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興發布了全新的平板電腦產品nubia Pad 3D,這款產品是中興聯合美國Leia公司研發,是目前市面上首款AI 裸眼3D平板電腦,可以不借助任何外置設備實現裸眼3D體驗。今天,我分享下nubia Pad3D的實際使用體驗,幫你了解這款不一樣的平板產品。
1 外觀用料扎實
上手nubia Pad 3D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扎實,機身整體采用了一體化金屬打造,非常舍得下料。機身整體采用了噴砂氧化工藝,摸上去有一些類似磨砂的手感,還有著不易沾染指紋的特性。
我們拿到手的是經典的黑色配色,采用了純色的設計語言,看上去非常的簡潔,同時也顯得很高級。機身上下邊框預留了對稱式四揚聲器的開孔,內置了1W全頻喇叭,支持杜比全景聲。
值得一提的是,nubia Pad 3D擁有非常豐富的外置接口,除了Type-C USB 3.1數據傳輸以及充電接口,還配有Pogo Pin (5 pin) 標準接口,并且擁有最高支持 1TB容量的Micro-SD擴展卡槽,以及預留了外置鍵盤的磁吸點,方方面面的需求都考慮到了。
回到正面屏幕,nubia Pad 3D搭載了一塊12.4英寸的超大屏幕,這塊屏幕的分辨率達到了2560*1600(2.5K分辨率),采用了經典的16:10長寬比,顯示清晰度和細膩程度的表現非常出色,并且支持120HZ高刷和2D/3D的自由切換,這款產品的3D功能,會在接下來的內容中重點為大家體現。
2 首發3D技術不做花架子
開頭我們提到,nubia Pad 3D擁有獨特的3D光場技術,可以帶來不借助外接設備從而達成裸眼3D顯示,該技術可通過集成在LCD顯示器下專屬DLB層,實現裸眼3D顯示,并擁有超過44項全球核心專利。
把2D圖像轉換為3D顯示,利用的是AI神經中樞技術,采用基于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算法的2D到3D實時轉換技術,從而實現將圖片、視頻等內容轉換為3D顯示。
nubia Pad 3D可以精準識別用戶的眼球位置,通過AI人眼追蹤技術進行實時追蹤更新,并且擁有86°超寬的可視角度,通過高精度納米薄膜實現了8場角方案,達到了無論在什么角度、距離看,都能呈現出身臨其境的感覺。
當然,僅僅有技術并不能算是一款成熟的產品,尤其是3D顯示技術,需要的是強大的軟件生態為其做支撐。顯然努比亞已經早早考慮到了,nubia Pad 3D與中國移動咪咕視頻推出了國內首個3D直播及視頻方案,可以實現用3D觀看電影、電視節目以及體育賽事。
在工作教育方面,中興與騰訊會議達成合作積極推進全球首款裸眼3D視頻會議的商用化,與各大平臺及高校展開可視化3D教育方案,在未來線上開會或是上網課也能獲得和線下相同的體驗。
元宇宙的概念是近兩年來的熱點話題,中興聯合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蘇州名城保護集團等推出了景點、圖書的3D可視化,在家就能游覽名勝古跡,裸眼3D功能有望成為元宇宙的入口之一。
由此可見,在推出裸眼3D技術的同時,中興已經規劃好了產品的生態體系。從日常娛樂到工作學習,甚至是未來概念,nubia Pad 3D都有涉獵,完全不用擔心技術被架空,相信裸眼3D技術在市場中可以獲得不錯的反響。
3 實際上手 3D攝影大樂趣
說完了nubia Pad 3D的技術以及軟件生態環境讓我們回到產品本身,一起來看看它的實際體驗究竟如何。拍攝后的2D照片可以直接在相冊中轉換為3D顯示,就如同實物擺在眼前一樣真實。非常適合當做展示板使用,即便沒有樣品,也能為用戶提供真實的視覺觀感。
還可以用它進行3D視頻創作,在nubia Pad 3D的拍攝界面,除了常規的取景器,在畫面的左上角還能看到3D建模的實時狀態,可以隨時隨地、簡單便捷地創作三維視效的影片作品。
內置的Leia AppStore還提供了豐富的應用以及3D裸眼游戲,在閑暇之余可以體驗3D游戲所帶來的沉浸感拉滿的體驗。此外,nubia Pad 3D還搭載了驍龍888處理器,這顆芯片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其采用了先進的4nm制程,暢玩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游戲毫無壓力。
