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液晶市場在經過快速發展之后不斷分化出更多的細分新興市場,發展方向更加多樣化的同時也更為明確,道路越走越寬的部分細分市場吸引著更多的廠商加入其中,其中曲面顯示市場作為近期崛起的一大重要發展方向在得到市場和用戶的認可之后,發展前景得到了業界廠商的一致肯定。
LOL實測AOC首款曲面 27吋1699液晶評測
曲面相比傳統產品有著天然的顯示優勢,尤其是在當前全民電競的游戲風潮中,曲面屏幕有著先天的顯示優勢,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加均勻自然的畫面體驗。有效擴展視野范圍,帶來環繞沉浸體驗,圖像各點與眼部距離更加平均,畫面完整性得到保障,邊緣損失減少。
AOC C2783FQ
當前的曲面市場尚處于一家獨大的形勢,在越來越多的一線廠商加入到曲面市場競爭后,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品質越來越高同時價格越來越低的新品。AOC作為行業元老對于新產品線的開辟一直是非常慎重的,所幸的是,AOC終于在近期推出了首款曲面大屏顯示器。
AOC C2783FQ/WS | |
產品類型 | LED顯示器,廣視角顯示器,曲面顯示器 |
產品定位 | 大眾實用,設計制圖 |
屏幕尺寸 | 27英寸 |
最佳分辨率 | 1920x1080 |
屏幕比例 | 16:9(寬屏) |
高清標準 | 1080p(全高清) |
面板類型 | VA |
背光類型 | LED背光 |
3D顯示 | 裸眼3D |
動態對比度 | 5000萬:1 |
靜態對比度 | 3000:1 |
灰階響應時間 | 5ms |
亮度 | 300cd/㎡ |
可視面積 | 597.89×336.31mm |
可視角度 | 178/178° |
顯示顏色 | 16.7M |
掃描頻率 | 水平:30-83KHz 垂直:50-76Hz |
帶寬 | 148.5MHz |
控制方式 | 觸摸按鍵 |
語言菜單 | 英文,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俄語,葡萄牙語,土耳其語,簡體中文,瑞典語,波蘭語,捷克語,日語 |
視頻接口 | D-Sub(VGA),DVI-D,HDMI,Displayport |
其它接口 | 音頻輸入,音頻輸出 |
機身顏色 | 白色+銀色 |
外觀設計 | 4000R曲率,1.18cm畫面深度,模擬裸眼3D視覺效果,畫面縱深帶來無可比擬的環繞即入感,時尚外觀設計,智能觸摸按鍵,高貴典雅 |
產品尺寸 | 631.1×461×175.2mm(包含底座) 754×582×225mm(包裝) |
產品重量 | 5.8kg(凈重) 8.6kg(毛重) |
底座功能 | 傾斜:-3-15° |
HDCP | 支持HDCP |
電源性能 | 100-240V交流,50-60Hz |
電源功率 | 典型:38W 待機:<0.5W |
節能標準 | 能源之星 |
安規認證 | FCC,CE,CCC,cTUVus,GS,Ergo,ISO9241-307,TCO6.0,CB,CEL-1,CECP,EPA 6.0,EPEAT sliver |
其它性能 | 支持MHL智能連接,弧面成像,圖像個點與眼球距離相同,邊緣損失有效減少,畫面完整性得到保障,符合人眼的視覺特性 |
其它特點 | Clear Vision 功能,使低分辨率的畫面和文字更清晰,更銳利,曲面屏幕,減少反射光源干擾,搭配不閃屏技術,護眼更健康 |
上市時間 | 2015年11月 |
包裝清單 | 顯示器 x1 底座 x1 電源線 x1 信號線 x1 保修卡 x1 電子光盤說明書 x1 |
保修政策 | 全國聯保,享受三包服務 |
質保時間 | 3年 |
質保備注 | 整機1月內包換,2年免費上門,3年免費全保 |
客服電話 | 400-887-8007 |
電話備注 | 00:00-24:00 |
詳細內容 | AOC顯示器實施全國范圍聯保,國家標準三包服務。在中國大陸(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政區)購買并在大陸地區使用的顯示器,出現保修范圍內的硬件故障時,憑顯示器保修證正本和購機發票到“冠捷國內維修站一覽表”中的任何一個維修站均可享受1個月包換,2年在規定的城市地區免費上門維修服務,3年免費保修(包含CRT及LCD面板)的123保修服務。進入官網>> |
當然在如今看臉的時代,拼外觀設計是各大廠商的拿手好戲,AOC作為擁有優秀設計團隊的一線大廠,對于潮流的把控以及對市場走向、用戶偏好的敏感程度一直走在對手前面。此次推出的首款曲面液晶AOC C2783FQ造型唯美、顏值突出,下面讓我們一同進入對AOC C2783FQ的詳細評測。
PC平板二合一陣營中,微軟Surface系列無疑屬于標桿性的存在,只是相對高昂的售價阻擋了不少用戶購買的欲望。
實際上,微軟也曾經推出過廉價版的Surface,只是口碑和Pro系列相比差了許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用了英特爾Atom處理器和eMMC閃存的Surface 3,在很多應用環境下都有一種淡淡的卡頓感。
因此,當微軟祭出全新的Surface Go時,很多小伙伴都擔心它會成為Surface 3第二。沒辦法,Surface Go的定位和Surface 3實在太像了——小巧便攜的身材、相對低廉的售價、沒怎么聽說過的處理器……
那么,微軟Surface Go的真實表現如何?
