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一體機臺式電腦。
我們看到的這臺海爾天越R8一體機臺式電腦選在正在參加“京東全球好物節”優惠活動,海爾天越R8搭配了Intel賽揚N4100處理器、4GB DDR4內存、128GB固態硬盤等等,整體性能足夠滿足一般人的日常辦公需求。現在海爾天越R8的到手價格僅需2699元,這樣的售價可以說是非常親民了。
海爾天越R8:極致輕薄 節省空間
海爾天越R8機身厚度最薄處達到了8mm,讓整體機身更顯纖薄,擺放在工作桌上可以節省更多的桌面空間,讓你的桌面更加簡潔明快。整機重量僅為3.5kg,即便是女生也可以輕松搬運。
海爾天越R8:暢享無拘無束的視覺體驗
海爾天越R8的分辨率為1920×1080且擁有178°的廣視角,能夠帶來無拘無束的視覺體驗,看著更爽、更舒適。同時上、左、右這三邊的屏幕邊框均為超窄邊框設計,兩側的邊框僅為4mm,屏占比超過了90%,黑色邊框采用烤漆工藝設計,經過了幾十道工藝有效的提升了手感。
海爾天越R8:JBL音箱 滿足聽覺享受
海爾天越R8底部的JBL音響標志十分醒目,完美的將音響底座和屏幕結合到了一起。音表面為金屬拉絲紋理鋁鎂合金材質,看上去十分的精致,觸摸起來充滿質感。配置了由兩個高音單元+兩個低音單元組成的發聲單元,高音柔,低音沉,能夠還原真實自然的聲音。
該音箱擁有一組5W的陣列式高音喇叭單元,和一組5W的低音喇叭單元,能夠提供品質較高的音質輸出效果,可以營造出360°環繞立體聲的聽覺感觀,實現音畫合一。
海爾天越R8:豐富接口 拓展豐富
海爾天越R8的接口都集中在機身的背部,從右到左看,依次為耳機接口、網線接口、HDMI接口、電源接口、4個USB3.0接口以及SD卡讀卡器接口。接口類型十分豐富了,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使用及擴展需求。
簡單總結一下,海爾天越R8一體電腦的顏值時刻在線,再加上極致輕薄的機身、高色域顯示屏、JBL音箱、豐富的接口配置等等這些設計,這樣才貌雙全的產品你還不令人心動嗎?
現在,前往京東商城購買海爾天越R8僅需2699元,想買一體機的用戶千萬不可錯過這個大好時機!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7309787)
部署、易管理、易運維是云電腦的三大核心優勢,這些優勢可以幫助企業IT部門節省大量人力和成本。對于個人用戶來說,云電腦不僅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接入云端桌面進行辦公,同時還可以借助本地算力完成日常辦公應用,提高效率并大大降低購機成本。現在,擺在我面前的是MAXHUB推出的TCI云電腦一體機,一種能夠提升企業IT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新型解決方案。
在了解它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TCI?
TCI是英特爾超能云終端透明終端架構(TCI)的縮寫。相比智能桌面虛擬化的IDV架構,TCI不提供虛擬化的操作系統,而是在用戶啟動TCI客戶端時,根據賬戶信息加載系統鏡像并運行。該解決方案旨在解決云終端規模化部署與使用中可能出現的性能、集中管理、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問題。它不再將計算資源虛擬化再分配,主要是為希望使用云桌面集中管理運維,卻又短時間內無法替換掉PC的用戶所提供的更優選擇。
英特爾超能云終端透明終端架構TCI具有以下優點:
首先,TCI可實現便捷的集中部署和管理。也就是說,使用TCI能輕松實現一鍵開關機、配置、更新和部署等操作,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運維的難度和復雜性。
其次,TCI的性能非常出色,它不僅可以避免啟動風暴等異常狀態,還具有低網絡壓力、低服務器負載以及高圖形性能等特點。即使在網絡擁堵或中斷的情況下,TCI也能夠將算力下放到本地,以保持流暢的運行。
