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昨日舉行的小米新品發布會上,雖然主角是搶在iPhone 8之前發布的MIX 2全面屏手機,但雷軍卻在公布MIX 2之前搬出了小米筆記本Pro作為了開胃菜。

    雖說在發布會之前就有傳聞稱小米會公布一款15英寸的新款筆記本電腦,我們也紛紛猜測這會不會是小米的首款游戲筆記本電腦。但我們發現,在發布會上小米對于這款筆記本電腦的宣傳方式存在一些誤導消費者的嫌疑,這里我們必須要來扒一扒他們的真相。

    真相一:小米筆記本Pro性能真的超過MacBook Pro?

    在發布會一開始,雷軍就將小米筆記本Pro與售價接近2W元的最新款帶Touch Bar的15英寸MacBook Pro做了各種的對比,并放出了一段性能測試視頻。在視頻中的各項測試成績小米筆記本Pro都超過了蘋果MacBook Pro,并最后得出了小米筆記本Pro的性能超過蘋果的結論,那么事實真的如此么?我們簡單說下視頻當中最為明顯的兩點錯誤。

    1.Geekbench 4的跑分測試

    在測試的視頻中小米筆記本Pro的處理器為i7-8550U,而MacBook Pro的處理器為i7-7700HQ;前者的最高單核睿頻高達4GHz,后者為3.8GHz;而在功耗方面前者的TDP為15w,后者為45w。

    CPU的性能跑分小米真能超越蘋果?

    Geekbench 4的跑分多用于手機等移動設備的跑分對比,在電腦領域這項跑分軟件對處理器的負載并不高,所以參考意義不大。而小米筆記本Pro的i7-8550U則憑借更高的單核最大睿頻,使得跑分超過了MacBook的i7-7700HQ。

    i7-8550U單核最大睿頻占優

    實際上Cinebench R15才是我們常用的在電腦領域對比處理器跑分的軟件,它同樣支持跨平臺的跑分對比。在得分方面,i7-8550U的單核成績為161cb,多核536cb,而i7-7700HQ的單核成績為159cb,多核735cb,所以多核性能上標壓i7還是有壓倒性的優勢。

    2.DOTA2的游戲測試

    看到測試視頻中小米筆記本Pro的游戲幀數達到64幀,MacBook Pro竟然僅有24幀。相信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么MacBook的幀數這么低?

    MacBook Pro竟然僅有24幀?

    在顯卡配置上,小米筆記本Pro搭載的應該是25W滿血版本的MX150獨立顯卡。根據我們已經測試過的搭載滿血版MX150的機器來看,它的性能介于GTX950M與GTX960M之間。與MacBook Pro搭載的AMD Radeon Pro 555顯卡性能應該差不多,不至于在同一游戲下幀數差距如此懸殊。

    游戲對比測試根本就沒有在同一分辨率下

    我們特意查閱了國外權威媒體notebookcheck網站的數據,AMD Radeon Pro 555在1080P下的游戲幀數應該為56幀左右,并且還可以發現MX150顯卡在4K分辨率下的幀數成績就是24幀。也就說這里的游戲對比測試很可能不在同一分辨率下完成,那么這樣的數據展示給消費者就存在一定的誤導性了。

    真相二,新的小米筆記本接口并不Pro

    在發布會上,雷軍還特意將小米筆記本Pro的接口與蘋果MacBook Pro來了個直接對比,特別吐槽了蘋果只有4個USB-C的反人類設計,必須外接一堆轉接線才能夠滿足日常的使用需要,小米筆記本Pro則配備了日常使用所需的全部接口,但至始至終在發布會上都沒有提到在PPT上寫的很明顯的雷電3接口。

    雷電3并沒有提到

    另外我們還在小米筆記本Pro的產品介紹頁上發現了一些端倪。表面上來看小米筆記本Pro配備了兩個USB 3.0,一個HDMI,耳機麥克風接口,一個SD讀卡器,兩個USB-C接口這些都沒有什么毛病。但從官方的產品頁面參數上來看,這兩個USB-C 接口都只有5Gb/s的傳輸速度,并且第二個USB-C數據接口在產品頁下方的小字標明:USB-C數據接口只支持數據傳輸與對外充電,不支持視頻輸出及為本機充電。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USB-C接口速度均為5Gb/s,其實也就等于USB3.0的速度,要知道雷電3接口的傳輸速率高達40Gb/s,并且還能夠支持最高5K的視頻輸出。