————工藝————
作為Surface家族的新成員,我們自然無需擔心Surface Go的工藝問題,它繼承了家族前輩一體化的鋁合金材質機身,表面的磨砂工藝可以帶來更為細膩的手感,連體式可無極調節的支架,最大可以開合到165度。
————便攜性————
Surface Go的屏幕尺寸為10英寸,從而使其成為了該家族歷史上身材最為迷你的存在,520g的重量僅比iPad的469g略重一點。而Surface Go專用的鍵盤蓋重量為243g,二者結合后的總重量為763g,作為PC平板二合一設備來看,這個指標還是非常輕盈的,長途外出也不會成為肩膀的負擔。
————屏幕————
Surface Go屏幕的分辨率為1800×1200像素,符合該家族特色的3:2顯示比例標準,在10英寸的視野面積下顯得非常細膩。
就顯示效果而言,Surface Go屏幕素質應該也是同價位Windows設備中最好的,它的最大亮度可達426cd/m2,除非太陽光直射,否則戶外環境還是有著相當不錯的可視性。這個屏幕還有著超過90%的sRGB色域,遠高于絕大多數筆記本。因此,用Surface Go看圖看電影,又或是圖片編輯,色彩什么的不是問題。
當然,10英寸視野太小,看起來費勁兒這個問題也是非常明顯的。此外,Surface Go的屏幕邊框也屬于非常寬的那種,在習慣了“全面屏”手機之后,還是希望Surface今后也能帶來窄邊框的新品。
————細節————
為了防止金屬機身對無線信號的屏蔽,Surface Go在頂部嵌入了一塊復合材質的蓋板,在手機領域就是所謂的“兩段式機身設計”。這個復合材質蓋板采用了更深的灰色裝飾,電源音量鍵以及后者攝像頭模塊也都集成在了這一部分。
Surface Go機身邊緣的棱角并不鋒利,邊框也略帶一點點弧度,持握時的手感還是很贊的。
Surface Go此次在前置攝像頭旁邊加入了紅外相機,從而支持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功能,在體驗上要比指紋登錄更加方便一些。
Surface Go的揚聲器開孔放在了屏幕正面的兩側,正對著用戶發出聲音,音量和音質還可以接受。
Surface Go的鍵盤內部配有金屬襯板,敲擊時的反饋力度很不錯。只是由于Surface Go屏幕太小,導致它的鍵盤布局更加緊湊,并不符合“全尺寸”鍵盤的標準,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擴展————
Surface系列的擴展能力向來很差,只有10英寸的Surface Go自然更是比較悲劇。它周身上下只有1個3.5mm耳機孔、1個USB Type-C接口、1個磁吸式的充電端口以及隱藏在支架背部的microSDXC讀卡器。
好消息是,Surface Go的USB Type-C支持視頻輸出,通過擴展塢可以轉接顯示器,從而擴大視野便于工作。
至于Surface Go內部的擴展潛力?很遺憾,你想多了。從iFixit的拆卸來看,Surface Go 依舊是被大量的膠水和膠帶固定,拆開屏幕基本就報廢了。
Surface Go內置的CPU、內存和閃存都采用了板載設計,沒有半點升級的可能。
————性能————
Surface Go搭載的是由七代酷睿Kaby Lake平臺衍生出來的金牌奔騰4415Y處理器,這顆CPU采用14nm工藝打造,基礎頻率為1.6GHz,集成HD615核芯顯卡,TDP功耗低至6W,無需風扇就能穩定運行。
Surface Go提供低配和高配兩個版本,前者是4GB+64GB eMMC閃存(2988元),而后者則是8GB+128GB PCIe SSD(3988元)。如果你想讓Surface Go用著更像普通筆記本,那就請盡量挑選高配版吧,在SSD和8GB內存的加持下,Surface Go在日常操作、上網和文檔編輯的流暢度方面不遜于Pro系列。
