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核旗艦拼規格,到底鹿死誰手?
8核旗艦處理器比拼中 ,兩個對位的競品就是AMD銳龍7 3800X和Intel Core i9 9900KF。Intel Core i9 9900KF是Core i9 9900K去掉了核顯的版本,而AMD銳龍7 3800X則相對于3700X有更高的頻率,還解鎖了更高的TDP,完全有挑戰競品旗艦Core i9 9900KF的實力。
制程方面,第三代銳龍全線采用7nm工藝,而第九代Core還在使用14nm工藝(實際上Intel 的14nm工藝還會繼續使用在下一代產品上),由于制程的優勢,讓第三代銳龍可以在同樣的TDP下有更多的設計和發揮,所以我們看到第三代銳龍將三級緩存統一提升到32MB,比Core i9 9900K(16MB)多出了一倍,更多的緩存為第三代銳龍帶來了大幅的IPC性能提升,從而在綜合性能上有了更好的表現。
由于第三代銳龍改變了I/O控制器的連接方式,所以在之前出現的內存延遲過高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從而帶來了游戲性能上的大幅提升,專業性能出眾但跑游戲不行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同時,在內存支持方面,銳龍7 3800X默認支持雙通道DDR4 3200,而Core i9 9900K只是默認支持DDR4 2666,雖說兩者都支持內存超頻,但第三代銳龍搭配任何AM4主板都可以支持DDR4 3200或更高頻率的內存,而Core i9 9900K只有搭配高端的Z390/Z370才可以使用超過DDR4 2666的高頻內存。
基礎頻率部分,銳龍7 3800X比Core i9 9900K高出300MHz,因此TDP上限也高出了10W,來到了105W。最高加速頻率方面,Core i9 9900K可以達到5GHz,規格上略有優勢。但我們都知道,同頻情況下第三代銳龍的單核性能是明顯超過第九代Core的,況且理論最高自動加速頻率往往有諸多限制很難達到,所以具體性能差異如何還得看實戰,不能光看理論最高加速頻率的高低。另外,根據以往的測試我們也知道,標稱TDP和實際需求并不完全相同,雖然TDP比Core i9 9900KF高出了10W,銳龍7 3800X使用盒裝自帶的幽靈散熱器就能很好的控制溫度,而Core i9 9900KF則建議使用水冷散熱器。
價格方面,銳龍7 3800X比Core i9 9900KF便宜了近1000元,這個差價足以購買一塊X570來搭建旗艦平臺了,如果放到顯卡上已經能提升一個大檔次了,這還不談散熱方面的需求更低還能節省不少資金,從紙面性價比來看,銳龍7 3800X已經完勝。當然,我們還是要以事實說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在實測中兩者在各方面的表現,到底誰更值得選購。
旗鼓相當的大對決!銳龍7 3800X硬剛Core i9 9900KF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銳龍7 3800X
Intel Core i9 9900KF
內存:芝奇幻光戟DDR4 3200 8GB×2
主板: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
技嘉技嘉Z390 AORUS PRO WIFI
顯卡:技嘉RTX 2080Ti GAMING OC
硬盤:技嘉AORUS Gen 4 SSD 1TB
電源:航嘉MVP K850
操作系統:Windows 10 64bit專業工作站版
作為8核全能平臺的對決,我們這次不再用傳統的理論測試來做對比,而是將測試項目全部放到實際應用上,分成實際游戲測試和專業應用軟件測試兩個部分,來看看它們在實際應用場景下的表現。
由于第三代銳龍大幅度提升了IPC性能,所以單核心性能的提升非常明顯,同時內存延遲的降低,讓其游戲性能相對前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游戲實戰中,雖然Core i9 9900KF憑借更高的加速頻率稍有優勢,但是實際上幀速的差別也僅有1~2fps,對游戲體驗而言不會有任何區別。由于這次我們使用的是RTX 2080 Ti這樣的頂級游戲顯卡,顯卡方面已經不是瓶頸,而玩家實際裝機時,使用更低端一些的顯卡的話,就更難有實際幀速上的區別了。從游戲性能上來說,銳龍7 3800X與Core i9 9900KF已經達到了同一水平。
專業創意應用測試部分,我們選擇了常見的光線追蹤計算與光照渲染軟件(V-RAY
、POV-RAY和Corona)、3D建模和渲染軟件(Blender和Cinebench 4D)和視頻非編軟件(達芬奇和Premiere Pro CC)來進行測試。從測試結果來看,銳龍7 3800X和Core i9 9900KF在專業軟件中的表現各有勝負,Core i9 9900KF在光線追中計算中有更好的發揮,而銳龍7 3800X在3D渲染使用的Blender和Cinebench 4D(性能體驗基于Cinebench R20/R15測試)則優化更好。另外,在目前火熱的視頻編輯能力上,銳龍7 3800X也小勝一籌。
