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介紹了在Windows11中檢查內存大小的五種方法。每種方法都略有不同,因此你應該選擇一種顯示所需內存規格的方法。
可以說,檢查你有多少內存的最簡單方法是使用“設置”。它顯示已安裝的內存總量加上可用內存。
1、通過WIN+I打開設置,或從任務欄中搜索設置。
2、選擇左側的“系統”,然后選擇右側的“關于”。
4、從設備規格部分檢查內存。
如果你使用系統信息(System Information)實用程序檢查內存,你將看到有關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的詳細信息。
1、選擇任務欄上的搜索欄,鍵入“系統信息”,然后單擊或點擊該結果。
2、從左側窗格中選擇“系統摘要”。
3、找到右側的各種存儲器項目。
你的選項包括已安裝的物理內存(內存)、總物理內存、可用物理內存、總虛擬內存和可用虛擬內存。
你也可以使用任務管理器來檢查內存的詳細信息。按Ctrl+Shift+Esc打開它,然后轉到“性能”選項卡并選擇“內存”以查看有關系統內存的各種信息。
任務管理器列出了正在使用的內存數量和總緩存內存,以及速度、正在使用的插槽數量、外形規格等。
雖然命令提示符不是大多數人挖掘此類信息的選擇,但可以使用它來檢查內存的詳細信息。
檢查總物理內存
例如,如果我們輸入下面的命令,命令提示符顯示此計算機中安裝的物理內存總量為34120515584字節。
wmic computersystem get totalphysicalmemory
檢查內存容量
使用此命令可以查看每條內存的單個容量:
wmic memorychip get devicelocator, capacity
示例結果:
Capacity DeviceLocator
17179869184 ChannelA-DIMM0
17179869184 ChannelB-DIMM0
檢查內存速度
使用此命令檢查每個內存模塊的最大帶寬(以MHz為單位):
wmic memorychip get devicelocator, speed
示例結果:
DeviceLocator Speed
ChannelA-DIMM0 2667
ChannelB-DIMM0 2667
檢查內存制造商
使用此命令可以查看是的內存條制造商:
wmic memorychip get devicelocator, manufacturer
示例結果:
DeviceLocator Manufacturer
ChannelA-DIMM0 Kingston
ChannelB-DIMM0 Kingston
檢查內存類型
使用此命令查看內存類型:
wmic memorychip get devicelocator, memorytype
示例結果:
DeviceLocator MemoryType
ChannelA-DIMM0 0
ChannelB-DIMM0 0
此命令可以識別以下幾種內存類型:0:未知,1:其他,2:D內存,3:同步D內存,4:緩存D內存,5:EDO,6:ED內存,7:V內存,8:S內存,9:內存,10:ROM,11:閃存,12:EEPROM,13:FEPROM,14:EPROM,15:CD內存,16:3D內存,17:SD內存,18:SG內存,19:RD內存,20:DDR,21:DDR2,22:DDR2 FB-DIMM,24:DDR3,25:FBD2,26:DRR4。
檢查內存外形
此命令標識內存模塊的物理形狀:
wmic memorychip get devicelocator, formfactor
示例結果:
DeviceLocator FormFactor
ChannelA-DIMM0 12
ChannelB-DIMM0 12
對照此列表檢查該數字:0:未知,1:其他,2:SIP,3:DIP,4:ZIP,5:SOJ,6:專有,7:SIMM,8:DIMM,9:TSOP,10:PGA,11:RIMM,12:SODIMM,13:SRIMM,14:SMD,15:SSMP,16:QFP,17:TQFP,18:SOIC,19:LCC,20:PLCC,21:BGA,22:FPBGA,23:LGA,24:FB-DIMM。
檢查內存零件號
如果你需要查看每個內存條的零件號,請使用此命令:
wmic memorychip get devicelocator, partnumber
示例結果:
eviceLocator PartNumber
ChannelA-DIMM0 99U5700-032.A00G
ChannelB-DIMM0 99U5700-032.A00G
檢查內存序列號
此項顯示你的內存的序列號:
wmic memorychip get devicelocator, serialnumber
示例結果:
DeviceLocator SerialNumber
ChannelA-DIMM0 D446296B
ChannelB-DIMM0 DB8629D0
最后,使用此命令獲取有關內存的大量信息列表:
wmic memorychip list full
示例結果:
BankLabel=BANK 0
Capacity=17179869184
DataWidth=64
Description=Physical Memory
DeviceLocator=ChannelA-DIMM0
FormFactor=12
HotSwappable=InstallDate=InterleaveDataDepth=1
InterleavePosition=1
Manufacturer=Kingston
MemoryType=0
...