    不可否認雷電3是強大的,它還支持外接顯卡

    雖然我們都十分不認可MacBook Pro砍掉所有接口只保留雷電3的做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雷電3是目前最為強大的接口,它肯定是未來的趨勢。并且,雖然MacBook Pro上的雷電3需要轉接才能實現小米筆記本Pro上所有接口的功能。 但是反過來,小米筆記本Pro上的所有接口加一起卻實現不了雷電3的全部功能。如果小米筆記本Pro能夠有一個USB-C支持雷電3,會不會更加的符合其專業的定位呢?

    真相三,15英寸只有一根散熱銅管?

    去年在小米發布第一代筆記本時,就被外界吐槽其只采用了一根散熱銅管,現在這個傳統也延續到了小米筆記本Pro上。但采用同樣處理器且顯卡性能稍弱,并且機身尺寸更小的輕薄獨顯筆記本電腦目前都采用了雙銅管雙風扇的規格,而小米筆記本Pro在更大的15英寸機身內完全有可能容納雙銅管的設計。

    小米筆記本Pro采用單銅管散熱模組

    惠普全新Envy 13的雙銅管散熱模組

    真相四,完全不變的指紋識別模塊

    去年小米第一代的筆記本電腦并沒有配置指紋識別模塊,在今年的早些時候才在原有機型的觸控板上加入了指紋識別模塊。根據官網上公布的圖片來看,這次的15英寸小米筆記本Pro的指紋識別應該是同樣的組件。

    新款小米筆記本的指紋模塊完全沿用了上代設計

    小米還在發布會上特別提到了其鍵盤設計,1.5mm的鍵程比蘋果的蝶式鍵盤長是肯定的,但這樣的鍵程在目前的筆記本市場都十分的常見。另外發布會上還提到了更多功能鍵的保留,但既然都15英寸機身了,能加入數字小鍵盤的話會更加的實用。

    既然都15英寸機身了,還不如加上數字小鍵盤來的實在。

    去年同樣首次嘗試做筆記本電腦的華為,在推出第一款筆記本電腦時就很聰明的將手機指紋識別的使用體驗帶到了PC電腦上。將電源按鈕與指紋識別結合,開機的同時即完成了指紋識別過程,不必在開機后再進行指紋的驗證,今年全新推出的MateBook X也將指紋識別與電源按鈕更加深入的結合在了筆記本形態的電腦上。

    華為MateBook X

    真相五:什么樣的人適合買小米筆記本Pro?

    在發布會小米筆記本環節的最后,小米放出了一張配置與價格對比圖,但小米還是將自家的產品與更加高端的蘋果MacBook Pro甚至是ThinkPad做對比。價格差異懸殊使得他們的產品并不存在競爭關系,參考價值并不是太大。

    競爭對手似乎并不太對

    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小米筆記本Pro其實適合那些買不起高端專業筆記本電腦,但又有高性能需求的用戶。比如強度不太高的視頻工作者,攝影人士以及程序員。但其15英寸的大尺寸使得它的便攜性也打了折扣,高達1.95公斤的重量也使得它不太適合外出攜帶,但不可否認這款本在價格上的確有一些優勢。

    ●如果你同時對移動便攜性以及性能有要求,那么幾乎相同配置的惠普全新Envy 13以及聯想小新潮7000-13都是十分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是游戲用戶,那么還是老老實實的選擇市面上搭載GTX 1050獨立顯卡以上的機型,這款小米筆記本Pro并不是游戲屬性定位。

    ●如果是專業工作者且預算充足,建議還是選擇Dell XPS 15或者Precision 5520工作站,無論是從便攜性、性能、售后服務上來看都更加的靠譜。

    寫在最后:

    今年小米筆記本Pro的亮相,看起來似乎并沒有去年的產品那么有競爭力。如今同配置的相似產品市面上已經有不少,消費者可選擇的余地很大,不再像去年的輕薄獨顯本市場,有很長一段時間小米筆記本都是十分合適的選擇。

