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果今年只給我一萬多的預算,然后只能買一臺前端,不限制體積的話,那么毫無意外,絕對是這臺乾龍盛的QA390LE。

    作為一個被疫情隔離過的人,已經逐漸宅化,對隨身便攜的需求已將至最低,加上體積換音質的定律,以及一點點可移動性和無電源線化的需求,乾龍盛的QA390LE無疑是我在家辦公和休閑(摸魚)的最優解。



    設計理念

    從便攜播放器的角度看,QA390LE的體積無疑碾壓級別的,作為逆摩爾定律的Hi-Fi產品來說,大體積不光可以有更大更好的電池,還可以給元器件更大的分布空間,從物理程度上隔絕干擾,所以說體積換音質;

    而從臺式一體機的角度看,QA390LE內置了高效能的電池,除了更方便移動外,也比一般的低端變壓器來得更純凈,也無需去另購Hi-End的最終“玄學鑒定”奧義—電源線。所以個人認為QA390LE這類跨界播放器,將會有一定的簇擁和相對穩定的市場,而用戶也都會是一批相當了解自己需求的發燒友。比如我,就喜歡拿著QA390LE在辦公桌和書桌,以及床頭來回搬動,更別說我的辦公桌是電動升降的,完全不適合使用粗又硬的電源線。



    堆料與功能簡介

    與旗艦磚頭播放器比,QA390LE的售價并不貴,甚至要更便宜,所以推料這一環節不能跳過。

    從官方介紹和拆機圖可以看出,QA390LE的全局時鐘升級到了AS338,抖動只有38fs,對于解析力和低頻質量都有明顯的提升。由于AK4497的停產,DAC芯片更換為ES9038PRO,但廠商并不靠DAC來調音,并且提供普通版QA390付費返廠升級的服務,在不更換DAC芯片的情況下,也能將普通版QA390 MOD成QA390LE相近的音色與音質。

    本身就很強的電源部分,也進行了優化,兩顆分別給數字和模擬部分獨立“蓄電”用的超級電容也升級了,內阻更低,性能更好,隔離性也更好,最終反映在聲音上的是動態和延展性以及通透度都有提升。



    QA390LE本身是臺有完整系統的播放器,雖然屬于單片機,附加功能不多,但是系統的功耗也更低,電路也更簡單,干擾也就更少,加上五維按鍵和金屬遙控器的搭配,操作上手非常快,有點當年艾利和與索尼MP3時代的感覺。



    輸入方面,基本整合了目前流行的大部分數字輸入功能,USB口有三個,其中USB-B(方口,俗稱打印機口)和micro USB口都可以用來輸入,連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C和MAC都可以,只要你有對應的連接線即可,雖然也有USB-C口,不過可惜只能用來充電。光纖輸入和同軸輸入我就不再贅述了,懂得都會。



    我個人在不聽本地音樂時,喜歡用QA390LE連接iPad來聽蘋果音樂等流媒體,甚至觀看視頻時候也會使用。目前來說,iPad Pro(M1芯片版) 是最強的蘋果音樂流媒體播放數字轉盤,因為它有雷電3口輸出,供電是最好,還沒有MAC上的SRC問題,再加上QA390LE,是我手上最強的流媒體播放組合。



    對了,QA390LE還支持藍牙輸入,并且支持LDAC,官方聲稱其藍牙輸入的聲音表現甚至超過QA390標準版本機播放……



    輸出方面,QA390LE背面還有兩個XLR三芯的平衡輸出口,可以連接功放耳放等設備。前置面板上,集合了目前全部常見的耳機插座,3.5mm和6.35mm立體聲插頭(單端),2.5mm、3.5mm和4.4mm平衡插頭,以及XLR四芯平衡口,市面上的耳機都能搞定。



    總之,QA390LE的玩法非常多,能獨立使用,也能作為解碼耳放連接手機、平板和電腦使用,更可以作為解碼數字前級連接耳放功放使用,即可以在當下連接耳機,也可以戰未來,成為臺式組合中的一員。

    聲音表現與搭配

    作為播放器前端來說,其聲音表現無非三個維度,一是驅動力,二是信息量提供,三是聲音風格,可以先下結論,QA390LE都是頂流。



    一力降十會?半個Hi-Fi圈真理吧,因為還有一條叫力大聲粗。所以我個人不喜歡只討論推力,就好像改裝汽車,馬力加大,變速箱、輪胎和傳動系統等不一起升級,那么打滑是分分鐘的事情,驅動力就比較好理解,能搶能弱,能文能武,無論什么耳機,都能適配。

