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整個蘋果的發展史,Mac系列產品無疑是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他成就了蘋果的今天。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Mac的發展史。
【Apple I(1976)】1976年!1976年,史蒂夫 喬布斯、史蒂夫 沃茲尼亞克和羅 韋恩三人創立了蘋果電腦公司。也就是在同一年的時間,推出蘋果的首款產品 Apple I 。當時的售價為500美元,最終生產了200臺。毫無疑問,這太電腦看上去很像一臺打字機,絲毫看不出設計上的精湛技藝和以后蘋果的元素。但是也就是在現在,蘋果的傳奇開始了!
很像是打字機的蘋果一代
這個時候的喬布斯好年輕呀!
【Apple II (1977)】相對于第一代的“打印機”,Apple II 看上去更加像是一臺電腦。實際上他也是全球首個正正意義上的個人電腦。早于IBM推出的第一款產品。雖說價格很高高達1300美元,但是它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推出了一系列的后續升級產品,使得他的銷量破百萬。得益于他的巨大成功,蘋果也實現了擴張,迅速成為IT界的新貴。
開始出現蘋果標志的蘋果二代
【Lisa(1983)】踩著蘋果二代的巨大成功,蘋果公司趁熱打鐵。1983年Lisa作為世界首個處理圖形化的電腦問世。其售價高達9998美元,在當時的消費水平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顯然市場不盡如人意,但是它的出現奠定了Macintosh的形態和操作系統的發展。
【Macintosh(1984)】Macintosh上市無疑是一個時代的開始,延續了上一代的圖形設計理念,雖然任是黑白系統,但是開始出現了光標,窗口等元素。對之后的操作系統意義深遠。在硬件時代也領先整整一個時代,同時推出了Macintosh 128K、Classic、LC等多個版本。直到1990年,喬布斯被逐出蘋果公司,才停止。
年輕的喬布斯和Macintosh
【PowerBook(1991)】1991年!1991年蘋果發布了PowerBook,與此同時蘋果向微軟開放了圖形處理界面。Windows和PC產品就在此時開始告訴發展。世界首款筆記本由冬至發明。
【iMac(1998)】1990年至1997年,蘋果推出多款MAC產品。但是都沒有取得巨大成功。市場份額一直在下滑。Windows pc 開始普及,蘋果開始失去主導地位。我在想喬布斯在的話蘋果還會這樣嗎?1997年喬布斯回歸,并且大膽創新。啟用新人,與此同時帶來了驚為天人的IMAC,將CRT、機箱融為一體,再配以透明外殼。在市場上備受追捧。
【iBook(2000)】千禧年,iBOOK閃亮登場。備受年輕用戶的喜歡,采用的是iMac一樣的果凍外殼。另外,mac os x系統也最終成型,和iBook一同上市,同時也是世界首款擁有WIFI的個人電腦。市場份額雖然遠遠落后于Windows,但是成為一種流行文化。
【PowerBook G4(2001)】2001年,PowerBook G4上市,機身采用金屬設計,和寬屏設計。硬件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說PowerBook G4是MacBook Pro的前身,奠定了蘋果筆記本電腦日后的設計風格。
【iMac G4(2002)】2002年注定是一個里程碑的一年,iMac G4至今任然被許多用戶收藏,甚至被改造為臺燈,作為獨特的家居裝飾品。
【Power Mac G5(2003)】Power Mac G5采用了未來感十足的塔式設計。同時超酷的陽極氧化鋁機箱更是科技感十足!
【iMac G5(2005)】你會在iMac G5上看到近代iMac的影子。明確了iMac系列的發展方向:一體機、大屏幕、內置攝像頭。鼠標鍵盤也經過了全新的設計!