    小米筆記本Pro的受眾群體并不如小米筆記本Air

    而在產品本身上,外觀方面與第一代的小米筆記本相比并沒有太大的變化,整機性能上在機身尺寸變大的同時也沒有特別大的提升,可以說就是一臺放大了的小米筆記本Air。比起官方宣傳的“專業筆記本”電腦稱號,這款小米電腦新品應該叫做“小米筆記本Plus”會更加的合適吧。

    星期二,SherpaMan(微信號:sherpacn) 收到了這款售價 3499 元小米筆記本 Air 低配版之后,有很多朋友迫切想要知道這款低價版小米筆記本到底好不好?



    而網絡上關于這臺12.5寸低配版的小米筆記本爭論也很激烈,有些人覺得其搭載的酷睿 m3 處理器性能太差不夠用,有些網友則認為日常使用足夠了。究竟這款低配的小米筆記本值不值得買呢?

    今天,我們希望拋開所有偏見與成見,還原你一個真實的12.5 寸小米筆記本 Air。


    外觀&做工

    首先,從外觀和做工來看,即使這款小米筆記本是低配版,但在外觀設計和做工方面,都還算對得起良心。整個機身大范圍地使用金屬材質,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材質,都與蘋果的 Macbook 頗為相似,在12.5寸的小米筆記本身上,你依然能夠看到它配備了售價 8000 元以上的MacBook和XPS 13 等高端筆記本才配有的全玻璃面板窄邊框屏幕、質感不差的多點手勢玻璃觸控面板以及做工不俗的全尺寸背光鍵盤。



    此外,12.5寸的小米筆記本在觸控面板下方特意設計了一個凹槽,跟蘋果的 Macbook 非常相似,這種學習蘋果的設計足以經得過大眾審美的考驗,以至于你第一次看到它并不會感覺“難看”,而小米在筆記本的轉軸處也做了調教,阻尼適中,單手打開并不困難。



    另外,在一些細節上,小米筆記本也有一些加分之處。例如,在觸摸面板的材質和質感上,小米筆記本相對 Macbook 而言,又顯得順滑舒服一些。



    12.5寸的小米筆記本在 A 面也采用了無 logo 的設計,咋的一看多少也有些突兀,但小米提供免費激光雕刻。按照小米的說法,只要帶著小米筆記本前往小米之家,你就可以免費刻字,甚至可以在小米官網購買貼紙。



    只能說這樣的設計為個性提供了便利,但刻了圖案的小米筆記本從整體看來,又缺乏了小米筆記本整體產品的一致性。

    說回輕薄,12.5寸的小米筆記本確實足夠小巧輕盈的,276.5mm X 155.6mm,單機身 1.07kg 的重量也足以入圍超極本的行列。將它與其電源適配器放進背包里,并沒有明顯的負重感。這一點在對比了13寸的 Macbook Pro 之后,直觀的感受是非常明顯的。



    筆記本鍵盤方面,12.5寸的小米筆記本配備了全尺寸的背光鍵盤,盡管是全尺寸鍵盤,但由于小米筆記本鍵盤上面一排 F 系列功能鍵跟 Macbook 一樣默認定義為多媒體功能鍵,導致你假如想通過按下F5刷新網頁時,在小米筆記本上,則需要按 FN+F5 才能實現。



    銀色的按鍵與銀色的筆記本 C 面相互匹配,這樣的設計客觀來說,也算中規中矩,而將它下放到 3500 元價位的筆記本中,似乎也找不到可嫌棄的理由。



    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 鍵盤的鍵距為 1.9mm ,擁有 1.3mm 的敲擊行程,按鍵的回彈迅速,反饋也較為清晰。小米筆記本鍵盤的使用感受只能說可用,對于日常使用并無大礙,但談不上特別舒適。

    客觀來看,以上這些設計和做工,在3499 元同價位的任何筆記本品牌中幾乎找不到對手。就算是拿到在 5000 元價位內,很難找到同等水平的競爭對手。

    性能表現

    說到 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 ,令消費者最為困擾的問題便是其搭載的這顆 intel 酷睿 m3 處理器的性能到底夠不夠用?作為一款低功耗無風扇的雙核四線程移動處理器,它被 intel 定位為一款平板電腦的處理器,性能自然是比不上市面上的酷睿 i 系列。除了 CPU 性能不夠強之外,酷睿 m3 處理器集成的核心顯卡 HD 515 性能也比不過主流配置的 i5- 6200u 所搭載的 HD 520。



