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臺式機平臺,其實最近1、2年裝新機的用戶不少都直接選擇32GB甚至更大容量內存,反倒是移動筆記本平臺因為消費慣性無論入門級抑或中高端型號,普遍都停留標配16GB內存的階段,這邊也不是說“16GB完全不夠用”,而是要結合具體使用者的場景要求,畢竟今年連手機都開始進入16GB內存時代了。
16GB是否夠用?如果你的應用場景比較單一,日常操作習慣也比較固定(類似使用手機退出一個軟件都會關后臺的那種),比如專注游戲,超過8GB以上,影響確實就不大了,這也是為什么標配16GB這個配置會停留這么久一段時間。
更大內存:但如果你興趣廣泛,電腦對你來說是工具/生產力,平時需要應用各類不同專業軟件,同時編輯整理各類辦公資料,那么別說16GB,可能32GB都只是起步配置,內存占用90%是經常事。
所以不要以為只有類似“游戲應用”這類對硬件要求高的才需要大內存,實際往往是工作辦公、專業用途的會更需要大存儲配置,這點你上班后多掛幾個軟件后臺就知道。
大內存機型普遍較少
這個是市場現狀,甚至不少萬元級機型也只是配置16GB內存,所以以往有相關需求的用戶經常只能自己升級或者商家額外加裝,而大內存版輕薄本就被忽視更嚴重了,如果板載型號則連升級空間都沒有。
不過今年連安卓手機都開始進入16GB內存時代,所以看下PC市場這塊會不會順勢提升下規格。
可能是試水,也可能是考慮到增加產品賣點需求,所以HP惠普最近倒是針對自家的走量機型更新了32GB的大內存版本, 而這臺機子一方面是針對商用/辦公場景,另外一方面是比較走量的機型,所以剛好也可以用于觀察未來市場對于【32GB大內存】的需求反饋。
戰66五代
基準性能
我用于測試的這臺機子就是搭配i5 1240P處理器+32GB內存的核顯版本,也是當前性價比很高的一個的配置版本,目前我這邊會通過替換內存,來模擬16/32GB內存在哪些應用下會帶來性能差異。
為方便了解目前戰66五代的性能水平,我這邊也簡單做下測試并說明。首先是功耗空間,我手中這臺搭載第 12 代英特爾? 酷睿? ,高效商務 輕薄隨行的P處理器的戰66五代可以做到短時功耗50W,長時功耗30W的水平,保證了P28處理器的性能釋放。
那么12代P28的性能水準大概怎樣?
我這邊用于對比參照的包含上1、2代各種搭配i7級處理器的萬元級輕薄本,包含高貴的i7 11390H和i7 1195G7,而i5 1240P的表現不單可以說非常出色,甚至只看跑分的話,i5 1240P某些分數已經可以接近上代桌面版i9 11900K。也就是說目前最新的筆記本處理器性能,本身就有大幅度提升,從而滿足哪些可能需要大內存需求的應用,否則大內存就沒什么意義。
理論綜合性能測試
首先以PCMARK10測試為例,測試配置完全一樣,不同大小內存下對整機的理論性能影響。
測試結果讓我頗為意外,本來差距我預期可能是禮貌性的,但實際無論總分抑或模擬的各類應用場景(辦公、生產力、數字內容創作甚至游戲),在各個項目下大內存還是有明顯提升的,你也可以結合PCMARK10測試項目及自己日常的使用場景,來評估參考大內存對你的價值。
PCMARK10各類測試項目的具體測試說明
