg,如果每天要在兩地往返奔波、隨身攜帶的話,還是趕緊用輕薄本吧。
小米游戲本被吐槽最多的一點可能就是它用了英特爾第七代酷睿標壓處理器,畢竟四月份第八代處理器就要上線了。現在入手小米游戲本難免有49年入國軍的感覺。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兩代處理器的之間肯定是有性能差距的,在價格一致的情況下,當然是買新不買舊。
不過,如果你買小米游戲本是為了玩游戲的話,第七代處理器并不會成為體驗的瓶頸,處理器性能的增加并不會在游戲體驗上有直觀的體現。
此外,如果你有視頻剪輯等對CPU性能敏感的專業需求,那么不妨再等等第八標壓處理器產品。
從小米官方的宣傳來看,小米游戲本在散熱上下了很大功夫,3+2大直徑加粗熱管、D面超大開孔的進風格柵也能看出小米在這方面的努力。
另外,官方在發布會上給出了兩小時烤機數據,CPU可以穩定在3GHz,這樣看來,它的散熱還是很給力的。
筆記本的可升級空間要比臺式機小得多,游戲本也不例外,CPU和顯卡基本是不能換的。小米游戲本采用的是雙硬盤設計,機械硬盤可以拆下換上M.2接口的固態硬盤,硬盤位支持PCIe速率,小米這方面還是比較良心的。
另外,這款游戲本的內存是可以更換升級的,后續可以等內存降價(如果可能的話)自行升級到更大容量。
如果和小米Air等輕薄本比的話,不太好。小米官方給出的數據為5小時在線視頻播放,測試環境為:屏幕亮度150nits、50%音量、關閉鍵盤背光及底部氛圍燈、連接WiFi。
如果把屏幕亮度調高、打游戲的話,續航還會進一步下降。對游戲本而言,續航通常都比較一般。
小米游戲本的鍵程比較長,達到了1.8mm,作為對比,小米筆記本Air是1.3mm。發布會現場的體驗時間很短,從小雷短短幾分鐘的使用情況來看,手感還不錯,比小米筆記本Air、MacBook Air要好不少。
當然,玩游戲時的實際體驗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的測試。
小米的很多產品都以高性價比而著稱,對這款小米游戲本,大家自然會對這方面有所期待。
但是,筆記本是一個高度成熟的行業,游戲本市場上更是經歷了多年慘烈的價格戰,小米進入之前,就已經存在神舟等知名的主打性價比的筆記本品牌。想讓小米游戲本像當年初代小米手機一樣對整個行業形成巨大的影響,這無疑是不現實的。
單看核心配置的話,炫龍毀滅者KP2、神舟精盾T96C等產品的性價比都要比小米游戲本高。當然,小米游戲本在外觀上則可能更有優勢些。
目前來看,小米游戲本的價格在市場上有一定競爭力,但性價比也談不上是全場吊打的程度。
看完和小米游戲本有關的十個問題,對是否入手這款產品,你有答案了嗎?
米和華為都要做筆記本電腦這件事似乎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而近日有消息稱華為準備在2月21日MWC上亮相華為2in1筆記本,而小米準備進軍筆記本的消息由來已久,對于這個“夕陽產業”,大家對于更關心的問題似乎都是哪家“勝出”幾率更高些,下面筆者就從數據/營銷策略/產品幾個方面來分析分析華為/小米筆記本誰更靠譜。
·小米和華為為何雙雙進入筆記本電腦市場?