    性能差這一點我們是有目共睹,那么它究竟能不能滿足日常玩游戲和辦公的需求呢?而...答案是肯定的。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附上專門用于測試電腦顯卡性能的 3D Mark 軟件的跑分成績供大家參考。從這樣的跑分成績來看,基本上可以玩得了 LOL 、CF 、魔獸爭霸 DOTA 等的游戲了。(注:像魯大師這類不夠嚴謹的性能測試工具,并不能反映電腦的真實性能。)



    在實際的游戲體驗中,12.5 寸小米筆記本 Air 的性能也符合我們之前猜測的那樣。首先是 LOL 《英雄聯盟》這樣的全民游戲,我們將游戲特效設置為12.5寸小米筆記本 Air 屏幕同等的 1920 X 1080 分辨率,特效為中等,陰影為低。



    在 LOL 的體驗過程中,不論是補兵,還是幾個英雄集中團戰,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都較為流暢,偶爾在少數情況下出現了卡頓和幀數下降的問題,在幾場匹配玩下來,幀數平均維持在 50 幀左右,想出差的時候帶著它擼幾局 LOL ,基本上沒什么問題。

    第二款測試的游戲呢,就是最近很流行的《守望先鋒》,這款游戲的配置需求較 LOL 要高出許多,小米筆記本用 1080P 幾乎是帶不動...并且圖像質量調低,畫質簡直慘不忍睹。所以在可運行和畫質的折中情況下,只能把分辨率降到 1280 X 720 ,圖像質量設置為高。



    盡管是降低了特效設置,吸起屁股來,還是非常吃力。幾場游戲下來,平均幀數低于 30 幀,在實際體驗中,你也能感受到直觀的卡頓,這對于 FPS 射擊游戲來說,影響非常大,幾乎是不能擁有正常的游戲體驗。



    第三款測試的游戲呢,則是經典的《魔獸世界:德拉諾之王》,在 1920 X 1080 的分辨率以及 1 檔的圖像質量,特效均為低的情況下,屬于能玩的水平。



    如果你想去野外做打怪任務還可以,但人多起來就會有較明顯的卡頓,一兩個小時玩下來,平均幀數在 30 幀左右,基本上忍一忍還是可以玩的,幀數的影響也并沒有《守望先鋒》那么嚴重,屬于能玩的水平,但體驗就一般略差。



    基本上,這三款游戲也足以把 12.5 寸小米筆記本 Air 的性能試探得一清二楚。玩玩 LOL 《英雄聯盟》 和《魔獸世界》這類同等硬件需求的游戲不成問題,但如果你想要玩《守望先鋒》就別指望了。當然,上述所說的能玩的水平,也是建立在全高清分辨率,低特效的情況下。對于大多數普通入門級別玩家來說,搭載 intel 酷睿 m3 的小米筆記本 Air 基本能滿足你偶爾玩玩游戲的需求。

    假如你不玩游戲,那么想用小米筆記本來辦公或者修圖,那么它能不能勝任呢?我們測試了用小米筆記本打開幾張原圖為 60 ~ 80 MB RAW照片原片來進行圖像處理,無論是在 Carmera Raw 還是在 Photoshop CC 2015 ,簡單調整 Raw 參數,改變尺寸并保存為 JPG 格式的這樣流程下,并沒有出現死機和無響應的情況,打開和處理的速度也較快。(注: CR 和PS CC 已更新為最新版本 )



    可見想用 12.5 寸小米筆記本 Air 來進行修圖基本上不成問題,仍至于使用批量修圖的 Lightroom 相信也沒什么問題。

    硬盤性能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點。雖然12.5 英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 并沒有使用 PCI-E SSD,僅是普通的三星 OEM 型號,但通過AS SSD Benchmark軟件測試可知,性能依然比較可觀,啟動系統、軟件和打開文件都比較迅速,傳輸速度也比較快。



