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筆者有一個習慣,沒事時候喜歡翻一翻購物網站,有時候是看看產品描述和參數規格之類,有時候是看看大家對產品的評價,或只是單純的瀏覽各種有趣的產品。于是2017年夏,一個暖洋洋的中午,我和一身紅衣的它邂逅了。
即使在下單山靈M1的時候,我也不是很了解它能給我的生活品質帶來哪些提升,不過堅信顏值即正義的我還是沉醉在了它嬌小玲瓏的身材中...
開箱&外觀
雖然已經使用一段時間,不過還是按照慣例來個偽開箱:與魅族Pro以及小米Mix系列同樣高級感的包裝盒:通體黑色、摸上去類膚質的觸感,低調的品名...當然,山靈M1的包裝盒右上角少不了信仰加成的Hi-Res“小金標”。
小心翼翼的打開包裝,山靈M1宛若睡美人,靜靜躺在盒子里。底層的盒子里是質量不錯的Type C數據線,說明書、三包憑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還良心的隨機附贈了兩套AB面貼膜以及耳機孔防塵塞(請忽略我不修邊幅的拇指)。
回到產品主體,正面是一塊2.35寸360*400分辨率的2.5D屏幕,不支持觸摸。為什么特意強調呢,因為大家都是習慣了智能設備的,所以沒用過的朋友在把玩的時候都總是下意識的點擊屏幕,筆者覺得這倒不能算是缺點,由于山靈M1便攜播放器的定位,又有出色的物理按鍵反饋的加持,并不需要多此一舉的設置一塊觸摸屏。
說到按鍵,山靈M1左側從上至下依次是返回以及上、下兩個功能鍵,按鍵上方還設置了復位孔。右邊中間是電源鍵,右上角是標志性的多功能旋鈕,旋轉可以進行增減音量和菜單選擇,按壓實現確定等功能。官方宣稱可按壓50萬次、旋10萬次,不過在輕強度的用了半年之后,旋鈕已經有明顯松動的感覺,雖然是不至于壞掉,不過心里總歸有一絲絲擔心。底部從左至右依次是Micro SD卡槽 Type-C數據&充電接口,3.5mm耳機接口。這里不得不吐槽,三個接口的位置互不對齊,特別別扭的設置在機器底部。背部是鏡面處理的產品logo和一些信息標識,被一塊亞克力背板覆蓋,更顯精致。盡管已經很小心的使用了,筆者的山靈M1背板依然留下了幾道劃痕,介意的小伙伴還是貼上保護膜或者選用官方的保護皮套吧。
系統&連接
因為對播放器的印象除了ipod外,都還停留在5年前,所以上手山靈M1的時候,山靈定制的系統UI的美觀性讓我
小小的驚艷了一下。很喜歡播放歌曲時候一整張專輯覆蓋屏幕的感覺,沒導入歌詞文件,不過也看了其他用戶歌詞界面的截圖感覺也很和諧。系統提供了四套主題,下面用幾張圖以默認主題進行展示。
播放界面、主界面、鎖屏界面
音樂菜單、音量調節、系統信息
筆者的山靈M1固件版本為4.0,從截圖可以看出,無論是回放增益、聲道平衡還是USB輸出、DSD輸出模式等功能,山靈M1雖然小巧,但是功能性和專業性上一點都不含糊。
部分設置選項
而在連接性上除了標準的3.5耳機接口,山靈M1還支持Type-C的獨占輸出,不過由于沒有較好的Type-C轉接線,在使用的過程中并沒有進行嘗試。在無線連接上,其支持藍牙雙向連接:能連接藍牙耳機獨立播放,支持Apt-X協議的藍牙4.0;能夠連接手機,配合海貝音樂App 能夠進行歌曲的播放等操作,還能夠對文件進行管理和歌曲信息的查看。筆者最常用的場景就是在剛剛過去的冬季,將山靈M1放在上衣內兜聽歌,需要切換歌曲的時候用手機操控即可。
海貝音樂
聽感&其它
不得不承認,筆者雖然很喜歡聽音樂,但是大概在真正的玩家眼中,我的耳朵可能也就比木耳強一點點,故自己也沒有很貴的或者專業的設備。音質和聽感是很主觀的感受,這里只說我的感覺:聽感上,用HD50收聽,效果山靈M1>iPad Air 2>一加5。推力感覺比另外兩款大,默認eq下,低頻量稍微多一點點,筆者喜歡聽趙鵬、蔡琴之類的就很合適。而要說真正達到hifi可能是不現實的,不過就售價而言,音質高清,值!
