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位高中生因為想在課堂上偷偷看動畫片,而自己購買零件,歷時 7 個月時間,做出了一臺手掌大小的,安裝了 Windows 10,并帶有觸摸屏、指紋識別等功能的掌上電腦。
這臺電腦擁有可觸摸的顯示屏幕,以及下方的一塊觸摸板,該板由主機控制,可以按需要顯示一層事先印刷好的 LED 燈鍵盤圖層,交互效果類似聯想的 Miix 二合一電腦。
如果看到老師過來,按鍵盤區域的空格鍵位置,即可一鍵喚醒電子詞典,覆蓋當前顯示的畫面。這是這臺機器的“老板鍵”功能。
這位網名為 0530hll的學生,從中國深圳的一個迷你主機制造商“BBEN 博本”購買了主機部分,這種主機只有 U 盤大小,該機器的配置是英特爾 Atom x5 Z8350 CPU、4GB 內存、64GB 的存儲空間、擁有雙頻 802.11 a/b/g/n/ac 無線網卡和藍牙 4.0 支持。
為了控制底下的觸摸板隨時亮起 LED 鍵盤燈,還必須添加一塊 Arduino 電路板,整個鍵盤硬件的開關將由主機在 Windows 環境下控制。該學生為此專門編寫了在 Windows 下的鍵盤控制程序。
整套設備使用兩節 5 號電池大小,各 2500 毫安時容量的充電電池組供電,因此電池總容量是 5000 毫安時。此外還必須加入指紋驗證模組。這位學生使用 CAD 設計外殼的形狀,在最小的空間內將所有組件以及布線組合進來。
在屏幕與主體的連接處,為了在閉合時也嚴絲合縫,而采用了中空的,類似鉸鏈式的開合機制。
這位學生采用 3D 打印出外殼與基板。因為他所使用的 3D 打印機精度不夠,他不得不手動調整操作臺與噴頭的間距,最終使精度提升到 0.3mm。
當一切準備就緒,塞到滿滿當當的主機最終成功點亮屏幕,并進入 Windows 10 的桌面的時候,簡直讓屏幕之外的觀眾也因此產生出了感動的情緒。
他當然可以在學校使用這款機器而不被老師發現。但是按耐不住激動心情的他,將整個過程放上了網,現在已經經過 日本以至國內媒體的報道,而讓他成為了紅人。相信距離他們學校老師知道這個小秘密的日子也不遠了……
不過他說,做這款機器的目的,首先是為了證明校規有不合理的地方,其次也是因為希望在學校期間,能進一步學習人工智能的有關技能。
順便一提,在網上講述制作過程的 這個審美很奇怪的 3D 演示動畫,也是他自己動手制作的。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在學校的時候,也是這么以“學習”的理由跟老爸老媽騙錢買手機、平板和電腦的。只不過看到如此具有動手能力和實踐精神的后輩,還真是讓人汗顏哪。
為了在上課時看動畫片,這個孩子自己攢了一臺 Win 10 觸屏小電腦最先出現在動點科技。
管是固態硬盤還是顯卡,目前價格已經相對穩定,尤其是固態硬盤,甚至可以用“白菜價”來形容,你能想象一根1TB固態硬盤的價格已經跌到400塊錢左右了嗎?那么如今組裝一臺普通家用電腦需要多少錢?本篇文章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套家用電腦配置,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是處理器,雖然第13代酷睿處理器上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價格卻依舊不低,一顆i5-13400F的價格直接來到了1699元,作為對比,上代產品i5-12400F的價格只有1200元不到,選擇i5-12400F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性能,雖然i3級別的處理器也足夠用,但是想服役更長時間,i5級別的處理器還是要更保險一些。