除此之外,TCI的兼容性也非常好。各種常見的外設,比如打印機、POS機、指紋機和高拍儀等等,TCI架構都能輕松兼容,即插即用,不需要擔心驅動軟件的問題。
最后,TCI還具有便捷的賬號遷移能力,無論身處何地,用戶都可以通過賬號一鍵登錄,進入已經配置好的桌面。TCI還允許同時在本地和云端保留用戶賬戶數據,為用戶提供了更多便利。
基本知識儲備完之后,我們再來看看MAXHUB TCI云電腦一體機到底是什么來頭?MAXHUB TCI云電腦一體機采用簡約干練的外形設計,配備了一塊23.8英寸1080P顯示屏,這是最佳的辦公一體機尺寸,既兼顧了小型化又提供了大屏體驗。3mm超窄邊框帶來了93%的高屏占比,進一步提升了視覺觀感體驗,文字顯示清晰、圖片比例更大,辦公絕對是夠用了。此外,機身背面的接口齊全,配備了1個HDMI、6個USB接口,同時還有RJ45網口、COM口以及音頻接口。當然,對于云電腦來說,外觀并不是重點,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即可,它的實際性能才是關鍵。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的實際表現。
先拿部署來說,MAXHUB TCI云電腦一體機的部署方式非常簡單,甚至簡單到一根電源線就可完成前期部署,在云端方案上,它同時支持公有云和私有云部署,無需機房,或只需使用1U的機架式服務器便能完成部署。相對于傳統的以臺式機為核心的云電腦解決方案,MAXHUB TCI云電腦一體機實現了極簡化部署
,通電并聯網即可完成整個部署過程,幾乎沒有任何上手門檻,操作簡單便捷。按下開機鍵后,很快就能進入系統。用戶可以直接掃碼登錄個人賬戶。這樣的設計使得每個用戶都能個性化定制自己的云桌面,同時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此外,企業IT運維人員無需逐個分發個人賬號,省時省事。用戶忘記密碼也可以自己找回。若系統出現問題無法解決或修復,用戶還可以自行進行一鍵恢復。
甚至處理一些流氓軟件也是一把好手,比如當電腦里安裝了一些知名流氓軟件,正飽受彈窗、廣告的苦惱時,這時候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操作即可一鍵讓電腦還原到最初的美好時刻。通過TCL便捷高效的重置電腦,讓電腦從此告別不良軟件。
對于企業IT部門的運維人員來說,英特爾超能云終端透明終端架構(TCI)方案最方便的特點是運維極其簡單,通過管理后臺可以一鍵下發鏡像,這對于規模化部署的企業用戶來說,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比如,一些計算機終端多達數千臺的企業,月均故障報修可能會達到上百臺,此時,借助桌面管理系統和還原工具等傳統終端運維方式去排除故障,效率極低。而英特爾超能云終端透明終端架構(TCI)方案只需對單一鏡像做維護即可,效率顯著提升。
從配置來看,MAXHUB TCI云電腦一體機內置了英特爾10代酷睿平臺,支持酷睿i3-10105以及i5-10400處理器,配備8GB DDR4-3200MHz內存,以及256GB固態硬盤。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這套配置的性能測試結果【處理器CINEBENCH R23單核多核測試、AIDA 64內存讀寫性能測試、Crystaldiskmark硬盤讀寫測試】。
從測試結果來看,這套配置足以應對日常辦公的需求,當然理論跑分只做參考,實際應用才是檢驗性能體驗的最直觀要素。
我嘗試在本地進行了一些日常辦公應用,打開20個總容量百MB PPT文件的速度極快,不到10秒即可完成。使用Photoshop處理RAW格式原片也沒有任何壓力,濾鏡渲染、縮放所見即所得。在線4K、甚至8K視頻播放也沒有問題,說明10代酷睿處理器的性能確實很強。此外,相比VDI這種傳統的解決方案,MAXHUB TCI云電腦一體機在脫離網絡時依舊能夠借助本地算力完成較重負載的生產力任務,這使其易用性和實用性大大增強。
