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Microsoft Edge 轉以 Chromium 內核為基礎進行產品開發后,Edge 更新的腳步可以說是越來越快,在功能和用戶體驗上甚至已經有了趕超 Google Chrome 的跡象。
上周 Edge 和 Chrome 又迎來了一次穩定版更新并帶來了一系列的改進和優化,在二者即將從 6 周一次的平穩更新節奏躍入 4 周一次的「快車道」之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次更新的主要內容吧。
垂直選項卡模式是 Edge 特有而 Chrome 所不具有的功能,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選項卡過多時無法完整查看網頁標題名稱的問題,不過這樣也會造成長長的標題欄僅顯示當前網頁的標題和三大金剛按鈕,對于屏幕顯示面積本就有些捉襟見肘的筆記本電腦用戶有些浪費顯示空間。
針對這一點,本次 Edge 更新推出了垂直選項卡模式下隱藏窗口標題欄的選項。
垂直選項卡設置
在開啟后,原來的網址與工具欄將會整體上移,騰出一行空間,這對于屏幕長寬比例為 16:9 的用戶來說非常友好,意味著當前正在瀏覽的網頁能夠在縱向上多顯示一行的內容。另外,Windows 11 用戶在使用默認主題、隱藏窗口標題的前提下,還能獲得一體感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果:
Windows 11 上的效果
以往當我們需要打開一大堆的網頁時,瀏覽器的標題欄就會被密密麻麻的選項卡擠壓得雜亂無章,此時想要尋找到某個網頁選項卡就會變得十分困難,令人抓狂。
選項卡分組菜單
Edge 在本次更新中重新上線了標簽頁分組功能,對早期基于 Chromium 自帶的標簽頁分組功能的交互與視覺設計做了改進優化,其中主要變化為增加了圓角矩形的半徑、加入了可以提示折疊或展開狀態的小三角形等。
我們只需在需要分組的標簽頁上單擊右鍵,在右鍵菜單中選擇「將標簽頁加入新的組」就能創建一個新的標簽組。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直接同時按住 Shift 鍵并選中多個標簽頁而后單擊右鍵來將它們快速創建、加入新的標簽組。對于標簽組,我們可以為其命名、指定顏色來與其他標簽組進行區分,同一組的標簽頁將在最左側以一個圓角矩形的標識(橫向狀態)或是最頂部以帶有小三角形的圓角矩形(縱向狀態)來顯示該組的名字與顏色。
選項卡分組效果
在橫向標簽頁狀態下,對于處于同一個標簽分組中的標簽頁,它們將在頂部顯示屬于該標簽組顏色的上劃線條,從而有著比較強的一致性,單擊標簽組名稱所在的圓角矩形,則可以分別顯示或隱藏組內的標簽頁。若想要將新的標簽頁加入當前的標簽組中,可以同樣通過右鍵單擊標簽頁操作或是直接將該標簽頁拖動到該組的標簽頁當中來。
Edge 與 Chrome 的效果對比
相比較而言,Chrome 的視覺設計則是在同一分組的標簽頁底部顯示顏色線條,像絲帶一樣包圍著當前活動的標簽頁,更能突出顯示正在看的標簽頁,而 Edge 的分組中當前正在看的標簽頁在視覺上與組內其他標簽頁的對比度不夠高,有些不夠明顯。
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我們可以根據手中所做的事情來對標簽頁們進行分類,比如上班時將與工作相關的頁面分成一個組,休息時想看的頁面分成另一個組,從而實現高效工作,開心摸魚。
在某些休閑場景下,我們可能希望能夠一邊刷著社群平臺的信息流一邊追新劇,畫中畫模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老版本的 Edge 中,如果需要啟用網頁視頻畫中畫功能,我們往往需要在視頻上進行兩次單擊右鍵后才能在右鍵菜單中看到開啟畫中畫模式的選項。
在新版 Edge 中,這個操作變得更加快捷便利:當光標移動視頻窗口底部觸發播放控制 UI 時,視頻頂部會出現一個 PiP 按鈕,點擊即可啟動畫中畫模式。
目前此功能僅支持在 macOS 平臺的 Edge 中推出,如果你在更新后沒有看到相關選項,則需要手動開啟 Global Media Controls Picture-in-Picture 和 Global Media Controls 兩個功能標簽。另外正如上面所說,這個畫中畫按鈕只有在鼠標移動到視頻底部時才會出現,相比之前的方案減少了觸發畫中畫界面所需的點擊次數,卻增加了鼠標移動軌跡,后續顯然還需要優化一下。