    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小米還為用戶提供了一條額外的 M.2 SSD 插槽,再加上后蓋拆卸較為簡單,升級容量并非難事。

    屏幕表現

    回到屏幕表現這一塊,往往是很多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容易忽視的一點。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 同樣采用了分辨率為 1920 X 1080 、亮度為 300 nit 的全高清 IPS 屏幕,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多數筆記本使用的都是表現更差的 TN 軟屏以及顆粒感明顯的 1366 X 768 分辨率,這樣的 TN 屏除了現實效果不夠細膩之外,廣角度也不高,屏幕的反光也較嚴重。不得不說,小米筆記本的這次用料頗為良心。



    為了更直觀的看出小米筆記本這塊屏幕的表現,我們特意找來了一款價格與 12.5 寸小米筆記本較接近的惠普 14q-aj105TX 筆記本以及一臺 13 寸的 Macbook Pro,使用專業測試屏幕的紅蜘蛛 Spyder 4 Elite 儀器對三款筆記本進行測試。



    從測試的結果中,蘋果的 Macbook Pro 依然保持著一貫專業的屏幕調教水準,屏幕的 sRGB 色域達到了 100% ,惠普這款采用 TN 屏的筆記本屏幕色域也僅達到 61% 的sRGB 色域 ,而小米筆記本則擁有 71% 的 sRGB 色域。雖然說這樣的成績并不算好,但是下放到 3500 元價位的筆記本屏幕中,這樣的成績著實令人意外。



    較高的色域意味著,屏幕能夠表現出更多的色彩。這就是很多設計師喜歡用蘋果、戴爾、藝卓的屏幕來設計和修圖。12.5 寸小米筆記本這塊屏幕放在這些專業人士的使用場景下,顯然還是不夠的。但對于大多數想買 4000 元價位筆記本的消費者來說,小米筆記本 Air 12這款屏幕較其他同級產品要出色些。

    觸控面板

    長久以來, Windows 的觸摸面板讓很多用戶詬病,直至 Win 8 的來臨,大部分筆記本觸摸板的體驗才有了明顯的提升,然而現在絕大多數的 Windows 筆記本相比 Macbook 的觸摸板體驗仍有一段距離。所以小米筆記本 Air 的觸摸板,我覺得很有必要單獨拿出來說。



    前面說到了,小米筆記本 Air 的觸摸面板在觸感上確實要較 Macbook 順滑舒適一些,但真正在實際體驗上,這個經過小米精心調教的觸摸面板體驗起來在諸如雙指縮放、雙指滾動等手勢操作上,無論是精準度以及反饋的速度優于大部分筆記本的體驗,但相比 Macbook 尚有一段距離。

    外放音質表現

    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聲稱使用了 AKG 定制的揚聲器,那么它的音質表現是怎樣的呢?這次我找來了幾個小伙伴一起來進行試聽。

    A 君:相比普通筆記本,能聽出音質表現略好。

    B 君:外放的效果比較一般,層次感低。

    我:小米筆記本的音質咋的一聽,能夠明顯感覺到比普通筆記本略好,但表現力依然不夠強勁,尤其是低音部分不夠好,但人聲部分還是較為通透,只不過整體的層次感略差。

    事實上,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 的音質表現能夠稱得上比普通筆記本略好,但總體優勢并不是非常顯著。用來聽聽歌、看看電影什么的,也屬于基本夠用能用的水平。(由于測試的環境也沒有專業的儀器,僅憑個人的感受,這部分還請大家僅供參考。)

    發熱&續航

    發熱這個問題,相信不少人也是比較關注,很多人擔心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會不會存在發熱嚴重的情況?尤其是對于這款 12.5 寸超薄且沒有風扇的小米筆記本。我們在玩了一個下午的 LOL 《英雄聯盟》的使用場景下,12.5 寸小米筆記本的溫度還是處于相對能接受的范圍之內。整機溫度最高的地方出現在鍵盤右上角區域,用手摸略微燙手,好在鍵盤區域的發熱情況并不嚴重,整體散熱的控制水平還是不錯的。