雖然各有所長,但兩者的實際差距都很小,由于實際應用中的環境更加復雜,所以兩者的差距還會進一步縮小。從這個角度來看,兩者的專業性能也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
創作者福利,這個優勢獨一無二
抖音和B站的興起,帶火了VLOG和創意視頻,出門在外,說自己不會點視頻編輯,好像就落后與這個時代一樣。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視頻大神,但對于視頻創作者來說,除了更好的處理器和顯卡性能,在視頻流程中還有許多影響出片效率的條件。這里就不得不提到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帶來的PCIe4.0的支持了。
隨著視頻設備的性能提升,6K已經不再神秘,而能夠拍攝4K高碼率的視頻機比比皆是,已經成為了標配。1分鐘的4K 400M碼率的視頻,可以達到800MB左右(根據各種壓縮格式不同,這里取其中一種),一小時的拍攝要產生48GB的文件(這還是不拍攝無壓縮RAW格式的狀態)。巨大的數據量對于工作室來說,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數據的拷貝和分發上,非常影響工作效率。磁盤效率對于實際應用是一個不可忽視地方。
由于PCIe4.0大幅的提升了帶寬,所以基于PCIe4.0的NVMe SSD能有更加強悍的磁盤性能。從測試來看,我們采用的這塊技嘉AORUS Gen 4 SSD 1TB和PCIe3.0 SSD相比,在連續讀取能力上提升了48%,在連續寫入上更是直接翻倍。對于長期需要有大量文件拷貝的工作室用戶來說,在時間和效率上提升可以說是非常明顯了。
總結:游戲/專業都給力,銳龍7 3800X性價比同級無敵
銳龍7 3800X作為第三代銳龍中的8核旗艦,性能表現相當出色。如果按照價格劃分檔次的話,可以說銳龍7 3800X已經完成了越級挑戰Core i9 9900KF。從實際應用場景的測試來看,銳龍7 3800X無論是在游戲還是專業應用中,都和Core i9 9900KF處于同一水平線??紤]到Core i9 9900K的最高睿頻還高出500MHz,其實銳龍7 3800X的同頻性能已經超過它了。游戲性能的大幅提升,意味著用銳龍7 3800X可以用來搭配任何旗艦級顯卡,絕對不存在瓶頸的問題。
僅僅是性能上的追平還不夠,銳龍7 3800X目前的售價僅為2449元左右,比Core i9 9900KF(3459元)足足低了1010元,這還不說Core i9 9900KF還需要配備一個比較強勁的水冷散熱器。對于一臺整機來說,1000元的差價投入其他配件足以輕松拉開檔次。在同樣的裝機預算下,玩家可以提升兩個檔次的顯卡,或者用于增強磁盤性能。在乎體驗的玩家也可以購買更好的鍵鼠或顯示器。在綜合性能相當的情況下,銳龍7 3800X的性價比實在是高出太多了??偠灾?,不管你是需要經常進行設計工作的專業用戶,還是發燒級的游戲玩家,銳龍7 3800X都是購買價值最高的8核旗艦處理器。
有需要購買AMD 銳龍7 3800X處理器裝機或升級的玩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前往京東購買。
https://item.m.jd.com/product/100006391080.html
的電腦桌面長什么樣?用了什么壁紙?放了哪些文件?據說,通過電腦桌面,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水平。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一位大神的電腦桌面是長什么樣的吧!
細心的小伙伴可以發現:電腦高手的桌面壁紙十分好看,還會動喲!這是什么騷操作?其實是因為裝了WallPaperEngine這個神奇的壁紙軟件,里面有個創意工坊,都是百里挑一的好壁紙哦,試試看,你會停不下來的。
細心的小伙伴可以發現:電腦高手的桌面幾乎空無一物!咦,我就納悶了,他平時是在哪里打開軟件的?
嘿嘿~秘密就在「Listray」這個軟件上。Listray能干什么?雙擊Ctrl鍵,在「Listray」中輸入關鍵字,直接回車就可以打開軟件啦。而且它還支持搜索文件、文件夾,還可以搜索相應網站的資源,非常強悍。
一般人找文件:打開資源管理器,右上角輸入關鍵詞搜索,耗時10分鐘。
電腦高手找文件:利用Everything,電腦文件毫秒級搜索,還支持多種搜索語法,任何文件都逃不出它的法眼。
你有沒有覺得漂亮的壁紙跟丑陋的任務欄一點也不配?
利用「TranslucentTB」可以將任務欄變成半透明的狀態,看起來好多了。
什么?Windows一次只能復制粘貼一條信息?太傻了吧!趕緊裝上「Ditto」,可自動記錄所有復制信息,還能批量粘貼,操作效率瞬間指數級上升。
你是怎么截圖的?QQ?微信?我推薦你使用「Snipaste」,智能識別截圖范圍、貼心的標注功能簡直不要太爽。最牛逼的還有它的貼圖功能,將圖片釘到桌面上,方便對照校對。
以上這些電腦軟件,你用過多少個呢?