【Mac mini(2005)】蘋果只做高端,但是這個是個例外。大小如飯盒,采用鋁合金的設計,小喬、精致。并且性能強大,成功吸引了中低端的用戶。
【MacBook Pro(2006)】2006年!2006年蘋果放棄IBM的處理器。轉而用INTEL處理器。一直沿用至今。
【MacBook Air(2008)】2008年問世的MacBook Air是近代最偉大的電腦,其超輕薄設計影響力巨大。它是蘋果第一款一體化設計的筆記本,實現了超輕薄機身和出眾的質感,徹底改變了移動電腦的體驗。
【iMac(2013)】2009年的iMac基本放大版,金屬化的iMac G5。模具沿用至今,并且擴大到27寸。
【Mac Pro(2014)】極為前衛的垃圾桶造型,采用了精湛的陽極氧化鋁工藝。配置了專業級別的處理器。
【MacBook(2015)】采用12英寸屏幕,超薄機身僅有3.5毫米、重0.9公斤,更夸張的是機身僅有一個USB-C接口,這也是被眾多用戶吐槽的部分。
【全新MacBook Pro(2016)】MacBook Pro模具已經使用多年,需要一些新的變化,OLED觸摸條無疑是一個有趣的亮點。
縱觀全部蘋果的發展史,Mac商品無疑占有了重要地位,它成果了蘋果的今天。如今,OS X現已更名為macOS,這個時刻點十分合適回想一下蘋果的電腦發展史,一起來看看Mac們是怎么進化的。
多人換電腦、買電腦的時候都會糾結,這個Mac適合我多點呢,還是win適合我多點?Mac這么多型號,我該怎么選擇呢?有什么不一樣呢?我要怎么選擇呢?
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Mac全系(MacBook Air/Pro、iMac、Mac mini、Mac Studio)適合人群、選購指南和購買建議:
程序員:快樂地敲代碼敲代碼敲代碼,敲著會上天~
設計師:專業的屏幕屏幕屏幕,看著會懷孕~
攝影、剪輯師:開心地剪剪剪剪,錢從天上掉~
有要求的人:需要輕薄、便攜、高顏值和電池續航的人群~
簡單的人:不折騰、不想思考、簡單、省心、穩定的人群~
用蘋果的人:正在使用蘋果產品的你,設備協作,高效工作~
不缺錢的人
游戲愛好者:熬夜玩玩玩玩玩、打打打打打游戲的人~
特殊行業:比如財務、金融、銀行、經紀行業的一些行業軟件可能沒有Mac版本。
工程行業:一些大型工程軟件沒有Mac版本。
不簡單的人:喜歡折騰、DIY、可玩性有要求,對一些小眾軟件有需求的用戶
價格僅供參考,由香港、大陸官網提供,還有更多優惠的方案呢,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樂于助人的我
目前蘋果官網在售 Mac 產品一共有六個系列:
MacBook Air系列: 輕薄筆記本 (5944-1.2W左右)
MacBook Pro系列: 性能筆記本 (7812-26499元)
iMac系列: 臺式一體機 (8152-12999元)
Mac mini系列: 迷你臺式機 (4330-6799元)
Mac Pro系列: 性能工作站 (36434-395548元)
Mac Studio系列: 性能小鋼炮 (12229-29999元)
MacBook Air、MacBook Pro 的 M1/M1 Pro/M1 Max 各型號配置整理如下,有什么區別一目了然,比較清晰全面
定位:輕薄、高續航、高性價比
場景:日常辦公、追劇編寫、內容創作、視頻剪輯
人群:辦公黨、學生黨
推薦理由
1.M1 、M2芯片高性能和低能耗
2.屏幕顯示效果好,與13寸pro差別不大
3.Air特有的無風扇設計,無噪音
4.做工精致,高顏值、機身輕薄、便攜、高續航
問題
1.如果想要升級配置,應該升級內存,還是存儲容量?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對于想要使用時間更長久,優先升級內存;對于輕中度使用的用戶,有移動便攜要求的,優先升級存儲容量。
2.Air 和新Air 怎么選?
如果你只是日常簡單辦公、日常娛樂、喜歡air外觀、追求性價比果斷是選擇M1款Air!
如果你有更多的預算,想要更好的屏幕、新的外觀等、更好的性能那就選擇M2。
定位:輕薄、高續航
場景:日常辦公、追劇便攜、內容創作、視頻剪輯
人群:辦公黨、專業工作用戶、留學黨
推薦理由
1.M2芯片高性能最大支持24G運行內存
2.外觀更新,屏幕顯示效果好,硬件等都做了升級
3.Air特有的無風扇設計,無噪音
4.輕薄時尚、對于女生或移動辦公人員比較友好
問題
選擇M2需要選配的話,選擇什么???