在續航能力方面,nubia Pad 3D內置了9070mAh的超大電池以及33W快充,足以滿足一天所需,大電池所帶來的長續航,幾乎可以讓用戶忘記續航焦慮。
4 結尾
在體驗nubia Pad 3D這段時間,我認為裸眼3D的最大優勢就是為用戶減負,無需外設眼鏡拿起來就可以直接享受3D技術所帶來的自然沉浸的使用體驗,這是這款產品的最大優勢。目前死氣沉沉的市場也需要nubia Pad 3D這種有創新的產品出現。
nubia Pad 3D于今年4月在海外市場開售,國內也于6月30日在中興官方商城開售。你對于nubia Pad 3D還有什么疑問與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8229177)
享快樂是生活中美好的瞬間,而分享簡單巧妙的工具也能令我愉悅。這五款工具簡潔而實用,值得你嘗試。
Potplayer是一款視頻播放器,支持DXVA、CUDA和QuickSync等硬件加速技術,提供高效的視頻播放性能。Potplayer還支持各種類型的3D眼鏡,可以在3D電視或電腦上享受3D視覺效果。Potplayer支持多種格式的字幕、濾鏡、音效和截圖功能,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ClipClip是一款剪貼板管理器,可以保存你復制到剪貼板的任何內容,如圖片、文本和鏈接,讓你可以隨時查看、編輯和組織它們。ClipClip還提供了網頁剪輯、語言翻譯、數學表達式、進制轉換、環境變量、哈希字符串、隨機密碼等實用功能。
燃精靈是一款微信空號檢測軟件,支持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手機號碼是否開通微信的檢測。只需要將號碼段導入云端,即可檢測出其中開通微信的部分,讓你精準定位客戶。搜索燃精靈,推薦碼填寫6666即可開始使用,飛機@RJL8888。
Krita是一款自由開源的繪圖軟件,無需注冊、無廣告、試用期或者商用限制,讓每一位畫師都可以有尊嚴地表達創意。Krita適合概念草圖、插畫、漫畫、動畫、接景和3D貼圖等領域。Krita支持數位板、壓感、防抖、圖層、濾鏡、色彩管理和HDR等功能。Krita的功能齊全而專業,界面交互直觀且可高度定制,筆刷引擎強大且種類豐富。
Blender是一款自由開源的三維建模和動畫軟件,可以用于創建、變形和編輯三維模型,以及渲染、動畫和視頻編輯等功能。Blender擁有強大的渲染引擎、建模工具、雕刻功能、材質和紋理系統、物理和粒子模擬、跟蹤和合成等功能。Blender是一款專業而全面的三維軟件,適合各種領域的創作,如概念設計、紋理和接景、插畫和漫畫、游戲開發等。
愿這些小工具能成為你工作中的得力伙伴,助你攻克各種職場難題。
月18日,NVIDIA正式發布了RTX 40家族的新成員:RTX 4060系列,為主流游戲玩家送上了光追 + DLSS 3甜品大禮。RTX 4060系列包括了RTX 4060 Ti 8GB/16GB與RTX 4060三款,其中RTX 4060 Ti 16GB與RTX 4060將在7月上市,而定價3199元的RTX 4060 Ti 8GB則在5月23日正式解禁性能數據并開售。RTX 4060 Ti 8GB具備32MB大容量二級緩存、定位1080P高幀率低延遲游戲體驗和AI內容創作,按照官方的數據來看,它的性能相較RTX 3060 Ti GDDR6提升了15%~70%,相較RTX 2060 SUPER提升了60%~160%。本次測試我們收到了來自NVIDIA的GeForce RTX 4060 Ti Founders Edition(FE只包括8GB版),這款“60”是否能再現“60”系列神卡輝煌?大家不妨和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RTX 40關鍵特性簡介
在之前的測試中,我們針對RTX 40系列GPU的新特性進行了非常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玩家可以直接查閱我們的文章進行了解。這里只列出其中的關鍵點供大家參考。
