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4英寸OLED華碩好屏帶來全新協同形態
作為全球首臺雙14英寸OLED 120Hz高刷屏幕筆記本電腦,華碩靈耀14 雙屏筆記本最具特色之處就是采用了主、副兩塊高素質2.8K可觸控華碩好屏。打開屏幕不連接磁吸鍵盤時,它的B、C面就全都是屏幕,組合起來可提供最大近20英寸的顯示面積,輕松查閱復雜的文件表格、圖形,并且可以通過簡單的手勢操作將窗口擴展到全屏幕,非常適合程序員、數據分析師等需要多窗口豎列排放窗口的用戶。當然了,也支持兩塊屏幕各自分別顯示以及協同使用,比如將C面作為虛擬鍵盤,單獨開啟應用窗口進行操作等等。
而當用戶需要實體鍵盤快速輸入文字時,則可以在C面屏幕上輕輕一放就能快速固定磁吸鍵盤,形成大家熟悉的14英寸筆記本形態,滿足常規形態下的用戶使用需求。下面的圖片就相當直觀地呈現出了華碩靈耀14 雙屏的各種使用形態:包括瀑布模式、豎屏模式、分享模式、虛擬鍵盤模式、筆記本模式。
屏幕素質方面,兩塊屏幕都是14英寸2.8K(2880×1800)120Hz OLED觸控屏,支持100% P3色域、10-bit色深、出廠校色確保△E小于1、帶有4種色域切換等功能,保障用戶在創作中色彩還原精準無差。顯示方面具備550尼特峰值亮度、100萬:1對比度、120Hz高刷新率、0.2ms響應時間,以及硬件級低藍光無頻閃認證和DC調光等護眼特性,無論是色彩顯示還是人機交互,都沒有短板。
Ultra 9標壓處理器:性能釋放35W
硬件配置上,華碩靈耀14 雙屏搭載了英特爾最新一代Ultra 9 185H標壓處理器,采用了Intel 4工藝和全新的架構以及全新的封裝方式,并首次引入低功率計算島E-Core和專用低功耗AI引擎NPU。
Ultra 9 185H的規格參數亮眼,達到了16核心22線程數量,最高睿頻可達5.1GHz,內置雙風扇雙熱管華碩冰鋒散熱系統,官方宣稱性能釋放是35W,對于一款雙屏輕薄本而言,算是頗為強勁性能釋放。搭載LPDDR5X 32GB高頻內存,最高可選2TB高速SSD,內存和硬盤容量都十分充裕,這樣的搭配,應對日常使用輕松愉快,也能勝任短視頻剪輯等創作應用。
得益于性能翻倍的英特爾銳炫核顯,華碩靈耀14雙屏也具備不錯的游戲娛樂性能和本地AI應用性能。在CPU+GPU+NPU加持下,該機不僅支持本地AI生圖,也支持百億參數大語言模型不聯網正常運行以及剪映智能摳像等AI應用,進一步豐富用戶的創作生態。
機身重量1.35 kg,大電池+高規格接口
除了獨特的雙屏體驗和高規格硬件配置,華碩靈耀14 雙屏的外觀設計和續航能力也看點很足。在無鍵盤的情況下,整機重量僅為1.35kg,依然保持了出色的便攜性,同時機身優雅精致。
該機型還配備了75Wh大容量電池,單屏模式下本地1080P視頻播放續航至高可到13小時以上,讓用戶在工作、學習、娛樂時無需擔心電量問題。同時,華碩靈耀14 雙屏還配備了高規格接口,包括雙雷電4,USB-A大口,HDMI2.1 TMDS,3.5mm音頻口等,滿足了用戶連接各種外部設備的需求,并具備強悍的擴展能力。
綜合來看,華碩靈耀14 雙屏AI輕薄本在創新性的雙屏設計基礎上,還有高規格配置、豐富接口和優雅外觀等看點。這款產品無疑為廣大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使用體驗,特別是對于在多窗口環境下高頻率工作的用戶,更是提供了極大便利。目前該機的Ultra 9+32GB內存+1TB SSD款配置首發價格13999元,2TB SSD首發價格15999元,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華碩官方商城、各大電商平臺了解更多詳情并進行預約。
對于絕大多數上班族來說,工作卡位上下的那點空間可謂是寸土寸金,但即便如此也要忍受臺式機電腦的碩大機箱,就連在家里的電腦桌前也是如此。在沒有特殊工作項目和高端游戲需求的前提下,電腦機箱的尺寸當然是越小越好,而下面我們將要聊到的這款零刻EQi12迷你主機,就是一臺將電腦機箱壓縮至手掌大小的迷你電腦。在滿足流暢辦公需求的同時,還可一并獲得整潔的桌面空間,零刻EQi12迷你主機真能勝任?話不多說,下面就請隨拂曉前去先睹為快!