要說山靈M1不止給我的聽音體驗帶來了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也是滿滿的。學習或是碼字疲憊之余,看到它熱情如火的嬌軀,就有種由心的安逸和喜悅。除去產品本身的體驗,筆者發現山靈還聽取用戶的建議,不定期更新系統帶來新的功能,并且推出了播放器的主題修改器和主題貼紙,方便大家個性化的需求。
實用的系統更新
總結
在經過了半年的使用,山靈M1成功的融入了我的生活。精致的外觀、輕巧的身形、眾多實用的功能、不錯的音質,這個小巧的玩物刷新了我對國磚的認知。如果看了這篇小品的你被其中某個亮點吸引,又或是不滿足于一般手機的聽音效果,不妨親自體驗一番!
作者:gch1018511235
個標題是不是有點搭車碰瓷的意思?
然而你看下面這張圖?
我是沒有買iphone7啦,于是微信找小良,拜托他擺拍一張這樣的圖片,重點表現這個lightning轉接線的麻煩和難看程度,結果他是這樣回復我的
嗯,他不是唯一的一個經常忘記帶轉接頭的人,理解,理解。
所以你看:iphone7在原轉接頭的情況下聲音比iphone6s有明顯退步,這個轉接頭很難看,還很容易忘記帶,聽歌和充電也不能同時進行……雖然往大了說這是蘋果在又一次推動地球轉動,往小了說你可以用藍牙耳機嘛——然而消費者的習慣一時之間還是難以改掉的,很多蘋果7的用戶真的需要一款這樣的mp3:體積不大、樣子不丑、續航不短、聲音不錯。
以上條件itouch倒是可以全部勝任,順便還能當個ios的app備機(nano則音質有些不夠格了)。
不過本文的主角山靈M1也能全部勝任,很多方面做得還更好,而且,更便宜。
售價698。
這個小東西的設計做工和質感都相當沒毛病,操作流暢程度和人機工學也挺可以:那個圓形的多功能滾輪一方面傳承了山靈M系列的家族基因,一方面可以直接按壓作為確認鍵操作(沒錯,這東西很多人看一眼會以為是觸屏,實際上不是。這么小的屏幕面積,玩觸屏設計難度和操作難度都太大),左邊是退后鍵和上一曲/下一曲,右邊是解鎖。實際體會的話,幾分鐘就能完全上手。
支持藍牙4.0,外加花很少的錢就可以選購臂帶把它固定在胳膊上,專為馬拉松狂魔準備……
Type-C接口,似乎前衛了些?
續航贊一個,標稱十個小時,兼具深度待機功能——然而實測的話不止,十五個小時恐怕都撐得住。
其余諸如USB雙向、OTG、藍牙雙向、支持DSD128之類的功能,不一一細數了,估計讀到這里,所有人都會有這么個感覺:這東西要是聲音再不差的話,那可真就相當值得剁了。
聲音還真不差。
其實我和很多熟識的朋友,對現如今千元以下的國產音頻播放器,是有著普遍的戒心的。畢竟見識了太多這樣的奇葩:聲底一鍋粥,結象一頭牛,調音一股子試音碟的尿性——這種東西在實體店塞點童麗、趙鵬這些味精糊一臉的玩意兒往往會給消費者一種“好奇妙!沒聽過這樣感覺的音樂”的偽HIFI味兒,實際上就是把隔夜回鍋肉再翻炒三遍還往死里灑十三香,器材聽的少的人往往就被唬住了。
然而這不是音樂——或者說這特么早已吃不出食材的原本味道,你不如自己往嘴里倒十三香來的直接,這號玩意兒一旦等你靜下心來老老實實聽正常歌曲的時候,就TM是個廢柴。論素質和聽感,往往還不如iphone。
山靈M1給人的第一耳朵則是這樣的印象:小東西不貴、素質挺不錯,主要是——真挺好聽!
簡而言之:這是個延續了山靈一貫的扎實聲底(不飄不散),解析聲場三頻延展比iphone6s稍強,調音比iphone6s更偏向流行氛圍、且整體聽感十分“經典”的前端,這種“經典”指的是:以盡量正確的還原聲音的各方面為根基,在此基礎上盡量把聲音味道做流行做漂亮。不畸形不走樣,卻相當可人兒。
這么說來,素質方面似乎只是手機水準,甚至還趕不上vivo的幾款變態型號?