處理器:優先升級處理器 + 900元 (必須哈)
內存:娛樂辦公室偶爾設計 8G 即可,視頻設計剪輯等根據能力升級到16G/24G +1500/3000元(優先)
存儲:一般256+移動硬盤也夠用,如果有其他工作需求512+移動硬盤, 有特殊用途、多金隨意升級 + 1500-6000元 (次選)
電源適配器:建議選擇67w(有快充,其他都沒) +150元 (必須哈)
定位:專業性能、強續航
場景:軟件開發、后期處理、大文件/大數據等高性能負荷場景
人群:開發者、專業且有性能要求的工作者
推薦理由
1.有散熱風扇,性能比較穩定
2.電池續航比Air多一點點
3.觸控板比 Air 大一圈(手感更好體驗更好)
4.屏幕比Air亮一點點(室外使用體驗更好)
5.帶觸控欄(Touch Bar)喜不喜歡因人而異
6.揚聲器、麥克風等的影音系統會更好一些
問題
應該選擇 MacBook Air 還是 MacBook Pro?
建議從 “價格” 和 “需求” 這兩方面來考慮:
1)價格方面:Pro 比 Air 貴 2000 元,提升的配置如上所述,看你對硬件的需求度和價格方面的預算。
2)需求方面:性能的差距其實不大,對大部分用戶來說,只是有些細微的差距,使用感知上并不會有任何差別。
【如果你是有處理超大文件、經常剪輯視頻需求,Pro的優勢會更大,更適合處理高性能負荷的場景。】
定位:對運算效率 (CPU)、圖形算力 (GPU) 有專業性能要求的
場景:軟件開發、建模、后期渲染、影視剪輯、音視頻創作等長時間高性能負荷場景
人群:面向 “更專業級別、更注重性能需求“ 的生產力用戶。需要提升工作效率的各類專業開發者、創作者,或者不差錢。
推薦理由
1.屏幕更好,120Hz 自適應刷新、mini-LED 顯示屏、1000 尼特亮度,最高 1600 尼特
2.Cpu更牛掰,M1 Pro/Max 高性能/低能耗/長續航,面向更專業用戶
3.內存:16G起步,最高可配置64G;
4.硬盤:512GB 起步,最高可配置 8TB
5.插口更全,三個雷靂 4 (USB-C) 端口、SD 卡插槽、HDMI 端口、3.5 毫米耳機插孔、MagSafe 3端口
6.攝像頭更清晰,前置從720p升級到1080p高清攝像頭
7.更大的電池、更高功率的電源、電池續航最高可達 21 小時
8.支持快充(可以在 30 分鐘內充入 50%)
選購建議
1)普通用戶選 M1 Pro就非常夠用了,畢竟M1性能就足夠強勁。便攜就買 MacBook Pro 14寸,如果是經常在固定場所使用就選 MacBook Pro 16寸。
2)專業用戶,按自己的需求來選配(如果涉及到更專業的開發、建模、后期渲染、影視剪輯等,可選配 M1 Max)
在 M1 Pro、M1 Max 發布后,蘋果官網下架了 13寸 和 16寸 的 Intel 版本,所以對絕大多數用戶來說,Intel 版本就不推薦了!不過,對于部分專業用戶來說,現階段的 M1在軟件、插件適配上還存在一些問題,系統運行穩定性不能完全保證。
所以,雖然 M1、M1 Pro、M1 Max 、M2代表著未來,但如果你是:
1.特殊行業人群,依賴專業軟件和眾多第三方插件使用需求的
2.有雙系統有需求,對運行 Windows 有強烈依賴的
3.相對于性能配置,更在意巨大的遷移成本,對于某些人,幾年、幾十年的使用習慣,需要依賴各種軟件和插件,為了穩定性和可用性,甚至連系統都沒升級過一次。
針對這部分需求的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穩定壓倒一切,最穩妥的方式還是繼續用 Inter 版本做主力機,后續再考慮買個 M1 系列的慢慢遷移。
MacBook Pro 13寸 和 16寸 目前都有 Inter 版本,選擇也簡單:
想要輕薄便攜,選MacBook Pro 13寸
想要大屏幕,性能更強,選MacBook Pro 16寸
iMac 自帶 高分辨率顯示屏幕 和 超強大性能。
對于各類生產力玩家(開發者、設計師、創意剪輯等后期處理工作者),最適合你的其實是 iMac,特別如果你有固定場所辦公或者學習的,選擇 iMac 的性價比會更高。(iMac 自帶 4.5K視網膜顯示屏,也是目前能買到的最好屏幕之一)
