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了,風扇也成為消暑利器之一。但是扇葉外面網罩集聚了大量灰塵,不清潔的話吹出來的就是灰塵風,容易造成呼吸系統疾病。那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清潔風扇?
電風扇
臺式風扇:巧用海綿
教你用海綿來清潔,連一個螺絲都不用擰,照樣洗得干凈無灰塵!
找一塊干凈的海綿,橫著、豎著交叉切成小方塊,注意不要把海綿切斷。
沾濕海綿,逐一擦洗網罩條,刷一次就能同時清潔一大片,不到兩分鐘就就搞定風扇網罩的清潔!
2
吊扇:巧用白醋
吊扇出現頑固污垢,用清水很難清洗,但是白醋卻可以輕易解決這個難題。
用白醋和水按照1:10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沾濕長柄拖把,伸到扇葉處,就可快速清潔扇葉上的污漬。
冰箱膠條
叉子+酒精
冰箱膠條發霉變臟,會造成潛在的健康隱患,學會這一招,就能快速洗凈膠條不費力!準備一瓶酒精,倒入一個小容器內。
用紙巾將叉子包裹住,蘸點酒精。
橫向擦拭冰箱膠條,輕松去除藏匿的污漬,既能消毒,還不會損傷膠條!
來源:生活實用技巧
電腦鍵盤
1
論你使用筆記本多么在意,其內部風扇和散熱鰭片的縫隙內都會不斷吸引灰塵和毛屑,當它們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到風道的暢通,無法及時排出CPU/GPU的熱量,最終導致過熱降頻進而引起系統卡頓、自動重啟和不斷死機等問題。當你感覺筆記本變得越來越熱之際,往往就意味著它需要進行一番除塵清灰的保養維護了。
被灰塵和毛屑堵住的散熱鰭片
確認清灰的必要性
對筆記本而言,除塵清灰就好比進行一番“手術”,需要對整機進行比較深度的拆機才能完成。在各大筆記本廠商的售后服務政策中,除塵通常屬于收費服務,需要用戶自行承擔60元到200元不等的費用,而自行拆機除塵又會影響質保。因此,我們至少要先了解筆記本在什么時候才需要進行清灰,減少非必要情況下的繁瑣與開銷。
完整的除塵清灰需要拆到這一步,在裝回熱管前還需重新在芯片表面涂抹硅脂
我們可以在電腦上安裝魯大師、AIDA64等集成溫度監控的軟件。以魯大師為例,在“溫度管理”選項卡中就能看到主要硬件的溫度變化。如果你的筆記本在非游戲狀態CPU溫度就頻繁超過85攝氏度,GPU溫度超過75攝氏度,處理器和顯卡對應的鍵盤和底蓋區域發熱明顯,手貼近散熱出風口也感覺不到明顯的風量,那就說明散熱鰭片已經堵住了,到了不得不除塵清灰的地步了。
了解拆機方案和難度
CFan曾在《想給筆記本清灰升級?先了解下如何拆機吧!》介紹過拆機的基本思路,對于還未過保修期的筆記本,或是自認沒有足夠動手能力的用戶請不要輕易嘗試。一般來說,如果筆記本屬于擰下D面所有螺絲就能用撬棒工具拆卸底蓋的類型,稍有DIY經驗的用戶就都能搞定。
如果筆記本屬于需要從C面著手拆機的類型,建議還是將主機拿到售后客服中心進行付費清灰,因為這種機身結構涉及到更多隱藏螺絲和卡扣,以及鍵盤觸控板等更多排線的插拔,難度和危險系數很高。
散熱模塊的集成度
一款筆記本是否容易自行除塵清灰,主要的難度還體現在散熱模塊的集成度上。少數筆記本采用風扇、熱管、(覆蓋芯片表面的)散熱片和散熱鰭片一體化的設計,風扇無法單獨拆卸,需要拆下整套散熱模塊,這就屬于“高難度”的代表,同樣不適合普通用戶自行操作。
除塵清灰的基本思路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筆記本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后期的維護性,風扇、熱管和散熱片都是分離設計,各自由不同數量和規格的螺絲固定在主板上。我們只需先找到并擰下固定風扇的螺絲(通常在1顆~3顆),就能輕松將風扇部分與主板分離,此時我們就能輕松處理風扇出風口處對應散熱鰭片內的雜質了。