的確如此,一方面手機音質近年來進步得已經很明顯了,iphone6s本就是隨便聽聽怎么都夠的水準;另一方面千元以下的播放器里,能做到趕上6s音質的本就沒幾個,我連之前說的奇葩貨都算上了,也是如此。
所以科技的進步真的是擺在那里了,無奈蘋果為了其宏大的藍圖考慮,率先取消了耳機口(就以往規律來看,各手機廠牌大致都會或早或晚的跟進吧?),未來甚至有傳言說連lightning接口都要逐步取消,全面走向無線……也許那一天真的會到來吧,但在目前來說,我個人還是習慣了聽有線耳機,也暫時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另外,M1一如之前山靈推出的播放器一樣,都有增益高低調節功能,調節到高增益狀態下的負面作用是聲音變得有點炸有點刺,但是優點也很嚇人:榭蘭圖這種不大容易驅動的塞子、包括愛麗絲M1、AKG K240R這種對驅動力頗有點要求的大耳機,都能推出尚算不錯的動靜和硬氣。這種小身材大能量的功夫,就是iphone所玩不來的了~
總結一下:山靈M1是一款體積不大、樣子不丑、續航不短、聲音不錯、價格不高的播放器——很完善的產品,不是么?不獨iphone7用戶,包括一些不習慣用手機聽歌的人、覺得自己手機續航太菜的人、每天微信運動都占領朋友圈制高點的跑步狂魔、甚至覺得它樣子不錯想買來當玩具的蛋疼人士,都可以考慮剁一發。
PS:這小東西還真的挺上鏡的,我這種拍照弱渣都能隨手拿微單捏出來一堆自己覺得不丑的圖片,挺喜歡,嘿嘿~~~
靈M0是一款外觀小巧的隨身聽播放器,外觀、功能和598元的售價讓它成為了市場中銷量不錯的一款播放器。它幾乎集成了目前隨身聽播放器最流行的功能,把這些功能都玩一遍得到的滿足感應該就可以超越它的售價。當然,我們測評還要看看M0的功能細節體驗如何,以及各方面的音質表現如何。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
外觀與主要功能
外觀
山靈M0的設計應該源于自家前作M1,它延續了M1的外觀設計風格和外殼工藝以及大部分功能件的布局,而M0時更極致追求更小體積的升級版。M0外觀尺寸,40x13.5x45mm,重量只有38克,以至于有多位網友留言說為啥不把M0當作手表?當手表雖然大了點重了點,但作為便攜式播放器已經足夠輕巧。
M0使用鋁制外殼,有多種顏色的外觀可選,無論機身外殼的圓角和細節處理還是表面的氧化噴砂工藝都非常精致,不過從近期樂之邦的MU02來看,似乎大家在鋁合金表面處理工藝都得到了全面提升。M0右側還專門做了一個調節音量的旋鈕。按鍵可以向下按動,進行息屏操作。而菜單具體操作,是通過觸摸屏完成。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
M0使用1.54英寸的240x240分辨率的液晶觸摸屏幕,屏占比自然不能追求,但操作和使用起來配合優化的較好的UI還是不錯。在播放器下側,有Type-C的USB接口和3.5mm的耳機輸出。M0內置沒有存儲空間,左側有一個MicroSD卡槽,支持512GB最大容量。
主要功能
系統與基本操作:山靈M0幾乎全靠觸摸屏進行操作,UI的設計比較方便如此一個小屏幕進行操控。UI主目錄下以大個頭的LOGO圖標來代表各項目功能。包括:正在播放、我的音樂、文件夾、播放設置、系統設置。我們不一一介紹其中子項目,從使用來看項目設置功能還是相當完整,下面說幾個常用和我們認為與音樂播放功能操控細節相關的地方。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
首先,山靈M0通過右側旋鈕按動點亮屏幕后,進入的并不是我們上面所說的一級根目錄菜單。如果你曾經播放過音樂,它會進入到當時停留所在的當前正在播放音樂目錄下。M0的觸摸倒退一級菜單,通過從屏幕左側邊緣向內滑動來實現,響應速度較好,沒有出現誤操作。從當前播放曲目倒退一級滑動,自然就是曲目所在的分類或目錄,一級級倒退就是,操作邏輯很清楚。
在如此小的目錄下選擇曲目其實并不方便,比如先說一點M0的弱項,它的屏幕小,但是曲目的名稱竟然是不可以滾動的,所以長曲目是看不完整的,曲目只可以顯示11個字符,換成中文就是四五個字,希望今后固件可以改進此功能,支持曲目完整名稱滾動顯示。