CFan拿到的Surface Go就是高配版,就理論性能而言,金牌奔騰4415Y大概和第四代酷睿i3-4005U持平,距離第一代酷睿M-5Y10還有點距離。如果你平時喜歡玩LOL,那么恭喜你,Surface Go可以在低畫質下流暢運行,像平時常用的辦公軟件更是不在話下。
但是,小編還是更推薦Surface Go玩那些從微軟應用商店下載的Gameloft出品的游戲和UWP應用,對觸控優化的更好且更省電。
————系統和續航————
Surface Go預裝Windows 10 S系統,可能很多童鞋覺得這個系統只能運行UWP應用而不爽。實際上,Surface Go可以隨時升級專業版的Windows 10,在系統的體驗上和Pro系列沒有任何差異。
至于續航時間,官方提供9小時的續航應該是建立在Windows 10 S系統和UWP應用的基礎上。在升級專業版系統后,Surface Go持續看本地視頻的時間大約只有6個小時左右。
————Surface Go更適合誰————
微軟Surface Go最大的優勢就是移動性,非常適合經常穿梭于宿舍、教室、圖書館的學生兄弟,或是需要經常外出辦公、談生意、做演示的商務用戶。Surface Go有著一流的做工、優秀的屏幕、足夠的性能,在方寸之間還能臨時打一把LOL消磨下無聊的時間。
但是,也正是因為微軟Surface Go的屏幕過小,導致它并不適合長時間在固定場合使用。如果你沒有太多外出辦公或學習的需求,相同價位已經可以買到不少搭載八代酷睿處理器的輕薄本了,這些設備可以提供更大的視野和更強悍的性能動力。
著2017年的到來,國內的電競行業必將加速整體騰飛的態勢,各種信號都表明中國電競將在新的一年迎來更大范圍的發展,從而拉動越來越多的周邊行業加入到電競火車頭的強勢引領中,尤其是本來就與電競密切相關的硬件行業。
大神玩家必備硬件 談電競顯示器的規格
目前國內的電競市場整體的發展軌跡開始朝向對抗性的專業競技和娛樂性的休閑體驗兩個方向發展。而就2016年的發展來看,具有強烈對抗性的專業競技類型游戲大受歡迎,有著固定的受眾群體而且群體的總量正在穩步增長。
具有強烈對抗性的專業競技類型游戲大受歡迎
近幾年以LOL和DOTA2為代表的電競網游風靡整個游戲圈,一大批服務于專業游戲電競的周邊產品快速地進行著更新發展,顯示器行業在電競前進的大潮中貢獻出了大量的專業硬件裝備新品,專業電競顯示器已經成為新一波的顯示器行業發展重要方向。
隨著2016年專業電競顯示行業的高速發展,一些更為精準的電競子細分市場脫穎而出,例如曲面、高分、高刷新率等,1800R、4K、200Hz的電競產品已經陸續推出,在新的一年里,具備更高規格的新品箭在弦上。
用戶如今在追求的是綜合素質
用戶如今在追求的是綜合素質,在超高刷新率的顯示特性上希望廠商加入NV或者AMD的同步顯示技術,此外人體工程學設計也是電競新品的必備元素,而超薄機身、超窄邊框設計更能打動玩家的內心,如今的專業電競裝備追求的不僅是性能,還要有更優雅的外觀。
2017年里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電競子品牌
相信在2017年里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電競子品牌和一系列的高品質電競顯示器,高刷新率和曲面屏幾乎是當前專業電競新品的標配,剩下的像極速響應、護眼、游戲模式、游戲插件等特性也會是廠商研發中的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