如今有很多論調都在唱衰PC產業,認為PC已經走上了末路,但據市場調查公司的數據IDC公布2015年PC市場Q4的調數據表示,全球PC市場在第四季度的出貨量雖然下降了10.6%,但蘋果出貨量反而出現了增長,這歸功于蘋果電腦推出的設備相比傳統PC更具差異化,是一款精致的產品,因此其有上漲的機會。
雖然PC市場正在趨于飽和,但是特色產品會脫穎而出
所以說,小米和華為殺入PC市場仍然是“有利可圖”,能夠吸引不少用戶
而華為和小米正是看到了這一現象,如今雖然PC市場正在趨于飽和,但是特色產品會脫穎而出,所以小米和華為殺入PC市場仍然是“有利可圖”的,只要他們能帶給消費者“新鮮感”,就能達到盈利的目的。
·產品:華為丨小米筆記本已知參數橫向對比
就目前的消息來看華為和小米的平板似乎都是想走PC平板二合一路子,都分別想運用Android/Windows系統,和MIUI/Windows系統,當然也不排除小米想走Macbook的輕薄路子,畢竟已經爆料了不少消息。
◆華為:技術沉淀 發揮自己的海思芯片優勢
硬件技術方面華為也有非常不錯實力,海思麒麟處理器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華為手機能有如此的成功正是憑借自己擁有的海思芯片,海思芯片幫助華為有計劃的推進自己的手機發布節奏,而不至于如小米一樣因為驍龍810的發熱問題導致采用這個處理器的小米note不受歡迎而有高端手機卻無用的局面。
如果華為在筆記本電腦上采用自己的海思芯片自然能將這些優勢延伸到筆記本上
在產品上華為很可可能將采用雙系統設計,基于Android進行定制的筆記本系統和Windows Mobil系統,以發揮華為自己擁有的海思芯片的優勢。如果華為在筆記本電腦上采用自己的海思芯片自然能將這些優勢延伸到筆記本上。
◆小米:英特爾處理器 Linux系統
就目前已經有消息指出小米筆記本將采用Intel的處理器,雖然指該產品將采用Linux系統,不過考慮到眼下中國的國情,而小米急于推動營收增長,可知其筆記本到了用戶手里的時候多數都會“秒裝”Windows系統。
有網友爆料稱:小米筆記本將采用Intel的處理器并搭載Linux系統
除了Intel之外,小米筆記本還有可能是采用ARM架構處理器和Windows系統的產品,此前有消息傳出“高通將和微軟合作進軍PC市場,其ARM架構的處理器針對Windows進行優化,以提供更好的體驗。”而高通是小米的股東,小米的手機也季度依賴高通的芯片,未來小米采用高通處理器推出移動版Windows系統的筆記本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小米更希望的是將自己的MIUI系統應用于小米筆記本上,如果在小米 5手機上的MIUI 8有一個不小的改變,那小米筆記本很有可能也是一款雙系統產品。而就目前來講,小米筆記本當前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超薄本、PC平板二合一本、亦或是一個還沒出來的"奇葩"本,都是有可能的。
·策略:華為丨小米附屬優勢資源橫向對比
華為:【高端形象 良好的線下渠道助力產品的銷售和推廣】
相比小米的“薄利多銷”華為的優勢在于目前的高端形象和良好的線下渠道,其中良好線下渠道是華為多年積累而來的,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力,這將助力其產品的銷售和推廣。此外,從華為給筆記本的申請的商標Matebook也可以看出其PC產品的定位或許是中高端PC,因為當下華為以Mate打頭的產品基本都是高端手機,可以說華為在用戶劃分上擁有比小米更為精準化。
華為:【高端形象 良好的線下渠道助力產品的銷售和推廣】
此外,在硬件技術方面華為也有非常不錯實力,海思麒麟處理器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畢竟華為的服務器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除此以外華為已有開發多款平板的經驗,諸如:華為M2 10.0、華為M2 8.0、榮耀平板,這對開發PC平板二合一產品也有一定的優勢。
小米:【“薄利多銷” 生態至上轉移成本變高獲得利潤】
由于小米公司“薄利多銷”DNA,因此筆者分析小米筆記本定價可能相對華為來講比較低,之前已有消息稱其售價2999元,且配置豪華,這個價格在筆電市場是一比較低的水平,況且小米還有一個較為優質的線上銷售渠道小米網,這對其銷售也是有著一定的益處。
小米:【“薄利多銷” 生態至上轉移成本變高獲得利潤】
低定價的筆記本與消費小米手機用戶有還會讓小米生態進一步拓展,其應該會讓小米筆記本與小米手機具有類似Mac之與iPhone的關系,由此帶來情況就是轉移成本變高,這類用戶就會長期的使用該品牌的產品。
營銷界的巔峰之戰
這兩家公司相比傳統PC廠商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營銷,兩家的營銷功力大家都見過,傳統PC廠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相信它們的到來會狠狠的給其上一課,并在一定程度上攪出一陣“浪潮”,目前傳統的PC廠商大都停留在做出好產品不會“吹”的基礎上。
華為、小米兩家公司相比傳統PC廠商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營銷
傳統PC廠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相信它們的到來會狠狠的給其上一課
此外,相比華為小米除了是一家手機公司還是一家“百貨公司”因此小米筆記本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其生態的一部分,而小米筆記本也很有可能成為其生態的一環,成為一個控制中心。
·誰會更容易勝出?