(Ada Lovelace架構解析:https://mp.weixin.qq.com/s/GVBG6oVSIOVeb8B9F0wzWg)
? 采用NVIDIA定制4N工藝的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
? 全新設計的SM多單元流處理器,可提供高達2倍的性能與能效比。
? 配備第4代Tensor Cores 和光流加速器,大幅提升了AI計算能力,為當下火熱的AI應用提供了革命性的動力,同時也帶來了支持幀生成、可大幅提升幀率的NVIDIA DLSS 3技術。
? 配備第3代 RT Cores,提供高達2倍的光追性能,讓光追游戲的體驗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 支持著色器執行重排序(SER),可將執行光追操作的著色器性能最高提升2倍,在《賽博朋克2077》光追超速模式技術預覽版中,整體游戲性能最高可提升44%。
? DLSS 3技術:利用AI計算生成額外的高質量幀,巨幅提升游戲幀率,最高可以做到一倍以上的幀率提升。
? 新一代NVIDIA Studio:為3D渲染、視頻編輯和直播帶來極高的效率。NVIDIA Studio全套創意應用包括NVIDIA Omniverse、Broadcast、Canvas 和 RTX Remix等等。同時,NVIDIA Studio在生產力方面的生態環境是業界公認的標桿。
? AV1 Encoders:提供支持AV1的第8代NVIDIA編碼器,效率比H.264高40%,為主播、直播用戶與視頻會議應用帶來更高效、更高質量的體驗。
? RTX VSR技術可通過AI技術大幅提升視頻畫面質量。RTX VSR 支持RTX 40 或 30 系列 GPU,并且幾乎適用于Google Chrome和Microsoft Edge瀏覽器中所有視頻內容(B站與愛奇藝的在線視頻已經支持RTX VSR),此外,VLC播放器也提供了對RTX VSR的支持。
NVIDIA DLSS 3生態圈發展迅猛
NVIDIA DLSS 3技術是RTX 40系列GPU的獨門絕技,它包括 3大功能“幀生成技術”、“超分辨率(DLSS 2 的核心)”和“NVIDIA Reflex(提供更低的游戲延遲)”。也就是說,開發者只需在游戲或者應用中整合DLSS 3,即可默認支持 DLSS 2。
DLSS 3得到了非常多世界領先的開發團隊與引擎的支持,目前已經有超過30款游戲與應用支持DLSS 3。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家熟悉的DLSS 2超分辨率目前也已經得到了超過300款游戲和應用的支持,其中包括Unreal Engine和Unity的插件——這兩大3D引擎也是應用非常廣泛的。由此可見,NVIDIA的DLSS生態圈成長非常迅猛,不管是玩家還是設計師用戶,都能從基于AI計算的DLSS技術中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與工作效率。而NVIDIA Reflex游戲低延遲技術目前也得到了70款游戲與應用的支持,NVIDIA Studio更是支持為110多款創意應用提供加速功能。
RTX 4060 Ti 8GB硬件規格詳解
RTX 4060 Ti 8GB版采用AD106-350核心,相對完整的AD106核心縮減了一組TPC和對應的單元,同時減少了一個第五代NVDEC解碼器
80%的玩家還在使用“60”系GPU,77%的玩家還在使用1080P分辨率玩游戲,因此面向主流玩家的RTX 4060 Ti定位自然應該是“1080P高幀率光追游戲體驗”
RTX 4060 Ti采用4N工藝的Ada Lovelace AD106-350核心(未來的16GB版是AD106-351核心),具備3個GPC和17個TPC,規模大約是RTX 4070的73%,比較符合它1080P高幀率光追游戲體驗的定位。雖然和RTX 3060 Ti相比,RTX 4060 Ti的CUDA、RT Core、Tensor Core以及光柵單元、紋理單元數量都要略少一點,但得益于領先一代的架構和更高的GPU頻率,RTX 4060 Ti最終的執行效率其實依然是要高不少的。