取下風扇時還需斷開它與主板間的排線
很多風扇的表面也有固定螺絲,擰下后就能拆下風扇表面的擋板,看到內部的扇葉和馬達,用皮吹(洗耳球)或牙刷等工具就能完成對其內部的清理。
如果筆記本使用時間超過了2年,作為芯片(CPU/GPU)和散熱片之間填充物的導熱硅脂也存在一定的風干和老化的問題,從而影響散熱效率。此外,很多筆記本出廠涂抹的硅脂品質一般,如果你想進一步提升散熱效率,也可以從重新涂抹更高品質硅脂的角度加以應對。
有些螺絲表面貼有標簽,還有一些可能會隱藏在膠布或各種排線的下方
在拆下風扇后,我們還需擰下固定散熱片和熱管的螺絲,然后就能慢慢掀起整套散熱模塊。接下來就和DIY攢機的流程差不多了,擦干凈芯片和散熱片表面的舊硅脂,涂抹新硅脂后重新安裝即可。
對了,有些筆記本內置的風扇轉速較低,動手能力強的用戶還可以考慮替換兼容的更高轉速的風扇來改善散熱效率。
然有那么一天,我打開電腦,就聽見機箱里傳出“轟隆隆”的巨響,沒錯!就是“轟隆隆”的聲音,就和一架鼓風機的聲音效果差不多……
雖然說這個CPU風扇是當初配機時贈送的,因為當時貪便宜,所以也沒有另外再給我的賽揚買一個新的風扇,現在看來這筆錢是省不下了。所以,既然要再買新的風扇,到不如先把舊的拆下來擺弄擺弄,就算壞了也不心疼,如果擺弄好的話還可以省下那點“小錢”,呵呵。
首先,要用最基本的方法——加油!把我的賽揚從主板上拆下來,仔細看了一下,哇塞——上面積了不少灰塵,竟然還有老媽呢子大衣上的衣絨?哦,忘了告訴大家,在夏天的時候,為了給我超頻的“菜羊”降溫,我每天開機時都是用一架大臺扇對著機箱猛吹,所以機箱里有它也并不為怪。接下來,先用吹氣球和毛刷把灰塵清理干凈,然后揭開風扇后面的不干膠,就是寫著廠商的那張標簽(不就是商標嗎,廢話),小心不要撕破了,等一下還要再黏回去。(不過要是不小心撕破了也沒有關系,到鄰居小弟弟、小妹妹那邊討一點謝霆鋒的貼紙貼上去就可以了,嘿嘿)。然后再弄一點縫紉機油(哇,好古老的東東了),因為縫紉機油比較細,潤滑效果會好一點。如果你不在乎你的愛機的話,用點煤油之類的我也不反對。當然,如果你有什么航空專用的潤滑油一類的,那效果會更爽。
好了,下面可以試機了,怎么樣,聲音小了吧。什么,還是有一點?那不行,再試!看來這一次要給風扇開膛破肚了。再拆下風扇,清理轉子和電刷!拿出我的尖嘴鉗,先把風扇轉子上的鎖片拆下來,就是那種像一個圓環,中間有一個小缺口的圓環。這個可要小心,不然再弄丟了,小弟弟、小妹妹那邊可討不來了。將鎖片拆下來后,就可以把風扇的轉子拆下來了,哇——轉子上的接觸環和電刷上面積了一層黑黑的油垢,這怎么得了?我洗,我洗,我洗洗洗!拿出一瓶無水酒精,什么?沒有無水酒精,那就用磁頭清潔劑也行。用鑷子纏一團脫脂棉,蘸一點無水酒精,先把那些油垢給小心地擦去,注意不要把電刷弄斜、弄歪、弄斷,清理干凈后,轉子上的接觸環是不是還是有點黑擦不掉?那些是轉子和電刷在轉動接觸時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的氧化銅,下一步就是把它們殺死殺死殺死!拿出0號水砂紙,用一根牙簽包住,仔細地將那些氧化銅打磨掉,是不是露出那金燦燦的銅環本色?現在可以啦?還不行,這剛剛打磨亮的銅環很快就會又被氧化掉,得給它上一層保護膜。拿出潤滑脂(哇,這么多的道具呀?),什么是潤滑脂?機床上用的就是。不過可不能用那么粗顆粒的型號,我們的風扇也算是精密儀器嘛。實在沒有就到鐘表維修的小攤上去討一點。然后用牙簽挑一點潤滑脂,均勻地涂在那些接觸環上,電刷也涂一點,然后裝機測試。
經過這一系列的清洗過程,憑我主觀的感覺來“評測”,這個風扇在沒洗之前,每天晚上我在房間里上網打游戲時都會被老媽知道,結果自然是被趕上床睡覺;而自從給我的風扇洗了澡以后,我的機子噪聲就小多了。機器噪聲小,開機恁清靜、睡覺恁香,上網、玩游戲恁爽,當夜貓恁安靜,就連老媽也不來吵我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