值得一提:市面上單買 4.5K 屏幕的價格都將近上萬,所以iMac就成了人人都說的:“買屏幕送電腦”。
Mac mini 是迷你臺式機,只有一個主機小盒子,不含顯示器、鼠標、鍵盤,所以更適合那些已經有顯示器、鼠標、鍵盤,且對性能要求不是那么高的用戶。
M1 Ultra 是蘋果有史以來個人電腦中最強大的芯片,蘋果專為它搭配了一套桌面端新品:主機 Mac Studio + 27英寸顯示器 Studio Display,價格也都不便宜,面向更專業的生產力用戶,比如建模、后期渲染、影視剪輯、音視頻等工作室用戶。
1.問:想請問下醫學研究生 平時就是論文+數據處理+文獻+一些手術照片視頻處理 現在看中了pro13寸 但是應該買8+512還是16+256呀[哭惹R]好糾結
答:其實如果糾結8?512、16?256,那我建議小姐姐果斷入手16?256?外置移動硬盤啦……內存屬于后面不能額外加的,而內存其實就小姐姐你上面說到的文件,其實占的內存很小……你每三~六個月養成良好的備份習慣,永遠不會有用完的一天!另外運行內存大點,就是預防你后面照片?視頻處理的問題[偷笑R][偷笑R][偷笑R]不糾結,16?256,沖就對了
問:真的很感謝[哭惹R]謝謝謝謝!不糾結了哈哈哈哈 但是我還想請問下你覺得有沒有必要多加點錢沖16+512的呀!謝謝哦
答:我也真的好感謝你關注我,謝謝謝謝![飛吻R]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果預算相對比較足,那就?多1500沖一沖[害羞R],如果預算沒那么足256也夠用[偷笑R][偷笑R][偷笑R]1500的差價~都一直在糾結了,要不狠一把?[大笑R]
2.問:羅老師您好!打擾了,我想請教一下,平時用來看看文獻,寫寫論文,ps、pr基礎運用,python輔助學習,使用周期長,請問推薦哪一款呢?
答:我建議你可以買Air那個系列,便捷輕巧的同時,性能也蠻強大的,對于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需求都能滿足……然后看預算考慮是買M1還是M2芯片,如果要升級,就考慮升級運行內存到16G……不升級的話,在使用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大笑R][大笑R][大笑R]長遠看那還是建議花個1500升個級[害羞R]
3.問:你好,日常辦公,office用的多,哪款合適,性價比高更好,不知道能不能兼容畫圖軟件,老公需要畫圖,謝謝
答:性價比最高的現在就是20款Air了,現在6k左右就能買,簡單的畫圖都是沒問題的~再上一個等次就是9k左右的新Air了,這兩個相對比較適合你[大笑R][大笑R][大笑R]
4.問:請問一下加本留學商科 不打游戲女生 選air還是pro比較好呀[皺眉R]
答:整體的話,看了一下小姐姐會到國外,應該會帶電腦學習、出外等,整體的話我建議小姐姐你選擇Air就足夠了,整體使用、便攜性、顏值等都比較符合你[偷笑R]所以不用糾結,買Air[害羞R]
5.問:你好,請問需要建模 渲染 剪視頻 mpb14寸應該怎么選芯片和內存呀(32有必要嗎 1T有必要嗎)臺式的話推薦哪一個嘞
答:你好呀,如果你都比較專業,而且是從事這個行業的話,芯片看預算升級吧,可以考慮Pro10?16?16那個,或者不限制預算就升級Max那款……如果你cpu都已經這么高了,那32是比較有必要的,如果cpu和內存都這么高了,你應該制作的都比較精密,那儲存1t這樣[笑哭R]……這是比較豪的做法~你可以先說說預算,我給你分個升級的先后等級,另外再說說你建模、渲染和剪視頻等工作的需要程度?如果只是比較簡單的話,其實沒必要[笑哭R]看作品、預算建議吧
問:好用心的回復 預算可以接受2w左右 沒有那么專業但是3D動畫確實對配置要求比較高 經常動不動要渲染一整天的
答:你可以選購14pro M1pro?10?16?16?32g?512?買個硬盤……這套基本可以用很久了,而且性能已經很爆炸了[大笑R][大笑R][大笑R]你記得多渲染 不然真的浪費了
6.問:可以說說蘋果電腦的缺點嗎[偷笑R]例如學生黨遇到的不兼容的問題