總的來說,MAXHUB TCI云電腦一體機通過極簡部署、極簡登錄、極簡運維,為企業IT運維人員以及用戶都帶來了極大便利。基于英特爾超能云終端透明終端架構(TCI),能夠為企業節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成本;幫助企業IT運維人員節省時間、簡化故障排查流程;能夠讓個人用戶在個性化、安全易用的環境中安心使用電腦來進行辦公。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8366729)
體電腦多用于商務辦公和影音娛樂,相比筆記本電腦擁有更大的屏幕,音響效果也更好,而且相對臺式機占地更小。今天就給大家推薦7個上榜品牌,性能配置與顯示效果俱佳。
蘋果是一體電腦的先驅之一,早在1998年就推出過iMac G3,現在的iMac也是一體電腦中最受認可的機型之一,根據DIGITIMES的調查報告,一體電腦全球出貨量長期位列第一,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領導者。
蘋果電腦最為人稱道的有兩點,其一是其出色的工業設計,無論是iMac還是MacBook都有著簡潔而凌厲的流線設計,甚至有人稱其為電子產品中的藝術品;其二是業界頂尖的屏幕,高色域、高色準的5K級分辨率屏幕使其成為高端設計行業的標配。
高質量+高價格是iMac的主要特征,絕大部分機型在萬元以上。由于Mac OS當前的游戲兼容并不算好,并不適合游戲玩家,所以iMac系列更多還是面向專業用戶或商業型用戶。目前僅剩iMac 24還在更新,新款是2023款,起售價萬元左右。
iMac 24 2023款其實就是核心配置常規升級,外殼和前代一樣,依然是多彩機身,屏幕維持了一貫的水準,分辨率達到4.5K,支持P3色域。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處理器換成M3芯片,單核性能和多核性能都有明顯提升,尤其還加強了GPU性能,補全了硬件級網格著色和光線追蹤能力,可以輕松勝任圖像處理和視頻剪輯工作,甚至已經開始有了一點游戲性能,相比此前的M1芯片提升巨大,所以M1芯片的舊款已經不建議購買。
iMac 24本身上也分基礎版和高配版,主要在芯片、接口類型和存儲配置方面存在差異:雖然都是M3芯片,但在圖形處理器上略有差異,高配版集成10核圖形處理器,4個接口,而基礎款集成8核圖形處理器,2個接口。也就是說,如果有高負載圖像處理和視頻剪輯等需求,外置設備較多,那么更推薦購買高配版,但如果只有影音娛樂或者是日常輕文檔辦公需求,基礎款就足以勝任,還更便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iMac 24的問題是蘋果一貫以來的問題:標配8G+256GB的存儲配置太低,且不可擴展,基礎版接口數量太少,基本離不開擴展塢,而且這些接口全設置在了背面,插拔設備不夠方便,需要站起來才能找準位置。
聯想在2013年就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全球市場份額常年居首,一體電腦雖然由于定位模糊的問題,在聯想產品線中算不上核心業務,但聯想也并未放棄這一市場,并且市場表現相當不錯。
聯想近兩年在一體電腦上明顯發力,新近推出的YOGA 27系列和小新系列口碑都還不錯,性價比也比較高,現在的主力就是YOGA 27和小新系列機型,入門級則有來酷系列,綜合性能或性價比明顯比其他廠商高一截。
YOGA系列是聯想定位最高的一體電腦,該系列性價比最高的應屬YOG 27銳龍版,R7-7840H的集顯性能在一眾一體機中鶴立雞群,外觀設計比較獨特,27英寸2K屏幕支持旋轉升降,還有RTX4050獨顯可選,不過在內部散熱空間緊張的一體電腦中,集顯才是最合適的。6000元左右價位,相比市面上同級別機型競爭力比較強,已經可以滿足一些比較輕度的短視頻剪輯、圖像處理之類的應用場景,只用于日常輕辦公需求或網課綽綽有余。