“Essentials(基礎任務)”測試組涵蓋常規的日常 PC 使用方式,包含上網、視頻會議、應用程序啟動時間等工作負載。其中這一組32G和16G的跑分差距是最大的,32G要比16G多1700多分, 這也意味著在進行日常工作的時候,32G的打開應用的速度會比較塊,使用的時候也會更加絲滑。
“Productivity(生產效率)”測試組采用日常辦公應用程序來測評系統性能,包含電子表格和編寫文檔等工作負載。日常工作重度依賴excel、word、ppt這類型辦公軟件的朋友,尤其是動不動就幾百頁ppt,幾千行的表格這種,選擇32G會更加得勁。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數字內容創作)”測試組所含的工作負載反映了處理數字內容和媒體這一需求。測試項包括圖片編輯、視頻編輯、渲染、可視化等。比如設計師,視頻剪輯師等崗位經常會需要處理這類工作任務,從分數上來看,32G就更不易卡頓。
“Gaming(游戲)”測試組注重實時渲染和物理測試。它包含兩項 GPU 顯卡測試、一項 CPU 物理測試和一項聯合測試。在玩一些大型游戲的時候,相對來說32G會稍好一些。
講完了PCMARK10的各項,現在以UL家針對生產力應用的性能測試軟件Procyon為例,我這邊測試的是視頻編輯項目,也可以看到大內存性能提升幅度。
生產力應用測試一:圖片堆棧處理
第一個對比測試項目我以處理PS多張RAW格式單反原圖堆棧為例,模擬圖片/攝影愛好者經常做的圖像編輯操作。用于測試的素材其實都不算特別夸張,只是“老舊”的D750,像素也“僅有”2432萬像素,倒不是凡,因為新一代專業相機(甚至手機)基本日常5000萬像素是基本盤了,要求只會更高。
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用PS做58張圖片做堆棧處理(加對齊),16GB內存耗時會明顯比32GB內存慢非常多,差不多要多2分鐘處理,另外58張圖片對于堆棧處理來說,數量只能算中等,如果你喜歡拍攝星軌什么的,日常100起步~所以目標是學習攝影或者后期的朋友,裝機一般內存都是32GB起步。
生產力應用測試二:大型文件打開
項目測試二是打開一張圖片!打開一張大小接近25GB的psb文件,就是那張著名的NASA八億像素星系圖,然后看下內存大小不同對這類超大工程文件打開效果的影響。
測試結果跟上面類似,其它配置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內存越大打開文件的時間越快,32G對比16GB也已經快了8秒。
可以看到32GB以上更大內存的用途,主要是你做一些復雜應用下會帶來明顯速度提升。當然可能也有人會說,我平時電腦就用于工作文檔處理什么的,應該就用不到了吧? 這個其實看你工作習慣,如果你日常工作是雙顯多窗口,工作需要各類文檔工具打開,甚至同時打開多個【吃肉沒】內核瀏覽器查閱資料,也是會占用較多內存。
輕薄本的性能配置大內存有無必要?前面測試有說明了,戰66五代哪怕配置的是針對偏移動續航的P28處理器,但實際性能表現已經跟上一兩代H35、甚至H系列性能相當,如果是上一兩代高性能本應該就沒人會說性能是否匹配的問題吧,所以實際新一代平臺本身性能也是足夠滿載大內存應用場景的要求,只不過看你有無需要。
大內存是創造需求還是真有需求?另外那些人需要一步到位直接上大內存需求機型?