答:可以么,缺點就是價格太高、同等價格和win比起來配置相對比較低、大部分軟件都需要付費、維修成本高、小部分程序不兼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果學生黨遇到不兼容的情況下需要安裝一個虛擬機[偷笑R]以上問題只有錢我不能幫你解決,其他的話都不是問題,我都可以幫你解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7.問:想做vlog和看劇 iMac大但是不能拿上床[笑哭R]糾結了air跟臺式
答:哈哈哈哈哈哈哈……也可以不用糾結,你可以這樣,買個Air(日常Vlog?設計基本沒問題的)……然后你平時在床上看劇就拿Air,然后在買一個外置的顯示器,大概24寸這樣,幾百一千都有……屏幕放桌面,平時在桌上看劇或者剪輯,那就鏈接Air使用,雙屏制作或看劇都超Nice[偷笑R]這樣是否把你的煩惱解決了?[大笑R][大笑R][大笑R]這都小問題,健身減脂路上,加油[偷笑R]
8.問:好的,小哥哥,我想問一下,我想入一臺臺式imac,最高預算是1.5w,然后我想在我家里能用10年起步這種,是不是要內存大的,主要是輕辦公,也有輕剪輯,平時喜歡拍照,但是不專業。偶爾也要做簡單的視頻,推薦什么配置呢?以后的M2不考慮,因為買不起,也不想等了。還有,我現在有教育優惠,疊加618的88vip還能再減400,我現在買,一個月才發貨,是不是可以搶跑送耳機活動啊,求支招
答:1.5w預算的話,基本你可以加很多東西啦~蘋果電腦一般你不砸不燒基本都能用很久,10年辦公、簡單編輯都不是問題啦……你可以升級內存到16G?硬盤512……其他需要添加就看你需求買就好啦[大笑R][大笑R]最后要選擇一個可以喜歡10年的顏色……上面這個足夠小姐姐你平時的剪輯、ps、看圖,輕辦公這個沒問題的~那就買M1,耳機活動可能現在買就沒有了[哭惹R]這個得問問,因為營銷活動時間不一樣
問:嗯嗯,謝謝小哥哥的暖心回復,就是我現在關于imac的其他配置不糾結了,就按你說的,但是有沒有必要入1T的內存哇,畢竟打算用10年[偷笑R]不知道未來會不會512小了呢。平時也有用移動硬盤的習慣,就怕未來學剪輯什么的,內存不夠,小哥哥再給給建議哈
答:一般512還是比較夠用的,哈哈哈哈哈,電腦的存儲機制和win不一樣,我試過軟件裝的足夠多,也就用100G這樣,不過你要說預算足夠的情況下,后續的話,平時有保存剪輯素材或者不用硬盤的情況下,那肯定是升級到1T比較好[偷笑R]但哈哈哈哈哈哈,用大概一年左右,我還是會建議你搭配硬盤使用,嘻嘻,主要是做備份和儲存資料使用[飛吻R]
9.問:8/256夠不夠用呀,畫布圖層會不會受限很大呀
答:畫布圖層限制主要是看8g/16g運行內存這個呢[偷笑R]一般只要你運行內存夠的情況下,多多都能加……如果你圖層已經達到運行不夠的話,軟件就會崩潰[偷笑R]而256這個存儲則取決于小姐姐你的素材和圖像大小,一般你做個圖,不需要3d或渲染的話,應該最大也就幾G吧?如果儲存差不多滿了,這個你買個外置移動硬盤,清一下存儲這個都好操作……而運行內存不能后期添加,所以才會說,如果第一次預算足夠,強烈建議升級運行內存,而不是首先升級存儲
10.問:imac和mac pro14推薦哪個呀
答:看了一下小姐姐的筆記~因為小姐姐屬于有時候跑來跑去玩或者泡咖啡廳之類的,那我建議小姐姐可以考慮mac pro14[偷笑R]這樣想學設計的時候學設計,想看劇看劇,用的時候就帶上,不用就放著[大笑R]iMac好的就是那個屏幕一體,但針對小姐姐來說后期真的學設計不錯的時候,買多一個屏幕就能完美結合嚕[偷笑R]哈哈哈哈,希望能幫到你
11.問:羅老師好。預算不限,辦公使用,需要每天帶回家。選哪個比較好呢。之前用的surface最貴那個,就是散熱聲音太大其它都滿意。希望也選個輕薄的。速度一定要無敵快。用在線文檔和開會比較多,也會審片子這種
