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量2.5億,討論3.7萬,不得不說是“全民參與了”。看到這里,也許RTX3000發布會和11代酷睿發布會要吐一口老血。差不多同一時間發布,跟電腦都有關系,為啥“俺們”沒有上熱搜。
最近也恰逢開學,不少高中生都陸續走入大學,而很多人核心的一件事就是“買筆記本電腦”,對于筆記本而言,很多小白的認知只存在于“價格”“要選i5、i7的”“要選大內存”等,對比于屏幕尺寸和重量基本不感冒。于是,就有人在論壇上發帖“姐妹們15.6英寸電腦真的買不得嗎”。
這算是個比較平常的問題,但經過大V的轉發發酵,外加上這個時間點選購筆記本的用戶較多,一下成了鼎沸之勢,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吐槽”“回憶”。
天天背個15.6英寸的筆記本是什么感覺?
對于這個問題,許多網友吐槽了自己的各種經歷和直觀感受,最核心的觀點就是“重”和“悔不當初”。
比如下面這個網友認為,天天背著15.6英寸的筆記本像是背了一座山,然后對于“減肥”并沒有用。
“感覺像王八馱石碑”
悔不當初的則認為“不明白當初買電腦自己是怎么想的”“年少無知”。
也有網友表示,自己的筆記本+配件(電源),大概有8斤半的重量。
結合目前紅磚頭的重量大概是5斤,也就是每天背著兩塊磚在校園或者通勤的路上。這就是“搬磚”的由來???!!!
為什么15.6英寸的筆記本會很重?
依我個人的例子來看,四五年前購買的筆記本(當時沒考慮打游戲),商家給了一款15.6英寸的筆記本(i5-4200H),加上適配器也有個七八斤的樣子。從現在的情況來看,15.6英寸為多游戲本,當然也有不少主打輕薄的產品(比如LG的產品),但13、14英寸的更多,重量也多在1kg-1.5kg。
事實上,筆記本電腦的重量和性能是成正比的,性能強的電腦,重量會遠超性能弱的電腦,所以如果買輕便的筆記本電腦,那就別對性能抱有太多期望。如目前市面上的某些產品,為了輕薄可能連風扇都沒有,碼碼字勉強夠用......
但是不同種的工作對筆記本性能需求不同,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性能和尺寸相矛盾。
因為我是做編輯工作的,日常碼字、處理圖片外加輕度的剪輯,所以我現在使用的是14英寸的筆記本;旁邊的攝影同事則用的是16英寸的水果機,重度剪輯、修圖等工作。
筆記本沒有說“15.6英寸一定差”“13、14英寸一定好”,每個人的需求不同,適合自己的產品也大不相同。但是縱觀筆記本的發展歷程,輕薄的趨勢(輕薄和性能兼顧)是肯定的,只不過這個過程會很艱難,需要大家共同支持。
記本領域越來越瘋狂,之前頂多敢想13.3英寸筆記本可以做到1千克以內,也不會有更多奢求。但后來發現,14英寸也可以做得很輕薄。而在2019年,宏碁將15.6英寸筆記本做到了990克,就顯得比較神奇了。
這款筆記本是宏碁SF515,也就是蜂鳥5,其采用了盡可能的輕量化設計,同時保持了大屏幕,給人極致輕薄的感覺。
配置上,其采用了i5 8265U,四核,八線程,15W功耗,雖然不是酷睿10代,但依然實力不俗。8GB內存,雖然沒提,但想必是集成在主板上的,為了減重。512GB SSD,估計也是集成在主板上,為了減重。15.6英寸液晶屏,IPS觸控屏,支持多點觸控,72% NTSC色域,180度屏幕開合。
其具有高品質音頻,指紋識別,兩個USB,一個全功能Type-C,HDMI,以及耳機孔,雖然少,但比較精悍。具有802.11ac 2 x 2無線網卡,雙頻段,攝像頭,重量990克,預裝Windows 10系統。售價5999元。
可以看到,不管是觸控屏,還是全功能Type-C,宏碁能用上的都用上了,由于筆記本重量極輕,所以擴展上就不太可能了,筆記本已經盡量節約了重量。
這款筆記本去年初始上架時候達到7699元,現在5999元可以說是大降價了,畢竟8265U也顯得老了點。但也希望宏碁能繼續下去,把15.6英寸筆記本設計得更為完美,同時價格不要太貴,畢竟現在大家不會花太高價格來購置筆記本。
現在蜂鳥3已經更新到了10代酷睿,估計蜂鳥5和蜂鳥7還有上一代沒清空。雖然價格貴影響了銷量,但產品的技術力還是體現了出來的,所以感興趣的可以再關注一下其蜂鳥系列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