除了以上這些用戶,其它應用場景比較單純,比如就用來游戲、播放視頻等,保證16GB以上即可。
戰66五代擴展性:這一代機型里面少有保留完整雙內存、雙硬盤位的機子,而且未來估計也會越來越少,畢竟趨勢是輕薄設備集成度越來越大。完整的擴展性也讓戰66五代升級空間大了許多。
兩個內存插槽是DDR4內存插槽,而兩個M.2內存插槽,一個是2280規格(已預裝的),另外一個是2242規格長度,后續如果要自行擴展的時候可以注意下,如果你的換機周期是3-5年,甚至更長的話,戰66五代是挺有優勢。
其實有些意外,惠普居然這么快就針對戰66五代更新了大內存版(跟標準版同時銷售),而且差價也挺合理,不同配置機型差價在400-600之間,剛好就是一條16GB內存的差價。
而對于本身就需要大內存機型的人來說,就便利了許多,比如你不用自己拆機子,也不用海鮮市場再去處理舊內存,未來倒是希望其它型號也有類似的調整,方便用戶按需選擇。
戰66 32G大內存版:
購買建議:
腦內存的容量和規格差異往往會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譬如更大的內存可以更流暢的運行更多的軟件,打開更多的網頁,頻率更高的內存,可能會讓你的游戲幀率更高,低時延的內存會讓跑分的得分更高。
在實際的內存選購問題上,我們主要面臨的還是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容量問題,第二個就是頻率問題,第三個就是同樣的容量,用幾根內存條。當然還有人會考慮時序以及超頻等方面的問題,但是這些其實都是對電腦比較熟悉的人才會去做的事情,這篇文章的對象不是這類高手,因此本文不會考慮時序和超頻問題,而且實際上時序問題對性能的影響并不大。
我們這一次主要是針對臺式電腦,當然很多規則也適合筆記本,但是筆記本的內存選擇不像臺式機那么多,有的筆記本連內存都無法擴展,而且筆記本的BIOS也限制了內存的可玩性,所以筆記本的內存選擇就按照說明書上的頻率和內存型號進行選擇就行了。
對于辦公為主的用戶,8GB內存夠了。 但是如果打開瀏覽器選項卡很多的用戶還是上16GB吧,特別是chrome瀏覽器比較吃內存。游戲玩家也上16GB吧,現在稍微像樣點的游戲對內存的需求都不低,而且目前內存價格也下來了,2根8GB的內存也就600元不到。當然對于那些多任務高內存消耗的用戶,譬如視頻編輯之類的,上32GB及以上的內存也是有必要的。
對于當前Intel CPU和芯片組,很多組合都是有最高頻率限制的。 如果您的系統不支持高頻內存條,那么選擇高頻內存條就沒有必要,因為到時候內存條也會降頻使用, 存在明顯的浪費,因此根據主板所支持的內存規格去購買相關內存就可以了,如果只支持2666MHz的頻率,就沒有必要上3000MHz的頻率內存條。
如果你的顯卡是集成顯卡,這種情況下顯卡的顯存其實就是內存,那么在其支持的頻率范圍內的高頻內存條無疑會提升顯卡的性能,而且還最好是上雙通道,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顯卡性能。當然如果內存條差價太大,那還不如直接去買個獨立顯卡。
實際上時序在當前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因為同樣頻率的內存,其時序的差距不會很大,對其敏感的軟件并不多。另外就Intel平臺而言,內存頻率的影響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大。如果您沒有運行對時序和頻率敏感的軟件,而且是獨立顯卡,那么你可以采用一般的內存條,將費用花費到固態硬盤或者顯卡方面,性能的提升往往更明顯。
如果不超頻,內存散熱器并不是必須的,而且如果整機散熱做的好,就算超頻也不一定需要內存散熱器。至于RGB燈光,完全就是一個裝飾性的東西,也是內存發展速度慢下來后,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的一些手段,算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品,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內存的發展路徑是以下這種方式:KB->MB->GB->RGB。
選擇幾根內存其實主要是考慮容量和多通道問題,容量問題就是簡單的幾乘幾的問題,多通道方面,目前AMD的Socket AM4或Intel的LGA 1151等平臺支持雙通道模式,AMD的TR4插槽和Intel的LGA 2066的支持四通道模式。
為了獲得最佳性能,雙通道主板選擇兩根或者以上的內存條,四通道主板選擇四根或者以上的內存條。不過,在選擇前不要忘記去看看主板說明書,確定一下對內存數量和容量的支持情況,以及如何插才能開啟雙通道或者四通道。