(1)產品開箱:
作為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零刻家迷你電腦主機的老玩家,拂曉對零刻EQi12迷你主機這包裝設計倍感親切。依舊是手掌大小的包裝盒尺寸,依舊是極簡的涂裝設計風格,但不同的是其內置配件變得更為簡單了。這次零刻EQi12迷你主機的包裝中除了電腦主機外,僅附帶了一根AC電源線(1.5米)和一個HDMI線(1米),內置85W電源設計直接省去了笨重的外接電源適配器,整個開箱過程簡單的一度讓我忘記這是一臺電腦。
(2)外觀細節:
外觀設計方面,零刻EQi12迷你主機依舊保持了家族式的設計風格,這過于迷你的視覺觀感,經常會驚到一些首次接觸零刻家產品的小伙伴。這次零刻EQi12迷你主機的長、寬、高分別為126x126x44.2mm,這般尺寸在與傳統電腦機箱的體積進行比較時,兩者之間相差近數十倍之多,零刻算是把這“迷你”二字給發揮透徹了。
在機身材質與細節方面,零刻EQi12迷你主機與我之前接觸的那款SEi12略有不同,可能是受限于產品定位,我們能明顯感覺到EQi12更傾向于輕量化設計與實用性。細節上,零刻EQi12迷你主機整機采用了塑料面殼,開模精致且細節處理得當,頂面中央設有零刻品牌Logo且以立方體矩陣為底紋,視覺觀感上略顯低調了些,但考慮到其產品定位也說得過去。
由于是采用了MSC 2.0散熱系統(底部進風),所以零刻EQi12迷你主機的整個機身底部均為鏤空點陣,從而增加進風量,提升機身內部的散熱效果。這里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機身底部中間這“EQ”字母組合的點綴,這也讓零刻EQi12迷你主機在立式放置時頗有幾分個性,看來官方也并非想以太過節省的方式而忽略其設計。
零刻EQi12迷你主機的接口擴展區算是被安排充實了,說是“見縫插針都難”也不足為過。我們可以看到機身后側被布置了2個USB 3接口(10Gbps)+1個USB 2.0接口(480Mbps),2個HMDI接口(Max 4K 60Hz),2個千兆網線接口(LAN 1000MB),以及機身自己的電源接口。機身正面則是一個USB 3接口(10Gbps),3.5mm音頻接口,CLR CMOS,USB-C接口(10Gbps),還有電源開關及狀態指示燈。
如此豐富的接口配置,讓零刻EQi12迷你主機具有了較高的擴展能力與使用便捷性。前后多達五個USB接口,可供鍵盤、鼠標、打印機,以及存儲擴展設備隨插隨用,雙HDMI則支持雙屏顯示輸出,雙千兆網口則支持內外網分離。所以別看人體積雖小,但卻五臟俱全,在接口布置這一塊,我要給零刻打一個高分。
(3)數據實測:
聊完了外觀細節,我們就來品硬件配置。作為一款主打辦公體驗的迷你主機電腦,零刻EQi12迷你主機這次在配置上沒有吝嗇。細節方面,零刻EQi12迷你主機搭載了第12代英特爾酷睿i3 1220P處理器,其擁有10核12線程的,性能核最大睿頻頻率為4.40 GHz,能效核最大睿頻頻率可達3.30 GHz,三級緩存12MB,最大睿頻功耗為64W,最小保證功率為20W,可以說是一款非常適合辦公場景的芯片。
與其匹配的集顯為Intel UHD Graphics for 12th Gen Intel Processors,顯卡最大動態頻率為1.10 GHz,HDMI最大輸出分辨率為4096 x 2304+60Hz,足以應對日常應用所需。拂曉手上的這款零刻EQi12迷你主機為24G+500G的中配版本,接下來我們跑個分看看效果。
在某大師跑分測試中,零刻EQi12迷你主機輕松跑出了76萬+的測試結果(官方的測試結果為784900)。而在CINEBENCH R23的測試中,其多核分測試結果為7984 pts,單核測試結果為1445 pts,符合英特爾酷睿i3 1220P處理器與這套硬件配置的預期結果。
在內存與硬盤方面,零刻EQi12迷你主機的幾個版本均標配了24GB大內存,規格為兩片12GB的鎂光LPDDR5(5200MHz)內存,硬盤規格則為500GB SSD(M.2 2280 PCle4.0 x4)固態硬盤。之所以在內存上狠下血本,其目的主要是提供更為流暢的操作體驗,并且可以輕松應對辦公中經常遇到的多任務同開場景,與其產品定位相符。