    QA390LE的內置18650電池,所以最大放電電流能達到10A,這是很多便攜播放器(最大2-3A)完全無法比擬的,甚至超過了一些220V市電供電的機器,所以在動態上有明顯的優勢,最終在規模感和氣勢上完全不是維度,這為什么說有些耳機上過臺機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QA390LE有四種增益模式,中與低增益適合一些低阻抗高靈敏度的耳機,搭配不同的調音風格和濾波模式,基本能匹配目前大多數耳機,包括一些超旗艦入耳等,官方甚至有一份經典耳機與QA390LE的搭配調節指南。

    信息量提供,播放器提供的就是模擬信號,這其中數字信號轉換模擬信號的過程會有一定的失真,功率放大又會將失真進一步放大,所以Hi-Fi被稱為高保真,本質上就是追求還原。理論上,頂級播放器的信息量提供是不會差的,但我手上并沒有專業器材去測試輸出,所以只能使用耳機試聽,通過試聽,來分辨最終解析力。結論也很簡單,頂級,無需過多的文筆去具體解析音樂,就是頂級。

    聲音風格,我對QA390以及之前的乾龍盛產品印象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力大聲直”,聲音夠真水無香,適合搭配各種耳機,但過于呆板,在不是那么Hi-Fi的用戶群體中,追求極致的Hi-Fi,讓乾龍盛有點格格不入。QA390LE的聲音,也可以簡單地描述,hufi的高級感,高級的hufi感。hufi雖然是個調侃的詞匯,但也代表了一部分老燒的訴求,就好比攝影師最終會懷念膠片一樣,過高過銳的照片,反而會有點不真實和被剝離感,適當的柔化和顆粒,會更加耐看。當然QA390LE也不是一般的“膠片”,而是頂級工業下的70mm的IMAX“膠片”。



    我手上正好有幾個耳機與官方推薦的搭配一樣,下面是詳細聽感。

    雖然早在幾年前就有便攜磚機廠商在展會上直推HD800s這類大耳機,并作為賣點來宣傳,初聽確實有模有樣,但真要上過臺機后,才會知道HD800s的真正實力,細聽下便攜播放器推動HD800s多少有點花架子,不實。而QA390LE下的表現卻要扎實很多,《馬6》,空間關系被重新結構,不光在水平面上器樂之間的距離更明顯,在垂直面上,低頻樂器的空間位置更低,高頻樂器的位置更高,簡單來說,就是位置關系成球狀的擴散,立體感更強。低頻和極低頻極部分的能量感非常強,開頭的齊奏壓迫感十足,能直接影響你的呼吸節奏,長笛和其他管樂聲音清晰,明亮而不毛刺,通透度極高,在其中“穿針引線”,與其他樂器各司其職,互相輝映,互不干擾。

    索尼MDR-Z1R,俗稱“奶罩”,QA390LE下的表現感覺是超過我印象中的官方西裝“電磁爐”的(當然,我目前搭配的是官方金寶升級線),70mm的巨型動圈單元不光驅動的開,還不亂,低頻和極低頻的瞬態還很好,即使是在編曲不講道理的日系ACG曲目中。MDR-Z1R本身在極低頻下潛和量感上是非常有優勢的,包圍感濃烈,而極高頻的透明度稍差,再加上官方與Kimber Kable(金寶)合作的“降級”升級線(降低速度感),整體上是有點暖聲氣質的,光照強烈但不刺激,微暖。與QA390LE的搭配,毫無問題的展現本身的特色,但依舊挑音源,錄音和編曲不好的ACG曲目,以及燃曲,會因為過渡的解析力變得有點雜亂,無章法,但用料聽《EVA》原聲,或者直接觀看電影,可以讓你Hi到不行,低頻氣勢和解析力是一般家庭影院都難以還原的。

    HD660s,購買時候是準備在辦公室替換HD800s使用的,但實際上對前端需求也不算小,特別是控制力方面,而且本身低頻部分的通透度稍差。QA390LE算是發揮出了HD660s的上限,低頻氣勢很足,密度感稍差的問題,可以調節風格到清麗,最終解析力也不差,極高頻尤為華麗,聽弦樂和管樂尤為適合。