此外從系統穩定性方面考慮,對于雙通道主板,如果要配32GB內存,那么建議采用2根16GB的內存,不要采用4根8GB內存的方案,同樣對于四通道駐波,如果要配64GB內存,也是建議4根16GB內存,不建議8根8GB內存。
因為內存數量一多,往往會帶來內存頻率無法達到最大值等問題,譬如你買的是支持DDR4 3600的內存,但是數量一多,往往只能同時達到DDR4 3000的水平,同樣的容量在滿足通道的需求后,內存數量越少越好。
實際上Intel平臺上面的選擇比較簡單,因為Intel的主板除Z系列(發燒級)和X系列(高端臺式機)芯片組外,其他芯片組主板都不不允許超頻。 這樣一來,用戶主要根據主板和CPU支持的頻率進行選擇就行。
譬如目前DDR4-2666主要就是為Intel H/B 系列主版搭配Core i5及更高級別的CPU而準備的,更低的DDR4-2400,其主要是為Core i3及更低短的處理器準備的。至于高端的Z系列主板和X系列主板,就根據個人的喜好來了,更高的頻率肯定更好,但是價格也會更貴。
AMD平臺對超頻并沒有進行限制,所以對于內存的選擇空間就比較大了,而且AMD的內存頻率越高,對性能的提升也會比較明顯,但是在Ryzen 3000之前的產品在內存的超頻性能上表現一般,第三代Ryzen CPU的內存控制器從CPU核心所在的Die進行了移出,新的的內存控制器提供了更為靈活的配置,可以讓內存的頻率達到更高的水平,一改之前內存頻率上不去的不足。
簡單來說,Ryzen 3000系列的內存時鐘 (memclk)和統一內存控制器時鐘 (uclk)二者可以采用1:1或2:1兩種模式運行。
在1:1模式下,Fabric總線時鐘、內存時鐘 和統一內存控制器時鐘頻率都是一致。在2:1模式下,Fabric總線時鐘不再與內存時鐘和統一內存控制器時鐘掛鉤,可以進行單獨設置,譬如在2:1模式下DDR4-4000,對應的內存時鐘是2000MHz,此時統一內存控制器時鐘為1000MHz,總線時鐘可以進行獨立的設置。
AMD的默認規則是在DDR4-3600及以下的內存采用1:1模式,超過DDR4-3600后切換為2:1模式,但是2:1模式的內存統一控制器的頻率較1:1模式大幅的下降,雖然內存頻率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但是整體性會出現不及1:1模式下的低頻率內存配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AMD Ryzen 3000系列CPU的1:1模式極限大約在1900MHz,也就是DDR4-3800。
所以在對內存超頻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分頻模式的問題,可能會出現內存頻率雖然高了不少,但是內存的延遲及讀寫速率反而下降的問題。如果要保持性能的均衡,最好是采用1:1的模式,并且通過提升Fabric總線時鐘,來提升內存的頻率。
當然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開啟DDR4 3600MHz的XMP就行了,這個模式基本上是最佳的設置,只要內存支持也很容易達到。
內存選擇的三個問題,容量當然是越大越好,但是目前16GB是一個比較均衡的配置,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同時價格也合適。
內存頻率方面,需要考慮場景和平臺差異,場景其實主要就是集成顯卡建議上高頻+雙通道內存,其他方面可以見Intel平臺和AMD平臺的選擇指南。
同樣的容量,用幾根內存條主要說的就是內存通道問題,雙通道主板選擇兩根或者以上的內存條,四通道主板選擇四根或者以上的內存條,此外同樣的容量,在滿足通道需求后,內存數量越少,系統越穩定,內存的超頻表現也會更優異。
泰克 DDR42400 8G 臺式機內存條
最后筆者為大家推薦一款金泰克 DDR4 2400 8G 臺式機內存條,采用罕見的鮮紅色馬甲,外觀十分引人注目,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
金泰克 DDR4 2400 8G 臺式機內存條嚴選原廠A級顆粒,顆顆品質非凡。精選原廠高品質DRAM顆粒,數位級嚴苛檢測,顆顆性能優良。8層黑鉆PCB底板,采用定制8層黑鉆PCB底板,經過高頻半導體測試設備嚴格測試。30微英寸高耐磨,手鍍金手指,比普通內存金手指具有更好的耐磨性,確保經常插拔不傷到脆弱的金手指。全新鋁強化散熱技術,冷靜穩定,專業設計的鏤空對流散熱槽以及對稱式斑馬設計,有效散熱。
金泰克 DDR4 2400 8G 臺式機內存
[產品售價] 698元
[銷售商家] 天貓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