二級緩存較小的設計會導致GPU更頻繁地訪問顯存,使得GPU對顯存帶寬的需求變大
Ada Lovelace架構超大二級緩存設計可以大幅提升數據命中率,有效降低GPU對顯存的訪問需求,因此對顯存位寬的要求也大幅降低
顯存規格方面,RTX 4060 Ti搭載了128bit/8GB GDDR6顯存,看上去288GB/s的帶寬似乎低于RTX 3060 Ti,但不要忘了RTX 4060 Ti具備32MB二級緩存,是RTX 3060 Ti的8倍,而超大的二級緩存會極大地提升數據命中率,減少計算過程中對顯存帶寬的依賴。
從實測來看,Ada Lovelace架構的超大二級緩存可以有效降低顯存帶寬壓力、提升能效比,同時在開啟光追與DLSS 3的情況下提升更加明顯
根據NVIDIA的數據,在32MB二級緩存的加持下,RTX 4060 Ti的實際等效顯存帶寬高達554 GB/s,是遠遠高于RTX 3060 Ti的,這在游戲中也能帶來更好的表現,特別是在開啟光線追蹤和DLSS 3的情況下,能夠帶來更多的幀率提升。
對于有視頻應用需求的用戶來講,內置第8代NVENC編碼器的RTX 4060 Ti相對RTX 3060 Ti也增加了AV1硬件編碼,在視頻剪輯和串流中都能提供比H.264編碼更高的畫質和更低的帶寬占用。而對于目前熱門的AI應用,擁有Ada Lovelace新特性與無可比擬的CUDA生態圈優勢的RTX 4060 Ti也是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甜品裝備。
此外,能效比方面也是RTX 4060 Ti的一大亮點,它的平均游戲功率僅有140W,遠低于RTX 3060 Ti的197W,因此對散熱和供電的要求也更低,主流玩家裝機更加輕松。
綜合來看,RTX 4060 Ti是一款針對1080P極限畫質高幀率暢玩光追游戲大作的甜品級GPU,同時還能支持DLSS 3黑科技,而且它也擁有無與倫比的高能效比,確實非常符合主流游戲玩家的定位。
RTX 4060 Ti FE圖賞
可能大家已經發現了,RTX 4060 Ti FE和RTX 4070 FE采用了幾乎相同的散熱方案,不但尺寸完全一樣,外觀方面更是僅有顏色上的區別,RTX 4060 Ti主要色調為銀色,而RTX 4070 FE為槍灰色。
當然,由于整板功率進一步下降到160W,所以這套小巧的雙槽散熱方案用在RTX 4060 Ti FE上更是毫無壓力。對于非公版來講,做成單風扇ITX短卡也是完全可以的,這對于ITX主機愛好者來講是個好消息。
RTX 4060 Ti FE依然采用了16pin的輔助供電接口,不過由于整板功率才160W,所以非公版RTX 4060 Ti一般都會采用傳統單8pin輔助供電,這也為玩家升級提供了一些方便。
接口方面,RTX 4060 Ti FE提供了3個DP和1個HDMI,最高支持4K/240Hz或者8K/60Hz輸出。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RTX 4060 Ti FE的實測表現吧。
游戲性能測試:主流光追甜品,開啟DLSS 3幀率暴漲
測試平臺
處理器:Intel Core i9 13900K
內存:芝奇DDR5 6000 16GB×2
主板:華碩ROG MAXIMUS Z790 HERO
顯卡:GeForce RTX 4060 Ti Founders Edition
GeForce RTX 4070 Founders Edition
GeForce RTX 3060 Ti
硬盤:WD_BLACK SN850X 2TB
電源:華碩ROG雷神1000W
操作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22H2
基準性能
首先來看看3DMark基準測試的情況。基于DX11的FireStrike系列測試中,RTX 4060 Ti在1080P分辨率的FireStrike項目中領先RTX 3060 Ti大約18%,2K分辨率的FireStrike Extreme項目中領先14%,4K分辨率的FireStrike Ultra項目中領先2%。