如今的旗艦級游戲本,大多數都走“兇殘路線”,一個個張牙舞爪、RGB燈狂閃,特別吸引眼球。
今天這臺掠奪者 刀鋒500SE設計很低調,全金屬機身20mm厚,A面LOGO特別小,放在辦公室里也不顯得突兀。
這款低調的游戲本搭載了i9-12900H處理器+RTX3080Ti顯卡,是目前游戲本領域最頂級的核心。
它的實測表現究竟如何?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宏碁 掠奪者 刀鋒500SE
它的配置如下:
i9-12900H 處理器
RTX3080Ti 16GB 獨立顯卡(115W)
32GB 4800MHz 內存
2TB 固態硬盤
16英寸 2560×1600分辨率 100%P3色域 240Hz刷新率 16:10比例 IPS屏
電池容量 99.98Wh
厚 19.1~20.6mm
機身重 2.34kg
適配器重 780g
首發售價24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屏幕素質很高
2,大容量硬盤組RAID0,讀寫速度非常快
3,CPU性能釋放激進
缺點!
1,實測內存延遲較高
2,高負載下,鍵盤高溫區域面積較大
3,倒裝主板,清灰維護比較難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很難,卸下底面螺絲后,需要拆下主板,才能翻過來看到主要部件。
32GB LPDDR5 4800MHz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內存為板載不可更換。
固態硬盤的容量為2TB,兩根1TB組raid0,型號是美光3400,支持PCIe4.0x4,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固態硬盤。
【購買建議】
1,對屏幕要求較高
2,對存儲讀寫速度要求較高
3,擁有富埒陶白的購機預算
宏碁 掠奪者 刀鋒500SE最大的特點是厚度,整機最厚處僅20mm出頭一點,卻塞入了旗艦級的核心。
屏幕方面,在保持了2560×1600分辨率的情況下,色域提升至100%P3,刷新率由165Hz提升至240Hz,實測色域容積101.5%DCI-P3,色域覆蓋98.0%DCI-P3,屏幕的伽馬是按照2.2調的,應該參照Display-P3,平均ΔE 1.52,最大ΔE 3.73。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有一個RJ45網口、雷電4、USB3.2 Gen2 Type-A、3.5mm音頻接口,機身右側為HDMI2.1、雷電4、USB3.2 Gen2 Type-A、SD卡槽(UHS-I)。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54.2dB。
續航方面,這臺電腦的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6小時1分鐘。
宏碁 掠奪者 刀鋒500SE目前首發了兩款配置,i9+3080Ti售價24999元,i7+3070Ti售價14999元,分別定位旗艦/次旗艦。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外觀低調且配置兇悍的薄型游戲本,那么這臺筆記本再合適不過了。
但如果你對它的售價望而卻步,那后續宏碁也會上市價格親民的產品。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宏碁 掠奪者 刀鋒500SE的拆機實拍圖,四熱管三風扇的組合,右側+左側靠右的是3D刀鋒速冷金屬風扇,相比去年增加了一個。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V1.01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野獸模式。
CPU溫度穩定在83℃左右,功耗55W,P核頻率3.0GHz,E核頻率2.4GHz左右。
顯卡功耗89W,溫度69.1℃,頻率1215MHz。
單烤StressFPU,CPU維持在100℃,功耗100W,P核3.7GHz,E核2.9GHz。
單烤Furmark,顯卡功耗110W,溫度66℃,頻率1470MHz。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44.3℃出現在右上方,WASD鍵附近約為35.0℃,方向鍵34.8℃。左腕托溫度為30.1℃。
總的來說,刀鋒500SE的散熱表現中規中矩,CPU非常兇猛,沖到100W,但GPU卻沒有上升到更高功耗,猜測原因可能是為了控制表面溫度。
首發測評過后,我們發現2022年的游戲本主要提升在于CPU,顯卡基本可以定性為“擠牙膏”了,真正的進步還得等RTX40系。
從實測結果來看,刀鋒500SE也確實針對CPU進行了優化,采用了液態金屬導熱,CPU性能釋放非常激進,適合那些對CPU要求較高的人群使用。
在我看來,下一代刀鋒500可以考慮增加一下顯卡功耗,同時加長鍵盤鍵程,這樣配合Advanced Optimus(DDS)獨顯直連技術,能在提升性能的同時,緩解鍵盤溫度過高的問題,讓游戲體驗更上一層樓。
刀鋒系列是宏碁 掠奪者旗下比較昂貴的產品線,后續我們還會找時間點評掠奪者 戰斧300 和宏碁 暗影騎士系列,它們的價格更親民,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持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