讓我們具體來看i5-12400F的參數,該處理器擁有6核心12線程,最大睿頻4.4GHz,得益于10nm制程工藝,這顆處理器的最大睿頻功率只有117W,選擇第12代酷睿處理器還帶來一個好處——主板價格更便宜。
兼容第13代酷睿處理器的主板上市不久,價格還比較虛高,而12代酷睿處理器的主板就要便宜不少,i5-12400F建議搭配B660芯片組主板,筆者選擇華擎B660M HDV這款型號,該主板的價格只有600出頭,不僅支持安裝兩根M.2固態硬盤,還可以安裝M.2 Key E無線網卡,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雖然i5-12400F自帶散熱器,但這款散熱器還是略顯單薄,筆者選擇酷冷至尊T400i這款散熱器,4熱管直觸的設計外加大面積散熱鰭片,用來給i5-12400F散熱完全足夠了,90塊錢的價格也足夠親民。
接下來是內存條,雖然i5-12400F支持DDR4和DDR5內存,但華擎B660M HDV這款主板僅支持DDR4內存條,所以筆者選擇2根8GB DDR4 3200MHz頻率金士頓野獸系列內存條,雖然1根8GB內存條已經足夠日常使用了,但奈何價格太便宜,一共只要300塊左右。
再來看硬盤,筆者選擇一根致態TiPlus5000 1TB固態硬盤,3500MB/s的順序讀取、2700MB/s的順序寫入速度表現相當不錯,再加上5年質保,還是值得信賴的,500元出頭的價格也很親民。
作為一臺家用電腦,偶爾還是有游戲需求的,筆者選擇七彩虹戰斧GeForce GTX 1650這款顯卡,價格在1300元左右,市面上絕大多數3A游戲在1080P分辨率情況下都能流暢運行。
最后是機箱電源,GTX 1650的功耗在85W左右,前面提到i5-12400F的最大功耗只有117W,所以理論上300W額定功率的電源就足夠了,筆者選擇酷冷至尊戰斧N400這款電源,200元出頭的價格還是很有性價比的。
機箱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即可,不過前提是需要保證兼容性和散熱風道的合理性,一般情況下,這套配置選擇200元左右的機箱就足夠了。
總結:這套配置的價格加起來4500元左右,作為一臺家用電腦,無論是處理器性能,還是顯卡性能,相信用個三五年都是沒有問題的,要知道筆者家里的775平臺老奔騰至今仍在服役,如果你有更好的配置推薦,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大家分享!
腦主機不管是在我們生活娛樂中,或者工作上,一直以來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們在選購電腦主機的時候較多會結合自身出發點,例如是它是用途是用于影院娛樂、設計辦公、游戲娛樂,畢竟配置不同與使用體驗有著最直接的關系,所以我們最終總結一句話“不盲目跟風,合適最佳”,這適合我們就有必要了解自身需求,贊機拒絕被忽悠。
常說裝機三大件是CPU、內存以及主板,沒錯,這的確是內臟核心,而且還有個顯卡,不過在此之前,我覺得有必要談談小三件,分別是電源、散熱器和機箱,如果你正打算攢機,不凡一起來瞧瞧,三大件與三小件及其重要,配合好了就說一臺神機,咳..咳..又跑題了,說到三小件,在這里有必要推薦一下行業領導者酷冷至尊,圈子俗稱:酷大媽,對于非常挑剔的用戶來說,我想推薦的理由已經清晰了,它能夠給你“深喉”滿足感。
電源:酷冷至尊 500W全模電源(299元)
那么買大功率電源有必要嗎?答案是必須的,選購一個穩定性能大功率電源,后續想為電腦升級的話,你會發現當初并沒選錯,畢竟這是對以后運行性能長期考驗,一次投入,全家放心。
簡潔,是酷冷至尊全模電源給我的初步印象,依然是熟悉的細膩精工,使用材料足,所以看起來沒有像山寨貨般粗糙,非常出色,值得一提的是采用了模塊化,不像傳統主機電源般線材繁亂,全模組化接口設計加以扁平模線材,走背線更寬容輕松,減少線材束縛。