針對政企商用戶群,新版的 Edge 上線了 Initial Preference 功能,即支持首次啟動時批量定制 Edge 中一定數量的首選項。在初次部署的時候,政企商單位的 IT 管理員可以為其管理的設備上所安裝的 Edge 瀏覽器批量設定默認設置,其中包括設定瀏覽器主頁、工具欄是否顯示一系列圖標、是否啟用暗黑模式等等,這為 IT 管理員帶來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具體進行操作時,他們需要前往針對商業用戶的 Edge for Business 頁面下載名為「initial_preferences」的示例配置文件,然后針對所需的定制項改動該配置文件中相應的 JSON 代碼,確認無誤并保存后將配置文件部署至所有用戶設備的特定文件目錄下,完成以上步驟后在下一次用戶啟動 Edge 之時,相應的定制選項便會即刻生效。
相比于 Chrome 而言,Edge 的一大特色便是它的 IE 模式了,這也是為了照顧那些不得不使用古老的、僅針對 IE 瀏覽器開發的網站的用戶。而從 Edge 93 版本開始,其中的 IE 模式將默認以「no-merge(不合并)」模式啟動,這意味著當一個新的 Edge 窗口以 IE 模式啟動時,它將開啟一個新的、獨立于原有 Edge 窗口之外的會話進程。
IE 模式選項卡擁有獨立的任務進程
之后在上述的新窗口打開其他網頁,將會同樣以 no-merge 策略下的 IE 模式打開,且同樣獨立于原有的 Edge 進程;若要結束這種機制,則需要確保該窗口內所有以 IE 模式打開的網頁都已被關閉。
PWA(漸進式 Web 應用)由于其輕量的特性受到不少用戶的歡迎,在新版 Chrome 中,它們與本地安裝的應用程序之間的差距被進一步彌合。
Chrome 93 允許我們通過特定的 URL 鏈接直接打開 Chrome 中已經安裝的 PWA 程序,例如若我們在 Chrome 中安裝了 YouTube PWA,那么點擊所有相關域名鏈接都可以直接通過該 PWA 打開,而不是作為新的標簽頁打開,就如同跳轉使用本地應用那樣。
作為網頁版 Gmail 用戶,相信這將極大地改善平時使用 Gmail 的體驗,比如直接點擊網頁上的 email 地址便能直接啟動 Gmail PWA 應用開始撰寫郵件。
隨著許多人為自己的計算機使用環境配備了多臺顯示器或是開始使用多屏設備,多屏狀態下的軟件用戶體驗也變得越來越重要。Chrome 93 為開發者加入了數個新的多屏幕信息 API,并對現有的窗口放置 API 進行了改進,從而使得 Web 應用的開發者能夠利用多屏幕所帶來的更大的視覺空間,為 Web 應用程序帶來更高的效率以及更佳的用戶體驗。
在支持了這些 API 后,一系列網頁端的應用都能更充分地利用多屏顯示空間來進行多窗口顯示,例如:
SVG 格式的圖像文件由于其能夠在空間中對圖像進行有效地編碼并且在放大時依然能夠保持圖像的顯示質量而正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更新后的 Chrome 剪貼板自然也增加了對這種圖像格式的支持。此后,我們便能夠在矢量圖設計軟件與一些設計工具類的網頁間對 SVG 格式的圖像文件進行復制與粘貼操作。
對于設計師來說,當在某個網站上發現了自己喜歡的 svg 圖像素材,他們便能直接通過簡單的復制與粘貼操作將其加入諸如 Adobe Illustrator 一類的本地應用中,抑或是將其粘貼加入諸如 Figma 的網頁端應用程序中。
出于安全性因素的考量,許多網站對賬戶登錄行為都默認開啟了兩步驗證,這也讓用戶在登錄自己的帳號時多了一步手動輸入一次性驗證碼進行身份驗證的操作,有些麻煩。
在當前的 Android 手機上,系統已經能夠自動識別短訊息中的一次性驗證碼并進行自動填寫以減少用戶的操作成本。Google 在 Chrome 93 中為其加入了桌面端的 WebOTP API,這在未來將使得一次性驗證碼能夠在不同的設備間同步(主要是從移動端自動同步至桌面端),并于桌面端 Chrome 中進行自動填寫,為我們省去一個比較煩人的步驟。
當然了,若要實現這一功能,我們需要在桌面端 Chrome 和 Android 端 Chrome 上登入同一個 Google 賬號,并且也需要開發者配合添加支持。
在 Chrome 93 中,Web 應用可以將其本身識別為筆記記錄應用,這類應用可以直接通過 URL 鏈接進行打開,體驗和 PWA 非常相似,從特性和使用場景來說更加適合 Chrome OS。
不過目前還沒有適配了這一特性的筆記應用出現。
除了上述的一些功能優化,兩個瀏覽器的本次穩定版更新還帶來了一些安全性上的改進,本文就不詳細展開了。