【華為的優勢更明顯】
技術上:短時間內小米是難以望其項背
和小米相比華為的綜合優勢較為明顯,畢竟有多年的技術積累,自主研發能力強,比如搭配自己的固態硬盤和處理器等,因此,就華為積累的技術壁壘,短時間內小米是難以望其項背,且華為和小米一樣具備強大的品牌影響力。
銷量上:訂單量方面也許不輸于華為,但利潤可能存在不小差距
如果小米由于走性價比路線,在訂單量方面也許不輸于華為,但利潤跟華為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如今PC行業本身也可能是不掙錢的,如今PC產業鏈已經相當透明,即便小米之前已經與英特爾合作,但是相關元器件價格也不會比其他家便宜太多,而且如果小米能做的這么便宜,其他傳統PC廠商肯定也會迅速跟進,畢竟人家在PC領域已經辛辛苦苦耕耘了這么久
此外,如果小米走“低價”路線“神舟”這個老大哥一定會給其當頭一棒,畢竟價格屠夫這個名字不是白叫的,所以如果小米按照之前手機廠商的打發小米主打高性價比,而低價是在早期獲取市場份額好手段,就跟當年的小米手機一代一樣,靠其后生態的內容盈利。
寫在最后:
綜合來看,筆者認為華為的優勢更明顯,相比小米華為在服務器與商用領域擁有自己的產品線與核心實力,并且在用戶量上擁有比小米更為精準化的人群,反觀小米則專注于事件營銷,在PC領域并沒有任何試水的產品。華為的優勢則會在后期現實出來,由于其定位相對較高,更容易獲得高額利潤投入研發,相較而言更容易出現一些精品產品,就像當前Mate 8在國產手機中那樣的地位,而這樣精品產品不管是超極本還是PC平板二合一產品,更易脫穎而出。
筆者以為PC會和手機一樣走上創新的道路,其實這個PC市場最想要的其實還是類似于當年iPhone那樣的產品,讓人感嘆道“原來電腦還可以這樣”,如果小米和華為都做不出來這樣的產品,即便在剛剛進入市場的時候會有不錯的銷售表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出貨量一定還會跌、利潤率還會下降,然后再次被人唱衰。
天下午,小米MIX 2發布會正式在北京召開,不過率先登場亮相的卻是小米筆記本Pro。作為小米筆記本Air的升級增強版,這款筆記本有哪些提升?又留下了哪些遺憾?適合什么用戶購買呢?今天我們就根據小米官方提供的參數、結合一些測試數據,來一一分析。
小米筆記本Pro的外觀基本沒有變化,但它采用了最新的英特爾8代低壓處理器,性能提升幅度很大,關鍵的參數信息如下:
處理器:英特爾 i5-8250U/i7-8550U
內存:8GB/16GB 2400MHz 雙通道(不可拓展)
硬盤:256G PCIe SSD(支持M.2 SATA拓展)
顯卡:NVIDIA GeForce MX150(標準版)
屏幕:15.6吋1080P IPS屏,72%NTSC色域,300nit亮度,800:1對比度
接口:Type-C*2,USB 3.0*2,HDMI、三合一SD讀卡器、3.5mm耳機孔
電池:60瓦時
英特爾官方宣稱第八代低壓處理器性能提升了40%,這當然是和第七代低壓相比的結果。第八代標壓處理器尚未發布,那么今年的低壓處理器能達到第七代標壓處理器的性能水平嗎?