小新系列和筆記本電腦上的定位差不多,主要側重性價比,分為23.8英寸的小新24和27英寸的小新27。和上一代不同的是,2024款小新系列都是用的標壓處理器,并且全系列標配100Hz刷新的屏幕,這是YOGA系列都不具備的特性,不過小新系列一體機都不支持屏幕升降旋轉,而且分辨率也只有1080P,原則上更建議購買小新24,否則這個分辨率在27英寸屏幕顯示效果可能會有些模糊。
入門級別機器中則有來酷系列,這個系列雖然硬件配置稍微落后,但勝在價格便宜,只在3000元級別,不過該系列只建議買i5-12450H處理器的24英寸機器,N95和J1425都是賽揚系列處理器,性能非常孱弱,而1080P分辨率在27英寸屏幕上顯示效果不夠好,都不建議購買。
惠普是PC領域中的老字號,目前是全球最大的PC品牌商之一,常年位居全球前二。惠普PC產品線高度統一,此前一體電腦和臺式機、筆記本一樣分為Envy薄銳系列、星系列、戰系列和小歐系列,產品線縮減后,只剩下了星系列和戰系列。
星系列和戰系列雖然歸屬于不同的系列,但總體定位類似,大部分都是集顯,而且由于一體機并不是各大廠商的主力產品,更新頻率比較慢,星系列和戰系列也是如此,即便是新款機型,普遍也還是13代酷睿處理器,并不會像筆記本電腦那樣換裝成最新款處理器。
比如星24青春版仍然為i3-1215U這類前兩代的低壓CPU,TDP功率僅15W,雖然價格便宜,但性能過于孱弱,基本只能用作網頁瀏覽、極輕負載的文檔辦公類場景。
如果需要一定的性能,27英寸的星One系列或24英寸戰99系列會比較合適,戰99全系采用13代標壓桌面級處理器,所以買i3版的基礎入門款就行,不過最好保證內存在16GB以上,512GB起固態硬盤基本無需外接移動硬盤,機身側面和背部共擁有5個USB接口和1個type c接口,接入設備相當方便。
星One系列雖然也是低壓處理器,不過是基礎功耗35W的T后綴處理器,如i5-13400T,T后綴代表低功耗(相對H后綴的標壓處理器而言),通常這種處理器都是用在散熱空間小、不需要太高性能的一體機上,相比只有15W功耗的U后綴的低壓處理器強不少。
華碩是多元化做得最好的企業之一,涵蓋眾多3C數碼行業,而且都做得不錯,華碩一體電腦雖然數量不少,卻不是華碩的業務重心。
華碩此前的一體電腦產品線極為混亂,在售機型眾多卻都不成體系,各機型定位互相重合,近兩年整合了產品線后清晰了很多,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一體電腦主要是破曉V5系列和破曉A5系列,這兩款機型由內而外相似度都極高,外觀幾乎沒有區別,都是低壓處理器+三面窄邊框設計,屏占比很高。
破曉A5系列相對更新一點,用的是13代低壓處理器,不過最高只到i5-1340P,基礎功耗35W,在低壓處理器中是比較強的一檔,無論是核心數,基礎功耗都遠強于上一代的i5-12355U,單核雖然差距不大,但多核性能領先近30%,而且破曉A5和V5價位差距只在300元左右,并不算大,破曉A5系列明顯會更劃算一點。
和其他廠商同類機型一樣,破曉A5系列也更建議選擇24英寸規格,因為分辨率只有1080P,在27英寸屏幕上會有顆粒感,算是一個負面升級,大尺寸價格還更高,性價比遠不如24英寸機型。
戴爾在美國是商業用戶、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和消費者市場名列第一的主要個人計算機供應商,在全球PC市場份額中長期占據前三位置。
高質量的售后服務一直是戴爾最為人稱道的一點,但是相應地,由此帶來的品牌溢價較高,產品性價比相對較低,同配機型價格與惠普、聯想相比都要高一點,這也是戴爾一貫的品牌調性。
戴爾一體電腦產品線有2個:定位商務的OptiPlex系列為大中企業、政府部門以及教育機構設計,主要特征為高性能CPU+集顯或入門獨顯,已經慢慢淡出零售市場,實際上比較主流的只有家庭娛樂定位的Inspiron靈越系列靈越系列。
和筆記本電腦一樣,靈越系列一體電腦又細分為靈越3000/5000/7000,靈越3000和目前已經沒有在售的機型,只剩靈越5000和靈越7000,也就是靈越5421和靈越7720,這兩者分別對應23.8和27英寸屏幕,都是三面窄邊框屏幕,標配隱藏式攝像頭,但只是13代低壓處理器+集顯配置,適合辦公、影音或輕度圖片處理,不適合游戲用戶。