答: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好呀Annabella[偷笑R]如果你只是用在線文檔和開會?看片子哦,我建議可以選擇Air 16?512這個配置,他因為是沒有散熱風扇的,所以不會出現你說有聲音這一說,而且相對輕薄,對于你移動辦公非常好啦~如果你除了簡單辦公還有別的需求,你就告訴我,我可能給你加配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飛吻R]surface 剛開始用還好,用久了,因為系統問題,會不好用啦[哭惹R]所以苦了這配置
12.問:美術高考生,除了日常學習還會追星(可能會學習剪輯),不玩游戲,應該選air還是pro,內存多大
答:你本科有打算學什么專業嗎?如果為了眼前的需求來去選擇的話,我建議小姐姐你是可以選擇Air 16?512/256加硬盤這樣……因為我也是美術專業啦,我知道后續你選擇不同的專業對于電腦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偷笑R]所以小姐姐你后期會以設計、繪畫還是視覺傳媒等選擇鴨?如果設計?視覺傳媒,那會建議買pro 14寸?。如果繪畫,Air就夠了[飛吻R]
13.問:您好您好,想問下音樂生,平常經常寫歌,外接一個收音話筒錄音,偶爾剪視頻、玩玩ps再加日常娛樂的話,是選13pro還是14pro呀 預算都足夠的。(還想問下mac有沒有必要加AC)
答:其實13基本能滿足你的需求[偷笑R]如果預算都足夠,那可以買14,因為在音質、攝影頭、配置方面等相比于13都得到了升級,而且14的端口相對比較齊全,你在外接創作方面會比較友好[飛吻R]mac有沒有必要加ac,其實如果是一直自己用還是很建議加的,其實也看你平時愛護程度,如果一直保護的很好、你又比較小心的,那可以考慮不用買…如果像我這種大大咧咧的人,則買大于不買[大笑R]
14.問:糾結2021款map 和24寸imac[哭惹R]
答:嘻嘻,好啦好啦,別糾結了……自由又自在的靈魂怎么可以被束縛呢[偷笑R]首先你預算在多少呀?這個會決定推薦你買MacBook pro14還是16呢[偷笑R]如果你不缺預算,也有考慮去到哪里都可以辦公(比如旅游、比如回老家、比如等等等等)又想看的舒服就16(就是有點重)……如果向往到處跑來跑去,那就果斷14[偷笑R]……屏幕大小這個都好解決,再買一個屏幕[害羞R]大概好點一兩千,這不就解決你大屏和分屏的問題了嗎[大笑R][大笑R][大笑R][大笑R],然后一般你做到ui,公司都會配電腦或屏幕,那回到又繼續拓展屏幕就好了[大笑R]所以別糾結了[偷笑R]或者你還糾結什么,我給你一一解決[吃瓜R]
15.問:我想問 學生黨 打算本科用四年 13pro推薦什么配置呀 在想16g+512還是16g+256 不知道16g是不是可以撐久一點[笑哭R]
答:哈哈哈哈哈哈,怎么不聽你提到14的?學生黨的話[偷笑R]建議如果你對13情有獨鐘那就買16?512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你筆記都是王一博,可以存多點他的照片呢[偷笑R][偷笑R][偷笑R]好啦,說認真的[微笑R]你什么專業?如果只是打算本科4年過度,一般專業8G?256足矣(一些文檔就存硬盤好了)……如果你想一勞永逸,不缺預算就16?512,少點麻煩……如果你預算中中間間,那就16?256吧……用的都沒問題的[大笑R]
我是羅叨叨,有什么不懂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
如果覺得不錯
希望你可以點贊、收藏、關注叨叨我,謝謝!
果在消費電子產品的影響力是強大,以至于不少用戶為了成為果粉,紛紛“入坑”購買iPhone、iPad、Mac等產品,當然這部分群體對蘋果的忠誠度也十分的高,基本是你出啥我就買啥的節奏。
現在韋氏詞典對外宣布,他們收錄了新單詞“sheeple”,其把這個單詞用來形容果粉們,因為這部分人太溫順,是很容易受影響的人。
為什么要這么標注呢?韋氏詞典在備注中舉例描述,比如蘋果之前為iPhone用戶推出了電池保護殼,其后殼上的突起非常難看,但果粉還是高興花費99美元買這款產品。
這不是sheeple,又是什么?說到這安卓黨們估計都笑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