Edge 和 Chrome 在功能改進與開發節奏上「你追我趕」,受益的自然還是我們這些用戶。兩個優秀的瀏覽器你選擇哪一個作為主力使用?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使用體驗和看法。
T之家 12 月 19 日消息,微軟開發者體驗工程師 Patrick Brosset 表示,Microsoft Edge 121 將為所有用戶帶來 AVIF 支持,包括普通用戶。
實際上,該功能已經開發了好幾個月,之前在 Beta、Dev 和 Canary 版本中上線,不過后來因為許可問題又取消了支持。
微軟 Edge 發布計劃顯示,121 版本將于 2024 年 1 月的第四周推出穩定版,而 Beta 版本前幾天才剛剛上線。
AVIF 或 AV1 圖像文件格式(AV1 Image File Format)是一種基于 AV1 視頻編碼的圖像編碼,與 AV1 編碼一樣,與其他更常見的圖像格式相比,AVIF 可以提供更高效的編碼。例如,Vimeo 發現與 WebP 和 JPEG 相比,AVIF 獲得了更高的視頻多方法評估融合(VMAF)分數。
IT之家查詢發現,谷歌 Chrome 瀏覽器早在 2020 年 8 月發布的 Chrome 85 版本中就已經支持了 AVIF 格式,而 Firefox 在 2021 年 10 月發布的 93 版本中也添加了對該格式的支持。后來,谷歌在 2022 年的 Chrome 103 版本中增加了 AVIF 圖像支持,蘋果也已在 iOS 16 的 Safari 16.0 版本中跟進。
天討論一下瀏覽器的話題。我們先看一下StatCounter今年8月份關于桌面瀏覽器的市場份額統計情況。首先是全世界范圍,Chrome穩居榜首65.13%,其余的Safari、Firefox、Edge、Samsung Internet、Opera加起來也就占谷歌瀏覽器的一半左右。
我們再看一下桌面瀏覽器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其中Chrome占42.37%,360瀏覽器占21.13%、Edge占9.21%、QQ瀏覽器占8.26%、火狐瀏覽器占6.71%、搜狗瀏覽器占4.19%。
再看一下這10年,全球瀏覽器市場份額的趨勢,其中Chrome后來居上,并且逐年攀升。至于哪個瀏覽器最好,市場已經給出了選擇——Chrome。
瀏覽器綜合測評
除去Mac端的Safari外,目前瀏覽器三巨頭:Chrome、FireFox、Edge(IE)。在2012年左右,這三家的瀏覽器還是三足鼎立的局面,現在基本是Chrome一家獨大。瀏覽器最重要的就是內核,微軟花費大力氣研發的EdgeHTML內核,雖然很先進,但是在龐大的市場面前,眾多應用自然不會花大力氣去優化兼容Edge,因此造成即便先進的內核也不被市場買賬,兼容性、性能等問題頻出。微軟最后棄用EdgeHTML內核轉投Chrome內核。果不其然,性能有了本質的提升,很多人對新版Edge的反饋都還不錯,從此也可以看出未來基于Chrome內核的瀏覽器仍是主流趨勢。
1、Chrome
瀏覽器重要的是兼容性、占用資源小,支持的擴展應用充足,這方面Chrome做的非常優秀。此外還應該具有人性化的操作、數據同步等良好的用戶體驗。Chrome雖然有最廣泛的擴展,但是國內無法訪問。并且數據同步也由于國內網絡原因,無法登錄。一些非常Nice的操作,比如鼠標手勢、雙擊選項卡關閉網頁,這些Chrome瀏覽器都是沒有的,但是都可以通過安裝擴展程序實現。畢竟比較麻煩,因此很多人轉投了國產的一些基于Chrome內核的瀏覽器。但是沒有擴展的瀏覽器是沒有靈魂的,所以安裝一些擴展程序還是必要的。Chrome瀏覽器官網:https://www.google.cn/chrome
2、Edge
Edge瀏覽器目前性能很不錯,界面設計也比較漂亮,登錄賬戶自行同步數據,這個功能簡直不要太好,目前來說數據同步還是很方便的。由于采用了Chrome內核,具有強大而豐富的擴展程序,且跨平臺使用,可以說未來可期。但是它這個折疊式的標簽也非常不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其實是不符合我的使用習慣,差評
3、FireFox
FireFox瀏覽器這么多年一直在走下坡路,我們看一下FireFox官網的宣傳的優點:超強大的瀏覽器引擎、比Chrome輕30%,更少內存占用。自帶一些小功能,比如生成網頁二維碼、截圖等,沒有網頁翻譯功能。
FireFox采用了與Chrome不同的內核,至于說誰更強大?微軟的選擇已經說明了一切。那么FireFox比Chrome內存占用小30%是真的嗎?