全模組線材為用戶提供了2+6pin線材1根、STA線材1根、4+4pin線材1根、20+4pin線材一根以及4pin線材1根,模組化的好處就是可根據自身需求去定制,并非一定要全部線材上陣,如果目前用不著的話,還可先不裝上。
拆開酷冷至尊全模電源內部,如圖所見,用料還是非常足的,采用雙管正激電路,能夠有效提高轉換效率以及穩定性,達到過電流保護、短路保護、過電壓保護、過載保護以及高溫保護,安全護航主板上各種元件,且支持中高端顯卡,好電源不怕燒顯卡,這是我推薦的理由之一。
散熱器:酷冷至尊冰神B120 CPU水冷散熱器(299元)
轉眼間,夏天到了,這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季節,有人說夏季是男人的天堂,所謂汗流浹背春光無限好,出街轉角遇見春意濃,夏季雖讓你大飽眼福,可是也有許多宅男喜歡躲在家里吹空調,擼上一把,同時也別忘了給CPU也按上一個空調,酷冷至尊B120水冷散熱器是截至目前成交量最高的一款,由于覆蓋平臺非常廣泛,所以一直以來也備受玩家歡迎。
酷冷至尊B120水冷散熱器采用雙腔水龍頭設計方案,具有獨立增壓雙腔體、獨立水,達到流道順暢,大幅提高性能,酷冷至尊B120水冷散熱器采用雙腔水龍頭設計方案,具有獨立增壓雙腔體、獨立水,達到流道順暢,大幅提高性能。
而在材質上也是值得點贊,FEP高分子冷水管、微流道的設計以及MasterFan均衡風扇,外觀簡約時尚,性能強悍之外,值得關注的是噪音方面,控制在6 - 30 dBA(Max)和650 - 2000 RPM ± 10%風扇轉速,徹底解決U熱量。
機箱:酷冷至尊(coolermaster)MasterBox Lite 5(睿)中塔機箱(299元)
既然都用了酷大媽水冷與電源,干脆點,讓三小件全家聚,機箱方面最后鎖定在酷冷至尊Lite 5中塔機箱,看中的亮點無非是支持各種板、前鏡面板、大側透、長顯卡以及獨立電源倉,搭配自家水冷更帶位,而且在顏值方面也過得去。
酷冷至尊Lite 5中塔機箱三圍尺寸為468.8 x 200 x 454.5mm,凈重5.07kg,采用鍍鋅鋼板和塑料材質,選中它的時候是出自于自己的要求,并沒有浮夸的造型,簡約沉穩,高雅大氣。主要還是它的黑色高光耐磨鏡面板吸引了我,內部布局合理,減少布線的時間。
在配置上,個人并沒有盲目跟風,搭配方面選擇I5-6500處理器、金士頓DDR4 8G內存、銘瑄 128GB固態盤以及1T機械盤和H110M-ITX/ac主板,用途很簡單:玩玩游戲、工作、辦公、娛樂通殺,這些都是自己之前閑置下來的東東。
上技嘉(GIGABYTE)GTX 1050Ti?一般游戲足以勝任,不過.....好吧,原先是準備上該卡,幾乎全部沒貨,這回可碰上顯卡災了,只好先讓閑置中的NVIDIA Quadro k620作圖顯卡先頂一陣子先。
開始進行裝機,雖然是小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組裝起來并不難,酷冷至尊Lite 5中塔機箱空間布局比較合理,所以在進行操作時候毫無壓力,背部走線也得益全模組電源線材的支持,要比傳統的美觀許多,利用捆帶整理好線材則可,作為老司機,你要學會如何SM繩藝,才能做得更好,而電源位置和硬盤位置均設計在底部位置。
酷大媽機箱的背后預留了一個排風扇,在前方面板這個位置正好安放剛好安裝酷冷至尊B120水冷散熱器,同時還可以購買多幾個帶燈效的風扇按上,讓主機看起來更加酷炫,不過這些就需要看個人需求。
善用空間,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值得去折騰,例如擺件啊、冷光線、燈帶等等,酷冷至尊Lite 5中塔機箱足夠滿足不同發燒友去折騰,好了,我們來看看通電后效果,每個散熱風扇的LED亮起,視覺“趕腳”不錯,裝上面板之后,側透效果更為酷炫,看來還是躲不過“燈”的誘惑,嚇得我趕緊去買了一套燈效。
裝完一次性點亮,并裝上大家熟悉的win7系統,依然保持我穩定低調的風格。