不過,在曲庫分類方面,山靈M0做得很細致,這方便了對曲目的分類管理。首先,通過文件夾瀏覽時,對于整張專輯單個文件,CUE分類的音樂,在山靈M0目錄中會被直接顯示為分好的曲目,而看不到原始文件。在曲庫管理方面,除了有表演者、曲目類型、專輯等分類外,還有歌單分類以及個人收藏分類。同時,自動生成最近播放和經常播放的分類。不過這個最近播放比較詭異,似乎是收納幾首最近播放的音樂,然后不是按時間排序,而是再用文件名排序。
不過整體來說,山靈M0這套觸控穩定可靠,無論是上下級目錄跳轉還是觸摸確認與菜單滾動都穩定可靠,這其實已經挺不容易。
播放功能與設置:山靈M0支持常見各種音頻格式,具體文件擴展名大家自己查官網吧。PCM方面支持24bit/384kHz解碼,DSD支持DSD128的解碼。山靈M0還通過了Hi-Res的認證,所以播放48kHz采樣率以上規格PCM和DSD時,播放器界面下就會有HR的標志顯示,這個標志似乎也是Hi-Res統一的?和索尼播放器上顯示的一樣。
在USB輸入輸出方面,山靈M0的DSD輸出可以設置D2P和DoP的輸出規則,D2P是指DSD to PCM,即轉換為PCM輸出。比較詭異的是,這個DoP和D2P竟然也影像到了山靈M0自己本身解碼DSD時的性能,下面我們在客觀測試中談到。在外接解碼器的兼容性方面,以及Type-C的兼容性方面M0做得很好,有點奇怪。因為我們之前測試過的iBasso DX150、海貝R6的Type-C似乎都對Type-C USB3.1 Gen2有兼容性問題,但山靈M0則不存在,而且和各種外接轉接Hub兼容良好。在輸出PCM和DSD方面,沒有問題。我們測試了XMOS和Chord的USB方案,樂之邦Monitor 09測試失敗,播放器會出現自動關機,狂暴掉電等詭異現象。
在播放相關項目中,山靈M0提供了真正的無縫播放開關,USB的DAC模式和存儲模式開關,PO和LO的軟件切換,以及一些EQ的選擇。播放設置項目在正在播放音樂的界面下,滑動一頁就可以進入,操作邏輯合理易于學習。
電源管理:山靈M0的這套軟件系統似乎還是來自于海貝,所以電源管理方面不用擔心,它有很好的休眠續航能力,還有深度睡眠設置的選項。不過,在電量顯示的百分比上似乎有點問題,例如,我們把它用到沒電關機,但又快沖了不到15分鐘,電量顯示已經滿格了,可是用了沒幾分鐘就掉了一格[一共5格]。這個電量顯示的問題,在外接USB設備時更容易出現,完全自己播放似乎問題不大。
存儲速度:山靈M0沒有內置存儲,雖然可以支持最新規格的512GB的擴展卡,但是寫入速度比較一般,實際使用Sandisk的300x卡測試,實際平均寫入速度大概不到10MB/s,峰值在10-12MB/s左右。如果真打算用大容量卡的話,恐怕外接讀卡器拷貝會比較快一些。
內部核心架構:M0我們沒有做拆解,也沒有找到第三方拆解,所以似乎不需要介紹太多內部結構。只知道它的方案為ESS的Sabre ES9218P芯片。ES9218P比較知名的是在LG的V30和后續機型手機中使用,在V30和V30+上還實現了MQA的認證。PCM和DSD的解碼能力上文已經說過。ES9218P是ESS最新一代移動版DAC中的頂級型號,它內置了最新一代優化過的處理器,優化了對PCB走線以及周邊供電的性能。比較關鍵的是,它內置了耳機輸出功能和標稱2Vrms輸出能力。是一顆高集成度的DAC SoC方案。當然,以往經驗來看,模擬放大部分的高集成度往往不能帶來很好的音質。在指標方面,ES9218P官方標稱-114dB的THD+N,和130dB的信噪比。
而數字濾波器方面是ESS這一代DAC芯片更新了內核DSP之后的一大賣點,ES9218P DAC芯片支持的數字濾波器選項和ES9026Pro、ES9038Pro類似。包括了八個項目,其中四個是慢速快速Roll-off與線性相位、最小相位組合。兩個快速切止,一個BrickWall,還有一個因為屏幕太小都沒顯示全的名稱……數字濾波器效果切換挺明顯,這也說明是新一代DAC芯片在軟件方面設計做到了在正在播放音樂的同時可以穩定可靠的切換工作狀態。其實以前很多DAC都無法做到這點,所以很多時候你聽不出來切換效果,因為它們很可能根本就沒跟隨操作作出切換。
另外,值得一提的除了DAC之外,也許還有M0的藍牙功能。M0可以支持索尼LDAC、高通CSR apt-X和AAC的藍牙音頻連接,從包裝盒上看到apt-X和LDAC可是拿到了認證LOGO的。
客觀測試