    至于老的三旗艦,K701、HD600、DT880在QA390LE上也是毫無問題的,其上限都可以開發出來,唯一的就是需要花點心思去調校設置,搭配出你理想中的風格。



    IE900,目前為止,個人最喜歡的耳塞。用QA390LE驅動,在推力方面肯定是大材小用,不過在中低增益下,細膩度也不打折,極高頻也毫無毛刺,光亮而精準,說實話,任何一首錄音精良的曲目,在這兩者的配合演繹下,都是絕配,不會讓我進入挑錯模式,品位音樂而非品鑒器材。

    最后一條耳塞是私貨,我參與調音的靜電、動圈和動鐵混合的耳機,森韻的熔巖,在強調三種單元聲音特質的同時,也保證音色的一致性,并且音色也是高級hufi感,低頻強調包圍感,能力充沛,但不糊不悶,下潛還深;中頻中性微暖,人聲輕微打磨,質感好,素質高,結相清晰,口型明顯;中高頻和高頻,強調潤澤,略微拉低明亮度,不過不少,弦樂與純動鐵比較起來更加耐聽,更適合久聽。



    QA390LE搭配眾多大耳機,可以說基本能發揮出其本身的正常水平,輕微的瑕疵,可以在機器中調音處理到一些,例如極高頻的毛刺感和低頻部分的解析力不足等。但如果是旗艦等級的大耳機,還是推薦實物試聽后,再做決定,因為動圈大耳機總會在更大推力下有著迷一般的提升空間。而小耳塞方面,不要擔心,降低增益和電壓即可,完全不用擔心出現過推的問題。

    總結

    與傳統臺機比較,乾龍盛QA390LE使用更加方便,調試更加簡單,更適合新人上手,加上能擺脫電源的移動性,在使用場景上也更多,而且本身音質和聲音表現,擊敗同價位的臺機組合也毫無問題;

    而和頂級便攜播放器比較,驅動力上是有明顯優勢的,如果使用大耳機,那么乾龍盛QA390LE動態上的表現將會是降維打擊,大編制曲目的氣勢和規模感更強。

    選購指南?懂音樂,懂自己,更懂器材!


    2021年11月4日 By 迷走反射

    YOGA 平板在目前稍顯疲軟的平板電腦市場中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它沒有追隨 iPad 或者 Surface 辦公化的腳步,而是在此前創新性外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掘娛樂平板的潛力。

    YOGA Tab 3 Plus 就是聯想給平板市場帶來的一個答案,出色的屏幕和長達18小時的續航時間成就了它的非凡體驗。

    經典書卷造型,配 2K 超清屏幕

    YOGA Tab 3 Plus 的外觀設計延續了此前 YOGA 平板經典的書卷造型,平板正面是一塊10.1英寸的 IPS 觸控屏幕,屏幕分辨率高達 2560×1600,像素密度 299PPI,屬于 2K 級別。屏幕的亮度高達 400nit,即便在戶外也能清楚地看清屏幕內容。

    YOGA Tab 3 Plus 收窄了屏幕上方的邊框,整機的顏值得到了很大提升,2K 分辨率的屏幕畫面十分細膩。屏幕下方配有四個前置 JBL 揚聲器,音量很大,聲音效果也非常出色。

    類皮革材質背板,支架帶來多種使用模式

    YOGA Tab 3 Plus 的背面主體采用類皮革材質,能夠更好地抵抗指紋侵擾,看起來也更上檔次。中心位置印有 YOGA 標識。

    此外底部書卷轉軸設計所帶來的支架最大可以有170度左右的開合角度,轉軸的阻尼很高,保證平板在任意角度下都可以保持穩定。支架與平板主體采用卡扣形式固定,按下解鎖按鈕后即可打開支架。

    綜合來看,YOGA Tab 3 Plus 大致有如下四種使用模式:

    四種模式中最有意思的當屬懸掛模式,支架上預留的孔洞并不是隨手打出來的,它可以方便地掛在高鐵、飛機的前排座椅上,在旅途中解放用戶的雙手,使用戶更愜意地觀看視頻。

    后置1300萬像素攝像頭,平板電腦中成像算好的

    YOGA Tab 3 Plus 前置500萬像素攝像頭,后置1300萬像素攝像頭,具體參數不多說了,直接看樣片吧。

    YOGA Tab 3 Plus 提供了還算豐富的拍攝功能,比較遺憾的是沒有針對前置攝像頭進行自拍方面的優化,所以我們只看后置攝像頭的表現就好。

    成像水準在平板電腦中雖然屬于比較優秀的水平,但與主流的手機比起來就不那么顯眼了,對焦速度慢,弱光環境下噪點比較多。

    配 USB Type-C 接口,支持存儲容量擴展

    機身左側配有 USB Type-C 接口(USB 2.0 標準,兼充電接口),開機按鍵(充電時會發出白色燈光,待機時呈呼吸燈狀態)。機身后側背板下方隱藏了一個 Micro SD 卡槽,可以輕松擴展存儲容量。