如果你想將這些信息記錄在文本文件中,以便更容易讀取和記錄,請將命令結果重定向到文件中。
我在上面包含了內置的系統信息實用程序,但也有第三方應用程序(不是微軟的),也稱為系統信息工具,可以讓你在Windows 11中檢查內存。
Speccy是我的最愛之一,所以我們將研究如何在該程序中查看你的計算機內存規格。它顯示你的計算機有多少個內存插槽,所有內存的總大小,當前內存使用情況,以及有關內存插槽的大量詳細信息。
1、下載Speccy,安裝它,然后打開它。
2、從程序左側選擇內存。
3、展開各種類別以檢查內存信息。?
大多數人可以在不知道或不想知道電腦內存的情況下使用電腦多年,但有正當理由調查這些細節。
檢查內存的一個原因是是否要更換內存。了解你的內存規格在這里很有幫助,這樣你就可以知道為你的特定計算機購買什么樣的內存。在考慮內存和主板兼容性時,形狀因素等因素非常重要。?
或者,你可能需要確認你的電腦是否能使用你感興趣的新軟件或操作系統。如果軟件程序建議你有8GB的內存,那么查看你現在安裝的內存總量將決定你是應該使用該程序還是需要升級內存。
朋友打電話問起了,想升級自己電腦內存容量,怎么知道電腦內存的具體型號參數?買什么樣的內存合適?
我告訴他常用的幾種方法:
方法一:打開機箱查看主板上是否有多余的內存插槽?這樣主板和內存的各種參數查詢的最詳細,進而準確地判斷電腦配置升級需要什么樣的內存?
方法二:通過一些專業的電腦檢測軟件查詢內存的詳細參數。(魯大師,360驅動大師等)
方法三:通過命令查詢內存是幾代的?這個也是最快速簡單的查詢
1、運行cmd
2、輸入wmic回車
3、輸入memorychip回車
4、往右拉找到Speed Status
下面的數字,如果是
133-266 DDR1內存
400-800 DDR2內存
1066-1600 DDR3內存
1866-3200 DDR4內存
升級或購買內存建議買大品牌,一線廠家的產品,質量售后有保障;買同一牌子,同一型號,同一頻率相同參數的內存,這樣兼容性好,不會出現死機,藍屏,等故障。
因一些人原文不動的抄襲搬運了我本人辛苦創作出來的好幾篇電腦文章,想不勞而獲!你只是得意一時!這些抄襲搬運我文章的可恥之人非常之可恨,你怎么能夠明白我當時所處的工作環境和經歷?你們這些抄襲之人是不會懂得!無奈之下我只能把我的經歷另做修改改動!
此文章是本人原創所作,未經本人許可,任何個人、任何平臺不得私自轉載使用?如需轉載需要聯系本人經過同意方可轉載并注明出處,否則后果自負!
碼字不易,創作不易,友友如果對此文章感興趣,多多交流,多多指正!關注我一下![握手]
單點來說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后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芯片、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詳細說說內存
內存(Memory)是計算機系統中的一種關鍵組件,用于存儲和訪問數據和指令。它是計算機的臨時存儲器,用于暫時存儲正在執行的程序和數據。
內存通常由一系列存儲單元組成,每個存儲單元都有一個唯一的地址。每個存儲單元可以存儲一個固定大小的數據單元,通常是以字節為單位。這些存儲單元可以通過地址進行訪問,以讀取或寫入數據。
內存在計算機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用于存儲正在執行的程序和數據,還用于存儲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其他系統組件。內存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迅速讀取和寫入數據,因此對于計算機的性能和響應速度至關重要。
內存可以分為多個層次,包括主存儲器(主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如硬盤、固態硬盤等)。主存儲器是計算機直接訪問的內存,它通常是易失性的,即在斷電時會丟失存儲的數據。輔助存儲器則用于長期存儲數據,它可以持久保存數據,但訪問速度相對較慢。
內存的大小通常以字節為單位進行表示,例如1GB(千兆字節)或8GB(吉字節)。較大的內存容量可以容納更多的程序和數據,從而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多任務處理能力。
CHANNEL:雙通道,使內存的帶寬增加一倍,數據存取速度也相應增加一倍(理論上)。(內存的帶寬決定“橋梁”的寬窄) 內存通道獨立,CPU可分別尋址、讀取數據。
BANK:Memory chip中的存儲單元,假如是X4的話有一個存儲單元里面有四個bit數據, Bank,Row,column 組成了內存中cell的定位坐標。
RANK:CPU每次會從cache里面讀取64bit的數據,內存控制器從內存讀取的也是64bit的數據,這是大佬規定好的。
對于X4的話,那我們就需要16顆芯片。為了組成所需的位寬(64bit ),就需要多顆芯片顆粒并聯工作,那么這一個64bit的數據芯片的集合就是一個內存條的Rank。對于X4顆粒, 需要16(64/4)顆芯片顆粒
關于SRAM和DRAM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寫了
SRAM是一種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它使用觸發器電路來存儲數據。SRAM的特點是讀取速度快、訪問延遲低,而且不需要刷新操作。它通常用于高速緩存(Cache)和寄存器等需要快速訪問的存儲器中。由于SRAM的構造比較復雜,因此它的成本相對較高,容量也相對較小。
DRAM是一種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它使用電容器來存儲數據。DRAM的特點是存儲密度高、成本相對較低,但讀取速度較慢,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數據的有效性。DRAM通常用于主存儲器(Main Memory),它可以存儲大量的數據,但相對于SRAM,訪問延遲較高。
Cache(緩存)是一種高速存儲器,用于臨時存儲計算機中頻繁訪問的數據。它的目的是提高計算機的性能,通過減少對主存儲器的訪問次數來加快數據的讀取和寫入速度。Cache通常使用SRAM作為存儲介質,因為SRAM的讀取速度快,可以更快地提供數據給處理器。
所以,可以將SRAM理解為一種高速存儲器,而DRAM則是主存儲器的一種形式。Cache則是一種使用SRAM作為存儲介質的高速緩存。
Cache作用原理
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局部性原理,減少CPU訪問主存的次數。CPU是不會直接去訪問內存的,都是通過cache間接訪問主存, 每次需要訪問主存時, 遍歷一遍全部cache line(固定為64bit), 查找主存的地址是否在某個cache line中. 如果cache中沒有找到, 則分配一個新的cache entry, 把主存的內存copy到cache line中, 再從cache line中讀取.