迷你電腦主機如此緊湊的設計布局與小巧體積,也讓其散熱系統壓力倍增。這次零刻EQi12迷你主機采用了“主動風扇+散熱鰭片+SSD被動式散熱器”的組合。從紅外圖譜中不難發現,在高強度溫控測試的過程中,零刻EQi12迷你主機的機身熱度主要在散熱網區域,機身內部則保持較低的溫度,這說明EQi12所采用的這套MSC 2.0散熱系統,足以應對高負荷應用場景中的散熱所需。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高性能負載運行狀態下,EQi12迷你主機依舊可保持著較好的噪音控制表現,實測分貝值僅為36.9dBA。而在待機過程中,幾乎聽不到其風扇運轉的聲音,這點還是讓我比較滿意的。要知道,拂曉辦公桌上那臺電腦的大機箱,在普通運行狀態下就有著高達60dBA的噪音輸出,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4)使用體驗:
了解完EQi12迷你主機的配置,我們也大致可以預估出這款產品所針對的使用場景。面對一些如office、WPS、Potoshop、CAD等常用辦公軟件,EQi12均能輕松應對。而像是一些如剪映等常規的視頻編輯和動畫類軟件,EQi12也可以比劃比劃。總結而言,只要你別太過去刁難它,大部分輕中度辦公場景都可以在EQi12迷你主機上輕松拿捏。
最后再簡單聊一聊我個人對于這種迷你電腦主機這類產品的看法。在使用場景方面,迷你電腦主機具有先天的便攜性優勢,比如在更換工位,調整工作,甚至是差旅等場景中,隨拿隨走的操作非常方便。而對于一些工作過于繁忙的崗位,公司家里共用一臺電腦也可輕松實現(我個人是不建議把工作帶回家里的)。而在非工作場景中,迷你電腦主機還可作為電視、便攜式顯示器等設備的智能支持,靈活自由度那叫一個高。
經過這幾天對EQi12迷你主機的使用體驗,結合拂曉之前接觸過的幾款同品牌產品,可以看出如今零刻在迷你電腦圈里混得是越加趁手,產品做得也是越發成熟。而這款EQi12迷你主機的產品定位與硬件配置,也決定了其針對輕中度辦公的應用場景。當然,一款迷你電腦主機是否適合于自己,最終還是要取決于使用者的具體用機需求。
我個倒是蠻期待有機會能體驗一下性能向的迷你主機,想象一下,把迷你電腦主機接到電視上玩《黑神話:悟空》,那體驗得有多么美哉?
拂曉數碼評「原創評測」
本文已收入維權體系,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CNMO評測】筆記本電腦這個產物,自1985年誕生以來,似乎除了變得越來越輕薄之外,其形態就沒有太大變化,肉眼可見的就是一半屏幕一半鍵盤。相對于手機從“直板”、“觸屏”再到“折疊屏”的變化來說,筆記本似乎就顯得有些創新力不足了。但其實不然,關于筆記本的創新一直是層出不窮的。在這些創新之中,雙屏設計一度曾被認為是筆記本的未來形態,但最終在一陣“熱鬧”之后,仍舊是屬于小眾的市場。
事實上,有一個品牌,它一直沒有放棄創新,從2007年帶有小塊副屏的W5Fe,再到2018年的UX260,華碩一直在雙屏設計上認真鉆研。因此,這款發布不久的靈耀14 雙屏給了我不小的震撼,或許這款產品將成為雙屏設計史上里程碑產品。
表面平平無奇,內里蘊含乾坤
外觀方面,該機器整體外觀設計延續了靈耀系列,機身采用可回收鎂鋁合金材料打造,講求低碳環保。啞光黑漆面低調內斂的風格與雙屏展開時的驚艷感形成鮮明對比,具有一定的沖擊力。
在我剛拿到這臺機子的時候,同事們都以為這只是臺普普通通的筆記本,直到我告訴他鍵盤可以拿下來的時候,他脫口而出那句適用于所有場景的語氣詞,沒錯,就是“amazing!”這種反差的設計,說句實話,真能給它的機主帶來不少滿足感。
事實上,以往雙屏筆記本最難以推廣開來的問題就是第二塊屏幕的交互感受。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這種全觸控屏上進行操作,無論是怎樣滑動、拖拉,都是一種十分絲滑的享受,但想讓它代替鍵盤的敲擊感,卻是不太現實的。
針對此種情況,靈耀 14 雙屏在持續優化屏幕鍵盤的基礎上,為了保證用戶長時間敲擊鍵盤的需求,采用了磁吸鍵盤的設計,通過下方的6顆磁吸觸點就可以嚴絲合縫地蓋住下屏,將自己“偽裝”成一臺平平無奇的筆記本電腦。拿下來就自動變成幾乎無框的超大雙屏。