    配驍龍652處理器,主流性能表現

    YOGA Tab 3 Plus 搭載驍龍652八核處理器,這是國產中端手機常用的一顆CPU,它由四個 A72 1.8GHz 核心和四個 A53 1.4GHz 核心組成,GPU 則是 Adreno 510,頻率為 600MHz。存儲方面是 3GB 內存+32GB 存儲的組合方案,可以充分滿足日常所需。

    使用安兔兔軟件對性能進行測試,YOGA Tab 3 Plus 的最終分數是75232分,其中3D 性能評分19530分,CPU 綜合分數為22724分。

    整體表現屬中高端水準,運行一些對硬件需求極高的游戲可能會有些卡頓,但應對主流的網游、單機游戲問題不大。

    9小時網絡視頻播放時間,至少18小時續航時間

    YOGA Tab 3 Plus 配備了一塊 9300mAh 鋰電池,官方聲稱視頻播放時間長達18個小時,我們接下來的測試將開啟 WiFi 并連接至無線網絡,關閉藍牙和 GPS 定位,將屏幕亮度設置為 80%,音量設置為 20%,使用系統自帶的網絡視頻播放器連續播放視頻3小時耗電 34%,由此推測它可以連續播放網絡視頻9小時左右。如果排除網絡因素的干擾,只播放本地視頻的話,18小時視頻播放時間也不是夢。

    而實際上我們的整個測試過程將近20個小時,前期連續播放視頻4小時左右(下午四點至晚8點半左右),接著平板電腦待機了11小時左右(晚八點半左右至早九點),我截取的測試成績是早九點至十二點的數據。

    通過具體的分析來看,YOGA Tab 3 Plus 的續航時間可以輕松突破18個小時,而網絡視頻播放的時間則至少是滿滿的9小時,如果適當降低屏幕亮度還能進一步延長。

    166分鐘充滿電(QC 2.0),支持 QC 3.0 快充

    理論上,驍龍652支持 QC 3.0 快充標準,但官方標配的充電器是 QC 2.0 標準,或許是由于成本原因導致吧。

    在我們的充電速度測試中,0 到 100% 的充電時間為166分鐘(2小時46分鐘),其中 0 到 80% 的充電時間為114分鐘(1小時54分鐘)。對于高達 9300mAh 容量的電池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

    預裝基于 Android 6.0 的定制系統,視云影院體驗出色

    YOGA Tab 3 Plus 預裝了基于 Android 6.0.1 的定制版系統,相比 MIUI 等界面最大的不同是聯想保留了抽屜式的二級應用菜單,個人認為對于平板電腦這樣的大屏幕設備來說這種設計很有必要。

    系統 UI 設計非常美觀,二級菜單會將壁紙用以類似高斯模糊的效果作為菜單背景。

    系統體驗這里的重點是系統中預裝的影視 APP 視云影院,它在 YOGA Tab 3 Plus 中不僅僅是簡單的預裝存在,默認情況下,用戶開機后在第一個系統界面向右滑動即可進入到視云影院中,而且目前看來這個設定無法被關閉。


    視云影院將旗下資源分成了9個大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想看的視頻類型,根據其官網的介紹,目前線上節目超過7萬小時,并與百視通和愛奇藝合作,內容總量超過40萬小時。如此看來,除了一些版權節目和自制節目之外,大部分網絡視頻我們都可以通過視云影院看到。

    視云影院暫時還沒有設置片頭廣告,視頻有流暢、高清和超清三種清晰度可選,基本滿足主流用戶需求。

    總的來說,視云影院 APP 的體驗足夠出色,如果你懶得折騰第三方視頻軟件,那么這一款 APP 足以滿足你的日常觀影需求。

    京東售價1999元,同價位中最超值

    長久以來,2000元價位段的平板電腦市場被蘋果的過時產品(眼下是 iPad mini 2)所占據,排除 Android 和 iOS 之間的差異因素后,最直接的理由是選擇此價位段產品的消費者對平板電腦的需求很簡單,能查看網頁、觀看視頻、偶爾玩兒個游戲就行了,選擇 iPad 多半是圖個省心長續航。