FireFox在國內可以方便的進行數據同步。其他方面并無太大優勢,且與主流的內核不同,在擴展、插件方面不能通用,明顯處于弱勢,已經被Edge反超。但是還在堅守自己的瀏覽器內核,是個狠人!
5、Opera、Vivaldi、Brave、Yandex
Opera市場份額也比較靠前,相對于Chrome和Firefox占用內存更小,整體與Edge差不多。自帶攔截廣告功能,整體上清爽、干凈,是一款不錯的瀏覽器。Vivaldi、Brave、Yandex這些國外的瀏覽器,雖然都比較干凈、輕巧,其他自帶的小功能比較少,不是很友好。在用戶體驗方面均沒有國產瀏覽器自帶的功能更加便攜。
所以國外瀏覽器,還是Chrome、Edge更具優勢,從數據同步功能來說,Edge更具優勢。
那么更適合國人使用的瀏覽器應具備哪些特征呢?
1)免費、無廣告/全家桶、運行流暢、兼容性良好。
2)跨設備、跨平臺數據同步(比如標簽、密碼等)。
3)便捷的操作。比如鼠標手勢、雙擊選項卡關閉網頁、網頁翻譯等。
4)具有豐富的擴展程序、插件。
5)UI設計簡約,不臃腫復雜。
6、國產瀏覽器
盤點一下國產瀏覽器:360、QQ、搜狗、百分、星愿、傲游、獵豹、UC、夸克、2345瀏覽器...用愛發電是總不是長久之計,所以這些里面有的只要安裝了他們家的一個產品,過不了多久就贈送全家桶,尤其是2345家族...
能滿足上面幾個條件,且用戶口碑比較好的瀏覽器:百分、星愿、傲游:
百分瀏覽器界面與Chrome基本看不出太大區別。上面說的幾點特征,除了數據同步比較雞肋外,其他都是滿足的,并且優化得還不錯。它自帶的鼠標手勢,使用起來特別方便,還有一些自帶的功能,比如雙擊選項卡關閉網頁、滾動標簽欄、超級拖拽等,非常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占用內存較低,但是目前好像很久不更新了。最大的問題是,數據同步是一個缺陷,只能用谷歌的賬戶進行數據同步,但谷歌此前關閉了相關的接口,目前只能通過第三方插件形式同步,所以很不方便。如果以后能解決數據同步的問題,那么這款瀏覽器就更完美了。對于沒有數據同步需求的,可以試試這款瀏覽器。http://www.centbrowser.cn/history.html
星愿瀏覽器總體上占用內存和Chrome、FireFox等差不多,但比Edge、百分等占用要高。上面說的幾點國產瀏覽器應具備的特征基本都滿足,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有一些瑕疵。從精細程度上來說,沒有百分瀏覽器做的好。比如鼠標手勢,雖說功能很豐富,但使用時沒有提示,不太友好。沒有滾動標簽的功能,如果打開多個標簽,就都縮到一起了。還有就是它的圖標設計得像一款垃圾軟件。也有一些特色的功能,比如視頻下載、漫畫搜索與閱讀、拖動搜索欄等。
它的廣告語是:星愿瀏覽器,大學生都愛用,總體來說算是國產瀏覽器中不錯的選擇了。官方地址:https://www.twinkstar.com,可以試試。如果百分和星愿能結合一下,就比較完美了。
傲游瀏覽器作為國產瀏覽器自主研發的內核,和Edge一樣始終也是沒能抗住主流趨勢的壓力,轉投Chrome內核陣營,兼容性和可擴展性肯定更強了。傲游3瀏覽器應該是一代經典,后來沒落了。目前最新版是傲游6,感覺它的數據同步功能有點問題,比如擴展有時不能自動同步。目前的總體感覺是,傲游做的大不如以前了?
總結
通過前面對比,瀏覽器三巨頭,已經兩家采用Chromium內核、火狐還在苦苦堅守。目前最有市場的就是基于Chromium內核的瀏覽器。國內的瀏覽器增加了一些人性化的功能,針對國內用戶進行了優化,比手動安裝各類插件方便一些。所以,國外瀏覽器,推薦Chrome、Edge,國內瀏覽器推薦百分、星愿。
目前也沒有一個特別完美的瀏覽器,總是有不足之處。它們的缺點和優點上一節都介紹了,可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選擇。
本文轉載自““知己而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