cache entry包含:
1) cache line
2) tag : 標記cache line對應的主存的地址
3) flag : 標記當前cache line是否invalid, 如果是數據cache, 還有是否dirty
回寫策略:cache中的數據更新后,需要回寫到主存, 回寫的時機有:
1) 每次更新都回寫. write-through cache
2) 更新后不回寫,標記為dirty, 僅當cache entry被evict(驅趕)時才回寫
3) 更新后, 把cache entry送如回寫隊列, 待隊列收集到多個entry時批量回寫.
cache一致性問題 有兩種情況可能導致cache中的數據過期
1) DMA, 有其他設備直接更新主存的數據
2) SMP, 同一個cache line存在多個CPU各自的cache中. 其中一個CPU對其進行了更新.
SPD(SerialPresenceDetect串行存在探測)
1個8針的SOIC封裝(3mm*4mm)256字 EEPROM 芯片。記錄了諸如內存的速度、容量、電壓與行、列地址帶寬等參數信息。當開機時PC的BIOS將自動讀取SPD中記錄的信息,如果沒有SPD,就容易出現死機或致命錯誤的現象。
SPD的內容一般由內存模組制造商寫入。實際上,SPD的有效信息只用了128個字節,一般的一個字節至少對應一種參數,有的參數需要多個字節來表述(如產品序列號,生產商在DEDEC組織中的代碼)。
ECC內存: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即應用了能夠實現錯誤檢查和糾正技術(ECC)的內存條。
有沒有發現這照片里面是十九塊大的芯片,其中中間的一塊是內存控制器,那么剩下十八塊是什么呢?不是只需要十六塊嗎?
其中十六塊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十六顆芯片,剩下兩塊呢?
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要用16顆芯片,而不用一塊芯片,這樣不就節省空間嗎?
當使用一顆芯片的時候,芯片壞了,就直接涼了。然后當我們使用16顆芯片的時候,當有一塊壞了,我們可以使用一顆ECC芯片對數據進行糾錯和恢復。再壞一顆,那就再算一次。
奇偶校驗(Parity Check)是一種校驗代碼傳輸正確性的方法。根據被傳輸的一組二進制代碼的數位中“1”的個數是奇數或偶數來進行校驗。采用奇數的稱為奇校驗,反之,稱為偶校驗。設置一個奇偶校驗位,用它使這組代碼中“1”的個數為奇數或偶數。若用奇校驗,則當接收端收到這組代碼時,校驗“1”的個數是否為奇數,從而確定傳輸代碼的正確性。
Parity Check是通過在原來數據位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數據位來檢查當前8位數據的正確性,但隨著數據位的增加Parity用來檢驗的數據位也成倍增加,就是說當數據位為16位時它需要增加2位用于檢查,當數據位為32位時則需增加4位,依此類推。
ECC(錯誤檢查和糾正),這種技術也是在原來的數據位上外加校驗位來實現的。不同的是兩者增加的方法不一樣,這也就導致了兩者的主要功能不太一樣。它與Parity不同的是如果數據位是8位,則需要增加5位來進行ECC錯誤檢查和糾正,數據位每增加一倍,ECC只增加一位檢驗位,也就是說當數據位為16位時ECC位為6位,32位時ECC位為7位,數據位為64位時ECC位為8位,依此類推,數據位每增加一倍,ECC位只增加一位。
總之,在內存中ECC能夠容許錯誤,并可以將錯誤更正,使系統得以持續正常的操作,不致因錯誤而中斷,且ECC具有比Parity更先進的自動識別、更正的能力,可以將Parity無法檢查出來的錯誤位查出并將錯誤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