    而今,聯想 YOGA Tab 3 Plus 也完全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而且相比 iPad mini 2 等競品,聯想做的更好。

    書卷造型的機身看起來更加時尚、別致,可變形的機身帶來了更多人性化的使用方式,超長的續航時間輕松秒殺各路競品,對 Micro SD 卡和 4G LTE 網絡(高配版)的支持更讓隨時隨地的影音需求成為現實。

    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平板電腦早已摘掉「泡面蓋」、「愛奇藝播放器」的帽子,真正成為不少用戶手中的娛樂和辦公利器,而帶頭引領起這股浪潮的廠商不是別人,正是平板電腦市場中的佼佼者——華為。


    華為憑借自己在平板電腦市場近十年的產品經驗以及過硬的軟硬件協同實力,帶來了一款又一款讓我們眼前一亮的好產品。而就在近日,華為又帶來了他們的新作品——HUAWEI MatePad Pro 13.2,在硬件和軟件協同性上再一次得到了全面升級。恰巧小雷近期拿到了這款產品,在體驗了幾天后,小雷對平板電腦又有了全新的認知。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那么HUAWEI MatePad Pro 13.2到底有哪些點值得我們去關注呢?


    13.2寸柔性OLED屏,到底有多狠?


    屏幕可以說是衡量一款產品是否達到優秀的標準之一,哪怕你其他硬件再好,功能再多,如果屏幕素質不行就會使得一系列體驗大打折扣。HUAWEI MatePad Pro 13.2搭載的是一塊13.2英寸、2.8K、144Hz刷新率、3:2比例的柔性OLED屏幕,這也是業界第一款用上如此頂級屏幕材質的產品。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為了進一步發揮這塊屏幕的實力,華為還從色彩準確、明暗真實、流暢清晰以及舒適護眼四項體驗入手,制定出“華為臨境TM”技術并在HUAWEI MatePad Pro 13.2首發。首先MatePad Pro 13.2的屏幕在在sRGB及P3色域下均達到了?E<1的專業級色準表現;其次還支持全局P3廣色域色彩管理;最后也是小雷最關注的一點,它的屏幕色彩極為準確,甚至能讓用戶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保持色彩統一性。


    可以說在平板電腦市場中,HUAWEI MatePad Pro 13.2在屏幕素質這一塊已經達到了真正的業界頂尖水準,哪怕是在該領域同樣出色的iPad Pro也只能跟它打得平分秋色。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不過呢,13.2英寸的超大屏幕必然會帶來一個問題——厚重,在小雷的印象中,一般屏幕尺寸達到12英寸以上的平板電腦都較為厚重,再搭配上一個鍵盤套重量甚至要超過不少輕薄筆記本電腦,這早已背離了用戶的使用初衷,因此如何給平板電腦減重也成了廠商們必須要應對的難題之一。


    而HUAWEI MatePad Pro 13.2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機身重量僅有580g,甚至要比不少12英寸以下的平板電腦還要輕上一些,厚度也僅有5.5mm,作為對比,iPad Pro 12.9的機身重量達到了631g。因此整機拿在手中并沒有傳統平板電腦的那種墜手感,反而給小雷一種輕薄的感覺。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更為恐怖的是,華為將MatePad Pro 13.2的邊框寬度做到了僅有3.4mm,從而讓其擁有94%的超高屏占比,正面視覺觀感極為震撼。作為對比,iPad Pro 12.9的邊框就要粗上不少,有一種「上古時代」的感覺。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這里小雷想著重提一嘴華為MatePad Pro 13.2的屏幕比例,市面上大多數平板電腦采用的都是16:10或16:9的屏幕比例,這會讓平板電腦變得十分細長,在豎屏狀態下的使用體驗并不好。而3:2的黃金比例,不管是在豎屏還是橫屏狀態下都能顯示出更多的內容。


    舉個例子,當小雷想要在平板電腦上處理一些文檔時,3:2屏幕比例的MatePad Pro 13.2就要比傳統平板電腦顯示更多內容,哪怕兩者的屏幕尺寸完全一致,也會給我一種MatePad Pro 13.2要大上一整圈的錯覺。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作為華為平板產品線中的旗艦產品,MatePad Pro 13.2采用的是與Mate 60系列一致的高強度錦纖材質,在保持機身硬度的同時為產品帶來了進一步的減薄、減重,油墨+光學鍍膜+表面肌理UV轉印的堆疊工藝更是讓它也有了相當出色的質感,這是市面上那些采用金屬或普通玻璃背板的平板電腦所不能比擬的。