靈越7000雖然型號上要比靈越5000高一檔,但實際上完全可以看作是靈越5000的放大版,除處理器和屏幕尺寸外和靈越5000差別不大,最大的問題是屏幕尺寸放大的同時分辨率沒跟上,1080P分辨率配27英寸大屏反而會拉低顯示效果,而且價位太高,各方面都不如靈越5000。
橫向對比的話,靈越5000相對其他廠商的機型性價比并不高,i5-1335U雖然是13代處理器,但功耗也僅15W,核心更少的奔騰U300處理器性能則更孱弱,本來性能就算不上高,價位去到了5000元以上,這個價格已經完全可以買到標壓處理器一體電腦,比如同樣是一線大廠的聯想小新24,13代標壓處理器價位還不到5000元。
冠捷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顯示器代工廠商之一,顯示器出貨量已連續18年位居全球第一,而顯示器是一體電腦最核心的部件之一,這使得AOC在一體電腦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銷量一直不低。
AOC顯示器一直以產品線長、性價比高著稱,一體電腦也延續了這樣的市場策略,主攻大眾市場,其絕大部分機型都搭載桌面級標壓CPU,性能比U后綴和T后綴低壓CPU強上不少,價格卻不高。
AOC一體機數量此前是各大品牌中最多的,包括大師、戰神、的盧等一大堆產品,且存在多代機型同時在售的情況,以至于產品線顯得極為混亂,所以近兩年同樣縮減了產品線,只余下基礎入門的AIO大師系列和相對高端一些的的盧系列。
在14代處理器機型已經上市的當下,對于采用11代酷睿之前處理器的機型,一般都已不建議購買,大師734大部分機型都已經有些過時,僅建議選擇大師926、大師734中配備i5-12400H或i5-12450H,雖然這兩個都是12代處理器,但強在這是標壓處理器,性能相對13代的T/U后綴的低壓處理器依然具備性能優勢,僅需3500元左右,這兩款一體機都是觀影、輕辦公一體機,12代標壓處理器性能綽綽有余。
相比大師系列的入門一體機,6000元出頭的的盧948就完全是高端定位了,這是一臺設計視頻剪輯定位的一體電腦,所以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屏幕”,28英寸4K屏在分辨率上僅次于蘋果iMac,ΔE<2,i5-14400F標壓處理器+RM550獨顯配備也是一體電腦中的獨一份,RM550雖然不算高性能獨顯,但4G顯存不需要額外占用內存,相比集顯機器好不少,但用于AI創作場景恐怕力有不逮,AI創作普遍要求8GB顯存。
宏碁也是國內用戶相當熟悉的品牌,主要從事個人電腦、顯示產品等業務,PC是其支柱業務,在頂峰時曾達到全球第四,一直都是性價比較高的品牌。
和AOC一樣,宏碁此前的一體電腦系列非常混雜,鯊魚、麒麟、皓月、傲月、商祺、商朋、蜂鳥等多個系列在售,同樣存在新舊世代機型同時在售的情況,縮減產品線后只剩下了蜂鳥和商祺系列,全系列目前都是未配備獨顯的輕辦公一體機,并無高性能機型。
蜂鳥A24是宏碁當前性價比最高的一款,同時也是目前定位最高的一款,24英寸微邊框高色域屏幕,屏占比95%以上,最薄處僅12.5mm,搭配的是13代標壓處理器,所以即便是i3版本性能也不算太差,要強于13代i5低壓處理器,起步價位3000元內,i5版也不沒超過4000元,可以優先考慮。
而定位更低的蜂鳥2024款和商祺系列定位基本一致,價位也相近,彼此間基本就是外觀上的區別,商祺系列偏商用,所以外觀比較低調,純黑配色,蜂鳥系列偏家用,外觀顏值會稍微高一些,純白配色。不過不管哪個系列,都不建議購買N系列處理器規格,尤其是N100,基礎功耗僅6W,稍好一些的i3-N305也僅有15W功耗,低功耗就意味著低性能,N100處理器甚至不如當前手機的峰值功耗。
同樣的,蜂鳥系列和商祺系列也不建議買27英寸規格,因為這倆機型的分辨率都只有1080P,在27英寸屏上顯示效果不盡如人意,這兩臺機器的價位也差不多,i5-12400H/i5-12450H處理器,16GB內存+512GB硬盤的規格都在3500元左右,商祺系列會略微便宜一兩百元左右,看偏好選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