值得一提的是,華碩充分考慮的雙屏本的使用場景不同于常規本的置放方式,因此在機器的底部安裝了一塊超大面積的金屬支架,通過筆者目測,其最大開合角度已經超過了直角的90°,因此完全可以滿足不同角度的使用需求。
雙屏設計,雙倍的快樂
從名稱上來看,華碩將“雙屏”這兩個字放在了名稱之中,說明針對雙屏設計是做足了“功課”。在這其中,華碩提供的五種形態則是真的將雙屏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第一種自然就是標準的筆記本模式,鍵盤通過磁吸觸點連接到電腦上,一眼望去就如同正常的14英寸筆記本一般。用法也和傳統筆記本電腦一樣,基本沒有任何差異。而當把鍵盤取下時,此時副屏激活,六指點擊便可喚醒虛擬鍵盤,這便是靈耀14 雙屏的第二種虛擬鍵盤的模式,將鍵盤投影至第二塊屏幕上,從而構建出一個虛擬全鍵盤界面。第一塊主屏幕依然顯示著主要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六指下拉還可以打開更多工具,雙指滑動便可以在諸多工具間進行切換,它可以是一塊數位板,也可以是剪輯、修圖、調色的工作臺,辦公處理效率直接翻倍。
第三種是瀑布模式,用五根手指便可以喚醒,此時副屏作為拓展顯示屏幕,提供了近20英寸的顯示面積,還可將底部的支架多角度展開,雙屏的交互方式可以輕易超越傳統筆記本的局限。
在瀑布模式下,非常利于平常處理多任務工作的小伙伴。你可以一邊在上方屏幕打字,一邊在下方屏幕查閱資料可以一屏看書、上網課,另一屏記筆記,兩塊屏一上一下,各自獨立運作,互不干擾。并且這種全新的使用形態,也可以將一個軟件的界面,同時展示在兩塊屏幕上,從而以更加高效的方式瀏覽信息,顯著提升使用體驗和工作效率。
第四種則是類似于書本的豎屏模式,將靈耀14 雙屏旋轉90度,并通過支架將其立在桌面上就可激活此類模式。這種模式的左右分屏體驗非常棒,非常適合閱讀文檔、PDF、查看長圖,或進行一些設計工作,Excel表格這種信息。
最后一種是分享模式,得益于靈耀14 雙屏最大180°的開合角度,因此可以將兩個全尺寸2.8K超窄邊框OLED可觸控華碩好屏同時舒展開來,在這個模式下,屏幕上的內容可以根據需要旋轉180°,平鋪在桌面,將內容鏡像展示給對方,實時的操作也可以同步給對方看到,開會或演示時,無需投屏,也避免了將電腦來回移動的麻煩操作,從而讓交流更加順暢。
華碩好屏,優秀素質
擁有五種的屏幕展現與使用方式,那么它的屏幕素質自然也不會落下。靈耀14 雙屏的兩款屏幕素質保持了一致,均采用了14英寸16:10 OLED可觸控屏,擁有1000000:1高對比度,2.8K高分辨率,120Hz高刷新率以及0.2ms響應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屏幕還支持VRR可變刷新率,在瀏覽一般文稿時可以使用較低的刷新率來降低能效,而在視頻剪輯、游戲等高動態場景時,則可以切換至120Hz高刷新率,從而帶來更絲滑的畫面。
在UFOtest的網頁測試中,從筆者通過1/60快門速度所拍下的圖片可以看出,由于30Hz的低刷新率,拖影最為嚴重,60Hz則有些拖影,而最上方的120Hz則是由于刷新速度,幾乎沒有拖影。
此外,靈耀14 雙屏的這兩塊OLED還支持100% P3廣色域,四專業色域切換、10-bit色深 、ΔE
為了驗證靈耀14 雙屏的屏幕素質的真實情況,筆者通過Spyder X校色儀和DisplayCal軟件來看看這塊屏幕的色準和色域表現如何。
Display P3模式
sRGB模式
在色準方面,筆者分別測試了在較為廣泛的Display P3和sRGB兩種模式下的色準表現情況。Display P3模式下,該款筆記本的平均色準ΔE值為0.74,最高值為2.37; sRGB模式,平均色準ΔE值為0.72,最高值為2.11。由此可以看出這款筆記本的屏幕色彩偏離度極低,色準極為精確。
Display P3模式(左),sRGB模式(右)
此外,通過Display P3色域模式和sRGB模式的兩張色準圖譜同樣也能夠看出,這塊屏幕對于所有色彩的顯示都非常精準,無愧于這樣的雙屏設計。
原生色域、sRGB色域、Display P3色域(從左至右)