    注:測試環境為室內空調房,室溫約為 27 攝氏度。

    而回到續航這一塊,也是比較值得重視的。小米官方宣稱 12.5 寸小米筆記本 Air 擁有 11 小時的續航能力。我們先用在小米筆記本 Air 12 屏幕亮度 50%、音量 30% ,播放 2.5 個小時 1920 X 1080 分辨率的電影,小米筆記本 Air 12 的電量剩余 68% 。



    再用同樣的屏幕亮度、音量,玩了 半個小時的 LOL 《英雄聯盟》后,小米筆記本 Air 12 的電量剩下 37%。

    用最后剩余的 37% 的電量,我們使用谷歌的 Chrome 瀏覽器來上網,最后小米筆記本 Air 12 在 2 小時 12 分鐘后關機了。



    也就是說經過了 2.5 小時的本地電影播放,半個小時的游戲,瀏覽 2 小時 12 分的網頁之后,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 續航表現為 5 小時 12 分鐘,這樣的成績與小米官方的說法還是有不少的出入,不過如果你純粹用來上網或者進行簡單的辦公任務,那么它的額續航能力會有更好的表現。

    評測總結

    經過實測可以看出, 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已經能夠算得上一臺滿足日常辦公需求的筆記本電腦,在辦公之余,想拿小米筆記本 Air 12 來打幾局 LOL 《英雄聯盟》或者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戲消遣一下,也并不成問題。但是如果你想在它身上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那么這款 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 真的沒辦法做到,畢竟對于它所搭載的硬件性能而言,這樣的成績已經極限了。





    回到值不值得買這個問題上,盡管售價 3499 元的 12.5 寸小米筆記本并不是同價位性能最強的產品,可它較其他同價位產品高檔的機身設計和優秀的做工,確實成為很多選購筆記本消費者容易忽視的加分項。況且就算是令人詬病的硬件性能,也足以滿足日常辦公娛樂略過及格線的要求。以想買 3500 價位仍至 4500 元價位的消費者而言, 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確實能給你帶來低價買到寶的感覺。

    總的來說,除了發布會宣傳的那些夸張不恰當的宣傳賣點外,12.5 寸的小米筆記本 Air 確實沒讓我找到可以黑的點。

    卓中國7月18日消息,近日網上流傳出了小米筆記本的消息,從網友們給出的圖片來看,小米要推出筆記本電腦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配置上將會采用英特爾的i7-6500U,并有大小屏雙版本。

    根據網友們曝光的資料顯示,小米筆記本將會是小米生態鏈企業田米科技負責主要生產,而這家北京田米科技有限公司是2015年7月份注冊的,今年3月份通過核準運營,注冊資本100萬元。

    小米筆記本將會由英業達以及緯創代工生產。目前所知小米筆記本將會有11英寸以及13英寸兩個版本,11英寸的版本將會是一款面向辦公人士的輕薄筆記本,而13英寸的版本則是一款主打游戲的游戲本。外觀方面,小米筆記本外形和蘋果的MacBook Air類似,但并不具備現有高端筆記本上所采用的Thunderbolt雷電接口。

    配置方面,根據上圖我們知道了小米筆記本13英寸的版本采用了來自英特爾的酷睿i7-6500U,搭配8GB內存,采用了64位的操作系統(估計是Window10專業版)。不過較為遺憾的是這款13英寸的小米筆記本或許不支持屏幕觸控。充電方面,小米筆記本將會采用和華為MateBook一樣的Type-C電源適配器,最大充電功率為65W。

    不少網友表示如果小米筆記本真的用上i7-6500U處理器,而價格依舊給力的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目前為止還未了解到小米將會為這兩款筆記本選用什么顯卡。

    之前小米的運營總監李明就在微博自曝傳統電腦行業將會迎來革命,不知道小米是否就是那個發動革命的先鋒呢?畢竟我們大家都知道小米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嘛。今年7月25日,小米將會舉辦新品發布會,而小米最近已經在微博進行預熱。

    據悉小米將會在這次發布會上帶來多款新品,其中最受矚目的估計就是小米筆記本以及小米Note2了。我們不妨期待一下小米將會為我們帶來什么新品吧。|最新最全手機科技數碼資訊,盡在安卓中國! 關注微信公眾號:安卓論壇(anzhuo-cn)、好機友(jiyou3g)|登陸安卓中國官網瀏覽更多精彩資訊(http://www.anzhuo.cn)。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