在客觀測試中我們對山靈M0的耳機輸出的播放器模式,USB DAC模式分別進行測試。并且使用山靈M0外接矩聲MINI-i Pro2S解碼器進行測試,列出三組RMAA成績。M0播放器模式下輸出電平為-1.5dB,和ES9218P標稱的2VRMS輸出接近,在USB DAC模式下稍低微-2dB。測試使用性能相對更好的線性相位快速滾降濾波器。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頻響曲線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噪聲分布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動態測試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總諧波失真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互調失真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分離度曲線
測試項目 | 播放器模式 | DAC模式 | 外接Mini-i |
噪聲水平, dB (A): | -96.8 | -96.2 | -96.6 |
動態范圍, dB (A): | 96.5 | 96.4 | 96.7 |
總諧波失真, %: | 0.0075 | 0.0068 | 0.0006 |
互調失真, %: | 0.010 | 0.0092 | 0.0042 |
立體聲分離度, dB: | -96.0 | -97.3 | -97.5 |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頻率掃描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頻率掃描@96kHz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頻率掃描@DSD D2P有Bug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頻率掃描@DSD DoP正常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頻率掃描@DAC模式
山靈 Shanling M0便攜式數字音頻播放器-頻率掃描@DAC模式 96KHz
從測試頻譜和數據分析來看,M0的輸出信噪比不錯,但是互調失真部分高頻有比較明顯的幾個諧波凸起,表現不夠好,立體聲分離度方面沒有問題,表現很好。而看到頻率掃描圖的DSD模式,這里有奇怪現象,上文說過。原本M0內部的DSD模式可以設置為D2P或DoP,但這其實是對外接USB設置而來的。實際測試情況來看,它也影像到播放器本身播放DSD的情況。在D2P模式下,M0播放DSD是有問題的,在20Hz-20kHz部分也存在大量噪聲。而切換到DoP模式,一切正常。另外,雖然是同樣的XMOS USB方案,Mini-i Pro2S和X Sabre Pro表現不同,在Mini-i Pro2S下山靈M0似乎有一點兼容性問題,存在16bit鎖定的問題,不會出現24bit。但在X Sabre Pro上不存在該問題。
主觀聽感與功能體驗
山靈M0的播放器功能還是比較強大,但作為入門音頻播放器它的音質到底是什么水平雖然是傳統觀念中根本,但由于強大的藍牙模式和被越來越多用戶關心的數字轉盤外接DAC的功能,也是本次測試重點。測試對比的目標為索尼的A45播放器。外接解碼器使用Chord Hugo2和矩聲X-Sabre Pro。搭配耳機選擇Westone W60、FLC8n和索尼MDR-Z5。
索尼 SONY NW-A45 Walkman 便攜式音頻播放器
SONY 索尼 MDR-1000X頭戴式藍牙無線降噪耳機
播放器本身聽感:山靈M0的ES9218P的SoC方案目前來看還是沒有辦法和外置LPF運放芯片的方案對比,哪怕是上一代的芯片ES9028Q2M之類的方案,例如Xplay5s。當然,如果連I/V的完全外置的ES9018K2M、9028Q2M就更為強大了。ES9218P的整體聲音風格比較清淡中性,高頻和中頻保證了足夠好的解析力,瞬態速度適中,并沒有明顯發硬和毛刺感,但也不柔和。雖然從輸出電壓和輸出功率來看,山靈M0應該高于索尼A45和A35,但由于行業標準這些指標均取自于負載1kHz下,所以在此時參考價值不高。