在色域方面,筆者分別測試了三種模式,分別是原生色域、sRGB色域和Display P3。從結果可以看出,在原生色域模式下,sRGB色域覆蓋100%,色域容積184.7%;P3色域覆蓋99.9%,色域容積130.8%,表現出色;sRGB模式下,sRGB色域覆蓋依舊是100%,色域容積107.5.1%,表現同樣出色。Display P3模式sRGB色域覆蓋還是熟悉的100%、色域容積為156.4%,并且P3色域覆蓋和色域容積同樣達到了非常出色的水準。
原生色域
sRGB色域
Display P3色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色域覆蓋示意圖中,對于這三種模式的測試結果依舊是優秀的水準。圖中彩色區域是屏幕的實際表現,虛線是默認情況下的標準范圍。因此可以看出,不論是原生色域、sRGB色域、還是Display P3色域,它們的覆蓋都達到了完美程度,足見這塊屏幕的性能優勢,真的稱得上是一塊讓圖像創作者欣喜的好屏。
輕薄雙屏也能擁有高性能
一般來說,主打設計、輕薄的筆記本一向在性能方面的表現會差強人意,但靈耀14 雙屏是個例外。該機搭載了一顆英特爾酷睿Ultra 9 185H的處理器、32GB LPDDR5X 7467MHz內存、2TB PCIe4.0固態硬盤,GPU則是處理器自帶的英特爾銳炫核顯。
值得一提的是,酷睿Ultra系列是英特爾當下的最新系列,而這顆處理器則是這個系列中最高的存在,因此性能方面,它可能比一些號稱“全能”的全能本還要出色。
通過CUP-Z的數據來看,英特爾酷睿Ultra 9 185H處理器采用了6個性能核,8個能效核,以及2個超低功耗核構成,總計16核22線程。最高睿頻可以達到5.1GHz,擁有24MB三級緩存,基礎TDP為45W。
經過實測,靈耀14 雙屏在CPU-Z的單核和多核性能測試的得分為764.3和8170,這樣的表現確實是家族里目前規格最高的型號所應該具備的水準。同時CINEBENCH 2024測試標準下,單核得分108,多核得分796,表現符合預期。而在CINEBENCH R23測試標準下,這顆處理器單核得分1869,多核得分高達15548,超越游戲本上的i7-13700H標壓處理器,并且與AMD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這顆臺式機上的高性能處理器相比,差距也十分微弱。
3DMark CPU Profile測試標準下,酷睿Ultra 9 185H處理器單線程得分1012,2線程得分1941,4線程得分3457,8線程得分4889,16線程得分6008,最大線程得分6915。整體來看,多核性能表現不錯。此外,3Dmark的TimeSpy測試得分為3893,其中Graphics score為3520,CPU score為9784。
在生產力方面,通過PCMark 10 基準測試可以看出,靈耀14 雙屏的常用基本功能得分10284,生產力得分9756,數位內容創作得分9837,最終綜合評分為7138。因此該款筆記本無論是在面對日常生產力,還是較為嚴苛的數字媒體等活動,都擁有不錯的性能表現。
通過以上的實測可以看出,靈耀14 雙屏得益于酷睿Ultra 9 185H的加持,無論是在娛樂休閑,還是在工作辦公,都可以給用戶帶來較為優秀的使用體驗。
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得益于華碩在雙屏設計上多年的沉淀,使得這款靈耀14 雙屏不再是一款有特色而不實用的產品。在作為普通筆記本時,它能夠為用戶提供實用的高性能體驗。轉換成雙屏模式時,還能夠讓用戶獲得了常規筆記本不曾擁有的高效、新奇的體驗。其中絲滑的銜接感是讓筆者最為欣喜的,但凡在這之中多了一個步驟,或者是反應遲鈍,都會讓用戶的使用感受大打折扣,而華碩卻把它變成了加分的地方,拿下鍵盤秒變雙屏,放上鍵盤直接鍵入。
此外,靈耀14 雙屏的5種屏幕展現形式,充分地顯示了華碩針對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進行了多元化的深入研究,從而讓雙屏這種設計不再是華而不實的代表,反而是更加高效的一種形式。除了臨時使用的虛擬鍵盤外,靈耀14 雙屏還針對不同的軟件適配可以拖拽、滑動的操作臺,再搭配上專用手寫筆,可以說是創作者的神之利器,大大提升了創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