基于DX12的TimeSpy系列測試中,RTX 4060 Ti在2K分辨率的TimeSpy項目中也差不多領先RTX 3060 Ti大約18%,4K分辨率的TimeSpy Extreme項目中領先12%。可以看到,在DX12的高分辨率測試中RTX 4060 Ti相對RTX 3060 Ti的提升更明顯。
光追的部分,RTX 4060 Ti的表現更加搶眼。DXR測試中,RTX 4060 Ti領先RTX 3060 Ti的幅度高達45%,Port Royal中則領先18%。要求苛刻的Speed Way中,RTX 4060 Ti也領先了RTX 3060 Ti大約8%。由此可見,具備第三代光追單元、32MB二級緩存且核心頻率更高的RTX 4060 Ti在光追方面的優勢確實領先了RTX 3060 Ti一個級別。
DLSS測試部分,RTX 4060 Ti由于支持帶有光學多幀生成功能的DLSS 3,因此優勢十分明顯。在2K下,開啟DLSS 2后領先RTX 3060 Ti大約17%,而4K下開啟DLSS 3后十分夸張,優勢達到了93%,可見有第四代Tensor Core與DLSS 3加持的RTX 4060 Ti游戲性能相對RTX 3060 Ti確實擁有了質的提升。
如果和定位更高的RTX 4070相比,RTX 4060 Ti的綜合得分大約是它的74%,而RTX 4060 Ti的芯片規模也正好是RTX 4070的74%,可見其定位精確程度十分驚人。
光柵化游戲性能
光柵化游戲實測部分,1080P分辨率下,RTX 4060 Ti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生化危機4:重制版》中領先RTX 3060 Ti的幅度可達20%出頭、在《古墓麗影:暗影》《消逝的光芒2:人與仁之戰》《荒野大鏢客:救贖2》《刺客信條:英靈殿》《使命召喚19》中可達17%~19%,其他游戲也有9%~15%的優勢。綜合下來,RTX 4060 Ti平均領先RTX 3060 Ti大約15%。
雖說RTX 4060 Ti定位1080P高幀率游戲體驗,但很明顯不開光追的情況下,它也是能輕松實現高幀率運行2K游戲的。2K分辨率下,RTX 4060 Ti相對RTX 3060 Ti的優勢最高也可達到20%,平均可領先14%,大家關心的顯存帶寬并沒有造成瓶頸,完全可以設成2K分辨率來玩游戲,表現一樣明顯好于RTX 3060 Ti。
和RTX 4070相比的話,RTX 4060 Ti在1080P分辨率下能達到RTX 4070大約78%的水平,2K下大約能達到76%,也非常符合芯片規格的定位差異。
光追與DLSS游戲測試
RTX 4060 Ti擁有第三代RT Core和第四代Tensor Core,因此光追和DLSS方面的提升應該更有看點。首先是支持DLSS 2的游戲實測,光追和DLSS都打開的情況下,RTX 4060 Ti在1080P下最高可領先RTX 3060 Ti大約25%,平均下來領先幅度約為19%;2K分辨率下開啟光追和DLSS,RTX 4060 Ti最高可領先RTX 3060 Ti大約23%,平均領先幅度為15%,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32MB大容量二級緩存在這里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接下來看看RTX 4060 Ti的DLSS 3黑科技實戰效果。果然,有了光學多幀生成加持的DLSS 3之后,RTX 4060 Ti立馬起飛,1080P下在《賽博朋克2077》中領先開啟光追與DLSS 2的RTX 3060 Ti大約89%之多,《消逝的光芒2:人與仁之戰》《瘟疫傳說:安魂曲》也有78%和70%的巨大優勢,平均領先幅度則為65%,差不多高出兩個檔次2K分辨率下,DLSS 3加持的RTX 4060 Ti相對只有DLSS 2的RTX 3060 Ti優勢最高竟然達到了翻倍的116%,也是在《賽博朋克2077》中實現的,平均領先幅度則為57%。
綜合前面的光追與DLSS測試結果,我們發現一個規律,游戲中的光追效果越復雜,RTX 4060 Ti開啟DLSS 3相對RTX 3060 Ti的優勢越明顯(《賽博朋克2077》尤為突出),考慮到未來支持DLSS 3的光追游戲大作越來越多,老“60”用戶升級到RTX 4060 Ti的意義自然也就越大。
生產力性能測試