山靈M0的聲音不如Xplay5s和A45主要是中低頻和低頻的量感太少,人聲等中頻表現出明顯單薄,動態不太夠的聽感。即便在比較濃郁且容易驅動的Z5下,聲音的厚度竟然還要比A45下差挺多。相信對比普通的iPhone轉接線,在中頻的厚度、低頻量感方面同樣不占優。不過ESS的方案還是保證了整個聲音的干凈和解析力,不會有太大毛病和影像耐聽度的尖銳、毛躁等嚴重問題。所以山靈M0在播放器方面,耳機輸出的音質確實相當入門。
藍牙功能體驗:山靈M0的藍牙體驗上,我們使用索尼MDR-1000X來驗證LDAC,另外還使用了蘋果的Airpods、Beats的Solo3以及FIIL DIVA作為參考,LDAC方面本來打算使用A45作為參考,最后其實也沒啥必要了,因為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很明顯的問題。
山靈M0的藍牙信號,搜索配對等方面體驗沒什么問題。在支持AAC、apt-X和LDAC耳機連接后可以在右上角有對應Logo顯示。
不過不知大家是否記得,我們在測試Beats和Airpods時就說過,在連接非蘋果設備時這些耳機的輸出電平會低很多,通俗的說就是音量會小很多。而在山靈M0搭配MDR-1000X和蘋果、Beats耳機上也遇到了。這次我們似乎明白了其中道理。
由于M0在連接MDR-1000X和Airpods耳機時,輸出電平實在太低了,低到了最大音量幾乎都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而這嚴重影響了聲音的動態和細節,幾乎可以認為它搭配Airpods、Beats的藍牙以及索尼MDR-1000X是無法使用的。什么原因呢?因為山靈M0播放器和耳機之間沒有做好音量同步確認。我們在iPhone上使用索尼WI-1000XM2時可以發現,第一次連接時iPhone的音量調節都會彈出一下,耳機部分也有一次滴聲同步音量。而對于索尼1000X、蘋果和Beats的藍牙耳機,都需要做這樣的工作,否則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音量小到沒法用。
但FIIL Diva就不同,它的音量是不與播放器端同步,獨立控制的,所以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以目前的情況看,由于LDAC設備基本也就只有索尼家的耳機和音箱,所以山靈的M0是無法正常工作的。而在搭配蘋果和Beats的耳機時,同步的音量更是小的可憐。在FIIL這種音量不存在問題的情況下,apt-X表現不錯。
USB DAC功能:山靈M0外接USB設備時似乎消耗的電量會明顯大增,這似乎也沒什么辦法,類似手機播放器都有同樣問題,而且似乎沒有辦法同時充電和播放。從我們外接解碼器來看,如果要和電腦macOS和Windows相比,山靈M0的外接音質還是不夠好,主要表現在中頻發干,低頻發緊。相比來說,索尼A45的外接聲音最為松弛,但也不如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iPhone外接的聲音也好于山靈M0,主要是動態方面更好,但聲音也非常緊,沒有最佳水準下飽滿、松弛。
總結
我們原本就沒有對ES9218P有太高的期望,反而山靈M0在本身音質方面對于598元價格來說還算合格,但如果真要挑戰手機外接Type-C線,或者vivo的變態設計,那確實有差距。即便面對索尼的最入門播放器,ES9218P方案的音質也明顯不占優勢。在USB外接DAC方面,規格和穩定性沒有問題,音質基本屬于移動設備外接解碼器同一水平。在藍牙方面,既然投入了LDAC的認證費用,卻完全沒有做實際的產品驗證,目前來看搭配索尼LDAC和蘋果、Beats耳機因為音量同步問題導致聲音太小,基本不可用。在音量可獨立調節的耳機上不存在這方面問題。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山靈M0的樂趣在于598元可以買到如此多功能的玩具,都玩一遍也挺有滿足感,何況它的軟件系統和操控穩定可靠,玩起來不會有什么困擾。但從聲音品質來看,還是相當入門,正如當年iPod Nano、iPod shuffle定位一樣,只能入門隨便聽聽。挑戰HiFi手機、便攜聲卡是不可能的。在藍牙方面,還有重大bug需要解決,如果解決我們可能會安排補充測評[目前測試基于2.1版本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