根據知名測試網站Notebookcheck的數據顯示,在Cinebench R15的跑分測試中,i7-8550U的單核分數為166.5,多核分數為526。這個成績和標壓版的i5-7440HQ基本相當,也就是說,i7版的小米筆記本Pro處理器性能基本趕上了主流游戲本。
至于i5-8250U,參數上和i7-8550U很接近,同為4核8線程和15W TDP,主頻相差無幾,最終體現在性能上的差距非常小。從性價比的角度而言,i5-8250U是更好的選擇。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在跑分方面,第八代低壓CPU的性能已經趕超了部分上代標壓處理器,但在滿載運行時,低功耗的劣勢就會顯露出來,頻率和性能會有損失。
在顯卡方面,小米筆記本Pro仍然采用了MX150,但和13.3吋版的Air上的同名顯卡其實有區別的。英偉達的MX150有兩個版本:25W版和8W版。這兩個版本在實際性能上有20%左右的差距,小米Air上搭載的是低功耗版,而小米Pro上的是標準版。
當然小米沒有直接指明二者的區別,只是隱晦地表示小米筆記本Pro上的MX150是“專業級調教”,小米筆記本Air則使用了“游戲性能提升37%”的說法,暗示了它是降頻版。
盡管標準版MX150性能相比940MX有不小的提升,但并沒有改變入門級顯卡的定位。MX150大致相當于臺式機上的GT 1030,和游戲顯卡的差距非常大。
當然,MX150應付主流的網游,例如LOL、DOTA 2等是完全不在話下的。單機游戲方面,根據Notebookcheck的測試數據,標準版MX150在1080P高畫質下運行GTA V的平均幀率為30,屬于非常勉強的可玩水平。
小米筆記本Pro相比Air除了性能有提升外,這些方面也做出了改進。
雙風扇散熱
13.3吋版小米筆記本Air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是可能就是它不太讓人滿意的散熱了。小米筆記本Air的發熱區域集中在常接觸到的WASD鍵盤區域,配合金屬材料,燙手感非常強烈。
此次小米筆記本Pro采用了雙風扇散熱方案,發熱源相對居中,對發熱問題有很大改善作用。
屏幕變大
對用慣了14吋以上屏幕尺寸的用戶來說,13.3吋的小米筆記本AIr實在是有些小了。小米筆記本Pro搭載了一款游戲本上常見的15.6吋大屏,屏幕質素和13.3吋版基本一致,色域、亮度都能讓人滿意。
接口和鍵盤完善
小米筆記本Pro打出了“專業筆記本”的口號,在發布會上也演示了圖片視頻編輯和3D渲染的情景。而此次增加的SD讀卡器對使用相機的用戶來說無疑是方便太多了。另外這款筆記本還多配備了一個Type-C接口,如果未來這個接口能大規模普及的話,多一個還是會方便很多的。
小米筆記本Pro機身隨著屏幕尺寸增加,在鍵盤上也做出了一些努力。這款筆記本的保留了更多的全尺寸功能鍵,鍵程也有改善。
小米筆記本Pro相比Air有不小的改進和提升,但在一些方面還是留下了不足。
機身重量增加
小米筆記本Air的重量為1.3kg,感覺還是非常輕盈的;而小米筆記本Pro則一下增加到了1.95kg,將近2公斤的重量已經接近一些標壓U筆記本了。
續航時間降低
小米筆記本Pro的電池容量為60瓦時,相對13.3吋版Air的40瓦時增加了不少,但官方提供的部分續航數據卻出現了下降。小米筆記本Pro在線視頻播放時間是6小時,而小米筆記本Air卻有8小時。原因可能是標準版MX150顯卡增加的功耗。
雖然小米極力把這款筆記本宣傳成一款專業級別的產品,但從性能、屏幕質素等方面來看,它其實更像是一款影音功能齊全的輕薄本。而發布會上的和MacBook Pro的對比其實是很片面的,MacBook Pro在屏幕等方面還是完勝它的。
小米筆記本Pro可以輕松勝任辦公、娛樂和主流網游,同時外觀也在這個價位來說也是非常優秀的。至于視頻剪輯等方面,小米筆記本Pro并不適合專業人士使用,性能和屏幕色域并不能完全滿足要求,不過學生、入門用戶還是可以的,當然最好購買i7 16GB版本,因為三個版本都是不支持內存拓展的。
目前i7-7500U版的小米筆記本Air 售價為5999元,性能比i5-8250U版的小米筆記本Pro更弱,顯然5599元的小米筆記本Pro i5版性價比更高,適合大部分用戶購買。如果不是拿來處理視頻剪輯、3D渲染之類的工作,8GB i5版完全夠用了。
當然,如果你對筆記本的便攜要求較高,售價5199元的13.3吋版Air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坦率地說,i7版的小米筆記本Pro性價比并不高,如果沒有專業需求的,不太推薦購買。
對用戶而言,小米這樣的互聯網廠商殺入筆記本行業,對用戶來說是件好事。小米的猛烈攻勢激活了筆記本行業的一潭死水,在小米筆記本Air發布后,市場上越來越多的5000元以內的筆記本搭載了大內存、固態硬盤和高品質屏幕,同時在外觀做工方面也都有改進。
最后,如果你對小米筆記本Pro感興趣,最好去小米之家體驗下,畢竟實際使用效果勝過千言萬語。
------------------
日銷5000盒!紅爆網絡的曲奇,入口即化酥香無比!
點擊“了解更多”,立刻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