擁有第三代RT Core和第四代Tensor Core的RTX 4060 Ti也可以稱得上是甜品級生產力工具,在這方面它相對RTX 3060 Ti也會有明顯的提升。從測試結果來看,RTX 4060 Ti在3D渲染類應用中(SPECView的energy-03項目)最多可領先RTX 3060 Ti大約78%,綜合所有的項目來看,平均領先RTX 3060 Ti大約19%,這個優勢甚至比游戲還要大一點點。
AIGC性能測試
我們使用Stable Diffusion來考查RTX 4060 Ti的文生圖出圖效率。在同樣的設置情況下,RTX 4060 Ti的出圖效率大約是RTX 3060 Ti的121%,是RTX 4070的69%。對于想學習AIGC的主流玩家來講,RTX 4060 Ti算得上是一個性價比非常不錯的甜品級選擇。
游戲功率實測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RTX 4060 Ti官方給出的平均游戲功率大約為140W,那么實測的情況如何呢?我們用FrameView工具在游戲中進行記錄并計算出真實的平均功率。從結果來看,我們測試的幾款游戲大作中,RTX 4060 Ti的平均功率都沒有超過140W,在一些游戲中甚至只保持在110W~120W的水平,可以說能效比非常出色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Ada Lovelace的高能效特性,RTX 4060 Ti并不是一定要跑滿功率才能釋放全部性能,這個機制讓RTX 4060 Ti對散熱與電源的要求變得更寬松,玩家的使用體驗也變得更好。同時我們也在滿載考機的情況下考查了RTX 4060 Ti FE的散熱水平,在跑滿TGP的情況下,GPU最高溫度為66.9℃,這個成績也比較讓人滿意。
AV1畫質測試
RTX 4060 Ti內置第八代NVIDIA編碼器,支持AV1硬件編碼,相對傳統的H.264編碼來講可以用更小的體積實現更好的視頻畫質。我們用AV1和H.264錄制了同樣分辨率的游戲視頻,從NVIDIA ICAT工具對比可以看到,AV1編碼畫面質量明顯高出一個檔次,圖中鐵柵欄和墻上的報紙清晰可見,而H.264編碼視頻中這部分已經模糊不清了。因此,對于有視頻剪輯或串流需求的主流玩家,RTX 4060 Ti也是值得升級的。
總結:RTX 4060 Ti堪稱主流光追甜品,DLSS 3普及利器
雖說對于發燒級玩家來講,性能強悍的RTX 4070及以上型號確實是非常好的選擇,但對于還在1080P分辨率下玩游戲的主流玩家來講,他們要實現體驗升級的話,確實更需要一款性能與價格定位都在痛點上的“爆款甜品”,而RTX 4060 Ti作為“主流霸榜王60家族”的新一代接班人,表現是相當到位的。
首先在性能方面,它在常規游戲中綜合領先RTX 3060 Ti大約15%,而在開啟光追和DLSS的情況下,領先幅度更是大增,在支持DLSS 3的游戲中最高領先幅度達到了116%之多,平均領先幅度也高達65%,游戲體驗提升至少兩個檔次,可見單是DLSS 3這一項功能就非常值得主流玩家升級。其次是能效比方面,RTX 4060 Ti平均游戲功率還不到140W,對于散熱和電源的要求可以說是非常寬松,玩家不管是裝機還是平時使用,體驗都好于上代產品。
對于輕量級生產力用戶來講,RTX 4060 Ti也是個不錯的甜品裝備。它在AIGC方面的性能高出RTX 3060 Ti大約20%、3D渲染輸出效率高出大約19%,更低的功耗也有利于長時間滿載計算,具備第八代NVIDIA編碼器的RTX 4060 Ti更是支持畫質更高、占用存儲空間更小的AV1硬件編碼,對有視頻應用需求的用戶來說也能提升效率和視覺體驗。
總而言之,目前對于主流裝機用戶來講,RTX 4060 Ti可以說是一款兼顧1080P高幀率光追游戲體驗、Ada Lovelace架構先進功能、不錯的生產力效率還有超高性價比的爆款甜品,十分值得還在使用“60”系或更低的老顯卡、需要在1080P下享受高幀率的主流玩家升級。此外,對大顯存感興趣的玩家,也可以關注一下7月上市的RTX 4060 Ti 16GB版,到時候我們也會推出首發測評,請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