    這,才是真正的平板電腦


    開頭我們就曾提到,如今的平板電腦已然成為不少消費者的輕度辦公產品,因此MatePad Pro 13.2的辦公能力如何也成了小雷以及不少讀者十分關注的點。


    首先,MatePad Pro 13.2搭載了PC應用引擎,從而帶來了全新升級的PC級WPS Office,像什么窗口隨意懸停、觸控交互、鍵鼠操控等PC上的常規操作都能在它身上完美復現。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只要你需要,你甚至可以在這塊屏幕上同時放上四個窗口,兩個懸浮窗能夠查詢資料或是回復微信,主屏則可以繼續自己的工作,不但提升了用戶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能避免因專心工作而忘記回復相關信息的情況出現。


    其次,MatePad Pro 13.2自帶有PC版的WPS,我們只需點開桌面上的WPS(藍色圖標),就能讓MatePad Pro 13.2顯示出PC上的布局排列、像什么目錄、大綱、引用等功能都是我們熟悉的布局,大大降低了學習成本。


    當然你甚至可以在MatePad Pro 13.2上登錄PC的WPS賬號,做到真正的文檔互通共享,出門在外時直接就能通過平板瀏覽電腦中保留的各類工作文檔,再加上輕薄的機身和足夠專業的鍵盤套,就能讓你隨時隨地都能移動辦公,不必再擔心老板一個電話就得急急忙忙趕回公司。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當然不是,搭配華為自帶的通過智慧多窗、一鍵摘錄等功能,我們會發現原本復雜的各種文檔寫作,現在可以輕松查找資料并且引用,也能非常輕松規劃好內容提綱,接下來只需要填充必要的文字內容,原本復雜的工作現在已經變得非常簡單。如果你覺得用手指一個一個處理有些麻煩,也不必過于擔心,配合官方的鍵盤套和手寫筆,就能讓你擁有一臺擁有一塊觸控屏幕的「筆記本電腦」。


    既然提到了手寫,就不得不再提一嘴華為這只第三代M-Pencil,它基于上一代的基礎在最重要的筆刷部分進行了升級迭代,內置的星閃芯片集成了全新升級的高精度壓力采樣模塊,能夠更靈敏地感知手指對筆施加力的層次變化,換句話說讓用戶的手寫體驗變得更加順滑且沒有鋸齒感,無論是寫字還是畫畫都十分跟手,沒有任何的粘滯感。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當然如果你對手寫的手感有需求的話,也可以在手寫模式中切換成鋼筆模式,其支持100檔自由調節,可以根據你平時的寫作愛好調節。


    毫不夸張地說,MatePad Pro 13.2完美復刻了用戶在PC上的辦公體驗,更加舒適的一站式辦公感受。之前市場總是調侃平板電腦是“大號手機”,是“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奇藝”,但歸根結底都是以往傳統平板在生態體驗上缺乏創新、缺乏針對用戶實際使用場景而打造的功能所導致的。但華為用MatePad Pro 13.2告訴我們,平板電腦同樣可以實現越級,甚至成為用戶的常用設備之一。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在大家的印象中,平板電腦的充電功率往往沒有那么高,畢竟平板電腦不像手機那樣隨時隨地都要帶在身上,對快充的需求可能沒有那么大,但華為可并不這么認為,快充顯然是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此華為為MatePad Pro 13.2配備了88W的有線快充,實測40分鐘就能從1%充至80%左右,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完全充滿,這速度絕對是業界最頂級的。


    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平板電腦


    總的來說,在這幾天的使用過程中MatePad 13.2給小雷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無論是這輕薄的機身、出色的手感、頂級的屏幕素質還是堪比PC級的辦公體驗,都達到了業界一流水準。


    在前幾年,小雷對用平板電腦來辦公是嗤之以鼻的,它的系統就決定了它并不適合辦公,但事實證明市面上有不少用戶仍有外出辦公的需求,一臺擁有一定生產力的平板電腦就能大幅度改善他們的辦公體驗,這也符合科技發展就是為了服務于消費者的初衷。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這也告訴其他廠商應該道理,如果光是依靠堆硬件就想讓消費者給你買單是不現實的,哪怕你性能再強如果沒有人無我有的特性,消費者也不會花這個“冤枉”錢的,只有做到了真正的軟硬結合,才能讓消費者買單以及推動整個平板市場的發展。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